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综合测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3/11/wKhkGGY-M96AG9r5AAN4DkZYczI258.jpg)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综合测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3/11/wKhkGGY-M96AG9r5AAN4DkZYczI2582.jpg)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综合测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3/11/wKhkGGY-M96AG9r5AAN4DkZYczI2583.jpg)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综合测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3/11/wKhkGGY-M96AG9r5AAN4DkZYczI2584.jpg)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综合测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3/11/wKhkGGY-M96AG9r5AAN4DkZYczI25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测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书写要工整、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和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说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选择性必修2全部+选择性必修3。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2023广东名校联盟5月联考)周朝建立后,统治者反复强调“用保义民”“用康保民”“唯民其康义”“惠康小民”,文献中还有“裕民”“民宁”“恤民”等相关记载。这些言论和记载()A.旨在强调对小农经济重视B.体现出浓厚的民本观念C.说明周朝放弃了鬼神思想D.确保了周朝的长治久安2.(2023福建三明三模)“格致”原指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近代《大清会典》载“凡格致之学有七”“一曰力学,二曰水学,三曰声学,四曰气学,五曰火学(即热学),六曰光学,七曰电学”。这一变化()A.推动了中国传统儒学近代化B.标志物理学在中国的诞生C.是“西学东渐”的必由之路D.为引进西方科技创造条件3.(2023重庆二模)1909年,梁启超作《管子传》,指出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是以个人为本位,虽“益于人国者虽不少,而弊亦随之”,而“善言经济者,必合全国民而盈虚消长之……吾国有人焉于二千年前导其先河者,则管子也”。梁启超的这一看法()A.阐述了西学中源主张B.表达了对晚清新政的期望C.肯定了本土文化的价值D.发展了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4.(2023福建漳州四模)清廷原以礼部和理藩院为主接待藩邦属国或外国的贡使,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揽外交事务。但君臣朝野视之为不祥之物,终晚清之世,大臣出任军机处、内阁、部院、疆吏者皆立年表,而任事于总理衙门之人则独无年表。这说明()A.官僚等级秩序仍然森严B.近代中国外交开始转型C.宗藩外交体系土崩瓦解D.思想解放运动亟需推进5.美国著名学者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说:“文字的使用是文明伊始的一个最准确的标志。”楔形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其使用的地区是()A.尼罗河流域B.南亚次大陆地区C.两河流域D.黄河中下游地区6.当你漫步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根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A.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B.两河流域,拉丁字母C.印度河流域,甲骨文D.两河流域,楔形文字7.历史也会出现错觉和失误。如印第安人、西印度群岛,因哥伦布的错误判断而永远地错了下来。阿拉伯数字是西欧人对什么文化的错误认知导致的 ()A.中国数字 B.印度数字C.埃及数字 D.希腊数字8.“那时,没有疾病;他们的骨头没有酸疼;那时他们没有发烧;那时他们没有天花;那时他们没有胸疼;那时他们没有腹痛;那时他们没有肺痨;那时他们没有头疼。……可是那些外来者来了,令一切全然改变。”文中的“他们”“那时”“外来者”最有可能是 ()A.印第安人“地理大发现”以前西班牙人B.中国人鸦片战争以前英国人C.日本人“黑船事件”以前美国人D.埃及人拿破仑入侵以前法国人9.下表是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关于欧盟成员国人民对欧盟作出重要决策的不满意度的最新调查表。根据表格可知()欧盟的重要决策希腊人不满意度瑞典人不满意度意大利人不满意度法国人不满意度对难民问题的决策98%88%77%无统计数据对欧债问题的决策92%无统计数据78%73%A.世界经济逆全球化成为发展趋势B.世界区域集团化的潮流遭到重大挫折C.欧盟的邦联体制带来了治理困境D.欧盟成员国的决策最终决定欧盟决策10.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这表明 ()A.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B.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C.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D.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11.“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来自北面的入侵者印欧人与来自南面的入侵者闪米特人为争夺这块肥沃的大河流域地区而展开长达数千年的斗争的历史。”此观点强调了 ()A.人类文明的冲突 B.古代战争的目的C.地理环境的影响 D.历史形成的残酷12.在今天,当西方发达国家向海外低廉劳动力地区每移植一家工厂,便输出相应的工作机会,或者说同时输入相应规模的失业人数。原先享有优惠和高工资待遇的西方劳工,也就只好来分担第三世界工人的传统性失业和低工资了。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A.使传统社会问题呈现全球共性B.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C.削弱了发达国家资金技术优势D.缓解了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13.西汉与古罗马是当时世界东西方文明的两大中心,随着二者的对接,中国与世界的优秀文明得以相互影响和借鉴。对东西方两个文明中心的成功对接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的事件有()①西域都护的设置②张骞出使西域③丝绸之路的开通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14.17世纪下半期,因为茶叶价格的昂贵以及输入英国的茶叶数量少等因素,饮茶在英国并不流行,茶只是英国上层社会追逐的时尚品。到18世纪上半期,饮茶在英国仍不甚流行。但到18世纪中后期,饮茶开始在英国盛行,饮茶风俗遍及城乡各个阶层。突出表现为茶叶进口量的大增,茶叶走私的活跃和当地茶具制造业的兴起等。这些变化表明()A.世界市场逐步形成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C.价格革命来势汹汹D.国际劳动分工格局确立15.阅读下表,分析推动世界贸易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年份世界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1870年2445.51880年3668.81890年4994.21900年68118.2A.资本主义扩张的本性B.国际分工和世界各地依赖程度提高C.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提高16.针对早期的殖民扩张,《泰晤士报》曾评述某公司:在人类历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和在今后的历史中可能也不会肩负的任务。据此可知,该公司 ()A.是国际垄断组织B.专门负责对外殖民扩张C.是殖民统治机构D.垄断贸易并协同殖民统治17.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出身于希腊化程度较深的叙利亚地区,似乎懂得阿拉伯语;利奥三世之子君士坦丁五世迎娶的皇后是可萨汗国的公主艾琳;女皇帝伊琳娜则是来自受斯拉夫文化影响较深的雅典,“她可能是首位以‘选秀’的方式入宫的女子”。这反映出拜占庭()A.宗教信仰呈现多元化B.社会文明较为开放C.处于东西文化交汇点 D.区域文化交流频繁18.有学者认为,拜占庭人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是复杂的,他们虽然自诩为“罗马人”,以基督教立国,却说着娴熟的希腊语,以希腊人的方式生活,古希腊文化作为潜流在拜占庭帝国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该观点旨在强调()A.拜占庭帝国融合了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B.古希腊文化是拜占庭帝国的重要文化基础C.拜占庭帝国借助雅典民主政治运行D.基督教在拜占庭帝国时期得以创立19.日本人借用了汉字,但发展了他们自己的书写体系;借鉴了儒家学说,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标准,以适应他们的社会结构;以唐都长安为模型建立新都,但其中的庙宇、楼阁、神龛和花园等都具有日本特征。这体现了日本()A.全方位吸收中华文明B.对外来文化持怀疑态度C.坚守民族本色 D.善于学习融合的精神20.马丘比丘城遗址的主要建筑分为农业区、手工业区、皇家区、宗教区等。这里有沿着陡峭山坡层层开凿建造的房屋、从山顶向各个方向开凿的供水渠道、各种形状的庙宇、庄严的皇家墓葬,还有日晷、采石地点等。这反映了()A.印加帝国高度发达的城市化水平 B.印第安人独特的城市规划思想C.马丘比丘是安第斯地区的经济中心 D.印加文化继承了玛雅文化的精华21.“与欧洲文化相比.美国文化完全是山寨起家的。”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 ()A.美国文化完全照搬欧洲文化,没有创新B.美国文化中英国文化传统居于主导地位C.美国文化是由欧洲移民创造的D.美国人的文化素质很低22.1766年1月,约翰·亚当斯发表文章写道:“如果有哪个年幼的国家值得爱护,那就是美利坚;如果有哪群人应当得到荣誉和幸福,那就是它的居民。”这一观点的宣扬有助于 ()A.争取人民对新国家的支持B.北美人民法制观的形成C.扩大《独立宣言》的影响D.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增强23.右图为著名的即时战略游戏《拿破仑战争》中的精彩画面,游戏中玩家将扮演“拿破仑”,来一场征服欧、亚、非大陆的战役。而对真实历史中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前期战争具有积极意义,后期战争则没有积极意义B.前期是革命战争,后期则是侵略战争C.拿破仑对外战争促进了欧洲民族主义的萌发D.对外战争既成就了拿破仑,同时也拖垮了拿破仑24.第欧根尼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历山大很想与他结识,多次派人去请他,他说:“从雅典到马其顿,和从马其顿到雅典,二者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第欧根尼这句话()A.抨击了政府权威B.渗透自然法精神C.维护了雅典民主D.突显了公民意识25.有研究指出:林则徐、魏源的行动仅仅表示了一种开放的文化态度,他们并没有从思想上接受西方文化的实质内容,这既由于他们寻求西方新知的急功近利的“制夷”目的和纯粹实用主义态度,更由于他们恪守封建文化本位立场。该研究()A.否定林、魏学习西方的行为B.批判了林、魏的阶级立场C.认为林、魏开创实用主义D.承认了林、魏开眼看世界第Ⅱ卷非选择题(25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尽管960年北宋建立,但是宋朝始终与北方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导致交通阻碍,陆上丝绸之路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靖康之难后,宋朝皇室南迁,南宋建立。政治中心的南移,以及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工匠和农民南迁,使经济重心也伴随南迁。南宋政府更加注重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有宋一代,与中国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近50个,根据考古资料发现,在南亚、东南亚、欧洲甚至非洲都有宋代瓷器的出现。19世纪以后,西方列强倚恃坚船利炮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而来,这次他们不是为了贸易,而是为了侵略,在中华大地上到处抢滩夺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悠久的丝绸之路由此蒙上一层重重的雾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60多年的发展与积淀,一个自信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标志着丝路实践进入了3.0时代。——摘编自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材料二到了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西班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绕过南美洲自东而西进入亚洲的新航线。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所开辟的新航线,最终都与早已存在于亚洲海域的海上丝绸之路相连接,从而将海上丝绸之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摘编自龚缨晏《全球史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繁荣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转型的历史影响,并指出21世纪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所体现出的丝绸之路精神的时代特征。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测试卷答案1.B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本思想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材料中“用保义民”“用康保民”“裕民”“恤民”均为民本思想的体现,故选B项;小农经济指个体农耕经济,是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周朝统治者将天命观发展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周朝并没有放弃天命鬼神的思想,排除C项;周朝统治者奉行敬天保民的思想,但最终周朝还是灭亡,所以这些记载和言论不能“确保”周朝的长治久安,排除D项。2.D根据材料可知“格致”原指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近代成为对力学、光学、电学等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统称,反映了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科技的了解加深,将西方科技与传统的儒学联系起来,有利于国人对西方科技的接纳,这些为引进西方科技创造条件,故选D项。3.C根据材料“益于人国者虽不少,而弊亦随之……吾国有人焉于二千年前导其先河者,则管子也”可知,梁启超认为虽然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对国人很有帮助,但是弊端也很多,而我国两千多年前的管子就是国民经济观念的经济管理大师,这体现了梁启超对管子的认可,肯定了本土文化的价值,故选C项。4.D根据材料可知,虽然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揽外交事务。但君臣朝野视之为不祥之物”,任职于总理衙门的人始终无法立年表,这说明中国近代外交转型过程中还存在着思想观念陈旧等问题,故选D项;材料并未重点强调官僚等级秩序问题,排除A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建立标志着近代中国外交开始转型,但非材料主旨内容,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宗藩外交体系无关,排除C项。5.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故C正确。6.D《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地区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最早的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D符合题意。7.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数字的说法是西欧人对印度数字的错误认知,B正确;中国数字、埃及数字和希腊数字均未被西欧人称为阿拉伯数字,A、C、D错误。8.A题干强调“他们”受到外来者的影响而染上他们从来没有得过的病,也说明了二者之间以前没有联系,新航路开辟符合这一特征,新航路开辟后殖民者发现了美洲,同时也带来了天花等病毒,使得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所以题目中的“他们”“那时”“外来者”分别指的是印第安人、“地理大发现”以前和西班牙人,选择A符合题意。9.C由材料信息可知,欧盟成员国希腊、瑞典、意大利和法国的人民对欧盟作出重要决策的不满意度较高,这说明欧盟决策很难得到成员国的一致同意,这是欧盟邦联体制带来的治理困境,故C项正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全球化,故A项错误;从材料无法得出世界区域集团化的潮流遭到重大挫折,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欧盟成员国的决策最终决定欧盟决策,故错误。10.B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族文化的吸收和认可,说明中原文化影响不断扩大,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不能得出民族大交融的信息,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方面的内容,C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统一问题,D不正确。11.C材料中的观点表明古代北方印欧人及南方闪米特人入侵美索不达米亚是为了肥沃的两河流域,说明古代人口迁徙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C正确。12.A由材料“当西方发达国家向海外低廉劳动力地区每移植一家工厂,便输出相应的工作机会,或者说同时输入相应规模的失业人数”可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强,就业或失业这类传统社会问题不仅局限于某一国家或者地区,而是变成了全球的共性问题,故选A。材料并未提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利益分配问题,排除B;“西方发达国家向海外低廉劳动力地区每移植一家工厂”的情形正是西方具有资金技术优势的表现,排除C;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会利用剪刀差原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造成冲击,如果应对不当,经济则会陷入困境,失业问题加剧,故D的说法过于片面,排除。13.A西域都护的设置保障了西汉与罗马之间的往来,①符合题意;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往来,②③④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14.A根据材料可知,17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上半期,茶叶在英国并不流行。到了18世纪中后期,饮茶在英国开始盛行。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因此英国茶叶进口量大增,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材料时间不符,且材料未涉及中国自然经济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仅反映了18世纪中后期英国饮茶盛行,并未涉及茶叶价格如何,无法得出价格革命来势汹汹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商品流动,不涉及国际劳动分工,故D项错误。15.D从材料可以看出,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在1870—1900年期间不断增长,这一时期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提高,从而推动世界贸易不断增长,故D项正确。A、B两项都是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由主义思潮兴起,C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故排除。16.D由题干中“早期的殖民扩张”和“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可知,该公司肩负着殖民的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公司是东印度公司。它既从事海外贸易,又拥有军队等军事组织,帮助殖民国家进行殖民统治,故D项正确。1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受到古希腊文明、基督教文明、阿拉伯文化、斯拉夫文化的影响,这体现了拜占庭社会相对较为开放的特征,B项正确;拜占庭帝国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帝制国家,其信仰并不是多元化的,排除A项;拜占庭帝国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不同区域间文化交流频繁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1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拜占庭文化的来源与发展。选择B:材料“古希腊文化作为潜流在拜占庭帝国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强调的是古希腊文化对拜占庭帝国的影响,古希腊文化是拜占庭帝国的重要文化基础。排除A: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古希腊文化对拜占庭帝国的影响。排除C:拜占庭帝国并非实行民主政治。排除D: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时期。19.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日本、中国)。根据材料“日本人借用了汉字,但发展了他们自己的书写体系;借鉴了儒家学说,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标准,以适应他们的社会结构;以唐都长安为模型建立新都,但其中的庙宇、楼阁、神龛和花园等都具有日本特征”可知,材料反映了日本人在借用汉字、儒家学说以及唐朝建筑风格,但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以变通,这说明日本借鉴吸收外来文明又注重结合实际,D项正确;材料仅体现日本人在借用汉字、儒家学说以及唐朝建筑风格,“全方位吸收中华文明”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日本善于学习融合的精神,未体现日本对外来文化持怀疑态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借鉴吸收外来文明,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20.答案:B解析:马丘比丘城遗址的主要建筑分为农业区、手工业区、皇家区、宗教区等,说明其整体城市建设是有规划的,故选B项。一座古城的建筑水平不能反映出印加帝国整体的城市化水平,排除A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联盟运营管理协议
- 2025年药物载体材料项目提案报告范文
- 2025年高阻隔性封装材料项目提案报告
- 2025年生鲜电商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停车服务授权协议范本
- 2025年合作招商协议范例
- 2025年投资策划合作协议书样本
- 2025年医疗美容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体育馆施工协作协议
- 2025年住宅区绿化工程合同协议书
- 典雅中国风诗词大会古风PPT模板
- DB11∕T 1653-2019 供暖系统能耗指标体系
- 齿轮箱振动信号和故障诊断
- 小学生急救常识(课件)主题教育班会
- 信息光学试卷试题及答案
- 文化差异及跨文化交际试题集
- PC-Ф800×800锤式破碎机结构设计
- 慢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 双溪课程评量表完整优秀版
- 企业名字的81种数理含义
- 最新社工服务部组织架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