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辽宁卷)-历史(全解全析)_第1页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辽宁卷)-历史(全解全析)_第2页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辽宁卷)-历史(全解全析)_第3页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辽宁卷)-历史(全解全析)_第4页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辽宁卷)-历史(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辽宁卷】

历史•全解全析

12345678910

CDCBDCDDCC

111213141516

DBCDCB

i.c

【详解】

依据材料“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其装饰以彩绘为主''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制陶技术

达到较高水平,C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手工业技术领先于世界“,排除A项;材料反映

的是新石器时代制陶技术达到较高水平,不能说明“黄河中游是国家经济中心”,排除;材料只是涉及了仰韶

文化,没有其他文化,不能得出“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

依据材料“禁止寡妇改嫁,提倡寡妇守节,男女都要洁身自好,保护一夫一妻制等内容”可知,反映了秦朝建

立后进行的移风易俗改革,结合所学可知,其目的是通过整治社会风气来维护统治,D项正确;秦朝奉行

法家思想,而且材料中的举措的目的是通过整治社会风气来维护统治,而非提倡儒家伦理道德,排除A项;

材料不能体现“政治认同”,排除B项;材料不能看出“治国思想调整”,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玄学盛行,这种思潮冲击着儒学的正统地位,C项正确;材料主旨

是不同思想的冲突,而非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佛教对统治秩序的冲击,排除B

项;秦朝的焚书坑儒结束了百家争鸣局面,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

本题考查明朝经济。材料显示在明朝万历年间,宦官横行,使得工商业遭到破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而宦官的权势主要来自于皇权,是君主专制的衍生物,其实质是君主专制统治的结果,B项正确;A项中“停

滞”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A项;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宦官的权力仍受制于皇权,是受朝廷委派而去“任

职”,排除c项;D项对“中央集权”概念理解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

根据“彼其贸易往来,汆谷他处以有余济不足,皆小民生养所需,不可因刖而废屐者也。不若明开市舶之禁,

收其权而归之上,有所予而有所夺,则民之冒死越贩者,固将不禁而自止”可得出材料强调开海有利于沿海

居民的生活,而海禁则会让民众违法走私,因此他主张开海贸易以促进国计民生,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

及外商,排除A项;他并不是主张支持,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

题干反映了国人对外称呼由以夷为主到以洋为主再到以西为主,且著作内容由对外交往到西方科技再到西

方政治制度,可知国人对世界认识扩大且深入,这与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紧密相关,C项正确;

表格没有对南北土子思想进行比对,排除A项;“异常严重”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项;民主共和成为时代

潮流是在20世纪初,与材料信息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

由材料“强调国家政权介入、干涉经济发展,对经济实行统制”可知,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宋子文的经济政策

发生了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最终导致官僚资本主义

经济的畸形发展,进而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孙中山“民生主义”是为了防止贫富差距

悬殊,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排除B项;中国

并没有摆脱经济危机的冲击,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相持阶段中共处于中流砥柱的

地位。根据材料“第一次是在在‘七七’事变后,大批海外华裔青年奔赴正面战场”、"第二次是在广州、武汉

沦陷后,大批海外华裔青年奔赴广大的敌后战场,参加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各地民族抗日武装力量”可以

看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中流砥柱地位逐渐凸显,D项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初步形成,排除A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是在1942年,依据材料可知,当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尚

未建立,排除B项:“共识”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

据题意可知,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展污染治理,既节约了工业原料•,又创造了很多新的工艺技术,

由此可知对污染问题实行防治结合,C项正确;对污染的治理并不能说明形成了完备的国民工业体系和产生

了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排除AB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把科技进步作为发展先导,排除D

项。故选C项。

10.C

【详解】

根据材料“深圳除了五星红旗还在,社会主义已经看不见了"“特区姓‘资‘不姓‘社'了"可知,经济特区设立后,

一些人不能转变思想观念,看不到经济特区设立的真实意义,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不清,c项正确;城市经

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排除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于1992年提出,排除B项;深圳未

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II.D

【详解】

根据“其中出土的公羊金饰有着帕米尔高原上马可波罗羊的典型特征,还有酒神狄奥尼索斯、女神维纳斯等

古希腊神灵金饰品,一些扣饰上的动物图案则有中国元素。“可得出不同地区的文明间有交流的现象,反映

出多元文明的交融互鉴,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入侵,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是古巴比伦,排除B项;

材料不能证明与“凿空”(丝绸之路)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古典文献的翻译是十字军东征后文化交流加深的结果,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欧洲对古

典文化的强烈需求,反映了12世纪以来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B项正确;文艺复兴始于14世纪,排除A

项:天主教会势力的大幅度衰落是在文艺复兴以后,排除C项;“开始”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1918年大流感流行之际,正值一战时期。战时的敌对心态在污名化其他国家和群体方

面被利用到了极致。回顾历史,我们看到1918年大流感还被冠以许多其他别称,其中多数基于国籍或种族,

C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出意识形态,排除A项;一战转折点是美国加人协约国集团.排除B项;和平主义

出现与一战结束相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

根据“德国法西斯产生于民族感情受到挫折的土壤上,这种挫折逆反成为一种民族复仇主义。”可得出德国的

法西斯根植于极端民族主义之中,D项正确:材料与自由主义无关,排除A项;BC项不是其上台的条件,

排除B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

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与西方国家签订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协定以及在西方国家开办合股公司,大量引入西

方先进技术,这一行为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有益尝试,C项正确;斯大林执

政时期,新经济政策就已经结束,排除A项;苏联的做法是经济领域的举措,并未引发意识形态混乱,排

除B项;苏联的上述做法是政府行为,并未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6.B

【详解】

碑文正面肯定了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是站在全球史观的角度,反面肯定了菲律宾人反抗西班牙入侵的

民族抗争精神,是站在反殖民角度,所以角度不同,结论迥异,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站在不同立场,

对历史人物进行评论,分别偏向各自的历史贡献,没有否定和批判的意味,排除A、C项;材料反映的是看

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迥异,但是两者并存,没有弥合的倾向,排除D项。

17.(1)原因:解决货币混乱的局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中央集权。

(2)特点:政府把控改革;改革时间长、次数多;改革成效大、影响深远。

【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西汉自建立以来,币制混乱”可知,解决货币混乱的局面;根据材料”为了增加中央财

政收入,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可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根据材料“郡国铸币失控是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

发生的原因之一”可知,加强中央集权。

(2)特点:从历次改革主体看,政府把控改革;从改革是时间和次数看,改革时间长、次数多;根据材料

“汉王朝的货币制度才最终稳定下来,汉武帝五铢开创了739年铸行,五铢,钱的历史”可知,改革成效大、影

响深远。

18.(1)原因:西方启蒙思想和先进教育理论、制度的传入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政治、教育领域的变革新文化

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民族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市民队伍日益发展和壮大广大知识女性的争取和斗争。

(2)表现:改变“贤妻良母”的教育宗旨批判“贵族式”教育,提倡女子平民教育女子工读运动及留学教育兴起

改变双轨学制,实现“男女同校(任答三点即可)意义:一定程度上使女性获得了与男性同样的教育权,

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女性越来越多的女性从封闭的家庭开始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近代女

性的解放和独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五四时期,随着杜威‘平民主义’教育理论的传入,国内随即掀起了一股平民教育的热

潮,“贵族式”的教育受到了冲击,在京、沪等地开始兴办平民女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启蒙思想和

先进教育理论、制度的传入;根据材料“五四运动之前,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并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政治、教育领域的变革;根据材料“五四运动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贤

妻良母’作为女子教育的终极目标,不能使妇女具有独立的人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

发展;根据材料“在京、沪等地开始兴办平民女校。为了解决平民女子就学的经济问题,又发展出了女子工

读运动,一些妇女还得到了赴法勤工俭学的机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市民

队伍日益发展和壮大;根据材料“1919年5月,甘肃女青年邓春兰率先上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要求国立

大学增收女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大知识女性的争取和斗争。

(2)表现:根据材料“五四运动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贤妻良母’作为女子教育的终极目标,不能使

妇女具有独立的人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变“贤妻良母”的教育宗旨;根据材料“国内随即掀起了一股平

民教育的热潮,‘贵族式’的教育受到了冲击,在京、沪等地开始兴办平民女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批判“贵

族式”教育,提倡女子平民教育;根据材料”为了解决平民女子就学的经济问题,又发展出了女子工读运动,

一些妇女还得到了赴法勤工俭学的机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女子工读运动及留学教育兴起;根据材料“大

学开禁女学促进了中学女子教育的改革,1921年广东省中等学校、北京高师附中、长沙第一师范招收了女

生,标志着中学男女同校的风气正在全国形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变双轨学制,实现“男女同校意

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女性获得了与男性同样的教育权,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女性;女性从封

闭的家庭开始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代女性的解放和独立等方面概括其意义。

19.(1)作用:对欧洲实现重大历史性转折产生重要影响;有利于欧洲开启文艺复兴运动;有利于欧洲摆脱

中世纪神学的黑暗统治;推动欧洲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2)原因: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为英国积累大量资金;工场手工业时期劳动力以及生产技术的积累;君主立

宪政体的建立;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和工业技术成就为英国的工业发明提供了借鉴;英国能够吸收、改造中

国早期的技术思想和发明。

【详解】

(1)作用:根据材料“‘百年翻译运动’取得的思想文化成就对欧洲进入崭新的近代文明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历

史贡献。”可知,对欧洲实现重大历史性转折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材料“一大批翻译家、学者在吸收波斯、中

国等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将长期收集和保存的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可知,有利

于欧洲开启文艺复兴运动;根据材料“其中包括哲学著作、天文学著作、医学著作、音乐著作等”可知,有利

于欧洲摆脱中世纪神学的黑暗统治、推动欧洲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