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二世界地理第三章陆地与海洋目录01.考点过关02.知识点速记03.模拟考题01考点过关思维导图2022版课标要求: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海陆分布图海陆比例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概括地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海陆分布特点①海陆分布不均: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西半球。②在任意等分的半球中,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③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2022版课标要求:1.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2.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观察地形分布大势。1.七大洲(1)大洲面积及轮廓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分布特点与洲界线欧洲和北美洲完全位于北半球;南极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亚洲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易失分点特殊纬线穿过的大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大洋洲(岛屿)。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大洋洲、非洲、南美洲。北极圈穿过的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南极圈穿过的大洲:南极洲。2.四大洋名称主要特点太平洋面积最大、水体最深、岛屿最多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大部分位于热带北冰洋面积最小、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水温最低拓展延伸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印度洋)和地中海(大西洋);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3.海底地形【2022版课标新增】2022版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1.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实证原因实证自然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①喜马拉雅山脉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②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人为原因人类活动(次要原因)荷兰建设围海大坝,进行填海造陆2.大陆漂移说提出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主要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据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几乎可以吻合,动物、古老地层等都极其相似3.板块运动(重点)(1)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提出的。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②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③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2)六大板块的位置及范围易失分点板块特点及分布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位于亚洲,但属于印度洋板块。澳大利亚属于印度洋板块,而不是“大洋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是六大板块中唯一的大洋板块,没有大陆。(3)板块运动方式运动方式影响举例张裂拉伸(←
→)形成裂谷或海洋,使海洋面积增大东非大裂谷和红海都是由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形成的运动方式影响举例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或海沟等,使海洋面积缩小阿尔卑斯山脉由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落基山脉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安第斯山脉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地中海面积在慢慢缩小是由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续表(4)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1.[2023福建中考]
下图示意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麦哲伦船队航线途经世界最大的大洋是________,途经好望角所在的大洲是______。太平洋非洲(2)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为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___,地球表面的______彼此相通提供了重要证据。球体海洋
麦哲伦船队途经甲岛时廉价收购了一批胡椒(热带经济作物)等香料,开辟的商贸通道促进了西班牙的经济快速发展。(3)以下框图简要说明了胡椒在当时的西班牙价格昂贵的原因,请将框图中A、B、C的内容补充完整。北温带广阔(大、需求量大)高(大)情境迁移
跨学科·历史问题1:
如果今天重走麦哲伦船队航线,为缩短航程不绕道好望角,可从______海穿过________运河,到达________海。红海苏伊士地中问题2:
简要说明麦哲伦环球航行的伟大意义。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开辟了新航线,还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提示:可结合历史和地理学科知识作答。
[2023福建中考]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地震危险程度的分布,颜色越深代表地壳运动越活跃,地震危险程度越高。读图完成2—3题。2.美国本土西部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是因为其地处(
)
AA.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C.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D.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地带[解析]
美国本土西部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是因为其地处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故选A。3.当地震发生时,应对措施得当的是(
)
C①如果条件允许,及时撤离到安全的空旷地带②如果在高楼,乘电梯逃生
③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④如果被困在废墟下,应保存体力等待救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震发生时的应急措施。高楼电梯容易受到地震影响导致电梯故障,危及乘坐人员生命安全,②错误,故选C。4.[2022福建中考]
“沧海桑田”是指海陆变迁。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等古生物化石。下图示意六大板块分布及中国西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喜马拉雅山脉岩石中的鱼、海螺等古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地区曾经是______。海洋(2)从板块运动的角度推测,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是印度洋板块与__________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在这两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______,还形成了世界主要的火山、______带。亚欧板块活跃地震(3)板块运动形成了帕米尔高原和甲地形区,甲地形区是__________。青藏高原情境迁移
思维拓展问题1:
下列关于甲地形区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BA.山环水绕
B.冰川广布
C.沟壑纵横
D.地势平坦[解析]
甲地形区为青藏高原,海拔高,冰川广布。问题2:
人们在台湾海峡底部发现许多远古人类活动的遗址,说明台湾海峡地区曾经是______。陆地02知识点速记1.海陆分布(1)陆地占29%,海洋占71%。(2)世界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任意两个相等的半球,______面积均大于______面积。(3)陆地集中在北半球、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西半球。海洋陆地2.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口诀)。3.大洲与大洋的特点(1)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3)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北冰洋。(4)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的大洲是________。南极洲北冰洋亚洲南极洲4.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________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____海—________海峡亚洲与非洲________运河南美洲与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亚洲与北美洲______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乌拉尔黑土耳其苏伊士白令5.海陆变迁的原因:______的变动、________的升降和人类活动。6.大陆漂移说:由德国科学家________提出。提出依据:非洲和南美洲的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处相吻合;有相同的古老地层并且可拼接;有相同的古老生物。7.板块构造学说(1)六大板块:______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_______板块、南极洲板块。(2)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地壳海平面魏格纳亚欧印度洋8.板块运动方式(1)碰撞挤压:形成山脉。例如:________板块与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导致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2)张裂拉伸:形成裂谷或海洋。例如: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之间的张裂运动促使红海面积不断扩大。印度洋亚欧非洲印度洋9.两大火山、地震带(1)__________地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及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在太平洋沿岸的交界处。(2)__________________地带: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03模拟考题基础巩固[2023白银中考]
下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C①非洲地跨南北半球
②纬度最高的是欧洲③面积最大的是非洲
④南、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解析]
读图可知,赤道穿越非洲中部,非洲地跨南北半球,①正确;纬度最高的是南极洲,②错误;面积最大的是亚洲,③错误;南、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④正确;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非洲,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⑤正确。故选C。⑤南北回归线都穿过非洲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2.对世界海陆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DA.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C.西半球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
D.任意半球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面积[解析]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但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故选D。[2023龙岩模拟]
贝贝学习完世界的海陆分布后,懂得了“一笔画世界”。读贝贝的作品,完成3—
4题。3.从贝贝画的海陆分布简图中,可以看出(
)
DA.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
B.南极洲处于中纬度地区C.亚洲所跨经度最广
D.赤道横穿了非洲的中部[解析]
读图可知,南美洲北部被赤道穿越,即南美洲跨南北半球,A错误;南极洲位于60°S以南,属于高纬度地区,B错误;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C错误;赤道横穿了非洲中部,D正确。故选D。4.白令海峡(
)
AA.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B.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C.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D.沟通了大西洋与北冰洋[解析]
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故选A。【科技前沿】[2023南平质检]
2023年3月11日,我国“探索一号”科考船携“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返回三亚,圆满完成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如图为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读图完成5—7题。5.此次科考航行的海域主要位于(
)
CA.太平洋和大西洋
B.印度洋和北冰洋
C.太平洋和印度洋
D.大西洋和北冰洋[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四大洋的分布。该科考航行主要围绕大洋洲周边海域进行,最后返回我国三亚,结合图可以看出此次科考航行的海域主要是印度洋和太平洋。故选C。6.三亚位于五带中的(
)
A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南寒带[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五带的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为热带,南、北回归线至南、北极圈之间的区域分别为南温带和北温带,南、北极圈以内的区域为南、北寒带,所以可以判断三亚位于热带。故选A。7.科考船返回三亚之日,堪培拉处于(
)
C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季节的划分。一般来说,
3—5月为北半球春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3月11日正处于南半球的秋季。故选C。[2023陕西模拟]
古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距今约2
500万年的棕榈叶片化石。现存的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今的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雪山连绵,景观与2
500万年前大不相同。下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局部)和棕榈叶片化石图。读图,完成8—10题。8.据材料推测,2
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可能是(
)
A①温暖湿润
②寒冷干燥
③海拔较低
④雪山连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据材料可知,古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棕榈叶片化石,而现存的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知2
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可能是温暖湿润、海拔较低,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A。9.导致青藏高原自然环境逐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C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地壳运动
D.火山喷发[解析]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青藏高原能变成“世界屋脊”,形成“高寒”的自然环境,其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故选C。10.下列事实可作为海陆变迁证据的是(
)
CA.青藏高原上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B.岛礁有时被淹没,有时露出来C.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D.港珠澳之间架起了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解析]
青藏高原上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关,不直接涉及海陆变迁;岛礁有时被淹没,有时露出来可能是受潮汐作用影响;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表明该地区曾经是陆地,这提供了海陆变迁的直接证据;跨海大桥是人类工程建设,与海陆变迁无关。故选C。能力提升【时事热点】[2023北京模拟]
2022年,全球共发生6.0级及以上地震112次,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下图为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11.土耳其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
B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C.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
D.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张裂[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莆田学院《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信息学(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2 Different families Part A Let's talk Let's learn融合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山东女子学院《统计建模与软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大学语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工程测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老年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5 Into the wild 单元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
- Unit 4 What can you do PB Let's learn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 《固体食品罐用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编制说明
- 2025年全国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大纲
- 太阳能光伏发电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2024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英语试卷与参考答案
-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口算题(可直接打印A4)
- 提高大面积金刚砂地坪施工质量【QC成果】
- 糖尿病饮食指南食谱
- 2024年律师事务所代收款协议书模板
- 新公务员法培训讲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