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卷及答案_第1页
2022-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卷及答案_第2页
2022-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卷及答案_第3页
2022-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卷及答案_第4页
2022-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2022-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渗透(shèn)锐不可当(dāng)气氛(fēn)刹那(chà)B.颓败(tuí)一丝不苟(ɡǒu)着陆(zháo)湛蓝(zhàn)C.悄然(qiāo)殚精竭虑(dān)扼制(è)轻盈(yíng)D.歼退(qiān)颔首低眉(hàn)沿溯(sù)长啸(xiào)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浙江千岛湖风景美如画,真是巧夺天工。B.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C.朱自清先生的《春》,语言流畅,文笔优美,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D.王伟的英雄事迹在神州大地上引起了轩然大波。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晚饭后,几个我家的亲戚一起收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B.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地壳运动造成的。C.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D.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夸张)B.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反问)C.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比喻)D.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拟人)6、给下列句子排序,合理的一项是()①作为北方少有的水乡泽国,且又处在燕南赵北之要冲,白洋淀帆樯如林,商旅往来,一片繁华景象。②自荆轲在易水河畔啸吟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以来,来白洋淀的帝王将相、文人雅士都爱将白洋淀写入诗章。③乾隆写过,康熙也写过,其中一首名为《白洋湖》:“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④伴随唐河、易水、府河、白沟河等众河的欢腾,雄县、容城、安新一带迅速升腾起文明的气象。⑤五绝小诗白描白洋淀的景色,风格清新,意境悠远,看来淀水有神奇之功,让雄才大略的帝王生出散逸心情。A.②③④①⑤B.④①②③⑤C.②③⑤④①D.④②③⑤①7、在下列横线上写出古诗文的原句。(1)《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崔颢)(3)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二章》)(4)柴门何萧条,________。(《梁甫行》曹植)(5)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李清照)(6)请默写杜牧的《赤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略无阙处(___________)(2)属引凄异(___________)(3)负势竞上(___________)(4)望峰息心(___________)(5)经纶世务(___________)(6)猛浪若奔(___________)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3.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特征。(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__________,《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4.两段文字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感情不一,说说具体有什么不同。5.选取富春江或者三峡之美写一段导游词。(不少于50字)三、现代文阅读。(30分)1、筷子春秋①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②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是木字旁,不是“挟”。《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是“梜,犹箸也”。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说明“箸”的称呼始自商代。③“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是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虽明代已经有人称“箸”为“快”或“筷”,但清《康熙字典》仅收录了“箸”而并未收录“筷”。④《礼记》有所谓“饭黍毋从箸”,先秦时人们吃饭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夹菜。从饮食进化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自然不过,其后的食器发展为“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羹匙。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发展而来,但总不及用箸夹菜更为方便。⑤理论上,促成“箸”的诞生,契机应是熟食烫手。先民发明钻木取火,将食物煮熟后,随手用树枝捞取是合理推测,因为原始人类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方便的材料是树枝。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看,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⑥筷子虽是餐具,却又像微型健身器。有学者指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筷子不过是小小餐具,却魅力十足,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谈到筷子时认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样用于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和谐传送的物质”。(作者李阳波选自2016年5月6日《光明日报》略有删改)1.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筷子”的知识?2.第④段划线部分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第⑤段加点的“理论上”能否删去?结合文意说明理由。4.文中写筷子作为餐具有哪些优势?1.(1)"筷子”一词的由来和演变。(2)对“筷子”这一食器诞生的推测。(3)使用筷子有利于身体健康。(4)使用筷子是文明进步的表现。2.(1)作比较。(2)通过“等”和“匕”(或“匙n)作比较,来说明。“筷子”的使用更方便夹菜。3.不能删去,因为文中对“著”诞生的说明仅是合理推测,并非实证。4.(1)使用方便灵活。(2)可以使进食方式更文明。现代文阅读《苦瓜,苦瓜,亲爱的菩萨》2、极光形成之谜①1950年的一个夜晚,北极夜空上方出现淡红和淡绿色的光弧,时而像在空中舞动的彩带,时而像在空中燃烧的火焰,时而像悬在天边的巨伞……它轻盈地飘荡,不断变化着自己的形状,持续了几个小时。它多彩多姿,一会儿红,一会儿蓝,一会儿绿,一会儿紫,变幻莫测。这就是美丽的极光。②极光是太阳风将带电粒子吹到地球两极上空,被地磁俘获产生的一种特殊光学现象。③极光在很多地方出现过,但“极光之源”到底在哪里呢?极光是如何形成的呢?极光现象为什么多出现在南北两极呢?④科学家研究认为,太阳活动是极光之源。极光出现的频率与太阳活动有很大关系,极光就像太阳发出的电。太阳是一颗恒星,不断放出光和热。其表面和内部进行各种化学元素的核反应,产生出强大的、内含大量带电粒子的带电微粒流。这些带电微粒射向空间,和地球外80~1200千米高空的稀薄气体的分子碰撞时,由于速度快而产生发光现象。太阳活动是周期性的,其周期大约11年。在太阳活动的高潮期,太阳黑子出现得最多,有人发现当一个“大黑子”经过太阳中心的子午线20~40小时后,地球上一定会出现极光。⑤那为什么极光现象多出现在南北两极呢?原来,地球本身是个近似以南北极为地磁两极的大磁石。太阳送来的粒子流接近地球时,以螺旋形的运动方式分别飞向两个磁极。事实上,磁极不能完全控制所有的带电粒子流,在太阳喷发的带电粒子流非常强烈的年份,也能在两极地区以外的一些地方观察到极光。因为空气成分非常混杂,不同气体成分如氧、氮、氦、氖等在带电微粒流作用下,会发出不同的光,所以极光看上去多彩绚丽。有人从地球磁层的角度考虑,认为地球磁层包裹着地球,就像地球的“保护网”,使之避免遭受太阳风辐射粒子的侵袭。但在南北极的上空,这张“网”并不结实,有较大的“间隙”,通过“间隙”,部分太阳风便会侵入地球磁层。由于南北极上空有“间隙”,因此极光现象多发生在两极地区的上空。⑥但是,上述观点虽较好地解释了极地地区的极光现象,却无法解释近地面附近出现的极光现象。一些人认为这些极光是由于地面附近的静电放电所产生的。据史料记载,离地面1.2~3.0米都出现过极光。有时人们在出现近地极光的地方,还能闻到臭氧的味道。⑦因为许多极光现象与彗星明亮的尾巴有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极光现象与彗星联系起来,这对认识极光是有一定好处的。尽管极光之谜还没有完全揭开,但人类对它已经有了较科学的认识,也许很快科学家们就能告诉我们极光真正的奥秘。1.选文第①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请具体分析选文第④⑤段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3.选文第⑥段的加点词语“据史料记载”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4.选出下列内容与选文不符的一项()A.极光看上去绚丽多彩,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氮、氦、氖等不同气体成分在带电微粒流作用下,发出了不同的光。B.极光现象多出现在南北两极,但在太阳喷发的带电粒子流非常强烈的年份,两极地区以外的一些地方也能观察到极光。C.太阳活动是周期性的,其周期为11年。在太阳活动的高潮期,太阳黑子出现得最多。D.极光形成之谜至今还没有完全揭开,启示我们科学探索之路是永无止境的。四、写作题(40分)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枫叶刚长出来时,色彩与别的叶子并没有什么两样,也是青的,也是绿的。从春天开始生长,直到深秋,枫叶才变得像火一样红。是秋天的霜打,让枫叶慢慢变红。很多树的树叶即使到了秋天也不会红起来。让枫叶红起来的是枫叶自己,秋天只是给了它红起来的机会。要求:(1)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书写规范、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5)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ACCBB(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黄鹤一去不复返(3)入则无法家拂士(4)狐兔翔我宇(5)常记溪亭日暮(6)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二1.“略无”连用,表毫无。连接。凭借使心平息筹划、治理飞奔的马2.(1)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2)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的确是趣味无穷。3.清急萧瑟凄清4.《与朱元思书》中反映出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感情,也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鄙弃,同时也含有避世归隐的想法。《三峡》一文中通过描写三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5.示例:各位游客,我们已经到了富春江的中下游,就让我们在这里畅游一番吧。富春江的景由水与山组成,站在各个角度看,人的感受是不同的。站在山的最高峰,一览无余。这样,才能体验到“一览众山小”的霸气。山,峰峦如聚,各具特色。横看,有排山倒海之势;侧之,给人以天崩地裂之感,此为山也。水有水的魅力。西湖的水是宁静的岁,洞庭的水是清澈的水,而富春江水正是具备了两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