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恩施州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恩施州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恩施州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恩施州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恩施州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仿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这样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力挽狂澜’是指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遵义会议的召开2.导致下面《中美贸易表(单位:百万美元)》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美国对华出口中国对美出口197260321975304156198037551059A.中美关系改善B.中国重返联合国C.中美正式建交D.改革开放的实施3.下列内容关联正确的是A.辽金议和——澶渊之盟B.“苏湖熟,天下足”——商业繁荣C.编年体通史巨著——《史记》D.12世纪初期阿骨打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4.扬州建城始于()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D.西汉时期5.两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丝路人”通过路上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下列人物属于“丝路人”的是A.张骞 B.玄奘C.戚继光 D.鉴真6.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大变动、富有创造力的时期。这一时期,创立儒家学派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韩非子7.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近代史发展的趋势。这里的“趋势”是指()A.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B.封建主义取代资本主义C.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8.1949年初,苏联外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所说的“渗透”主要指的是()A.实施马歇尔计划 B.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C.推行杜鲁门主义 D.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9.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A.刺激了社会消费 B.缓和了社会矛盾C.改善了劳资关系 D.美化了政府形象10.电视节目《牛顿的苹果》已成为探究科学知识的代名词,牛顿在科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下面成就属于牛顿的是()A.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B.电磁波 C.生物进化论 D.相对论11.有历史学家评述19世纪某事件时说:“它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同时又对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他评述的是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孟德斯鸠提出分权制衡C.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12.人类文明的发展靠的是什么?不是新资源的涌入,而是人类的交流。哥伦布不仅是看到了美洲,并且把这一信息带回了欧洲,是信息的一来一往奠定了这件事的地位。此观点意在强调A.哥伦布最早到达了美洲B.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C.哥伦布完成了环球行D.欧洲知道了欧洲以外的世界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中国对外交往史上,曾经有过辉煌,也经历过耻辱。当今中国已重返世界,并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经历了由开放走向封闭,由和平交往为主到封建社会后期出现反侵略斗争的过程。请举出一位为中外和平交往做出贡献的使者。封建社会后期出现了哪些反侵略斗争?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集中体现。请写出当时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回顾百年中国近代史,导致中国人“跪着办外交”的原因有哪些?1979年元旦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写道:“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中央之国”大门与中国共产党的哪一项伟大决策有关?打开国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哪些因素影响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14.依法治国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叫什么?它是由哪一文明古国制定的?罗马共和国成立之初,平民与贵族斗争激烈,哪一法律的制定成为平民取得胜利的标志之一?这一时期,罗马共和国最重要的机构是什么?《查士丁尼法典》是对古罗马文明法律成果的系统总结,下令编撰这部法典的皇帝是哪个国家的君主?中世纪的西欧人是如何形容这个国家的首都的?15.“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带来落后。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十九大报告“开放带来进步”,善于学习和吸收东方文明促进了欧洲的发展,请举例说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转折,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请问,中国对外开放的思想基础是什么?构建对外开放格局的第一步是什么?“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下,我国中西部不少省份和重点城市纷纷提出要成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请问,内地重点城市是何时开放的?结合对外开放的历史作用回答,“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可能给西部省份和重点城市带来什么益处?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据所学知,“日出东方”指的是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星火燎原”指的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不断壮大。“力挽狂澜”指的是1935年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灯塔指引”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斗争。“进京赶考”指的是解放战争胜利,共产党成为了执政党。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有一个中国,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关系改善促进了两国贸易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正式建交、改革开放的实施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3、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辽宋议和签订了澶渊之盟,A项不符合题意;“苏湖熟,天下足”体现了经济重心南移,是农业发展的表现,B项说法不正确;纪传体通史巨著——《史记》,C项说法错误;12世纪初期阿骨打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D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4、A【解析】扬州城建于公元前486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所以扬州城建于春秋时期。故选A。5、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属于“丝路人”,A符合题意。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促进了中印之间的交流;戚继光抗倭,巩固了东南沿海海防,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之间的交流。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6、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选项C符合题意;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是战国末期的法家的集大成者;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7、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17世纪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项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17世纪,欧洲的新航路的开辟和文艺复兴运动,新兴资产阶级进行的原始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用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发展资本主义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趋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顺应了这一历史趋势,BC,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8、A【解析】

战后,美国在欧洲推行马歇尔计划,其中也包含了东欧,苏联认为这是向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为了应对这一局面,苏联和东欧其他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其他三个选项与题干所给提示信息不符合。所以答案选A。9、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注重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利益,建立福利国家,缓和了社会矛盾,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0、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A,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的成就;B,电磁波是麦克斯韦在1865年提出的;C,生物进化论是达尔文提出的;D,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1、C【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世纪和“它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同时又对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的评论,可知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进化论”思想;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12、B【解析】依据材料“人类文明的发展靠的是什么?不是新资源的涌入,而是人类的交流。”反映了人类的交流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哥伦布不仅是看到了美洲,并且把这一信息带回了欧洲,是信息的一来一往奠定了这件事的地位。”反映了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奠定了欧洲和美洲的交流,促进了美洲和欧洲的交流。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张骞虎门销烟、义和团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2)《南京条约》清政府腐败不堪,军事落后、综合国力弱(3)改革开放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4)综合国力、国家环境、国家利益等【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中外和平交往做出贡献的使者有张骞、鉴真等,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反侵略斗争有:虎门销烟、义和团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等。(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导致中国人“跪着办外交”的原因有清政府腐败不堪,军事落后、综合国力弱。(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中央之国”大门与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有关,打开国门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4)影响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的因素是综合国力、国家环境、国家利益等。14、(1)《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2)《十二铜表法》)元老院(3)拜占庭帝国(或东罗马帝国)“人间天堂”【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制定的。(2)第一小问,根据题干“罗马共和国”、“平民取得胜利”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版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它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因此《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成为平民取得胜利的标志之一。第二小问,罗马共和国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因此这一时期,罗马共和国最重要的机构是元老院。(3)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因此下令编撰《查士丁尼法典》的是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的皇帝。第二小问,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是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是联系欧亚的水陆交通枢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因繁华富丽被西欧人视为“人间天堂”。15、(1)新航路开辟(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特区(3)1985年;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引进资金、技术对周边起到辐射作用;中国工业布局更趋合理,有利于均衡发展;为21世纪实施新的战略奠定了基础【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善于学习和吸收东方文明促进了欧洲的发展,如:新航路开辟,把欧洲、非洲、亚洲连为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