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云南省达标名校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云南省达标名校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云南省达标名校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云南省达标名校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云南省达标名校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云南省达标名校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下列小题。材料一:日前,中国姓名大数据报告《2016大数据“看”中国父母最爱给宝宝起什么名》出炉。该报告由国内唯一以大数据和心理学为基础进行姓名研究和起名服务的专业机构“起名通”耗时3个月完成,抽取整理了平台2015年540万新生儿姓名数据、2010后2000万姓名数据,并综合覆盖了11亿人口的历史数据,是我国关于名字的全景式报告。对于重名情况,该报告进行了披露:“中国前100个重名率最高的名字,在全国覆盖的人口整体超过10%。”报告指出,虽然随着大众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名字的集中度已经有所好转,而且新一代孩子的名字普遍更清新、诗意,但新生儿热名也存在自己的尴尬,几十个名字一眼望过去,有点傻傻分不清。报告认为,从众心理,创新精神不足,以及家长普遍强调“过好自己的日子”、缺少更多元化的考虑,影响了新生儿名字的文化韵味、寄寓深意和精神风骨。而各大商业网站为吸引用户点击特设的“男孩女孩好名字帖”与“生肖取名宜忌”帖,则成为“10后”高重名率背后的两大“黑手”。最新一年的热名榜单,还能看出新一代父母对孩子最集中的期望是“阳光、快乐”,传统对女子美丽温柔的要求已经不占主流,男孩起名也不像其父辈更强调坚强伟大、个人奋斗。一些代表美德的字,如诺、芷、恩、允、谦,正开始受到年轻父母的青睐,体现了时代对于“德行”的呼唤。材料二:从一些史书典籍可见,花鸟、珠玉、艳色、爱怜、女德,不啻为女娃起名永恒的主题。丽、华、珠、玉、贞、娥、姬、姜……这是汉魏女子常用的名字。如果说缇萦、昭君还有点高冷,郑德柔、曲丽卿、李贞、高淑、陈兰英、郑琼、元婉、杨莹、王娇娇……这批唐代墓志铭中的名字,现在看起来也毫无违和感。60后时兴“英兰玉秀梅”,70后移情“丽艳敏芳静”,80后钟爱“静丽娟艳燕”,90后喜欢“静婷敏丹丽”,00后专宠“婷静颖雪敏”。虽然不同时期的偏好略有差异,但潜心推敲起来,大多逃脱不了“女德、女容”两大主题。然而2010后是个华丽的分割线。涵、怡、欣、诗、梦、嘉扑面而来,一扫传统儒家给女性定下的“德容言工”四大道德标准,标志着诗意浪漫、快乐清新,略带一点点小深度,成为2010后女娃起名新风尚。如果说女孩起名,和她们实际的社会地位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都犹如装饰历史的一道“花边”,那么男孩起名,其实也只有一个主旋律,那就是“阳刚气”。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男娃起名崇尚奉献精神,在不同阶段凸显了不同的政治主题:刚建国那会儿,涌现了大量的建国、建军、建华、国华、国强等。作家张抗抗,看名字就知道出生于抗美援朝的时候,那时出了不少抗美、援朝、保国、卫国。如果是出生在“大跃进”,则热衷于取名跃进、胜天、超英、超美。从80后到00后,政治风明显退潮,成功人士取代了革命英雄,名字开始强调个人奋斗,坚强伟大。纵观半个多世纪,父母们对男娃的期望从来都很直白:伟、勇、超、强、杰、帅、鑫,最多简单打个比方:波、涛、鹏、宇。70后、80后痛定思痛,决定给自己娃娃起名绝对不能再随意。皓、昊、子、轩这类带有中国古典文化气息的汉字崛起,晟、熙、铠等字也在中高端家庭逐步走热,大气儒雅成为新一代男娃的起名潮流。女四德,男阳刚。从1960年代到2000年代,中国最热的男女前30个名字,俨然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但从2010后最流行的名字来看,性别界限开始在名字中模糊,“刚柔并济”成为一种全新的趋同化选择,出现了像“子涵”这样高度跨界的“中性名”。如“羲”“禹”“奕”这些明显带有男性气息的汉字,文化层次高的家长给女孩起名时,接受程度明显更高。至少半数的中高端女宝宝家长,都提出名字不想过于女性化,还有些特意注明了“希望大气”。2005年李宇春超女夺冠那晚,《时代》周刊对李宇春如此点评:“她所拥有的,是态度、创意和颠覆了中国传统审美的中性风格。”建国后,重名潮一波又一波。前三次分别发生在建国初期、“文化大革命”时期以及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研究员张书岩通过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抽样数据发现,在1966~1976这10年中,“红”在名字中的使用率达到第一位,在1970年代达到巅峰。如今新新人类,疑似正在掀起第四大重名潮。据统计结果,2010后重名率最高的十大名字分别为:女娃:子涵、欣怡、梓涵、晨曦、紫涵、诗涵、梦琪、嘉怡、子萱、雨涵。男娃:子轩、浩宇、浩然、博文、宇轩、子涵、雨泽、皓轩、浩轩、梓轩。这些字则热到发烫:女娃:涵、梓、怡、子、萱、欣、可、嘉、梦、琪。男娃:轩、浩、子、宇、然、博、文、涵、皓、昊。从2010后潮流热名可以看出,满满的都是双名。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一直到1960年代,中国人还是挺喜欢双字名。但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单名狂飙突进,横行40年。在最极端的1980~1990年代,最流行的前20个名字里,男孩的单名率达到100%,女孩达到85%。直到时代的车轮驶入2010年代,双名终于上演了“逆袭”。(摘自2012年“起名通”运用大数据推出的“量化姓名趋势研究”成果)材料三:2016女宝宝热名榜TOP30基于2015年全国新生儿540万姓名数据1梓萱11瑾萱21梦琪2梓涵12思涵22钰涵3诗涵13可欣23梓萌4可馨14紫萱24芷萱5一诺15若曦25艺涵6雨萱16紫涵26若萱7欣怡17雨涵27依依8子涵18雨彤28若熙9晨曦19欣妍29艺馨10子萱20若溪30诗琪2016男宝宝热名榜TOP30基于2015年全国新生儿540万姓名数据1浩然11子墨21俊杰2子轩12博文22致远3皓轩13一诺23天佑4宇轩14子涵24明轩5浩宇15子睿25梓涵6梓睿16睿26俊豪7梓轩17雨泽27昊然8浩轩18铭轩28一鸣9俊熙19宇航29皓宇10梓豪20子豪30梓宸中国人重名最多的姓名TOP301张伟299025(人)16李强2307172王伟29061917王敏2235923王芳27729318李敏2234694李伟26945319王磊2191275李娜25858120刘洋23206张敏24555321王艳2061197李静24364422王勇2041738王静24333923李军2040239刘伟24162124张勇20307710王秀英24118925李杰20242111张丽24107526张杰19978912李秀英24074227张磊19896213王丽23609728王强19595614张静23206029李娟19558915张秀英23111430王军193723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展现的是2010到2015年的取名情况调查,材料二展现的是2012年以前的取名情况调查,两份报告合起来正好可以全景展现中国父母为孩子取名的情况。B.材料一最新一年的热名榜单体现新一代父母对孩子最集中的期望是“阳光、快乐”,但对“德行”的呼唤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对女子美丽温柔的要求,对男孩坚强伟大、个人奋斗的期许。C.各大商业网站特设的“男孩女孩好名字”帖与“生肖取名宜忌”帖,主观上是为了吸引用户点击,但客观上成为“10后”高重名率的重要因素。D.因为单字名一连用了40年,有点审美疲劳,而两个字更能表达多维之美,所以从2010年代开始,单字名集体被冷落,双字名终于上演了“逆袭”。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A.两份调查报告都以大数据和心理学为基础进行姓名研究,这表明大数据进入各行各业已成为一种趋势,姓名大数据报告的发布,是这样一个大趋势下的必然产物。B.重名现象自古至今一直存在着,随着人们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且愈演愈烈,这表明人们在取名时有一种趋同心理,缺乏创新精神等问题。C.从材料三2016男女宝宝热名榜前30排名看,标志着诗意浪漫、快乐清新,略带一点点小深度,成为2010后女娃起名新风尚,而大气儒雅成为新一代男娃的起名潮流。D.文化层次高的家长给女孩子起名时都趋向于起中性化的名字,不想过于女性化,希望女孩子能“刚柔并济”,这是对中国传统审美的颠覆,却有鲜明的时代特色。E.从“文化大革命”时期给孩子起名重政治、轻知识到后来追求有学识、有修养,无论如何都是一个飞跃,但名字都“诗”“涵”“轩”起来又有些不妙。2010后起名,正处于尴尬的模仿期。3.从两份调查报告看,中国人取名字有怎样的特点?这样的调查有何意义?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上下先生龙会吟在野月岭,“上下先生”是个贬义词,是指那些在任何事情上都无己见,一切服从别人决定的人。六爷爷就是个上下先生。六爷爷还不到做爷爷的年纪,可村里人都叫他六爷爷,他们家族的人这么叫,别人家族的人也这么叫,也不知是怎么叫起来的。六字还好理解,因为他在堂兄弟们中排行第六。至于为什么要叫他爷爷,就难理解了,他不到五十,没有孙子,离爷爷的资格还差得远。大概是他性情随和,好说话,别人说上,他就上;别人说下,他就下,上也上得,下也下得,从不与人争什么高低,脾性好得像个白胡子老爷爷,所以老老少少就叫他六爷爷了。年初,村民小组调整土地,有块差地谁也不要,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差点动手打起来。组长没办法,找到六爷爷,说:“六爷爷,那块地分给你家,怎么样?”六爷爷点头,说:“要得,你说分给我家就分给我家,没意见。”土地调整只差一步扫尾了,县里修水泥路,恰好从那块差地旁经过,差地变成了黄金地,商业价值一下子翻了几十倍。于是家家户户都争着要了,又争得面红耳赤,差点动手打起来。组长焦头烂额地找到六爷爷,说:“六爷爷,你把那块地让出来,好不好?”六爷爷连说:“好好好,谁想要就分给谁。”为此,老婆孩子骂他傻,没得到那块地的人怪他傻,就连争到那块地的人乐得喘不过气来时,也笑他傻。村主任老松知道了,却一个劲地赞扬他,说六爷爷不是傻,六爷爷是风格高尚,这样高风格的人应该进入村委领导班子。老松提拔六爷爷当了村委会的秘书,把村委会的公章交给了他。老松是个老资格村主任,村主任这一职务叫村长时,他当了十来年。后来村长改称村主任了,他又当了十来年。他在村委会的最高位置上一直没挪窝,手下的村秘书却换了好几个,村民群众都戏称他像换刀把一样不停地换秘书。换秘书的主要原因是几任秘书都和他合不来,闹得他很烦心。现在发现了六爷爷这么一个上下先生,不重用就是浪费人才。六爷爷掌管村里的公章一个月后,村主任老松拿来几份低保户申报表,要六爷爷盖上村委会的公章。六爷爷的视线在低保户名单上久久地停驻着,一直没把公章盖上去。老松不耐烦了,催他:“快盖章,我马上要报到乡政府去。”六爷爷好像没听见村主任的催促,用种疑惑的口气说:“这些人怎么会是困难户?”老松怔了一下,他没想到六爷爷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他定的这些低保户名单,的确没有一户困难的,之所以作为低保户报上去,是因为这些人不是他的本家兄弟,就是他的七大姑八大姨亲戚。见六爷爷还在犹豫,他有点儿生气了,说:“这章你是盖还是不盖?”六爷爷说:“这章我不能盖。”“为什么?”老松气急地问。六爷爷平静地回答:“因为这些人不是困难户,不能享受低保待遇。”老松吃惊地看着六爷爷,他不相信这话是从六爷爷嘴里说出来的。六爷爷是个上下先生啊,别人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从来没有违拗过别人的意志,今天怎么连他村主任的话都不听了?真是人一阔,脸就变,当上了村秘书,就不是上下先生了。老松两眼冒火,说:“那你说,哪些人才能吃低保?”六爷爷说:“我们一家一家去摸底,集体研究决定低保户名单,再报上去。”“那你去摸底,你去研究。”老松生气地说。“好,坚决照你的指示办。”六爷爷爽快地答应,好像根本不懂得老松说的是气话。他和村委会其他成员,到各组走访调查,定下名单,张榜公布。村民群众非常满意,说多少年来,村委会办事从来没有这么公平公正过。老松一肚子火,又想撤换秘书。他对乡长说:“六爷爷不适合当秘书,还是换一个人好。”乡长连声答应,说:“你这个建议很好,村里的群众也都有这样的反映。”老松高兴了,急切地问:“群众是怎么反映的?”乡长看着老松急切的样子,笑了笑,说:“村委班子马上要换届了,你们村的群众都推荐六爷爷当村主任。”老松的脸色突然灰了,说:“他是个上下先生,怎么能当村主任?”乡长说:“私事不计较,公事讲原则,这样的上下先生群众欢迎,怪不得你们村老老少少都尊称他六爷爷。”(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上下先生”为标题,既带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又巧妙地突出了人物形象的特点,可谓新颖别致,颇具吸引力。B.从村主任老松“像换刀把一样不停地换秘书”可以看出,这几位秘书和六爷爷一样,也是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的干部。C.当老松生气地说“那你去摸底,你去研究”时,六爷爷装作听不懂他说的是气话,爽快地答应了。这正体现出他的机智。D.小说描写生动传神,如写老松找六爷爷盖章,从“怔”“生气”到“气急”“两眼冒火”,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他的情绪变化。2.小说在塑造六爷爷形象时,除刻画其言行举止外,还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选取两种简要分析。3.结尾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上,与父亲相关的角色需要去捕猎养家,需要拼搏护家,或不惜以战争来维护各自的家族与国家利益。于是,历史画面中的父亲,比如在荷马史诗中,总是身着盔甲,即使在拥抱自己孩子的时候。(乙)鲁格·肇嘉也捕捉到了这一典型的意象,称之为“冷漠的拥抱”,并由此阐发了《父亲的悖论》:“我们因此在父亲的内心发现了一种无法坦承的不安全感和一种矛盾的情绪。”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心理分析的基本原则,我们在谈论“父亲”或“父性”的时候,即使与现实中的父亲息息相关,却已经超越了具体的父亲本身,而是进入了父亲意象的范畴。(丙)因而,我们所寻找的,也并非仅仅是个体的父亲,而是父亲的意象、父亲的意义。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象 B.坦承 C.即使 D.息息相关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 B.乙 C.丙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证人滕刚那天下午,布兰克路过法庭,看见一堆人正往里挤,上前一问,才知道马上有公审。布兰克也挤了进去,在后排的一个旁听席坐下。被告跟布兰克一样,穿着西装,但没有打领带。被告被指控杀了人。控方的证据是被告具备作案时间,被告辩护的理由是案发当天下午他一直在家。但是,在近两个小时的法庭调查和辩论中,被告未能拿出证据证明案发当天下午他在家,不在案发现场,结果被法官判了死刑,这让布兰克大惊失色,他连忙问坐在他旁边的一位戴夹鼻眼镜的先生:“请问先生叫什么名字?”那位先生说:“我叫弗兰德。”布兰克说:“我叫布兰克。我想,你能证明我今天下午一直在法庭。”弗兰德先生说:“对不起,我只能证明你现在在法庭,至于你跟我说话前,你是否在法庭,我不能证明。”布兰克急了:“整个下午我都跟你坐在一起,我一步都没有离开这个座位,你怎么不能证明呢?”刚刚走下审判台的法官看见他们俩在纠缠,走了过来。布兰克说:“我确确实实整个下午都在法庭,我一直坐在他的旁边。”法官说:“你自己说了没用,你得有证人!有人证明你今天下午都在法庭吗?”布兰克望着弗兰德,弗兰德摇摇头。法官说:“幸好还没有人指控你!”布兰克惊出一身大汗。布兰克出了法庭,挤上公共汽车。布兰克拿着售票员撕给他的票问:“你这票能够证明我今天下午五点左右在你们车上吗?”售票员说:“我们的票只能证明你乘过我们的车,不能证明你在什么时间乘的车。我们是公共汽车。”布兰克小心翼翼地把车票放进内衣口袋。临下车前,他问售票员:“请问小姐芳名?”售票员说:“我叫玛丽娜。”“我叫布兰克。记住,我这儿有个刀疤。”下了公共汽车,布兰克走进一家面包店。他要了一盘沙拉,一块面包。他跟服务员要发票。服务员说:“我们这样的小店没有发票。”布兰克说:“刚才那个被告说他案发那天下午三点曾下楼到面包店吃过点心。那家面包店不肯证明,他又拿不出发票之类的证据,结果被判了死刑。”服务员给他写了张条子,证明他某日某时某刻在他们店用过餐。布兰克临走前指着自己的额头说:“我叫布兰克。记住,我这儿有个刀疤。”布兰克刚到家门口,就敲响了邻居的门。他对邻居说:“你看见了,我现在进门了,你能证明我到了家,我在家里。”布兰克关上门,倒在沙发上睡着了。他醒来,一惊,拉开门,敲开邻居的门说:“你看到了,我在家里。”邻居说:“我只能证明你两次敲我门的时候你在家里,至于其他时间你是否在家,请谅解,我不能证明。”布兰克急得在屋里乱转。他看见了床头柜上电话机。他打通了一个朋友的电话。他说:“我打电话给你,是想让你证明我在家,万一将来有人指控我,你可以为我证明。”朋友说:“从来电显示看,你是在家。但我只能证明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你在家,至于不打电话的时候,你是否在家,对不起,我不能证明。”就这样,布兰克不断敲邻居的门,不断打朋友的电话。夜深了,他不能再敲邻居的门,不能再打朋友的电话。他仰在床上,看着天上的星星,想到自己无法证明一个人在家睡觉,他恐惧极了。他下了楼,来到街对面的一个朋友家。他睡在朋友的身边说:“你能证明,我今晚是跟你睡在一起的。”朋友打起了呼噜,他却睡不着觉。想到法庭上那个被判死刑的人,布兰克发现自己以前的生活是多么的危险。他一直一个人生活,他一直过着没有证人的生活,他甚至刻意追求这样孤独的生活。万一有人指控他,他真的会跟那个被告一样,因为没有证人而被判死刑的。他再也不能一个人生活了,那是不可以的,那太危险了。他决定明天就找下证人,一起生活。(摘编自《天池小小说》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布兰克四处寻找证人的行为,故事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内容复杂,极富戏剧性。B.布兰克之所以四处寻求“证人”是因为他旁听完公审后,联系到了自己身上,担心自己也会遇到像被告一样的情况。C.在场外看布兰克行为的读者,或许会为他荒唐的行为而感到可笑;而对于场内的人来说,却是严肃的,他的精神高度紧张,处于恐慌之中。D.小说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传神逼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令人印象深刻。2.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在写法上有何特点?从全文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有人评价这篇小说就是“将故事的荒诞性寓于现实社会的合理之中”,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5、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寄逸人高漫士林鸿独倚城南百丈阑,粤乡秋思浩漫漫。平台树色催残照,近郭砧声报早寒。云物正当摇落后,关河终念别离难。龙门别墅①今宵月,谁与相同把酒看?(注)①龙门别墅:是诗人朋友高漫士在东海之滨所建的住所,与高漫士的隐逸生活紧密相连。诗人曾多次造访此处,与他同游。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纯为写景,写诗人身处粤乡之秋,独自凭栏远望,寄托漫漫秋思。B.颔联写诗人登高所见所闻,由远及近,景象凄寒,饱含悲凉伤怆之意。C.颈联由景入情,由实入虚,诗人的感情深挚动人,情景转换十分自然。D.尾联又推开一层,以想象和发问收尾,所表感情委婉曲折、含蓄蕴藉。2.本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绿云扰扰,____________________;渭流涨腻,弃脂水也。(杜牧《阿房宫赋》)(2)______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3)____________________,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4)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5)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____________________,金石可镂。(荀子《劝学》)(8)____________________,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战场上的拥抱傅友福太阳从东方喷出第一抹晨光后,就慢慢爬上山来。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敌对双方经过一个昼夜的浴血拼杀,到天亮时,枪炮声终于平息了。看得出,这场战斗异常惨烈,敌对双方似乎都没有幸存者了。漫山遍野都是士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鲜血染红了山上的黄土,到处都是呛人的焦臭味。各种各样的枪支,也横七竖八地被扔得到处都是。山上的树木没剩几棵了,有的被腰斩,有的被连根拔起。山上,死一般沉寂。不知过了多久,东边的阵地上有个“尸体”在挪动,没过多久,他就挣扎着站了起来。他浑身上下都是血。这个血人警惕地望了望四周,特别是对面敌方的阵地。他从身边抓起一把步枪,并检查了枪膛里的子弹。又从死去的战友的腰上取下两颗手榴弹,这才放心地坐下来。但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对面的阵地。饥渴比死神更具威胁。极度虚弱的他,只能在这里等死了,他还没有死,只是腿上中了一枪。抬眼望去,没有任何生命迹象,更找不到可以充饥或解渴的东西。他心有不甘,家里那定亲的姑娘可能正在远方等着他呢,他要活着回去。在他胡思乱想时,对面阵地上有个人影晃了一下,又倒在了地上。不好,对方还有活着的人。他顿时来了精神,握紧手中的枪,把子弹推上膛,趴在地上瞄准对方。但是,一根烟的工夫过去了,还是不见那人再次站起来。不行,得去看个明白。那人是他的隐患,这是战场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样想着,他拖着断腿,艰难地向前爬去。不知道费了多大的劲,他终于爬到了那个人身边。定睛一看,他才知道那个人的左胳膊被打断了,躺在地上已经奄奄一息。他把枪口对准那个人的头部,要扣动扳机。“不许动,敢动我就打死你!”他对那个人下了命令。“等等,这战场上,就……就剩下我们两人了,何必呢?”他喘息着说。“但是,你不死,我就会死在你的手里。”他退后一步,对那个人说。那个人摇摇头,没有说话。“我这儿还有一点水,你,拿去吧。”那个人右手拿着一个军用水壶,对他说。他这时才发现,那个人的身边有一把手枪,水壶就放在手枪旁边。看来,那个人是个当官的。他不敢接当官的递过来的水,尽管他的喉咙此时正像火烧一样难受。“我要是想杀你,在你还没有爬到我身边时,你就已经没命了。因为,我早就发现你还活着。”那个人说着,没有血色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别怕,你……你连死都不怕,还怕这水?”当官的见他犹豫着,又对他说。是啊,当官的要是出手,他早就没命了。这样一想,他把步枪背在背上,接过他的水壶,“咕咕”地喝了几大口。“小伙子,我们……都要活着回去,家里人正等着呢。”看见他喝了水,当官的对他说。当官的说完,让他坐下,并取出身边的急救包,给他包扎腿上的伤口。他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没警惕性了,万一他……毕竟双方昨天还在阵地上你死我活地拼杀过。他犹豫了一会儿,还是顺着当官的意思,坐下来让他包扎伤口。“结束了,一切都该结束了,你看,他们永远躺在了这里,只有我们是幸运的。既然战争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走,回去吧。”当官的说完,把身边的手枪扔向远处,手枪划出一道弧线,远远落在地上。他对当官的笑笑,也把手中的步枪丢在地上。当官的看到他站立不稳,又拿了一截木棍让他当拐杖,也对他笑笑。他有点激动,上前抱了当官的一下。他觉得应该拥抱当官的,当官的也回应地抱了他一下,接着,他拄着拐杖走了。当官的脱下军装,丢在地上,也踉踉跄跄地走了。两人朝不同的方向走去,金色的阳光普照在他们身上。(选自《现代青年》2011年第3期)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以“他”的心理发展为线索,在“他”的心理矛盾冲突中,小说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了读者。B.多处伏笔、照应使小说结构圆合,“他”的“活下去”的意志和后文当官的“要活着回去”相照应。C.小说善用反衬,如以“他”抓起步枪,检查子弹来反衬“当官的”把手枪“扔向远处”所表达的对和平的追求。D.最后一段,以阳光呼应开头,暗示随着战争的结束,人性已经复苏,含蓄地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2.“当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3.小说以“战场上的拥抱”为题有什么好处?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中日韩三国在电动车产业展开“电池战争”,《日本经济新闻》14日报道称,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市场,并向电池产业的顶峰攀登,而较早开发电动车电池技术的日本和韩国正争相增加生产,有分析称,东亚三强正在上演电动车电池的“三国演义”。报道称,中国政府积极扶持电动汽车产业,正颠覆超过130年的汽车产业史,目前在全球十大锂电池厂商中,中国企业占据七席。排名第一为日本的松下、排名第二、三位的分别是中国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进入前十的还包括LG化学和三星SDI两家韩国企业。电动车电池领城形成“东亚三强”的局面。在产能方面,中国当仁不让地处于领先。《日本经济新闻》称,福建宁德时代在2017年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销量从2016年的6.8吉瓦时增加到11.8吉瓦时。比亚迪亦不甘落后,到2020年其动力电池制造能力将扩大到60吉瓦时,这一数字相当于2017年中国总产能的一半。报道援引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预测称,到2021年中国将生产全球70%的电动车电池。而对于日本企业来说,其竞争力则来源于电池技术领域的创新。文章指出,半田在被认为可接替锂电池的固态电池技术方面进行了领先的研究,计划到2030年将花费1.5万亿日元用于下一代电池的研发项目,包括固态电池。半田还领导由新能源和工业技术开发组织发起的100亿日元国家项目,以开发固态电池的基本技术。韩国企业也在不断发力。报道称,LC化学在中国增加了新的生产能力,上个月在南京开设了第二家电动车电池厂。LG化学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表示,新工厂的任务是应对全球电动车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到2019年底,LG化学预计该工厂每年可生产2万块电池,为中国和其他亚洲市场的电动车制造商供货。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固态电池作为能将电动车续航里程大大提升的新技术将是中日韩电池企业展开争夺的“技术高地”。有分析称,松下、丰田在固态电池核心技术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供应特斯拉的高镍圆柱电池就是日本企业的龙头产品,在高密度能量技术方面处于领先。目前,汽车电池厂商们已经纷纷与车企建立合作,为其提供电池,并试图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战略合作关系版图。如宁德时代的主要客户为德国车企,松下的客户为日美车企,LG化学的客户则为韩国和欧洲车企。(摘编自:环球网)材料二:国内动力锂电企业产能规划明细(GWh)201620172018(预测)2019(预测)宁德时代7.5172482比亚迪10162640沃特玛8202020国轩高科5.591420力神2.3101420亿纬锂能1.491313成飞集成351015中国其他63.3684736中国合计101154168246中国需求27.034.348.1101.5注:GWh为电功单位。(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材料三:材料革命主导未来趋势据了解2025年前后,新一代拥有低钴、高能量密度和阴极锂镍锰钴(NMC)811等特性的锂离子电池将进入量产。在石墨阳极中加入少量的硅,可将能量密度提高2%,而能够承受较高电压的电解质盐也将有助于提高性能。2025年至2030年期间,但金属为阴极、石显/硅复合材料为阳极的鋰离子电池可能会进入设计阶段,甚至还可以引入固态电解质以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和电池安全性。此外,但离子技术可能会被理空气、但硫等其他有着更高能量密度和更低理论成本的电池所取代。但这些技术的发展水平仍非常低,实际性能尚待测试。2018年7月26日出版的Nature主刊上,一篇题为(距离鋰电子电池革命仅余十年》的文章指出:埋离子电池性能和价格的演进速度正在放缓。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在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中,可以储存的电荷量快要接近理论最大值;市场规模的增长难以继续带来大幅度的价格降低。更糟糕的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电极材料,如钴和镍十分稀缺,且价格昂贵,如果没有任何新的变化,预计在2030-2037年间(或更早),钴和镍的需求量就会超过产量。另一方面,新的替代电极材料,如储量丰富的铁、钢,则还处于早期研究阶段。文章呼吁材料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费资助机构等加大对基于储量丰富的铁、铜等材料的电极材料的研究,否则,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将受到限制。(摘编自:能源评论)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就整体而言,中国动力锂电子电池产能发展迅速,2016年达到101GWh,2020年将达到近246GWh。B.现实与预测趋势显示,中国动力锂电子电池整体供应量是需求量的数信,结构性产能过剩较为严重。C.宁德时代动力锂电子电池公司虽然起点不是最高,但是增速逐年增加,可以说是行业中的后起之秀。D.沃特玛动力锂电子电池公司产能曾列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前列,但据预测数据,其往后发展可能停滞。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A.中国的锂电企业在产能方面处于领先而日本企业注重在技术领城引领创新。B.锂离子电池性能演进速度正在放级,原因之一是其品体结构电荷储存量不大。C.伴随着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的增长,锂离子电池的价格难以继续大幅度降低。D.未来我们可能用上锂空气、理硫等有着更高能量密度和更低理论成本的电池。3.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挑战,向电池产业的顶峰攀登,请简要概括说明。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借刀记文娟秋香蹲在地上,挥舞菜刀,咚咚咚一阵剁,狠狠地,刀片从木头柄中脱出去,画了个漂亮的圆弧,差点砍着伸头缩脑的芦花鸡。芦花鸡吓得不轻,扑棱扑棱避到远处,窥视着秋香,似怪秋香故意而为。秋香呸了口:“该死的,瞅啥瞅!”农历四月十六,逢大集。秋香老早与一帮姐妹掰过指头,买红丝,扯绿线,画鸳鸯,描牡丹,绣几双漂漂亮亮的鞋垫子。隐隐约约中,一个念头秘不示人,这念头只敢躲在被窝里想,说出来可羞死人。秋香扔下木头柄,想象姐妹们嘻嘻哈哈、你推我让的快乐样,嘴巴噘得像钩子。天蓝蓝,蓝得像屋前的小河水;太阳红红,红得像灶膛里的火苗苗。“都怪这天!”娘说,“趁日头烈,雪里蕻统统起田,腌一大缸酸咸菜,剁一小坛干咸菜。”娘拦下攥着塑料钱包往外走的秋香,说:“抓紧剁,抓紧剁,朝怕南云涨,天色说变就变。”“死丫头,做啥呢?”娘端着洗衣盆,从水踏子歪歪扭扭爬上来。娘明明看见了地上孤零零的木头柄。阳光下的木头柄,圆润光滑,乌黑发亮。娘经常说,这木头柄,是当初陪过来的嫁妆。秋香说:“坏了,剁不成了。”娘说:“剁不成也得剁。”娘看看晾在屋檐上树丫间的雪里蕻,眉眼里嵌满得意,今年雪里蕻长势特别好,绿油油,胖墩墩,一棵一满怀。秋香说:“咋剁?”娘说:“去借,东宅,三婶家。”娘又往盆里浸被单。三婶不赶集去?”秋香问。“三婶不。”娘肯定。秋香喊过三婶喊三叔,院子静悄悄,只有老猫伸着懒腰练台步。秋香转去偏屋,一眼瞥见灶台上亮铮铮的菜刀。三婶性子躁,独独与秋香娘投机,过年时年糕合笼蒸,娘半笼,三婶半笼;扯洋布做小褂,一块料子俩人算计来算计去套着剪。娘说:“小心,三婶菜刀锋利。”秋香认起真来,干活特利索,日头掠过头顶,一坛子咸菜冒了尖尖。娘用扁担头压了压,又压了压,确信铁板样结实,方用塑料皮封了口。娘吩咐秋香还菜刀。秋香说:“这就去。”又说:“三婶家中午不开伙?怎没见寻菜刀?秋香喊过三婶喊三叔,院子静悄悄,只有老黑猫追着蝴蝶玩游戏。三婶家墙根儿一溜儿一溜儿凤仙花,一嘟噜红一嘟噜白,热热闹闹正艳。秋香掐了一嘟噜白色的,想了想,又掐了一嘟噜红色的,染指甲,涂脚趾,叫个美!日头落山时分,三婶大包小包回来了,遇着秋香娘,掏出两把馒头干。原来三婶串亲戚去了。秋香娘想提借菜刀的事,看三婶累得慌,转念晚上过去道声谢也不迟。三婶高一声低一声好一阵,不知道吵啥吵?秋香捧了饭碗跑过去,左邻右舍好多人捧了饭碗跑过去。三婶站在院门口,手里握着豁了口子的菜刀:“啊,把我菜刀糟蹋成这样!啊,可是把新菜刀,自家舍不得用,哪个缺爹娘少交代的,天打雷劈!”秋香大气不敢出,拿筷子的手哆哆嗦嗦,饭菜泼洒一地。娘跟过来,揪住秋香,小声说:回家去,死丫头,做了错事不告娘一声!”秋香磕磕巴巴分辩说:“不是我,保证不是我还过去时,好好的。”“好好的?”娘不相信。娘说:“你不愿剁,冲我来,不能糟蹋三婶菜刀!”薄暮中,不知谁附着三婶耳朵小声说:“是……”“哐当!”三婶把菜刀掼地下,盯着秋香娘俩背影:“我说呢,良心被狗子叼掉了,馒头干塞了屁股眼!”秋香娘老脸挂不住,退不是进不是,接腔不是不接腔又不是。“三婶这是骂谁呢?三婶这是冤枉人了呢!”大强拨开人群,说,“三婶啊三婶,大强给你赔莱刀来了。上晌你们不在屋,我拿了剁猪草。”大强手里握着一把明晃晃的菜刀。大强住三婶东宅,大秋香两岁,已经验上兵,马上离开家乡去部队。三婶愣了愣,愣的当口,三叔从地里回来了,三叔拨开人群,火急火燎冲三婶吼:“自个儿整天不着屋,不知轻重张臭嘴,去猪栏看看,下晌老母猪拱了圈,寻不着瓦刀,拿菜刀砌的墙……”秋香与娘刚睡下,三婶来敲窗子,说:“天气愈来愈热,年糕长了半寸毛,最后一碗,均两份,你一份,我一份,搁窗台上。”夜里,秋香做了个梦,梦见自己买了红丝,扯了绿线,画了鸳鸯,描了牡丹,绣了一双漂漂亮亮的鞋垫子。鞋垫子塞进大强背包时,秋香的脸皮像大强胸前的大红花,红彤彤,红彤彤。(选自《金山》2019年第8期)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前后两次写到买红丝,扯绿线,画鸳鸯,描牡丹,绣鞋垫子,这不仅在结构上形成照应,在内容上也体现了秋香对美好爱情的憧憬。B.小说中间运用插叙的手法写了三婶与秋香娘合笼蒸年糕和一起扯洋布做小褂这两件生活小事,表现了三婶与秋香娘之间不一般的情分。C.大强来给三婶赔菜刀,并解释说“上晌你们不在屋,我拿了剁猪草”,这说明大强是一个诚实厚道、决不愿占邻居一丝一毫便宜的小伙子。D.小说的语言富有乡土气息,不仅人物对话中有方言,文中多处所用喻体也是乡村常见的事物,同时杂以农谚熟语,读来别有一番风味。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刀”对小说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3.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有着哪些令人向往的美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10、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各题。甘茂者,下蔡人也。事史举先生,学百家之术。因张仪而求见秦惠王,王见而说之,使佐魏章略定汉中地。蜀侯辉、相壮反,秦使甘茂定蜀。还,以甘茂为左丞相。武王三年,王曰:“寡人欲通三川,以窥周室。"甘茂曰:“请之魏,约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茂谓向寿曰:“子归,言于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伐’。”王迎茂于息壤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鲁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一人又告之,其母尚织自若也;又一人告之,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信之,三人疑之,其母惧焉。今臣之贤不若曾参,王之信臣又不如曾母,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卒使甘茂伐宜阳。五月不拔,王欲罢。甘茂曰:“息壤在彼。”因悉起兵击之,遂拔宜阳。武王卒,昭王立。甘茂言昭王以武遂复归之韩。向寿、公孙奭争之,不能得。寿等由此怨,谗甘茂。茂惧,亡去,奔齐,逢苏代。代为齐使于秦。甘茂曰:“臣得罪于秦,无所容迹。臣闻贫富二女会绩,贫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余,子可分我余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今臣困而君方使秦而当路矣,茂之妻子在焉,愿君以余光振之。”代因说秦王曰:“甘茂,非常士也。彼以齐约韩、魏反以图秦,非秦之利也。王不若重其贽,厚其禄以迎之。”秦王即赐之上卿。甘茂不往。苏代谓齐湣王曰:“夫甘茂,贤人也。今秦赐之上卿。甘茂德王之赐,故辞而不往,今王何以礼之?”齐王曰:“善。”即位之上卿而处之。(节选自《史记·甘茂列传》有删改)1.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王迎茂于息壤/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B.王迎茂于息壤/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C.王迎茂于息壤/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D.王迎茂于息壤/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室,周朝都城,周是中国古代第三个王朝,分成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B.曾参即曾子,孔子的弟子,相传《论语》主要由他及其弟子辑录而成。C.贽,从贝,与财富有关,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后也泛指礼物。D.上卿,春秋时官名,战国时作为高级爵位,授予有大功于国的大臣或贵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甘茂才能出众,长于兵事。他从师史举先生,通习百家之学;出仕后在攻取汉中和平定蜀地叛乱的战争中建立功勋,被秦王拜为左丞相。B.甘茂善于辞令。他知道宜阳难以攻打,秦王决心容易动摇,因此借“曾参杀人”故事讽喻秦王,赢得秦王的支持,最终取得战役胜利。C.甘茂因得罪权贵被迫出逃。甘茂将武遂归还韩国的建议被采纳,此事得罪了向寿和公孙奭,被向寿等人诋毁,最后不得不逃离秦国,投奔齐国。D.甘茂被齐秦两国看重。甘茂在逃往齐国路上遇到苏代;苏代巧妙周旋于齐湣王和秦武王之间,最终使两国君主都任命甘茂为上卿。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张仪而求见秦惠王,王见而说之,使佐魏章略定汉中地。(2)今臣困而君方使秦而当路矣,茂之妻子在焉,愿君以余光振之。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不足,则以六物推人休咎。固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室,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急,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乎?”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踰月,始辞去,不取其报。人用是多疑,士大夫咸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读书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太史氏云: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宋濂《文宪集·李疑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B.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C.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D.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执业:指从事的行业。康有为《大同书》丙部:“蛋户、乐户、丐户之别异流品,不过以其执业过贱而抑之耳。”B.休咎:吉凶,善恶。咎,与“体无咎言”意同。“出门听人言之吉凶,卜来年之休咎,名曰听谶语。”C.士大夫:中国古代对于官吏和士人的统称。《周礼·考工记》云:“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D.太史氏:太史,官名,明清称钦天监,修史之职归之翰林院,故俗称翰林为太史。氏,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如神农氏。太史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他以教贫寒人家子弟得到少许粮食维持生计,有时还要依靠算命来补贴家用。B.李疑扶危救困,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和平阳耿子廉之妻都在他家受到过无微不至的照顾,人们都称赞他是好人。C.李疑救济他人,不图回报。金华范景淳送给他的财物,他一文不少地寄给范景淳的儿子。两个儿子馈赠给他的米,他也不接受。D.李疑既有德,也有才,他的文章写的不错,曾经凭借很好的儒学造诣中举却推辞不去做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2)“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无论是山川自然美、劳动创造美、青春靓丽美,还是文化艺术美、人性心灵美、传统道德美等等,都会受到人们的欣赏和由衷地赞美。有人说,84岁的钟南山是美的,他用自己的坚守和智慧,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健康;有人说,勤劳的环卫工人是美的,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给人们带来清洁和美丽……究竟什么才是美,你对美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不限文体,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1.C2.AC3.特点:①中国人取名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受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政治环境和文化程度影响很大。②中国人取名体现父母对孩子的良好祝愿,但不同年代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存在显著差异。③中国人取名在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爱用的汉字,这些流行字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最受追捧的主流价值观。意义:①名字不仅对个体有意义,也是一部微观史,有时代的烙印,蕴含着大量的社会、文化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过去。②报告以姓名这一微观视角记录了这个时代从何处来,正往何处去,有助于下一代的价值观和文化素养的提升。③从当下来看,对新一代父母的起名乃至育儿观有所影响和引导。【解析】1.试题分析:A项,材料一还综合覆盖了11亿人口的历史数据;B项,是一些代表美德的字“正开始受到年轻父母的青睐”,而非“已经取代”;D项,“有点审美疲劳……之美”于文无据。2.试题分析:B项,“而且愈演愈烈”于文无据;D项,“都趋向于起中性化的名字”错,这只是一部分家长的做法;E项,“正处于尴尬的模仿期”错,应是处于从模仿到自我表达的尴尬期。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首先结合材料明确特点:中国人取名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受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政治环境和文化程度影响很大。然后分析意义。分析特征是注意集合特征,比如特征是“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影响”,这样就能从名字中看到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此题属于二者的综合,手下明确特征,然后根据特征谈意义。。2、1.B2.①欲扬先抑:先写六爷爷是凡事无己见、一切听别人的“上下先生”,后写他私事不计较、公事讲原则,先抑后扬,更能突出六爷爷形象。②反衬:以其他村民为分地争得面红耳赤、差点动手衬托六爷爷谦让大度,以老松的虚伪狡诈、以权谋私衬托六爷爷的坚持原则、办事公道。3.①借乡长之口,揭示出六爷爷的可贵品质,使六爷爷形象更加鲜明突出;②交代村里老少称六爷爷为“六爷爷”的原因,照应前文,使小说结构严谨;③揭示了只有“私事不计较,公事讲原则”的干部才能受到群众欢迎,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解析】1.此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从人物形象、手法分析、环境描写、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答题时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本题B项,“这几位秘书和六爷爷一样,也是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的干部”不正确。原文中说“几任秘书都和他合不来,闹得他很烦心”,但并不足以说明他们都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故答案为B。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知道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都有哪些,比如,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塑造人物,可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衬托来塑造人物,还要考虑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等。本题要求“除刻画其言行举止外,还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就规定了不是答正面描写,而要考虑其他的表现手法。小说开头写“‘上下先生’是个贬义词,是指那些在任何事情上都无己见,一切服从别人决定的人。六爷爷就是个上下先生”,接着用“分地”的事表现他的下上先生的特点,这是欲扬先抑;“村民小组调整土地,有块差地谁也不要,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差点动手打起来”“六爷爷点头,说:‘要得,你说分给我家就分给我家,没意见。’”“差地变成了黄金地,商业价值一下子翻了几十倍。于是家家户户都争着要了,又争得面红耳赤,差点动手打起来。组长焦头烂额地找到六爷爷,说:‘六爷爷,你把那块地让出来,好不好?’六爷爷连说:‘好好好,谁想要就分给谁。’”,这是用其他村民来反衬六爷爷;“他有点儿生气了,说:‘这章你是盖还是不盖?’六爷爷说:‘这章我不能盖。’”这是用村主任来反衬六爷爷。故选取的两种主要手法是“欲扬先抑”和“反衬”。3.本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人物、情节、主题、结尾段本身的特色和效果,几个方面思考。本题对人物、主旨的作用:“私事不计较,公事讲原则”借乡长之口赞颂六爷爷的品质;揭示并深化主题。对情节的作用:“这样的上下先生群众欢迎,怪不得你们村老老少少都尊称他六爷爷”与开头形成呼应、对比,使结构严谨。【点睛】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①从表达方式角度。看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白描、细描、景物描写等的作用);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言事说理服务的;②从选材组材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③从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3、1.C2.B【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如果是关联词则需要结合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C项,“即使”是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而后文的“却”是表转折关系,“即使……却……”无法搭配,应改为“尽管”。A项,“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使用正确。B项,“坦承”是动词,意思是坦率承认。使用正确。D项,“息息相关”指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使用正确。故选C。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标点的用法和常见误区,然后要结合句子、短语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是否使用正确。B项,“父亲的悖论”是观点而不是书名,应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即《》改为“”。故选B。4、1.A2.(1)写法上的特点: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艺术反复的手法。(2)作用:①表现了布兰克唯恐别人无法给自已作证而着重强调自已的名字和特征时的紧张和担忧。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布兰克进一步寻求邻居和朋友证明的情节作铺垫。3.①故事围绕主人公布兰克迫切寻求证人一事展开。在公交车上,在面包店里,布兰克不停地要求别人给他做证人,能证明他当时在场。回到家里,又是敲门又是打电话,不停地要求邻居和朋友给他做证人,故事的荒诞和可笑一步一步被推到了高峰。最后,他决定明天找个证人一起生活。故事的荒诞、可笑被推到了极点。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像布兰克这样荒唐、无知、可笑的例子了,至少无法寻得对号人座者。这体现出故事的荒诞性。②在当今社会,深刻而复杂的社会机制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人们都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人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压力时,总是在恐慌中尝试各种办法,寻找出路。有些人因为长期受制于这种压抑而无力对抗,因此导致精神上人性的扭曲和变异。在荒诞的故事外壳下,作者真实地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读来让人震惊,引人深入思考。【解析】

1.本题考查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A项,“故事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内容复杂”分析有误,这篇小说故事情节简单、人物也不多、内容也不复杂;故事就是围绕布兰克给自己每时每刻在做什么寻找证人展开的,故事单一,内容不复杂。故选A。2.本题考查分析和鉴赏句子的写作特点和句子作用的能力。解答句子的写法的特点主要从表达技巧上去思考,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等。文首句子的作用:⑴照应标题(开篇点题);⑵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⑶埋下伏笔;⑷设置悬念;⑸为下文(中心)作铺垫;⑹总领下文。文中句子的作用:⑴前后照应;⑵承上启下(过渡);⑶总结上文;开启下文;⑷为下文作铺垫。文末句子的作用:⑴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⑵卒章显志,揭示中心;⑶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我叫布兰克。记住,我这儿有个刀疤”“布兰克临走前指着自己的额头说:‘我叫布兰克。记住,我这儿有个刀疤’”,这两句话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反复的手法。这两句话都在文章的中间,从情节上看,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两句话在内容上重复“我叫布兰克。记住,我这儿有个刀疤”,反复强调自己的名字和脸部特征,是害怕别人记不住自己而无法给自己作证。3.本题考查探究文本内容荒诞性与合理性的特点的能力。一般要从结构布局,内容情节,塑造人物,中心主旨,价值意义等方面去解读。本题已经告知特点是“将故事的荒诞性寓于现实社会的合理之中”,我们要结合故事本身去分析荒诞的地方,但有植根于现实生活中,有一定的合理性。主人公布兰克是个普通的小人物,路过法庭,看见一堆人正往里挤,很是好奇,原来有个公审,便也挤了进去,找个位置坐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布兰克大惊失色――被告因为未能拿出证据证明自己案发当天在家,而不在现场,结果被法官判了死刑。就是这样的小事,偏偏布兰克害怕了,他联系到了自己身上,担心也会遇到像被告一样的情况,于是平,无休无止的求证过程便揭开了序幕,故事的荒诞和可笑一步一步被推到了高峰。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像布兰克这样荒唐、无知、可笑的例子了,至少无法寻得对号人座者。当听到戴眼镜的先生说“我只能证明你现在在法庭,至于你跟我说话前,你是否在法庭,我不能证明”时,布兰克急了,一个劲儿声明自己整个下午都没离开坐位,却始终得不到别人的认同,还包括那位法官,布兰克惊出一身冷汗,因为“幸好还没有人指控你”。在这里,我们不禁会想,为什么只有布兰克这般认真呢?接下来的情节更是“有趣”得离谱。在公交车上,在面包店里,布兰克不停地要求别人给他做证人,能证明他当时在场,还反复强调他额头上的刀疤。回到家里,他一刻也不能闲着,又是敲门又是打电话,不停地要求邻居和朋友给他做证人,证明他当时确实在家,以防“万一将来有人指控我”。就这样折腾到夜深,他无法入睡了,“想到法庭上那个被判死刑的人,布兰克发现自己以前的生活是多么的危险。他一直一个人生活,他一直过着没有证人的生活,他甚至刻意追求这样孤独的生活。万一有人指控他,他真的会跟那个被告一样,因为没有证人而被判死刑的。他再也不能一个人生活了,那是不可以的,那太危险了,他决定明天找个证人,一起生活”。至此,故事的荒诞、可笑到了极点。诚然,故事的情节确实是出乎了我们的意料,夸张到了极点,但大家如果仔细想想,这又完全是在情理之中。深刻而复杂的社会机制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异化的现实世界投射到个体的生存状态,形成了滕刚小说故事的荒诞外壳。在荒诞的外壳下,作者真实地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读来让人震惊,引人深入思考。在当今社会中,人们都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人们普遍受限于一种社会公共意识形态,一种外在的规范无形地约束着人们的生存、生活状态,有些人因为长期受制于这种压抑而无力对抗,因此导致精神上人性的扭曲和变异。布兰克便是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试想,在一个“高度法治”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靠“严厉”的法律来维系,一切唯有证据和证人才能运行,否则就会犯罪,还能有谁不会像布兰克那样整天担惊受怕?5、1.A2.(1)独居粤乡的孤单寂寞之情。首联写诗人秋日在粵乡独自登楼远望,思绪茫茫。(2)悲秋之感(或时序更迭、秋意寥落的悲凉感伤之情)。颔联写平台树色黯淡,催促着西下的夕阳。近郭之处传来阵阵砧声,预告着寒冷的逼近,悲凉凄怆。(3)别离相思之苦。颈联写万物凋零,关河冷落,使诗人念及与友人的别离之苦。尾联以“谁与相同”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4)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由题目“逸人”可知友人的隐士身份,尾联提及与友人的隐逸生活紧密相连的龙门别墅,隐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A项,“纯为写景”有误,首联“独倚城南”是叙事,“百丈阑”是写景,“秋思浩漫漫”是抒情,首联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故选A。2.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首联“独倚”“粤乡秋思浩漫漫”写诗人独居粤乡的孤单寂寞之情。颔联借景抒情,“树色催残照”“砧声报早寒”,一为远景,一为近景;一是视觉,一为听觉,生动描写了粤乡的秋景;“残照”“寒”写出了一种清清之感,传达出时序更迭、秋意寥落的悲凉感伤之情。颈联将颔联的写景扩大化,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处于萧瑟秋季,为下句的离别创设了阔大而又苍凉的背景,“别离难”借关河冷落,抒发自己与友人的别离之苦。尾联以“谁与相同”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由题目“逸人”可知友人的隐士身份,尾联提及与友人的隐逸生活紧密相连的龙门别墅,隐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6、梳晓鬟也小学而大遗醉不成欢惨将别三顾频烦天下计蓝田日暖玉生烟赢得仓皇北顾锲而不舍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鬟”“频”“仓”“锲”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7、1.C2.“当官的”虽是敌方的军官,但他善良、诚信;厌恶战争,爱好和平,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体贴,乐于帮助他人。分析:随着战争结束,对敌方士兵并没有敌意,可见出其人性中的善良、诚信;他鼓励对方“都要活着回去”,“家里人正等着呢”,对未来充满了希冀;“一切都该结束”,并毅然丢掉手枪和军装,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给对方给水喝,并拿木棍给对方当拐杖,都能见出他主动帮助别人。3.(1)题目中“战场”和“拥抱”形成了鲜明对比,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拥抱”表达的是感激和信任。本为敌对的双方最终拥抱在一起,暗示了人性战胜了战争,突出了和平主题。(3)“拥抱”是文章情节高潮部分,是前面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题目突出了情节主线。【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小说以‘他’的心理发展为线索”错,文章写了“他”的心理,但并不是以“他”的心理发展为线索,而是以“他”和“当官的”由敌对到和解到拥抱为线索写的。B项,“使小说结构圆合”的应该是开头和结尾描写阳光的句子,“太阳从东方喷出第一抹晨光后,就慢慢爬上山来”“金色的阳光普照在他们身上”。D项,“人性已经复苏”有拔高之嫌,文中“他”和“当官的”由敌对到“拥抱”,但个体事件不能得出普遍结论,结尾的“阳光”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期待。故选C。2.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当“他”拿枪指着“当官的”的时候,他不仅没有反击,还说“我这儿还有一点水,你,拿去吧”,并让他放下戒备“我要是想杀你,在你还没有爬到我身边时,你就已经没命了。因为,我早就发现你还活着”,说明“当官的”对敌方士兵并没有敌意,可见出其人性中的善良、诚信。从“当官的”对他说的“小伙子,我们……都要活着回去,家里人正等着呢”“结束了,一切都该结束了,你看,他们永远躺在了这里,只有我们是幸运的。既然战争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走,回去吧”,以及动作“当官的说完,把身边的手枪扔向远处,手枪划出一道弧线,远远落在地上”“当官的脱下军装,丢在地上”,可以看出他厌恶战争,爱好和平,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从拿水给他喝,以及“让他坐下,并取出身边的急救包,给他包扎腿上的伤口”“当官的看到他站立不稳,又拿了一截木棍让他当拐杖,也对他笑笑”,可以看出他体贴,乐于帮助他人。3..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标题的含义可从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一语双关、双层含义等角度思考。这是一道分析文章标题含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入手分析,表层含义注意结合情节和内容分析。标题的作用一般要从情节、人物、主题几个方面分析。从标题本身的效果来看,“战场”与“拥抱”对比鲜明,会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谁和谁拥抱?他们是什么关系?为何在战场上拥抱?从情节来看,“战场上的拥抱”属于小说情节的高潮部分,两人最后的拥抱是在敌对心理慢慢消除、对活下去的共同渴望中逐步发展的,题目概括了故事的主线。从主题上来看,拥抱的地方是“战场”,拥抱双方是曾经的“敌人”,而“拥抱”表达的是善意和信任,这样的题目,暗示人性战胜了战争,突出了和平主题。【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8、1.C2.B3.①中国企业应积极拓展国外市场,避免国内恶性竞争,解决整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的问题。②加大电池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争夺能将电动车续航里程大大提升的固态电池的“技术高地”,提升竞争力。③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战略合作关系版图,加大与车企合作的力度。④加大对基于储量丰富的铁、铜等材料的电极材料的研究,避免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受到限制。【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但是增速逐年增加”错误。结合材料二“国内动力锂电企业产能规划明细”分析,宁德时代动力锂电公司增速并非逐年增加,所谓增速乃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发展之比,如2018年就较之2017年放缓。故选C。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B项,“原因之一是其品体结构电荷储存量不大”错误。结合文本内容“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在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中,可以储存的电荷量快要接近理论最大值;市场规模的增长难以继续带来大幅度的价格降低”分析,“电荷储存量不大”不是“演进速度正在放缓”的原因之一,“储存的电荷量快要接近理论最大值”才是。故选B。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结合“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市场……电动车电池领城形成‘东亚三强’的局面”分析可知,中国企业应积极拓展国外市场,避免国内恶性竞争;结合“固态电池作为能将电动车续航里程大大提升的新技术将是中日韩电池企业展开争夺的‘技术高地’”分析,加大电池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提升中国电池产业的竞争力;结合“汽车电池厂商们已经纷纷与车企建立合作,为其提供电池,并试图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战略合作关系版图”分析,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战略合作关系版图,加大与车企合作的力度;结合“新的替代电极材料,如储量丰富的铁、钢,则还处于早期研究阶段。文章呼吁材料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费资助机构等加大对基于储量丰富的铁、铜等材料的电极材料的研究,否则,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将受到限制”分析可知,加大对基于储量丰富的铁、铜等材料的电极材料的研究。【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9、1.C2.(1)“刀”引出了小说情节的开端(是故事发生的缘起)。正是因为秋香家剁菜的刀脱了柄,所以秋香才去了三婶家借刀,由此引出了后面的一系列情节。(2)“刀”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在秋香还刀之后,三婶家的刀却豁了口子,于是就有了三婶当众叫骂和误会秋香母女的情节。(3)“刀”把小说情节推向了高潮。大强前来赔刀和三叔说出刀坏的真相构成了小说情节的高。(4)“刀”使小说情节走向结局。随着“刀为什么坏”的悬念解开,故事自然走向了结局。3.(1)环境美。比如三婶家的院子,静悄悄的,有老黑猫伸着懒腰、追着蝴蝶,还有墙根儿红白相间的凤仙花,这些都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悠闲自在的田园风貌,令人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