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浙江省江郎山景区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组成地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名录。它是由巨厚的红色砂岩(属于沉积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图1
为江郎山景观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图1
图2
1.若图2中①属于内力作用过程,则江郎山的红色砂岩属于()
A.甲B.乙C.丙D.T
2.形成江郎山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
B.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作用
C.冰川侵蚀和流水侵蚀作用
D.地壳上升和流水侵蚀作用
季节冻土是地球表层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土壤(岩石),季节冻土的冻
结层的厚度与气温、地温、含水量及风蚀密切相关。我国的沙丘大多分布在季
节冻土区,沙丘的冻融过程影响风蚀程度,进而影响沙丘形态的演变。我国某科考
队于2018年1月对宁夏白芨滩流动沙丘进行实地观测,测得该地沙丘迎风坡不同
部位地表未冻结层和冻结层平均厚度(单位:厘米),如下表所示。据此完成下面两
题。
坡脚丘J贝
地表未冻结层100
冻结层6050
3.与坡脚相比,该地沙丘丘顶地表未冻结层缺失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气温较高B.地温较高
C.含水量较低D.风蚀较强
4.该地沙丘丘顶冻结层()
A.春季融化,风蚀减弱
B.春季冻结,风蚀增强
C.秋季冻结,风蚀减弱
D.秋季融化,风蚀增强
板块构造主导了现今地球表面的海陆格局、山川地貌及各个圈层的物质和
能量交换。下图示意大洋岩石圈俯冲形成的大洋岛屿模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形成图中洋岛的主要岩石是()
A.沉积岩B.变质岩C.花岗岩D.玄武岩
6.在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边界可能形成()
①洋盆②海沟③岛弧④海岭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常见的接触关
系有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期
沉积中断或地层缺失;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下图为某
地地层分布俯视图据此元成下面三题。
N匚河流
詈T]
010(海拔/01)
7.图示河流西岸地层接触关系及地壳运动情况描述合理的是()
A.整合接触,地壳持续下降
B.整合接触,地壳持续上升
C.不整合接触,地壳持续下降
D.不整合接触,地壳持续上升
8.地层T3、T4、T5年龄大小排序最可能为()
A.T5>T4>T3B.T4>T3>T5
C.T3>T5>T4D.T3>T4>T5
9.若地层年龄T1〉T2>T3,则该地有可能是()
A.向斜谷B.背斜山
C.背斜谷D.向斜山
F图为世界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r\
-1km
-2km
-3km
页岩
曲花岗岩石灰岩
a■n砾岩
霹砂岩堆积物l
m断层
变质岩空砂砾岩七
河流。湖泊
10.岩层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①③④②B.③④②①
C.③②①④D.②③④①
11.图中信息显示(
A.华山的形成与a地类似
B.d地油气资源较丰富
C.c附近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D.b地适合建大型水库
沙洲是江河中泥沙淤积形成的小岛,一般是洲头冲刷,洲尾沉积,使其位置往下
游迁移。下图中甲、乙沙洲I为长江下游某河段两个位置相邻的子母洲I。观测发
现,近年来两沙洲面积减小。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图示河段有利于沙洲形成的自然条件有()
①下游河道窄②水位变化大
③河道起伏小④泥沙含量大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3.除洲头外,甲沙洲受流水侵蚀较强的主要部位及原因分别是
A.东南侧・河道较窄,流速较快
B.洲尾处------水流汇集,水量较大
C西南侧------迎水位置,流速较快
D.西北侧------水量较大,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诺邓河和澜沧江支流泯江交汇处5比江绕了一个"S"形的大湾子。在这个大
湾子中,北部有庄坪坝子,南部有连井坪坝子,两个坝子组成了形似太极中"阴、阳
两仪”的两个鱼形图案,形成了天然"太极图"的奇妙景观,古人称之为"太极锁
水"。在这个天然"太极图"中,"S"形河曲发育在东西距880米,南北距1000
米的盆地中。下图示意"太极图"的奇妙景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4.形成图中"S"形河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侧蚀B.盆地沉降
C.山地抬升D.河流下切
15.图中聚落分布于坝子地势较高之处,主要是为了()
①规避洪水②视野广阔③少占耕地④凉爽通
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很长一
段时间内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近年来,经过治理,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逐步
提高,生态保护成效显著,黄河含沙量也呈现下降趋势。
材料二黄河流域及附近区域图。
材料三黄河在丙、乙处的堆积地貌示意图。
丙处地貌乙处地貌
⑴结合材料,说出甲地景观地貌名称才隹测形成此地貌主要的外力作用,并说明依
据。(6分)
(2)指出丙地貌的形成过程。(4分)
(3)近年来,乙地貌扩展速度如何变化,简析原因。(5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沙丘与湖泊共存是沙漠中的独特景观,气候、地下水和盛行风向的变化影响
着沙丘和湖泊的演化。科学研究表明,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沙丘背风地带地面水平
方向上出现风速差异,从而导致沙丘基部侵蚀速度更快(图1)0我国巴丹吉林沙漠
是世界最高大的沙丘所在地,沙丘海拔多在1400-1600米,沙丘高度一般在
200~300米之间,当地某湖泊经历了从月牙湖到双湖的演化过程(图2):在阶段I形
成月牙湖(水积累在月牙湖盆),在阶段II该湖所在地区气候曾一度极端干旱,新的
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来月牙湖演化为双湖。
阶段1阶段11
图2
⑴画出阶段I此地新月形沙丘的等高线示意图。(3分)
盛行风,
(2)阐释该湖泊在阶段n演化为双湖的过程。(6分)
(3)此双湖中西湖较浅,东湖较深。推测东湖深度较大的原因。(4分)
18.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与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⑴指出图中甲处地貌形态的形成原因。(4分)
(2)说明图中乙处河流的形成原因。(4分)
(3)指出该区域地貌形态形成先后经历的地质作用并说明理由。(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下图分别为我国某地地形图及丹娘乡附近河道景观图。
94.5°E95°E
3(xO等高线/米®o城镇—河流一公路
⑴描述该地区地形地势特征,并推测其发展趋势。(3分)
(2)简述图中沙洲的形成原因,说出影响沙洲中心沙山高度的地质作用。(7分)
⑶以该地区聚落或者交通为例,简述地形对聚落或交通的影响。(3分)
答案与解析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1.B2.A3.D4.C5.D6.B7.A8.D
9.C10.C11.A12.C13.D14.A15.B
1.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三大类岩石都能转化成岩浆,故图2中甲是岩浆岩,丙是岩
浆。若图2中①属于内力作用过程,则结合箭头方向可知,丁应为变质岩。丁与乙可以相互转化,乙是沉积
岩。江郎山的红色砂岩属于沉积岩乙,B对。
2.A江郎山位于浙江省,属于湿润地区,形成江郎山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化作用和流水侵蚀作
用,A对。风力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B错。冰川侵蚀形成的是U形谷、刀刃状山脊和多面锥体山
峰等地貌,C错。地壳上升属于内力作用,D错。
3.D由材料可知,该地沙丘为流动性沙丘,丘顶无遮挡,风力较大,因此风蚀较强,导致地表未冻结层被侵蚀
而缺失,D正确;与坡脚相比,沙丘丘顶地表地势更高,气温较低,A错误;坡脚与丘顶地温、含水量差异小,B、
C错误。
4.C该地沙丘春季气温回升,冻结层融化,融化之后砂石易被侵蚀;秋季气温下降,冻结层冻结,冻结之后砂
石不易被侵蚀,C正确。
5.D读图可知,洋岛为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岛。因此组成洋岛的岩石主要是玄武岩。
6.B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时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板块边界易形成岛弧和海沟。洋盆位于海洋的中部;
海岭主要出现在板块生长边界处。故B选项正确。
7.A图示河流西岸,由河流向西依次分布着「、4、丁3、口、Ts地层,为整合接触,西岸持续下降沉积了「、
丁2、13、丁4、丁5五个地层,A正确。
8.D图示河流两侧地势逐渐升高,其中西侧地层依次为「、Tz、丁3、14、T5,一般下部地层先形成而年龄较
老,故地层年龄最可能是T3>T4>T5,D正确。
9.C若地层年龄T1>T2>T3,则由中心向两翼岩层年龄越来越新,说明该地为背斜构造,图示海拔中间低、两
侧高,说明是谷地地形,故可能是背斜谷,C正确。
10.C一般来说,沉积岩中下面的岩层先形成,上面的岩层后形成,根据图中岩层分布位置可知,砾岩①位于
砂岩②之上,晚于砂岩②形成;石灰岩③在砂岩②之下,③早于②形成;岩层④形成于①②③的褶皱断层之后,
因此可判断其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是③②①④。
11.A华山属于岩层断裂抬升形成的断块山,图中a地为断层一侧岩块上升形成的块状山地,华山与其类
似,A正确。d地为向斜构造,不适宜储存油气,B错误。c地岩层向上拱起,中间老两翼新,且左侧有较新的
上覆岩层,C错误。b地位于断层附近,不适宜建大型水库,D错误。
12.C沙洲是泥沙淤积形成的。河水中泥沙含量大,河道平坦,起伏小,流速慢,有利于泥沙淤积,③④正确;
下游河道窄导致上游地区流速减慢,也利于泥沙淤积,①正确。水位高、水量大时,流水侵蚀作用强,不利于
沙洲形成,②错误。故选C。
13.D沙洲西北侧是河流主道,河道宽阔,水流量大,水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右偏,侵蚀甲沙洲西北侧;甲沙
洲南侧河道窄,水量小,侵蚀弱,且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水流侵蚀南侧河道,泥沙在甲沙洲南侧堆积;洲尾处以
堆积作用为主;西南侧属于洲头部分,与题意不符。D项正确。
14.A当河水流至拐弯处,由于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水流向凹岸方向冲去,凹岸受到强烈侵蚀,凸岸流速变
慢而泥沙堆积形成边滩,在这种流水的侧蚀作用下,河道愈来愈弯曲,最终形成曲流,因此形成图中“S”形
河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河流侧蚀,A符合题意;盆地沉降不会直接形成“S”形河曲,排除B;山地抬升、河流
下切,往往形成深谷("V"形谷),与河曲形成无关,排除C、Do
15.B读图可知,图中聚落所处的坝子(山间盆地)临近河流的地方地势不高,河流弯曲,排洪不畅,而地势较
低的地区容易遭受洪涝灾害,因此规避洪水是图中聚落位于地势较高之处的目的之一,①符合题意;地势较
高处有可能视野广阔,也有可能凉爽通风,但不是聚落分布于地势较高之处的主要目的,②④不符合题意;图
中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平坦地区少,易耕作的地区是地势较低的平地地区,面积不大,耕地资源宝贵,因
此少占耕地是图中聚落位于地势较高之处的主要目的之一,③符合题意。
16.答案(1)名称:风蚀蘑菇(地貌)。(1分)
外力作用:风力侵蚀。(1分)
依据:位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弱;盛行西北风,风力大,侵蚀作用强。(每点2分,
共4分)
(2)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中挟带大量泥沙;黄河从丙处流入华北平原,地势
变缓,流速减慢,泥沙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体(冲积扇)。(每点2分,共4分)
(3)变化:扩展速度变慢。(1分)
原因: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黄河含沙量下降,河流搬运到河口的泥沙减少;三角洲
泥沙堆积减少,扩展速度变慢。(每点2分,共4分)
解析第⑴题,图中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盛行西北风,风力作用强,流水作用弱。第
(2)题,图中丙地位于黄河流出山口处,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
重,河流挟带大量泥沙(物质条件);黄河从丙处流入华北平原,地势变缓,流速减慢,泥沙在山前沉积下来(动
力条件),形成扇状堆积体(冲积扇)。第(3)题,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黄河含沙量下降,
河流搬运到河口的泥沙减少;三角洲泥沙堆积下降,扩展速度减慢。
17.答案(1)画图正确(形状、等高线数值变化疏密分布、指向标,每项各1分,共3分)。参考图如下:
(2)该区域在阶段II气候一度极端干旱,导致湖泊水位降低,湖盆出露(2分);盛行风向发生改变,在西北风作
用下,在湖盆中部形成新的新月形沙丘(2分);后期气候变湿,地下水位上升,洼地再度积水形成双湖(2分)。
(3)在湖泊演化为双湖过程中,东湖位于新的新月形沙丘的背风地带(2分);背风地带沙丘基部风力侵蚀速度
更快,湖盆更深。(2分)
解析第(1)题,新月形沙丘缓坡指示来风的方向,陡坡为背风一侧。根据题干中“我国巴丹吉林沙漠是世
界最高大的沙丘所在地,沙丘海拔多在14001600米”以及图2阶段I的东北风为盛行风向,画图如下:
第(2)题,由材料可知,阶段II,湖泊所在区域气候一度极端干旱,导致湖泊水位降低,水面下降,湖泊面
积缩小,湖盆出露;之后盛行风向由东北风改为西北风,在盛行风向的改变作用下,新的新月形沙丘形成于湖
盆中部,后来气候变湿,地下水位上升,洼地再度积水,形成双湖。第(3)题,由图中风蚀方向可知,新月形沙
丘的背风坡基部所受风力侵蚀作用较强。在湖泊演化为双湖过程中,东湖位于新的新月形沙丘的背风地带;
背风坡,沿着风蚀方向发生风蚀作用,背风地带沙丘基部风力侵蚀速度更快。因此东湖的湖盆更深,积水更
深。
18.答案(1)甲处为向斜构造(1分),槽部受到挤压(1分),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1分),形成山地(1分)。
(2)乙处为背斜构造(1分),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1分),岩石较破碎而易被侵蚀成谷地(1分),集水而成河流
(1分)。
(3)图中有沉积岩层分布,沉积岩层的形成首先要经过沉积作用(2分);图中沉积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说明
其在形成后,受到了水平挤压作用(地壳运动)(2分);图中地貌表现为向斜成山,背斜成谷,说明沉积岩层在
弯曲变形后又受到了外力的侵蚀作用(2分)。
解析第(1)题,图中甲处等高线凸向海拔较低处,依据“凸低为高(脊)”原则可判定甲处的地形为山脊;结
合图例可判定剖面图中水平方向上甲处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因而甲处地貌应是向斜山。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槽部受到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第⑵题,图中乙处等高线凸向海拔较高处,
依据“凸高为低(谷)”原则可判定甲处的地形为山谷。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平方向上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或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易受流水侵蚀形成谷地,谷地易于集水,进
而形成河流。第(3)题,该区域地貌形态的形成过程:该区域主体部分为沉积岩层,由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
层发生弯曲变形,应是沉积岩形成后岩层受到挤压作用形成褶皱构造;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应形成山地,岩
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应成谷地,但图中地貌表现为向斜成山,背斜成谷,说明岩层在弯曲变形后又受到了外力
的侵蚀作用。
19.答案(1)特征:整体地势高,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1分);有较深河谷(1分)。
趋势:整体海拔会逐渐升高,河谷会变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暑期教师培训学习计划
- 2025年度家庭装修石材加工及安装服务合同范本
- 专业性合同范本
- 办公装饰合同范本
- 买卖摊位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生态农业项目土地流转合作合同
- 公司家具购买合同范本
- 会议营销分成合同范本
- 关于解除兼职合同范本
- 法律尽职调查报告模板
- 胸腔积液护理查房-范本模板
- 水土保持方案中沉沙池的布设技术
-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25部分:城镇天然气经营企业DB50-T 867.25-2021
- 现代企业管理 (全套完整课件)
- 走进本土项目化设计-读《PBL项目化学习设计》有感
- 《网店运营与管理》整本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案
-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课件希沃的课件
- 高端公寓住宅项目营销策划方案(项目定位 发展建议)
- 执业兽医师聘用协议(合同)书
- 第1本书出体旅程journeys out of the body精教版2003版
- 2022年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