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洛阳市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洛阳市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洛阳市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洛阳市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洛阳市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洛阳市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A.元谋人牙齿化石B.半坡聚落的遗址C.司母戊青铜方鼎D.司马迁的《史记》2.李宗仁在回忆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长沙会战D.湘西会战3.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她使成都平原成为人间的“天府之国”,至今仍发挥着作用。她修建于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宋元时期4.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它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资料,它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它”就是()A.《天方夜谭》 B.《俄狄浦斯王》 C.《荷马史诗》 D.《马可·波罗游记》5.“空中高铁”“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大数据时代”,这些当下出现在中国的新词和概念反映出新科技革命A.形成了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局面B.为世界带来了光明C.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D.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6.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选举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A.毛泽东B.周恩来C.朱德D.宋庆龄7.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法定货币——五铢钱,这一举措A.加重百姓负担B.不利于民间经济交流C.空前强化君主专制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8.下图中展示的是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朝代更替如果请你对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特点进行描述,你会说()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民族交往与民族交融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9.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l300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被历史淘汰。其产生和废除的时间是A.隋朝19世纪末 B.唐朝20世纪初C.隋朝20世纪初 D.唐朝19世纪末10.有学者认为“以全球化的视野来俯瞰,我们看到,在20世纪50年代初,已然公开对立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计划……它们都不出预料地达到了振兴经济的目的。”这里西方世界的“国际援助计划”A.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B.推动了欧洲走向联合C.冲击了华沙条约组织D.有助于美国控制西欧11.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主要的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就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面理解正确的是()A.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D.《马关条约》使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12.“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一思想出自A.巴黎公社宣言 B.《人权宣言》 C.《资本论》 D.《共产党宣言》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所谓近代化,概括地说,就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十九世纪中期始,中国也开始了近代化。中国近代化先后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始阶段。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先后提出过什么口号?创办了哪些主要的军事和民用工业?我们应当如何评价洋务运动?14.二十世纪20年代,中国发生了哪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请你列出这大件事并概括其历史意义。1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据题干“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结合课本所学,四五千年,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炎帝、黄帝等部落是黄河流域的重大部落。其实距今约6000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发现了半坡聚落的遗址。他们已有了原始农耕,开始饲养猪狗等动物,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子。这些证明黄河流域的部落的存在。B项符合题意;元谋人牙齿化石发现在长江流域,是我国境内目前最早的古人类。A项不合题意;司母戊青铜方鼎反映了商周青铜器文明,C项不合题意;司马迁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但具有文学色彩,不是真实性的史实。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2、A【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李宗仁”、“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展开激战,中国军队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所以,“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台儿庄战役,A项符合题意;B项是彭德怀领导的八路军主动抗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不符合“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C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胜利,不符合“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D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由战略防御转入反攻阶段的战役,取得了胜利,不符合“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由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抓住信息“李宗仁”、“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是解题的关键,需熟悉台儿庄战役的过程和影响。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成为“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3、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消除岷江水患,战国时期秦国郡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了大型防洪灌溉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4、C【解析】

《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西方学者将其作为史料去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和迈锡尼文明。《荷马史诗》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文学巨著,它反映了古希腊史前时代的生活面貌,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它那独特精湛的艺术特色,对后世欧洲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C选项符合题意;《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谭》。该作讲述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爱不忍杀,允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因其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故被高尔基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A选项不符合题意;《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剧本,《俄狄浦斯王》戏剧,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冲突——人跟命运的冲突。俄狄浦斯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在命运面前,他不是俯首帖耳或苦苦哀求,而是奋起抗争,设法逃离“神示”的预言。继而,他猜破女妖的谜语,为民除了害。最后,为了解救人民的瘟疫灾难,他不顾一切地追查杀害前王的凶手,一旦真相大白,又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请求将他放逐。对于这样一个为人民、为国家做了无数好事的英雄所遭受的厄运,作者发出了对神的正义性的怀疑,控诉命运的不公和残酷,赞扬主人公在跟命运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因此,尽管结局是悲惨的,但这种明知“神示”不可违而违之的精神,正是对个人自主精神的肯定,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派先进思想意识的反映。B选项符合题意;马可•波罗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径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口授一本《马可•波罗行纪》,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荷马史诗》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5、D【解析】

根据“空中高铁”“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大数据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6、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所以A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故选A。【点睛】本题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会议通过选举产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本题只要识记课本知识即可。7、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币,其目的是打击地方郡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8、B【解析】

分析图片,可知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是春秋战国时期,故A不符合题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特点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一方面国家长期分裂,政权分立,另一方面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故B符合题意。民族交往与民族交融只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特点之一,包含在B选项里,故C不符合题意。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不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特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期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1905年,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宣布废除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0、D【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在20世纪50年代初,已然公开对立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计……”,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旨在通过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的同时,达到控制西欧、抵制苏联的目的,D项符合题意;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华沙条约组织是军事政治集团,与“达到了振兴经济的目的”无关,AC两项不合题意;马歇尔计划客观上“推动了欧洲走向联合”,不是主要目的。B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11、C【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信息“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这说明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极大的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甲午战后,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排除;B项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已经获取贸易和投资特权,排除。故选C。1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因此D正确。巴黎公社成立后宣言,废除一切旧政府机构,建立新的国这政权,没收资本家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A错误。《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B错误。《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C错误。综上故选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口号:“自强”、“求富”军事工业:1865年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创立福州船政局民用工业:李鸿章先后创办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后期的口号是“求富”;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了一系列军事工业,比如:1865年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创立福州船政局;在“求富”的口号下创办了一系列民用工业,比如:李鸿章先后创办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和汉阳铁厂;由于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技术,而没有改变封建制度,所以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