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知识背诵清单 中国近现代史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5/33/wKhkGGY87JyARnoGAAI6jm0ti78094.jpg)
![重点知识背诵清单 中国近现代史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5/33/wKhkGGY87JyARnoGAAI6jm0ti780942.jpg)
![重点知识背诵清单 中国近现代史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5/33/wKhkGGY87JyARnoGAAI6jm0ti780943.jpg)
![重点知识背诵清单 中国近现代史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5/33/wKhkGGY87JyARnoGAAI6jm0ti780944.jpg)
![重点知识背诵清单 中国近现代史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5/33/wKhkGGY87JyARnoGAAI6jm0ti7809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纲要上·中国史重点知识背诵清单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①历史上,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社会性质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政治上,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司法与贸易自主权,国际地位下降;③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思想上,一些知识分子如林则徐、魏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向西方学习;⑤英国等侵略者获得种种特权,但未能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1.政治:①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夷夏观”受到冲击,中国外交开始走向近代化:建立了专门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中国在国外开始设立领事馆;派遣公使,递交国书。③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便利了对清政府的控制和影响④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汉族督抚势力上升,威胁中央集权;内部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派崛起,洋务运动兴起。2.经济:①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整个沿海,并开始伸向内地;②鸦片贸易合法化,白银外流加剧“银贵钱贱”,加重人民负担;③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3.思想:①外国在中国内地传教,信仰冲突加剧(教案大量出现);②主要学习西方器物:从“开眼看世界”到“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思想开始出现。4.社会:大量华工出国、下南洋,劳动力外流严重。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1.消极:①《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③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是以资本输出为主,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积极:刺激中华民族的觉醒,救亡运动高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近代化①清政府:军事改革,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②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意识到救亡图存需要进行制度变革,戊戌变法兴起。3.宗藩关系的逐渐解体,东亚格局变化(日本上升,中国下降)八国联军侵华影响①民族危机的加深,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1年《辛丑条约》②八国联军所到之处,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俄国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③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④清政府为挽救统治,也开始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但客观上刺激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背景①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②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激化民族矛盾③经济原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家庭手工业衰落,农民收入减半④直接原因:广西自然灾害严重⑤个人原因:洪秀全吸收天主教布道书的一些思想,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太平天国评价①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③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④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程;⑤中国内部动荡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的评价1.积极意义①总体上: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②经济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本国封建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③政治上:促进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长起来。④教育上:培养了一批科技、翻译、教育人才,开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⑤军事上:创办近代海军,促使中国军事近代化起步。⑥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总理衙门)2.消极影响:单纯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没有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①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②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③西方列强的阻碍,垄断技术。④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破产。戊戌变法的背景①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维新思想兴起: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倡导改革。+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王韬、薛福成、郑观应)③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④国际因素: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促使先进知识分子决心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亡。⑤支持力量:维新变法得到了光绪帝和一部分官僚的支持。戊戌变法的评价①积极: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②消极: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将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最终导致了变法失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维新派势力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强大②策略:新政操之过急,树敌太多,又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③经验: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领导人缺乏经验,准备不足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①《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②德国强占胶州湾,刺激了山东民众③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一系列冲突,反洋教斗争兴起义和团运动评价①积极: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②消极: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清末新政的评价①消极作用:新政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②积极作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三民主义的评价1.进步性①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②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2.局限性: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①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②民权主义没有将整个封建主义作为斗争对象;③民生主义是不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④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1.进步性:①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②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2.局限性:①立法服从政治需要(“因人立法”),具有一定的人治色彩;②革命派具有软弱性,仅凭一纸空文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的很难实现。③对责任内阁制规定不够完善,造成了府院之争。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1.必然性①历史教训:维新运动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走不通。②物质和阶级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提供了民主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③思想基础:清末民权意识增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为辛亥革命爆发作了舆论准备。④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形成,为辛亥革命爆发作了组织准备。⑤群众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使得清朝统治危机步步加深,各地人民的抗捐抗税斗争、收回利权运动等,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群众基础。2.偶然性①四川爆发保路运动。②革命党人不慎点燃炸弹,革命不得不提前爆发。辛亥革命的评价1.性质: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2.积极:①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②经济: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③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④风俗文化:促使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⑤国际影响: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3.局限:①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②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①内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障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提倡国货,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②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①根本原因: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袁世凯复辟帝制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②直接原因: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对袁世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由拥护袁世凯到反对袁世凯,全国人民支持护国战争。③主观原因:北洋军阀内部矛盾加剧,袁世凯众叛亲离。④客观原因:日本等帝国主义改变了以往对袁世凯支持的态度。新文化运动的原因(1)政治:民国初年,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统治,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2)经济: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3)思想:①辛亥革命使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②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4)教育:近代教育的发展也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积极:①地位: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②阶段: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推进到思想变革阶段。③启蒙: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④马克思: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奠定了思想基础。⑤教育:推动了科学知识的逐渐普及,推动了白话文的逐渐普及和文化平民化,形成平民教育思潮。⑥社会:新文化运动还提出了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意义广泛而又深刻。2.消极:①阶级:新文化运动局限于知识界,脱离了广大工农大众。②激进: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五四运动的原因①国际1: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②国际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③政治上:北洋军阀对内独裁统治,对外出卖主权,阶级矛盾尖锐。④经济上: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⑤思想上: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⑥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影响①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②社会:是一场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③思想: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④作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⑤历史: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②政治基础: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③外部因素: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的帮助。④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⑤酝酿: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钊最早提出建立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②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①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③国民党仍是一个比较革命的政党,长期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④孙中山思想转变,接受了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⑤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①根本原因:两党在阶级性质和革命目标的根本分歧。②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及其支持下的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反革命力量十分强大。③主观原因:1.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革命斗争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2.大革命时期,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内占统治地位,放弃对革命领导权,甚至解除工农武装。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①中国的民主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②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无产阶级只有团结农民,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革命才能取得胜利。③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没有革命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④中国革命必须有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把马列主义的普通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改订新约运动的评价1.积极:①经济: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而且提高关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抗战做了物质准备。②政治:形式上恢复了我国长期丧失的关税主权,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利益2.消极:很不彻底。部分收回国家主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性质:其有关废除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实质是一纸空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①政局: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形成统一市场②政策: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农业、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③财政金融:通过改订新约,收回关税自主权;1935年实行法币改革。④民众: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热情高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法币改革的背景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美国大量收购白银,导致白银外流,金融秩序混乱;②国内货币制度混乱,不利于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③日本加紧侵华,为抵抗日本侵略、扩大战略储备的需要。法币改革的影响①积极:A.统一了币制,有利于金融现代化和货币现代化(使用纸币);B.遏制白银外流,稳定了金融秩序,国民经济危机暂时得以缓解;C.有利于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D.国民政府能够集中财力,为抗战胜利提供经济保障。②消极A.为国民政府实施通货膨胀政策打开了方便之门。B.强化了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日军侵华的原因①历史原因:征服满蒙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②思想原因: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浓厚。③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④直接原因: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⑤现实原因:日本国内资源匮乏。⑥有利时机: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⑦客观原因:经济危机使西方大国无暇东顾,对日本实施绥靖主义政策。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①必要性: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反革命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统治相对薄弱;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起来革命。②可能性: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民革命的影响;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相当力量的中国工农红军的存在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有力的组织和各项正确政策的执行。长征胜利的意义①革命: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干部:通过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和精英力量;③宣传:长征途中宣传了中共的政治主张,播撒了革命的火种;④抗日:长征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准备了条件;⑤精神: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断激励着革命后继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原因①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局部抗战推动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③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有利于统一战线的建立。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⑤日本侵华影响英美在华利益,促使蒋介石态度发生变化。胜利的原因①以国共两党的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华民族实现了团结抗战。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根据地人民的抗战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③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配合和支持。⑤日本自身的条件难以支持长期的战争。抗战胜利的意义①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②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③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④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入社团申请书格式
- 导游资格-导游资格证模拟考试
- 社交媒体账户权限管控方案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解析版)
- 内蒙古包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 现代办公文化与社交媒体的结合提高投资回报率的路径探索
-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UNIT5 Period6课件
- Module 4 Unit 8 I like English best综合练习 教科版(含答案)
- 中职学生入团申请书
- 接地电阻测试报告
- 施工组织设计模板
- 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护理管理实践指南
- 萃取技术 多级逆流萃取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培训课件【部编】
- 盆景造型经验
- 能力不足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9篇】
- 悟真篇-薛道光注
- 金融科技学-完整全套课件
- 重大危险源公示牌(完整)-2
- 物理学史中国古代物理学
- 初一英语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