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高教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10月高教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10月高教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10月高教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10月高教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10月高教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明朝中央政府最主要的职能部门是______。A.司礼监B.六部C.五军都督府D.大理寺2、宋代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关是______。A.军机处B.枢密院C.兵部D.都督府3、宋朝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其中两府是指()。A.御史台和尚书台B.中书门下与枢密院C.吏部和礼部D.少府和相府4、商王朝调整王朝管理体系,以强化王权的制度称为______A.礼乐制B.内外服制C.井田制D.宗法制5、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A.节度使B.都督C.刺史D.州牧6、1948年“行宪国大”后,按照宪法的规定,立法院院长的产生方式是由______。A.行政院长提名后总统任命B.总统直接任命C.立法委员互选D.总统提名经监察院同意后任命7、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______A.总裁制B.总统制C.议会制D.委员会制8、在政体上,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依据的原则是______。A.三权分立B.议行合一C.议行分开D.三权合一9、清朝最基层的地方行政组织是______A.道B.府C.厅D.县10、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在行政执行上采取的是()。A.议行合一制B.委员合议制C.垂直领导制D.首长集权制11、明朝于永乐四年在西北地区设立的,以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指挥,统治今新疆等地的机构是______。A.伯克B.哈密卫C.行都司D.土司12、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散骑省13、辽朝南面官中最重要的机构是()。A.翰林院B.汉人枢密院C.尚书省D.中书省14、解放战争时期,各大解放区人民政府的行政决策机关是()。A.军管会B.各界代表会C.临时参议会D.政府委员会15、袁世凯为恢复帝制做准备而炮制的一部法律是______。A.《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D.《修正大总统选举法》16、明朝时期宰相制被废除后,取而代之的是______A.内阁制B.六部制C.诸寺制D.司礼监制17、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时期,部落酋长议事会是部落联盟的()。A.常设权力机关B.最高权力机关C.军事指挥机关D.最高执行机关18、秦及西汉初年,中央最高监察官员是______。A.丞相B.尚书仆射C.御史中丞D.御史大夫1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______。A.工农兵代表会议B.苏维埃代表大会C.中央执行委员会D.人民委员会20、1876年,率兵西出阳关,收复天山南北的是()。A.左宗棠B.李鸿章C.曾国藩D.张之洞21、根据《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的规定,统一管理边区各级政府所属干部的管理部门是______。A.人事厅B.财政厅C.民政厅D.教育厅22、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是()。A.省苏维埃B.县苏维埃C.区苏维埃D.乡(市)苏维埃收2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设立的两个民族地方政府是______。A.蒙古和西藏B.蒙古和新疆C.西藏和新疆D.察哈尔和绥远24、唐朝时,首开以宦官充任“内枢密使”从而在制度上赋予其参政权力之先例的皇帝是()。A.唐玄宗B.唐太宗C.唐代宗D.唐中宗25、抗战前,国民政府统一管理地方人事的是()。A.监察院B.中央党部C.行政院D.考试院二、多项选择题26、明朝中央机构中与内阁关系密切的有______。A.翰林院B.六部C.文书房D.大理寺E.通政司27、宋朝会议(朝会)制度已十分成熟,会议形式可分为______。A.例行常朝B.便殿议政C.朝议D.廷议E.临时朝议28、隋朝中央监察机构有()。A.枢密院B.御史台C.谒者台D.司隶台E.尚书台29、隋唐时遇有重大疑难案件,则会组成三司审理,三司是指______。A.大理寺B.都察院C.少府监D.刑部E.御史台30、金朝录用女真人为行政官员的途径有()。A.科举B.荫补C.世选D.军功E.察举三、名词解释题31、理藩院32、宗人府33、朝会34、超责任内阁35、宗人府四、简答题36、简述明朝选官制度的主要内容。37、简述抗日根据地干部任用的标准。38、简述抗日根据地干部任用的标准。39、简述军机处的工作内容。40、简述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行政监督的新形式。五、论述题41、试述抗战前国民党中政会与国民政府的关系。42、试述“百日维新”期间行政改革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考点]明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明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行政机关。六部是明朝中央政府最主要的职能部门。司礼监是明代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设督太监、掌印太监各一员,乘笔、随堂太监若干员。五军都督府仅掌管兵籍和军政,其职责是管理、训练军队。大理寺是最高审判机关,明朝司法制度规定,由都察院负责纠劾,刑部负责审判,大理寺负责复核。故本题选B。2、B[考点]五代、宋的行政管理→宋朝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五代、宋的行政管理-宋朝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行政机关。宋朝时期各政权中枢机构有枢密院、中书门下和三司使。三枢密院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和皇帝共同决策,并拥有军务方面的执行权,是宋代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关。军机处正式设立于清朝雍正七年,军机处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当时用兵西北的军事需要,以期达到办事密速的效果。军机处初设时,其职权仅限于军事方面,但以后权力逐渐扩大,最后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中枢决策机构。兵部始置,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辛亥革命爆发后,独立各省都成立了军政府,亦称都督府。故本题选B。3、B4、B答案解析:[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本题考查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内外服制。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部分,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和组织形式。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外服指诸侯国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向四面八方延伸,即当时四周数量众多的方国和部落,这一制度的实行一是部落联盟传统的延续,二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故本题选B。5、C6、C答案解析:[考点]战后南京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本题考查战后南京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行宪国大”后,按照宪法规定,重新设立五院,五院的行政体制与以前的有所变化。立法院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有议决法律、预算、大赦、宣战、媾和及条约等其他事项;表面上看,立法院有较大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民主性,但实际的立法权仍掌握在国民党中常会和总统蒋介石手上。立法院院长由立法委员互选。故本题选C。7、A答案解析:[考点]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总裁制。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确定了抗战救国的总方针;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总裁制,选举蒋介石为国民党总裁,会议还作出关于国民参政会的决议。故本题选A。8、A答案解析:[考点]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政体。在政体上,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依据的原则是三权分立,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不同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相互制约制衡。议行合一制就是立法权和行政权属于同一个最高权力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从属于立法机关,仅是立法机关的执行部门的政体形式和政权活动原则。议行分开则相反。三权合一为错误的说法,干扰选项。故本题选A。9、D答案解析:[考点]清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清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行政组织。清朝地方行政层级为省-道-府(直隶州)-县(属州)四级。可知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组织是省,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县。故本题选D。10、B11、B答案解析:[考点]明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明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行政机关。哈密卫是新疆哈密市的一个政权机构,于永乐四年(1406)建造。伯克是中国清末以前新疆回部实行的官制,主要通行于维吾尔(回人及塔兰奇)、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族地区。行都司,明朝时期的官署名称。明朝陕西、山西、福建、湖广、四川行都指挥使司的简称。土司又称土官、土酋,是中国古代一类官职的统称,通常是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任职。故本题选B。12、A13、B14、D15、D[考点]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修正大总统选举法》。《修正大总统选举法》是中华民国国会为袁世凯制定的关于选举他做大总统有关事项的法律,在1913年10月4日中华民国国会宪法会议通过并颁布。《临时约法》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约法》又名袁记约法,是指民国三年(1914)五月一日由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公布的一个取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临时宪法,此约法在民国五年袁世凯创立中华帝国时被废弃,后一直未再恢复。《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为袁世凯召集国民代表大会复辟封建帝制而专门制定。故本题选D。16、A答案解析:[考点]明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明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内阁制度。明朝最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同年九月,朱元璋设置四辅官。洪武十五年(1382年),再次撤销,而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之后,又置文华殿大学士,这就是内阁的雏形。明成祖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内阁制度至此建立。故本题选A。17、A18、D[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本题考查秦汉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监察。秦及西汉初年,御史大夫是中央最高监察官员,既掌管监察又担任副丞相,这样的地位既便于协助丞相处理政务,又便于对以丞相为首的百官实施监督。故本题选D。19、B答案解析:[考点]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体制本题考查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体制-行政权力机关。人民委员会是国家权力机关——苏维埃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行政机关,在行政组织系统中居于最高领导地位。故本题选B。20、A21、C[考点]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干部的管理本题考查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干部的管理。根据《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的规定,民政厅是统一管理边区各级政府所属干部的管理部1943年4月25日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规定边区各级政府院属的干部由民政厅统一管理。该(通则)根据统一管理和明确分工负责的原则,具体规定了各饭干部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形式:(1)边区政府民政厅直接管理的人员包括边区政府各厅、处的秘书、科长和直属机关负责人:专员公署专员、秘书、科长:县长、县政府委员和县政府秘书、科长,区公署区长等;(2)民政厅委托专员公署管理的人员主要是县政府科长级干部。故本题选C。22、D23、A[考点]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民族自治地区。南京国民政府为巩固其统治地位,对省级行政区划进行了初步的调整。调整后南京国民政府省级行政单位的种类和数目:全国有28个省,6个特别市(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西安)、2个特别行政区(东省、威海卫)、2个民族地方政府(蒙古、西藏)共38个省级行政单位。故本题选A。24、C25、D二、多项选择题26、AE[考点]明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明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行政机关。明朝中央机构中与内阁关系密切包括通政司和翰林院。翰林院是带有学术性质的机构,是翰林学士的供职之所。通政司,明代始设“通政使司”,简称“通政司”,其长官为“通政使”,清代沿置,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六部在明是重要的只能机构,包含兵部、工部、户部、吏部、刑部和礼部。大理寺,它是最高审判机关,明朝司法制度规定,由都察院掌纠劾,刑部负责审判,大理寺主持复核。故本题选AE。27、ABE答案解析:[考点]五代、宋的行政管理→宋朝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五代、宋的行政管理-宋朝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会议制度。宋代会议制度可分为例行常朝、便殷设政和临时朝议三大类。其中例行常朝是由皇帝主持的会议形式,其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便殿议政是皇帝就某一问题召见宰相枢密院等中枢官员商议军国大事的一种会议形式;出面临时朝议是皇帝就某问题临时召集会议进行商议,向大臣们征求决策方案的会议形式。以上各种会议只为皇帝作出决断提供具体材料,起到沟通信息的作用,至多为皇帝提供一个决策方案,但最后的决策权在于皇帝。故本题选ABE。28、BCD29、ADE[考点]明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明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中央各职能机构。三司:大理寺、刑部、御史台,是处理重大案件的特别法庭。都察院是明朝三法司机构设置中的内容,明朝三法司包括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都察院负责纠劾,刑部负责审判,大理寺负责复核。故本题选ADE。30、BCD三、名词解释题31、是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新增设的中央机构,设尚书为长,侍郎为副,下设旗籍、王会、典属、柔远、徕远、理刑六个清吏司。其地位在六部的工部之下,理藩院还兼管部分外交事务。[考点]清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清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理藩院。32、是清朝管理皇族事务的机构,其长官为宗人令,由亲王或郡王充任,其下属为左、右宗政和左、右宗人等,均从满族贵族中遴选。宗人府排在政府机关的首位,高居内阁、六部之上,其具体职责是掌管皇族属籍、篡修“玉碟”、议叙或议处皇族官员、审迎皇族内部的泝讼案件。33、是诸侯间直接拜访,细分为“朝”和“会”两种形式。朝是指诸侯国君彼此到对方宫廷去拜会,会则是指彼此在国都之外的郊野拜会,无论是朝还是会,各方君主均可达成某些协议。[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行政运行和行政监督本题考查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夏商周的行政决策与联络方式。34、段祺瑞依凭其军事实力,并以责任内阁为由,破坏三权鼎立的体制,有意将总理及内阁职权超出《临时约法》规定的范围,将内阁凌驾于总统和国会之上,试图把总统变成自己的傀儡,实现个人独裁。因此,人称段内阁为“超责任内阁”。答案解析:[考点]北洋军阀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行政体制的频繁变化本题考查北洋军阀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行政体制的频繁变化-超责任内阁。35、是清朝管理皇族事务的机构,其长官为宗人令,由亲王或郡王充任,其下属为左、右宗政和左、右宗人等,均从满族贵族中遴选。宗人府排在政府机关的首位,高居内阁、六部之上,其具体职责是掌管皇族属籍、篡修“玉碟”、议叙或议处皇族官员、审迎皇族内部的泝讼案件。四、简答题36、(1)荐举,这是洪武年间最主要的入仕方式。(2)学校,学校也是明初一条重要入仕途径。(3)科举,明代科举考试依四书五经命题,按八股文格式取士,实行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制度。(4)其他选拔途径。如承荫制度和由吏而宫等。37、(1)拥护并忠实于边区政府施政纲领;(2)德才资望与其所负职务相称;(3)关心群众利益;(4)积极负责,廉洁奉公。38、(1)拥护并忠实于边区政府施政纲领;(2)德才资望与其所负职务相称;(3)关心群众利益;(4)积极负责,廉洁奉公。39、(1)参与官员奏折的处理;(2)撰拟皇帝谕旨;(3)并充当皇帝的决策顾问;(4)广泛的人事决策权。军机处地位显赫,但没有丝毫的独立性,只是皇帝的附庸,只是皇帝的御用秘书机构。[考点]清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清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军机处。40、(1)国防最高委员会的监督(2)国民党参政会的监督(3)国民参政会的监督(4)巡回督导团的监督(5)法律监督和新闻监督答案解析:[考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本题考查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行政监督形式。五、论述题41、(1)南京国民政府称之后,为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