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能强化练(九)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选择题1.据档案记载,1840年7月,中英厦门之战中,清军战死的9名士兵的年龄从22岁至59岁不等,其中英军无伤亡。据此可知,清军()A.兵役体制落后 B.腐败问题较为严重C.军备废驰严重 D.武器装备悬殊较大A[从题干可以看出,清军年龄大都在22岁到59岁之间,说明清朝的兵役制度已经相当落后,因为士兵在30岁左右是最恰当的,故A项正确;题干主要论及清军战死的人数及其年龄,没有谈及其腐败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论及清军战死的9名士兵的年龄问题,没有论及其军备问题,故C项错误;在中英厦门之战中,战死清军人数有9人,不能说明中英的武器装备悬殊,故D项错误。]2.《清实录》中关于“国体”有不同的记载。1840年以前,“国体”的涵义多为“国家体制”;而1840年以后,其涵义多为“国家体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国体”内涵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B.历史学家对“国体”的解读前后矛盾C.“国体”的内涵因政权更替而发生变化D.《清实录》中“国体”内涵与国际接轨A[据材料“1840年以前,‘国体’的涵义多为‘国家体制’;而1840年以后,其涵义多为‘国家体面’”可知由于鸦片战争外敌入侵国体观念由国家体制转变为涉及对外国家体面,故A项正确;由材料中“《清实录》中关于‘国体’有不同的记载”可知是清朝官方记载而非历史学家解读,故B项错误;据所学,1840年前后仍然是清政府执政,政权没有更替,故C项错误;现代概念中国体指的是国家的性质,据材料“国家体面”可知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脸面,落后于国际外交理念,故D项错误。]3.(2019·陕西榆林模拟)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解释为自己的著作起名为《鸦片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英国政府之所以重视鸦片贸易,主要在于()A.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B.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扭转贸易逆差C.鸦片贸易捍卫了英国“自由贸易”原则D.鸦片贸易对于英国的政治影响力至为重要B[英国走私鸦片是由于英国在与中国正当的商品贸易中处于逆差,故A项错误;由于英国商品在中国没有取得巨大的收益,故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贸易逆差,故B项正确;鸦片贸易是非法的走私活动,不能起到捍卫英国“自由贸易”原则的作用,故C项错误;鸦片贸易是英国在中国获得经济利益的主要手段,不能体现出其对英国政治影响力至为重要,故D项错误。]4.(2019·湖北重点中学模拟)《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A.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B.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C.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D.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B[依所学,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该条约危害性很大,故A项错误;据材料“协定后的关税税率,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外交的成功”可知清政府并未意识到关税需要与英国商定不符合国际公法,故B项正确;依所学,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关税主权,而清政府却“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说明没有主权意识,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清政府不谙熟国际公法,而不是强调提高中国关税收入,故D项错误。]5.(2019·山东德州模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陷后,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去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粤办。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咸丰帝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这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削弱B.地方官员主动适应国际外交C.地方自主性增强D.满清政府缺乏现代国家观念D[根据材料“咸丰帝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也认为……”,地方上书中央,不能反映中央集权的削弱,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广州城陷后……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不符合近代民族国家的外交理念,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咸丰帝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地方依旧要上报、服从中央,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广州城陷后……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清政府从官员到皇帝都缺乏近代民族国家的理念,故D项正确。]6.《天津条约》规定:“大清皇上特简(选择)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主持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商办仪式皆照平仪相待;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材料表明清政府()A.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B.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C.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D.改变传统的对外交往体制D[《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标志着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故A项错误;材料“大清”等信息反映出清政府没有完全放弃华夷等级观念,故B项错误;《辛丑条约》规定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故C项错误;材料“自不得提书‘夷’字”,反映出清政府改变了以夷夏传统观念处理对外交往的体制,故D项正确。]7.(2019·湖北黄冈质检)北京一次会试期间,台湾举人汪春源上书朝廷沉痛指出:“弃此数千百万生灵于仇雠之手,则天下人心必将瓦解,此后谁肯为皇上出力乎!”此上书的历史背景是()A.《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B.《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C.《胶澳租借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B[《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不符合题干中“台湾举人”的信息,故A项错误;“弃此数千百万生灵于仇雠之手”是指《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台湾给日本,故B项正确;《胶澳租借条约》是将青岛“租借”德国99年,与题干无关,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中不含有割让土地的信息,故D项错误。]8.(2019·安徽蚌埠模拟)如图版画名为《高丽月夜大战牛阵得胜全图》,作于甲午战争期间。画中,狂牛角上绑有利刃,背上负有灯笼,直冲日军而去,日军士兵或瘫软在地,或仓皇返身逃跑。这幅版画()A.利于安抚民心维护清政府统治B.表明了清政府坚决抗日的决心C.表现清军将领战术思想先进D.全景再现了平壤战役的情景A[版画作于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利于树立清政府的正面形象,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只是高丽的清军击败日军,且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李鸿章保船避战,故B项错误;近代战争的版画竟然使用战国时期田单火牛阵图,是战术落后的表现,故C项错误;版画是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高丽战争而已,平壤战役中有没有使用火牛阵图不得而知,故D项错误。]9.下面是当时中日两国公开出版物刊载的关于马关谈判议和的手绘场景图,这组图片()A.一手资料,史料价值高B.客观真实反映历史事实C.主观想象不具史料价值D.掺杂了作者强烈的感情D[手绘场景图与现场影像资料不同,不能当作一手资料,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国报刊与日本报刊的手绘场景存在明显的不同,故B项错误;中日两国公开出版物刊载的手绘场景图,虽存在较大的主观因素,但部分的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历史真相,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国报刊上的图片……中坐长须长者为李鸿章”“日本报刊上的图片……穿西式礼服者为伊藤博文等”,都各反映了两国作者强烈的主观因素,故D项正确。]10.19世纪末,俄、德、法、日等国企图通过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英国对此持反对态度。1898年,英国国会通过“维护中国的完整和独立”的决议,声称英国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主张在中国全境无限制的贸易。这表明英国()A.主张与中国平等外交 B.维护其在华权益C.坚持公平贸易的原则 D.丧失了殖民霸主地位B[据材料“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根据所学可知英国维持的是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故A项错误;据材料“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主张在中国全境无限制的贸易”可知英国是需要维持其权益,保证其在中国贸易利益,故B项正确;据材料“英国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可知英国只为维护本国的利益,故C项错误;据所学,二战后美国成为霸主,英国丧失殖民霸主地位,故D项错误。]11.(2019·湖南永州一模)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接到宣战诏书的两广总督李鸿章却复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从而产生了“东南互保”协议,该协议的签订()A.说明地方已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B.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相对稳定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D.说明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没落B[据材料“清政府向十一国同时宣战,粤不奉诏,这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该协议对东南各省的作用,而不是强调东南地区成为对抗中央的地方势力,故A项错误;据材料“‘粤不奉诏’,这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从而产生了‘东南互保’协议”结合所学可知,东南沿海各省“不奉诏”,避免与十一国的冲突,从而维护了江南地区的稳定,故B项正确;依所学,民国的建立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该协议对东南各省的作用,而不是强调清政府的没落,故D项错误。]12.1908年,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学生规程:自退款(庚子赔款)的第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应派遣留美学生100人。据此及所学推断可知()A.中国开始由学习英日政体转向美法政体B.美国试图以教育为工具增强对华影响力C.列强对《辛丑条约》赔款的分配有分歧D.中美合作开启了中国人赴美留学的历程B[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已开始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学习美法的民主共和政体,故A项错误;美国以庚子赔款资助清政府派遣赴美留学生,故B项正确;题干涉及的只是中美两国,没有涉及美国和其他列强的关系,故C项错误;中国人赴美留学早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时期已经开始,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9·江西南昌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894年7月卷3发表了《朝鲜纪乱》,初次报道了中日军队在朝鲜对峙的严重事态。其指出:“中国出师为藩邦戡乱,实属名正言顺”,而日本以《天津条约》为借口,拒绝各国调停,“则是日本自知其曲而思图逞志于戎行,中国于此岂尚甘于退让哉”!与此相应,《万国公报》不但相信中国必胜,而且积极为之出谋划策,主张狠狠教训日本。直到1894年10月,《万国公报》卷69还发表了《英将谭兵》,即对曾在北洋水师任职的英水师副提督琅威理的访谈录。这位英国将军断言,中国海军的实力不容低估,不仅足以战胜日本,即与西方大国战亦觉绰绰有余。自1894年11月卷70起,林乐知写道:“中国昔日自夸之处,至此而扫地殆尽……总而言之,中国至今日,实已一败涂地,不可收拾。”1895年1月,林乐知在《以宽恕释仇怨说》一文中说:“至论中日两国之是非曲直,则中国任朝鲜之败坏而不加整顿,固亦有不是处,亦有曲处,然日本之甘为戎首,而以强词夺理,则其但有曲处,而无是处可知……所惜天下事,往往不论理而论势。今中国亦既败矣,遂有偏于日本者。”5月《万国公报》刊载《追译中东失和之先往来公牍》,其中包括由西文译出的战前中日双方交涉公牍9件。林乐知在按语中说,从这些文件看,双方互相咨照,词意和平,惟中国始终坚持朝鲜是其属国,“轻蔑日本之意,实于言外见得。从此衅隙渐开”。——据郑师渠《〈万国公报〉与中日甲午战争》材料二1868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丁韪良在上海创办《中国教会新报》周刊,以刊登教义、教务等内容为主。六年后易名为《万国公报》,共延续33年,出了七百多期。这份传教士办的中文报纸对于中国有识之士的思想熏陶作用无可比拟。光绪皇帝每期必读;洋务派大臣都是这份报纸的忠实读者;孙中山不但是其忠实读者,它还刊登了孙中山致李鸿章书两封;康有为、梁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那个时代几乎每一个中国文化人,都如饥似渴地寻求每一期《万国公报》。林语堂称:透过《万国公报》,林乐知成为他生命中影响最大、决定命运的人物;甚至日本天皇都长期订阅这份刊物。——黄显功《万国公报》出版前言(1)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万国公报》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后立场与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万国公报》对甲午战争立场与态度的变化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作用。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材料一“不但相信中国必胜……实已一败涂地”得出由中国必胜论者转变成了中国必败论者;材料一“为藩邦戡乱,实属名正言顺”“轻蔑日本之意,实于言外见得”得出由肯定中国的正义性,转而极力混淆是非,甚至不惜颠倒黑白,为日本侵略者张目。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史实可得战场上中国连连失利,日本赢得了战争胜利;战争中暴露了清政府腐败无能;国际上列强对日本的支持;作者从西方帝国主义的利益出发。第(2)问第一小问简评,从两个方面评价即《万国公报》作为媒体,预料战争谁胜谁败,自有根据,无可厚非;但偏袒日本混淆是非,则暴露了信奉“强权即公理”这一殖民主义者的信条,实质是维护西方侵略者的利益。第二小问作用,从材料中可得知《万国公报》有助于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有识之士和文化人士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答案(1)变化:由中国必胜论者转变成了中国必败论者;由肯定中国的正义性,转而极力混淆是非,甚至不惜颠倒黑白,为日本侵略者张目。原因:战场上中国连连失利,日本赢得了战争胜利;战争中暴露了清政府腐败无能;国际上列强对日本的支持;作者从西方帝国主义的利益出发。(2)简评:《万国公报》作为媒体,预料战争谁胜谁败,自有根据,无可厚非;但偏袒日本混淆是非,则暴露了信奉“强权即公理”这一殖民主义者的信条,实质是维护西方侵略者的利益。《万国公报》有助于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有识之士和文化人士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4.(2019·山西晋中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近代中国,西方文明是紧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坚船利炮的军事入侵而进入中国的。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在不同文明交往与发展模式选择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中既反抗西方列强入侵,又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文明,为国家的富强而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与选择最理想的发展模式。近代中国对西方文明的回应过程,并非如某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西方列强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是西方的入侵消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 2181-2024塑料薄膜和薄片氧气透过率测试仪校准规范
- 2024年版简易个人向公司借款合同模板
- 2024年版权授权费用协议
- 杞县特色小镇投资建设研究报告
- 硫酸盐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秋节假日作文大全10篇
- 水浒传每章读书笔记
- 双十一促销活动策划方案8篇
- 保护树木的建议书模板汇编十篇
- 法律执法课程设计
- 普外科医疗组长竞聘演讲
-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
- 哔哩哔哩MATES人群资产经营白皮书【哔哩哔哩】
- 【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婚姻家庭规划
- 认识实习报告(10篇)
- 【MOOC】内科护理学-中山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商业地产买卖合同样本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七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双碳全景系列培训第一章碳达峰、碳中和
- 【企业盈利能力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