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腧穴分类、主治特点及规律(一)_第1页
针灸学-腧穴分类、主治特点及规律(一)_第2页
针灸学-腧穴分类、主治特点及规律(一)_第3页
针灸学-腧穴分类、主治特点及规律(一)_第4页
针灸学-腧穴分类、主治特点及规律(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学一瑜穴分类、主治特点及规律(一)

这里都是考试干货!

1.最新国家标准规定的经穴数是()

A.354个

B.359个

C.361个

D.362个

E.365个

2.手阳明大肠经的主治特点是()

A.后头、神志病

B.侧头、胁肋病

C.侧头、耳病,胁肋病

D.前头、鼻、口齿病

E.前头、咽喉病、胃肠病

3.手少阳三焦经的主治特点是()

A.前头、鼻、口齿病

B.前头、口齿、胃肠病

C.侧头、胁肋病

D.后头、肩胛病、神志病

E.后头、背腰病

B1型题

A.睛明治疗眼病

B.下院治疗胃痛

C.大椎退热

D.合谷治疗五官病

E.听宫治疗耳鸣

4.属于瞄穴特殊作用的是()

5..属于腌穴远治作用的是()

答案:DDCCD

知识点

一、腌穴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十四经穴: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脚穴。有固定的

名称和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明确的主治病

证。总数362个。

奇穴:未归属于十四经穴范围,但有固定名称和位置的经验

效穴。

主治病证比较单一,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

如百劳治疗痕病;四缝治疗小儿疳积;大椎退热等。

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

既不是经穴,又不是奇穴,以压痛点取穴。

无固定名称,无具体位置,多位于病变附近,也可与病变较

远处。

二、主治特点(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

近治作用:指脚穴都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及邻近的病证,所有

脚穴都具有的共同作用,即"腕穴所在,主治所在"。

远治作用:能治疗本经循行所到达的远隔部位的病证,主要

是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特殊作用:某些脸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

性治疗作用。

三、主治规律(分经主治规律、分部主治规律)

1.分经主治规律:

手三阴经都能治疗胸部病

手太阴经:肺、喉病

手厥阴经:心、胃病、神志病

手少阴经:心病、神志病

手三阳经都能治疗目病、咽喉病、热病

手阳明经:前头、鼻、口、齿病

手少阳经:侧头、胁肋病、目病、耳病

手太阳经:后头、肩胛病、神志病、目病、耳病

足三阳经都能治疗神志病、热病

足阳明经: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

足少阳经:侧头、耳、项、胁肋病、胆病、眼病

足太阳经:后头、项、背腰病(背俞并治脏腑病),肛肠

病、眼病

足三阴经都能治疗腹部病、妇科病

足太阴经:脾胃病

足厥阴经:肝病、前阴病

足少阴经:肾病、肺病、咽喉病、前阴病

任脉、督脉都能治疗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

任脉:回阳、固脱、强壮作用,治疗中风脱证、虚寒、下焦

督脉:中风、昏迷、热病、头面部病

2.分部主治规律:

前头、侧头区:眼、鼻病、前头及侧头部病

后头区:神志、头部病

项区:神志、咽喉、眼、头项部

眼区:眼病

鼻区:鼻病

颈区:舌、咽喉、气管、颈部病

胸膺部(前)、上背部(后):肺、心(上焦病)

胁腹部(前)、下背部(后):肝、胆、脾、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