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S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模式以及发展概况探析14000字(论文)】_第1页
【福建S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模式以及发展概况探析14000字(论文)】_第2页
【福建S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模式以及发展概况探析14000字(论文)】_第3页
【福建S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模式以及发展概况探析14000字(论文)】_第4页
【福建S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模式以及发展概况探析14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II福建S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模式以及发展概况分析内容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温家宝总理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而在新农村建设当中,政府的资金支持是最为关键的。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资料的研究,了解福建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发展的过程以及现状,通过与其他成功案例的比较,调查并分析目前福建S市新农村建设所存在的问题,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或方案。以总结出“如何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最终目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财政职能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目录引言 1一、新农村的由来与中央的要求 1(一)时代背景 1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以往农村建设方案提出的背景差异 12、新中国成立至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农村建设背景 23、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2(二)新农村建设内涵 2二、S市新农村发展情况分析 3(一)S市农村的状况 3(二)S市的发展现状及规划 41、培育发展块状经济,壮大农村经济支撑 42、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43、建设农村新社区,改善农村整体面貌 54、完善保障体系,维护农民利益 6三、S市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6(一)基层干部素质不高,后继乏人 61、农村干部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62、农村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缺乏生机 73、村干部的思想水平和服务意识低 7(二)农民增收特别是纯农户的增收困难 8(三)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不够 81、财政资金对农村支持乏力 82、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还未推广 83、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相对落后 9(四)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严重缺位 91、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且发展不平衡 92、社会保障能力差 103、保障管理分散化 10四、借鉴其他成功经验,提出对策建议 10(一)全面提升干部各方面素质 101、大力培养培训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干部队伍 102、要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 103、选举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导班子 11(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11、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经营收入 112、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12(三)建立保证公共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121、从制度上保证公共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 122、通过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三农” 133、公共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发挥必须有完善的配套政策措施 13(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31、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132、扩大筹资渠道,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 14五、总结 14【参考文献】 15引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最应启动內需的地方就是农村,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创造需求,有效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然而,“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富裕”,也不是让先富起来的部分地区和人群停止发展,它的核心是“共同”,是使所有人能够共同参与发展的机会,共同提高发展的能力,共同促进发展的水平,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赋予广大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平等的发展能力,平等的享受发展的成果,弥合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一、新农村的由来与中央的要求(一)时代背景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以往农村建设方案提出的背景差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处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总的看来,这一时期的中国农村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人口的绝对数量过多;农民的社会地位处于社会底层并且文化素质极低;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经营效率低下,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不同层次的政府组织以及地方个人的关注点仍然局限在农村地区本身,即没有整体认识到如何从社会全局的角度促进农村的发展。比如南京国民政府关注的是通过发展农村生产为政府和工业提供资金和物质支持;而地方政府则是本着割据的思路试图通过加强对农村的控制稳定自身政权。2、新中国成立至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农村建设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农村建设是伴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进行的。当时国内的农业生产正从战争的影响中渐渐走出,农业生产地基础条件很差,但是农民因为暂时获得了土地所有权,在社会地位上大大提高而充满建设的积极性。这一时期,农村的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设施的建设为今后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但是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这些努力付诸东流。直至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民带来了切实的实惠。但是此时,现代性向农村的骤然涌入与农民大规模的外溢成为新时期农村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农村与城市在经济、基础设施、生活水平、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距已是越拉越大,并且形成了综合性的城乡二元结构。3、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自党的十六大之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矛盾条件下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已经变成国家战略。当前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对当今的城乡差别状况加以总结:1、在生产力水平上,比较发达的工业生产力水平与比较低下的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之间的不和谐;2、在收入水平上,城乡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拉大的不和谐;3、在生活方式上,以城市为主的工业文明与农村落后的农业文化的不和谐;4、在公共产品上,资源与服务在城市的相对富裕和在农村极度短缺的不和谐。(二)新农村建设内涵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目标包括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塑造农民新风尚、建设和谐农村。由此可见,其内涵涉及了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首先,从本质或者说政策理论层面上看,新农村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等国家发展理论政策的组成部分;其次,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和根本途径;再次,新农村建设是推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最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讲是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二、S市新农村发展情况分析(一)S市农村的状况S市地处福建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之美誉。全区现辖9个镇和1个开发区,总人口51.4万,其中农业人口41.25万,耕地42.16万亩,其中水田38.39万亩,桑地12.2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近20万亩。S农业以水产、粮油、蚕桑、畜牧为主导产业,不仅是全国著名的淡水鱼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兔毛、蚕丝加工出口基地,又是浙江省的产粮大区、牧业大区。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木业、花卉苗木、水产苗种、特种养殖成为了全区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2007年,全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三农”工作放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精神,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按照“基地、品牌、市场”的理念,全力推进我区农业产业工作,农业全面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保持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了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我区被省认定为农业特色产业综合强县(区)、水产养殖产业强县(区)、蚕桑产业强县(区)。练市镇、善琏镇、千金镇被认定为省畜牧产业强镇,菱湖镇、和孚镇被认定为省水产养殖产业强镇,练市镇被认定为省蚕桑产业强镇。S市根据其自身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区位优势,在发挥自身的特色产业外,又向新型经济进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村经济。1.桑蚕业:S市是全国重点的蚕茧产区之一,是我省优质茧生产基地和丝绸出口创汇基地。“辑里湖丝”闻名全国,丝绸文化历史悠久。2.水产业:S市处于杭嘉湖平原水乡,辖区内水网交错,池塘星罗棋布,水产资源丰厚,养鱼历史悠久,养鱼技术精湛,以盛产鱼虾而著称。3.畜牧业:S市是全省家禽饲养量1000万羽以上的5个县区之一,也是省无公害湖羊基地和湖羊本品种繁育基地,畜牧生产已成为S市农业的一大优势产业。4.种植业:

S市耕地种植以粮、油生产为主,是浙江省重点商品粮、油生产基地之一。5.林业:2007年绿化造林折合面积821亩,完成“四旁”植树5万株,完成林业基地建设1050余亩,均完成或超额完成省下达计划本段数据来自南浔区人民政府网:http:本段数据来自南浔区人民政府网:http:(二)S市的发展现状及规划1、培育发展块状经济,壮大农村经济支撑在区委、区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我区已形成十大块状经济,且规模越来越大,2005年实木地板销售收入超75.8亿元;元器件及电磁线销售收入达55.2亿元;电梯销售收入13.8亿元。这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一是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7314元,增长14%。据调查农民收入的70%以上直接或间接来自当地的特色块状经济。如旧馆镇与和孚镇的重兆村这几年个私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块状经济。这给两地的农民带来了不菲的收益,据农户自己的反映,他们的人均纯收入超万元,这两地也成为我区私家车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二是转移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个私经济的发展,块状经济的壮大,使许多农民从田间地头走出来,据统计,2005年我区转移农村劳动力20600人。据调查,我区农村中纯农户的数量这几年大量下降,据了解,旧馆镇的纯农户不到10%。三是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S块状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一些专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如S木业的发展推动了建材市场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地板城和家私广场等专业市场;双林镇的毛纺产业推动了当地毛纺市场的发展,现该镇成为浙北最大的毛纺集散交易市场。市场的发展吸引了众多的客商云集S,以往握锄种地的S农民坐地当起了“小老板”。同时,块状经济的发展吸引了众多的外来务工者,促进了中介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四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块状经济的发展为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提供了条件,S镇的一些村通过出租村集体房屋,旧馆镇潘家庄村通过土地流转,增加了集体经济的实力,加快了村公共设施建设的进程。2、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现代农业进程S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保持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一是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品牌建设。2005年全区新增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10家,新增7家“双五一千”企业。中林南星福建合板有限公司被评为省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中水饲料水产养殖中心被评为全国供销系统重点龙头企业。同时,我区十分重视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如“青藤葡萄”获得省精品水果展金奖:“中水甲鱼”、“华鑫康大米”,“茂业鱼干”获得省农博会金奖;“青藤葡萄”、“方示黄花菜”已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二是发展特色农业,培育新兴产业。在练市裘皮加工业的推动下,以练市镇、善琏镇为中心的獭兔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全区獭兔饲养量达70万只。以千金镇为主的温氏鸡养殖户发展到了800户,肉鸡饲养量达1250万羽,销售收入达1.11亿元,实现利润1387.5万元。以练市镇为中心的黄花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以菱湖镇为中心的水产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区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6万亩。全区温室龟鳖饲养量1785万余只。特色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如千金镇的三峡移民马发兴一家以前主要靠政府补贴生活,在政府的帮助和引导下,现马兴发一家从事温氏养鸡,全家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摆脱了贫困。三是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在区委、区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下我区已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44家。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各类专业户,使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广阔的大市场联结在一起。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的成立降低了农户种植、养殖、经营的市场风险。温氏养鸡就是通过中介组织的牵头,农户和温氏集团有了产销的联系,农户不用为养殖鸡的销路而担心,避免了市场的风险。练市镇农户种植的黄花菜就直接销给方氏农庄。四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培育农村经济新亮点。我区充分发挥S古镇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发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湖水景、享田园乐”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和“渔家乐”等农业生态旅游项目。S镇“福建青藤绿色生态科技精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1000亩,计划总投资5800万元。该园区由业主创建,分设水果区、垂钓区、旅游度假区等多个功能区。福建荻港徐缘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徐缘渔庄”渔家乐项目,坐落于和孚镇荻港村,占地面积206亩,计划总投资2500万元。S镇“龙吟休闲观光园”、“半亩地农家乐”等项目已基本建成。3、建设农村新社区,改善农村整体面貌S市加快生态区建设,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一是全面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全区累计完成1915个自然村整治,受益人口26.28万,占全区农业总人口的64.46%。2005年S镇横街村等6个被评为省市小康示范村。以调查的省级小康示范村——和孚镇荻港村为例,该村主干道路100%硬化,路灯安装率达100%,标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90%,绿化覆盖率达到28%,并新建占地20多亩的农民公园。二是加快推进农民饮用水工程。以清水河道建设为抓手,推进河道整治。2005年全区已建设清水河道101公里,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完成投资1651万元,改善受益人口3.9万人。三是大力推进“康庄工程”建设。在2005年8月份全面完成了自2003年7月份开始建设的130条总计317.5公里“康庄工程”建设任务,实现了村村公路黑色化,全面完成了237个港湾式停车场建设,有96%以上的行政村通上公交车。四是推进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已完成S镇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布点工作。同时,组织开展了长效管理工作“回头看”,村庄环境长效管理进一步完善。4、完善保障体系,维护农民利益一是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完善理赔业务、卫生服务和监督管理机制。目前,全区已有37.52万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占应参保人数的96.92%。二是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我区各级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落实参保人员,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2005年落实参保人数1194人,其中参加基本生活补助制度1126人。至2005年底,全区累计落实参保人数13902人,其中参加基本生活补助制度13526人。三、S市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一)基层干部素质不高,后继乏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领头羊,是团结带领农民奔小康的骨干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状态如何,党员的形象怎样,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基层党组织能否发挥引领作用,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大问题。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村干部素质低下、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据来自福建S市纪委信访室的统计,2008年上半年受理的31起信访案件中,反映农村干部问题就有11起,占信访总量的35.5%。这说明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不高已经导致了农村社会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干部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目前由于农业比较利益太低,不少有文化、善于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青年农民,已经将自己的土地转包或者直接放弃土地,转而进城打工去了。农村中的其他优秀青年有的通过考学离开了农村,有的通过参军去了部队。这样一来,在家务农的人员便大多成了老人和妇女,这就是所谓的“3860”部队。有文化的“能人”外流,直接导致了农村人才的断层。据调查,福建S市全区农村干部中文盲半文盲占到四分之一以上,个别村干部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全区务农的160302名党员中,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只有30068人。由于文化水平低、视野狭窄、见识短浅,很多农村基层干部对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品种接受较慢,有的甚至宁肯固守低效益的传统种植业,也不愿向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2、农村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缺乏生机村干部是否年富力强,直接决定着农村基层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但目前从整个区农村干部队伍的情况看,年龄老化、班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据福建提供的统计数据,目前全区的农村干部中,35岁以下的只占24%,36岁以上的占到80%左右。有的村老书记竞选村主任不成,就对村民新选出的村主任“很挑鼻子竖挑眼”,干预甚至包揽村务,引起村民的强烈不满。从党员队伍结构来看,年龄老化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全区务农的160302名党员中,35岁以下的32645人,占20.4%,36到45岁的34353人,占21.4%,46到55岁的33513人,占20.9%,56至60岁的19932人,占12.4%,60岁以上的39859人,占24.9%。有的村由于支部书记长期“把持朝政”,多年不发展年轻党员,或者只发展自己家族、自己亲戚入党,造成村干部的年龄老化和“近亲繁殖”,致使不少有培养前途的“非族非亲”青年被排斥在村干部队伍之外。3、村干部的思想水平和服务意识低目前,不少农村干部存在办事不讲政策、管理不寻章法、工作随意性大的问题,群众称为“口袋政策多,口头协议多”,主要表现就是村干部遇事先为自己或者家族、亲友打算,在宅基地分配、计生罚款、土地承包等问题上,厚此薄彼,优亲厚友。如在计生问题上,对亲属子女不严格要求,甚至包庇、纵容其超生、偷生,目前次问题已经成为村民上访告状的新焦点。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基层干部党员思想境界不高,道德素质低下,只有自私自利,没有公道正派。如有的村干部自身不正、手脚不干净、毛病一大堆、或以权谋私、或自己有把柄掌握在村民手里,所以行为不能服众;还有的村干部不但财务不清、办事不公,而且作风不正、工作不勤,在工作中或者欺上瞒下,不办实事;或者急功近利,“掏群众的腰包,创自己的业绩”,所以没有威信。在调查中有的村民说:“村里的干部靠的是救济,谋的是私利,想的是自己,帮的是亲戚。”(二)农民增收特别是纯农户的增收困难一、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主要出发点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过上舒适富裕的生活。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92个村中有68个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种植模式,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到25%;927户中有446户只有种植不搞养殖,收入的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就是一些专业村、专业户,由于产业化程度低,很容易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农民的增收也很不稳定。二、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闲置,一年只能从事三四个月的简单劳动,多数人在基本失业的生活状态。中国农村大多数人还在靠简单的农业劳动生活,相对贫困是必然的。S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滞缓,农业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带动作用不强。我区个别镇二三产发展缓慢,农民就业渠道少,劳动力转移不快,影响了农民增收。(三)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不够1、财政资金对农村支持乏力温家宝总理指出,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长远发展有深远影响。农村基层设施建设包括了水、气、电、路、田、林、道、通信广播电视、文化活动场所、村容村貌等方面。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一般来说,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外部效应,社会效益较强而经济效益较弱,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是公共财政的重点。但是新区成立以来,社会事业各项建设任务都很重,资金投入较大,区财政相对困难,尽管如此,区财政还是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农业资金,加上从市里分得的农业发展基金和农业创新基金,但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看,投入显得还很不够。各镇由于市本级行政区划调整后,镇财政收入来源并没有增加,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农业的投入。2、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还未推广我国本来就人多地少,加上人口不断增长和大量占用耕地,全国耕地面积已经从1996年的19.51亿减少到2008年的17.35亿,全国人均耕地为1.41亩,全国666个县的人均耕地已经低于联合国提出的0.795亩的警戒线。我们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人与地的矛盾还会加剧。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科学技术的作用就更加重要。S市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农村的建房、厂房等建筑用地占用了耕地的很大一部分,而且生产模式没有得到改变,这就更加弱化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3、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相对落后农村的教育不仅包括农村义务教育,也应该包括农民的教育培训。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政府的责任。农村的孩子应该和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近几年来,我国各级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村的义务教育,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基础和传递效应,相比城市农民受教育程度还是有一定得差距,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水平还是很落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救助体系还不是很健全。(四)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严重缺位城乡二元化的格局,使城乡社会保障出现巨大反差。社会保障的基础是“大数法则”,即用恒定的大数来保障突发的小数。参与保障的人数越多,承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在我国与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建立了呈明显二元化特征的社会保障体系,即在城市,建立了面向企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与集体救助相结合而以前者为主的保障制度。目前尚未在农村建立作为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当前S市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且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是很小的。不仅如此,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各个地方的发展也是很不平衡的。同时,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以及有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国有企业、城乡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空白的。2、社会保障能力差社会保障包括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两大系统,而资金保障在两大系统中具有关键的作用。而资金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保障资金不足。主要是因为国家财政的投入与市场物价上涨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状况不相适应。近年来,国家增加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但是其增加的速度远低于物价上涨的速度。3、保障管理分散化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是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条块之间既无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无统一的管理办法。从管理机构上看,部分地区将在国有企业工作地农村职工的社会保障统筹归劳动部门管理,医疗保障归卫生部门和劳动者所在单位或城乡集体共同管理,农村养老和优抚救济归民政部门管理;一些地方的乡村或乡镇企业也建立了社会保障办法和规定,有的地方保险公司也搞了保险、妇联、组织部门、卫生部门、教育部门、教育部门联合办各种保险,形成“多龙治水”的管理格局。由于这些部门所处的地位和利益关系不同,在社会保障的管理和决策上经常发生矛盾。这样使本来已经够乱的管理体系更加混乱。 四、借鉴其他成功经验,提出对策建议(一)全面提升干部各方面素质1、大力培养培训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干部队伍首先,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强化培训,努力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更新其思想观念,使之能最大限度地与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化发展的潮流合拍,能为农民的致富最大限度的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能带领农民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抢抓机遇,追求最大的经济收益。2、要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首要的任务就是必须尽快培养和发展年轻党员,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必须坚决排除宗教势力的干扰,把那些有发展前景的种养殖大户、外出打工青年、复员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列为重点培养对象,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增加新鲜血液,逐步解决农村干部队伍老化、党的力量薄弱的问题,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活力和先锋模范作用。3、选举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导班子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注重选配好一个党性强、作风正、懂经营、善管理、热爱集体、立志创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好领导。“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一个村建设的好与坏,关键要有一个一心为公、甘于奉献、开拓进取、团结奋斗的领导班子。大量实践证明,选配好一个带头人,就能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保一方平安。为此,必须改进选人办法,更新用人观念,按照大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多种形式选准配好合格的农村党支部书记。选配村党支部书记的渠道要拓宽,既可以从乡镇党政机关及所属部门选派,也可以从县市所属部门或先进村中选派,既可公开向社会招聘,也可以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让有能力的中青年出来挑大梁。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支部书记的示范作用、监督作用,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让人民群众从内心里愿意听从村干部的号召,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1、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经营收入(1)遵循农业经济发展规律。土地收益满足边际收入递减规律及农产品缺乏需求弹性这两个规律应该引起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高度重视。土地收益满足边际收入递减的规律告诫我们,土地数量不变,增加某一生产要素投入过量,不但会增加成本投入,而且会使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减少,总收益下降。农产品缺乏需求弹性警示我们,农产品中的粮食、蔬菜等都是生活必需品,消费者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大而稳定。其供应量少,价格就高,会减少需求。如果供给量大,价格会降低,但需求增加不会很大,因而农产品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所以应重视发展农村优势产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经济作物、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现代农业除了供给农产品外,还可以提供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明传承、教育等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这样附加值就会增加,农民也就增收了。(2)新技术是农业发展的动力,可以促进农业增收。农业新技术主要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这些技术使农业成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些科学技术的应用:一是提高农产品稀罕量;二是改善农产品品质;三是减轻劳动强度;四是节约能耗;五是改善生态环境。(3)为农民销售农产品提供便利和场所,各级管理部门应增强服务意识,为农民进城销售农副产品提供便利,让农民增收增利,杜绝瓜农流泪、枣农发怒事件的发生。2、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1)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是减少农民数量,把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这样,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民从一个农产品的供给者变成了农产品的需求者。在这种状况下,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农产品价格就会上升,留在农村的农民在农产品价格上升的情况下收入就能增长。(2)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走了和尚走不了庙”,他们原来种植的耕地还留在农村,留在农村的农民就能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也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3)要抓紧制定有利于农民就业的法律法规,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分层次发布求业信息,引导农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三)建立保证公共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1、从制度上保证公共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在1994到2008年的15年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增长率有10年低于国家财政支出增长率。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的比重,1994至1998年在9%到10%之间,1999到2001年下降为8%左右,2004至2008年继续下降到7%。虽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财政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公共财政支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一定的财力基础和条件,但是要使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还必须有制度保障。一是通过法律法规予以保证,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保证各级政府支农资金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同步;二是中央政府通过各种配套、奖励措施。激励地方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如对地方政府支农资金达到一定得比例之后,中央政府在转移支付、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对于经济落后、财政困难的地方,中央政府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保证财政支农;三是将地方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比例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用政策、规定引导干部重视支农工作。2、通过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三农”“三农”的解决离不开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但是仅仅靠政府一方面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形成一种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为引导,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共同投入的机制,使财政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投资不意味着完全由政府包下来,实践也证明,全部由政府包下来的做法容易产生效率低下。在“三农”各种项目中,对于具有明显社会效益的项目,如农村公共道路、农村基础义务教育、农村人畜卫生防疫等,政府要无偿投资;对于具有经济效益和示范价值的项目,如一些小型的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高品质优良农产品的生产等,可以采取政府控股、参股、资本金投入、担保、补贴、租赁、转让等形式引导社会各界包括农民、农村经济组织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形成一种全社会重视“三农”、关心“三农”、支持“三农”的局面。3、公共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发挥必须有完善的配套政策措施要使公共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率,“好钢用在刀刃上”,离不开其他有关的配套政策措施。首先要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督检查和管理,确保财政支农资金不被挪为他用,使财政支农资金不折不扣、的的确确地用于支农。其次要探索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体系,奖优罚劣。对严格遵守国家支农政策的地方和单位,在项目、资金安排上要优先考虑。再次要推进县乡机构的改革,切实转换县乡职能。但是现有的县乡状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果现有的县乡机构不改革、职能不转换、人员不分流,财政支农资金很有可能变成“养人”的“吃饭财政”。县乡机构改革的关键在于职能转变。只有这样,公共财政才能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下去。(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1、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1)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所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中最低层次的保障,是一种直接消灭绝对贫困现象的举措,是政府为农民设立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因此,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重中之重,必须尽快启动与实施。首先是科学确定保障标准,其次是合理筹集保障基金,同时还要正确界定保障对象。(2)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关研究表明,要建立一项储备积累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使它发挥应有的功能,一般需要20-30年时间,这时我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期。因此,当前必须积极稳妥的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是:“十一五“期间,重点做好富裕型农村和失地农民以及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工作,力争到2010年使参保人口占农村应保50%左右;争取在2020年基本建立起覆盖范围比较广泛、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保障方式多层次、资源来源多元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的比较健全的制度体系。(3)建设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正确选择合作医疗的形式及内容。应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意愿,选择乡办乡管、村办乡管、乡村联办、村办村管等多种农村合作医疗形式,逐步形成以村合作医疗组织为基础、乡镇合作医疗组织为重点,一定范围的县市联合的多级合作医疗组织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医疗筹资机构。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要按照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予以支持的办法进行。2、扩大筹资渠道,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在资金筹集上建立多种形式筹措社保资金,建立国家、地方和个人三位一体的投资结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三方,但国家要明确三方的合理投资分配比例。要广开融资渠道,可考虑将土地补偿费、土地使用费、农业税、农业产业化经营所得的合理部分挪为法定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渠道。五、总结本文从宏观方面分析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对福建S市新农村建设起步状况、发展目标、长远规划等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对目前S市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归纳总结,提出如何发挥财政职能的作用,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措施。运用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实例,对S新农村建设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给予解决方案与建议。S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特色产业且结构合理的新型经济开发区。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S市的未来充满了憧憬。首先,通过对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争取在2015年使全区的大专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25%以上,领导干部队伍更趋于年轻化。其次,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具有我区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加大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的奖励扶持力度,使农民的村收入在数量上有质的提高。再次,政府应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使得农民有效率的生产出有附加值的农产品。最后,通过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全区农民的福利得到保证,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进而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只是单纯的村庄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必须牢牢把握中央全会《建议》中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在农民辛勤劳动和政府政策扶持的结合下去进行新农村建设,要多干雪中送炭的事,少花锦上添花的钱,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得到实惠,使农村面貌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得到改善,让农村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1]王广信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探讨.[M].北京.经济科技出版社.2006.12.[2]姚林香.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技出版社.2007.1.[3]李小云等.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技文献出版社.2006.3.[4]卢贵敏等.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J].中国财政.2006.7.[5]王次忠.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支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政协.2006.6.[6]田志强.公共财政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6.6.[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Z].2005[8]张五常.经济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8[9]徐明.金融支持“三农”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6[10]汪光燕.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J].农业经济.2005.6[11]胡乐鸣.科学谋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业经济.2005.11[12]曲永刚.浅析我国农业融资的问题及对策.[J].生态经济.2004.11[13]马晓军.建设新农村钱从哪里来.[N].中国青年报.2005.12[14]孙良.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2.2[15]肖金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及创新.[J].人口与经济.2004.3[16]杜青林.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5[17]盛来云.农民收入增长格局的变动趋势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