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学科素养常考题型特色串讲第3讲[必懂30个历史规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与文化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一个核心:王权。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两对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三个趋势:即分相权集皇权,君主专制日益加强;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集权日益加强;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四个发展阶段: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3.选官和监察制度:一个根本目的:强化皇权统治。两个层面:选拔官吏和监察百官。选官演变的三个趋势: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选拔形式日趋严密,趋向制度化。4.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1)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2)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3)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5.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3)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6.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性质、政策对社会转型的影响(1)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性质是政府与外国进行的朝贡贸易,不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友好往来,宣扬国威。往往遵循“厚往薄来”的原则和采取“倍偿其价”的方法,朝贡贸易给政府增加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影响了中外贸易的持续发展。(2)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限制了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影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的转型。7.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1)诸子百家思想观点:①儒家推崇“人治”,提倡“礼治”或“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②法家提倡“法治”,崇尚“以法治国”,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③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主张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秦汉及以后统治者的休养生息政策正是这种治国思想的体现。(2)演变: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思想在不同时期分别吸收了墨、儒、道、法等各家的思想主张,虽被采纳的程度有所不同,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古代统治者取百家之长、弃各家之短,逐步形成了德法兼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①秦统一中国后,采用了法家的主张,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②西汉初年,采用了儒家的“仁政”、道家“无为而治”和墨家节俭的思想。③西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正式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④汉代以后,道家思想仍然受到重视,逐渐被儒家思想所吸收,如宋明理学;隋唐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墨家“选贤举能”的思想。8.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与理性分析。(2)在科技应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意识。(3)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影响深远。9.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趋势和原因(1)趋势:日趋平民化、世俗化,反封建意识增强。(2)原因:封建专制统治加强及没落;商品经济发展。二、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10.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和危害(1)方式①军事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等。②政治侵略:通过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01年)等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政治借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④文化侵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2)危害①政治上:攫取和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主权破坏: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破坏: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丧失。②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料,输出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③文化上,毁灭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④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11.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点(1)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①含义: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的要求。②表现:太平天国运动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2)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①含义: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难以提出科学合理的革命纲领以指导其革命。②表现:《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资政新篇》的不切实际性;“扶清灭洋”口号的盲目排外性。12.用“六个第一”巧记辛亥革命(1)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2)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3)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4)颁布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巨变,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3.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1)三次发展机遇: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2)四个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国侵略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国民政府的政策。(3)五个发展阶段:“春”:甲午战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秋”:抗战时期遭到沉重打击;“冬”: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新生”: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4)分布结构:“弓箭”结构——主要分布在自然经济解体程度比较高的沿江、沿海地区。(5)两个影响:一是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二是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思想进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6)三个障碍: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14.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1)一条主线:随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化而变迁。(2)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二是生活风俗的变迁。(3)三大因素影响: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通商口岸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二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近代物质生活和风俗的变迁提供了物质基础;三是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政治思想运动的推动。(4)四大表现:一是社会物质生活方面,即服饰、饮食、住宅的变化;二是社会风俗和思想观念方面,即婚丧嫁娶、社会礼仪的变化;三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变化;四是大众传媒的变化。(5)结论: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伴随着西方入侵、西方的社会生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涌入而变化的,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三、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与科教文化15.对中国现代政治建设的认识(1)两种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2)两个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两部宪法:《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4)四大制度: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基础。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指导思想,政治协商是主要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是基本组织形式。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制度。④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现,直接民选,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16.“一、二、三”理解现代中国的外交(1)一个政策和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两大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提出“求同存异”方针。(3)三个时期:①奠基时期(50年代):“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方针,步入国际舞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②拓展时期(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开外交新局面。③新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全方位外交,积极参与联合国活动,致力于地区合作。17.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1)过渡时期(1949—1956年)①含义: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②三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③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④两个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⑤三项成果: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2)曲折前进(1956—1978年)①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②两方面探索:有益探索:中共八大、八字方针。探索失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③三个“一”:一个转变:工作重心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一个错误:“左”倾错误恶性发展;一场浩劫:“文革”。④四个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照搬外国经验。18.改革开放新时期五个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一公有制发展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与教育事业(1)科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2)文化:“双百”方针曲折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重现生机。(3)教育:新中国初期奠定基础;“文革”时期遭受挫折;改革开放以来蓬勃发展。四、古代世界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及人文思想的起源20.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1)从政治机构的设置来看,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体现了人民主权。(2)从运作方式来看,通过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方式保证了每一个公民都有执掌最高权力的机会,即轮番而治。五、近代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与思想文化21.19世纪至今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四次飞跃(1)第一次飞跃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2)第二次飞跃是理论到实践再到理想的实现:①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②理想变现实:俄国十月革命。(3)第三次飞跃是一国到多国的实践: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②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4)第四次飞跃是由传统模式改革即苏联、东欧改革到现代模式改革即中国改革的转变。22.近代不同历史阶段西方殖民扩张的特点(1)15世纪末至18世纪晚期:扩张主要是为了掠夺金银财富,积累资本。具体手段包括抢劫财富、贩卖黑奴、欺诈性贸易等。(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目的是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主要手段是发动侵略战争和输出廉价的商品。(3)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目的是为了各国垄断资本家的利益需要,积极抢占资本输出的场所。主要手段是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2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三个动力和四个阶段(1)三个动力: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政治动力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政治条件;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2)四个阶段:①以新航路的开辟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阶段;②以早期殖民扩张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拓展阶段;③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阶段;④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阶段。24.用“一、二、三、四”总结文艺复兴运动(1)一个核心和中心:人文主义和意大利。(2)两个阶段:前期(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后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3)三个领域:文学艺术领域、自然科学领域、思想领域。(4)四方面影响:思想解放,挑战天主教权威;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解除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枷锁;容易导致个人私欲膨胀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25.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1)思想观念变化。文艺复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导致人们观念和思维方式根本变革,进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2)社会的进步促使人的尊严得到了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科学与科学家受到尊重。(3)科学技术的继承与科技的融合,科学是技术的源泉,技术是科学发展的体现。科技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4)商品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市场需求,是技术变革的动力。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是技术变革的保证。(5)创新文化的建立为重大技术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新文化的特征是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遵循严格的逻辑推理及缜密的数学、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6)科学家的个人品质。科学家在极端专制黑暗的历史条件下的大无畏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也是必要的条件。六、现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26.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发展、演变(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其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2)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合并,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其经济思想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思想。(3)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下,美国政府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二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的发展。国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等等,使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其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27.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1)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2)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①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资本主义阵营也出现分化,战后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②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3)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苏争霸激烈。(4)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5)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28.影响大国关系的三个因素(1)国家利益是影响大国关系的根本因素。(2)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在特定条件下影响大国关系。29.二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1)金融方面,美国凭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2)国际贸易方面,为了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3)工业方面,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4)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30.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总体特征(1)两个趋势:①经济区域集团化。主要表现:东盟、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②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1995年WTO正式运转。③二者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重要步骤和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最终归宿。(2)主要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3)双重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因此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风险与问题。(4)中国抉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外贸环境、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但是,加入WTO对中国也是一把双刃剑,如不加快改革力度,我国的弱势产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必背4类答题术语]一、原因类设问答题术语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1)经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保护,同时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2)政治: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其统治地位,同时也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3)自然环境: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国土疆域辽阔,需要统一的强有力的政权进行管理。(4)思想理论:法家思想为其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汉武帝以来,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为其长期存在提供了理论基础。2.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有利条件:封建政府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下,农民掌握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促进其发展。(2)不利条件: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农业始终维持在简单再生产水平;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压迫与剥削下,农民承担了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自给自足,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很少进行商贸交流。3.明清资本主义发展未突破萌芽状态的原因(1)封建自然经济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2)“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3)陈旧的经济观念,商人、地主广置田地,影响了扩大再生产。4.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没有发展到近代科学的原因(1)经济: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不能为科学发展提供相应的动力。(2)政治:明清君主专制加强,仍顽固地坚持重农抑商政策。(3)文化:文化专制的强化,禁锢了思想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4)对外: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阻碍了中西科技文化的交流。5.“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3)阶级关系上,“士”活跃起来。(4)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出现了“学在民间”的现象。6.近代民主革命农民阶级领导的救亡图存运动失败的原因(1)从世界潮流看,资本主义发展已成为世界历史的主流,以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为斗争形式,以实现近代化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显然违背了这一潮流。(2)从农民阶级的自身局限性看,农民是落后的小生产者,不是新的阶级力量,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分散性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建立先进的政权和社会制度;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7.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1)一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北洋军阀政府大肆出卖国家利权。(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3)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促使先进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运动。(4)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8.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原因(1)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道路。(2)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断纠正自身的错误,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将毛泽东理论作为指导思想。(3)中国共产党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存在的问题。(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领导人日益成熟,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9.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演变的原因(1)近代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客观影响。(2)政府政策的影响。(3)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4)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努力和开风气之先。10.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与条件(1)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形成相对隔绝的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海洋阻隔的特殊地理环境是希腊城邦政治形成的重要自然条件。(2)各城邦具有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的特点,使全体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务有了可能。希腊城邦公民政治得以实行的前提是小国寡民。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的。(3)古希腊各城邦奴隶制工商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利于自由平等观念的形成。在殖民扩张及工商业发展和文化交往生活中,古希腊形成了宽松的自由环境,且较早地接受了平等、民主观念,这一切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确立。商品经济发达,这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主要根源。(4)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使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壮大,要求打破贵族统治,参与城邦政务。11.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美苏双方争霸、扩张产生矛盾;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利益的争夺。12.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1)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的回应。(2)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3)经济发展的需求。13.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社会根源: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增,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3)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的商路。(4)宗教原因:欧洲人传播天主教的热情。(5)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地理知识的提高,地圆说流行。(6)西班牙和葡萄牙统治者支持海外探险。14.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英国的原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是政治前提;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获得大量财富提供了资金;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手工工场的经验提供了技术条件;殖民地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15.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14-15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束缚和压制;成长中的资产阶级从文化领域进行反封建斗争。二、影响类设问答题术语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1)积极:①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2)消极:①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腐败现象,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③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其危害尤为严重。2.古代小农经济的影响(1)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保护,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根本原因。(2)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促使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统治阶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3)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农业生产相关领域如农学、天文历法等科技的发展,使古代中国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长期无法实现根本性突破,发展为近代科技。(4)文学方面,很多文学作品反映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反映了当时人们希望摆脱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5)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保守的民族心理。(6)小农经济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男子,这是“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源;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同时也形成了注重孝道、重视邻里和睦等家庭伦理观念。3.“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1)积极:“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对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2)消极: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封建统治者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4.理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1)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至逐步演变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2)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3)理学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5.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社会性质: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社会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化为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华民族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而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革命任务: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4)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同时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5)思想上: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6)社会生活上: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6.近代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双重影响(1)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近代中国日益贫穷落后的根源。(2)列强在侵华的同时客观上也把西方先进的制度、技术、思想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7.洋务运动的影响与局限(1)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倡导下出现,它们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4)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学习西方的主张,受阶级局限性,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强盛起来。8.康梁维新思想的影响与局限(1)积极影响:维新思想的最主要功绩在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开始关注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形成了社会思潮,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①康梁维新变法思想的进步性在于变法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反映了正在发展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也代表了当时一些爱国者的心声。②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也动摇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③康梁维新思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也促进了人们的觉醒,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2)局限:康梁维新思想的局限性在于既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寻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9.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的旧文化的斗争,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思想,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但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2)新文化运动后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宣传的主流思想。10.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1)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3)有利于中、美、日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1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对欧洲:引发了“地理大发现”,出现了“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2)对亚非拉:开始遭到了欧洲殖民者的侵略,遇到了巨大的灾难。(3)对世界: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12.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1)对欧洲: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自由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法国爆发大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2)对世界: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和拉美,启蒙思想鼓舞殖民地人民斗争;中国、日本借用启蒙思想改造社会;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13.“蒸汽时代”的影响:瓦特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各行各业出现了使用和发明机器的热潮;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的出现,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改变,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促进了城市的兴起。14.“电气时代”的影响:发电机的发明与应用,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引发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垄断,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瓜分狂潮,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电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15.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渡过了经济大危机。(2)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3)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4)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6.斯大林模式的影响: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17.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1)标志着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2)美国在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3)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18.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2)面临的挑战: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三、特点、实质类设问答题术语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族权和政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原始社会的残余。(2)王位的继承以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3)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4)在王族内部按血缘关系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从中央看,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从地方看,中央集权、地方分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经济形态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耕作方式上以铁犁牛耕为主,精耕细作。(3)土地制度上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4)经营方式上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4.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2)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3)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4)生产技术不断进步。(5)生产规模扩大,在明清出现手工工场。(6)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呈相应的变化。(7)长期领先于世界。5.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存在。(2)宋元时期空前繁荣。(3)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国际贸易全面发展。(4)长期处于封建政府的压制和控制之下发展。(5)在发展中出现了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纸币也较早出现。6.中国书法艺术的特点(1)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实用价值高。(2)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审美价值极高。(3)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雅俗共赏。7.近代列强侵华的特点(1)甲午中日战争以前,处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炮舰为后盾,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方式。(2)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处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瓜分中国。8.抗日战争的特点: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弱胜强;持久性。9.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逐步扩展至内地。(2)从过程看:从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主义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互相渗透。(3)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且彻底,但不缠足运动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4)从动力看:每一习俗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广有关;上层人士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的作用。10.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的特点:把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增加了神学色彩和纲常伦理,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1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点(1)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不断深入,逐渐突破封建思想束缚,中国人的思想不断得到解放。(2)先进理论在革命实践中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发展和创新。12.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13.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法律至上、轮番而治。14.西方代议制的特点(1)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议机构(议会),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2)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3)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15.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与运动》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4年中考数学三模考试试卷附答案
- 《诫子书》复习课
- 中小学机房作品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高一化学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练习
- 2024届安徽省巢湖市某中学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4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4节数字地球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物理第二章交变电流第六节变压器达标作业含解析粤教版选修3-2
- 2024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湘夫人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关于少数民族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 新媒体运营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
- 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档案资料收集、管理
- 《侦探推理游戏精选300例》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2023年3高炉大修降料面停炉方案
- UG曲面造型的资料
- GB/T 35005-2018集成电路倒装焊试验方法
- GB 1964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料
- GA/T 172-2005金属手铐
- 投标报价明显低于采购预算价说明函
- 福建师范大学(答案)课程考试2023年2月《刑事诉讼法》作业考核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