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周人提出了“孝”和“德”的伦理思想。他们认为孝的对象不仅是父母、祖父母,而且包括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德是处事得宜的意思,包括敬天、孝祖、保民三项内容,运用在政治上即是要求明察和宽厚。这说明()A.周人伦理观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 B.天命观推动周人宗教理论形成C.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在西周定型 D.周人承认天意与人事相互制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孝对象不仅是父母、祖父母,而且包括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德是处事得宜的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度下,周人重视血缘关系,且宗法制度与政治制度互为表里,反映了周人伦理观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排除B项;儒家思想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的,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天意与人事相互制约,排除D项。故选A项。2.唐中期以后,使职差遣制日益盛行,即官员受上命另任他事,形成“职无品秩却治事务,官有品秩仅寄禄秩”的现象。如唐玄宗时负责顾问参议的要职翰林学士,其人选就“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使职差遣制的盛行()A.迎合了庶族地主参政的需求 B.推动了科举制度的重大改进C.不利于唐代办事效率的提升 D.弱化了君主对朝堂的控制力〖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唐中期以后,使职差遣制日益盛行,即官员受上命另任他事,形成‘职无品秩却治事务,官有品秩仅寄禄秩’的现象。”可知,使职差遣制的盛行,提升了君主对官员任用的主观性,使得低品级官员更容易管理重要事务,拓展了庶族地主的上升通道,因此迎合了庶族地主参政的需求,A项正确;使职差遣制是在朝堂官员中进行职务的重新安排,而不是对选官制度的重大调整,排除B项;使职差遣制度有利于专人专办、特事特办,提升了行政效率,排除C项;使职差遣制提升了君主的用人的主观性,加强了君权,排除D项。故选A项。3.宋代大量出现研究自然万物谱录,如《梅谱》《牡丹谱》《海棠谱》《荔枝谱》《橘录》《蟹谱》《昆虫草木略》《禽经》等。这一现象反映了宋代()A.自然科学教育的逐渐普及 B.传统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格物致知”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转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出现大量研究自然万物的谱录,一方面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就是儒学的“格物致知”精神提倡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来获得真理,C项正确;宋代自然科学教育逐渐普及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传统自然经济是鸦片战争后才开始瓦解,排除B项;宋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仍然是儒家的价值观念,研究自然也是体现了儒家的精神,排除D项。故选C项。4.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出土的元代壁画《马球图》。据史书记载,元朝建立以后,贵族们在每年的端午节和重阳节都会举行大规模的马球比赛,胜者会得到丰厚的奖赏。这()A.得益于统治疆域的辽阔 B.彰显着军事活动的兴盛C.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成熟 D.反映出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建立后,“端午节和重阳节都会举行大规模的马球比赛”,反映出不同文化相互交融,D项正确;举办马球比赛与疆域辽阔无关,排除A项;马球比赛与军事活动有关,但不是主要的,材料强调“端午节和重阳节都会举行大规模的马球比赛”,可见材料主要反映了汉族和蒙古族的文化交融,排除B项;材料不是强调绘画本身的发展,而是画中反映的历史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5.明代宣德后,内阁职能日益凸显,“凡中外奏章,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提出处理意见,“谓之条旨”。还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章奏,“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既设司礼监掌行,又命内阁大学士共理。”这一体制的形成()A.有利于封建皇权的稳固 B.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权C.缓和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D.使中央行政权发生转移〖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内阁执掌“票拟”权和司礼监执掌“批红”权,皇帝用司礼监的“批红”牵制内阁的“票拟”,以达到平衡政局、稳固皇权的目的,A项正确;内阁强化了君主专制,排除B项;丞相在明代已被废除,内阁权力不同于丞相的权力,排除C项;行政权主要由六部掌握,中央行政权未发生转移,排除D项。故选A项。6.洪仁玕在《资政新篇》讲到学习西方时呼吁“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倡言“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与番人并雄”。这一主张()A.体现农民政权性质 B.渗透强烈的忧患意识C.顺应中体西用潮流 D.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答案〗B〖解析〗根据“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与番人并雄”可得出他主张学习西方,从而摆脱西方的压迫,与西方国家并立,体现了他的忧患意识,B项正确;材料反映他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并不能体现农民政权性质,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中体西用的主张,排除C项;这一主张并没有真正实行,因此并没有推动近代化进程,排除D项。故选B项。7.辛亥革命后,旧的体制、规范、观念、风习、信仰、道路都由于皇权崩溃,开始或毁坏,或动摇,或日益腐烂。正因为此,强大的保守顽固势力便不断掀起尊孔读经、宣扬复辟的浪潮,想牵引局面恢复或倒退到“前清”时代去。为此,部分知识分子()A.发动二次革命摧毁封建根基 B.积极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学说C.掀起新文化运动以解放思想 D.寻求联俄联共的革命新道路〖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辛亥革命后为了反击保守势力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部分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以解放思想,C项正确;二次革命针对的袁世凯的,排除A项;部分知识分子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以反击尊孔复古,而不是积极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排除B项;寻求联俄联共的革命新道路的是孙中山,排除D项。故选C项。8.下图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作战示意图。这一行动()A.成为敌后战场游击战的典范 B.得到了正面战场的有效配合C.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D.逆转了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答案〗C〖解析〗根据作战示意图,可知战场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主要围绕铁路交通线、日军据点,可知是百团大战,结合所学可知,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C项正确;百团大战是大规模的进攻作战,排除A项;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发动的,未得到国民党的积极有效配合,排除B项;“逆转”中日力量对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9.下面是195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内容。该布告反映出新中国()一、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兵营。现在此项地产权,因不平等条约之取消,自应收回。二、此项地产上所建筑之兵营及其他建筑,因地产权收回所发生之房产问题,我政府另定办法解决之。三、目前此项兵营及其他建筑,因军事之需要,先予征用。四、此项征用,自布告之日起,七日后实施。A.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 B.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5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内容”可知,针对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新政府取消其权力,并收回之房产,说明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信息,排除B项;“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10.下表为1949-1952年中国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统计(单位:万吨)。由此可知()年份粮食棉花油料黄红麻糖料茶叶水果194911318.044.4256.43.7283.34.1120.0195013212.569.2297.27.9337.86.5132.5195114368.5103.1362.025.0498.97.9156.4195216391.5130.4
419.330.6759.58.2244.3A.城乡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B.生产关系调整调动农民积极性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强 D.工业化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49-1952年中国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中的信息,可知,1949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由此可知,当时主要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的原因是进行了土地改革,生产关系调整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城乡经济差距日益缩小,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农产品是否参与了商品流通环节,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工业对农业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1.如图是位于阿富汗东北部,公元前3世纪的亚历山大古城遗址出土的文物——二神驾车图像饰板。可以用来印证()左图注:小亚细亚的“大母神"乘坐波斯样式的狮子战车,驭手是希腊的胜利女神。上方是希腊的太阳神和月亮神,右边的多级高阶梯祭台则体现了伊朗地区的祭台风格。A.古代文明多元一体 B.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C.区域文明相对独立 D.古希腊文化的广泛传播〖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古城遗址)。据材料“二神驾车图像饰板”,结合说明可知该文物有波斯的风格、有希腊的风格,又有伊朗的风格,说明此时存在东西方文化间的交流,B项正确;古代文明的特征是多元性,并不是多元一体,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融合,并未提及古希腊文化的广泛传播,排除D项。故选B项。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开发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动物、恒星甚至新的人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观念和假想提出了挑战。”由此可知()A.人文主义思想已经成为思想界的主流B.近代科学推动了殖民扩张C.新航路开辟拓宽了人类的研究领域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开发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动物、恒星甚至新的人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观念和假想提出了挑战。”可得出新航路的开辟,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接触到更多的新的事物,拓宽了人类的研究领域,C项正确;材料没有人文主义的内容,此时人文主义现不是主流,排除A项;近代科学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思想文化的影响,而不是经济方面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3.在19世纪的美国,女性往往被认为是在家庭领域中崇尚虔诚、顺从、纯洁、持家的“真正的女性”;但在19世纪上半叶的北方,女性却被视为具有天然道德优势而成为工厂首选。至此,“职业女性”与“真正的女性”逐渐分道扬镳。导致“分道扬镳”的主要原因是()A.奴隶制度的废除 B.女性具有道德优势C.女权运动的兴起 D.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叶,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美国的工业化也相继推进,女性也因此走上了工作舞台,因此出现“19世纪上半叶的北方,女性却被视为具有天然道德优势而成为工厂首选”的现象,说明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D项正确;美国废除奴隶制度是在南北战争时期,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工业化对就业结构的影响,非女性道德优势,排除B项;美国女权运动第一次浪潮始于19世纪40年代末,终于20世纪20年,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4.1962年,赫鲁晓夫提出要以生产原则改组各州和加盟国的苏共领导机构,具体原则是:以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科研院等为代表的工业企业联合起来建一个工业党组织,以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农业院所及相关农业加工企业等归属于农业体系的生产单位联合起来建一个农业党组织。这一主张客观上()A.扩大了基层的管理自主权 B.加剧了管理上权责不清C.破坏了苏联***的团结 D.突破了斯大林模式束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62年,赫鲁晓夫提出要以生产原则改组各州和加盟国的苏共领导机构”,可知赫鲁晓夫的主张是对工农业进行分类管理,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工农业是有部分重叠环节的,这一主张会加剧管理上的权责不清,B项正确;材料中的调整,是对苏共领导机构的调整而不是基层管理权的调整,排除A项;“破坏团结”,表述夸大,排除C项;材料中的改革措施,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D项。故选B项。15.1986—1990年,民主德国用只相当于世界市场一半的价格,从苏联进口了大量石油等原料。苏联、东欧一些国家的大量订货也促进民主德国机器制造业、光学仪器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这说明民主德国()A.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B.受益于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C.社会主义改革成效显著 D.产品在欧洲具有强大竞争力〖答案〗B〖解析〗根据“民主德国用只相当于世界市场一半的价格,从苏联进口了大量石油等原料。苏联、东欧一些国家的大量订货也促进民主德国机器制造业、光学仪器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可得出民主德国利用其社会主义的优势,从苏联获得大量的经济优惠,获得快速发展,说明民主德国受益于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B项正确;从材料的内容可以看出,民主德国仍然受到苏联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其发展的善,并不代表一定是改革的成果,排除C项;材料没有与欧洲其他国家的产品进行比较,不能得出有竞争力,排除D项。故选B项。16.面对美国在欧洲影视产品市场的垄断,法国主张强化欧洲影视配额制度,严格限制美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在法国的推动下,1995年欧盟建立支持欧洲影视产业的信贷保证基金。然而美国坚持文化产品应跟其他产品一样自由流通。美欧的这一争端体现了A.保护文化多样性成为欧洲共识B.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利益角逐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进一步分化D.政治多极化与文化多元化冲突不可调和〖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法国主张强化欧洲影视配额制度,严格限制美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然而美国坚持文化产品应跟其他产品一样自由流通”及所学知识可得,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各个国家在利益冲突面前不断地角逐,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欧洲针对文化多样性达成共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虽然体现欧洲和美国出现了利益的角逐,但是没有说资本主义阵营进一步分化,排除C项;材料虽然有利益冲突,但不能体现出美欧的冲突不可调和,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们通常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内因来解释古代文明的衰落,而将气候变化视为常量或毫无影响的背景因素。过去尽管一些学者认为气候干旱可能是导致玛雅文明突然崩溃的因素,但由于缺乏测年精度较高以及分辨率较高的古气候记录,这种观点很少受到重视。过去一二十年来,随着测年精度的提高、不同时间尺度高分辨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一种新的气候变化模式逐渐显露出来。全新世较高分辨率气候变化研究的进展、古代文明衰落时间的相对精确考证以及对全新世气候突变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气候环境因素在古代文明衰落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和肯定。据Hodel1等对尤卡坦半岛一个湖泊内沉积物的研究,公元800~1000年是该地区最为干旱的时期,而这恰好对应于玛雅文明的衰落。另据Haug等在2003年对委内瑞拉北部的Cariaco盆地沉积物中钛元素含量变化的分析,发现公元8世纪中叶开始的一场持续150多年的干旱控制了整个加勒比海地区,其发生时间与考古学家发现的玛雅人主要城市被废弃的时间相一致。——摘编自吴文祥等《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落》(1)据材料,指出就气候环境因素在玛雅文明衰落中的作用,学界认识前后有何变化,概括前后变化的原因。(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内因”分析16世纪玛雅文明衰弱的原因。综上,你认为在分析古代文明衰落原因时,应坚持怎样的原则?〖答案〗(1)变化:由忽视到重视肯定。原因:之前受研究者思维惯性的影响、缺乏合适的古气候记录;之后测年技术提高、对全新气候变化研究深入、不同时间尺度高分辨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考古成就的印证。(2)原因:主要城邦之间的互相征战: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与征服;宗教的极端发展扼杀了创造力;自然环境不利于对外经济交流。原则:多重证据法,文字记载与考古发现相印证;多角度全面分析(内外因相结合)〖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中“学者认为气候干旱可能是导致玛雅文明突然崩溃的因素,但由……这种观点很少受到重视”“过去一二十年来……气候环境因素在古代文明衰落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和肯定”可知,由忽视到重视肯定。原因:根据材料中“人们通常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内因来解释古代文明的衰落,而将气候变化视为常量或毫无影响的背景因素”可知,受研究者思维惯性的影响;根据“由于缺乏测年精度较高以及分辨率较高的古气候记录”可知,缺乏合适的古气候记录;根据“随着测年精度的提高、不同时间尺度高分辨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一种新的气候变化模式逐渐显露出来”“全新比较高分辨率气候变化研究的进展、古代文明衰落时间的相对精确考证以及对全新世气候突变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可知,测年技术提高、对全新气候变化研究深入、不同时间尺度高分辨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根据“其发生时间与考古学家发现的玛雅人主要城市被废弃的时间相一致”可知,考古成就的印证。(2)原因:根据材料中“公元8世纪中叶开始的一场持续150多年的干旱控制了整个加勒比海地区,其发生时间与考古学家发现的玛雅人主要城市被废弃的时间相一致”,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分析可知,主要城邦之间的互相征战,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与征服,宗教的极端发展扼杀了创造力,以及自然环境不利于对外经济交流等原因导致了16世纪玛雅文明的衰弱。原则:综合材料及其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分析古代文明衰落的原因时,应坚持多重证据法,将文字记载与考古发现相印证,从多个角度展开全面分析(或内外因相结合)。18.古代武举通常是以培养保护京都安全的禁卫军官为主,军队将官为辅。武状元的集聚是一种人文地理现象,该现象的产生是地缘政治演变、经济格局差异、武举制度变迁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702年,武则天首创武举。考试科目包括长垛、马射、步射、负重、摔跤等项,对考生相貌有“躯干雄伟”的要求,唐朝武举并未大规模推进,共计产生41名武状元。宋初,鉴于唐末五代武人专横割据之祸,武科久不举行。直至1030年,仁宗才恢复武科取士,1274年,南宋度宗举行最后一科武举,两宋共产生78名状元。宋朝武举既考武艺,又考策论,武艺部分简化,“以策为去留,以弓马定高下”,断绝了仅凭武功入武闱的机会。明朝就考试内容而言,几乎是宋代的翻版。清朝一改宋明两代重文轻武的趋向,录用标准逐步恢复到偏重弓马的老路,共产生状元109人。——摘编自王凯贤《武状元刍议》材料二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唐、宋、清)武状元(有籍贯可考者)空间分布核密度图。——据吴黎等《中国历代武状元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指出图1、图2、图3所对应历史时期,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答案〗图1为宋代。北宋对武举重视程度不够,武状元数量较少;南宋偏安江南,定都临安(杭州);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基础好,文化教育水平高;武举考试重文。武状元主要集聚于江浙、福建地区。图2为唐朝。唐朝政治中心为西安;黄河中下游经济开发较早,是唐朝经济中心;唐朝武举,重视武功、身材。武状元主要集聚于长安附近的关中平原,山西、陕西等地居多。图3为清朝。清朝政治中心为北京;清朝武举崇尚武功,文化科目考试难度降低,因而北方超过南方,武状元集中于京津冀地区;但南北经济差距大,南方经济基础好,因而江浙地区武状元也比较集中。〖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武状元的产生实际上与王朝的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息息相关。北宋对武举重视程度不够,武状元数量较少;南宋偏安江南,定都临安(杭州);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基础好,文化教育水平高;武举考试重文。武状元主要集聚于江浙、福建地区。由此可知图1是宋代。唐朝政治中心为西安;黄河中下游经济开发较早,是唐朝经济中心;唐朝武举,重视武功、身材。武状元主要集聚于长安附近的关中平原,山西、陕西等地居多。由此可知图2是唐代;清朝政治中心为北京;清朝武举崇尚武功,文化科目考试难度降低,因而北方超过南方,武状元集中于京津冀地区;但南北经济差距大,南方经济基础好,因而江浙地区武状元也比较集中。由此可知图3是清代。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08年2月,中国科技部与原铁道部共同签署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合作协议》。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打破了当时世界运营列车最高时速纪录。使得北京天津的“同城化”成了现实。从沿海到内陆、从高纬度严寒地区到高原地区,中国高铁覆盖了16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运营里程突破2.2万公里。2012年,我国开始研发新二代拥有纯正中国血统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的腾空出世,在涉及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而软件则全部自主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极大增强了中国高铁的国际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对加快中国高铁“走出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复兴号”作为中国标准动车组,只要是相同速度等级的车,不管哪个工厂出品,都能连挂运营,不同速度等级的车也能相互救援,——摘编自杨戈《中国铁路发展历程百年回顾》材料二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业部门的产量大幅度增加,这不仅使货物待运量大增,也使货物种类增多、运输范围扩大。运河水运严重依赖自然供水状况存在着运输延误和不定期等弱点。利物浦—曼彻斯特地区的运输状况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这一地区的商人们决定投资修建一条铁路。在利物浦一曼彻斯特铁路通车前夕,多管式气锅的发明使机车的运行速度超过了最快的赛马。1830年利物浦一曼彻斯特铁路通车运营的成功,在英国开启了一个铁路建设大发展的时期。1870年,英国通车铁路长达15500英里,连接了各地城市和和矿区,几乎伸入到城镇和乡村的每一角落。——摘编自《英国铁路运输与工业革命进程》(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高铁技术发展的表现。(2)据材料二,分析推动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建设的原因。(3)据材料,比较英国铁路和中国高铁建设中的异同。〖答案〗(1)表现:创造了世界运营列车的最高时速纪录;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中国的高铁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创新;推动高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标准转变。(2)原因:工业化的开展使得货物运输量增加;水运交通的局限性;火车技术的进步;商人和资本家的投资。(3)同:技术创新推动铁路建设;全国性铁路运输网迅速形成;铁路建设推动了城市发展不同:英国:社会力量推动铁路建设;中国:党和政府规划推动铁路建设发展。〖解析〗【小问1详析】“表现”,据材料一信息“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打破了当时世界运营列车最高时速纪录”得出:创造了世界运营列车的最高时速纪录;由材料信息“从沿海到内陆、从高纬度严寒地区到高原地区,中国高铁覆盖了16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运营里程突破2.2万公里”得出: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由材料信息“‘复兴号’的腾空出世,在涉及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而软件则全部自主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得出:中国的高铁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创新;由材料信息“‘复兴号’作为中国标准动车组,只要是相同速度等级的车,不管哪个工厂出品,都能连挂运营,不同速度等级的车也能相互救援”得出:推动高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标准转变。【小问2详析】“原因”,据材料二信息“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业部门的产量大幅度增加,这不仅使货物待运量大增,也使货物种类增多、运输范围扩大”得出:工业化的开展使得货物运输量增加;由材料信息“运河水运严重依赖自然供水状况存在着运输延误和不定期等弱点”得出:水运交通的局限性;由材料信息“这一地区的商人们决定投资修建一条铁路”得出:商人和资本家的投资;由材料信息“在利物浦一曼彻斯特铁路通车前夕,多管式气锅的发明使机车的运行速度超过了最快的赛马”得出:火车技术的进步。【小问3详析】“相同”,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技术创新推动铁路建设、全国性铁路运输网迅速形成、铁路建设推动了城市发展等角度分析。“不同”,依据材料二信息“这一地区的商人们决定投资修建一条铁路”和材料一信息“2008年2月,中国科技部与原铁道部共同签署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合作协议”可知:英国是社会力量推动铁路建设;而中国则是党和政府规划推动铁路建设发展。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00年,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一文,提出:“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少年中国”这一文化意象或者类似隐喻得到广泛传播。1908年出版的小说《新纪元》,描绘了1999年的中国,称“这个少年新中国,并不是从前老大帝国可比”。1917年,李大钊发表《新中华民族主义》提出,少年的责任“不在保持老大中华之苟延残喘,而在促进少年中华之投胎复活”,呼吁中华少年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奋斗。——摘编自朱俊瑞、吴秋华《少年中国与青春中华.20世纪初知识分子对中国形象的重构》等材料二1925年夏,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声称:“我们要复兴中国民族,先要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力,要有了这一个自信力,才能够辨别是非,才能认清国家和民族的利害,才能够为世界的改造而尽力。”1934年及其后,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也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如:“新生活运动”、“本位文化建设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几乎所有的军政要员,都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为数众多的宣传著作,涉及抗战建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不乏见识且充满爱国热情。——摘编自黄兴涛《民国各政党与中华民族复兴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少年中国说”产生背景。(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并进行解释。(3)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共同之处。〖答案〗(1)背景: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封建专制统治和经济的落后;中国各个阶层进行了救亡图存的斗争与探索;西方各种思潮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成为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武器。(2)态度:借助传统文化实现民族复兴。解释: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中国,各类思潮和主义风行,文化理念呈现多元化,“民族复兴论”的提出有助于中国知识分子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民族复兴论”的提出在推动国民革命,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推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发展民族工业,实现和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持久抗战和民族解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3)共同之处:反映了近代知识分子对民族复兴期望;有利于促进民族觉醒与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变革。〖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梁启超、李大钊等人指出当时中国是苟延残喘的“老大中国”,对少年中国充满期望。结合20世纪早期的时代特征,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进行分析;政治上,列强侵略,封建统治腐朽,各阶级阶层进行探索;经济上落后;思想上,西方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传入。【小问2详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复兴中国民族,先要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力”、“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也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可得出,借助传统文化实现民族复兴。第二小问,从背景、影响等角度对南京国民政府关于传统文化的态度进行简要分析;背景方面,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中国,各类思潮和主义风行,文化理念呈现多元化;影响方面,从民族意识、民主革命进程、经济等角度进行分析。【小问3详析】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少年中国说”和南京国民政府对传统文化的相关态度都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对民族复兴的期望;有利于促进民族觉醒与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周人提出了“孝”和“德”的伦理思想。他们认为孝的对象不仅是父母、祖父母,而且包括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德是处事得宜的意思,包括敬天、孝祖、保民三项内容,运用在政治上即是要求明察和宽厚。这说明()A.周人伦理观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 B.天命观推动周人宗教理论形成C.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在西周定型 D.周人承认天意与人事相互制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孝对象不仅是父母、祖父母,而且包括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德是处事得宜的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度下,周人重视血缘关系,且宗法制度与政治制度互为表里,反映了周人伦理观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排除B项;儒家思想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的,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天意与人事相互制约,排除D项。故选A项。2.唐中期以后,使职差遣制日益盛行,即官员受上命另任他事,形成“职无品秩却治事务,官有品秩仅寄禄秩”的现象。如唐玄宗时负责顾问参议的要职翰林学士,其人选就“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使职差遣制的盛行()A.迎合了庶族地主参政的需求 B.推动了科举制度的重大改进C.不利于唐代办事效率的提升 D.弱化了君主对朝堂的控制力〖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唐中期以后,使职差遣制日益盛行,即官员受上命另任他事,形成‘职无品秩却治事务,官有品秩仅寄禄秩’的现象。”可知,使职差遣制的盛行,提升了君主对官员任用的主观性,使得低品级官员更容易管理重要事务,拓展了庶族地主的上升通道,因此迎合了庶族地主参政的需求,A项正确;使职差遣制是在朝堂官员中进行职务的重新安排,而不是对选官制度的重大调整,排除B项;使职差遣制度有利于专人专办、特事特办,提升了行政效率,排除C项;使职差遣制提升了君主的用人的主观性,加强了君权,排除D项。故选A项。3.宋代大量出现研究自然万物谱录,如《梅谱》《牡丹谱》《海棠谱》《荔枝谱》《橘录》《蟹谱》《昆虫草木略》《禽经》等。这一现象反映了宋代()A.自然科学教育的逐渐普及 B.传统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格物致知”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转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出现大量研究自然万物的谱录,一方面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就是儒学的“格物致知”精神提倡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来获得真理,C项正确;宋代自然科学教育逐渐普及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传统自然经济是鸦片战争后才开始瓦解,排除B项;宋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仍然是儒家的价值观念,研究自然也是体现了儒家的精神,排除D项。故选C项。4.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出土的元代壁画《马球图》。据史书记载,元朝建立以后,贵族们在每年的端午节和重阳节都会举行大规模的马球比赛,胜者会得到丰厚的奖赏。这()A.得益于统治疆域的辽阔 B.彰显着军事活动的兴盛C.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成熟 D.反映出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建立后,“端午节和重阳节都会举行大规模的马球比赛”,反映出不同文化相互交融,D项正确;举办马球比赛与疆域辽阔无关,排除A项;马球比赛与军事活动有关,但不是主要的,材料强调“端午节和重阳节都会举行大规模的马球比赛”,可见材料主要反映了汉族和蒙古族的文化交融,排除B项;材料不是强调绘画本身的发展,而是画中反映的历史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5.明代宣德后,内阁职能日益凸显,“凡中外奏章,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提出处理意见,“谓之条旨”。还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章奏,“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既设司礼监掌行,又命内阁大学士共理。”这一体制的形成()A.有利于封建皇权的稳固 B.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权C.缓和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D.使中央行政权发生转移〖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内阁执掌“票拟”权和司礼监执掌“批红”权,皇帝用司礼监的“批红”牵制内阁的“票拟”,以达到平衡政局、稳固皇权的目的,A项正确;内阁强化了君主专制,排除B项;丞相在明代已被废除,内阁权力不同于丞相的权力,排除C项;行政权主要由六部掌握,中央行政权未发生转移,排除D项。故选A项。6.洪仁玕在《资政新篇》讲到学习西方时呼吁“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倡言“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与番人并雄”。这一主张()A.体现农民政权性质 B.渗透强烈的忧患意识C.顺应中体西用潮流 D.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答案〗B〖解析〗根据“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与番人并雄”可得出他主张学习西方,从而摆脱西方的压迫,与西方国家并立,体现了他的忧患意识,B项正确;材料反映他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并不能体现农民政权性质,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中体西用的主张,排除C项;这一主张并没有真正实行,因此并没有推动近代化进程,排除D项。故选B项。7.辛亥革命后,旧的体制、规范、观念、风习、信仰、道路都由于皇权崩溃,开始或毁坏,或动摇,或日益腐烂。正因为此,强大的保守顽固势力便不断掀起尊孔读经、宣扬复辟的浪潮,想牵引局面恢复或倒退到“前清”时代去。为此,部分知识分子()A.发动二次革命摧毁封建根基 B.积极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学说C.掀起新文化运动以解放思想 D.寻求联俄联共的革命新道路〖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辛亥革命后为了反击保守势力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部分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以解放思想,C项正确;二次革命针对的袁世凯的,排除A项;部分知识分子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以反击尊孔复古,而不是积极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排除B项;寻求联俄联共的革命新道路的是孙中山,排除D项。故选C项。8.下图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作战示意图。这一行动()A.成为敌后战场游击战的典范 B.得到了正面战场的有效配合C.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D.逆转了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答案〗C〖解析〗根据作战示意图,可知战场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主要围绕铁路交通线、日军据点,可知是百团大战,结合所学可知,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C项正确;百团大战是大规模的进攻作战,排除A项;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发动的,未得到国民党的积极有效配合,排除B项;“逆转”中日力量对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9.下面是195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内容。该布告反映出新中国()一、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兵营。现在此项地产权,因不平等条约之取消,自应收回。二、此项地产上所建筑之兵营及其他建筑,因地产权收回所发生之房产问题,我政府另定办法解决之。三、目前此项兵营及其他建筑,因军事之需要,先予征用。四、此项征用,自布告之日起,七日后实施。A.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 B.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5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内容”可知,针对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新政府取消其权力,并收回之房产,说明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信息,排除B项;“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10.下表为1949-1952年中国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统计(单位:万吨)。由此可知()年份粮食棉花油料黄红麻糖料茶叶水果194911318.044.4256.43.7283.34.1120.0195013212.569.2297.27.9337.86.5132.5195114368.5103.1362.025.0498.97.9156.4195216391.5130.4
419.330.6759.58.2244.3A.城乡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B.生产关系调整调动农民积极性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强 D.工业化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49-1952年中国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中的信息,可知,1949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由此可知,当时主要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的原因是进行了土地改革,生产关系调整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城乡经济差距日益缩小,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农产品是否参与了商品流通环节,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工业对农业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1.如图是位于阿富汗东北部,公元前3世纪的亚历山大古城遗址出土的文物——二神驾车图像饰板。可以用来印证()左图注:小亚细亚的“大母神"乘坐波斯样式的狮子战车,驭手是希腊的胜利女神。上方是希腊的太阳神和月亮神,右边的多级高阶梯祭台则体现了伊朗地区的祭台风格。A.古代文明多元一体 B.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C.区域文明相对独立 D.古希腊文化的广泛传播〖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古城遗址)。据材料“二神驾车图像饰板”,结合说明可知该文物有波斯的风格、有希腊的风格,又有伊朗的风格,说明此时存在东西方文化间的交流,B项正确;古代文明的特征是多元性,并不是多元一体,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融合,并未提及古希腊文化的广泛传播,排除D项。故选B项。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开发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动物、恒星甚至新的人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观念和假想提出了挑战。”由此可知()A.人文主义思想已经成为思想界的主流B.近代科学推动了殖民扩张C.新航路开辟拓宽了人类的研究领域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开发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动物、恒星甚至新的人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观念和假想提出了挑战。”可得出新航路的开辟,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接触到更多的新的事物,拓宽了人类的研究领域,C项正确;材料没有人文主义的内容,此时人文主义现不是主流,排除A项;近代科学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思想文化的影响,而不是经济方面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3.在19世纪的美国,女性往往被认为是在家庭领域中崇尚虔诚、顺从、纯洁、持家的“真正的女性”;但在19世纪上半叶的北方,女性却被视为具有天然道德优势而成为工厂首选。至此,“职业女性”与“真正的女性”逐渐分道扬镳。导致“分道扬镳”的主要原因是()A.奴隶制度的废除 B.女性具有道德优势C.女权运动的兴起 D.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叶,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美国的工业化也相继推进,女性也因此走上了工作舞台,因此出现“19世纪上半叶的北方,女性却被视为具有天然道德优势而成为工厂首选”的现象,说明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D项正确;美国废除奴隶制度是在南北战争时期,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工业化对就业结构的影响,非女性道德优势,排除B项;美国女权运动第一次浪潮始于19世纪40年代末,终于20世纪20年,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4.1962年,赫鲁晓夫提出要以生产原则改组各州和加盟国的苏共领导机构,具体原则是:以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科研院等为代表的工业企业联合起来建一个工业党组织,以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农业院所及相关农业加工企业等归属于农业体系的生产单位联合起来建一个农业党组织。这一主张客观上()A.扩大了基层的管理自主权 B.加剧了管理上权责不清C.破坏了苏联***的团结 D.突破了斯大林模式束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62年,赫鲁晓夫提出要以生产原则改组各州和加盟国的苏共领导机构”,可知赫鲁晓夫的主张是对工农业进行分类管理,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工农业是有部分重叠环节的,这一主张会加剧管理上的权责不清,B项正确;材料中的调整,是对苏共领导机构的调整而不是基层管理权的调整,排除A项;“破坏团结”,表述夸大,排除C项;材料中的改革措施,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D项。故选B项。15.1986—1990年,民主德国用只相当于世界市场一半的价格,从苏联进口了大量石油等原料。苏联、东欧一些国家的大量订货也促进民主德国机器制造业、光学仪器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这说明民主德国()A.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B.受益于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C.社会主义改革成效显著 D.产品在欧洲具有强大竞争力〖答案〗B〖解析〗根据“民主德国用只相当于世界市场一半的价格,从苏联进口了大量石油等原料。苏联、东欧一些国家的大量订货也促进民主德国机器制造业、光学仪器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可得出民主德国利用其社会主义的优势,从苏联获得大量的经济优惠,获得快速发展,说明民主德国受益于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B项正确;从材料的内容可以看出,民主德国仍然受到苏联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其发展的善,并不代表一定是改革的成果,排除C项;材料没有与欧洲其他国家的产品进行比较,不能得出有竞争力,排除D项。故选B项。16.面对美国在欧洲影视产品市场的垄断,法国主张强化欧洲影视配额制度,严格限制美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在法国的推动下,1995年欧盟建立支持欧洲影视产业的信贷保证基金。然而美国坚持文化产品应跟其他产品一样自由流通。美欧的这一争端体现了A.保护文化多样性成为欧洲共识B.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利益角逐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进一步分化D.政治多极化与文化多元化冲突不可调和〖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法国主张强化欧洲影视配额制度,严格限制美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然而美国坚持文化产品应跟其他产品一样自由流通”及所学知识可得,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各个国家在利益冲突面前不断地角逐,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欧洲针对文化多样性达成共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虽然体现欧洲和美国出现了利益的角逐,但是没有说资本主义阵营进一步分化,排除C项;材料虽然有利益冲突,但不能体现出美欧的冲突不可调和,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们通常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内因来解释古代文明的衰落,而将气候变化视为常量或毫无影响的背景因素。过去尽管一些学者认为气候干旱可能是导致玛雅文明突然崩溃的因素,但由于缺乏测年精度较高以及分辨率较高的古气候记录,这种观点很少受到重视。过去一二十年来,随着测年精度的提高、不同时间尺度高分辨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一种新的气候变化模式逐渐显露出来。全新世较高分辨率气候变化研究的进展、古代文明衰落时间的相对精确考证以及对全新世气候突变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气候环境因素在古代文明衰落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和肯定。据Hodel1等对尤卡坦半岛一个湖泊内沉积物的研究,公元800~1000年是该地区最为干旱的时期,而这恰好对应于玛雅文明的衰落。另据Haug等在2003年对委内瑞拉北部的Cariaco盆地沉积物中钛元素含量变化的分析,发现公元8世纪中叶开始的一场持续150多年的干旱控制了整个加勒比海地区,其发生时间与考古学家发现的玛雅人主要城市被废弃的时间相一致。——摘编自吴文祥等《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落》(1)据材料,指出就气候环境因素在玛雅文明衰落中的作用,学界认识前后有何变化,概括前后变化的原因。(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内因”分析16世纪玛雅文明衰弱的原因。综上,你认为在分析古代文明衰落原因时,应坚持怎样的原则?〖答案〗(1)变化:由忽视到重视肯定。原因:之前受研究者思维惯性的影响、缺乏合适的古气候记录;之后测年技术提高、对全新气候变化研究深入、不同时间尺度高分辨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考古成就的印证。(2)原因:主要城邦之间的互相征战: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与征服;宗教的极端发展扼杀了创造力;自然环境不利于对外经济交流。原则:多重证据法,文字记载与考古发现相印证;多角度全面分析(内外因相结合)〖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中“学者认为气候干旱可能是导致玛雅文明突然崩溃的因素,但由……这种观点很少受到重视”“过去一二十年来……气候环境因素在古代文明衰落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和肯定”可知,由忽视到重视肯定。原因:根据材料中“人们通常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内因来解释古代文明的衰落,而将气候变化视为常量或毫无影响的背景因素”可知,受研究者思维惯性的影响;根据“由于缺乏测年精度较高以及分辨率较高的古气候记录”可知,缺乏合适的古气候记录;根据“随着测年精度的提高、不同时间尺度高分辨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一种新的气候变化模式逐渐显露出来”“全新比较高分辨率气候变化研究的进展、古代文明衰落时间的相对精确考证以及对全新世气候突变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可知,测年技术提高、对全新气候变化研究深入、不同时间尺度高分辨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根据“其发生时间与考古学家发现的玛雅人主要城市被废弃的时间相一致”可知,考古成就的印证。(2)原因:根据材料中“公元8世纪中叶开始的一场持续150多年的干旱控制了整个加勒比海地区,其发生时间与考古学家发现的玛雅人主要城市被废弃的时间相一致”,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分析可知,主要城邦之间的互相征战,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与征服,宗教的极端发展扼杀了创造力,以及自然环境不利于对外经济交流等原因导致了16世纪玛雅文明的衰弱。原则:综合材料及其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分析古代文明衰落的原因时,应坚持多重证据法,将文字记载与考古发现相印证,从多个角度展开全面分析(或内外因相结合)。18.古代武举通常是以培养保护京都安全的禁卫军官为主,军队将官为辅。武状元的集聚是一种人文地理现象,该现象的产生是地缘政治演变、经济格局差异、武举制度变迁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702年,武则天首创武举。考试科目包括长垛、马射、步射、负重、摔跤等项,对考生相貌有“躯干雄伟”的要求,唐朝武举并未大规模推进,共计产生41名武状元。宋初,鉴于唐末五代武人专横割据之祸,武科久不举行。直至1030年,仁宗才恢复武科取士,1274年,南宋度宗举行最后一科武举,两宋共产生78名状元。宋朝武举既考武艺,又考策论,武艺部分简化,“以策为去留,以弓马定高下”,断绝了仅凭武功入武闱的机会。明朝就考试内容而言,几乎是宋代的翻版。清朝一改宋明两代重文轻武的趋向,录用标准逐步恢复到偏重弓马的老路,共产生状元109人。——摘编自王凯贤《武状元刍议》材料二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唐、宋、清)武状元(有籍贯可考者)空间分布核密度图。——据吴黎等《中国历代武状元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指出图1、图2、图3所对应历史时期,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答案〗图1为宋代。北宋对武举重视程度不够,武状元数量较少;南宋偏安江南,定都临安(杭州);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基础好,文化教育水平高;武举考试重文。武状元主要集聚于江浙、福建地区。图2为唐朝。唐朝政治中心为西安;黄河中下游经济开发较早,是唐朝经济中心;唐朝武举,重视武功、身材。武状元主要集聚于长安附近的关中平原,山西、陕西等地居多。图3为清朝。清朝政治中心为北京;清朝武举崇尚武功,文化科目考试难度降低,因而北方超过南方,武状元集中于京津冀地区;但南北经济差距大,南方经济基础好,因而江浙地区武状元也比较集中。〖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武状元的产生实际上与王朝的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息息相关。北宋对武举重视程度不够,武状元数量较少;南宋偏安江南,定都临安(杭州);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基础好,文化教育水平高;武举考试重文。武状元主要集聚于江浙、福建地区。由此可知图1是宋代。唐朝政治中心为西安;黄河中下游经济开发较早,是唐朝经济中心;唐朝武举,重视武功、身材。武状元主要集聚于长安附近的关中平原,山西、陕西等地居多。由此可知图2是唐代;清朝政治中心为北京;清朝武举崇尚武功,文化科目考试难度降低,因而北方超过南方,武状元集中于京津冀地区;但南北经济差距大,南方经济基础好,因而江浙地区武状元也比较集中。由此可知图3是清代。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08年2月,中国科技部与原铁道部共同签署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合作协议》。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打破了当时世界运营列车最高时速纪录。使得北京天津的“同城化”成了现实。从沿海到内陆、从高纬度严寒地区到高原地区,中国高铁覆盖了16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运营里程突破2.2万公里。2012年,我国开始研发新二代拥有纯正中国血统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的腾空出世,在涉及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而软件则全部自主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极大增强了中国高铁的国际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对加快中国高铁“走出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复兴号”作为中国标准动车组,只要是相同速度等级的车,不管哪个工厂出品,都能连挂运营,不同速度等级的车也能相互救援,——摘编自杨戈《中国铁路发展历程百年回顾》材料二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业部门的产量大幅度增加,这不仅使货物待运量大增,也使货物种类增多、运输范围扩大。运河水运严重依赖自然供水状况存在着运输延误和不定期等弱点。利物浦—曼彻斯特地区的运输状况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这一地区的商人们决定投资修建一条铁路。在利物浦一曼彻斯特铁路通车前夕,多管式气锅的发明使机车的运行速度超过了最快的赛马。1830年利物浦一曼彻斯特铁路通车运营的成功,在英国开启了一个铁路建设大发展的时期。1870年,英国通车铁路长达15500英里,连接了各地城市和和矿区,几乎伸入到城镇和乡村的每一角落。——摘编自《英国铁路运输与工业革命进程》(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高铁技术发展的表现。(2)据材料二,分析推动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建设的原因。(3)据材料,比较英国铁路和中国高铁建设中的异同。〖答案〗(1)表现:创造了世界运营列车的最高时速纪录;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成网运行的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单点照像测斜仪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动态网站管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切片输送干燥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冰皮粉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农用化工产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全金属钢丝绳隔振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调酒师职业技能认证及试题及答案
- 深入分析国家电网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企业员工合同范文
- 英国租房工作合同范本
- 《人工智能技术基础》课件-第六章 知识图谱
-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无答案)
- 商业秘密保护:内外勾结型侵犯行为的司法认定分析
- 2025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专题
- 2025年电子设备装接工岗位职业技能资格证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河南航空港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太阳能光热发电站熔融盐储热系统技术
- 2025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卷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延长石油(集团)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国际信托股份限公司社会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