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晋文公刚即位就启用贵族分任内外诸官,“昭旧族……胥、籍、狐、箕、栾、郐、柏、先、羊舌、董、韩,实掌近官。诸(同姓)姬之良,掌其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这一做法A.反映出分封制度趋于崩溃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C.表明当时选官唯看家族声望D.说明血缘亲疏决定贵族等级〖答案〗B〖解析〗材料"诸(同姓)姬之良,掌其中官。"说明晋文公为了防止同姓公族争夺最高统治权而发生内讧,只让公族掌领中等官职,这有利于集团内部的稳定,避免晋国因内斗而走向衰落,B项正确。材料中是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封,无法反映分封制走向瓦解,A项错误。选官只看家族声望是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分封,D项错误。2.如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通过二府三司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其中三司管财政,中书门下管行政,枢密院管军事,因此材料示意图体现了宋朝的中央机构,C项正确;秦朝时期的中央机构主要是三公九卿,而不是二府三司,A项错误;唐朝时期中央机构主要是三省六部制,与材料内容无关,B项错误;北宋时期通过二府三司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因此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宋朝的中央机构,而不是元朝,D项错误。3.如图是明清时期的权力空间布局示意图,明朝内阁距皇帝寝宫乾清宫1000米,清朝军机处距皇帝寝宫养心殿50米,几乎形成一条直线,同时也暗含了一条隐秘的政治轴线。这条“隐秘的政治轴线”是指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行政中心逐渐北移 D.官员地位不断提升〖答案〗B〖解析〗明代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都是加强皇权的产物,因此其地理位置距离皇帝寝宫较近,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的政治轴线,B正确;内阁、军机处与皇权加强有关,并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A;明代和清代的行政中心是皇帝,而非内阁或者军机处,排除C;D与题无关,排除。4.伯里克利上台后,计划重建被希波战争摧毁的雅典卫城。尽管遭到贵族派的反对,但他仍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赋予其建造卫城之权。这反映出A.伯里克利时期贵族的公民权被彻底铲除B.雅典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是“轮番而治”C.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D.伯里克利因设五百人议事会而广受支持〖答案〗C〖解析〗联系所学史实可知,材料中的“但他仍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赋予其建造卫城之权”,反映出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C项正确;伯里克利时期贵族享有公民权,排除A项;B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反映,排除;五百人议事会在克利斯提尼时期设立,排除D项。故选C项。5.1789年6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这个议会,而且只有这个议会,才能说明并提出全体国民的共同意愿;在君主和这个议会之间,不再有任何否决权或任何否定的权力。”这说明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主张是A.废除君主制度B建立共和政体C.实行君主立宪制D.向封建保守势力妥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注意时间是“1789年6月”,材料强调了议会代表全体国民的共同意愿,议会不受国王控制,这说明是民主政体;政体中有君主的角色说明是君主立宪制,因此选C项,AB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6.在下列有关孙中山活动的历史时间轴“?”处应填的是:A.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二次革命B.成立同盟会/领导护国运动C.提出三民主义/领导护国运动D.创办《民报》/领导北伐战争〖答案〗A〖解析〗据材料“兴中会、临时大总统、病逝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兴中会建立于1894年,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925年病逝北京,孙中山1905年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二次革命在1913年,故A正确;护国运动并不是孙中山领导,故BC排除;北伐战争在1926年,故D排除。7.邓嗣禹曰:“(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吕思勉曰“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二者均认为科举制A.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 B.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C延续时间长且不断发展完善 D.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徇私舞弊之弊〖答案〗A〖解析〗由“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可知,二者均认为科举制具有规范、公平、公正特点,故A正确;材料与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无关,排除B;吕思勉的观点里没有体现“延续时间长且不断发展完善”,排除C;D选项在邓嗣禹的言论里没有体现,排除D。【名师『点石成金』】关键抓住信息“二者均认为”,选项必须都符合邓嗣禹和吕思勉的共同观点,排除不符合条件的即可。8.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教科书包括国文、算数、格致、化学、修身、地理、历史、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心理学、英文等十余个科目,分编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和中学教科书。这反映①突破以儒家经典教育学生的传统②引入西方近代学制和科目设置③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出现重大改革④巩固戊戌变法废除科举的措施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包括国文、算数、格致、化学、修身、地理、历史、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心理学、英文等十余个科目,分编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和中学教科书”可得出当时突破以儒家经典教育学生的传统,引入西方近代学制和科目设置,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出现重大改革。当时戊戌变法已经失败了。故C项正确,排除ABD。9.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19世纪初,英国政府对文官进行了重大改革,1870年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近代英国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结构变动 B.工人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C.内阁地位发生变化 D.民众科学素养普遍得以提高〖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原因应从经济角度进行考虑,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对政府行政提出了要求,在此背景下文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故选A;文官阶层并不是工人阶级的代言人,因此文官制度的改革与工人阶级的政治诉求之间没有必然关联,排除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原因应从经济角度考虑,CD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0.解缙十九岁中进士,后进翰林院,朱元璋对解缙“甚见爱重,常侍帝前”。他对解缙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朱元璋有爱才如子情怀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C.纲常伦理成为治国手段D.儒家思想重回正统〖答案〗C〖解析〗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这一内容中的“恩、义”体现了儒家纲常伦理,朱元璋用恩义来笼络大臣,将儒家的纲常伦理运用到治国之中,故此题选C;材料仅讲到了朱元璋对解瑨的爱生,并不能说明他就有爱才如子的情怀,故可排除A;材料中没有涉及皇权的变化,故可排除B;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以来,就一直都是正统思想,故可排除D。11.查士丁尼认为:“市民法(又称公民法)与万民法有别……每一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即该国本身特有的法。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因为一切民族都适用它。”据此可知,“市民法与万民法有别”在于A.制定主体不同 B.法律地位不同C.适用对象不同 D.理论依据不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可知是指适用对象不同,故C项正确;A不对,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B不对,材料并无涉及:D不对,从程度上看,不是主要区别。12.土司制度是元朝时期开始在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地方管理制度。其长官土司既是由中央政府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又拥有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土司制度的实施A.吸引了周边国家归顺元朝 B.是对行省制度灵活运用C.必然会威胁中央集权制度 D.促进了各民族的和谐共生〖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中“其长官土司既是由中央政府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又拥有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司制度易形成地方割据,对元朝中央集权造成威胁,故C项正确;土司制度的实施,针对的是周边的少数民族,排除A项;长官土司有世袭统治权,行省官员不世袭,两者有本质区别,排除B项;土司制度的实施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不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点石成金』】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3.1941年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不仅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年满十八周岁的人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且具体规定十名以上的少数民族居民,可选出一名乡市参议员,一百名以上的少数民族居民,可选出一名边区参议员。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完善制度构建提高执政能力 B.激发少数民族革命意识C.抵制国民政府破坏民族团结 D.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解析〗据材料“1941年”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放宽少数民族居民参政的条件,目的是激发少数民族的革命意识,故选B项;抗日战争时期,***尚未成为执政党,不存在提高执政能力的说法,排除A项;材料中的做法是放宽少数民族居民参政的条件,吸引其积极参政,与民族团结无关,排除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逐渐确立起来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4.某国际组织非洲区业务与战略发展部经理表示,该组织计划向刚果(金)东部鲁齐齐河平原地区的农业开发项目投入1.5亿美元资金。此外,还将向赤道省提供1200万美元援助资金用以支持该省农业的振兴。根据材料分析,这一国际组织()A.其做法加速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B.对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C.对稳定国际金融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D.是联合国援助发展中国家的专门机构〖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世界银行向成员提供长期贷款,以促进该国经济恢复和发展,世界银行对刚果(金)的资金资助有利于推动刚果(金)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题干未体现资本全球化流动,不能反映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排除A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成员国的短期贷款有利于稳定国际金融秩序,排除C项;世界银行最初援助一些战后经济急需恢复的发达国家,排除D项。故选B。15.如表为秦汉时期治疗疫病的相关记载。这表明当时国家为救治疫病措施出处被处以刑罚的人,如果得了麻风病,该如何论处?应送往麻风病人收容所。《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平帝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疾疫者,腾空房舍,为置医药。《汉书·平帝纪》皇甫规讨陇右,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成悦。《后汉书·皇甫规传》A.发挥地方主导作用 B.建立了最早的救治机构C.建立完备法律体系 D.重视采取隔离救治措施〖答案〗D〖解析〗根据“应送往麻风病人收容所。”“腾空房舍,为置医药”“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成悦。”可得出这些措施都是隔离救治措施,故D项正确;ABC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排除。16.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实施社会福利,保障了社会平等B.国家福利可理解为保障就业和收入C.“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削减贫困D.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答案〗C〖解析〗“保护人的转移支付”进行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削减了贫困。故C项正确。福利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但不是保障了社会平等,故A项错误。国家福利可理解为保障就业和收入说法错误,福利制度的标准是保障基本生活水平。故B项错误。社会福利制度培养了懒汉,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故D项错误。二、材料题17.历史上的任官制度和官僚机构的变化反映并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材料一世卿世禄制是氏族贵族特权的残余,亦是对君主任免官吏权力的限制。由国君掌握任免权力的官僚制度,起源于春秋中后期。一大批没落中小贵族离开其原来的宗族,凭借其个人才能,以单纯士人的身份投身于有势力的卿大夫之家,与其投靠的卿大夫家族没有血缘宗法关系,仅仅是凭着对新家主的忠心而受新主人的豢养。战国时期,这种官僚制度由于士阶层的壮大而获得发展。此时教育制度亦正发生着根本变化,私学培养着官僚的后备人才。这个时期各国的变法,更是从立法与法制上对官僚体制作了制度上的规定,并最终宣告世卿世禄制退出舞台。——摘编自沈长云等著《战国史与战国文明》材料二若给予唐朝三省制度充分的运作,尤其门下省封驳权的发挥,对皇权的确可产生相当程度的制衡作用。但玄宗即位后,仍沿续武则天以来的政策,侧重中书省权责,开元十一年(723年),进而改政事堂(宰相议政之所)为“中书门下”,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简化了中枢机构的决策程序,无形中使相权更加弱化,相对的有利于皇权的运作。——摘编自高明士等著《隋唐五代史》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官僚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玄宗对三省制的调整及其原因。明朝三省和六部机构的存废沿革状况如何?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1)条件: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各诸侯国相互兼并,统治者招揽人才(养士之风)士阶层崛起,各诸侯国变法,君主权力加强,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私人讲学。(2)调整:设置“中书门下”机构,削弱了门下省的审核职权。原因:为了削弱三省体制对皇权的制约,加强皇权。存废沿革状况:裁撤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解析〗(1)条件:根据材料一中“(春秋中后期开始)一大批没落中小贵族离开其原来的宗族,凭借其个人才能,以单纯士人的身份投身于有势力的卿大夫之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各诸侯国相互兼并,统治者招揽人才(养士之风);根据“士阶层的壮大”可知,士阶层崛起;根据“私学培养着官僚的后备人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私人讲学;根据“各国的变法,更是从立法与法制上对官僚体制作了制度上的规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各诸侯国变法,君主权力加强,废除世卿世禄制度。(2)调整:根据材料二中“改政事堂(宰相议政之所)为‘中书门下’,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设置“中书门下”机构,削弱了门下省的审核职权。原因:根据材料二中“三省制度充分的运作,尤其门下省封驳权的发挥,对皇权的确可产生相当程度的制衡作用”可知,为了削弱三省体制对皇权的制约,加强皇权。存废沿革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初期,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说明:综合材料二及其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上变革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礼记·曲礼》材料二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韩非子·有度》问题(1)材料一中“礼”是指什么?在作者看来,礼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2)材料二中观点出自谁?作者站在什么视角看问题?(3)请指出上述两则材料中观点的异同及其影响。〖答案〗(1)西周建立的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以及“敬天保民”的思想。道德教化、法律诉讼、家与国关系、求学拜师、治军理政、祭祀等各个方面。(2)韩非子。国家统治者、君主。(3)同:为维护社会秩序、治理国家、安定社会提出的不同方案。异:材料一主张德治,认为礼可以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材料二主张法治,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管理国家。影响:前者在汉武帝以后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思想,在教化百姓、维护统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后者在战国时期,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和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其中秦国推行最彻底,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解析〗(1)含义:综合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指的是,西周建立的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以及“敬天保民”的思想。体现:根据材料一中“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可知,道德教化;根据“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可知,法律诉讼;根据“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可知,家与国关系;根据“宦学事师,非礼不亲”可知,求学拜师;根据“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可知,治军理政;根据“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可知,礼的作用还包括祭祀等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2)人物:根据材料二中“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等信息,结合其出处为“《韩非子·有度》”可知,其为韩非子的观点。视角:根据材料二中“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的法治是站在国家统治者即君主的视角看问题。(3)同:根据材料一中“分争辨讼”“君臣上下”“班朝治军,莅官行法”,联系材料二中“刑过”“赏善”“属官威民”等信息可知,两者都是在为维护社会秩序、治理国家、安定社会提方案。异:根据材料一中“非礼不成”“非礼不决”“非礼不诚不庄”等信息可知,其主张德治,认为礼可以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根据材料二中“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一民之轨,莫如法”“止诈伪,莫如刑”等信息可知,其主张法治,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管理国家。影响:综合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观点在汉武帝以后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思想,在教化百姓、维护统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材料二的主张在战国时期,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和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其中秦国推行最彻底,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谬力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岳麓版必修二》材料三: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台湾外纪》卷十二请回答:(1)材料一、三体现了哪些经济政策。(2)根据材料二说明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材料一反映的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答案〗(1)重农抑商、海禁(或闭关锁国)。(2)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生产力发展。(3)积极: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初期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消极:明清时期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理解。第(1)问,根据材料"谬力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重农抑商、海禁(或闭关锁国)。第(2)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根本原因主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第(3)问,影响根据材料主要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来考虑20.贫困问题及其治理.材料一1948年英国颁布《国民救助法》,标志着社会救助制度正式建立。其中规定,各种社会救助工作均由国民救助局统一管理,用于对贫穷的个人所提供的救助支出、地方政府所提供的住所和其他服务、以及与国民救助制度相关的其他支出,均由议会批准的拨款承担。后来,工党和保守党都逐渐认识到:普济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是对财源的浪费。《1966年社会保障法》谋求以补充补贴代替国民救助,以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制度的作用,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1973年社会保障法》于1976年生效,规定失业者依靠失业保险金和补充补贴来解决生活困难。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贫困治理取得长足发展,贫困治理成就举世瞩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这些文件是各个时期反贫困工作的指导性文件。1949~1977年中国典型扶贫开发政策文本的相关关键词,词频搜索结果如下相关关键词及词频生产(234)社员(145)农业(139)土地(112)农民(99)合作社(82)社会主义(43)困难(15)改造(15)剥削(13)土地改革(13)资本主义(11)信用(1)所有制(2)物资(3)物质(4)援助(5)临时(6)结合所学,谈谈你对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英国“社会救助”和中国“扶贫开发”的认识。(要求: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英国通过社会立法建立社会救助制度,由国家统一管理社会救助工作,在运作过程中不断发展,从强调普遍性到追求效率。经过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为缩小贫富差距,英国建立和发展“福利国家”。社会救助的实施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稳定社会秩序,但也增加了政府的负担。中国的扶贫开发注重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减贫,改变土地所有制,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并开始实施部分经济救助措施。新中国成立后,完成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恢复发展经济;经过三大改造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开展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总体水平相对较低。这些举措满足了人民基本的生活需求,为后来的扶贫开发打下了基础。二者因处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而采取了不同的措施,都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解析〗认识:首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英国“社会救助”的认识:根据材料一“1948年英国颁布《国民救助法》,标志着社会救助制度正式建立……后来,工党和保守党都逐渐认识到:普济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是对财源的浪费。《1966年社会保障法》谋求以补充补贴代替国民救助,以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制度的作用,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英国通过社会立法建立社会救助制度,由国家统一管理社会救助工作,在运作过程中不断发展,从强调普遍性到追求效率;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实行、“福利国家”的建立等方面进一步认识英国“社会救助”,并对英国“社会救助”进行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评价。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中国“扶贫开发”的认识:根据材料二“相关关键词及词频”表中信息及图示中“农业、生产、社员、土地”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中国的扶贫开发注重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减贫,改变土地所有制,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并开始实施部分经济救助措施;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开展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等史实加以阐述,同时进行评价。最后对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英国“社会救助”和中国“扶贫开发”进行整体认识评价。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晋文公刚即位就启用贵族分任内外诸官,“昭旧族……胥、籍、狐、箕、栾、郐、柏、先、羊舌、董、韩,实掌近官。诸(同姓)姬之良,掌其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这一做法A.反映出分封制度趋于崩溃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C.表明当时选官唯看家族声望D.说明血缘亲疏决定贵族等级〖答案〗B〖解析〗材料"诸(同姓)姬之良,掌其中官。"说明晋文公为了防止同姓公族争夺最高统治权而发生内讧,只让公族掌领中等官职,这有利于集团内部的稳定,避免晋国因内斗而走向衰落,B项正确。材料中是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封,无法反映分封制走向瓦解,A项错误。选官只看家族声望是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分封,D项错误。2.如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通过二府三司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其中三司管财政,中书门下管行政,枢密院管军事,因此材料示意图体现了宋朝的中央机构,C项正确;秦朝时期的中央机构主要是三公九卿,而不是二府三司,A项错误;唐朝时期中央机构主要是三省六部制,与材料内容无关,B项错误;北宋时期通过二府三司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因此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宋朝的中央机构,而不是元朝,D项错误。3.如图是明清时期的权力空间布局示意图,明朝内阁距皇帝寝宫乾清宫1000米,清朝军机处距皇帝寝宫养心殿50米,几乎形成一条直线,同时也暗含了一条隐秘的政治轴线。这条“隐秘的政治轴线”是指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行政中心逐渐北移 D.官员地位不断提升〖答案〗B〖解析〗明代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都是加强皇权的产物,因此其地理位置距离皇帝寝宫较近,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的政治轴线,B正确;内阁、军机处与皇权加强有关,并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A;明代和清代的行政中心是皇帝,而非内阁或者军机处,排除C;D与题无关,排除。4.伯里克利上台后,计划重建被希波战争摧毁的雅典卫城。尽管遭到贵族派的反对,但他仍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赋予其建造卫城之权。这反映出A.伯里克利时期贵族的公民权被彻底铲除B.雅典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是“轮番而治”C.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D.伯里克利因设五百人议事会而广受支持〖答案〗C〖解析〗联系所学史实可知,材料中的“但他仍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赋予其建造卫城之权”,反映出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C项正确;伯里克利时期贵族享有公民权,排除A项;B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反映,排除;五百人议事会在克利斯提尼时期设立,排除D项。故选C项。5.1789年6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这个议会,而且只有这个议会,才能说明并提出全体国民的共同意愿;在君主和这个议会之间,不再有任何否决权或任何否定的权力。”这说明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主张是A.废除君主制度B建立共和政体C.实行君主立宪制D.向封建保守势力妥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注意时间是“1789年6月”,材料强调了议会代表全体国民的共同意愿,议会不受国王控制,这说明是民主政体;政体中有君主的角色说明是君主立宪制,因此选C项,AB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6.在下列有关孙中山活动的历史时间轴“?”处应填的是:A.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二次革命B.成立同盟会/领导护国运动C.提出三民主义/领导护国运动D.创办《民报》/领导北伐战争〖答案〗A〖解析〗据材料“兴中会、临时大总统、病逝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兴中会建立于1894年,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925年病逝北京,孙中山1905年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二次革命在1913年,故A正确;护国运动并不是孙中山领导,故BC排除;北伐战争在1926年,故D排除。7.邓嗣禹曰:“(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吕思勉曰“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二者均认为科举制A.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 B.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C延续时间长且不断发展完善 D.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徇私舞弊之弊〖答案〗A〖解析〗由“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可知,二者均认为科举制具有规范、公平、公正特点,故A正确;材料与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无关,排除B;吕思勉的观点里没有体现“延续时间长且不断发展完善”,排除C;D选项在邓嗣禹的言论里没有体现,排除D。【名师『点石成金』】关键抓住信息“二者均认为”,选项必须都符合邓嗣禹和吕思勉的共同观点,排除不符合条件的即可。8.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教科书包括国文、算数、格致、化学、修身、地理、历史、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心理学、英文等十余个科目,分编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和中学教科书。这反映①突破以儒家经典教育学生的传统②引入西方近代学制和科目设置③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出现重大改革④巩固戊戌变法废除科举的措施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包括国文、算数、格致、化学、修身、地理、历史、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心理学、英文等十余个科目,分编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和中学教科书”可得出当时突破以儒家经典教育学生的传统,引入西方近代学制和科目设置,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出现重大改革。当时戊戌变法已经失败了。故C项正确,排除ABD。9.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19世纪初,英国政府对文官进行了重大改革,1870年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近代英国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结构变动 B.工人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C.内阁地位发生变化 D.民众科学素养普遍得以提高〖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原因应从经济角度进行考虑,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对政府行政提出了要求,在此背景下文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故选A;文官阶层并不是工人阶级的代言人,因此文官制度的改革与工人阶级的政治诉求之间没有必然关联,排除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原因应从经济角度考虑,CD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0.解缙十九岁中进士,后进翰林院,朱元璋对解缙“甚见爱重,常侍帝前”。他对解缙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朱元璋有爱才如子情怀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C.纲常伦理成为治国手段D.儒家思想重回正统〖答案〗C〖解析〗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这一内容中的“恩、义”体现了儒家纲常伦理,朱元璋用恩义来笼络大臣,将儒家的纲常伦理运用到治国之中,故此题选C;材料仅讲到了朱元璋对解瑨的爱生,并不能说明他就有爱才如子的情怀,故可排除A;材料中没有涉及皇权的变化,故可排除B;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以来,就一直都是正统思想,故可排除D。11.查士丁尼认为:“市民法(又称公民法)与万民法有别……每一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即该国本身特有的法。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因为一切民族都适用它。”据此可知,“市民法与万民法有别”在于A.制定主体不同 B.法律地位不同C.适用对象不同 D.理论依据不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可知是指适用对象不同,故C项正确;A不对,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B不对,材料并无涉及:D不对,从程度上看,不是主要区别。12.土司制度是元朝时期开始在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地方管理制度。其长官土司既是由中央政府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又拥有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土司制度的实施A.吸引了周边国家归顺元朝 B.是对行省制度灵活运用C.必然会威胁中央集权制度 D.促进了各民族的和谐共生〖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中“其长官土司既是由中央政府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又拥有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司制度易形成地方割据,对元朝中央集权造成威胁,故C项正确;土司制度的实施,针对的是周边的少数民族,排除A项;长官土司有世袭统治权,行省官员不世袭,两者有本质区别,排除B项;土司制度的实施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不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点石成金』】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3.1941年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不仅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年满十八周岁的人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且具体规定十名以上的少数民族居民,可选出一名乡市参议员,一百名以上的少数民族居民,可选出一名边区参议员。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完善制度构建提高执政能力 B.激发少数民族革命意识C.抵制国民政府破坏民族团结 D.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解析〗据材料“1941年”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放宽少数民族居民参政的条件,目的是激发少数民族的革命意识,故选B项;抗日战争时期,***尚未成为执政党,不存在提高执政能力的说法,排除A项;材料中的做法是放宽少数民族居民参政的条件,吸引其积极参政,与民族团结无关,排除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逐渐确立起来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4.某国际组织非洲区业务与战略发展部经理表示,该组织计划向刚果(金)东部鲁齐齐河平原地区的农业开发项目投入1.5亿美元资金。此外,还将向赤道省提供1200万美元援助资金用以支持该省农业的振兴。根据材料分析,这一国际组织()A.其做法加速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B.对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C.对稳定国际金融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D.是联合国援助发展中国家的专门机构〖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世界银行向成员提供长期贷款,以促进该国经济恢复和发展,世界银行对刚果(金)的资金资助有利于推动刚果(金)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题干未体现资本全球化流动,不能反映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排除A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成员国的短期贷款有利于稳定国际金融秩序,排除C项;世界银行最初援助一些战后经济急需恢复的发达国家,排除D项。故选B。15.如表为秦汉时期治疗疫病的相关记载。这表明当时国家为救治疫病措施出处被处以刑罚的人,如果得了麻风病,该如何论处?应送往麻风病人收容所。《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平帝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疾疫者,腾空房舍,为置医药。《汉书·平帝纪》皇甫规讨陇右,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成悦。《后汉书·皇甫规传》A.发挥地方主导作用 B.建立了最早的救治机构C.建立完备法律体系 D.重视采取隔离救治措施〖答案〗D〖解析〗根据“应送往麻风病人收容所。”“腾空房舍,为置医药”“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成悦。”可得出这些措施都是隔离救治措施,故D项正确;ABC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排除。16.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实施社会福利,保障了社会平等B.国家福利可理解为保障就业和收入C.“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削减贫困D.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答案〗C〖解析〗“保护人的转移支付”进行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削减了贫困。故C项正确。福利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但不是保障了社会平等,故A项错误。国家福利可理解为保障就业和收入说法错误,福利制度的标准是保障基本生活水平。故B项错误。社会福利制度培养了懒汉,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故D项错误。二、材料题17.历史上的任官制度和官僚机构的变化反映并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材料一世卿世禄制是氏族贵族特权的残余,亦是对君主任免官吏权力的限制。由国君掌握任免权力的官僚制度,起源于春秋中后期。一大批没落中小贵族离开其原来的宗族,凭借其个人才能,以单纯士人的身份投身于有势力的卿大夫之家,与其投靠的卿大夫家族没有血缘宗法关系,仅仅是凭着对新家主的忠心而受新主人的豢养。战国时期,这种官僚制度由于士阶层的壮大而获得发展。此时教育制度亦正发生着根本变化,私学培养着官僚的后备人才。这个时期各国的变法,更是从立法与法制上对官僚体制作了制度上的规定,并最终宣告世卿世禄制退出舞台。——摘编自沈长云等著《战国史与战国文明》材料二若给予唐朝三省制度充分的运作,尤其门下省封驳权的发挥,对皇权的确可产生相当程度的制衡作用。但玄宗即位后,仍沿续武则天以来的政策,侧重中书省权责,开元十一年(723年),进而改政事堂(宰相议政之所)为“中书门下”,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简化了中枢机构的决策程序,无形中使相权更加弱化,相对的有利于皇权的运作。——摘编自高明士等著《隋唐五代史》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官僚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玄宗对三省制的调整及其原因。明朝三省和六部机构的存废沿革状况如何?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1)条件: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各诸侯国相互兼并,统治者招揽人才(养士之风)士阶层崛起,各诸侯国变法,君主权力加强,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私人讲学。(2)调整:设置“中书门下”机构,削弱了门下省的审核职权。原因:为了削弱三省体制对皇权的制约,加强皇权。存废沿革状况:裁撤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解析〗(1)条件:根据材料一中“(春秋中后期开始)一大批没落中小贵族离开其原来的宗族,凭借其个人才能,以单纯士人的身份投身于有势力的卿大夫之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各诸侯国相互兼并,统治者招揽人才(养士之风);根据“士阶层的壮大”可知,士阶层崛起;根据“私学培养着官僚的后备人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私人讲学;根据“各国的变法,更是从立法与法制上对官僚体制作了制度上的规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各诸侯国变法,君主权力加强,废除世卿世禄制度。(2)调整:根据材料二中“改政事堂(宰相议政之所)为‘中书门下’,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设置“中书门下”机构,削弱了门下省的审核职权。原因:根据材料二中“三省制度充分的运作,尤其门下省封驳权的发挥,对皇权的确可产生相当程度的制衡作用”可知,为了削弱三省体制对皇权的制约,加强皇权。存废沿革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初期,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说明:综合材料二及其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上变革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礼记·曲礼》材料二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韩非子·有度》问题(1)材料一中“礼”是指什么?在作者看来,礼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2)材料二中观点出自谁?作者站在什么视角看问题?(3)请指出上述两则材料中观点的异同及其影响。〖答案〗(1)西周建立的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以及“敬天保民”的思想。道德教化、法律诉讼、家与国关系、求学拜师、治军理政、祭祀等各个方面。(2)韩非子。国家统治者、君主。(3)同:为维护社会秩序、治理国家、安定社会提出的不同方案。异:材料一主张德治,认为礼可以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材料二主张法治,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管理国家。影响:前者在汉武帝以后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思想,在教化百姓、维护统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后者在战国时期,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和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其中秦国推行最彻底,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解析〗(1)含义:综合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指的是,西周建立的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以及“敬天保民”的思想。体现:根据材料一中“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可知,道德教化;根据“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可知,法律诉讼;根据“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可知,家与国关系;根据“宦学事师,非礼不亲”可知,求学拜师;根据“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可知,治军理政;根据“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可知,礼的作用还包括祭祀等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2)人物:根据材料二中“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等信息,结合其出处为“《韩非子·有度》”可知,其为韩非子的观点。视角:根据材料二中“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的法治是站在国家统治者即君主的视角看问题。(3)同:根据材料一中“分争辨讼”“君臣上下”“班朝治军,莅官行法”,联系材料二中“刑过”“赏善”“属官威民”等信息可知,两者都是在为维护社会秩序、治理国家、安定社会提方案。异:根据材料一中“非礼不成”“非礼不决”“非礼不诚不庄”等信息可知,其主张德治,认为礼可以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根据材料二中“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一民之轨,莫如法”“止诈伪,莫如刑”等信息可知,其主张法治,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管理国家。影响:综合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观点在汉武帝以后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思想,在教化百姓、维护统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材料二的主张在战国时期,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和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其中秦国推行最彻底,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谬力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岳麓版必修二》材料三: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必修3
- 客服工作总结(集锦15篇)
- 2021学生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 JCT2550-2019泡沫混凝土自保温砌块
- 初中的我作文汇编5篇
- 2024年度智能仓储系统施工委托合同3篇
- 钢贸金融学知识之托盘业务
- 2024年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土地征用协议示例版B版
- 公司个人原因辞职报告合集6篇
- 2024-2025年高中化学 专题1 第2单元 第3课时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教学实录 苏教版选修4
- 《资治通鉴》导读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统编版新教材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8单元)
- 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期末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 可降解包装材料采购合作合同
- 医院老人去世后遗体处理及管理流程
- 2025年中考数学考点分类专题归纳之二次函数
- 护士急诊科进修汇报
- 新能源发电技术 电子课件 2.5 可控核聚变及其未来利用方式
- 2025年统编版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湖心亭看雪》三年中考试题+模拟题(解析版)
- 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九年级上学期一诊数学模拟试题(原卷版)
- GB/T 44264-2024光伏组件清洁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