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专题十三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D/31/wKhkGWY7FZ6Aa5h9AABwr0Y54_w556.jpg)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专题十三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D/31/wKhkGWY7FZ6Aa5h9AABwr0Y54_w5562.jpg)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专题十三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D/31/wKhkGWY7FZ6Aa5h9AABwr0Y54_w5563.jpg)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专题十三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D/31/wKhkGWY7FZ6Aa5h9AABwr0Y54_w5564.jpg)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专题十三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D/31/wKhkGWY7FZ6Aa5h9AABwr0Y54_w55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三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高考政治
(新课标Ⅱ专用)第1页1.(天津文综,9,4分)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课时说:“哲学很主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
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么,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么。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
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科学B.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C.哲学是改造世界物质力量D.哲学探究是世界本质和普遍规律考点一哲学是什么五年高考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答案
D本题主要考查哲学是什么知识。因为哲学探究是世界本质和普遍规律,哲学
能够为详细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
D正确切题。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学说,不是详细科学,A项错误;B说是哲学产生,不符合设
问要求;哲学不是物质力量,C项错误。第2页2.(江苏单科,24,2分)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团聚、
国家统一、社会友好。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尚圆”思维,考究圆满、圆
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美好追求。由此可见
()①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②传统文化含有鲜明民族性③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特征和哲学是什么。材料中中国人考究圆满、圆融、圆通,追
求团团圆圆等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性,②正确;中国传统哲学“尚圆”思维其实是受中
国古代“家国一体”社会组织结构影响,表达了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④正确。
故选C。材料中未包括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影响,①不选;③错误,只有科学哲学才能够指导
人们正确改造世界。第3页3.(江苏单科,25,2分)爱因斯坦说:“哲学推广必须以科学结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
立并广泛被人们接收之后它们又经常促使科学深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道路中选
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
()①详细科学进步推进哲学发展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③哲学为详细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②说法错误,不能说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排除A和C。B和D都有③,区分①和④就
能够了。①是详细科学与哲学关系,符合材料主旨;④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材料无体
现。排除D,故选B。第4页4.(山东文综,34,4分)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
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哲理是
()A.联络是普遍和无条件B.有什么样世界观就有什么样方法论C.先知后行重在知D.有什么样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社会意识答案
B联络是有条件,故A错。应是先行后知重在行,故C错。题干没有反应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故D与题干无关。故选B。第5页5.(福建文综,35,4分)今天,我们面正确是一个变革时代,每个人都在思索。有学者这么写
道:假如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假如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假如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对此,正确了解是
()①正确反应时代精神哲学是社会变革先导②反应时代客观要求观念能够支配社会发展③社会存在改变发展决定时代观念改变发展④时代观念反作用表达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A.①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④答案
D考点定位:哲学在社会变革中作用以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观念不
能支配社会发展,②错误;题干没有包括社会存在决定作用,③与题干无关。题干反应了真
正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精华,是社会变革先导;题干中时代观念对社会发展反作
用,表达了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①④正确,应选D。第6页6.(课标,20,4分)“今天科学技术不但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
客观世界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
学关系论断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含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含有方法论指导作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教师专用题组答案
C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观点错误,①不能入选;③夸大了哲学作用,观点错误,不能入选;
②④正确,故选C。第7页1.(山东文综,33,4分)宋代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屡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
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依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本原便是“吾心”,“理”是
离不开心。此处所表示“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分歧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分歧考点二哲学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答案
C考点定位:哲学基本派别。题干中朱熹认为“理”是事物存在依据,属于客观唯
心主义观点;陆九渊认为世界本原便是“吾心”,是主观唯心主义表现,C符合题意,故选C。
A、B、D均与题意不符。第8页2.(天津文综,7,4分)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探索不停取得新进展。3月,大亚湾
中微子试验国际合作组宣告发觉了一个新中微子振荡,有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
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告首次在试验上观察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
贝尔奖级别发觉”。科学家这些新发觉再次证实
()A.思维与存在含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详细科学是哲学基础D.哲学源于对世界惊异答案
A考点定位:哲学基本问题。“新发觉”说明思维能够认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含有
同一性,故A切题,答案选A。B为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切题。题干不包括详细科学与哲学关
系,故排除C。D错误,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追问和思索,而非对世界惊异。第9页3.(福建文综,34,4分)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应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次序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特征③世界是一团永恒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哲学范围A.③→④→②B.②→③→④C.③→②→④D.②→①→③答案
C考点定位:唯物主义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发展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
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③是古代朴素唯物主
义观点,②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④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正确。①是唯心主义观点。第10页4.(浙江文综,27,4分)中国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
最基本成份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是夸克、电子
等。由此可见
()①唯物主义观念由来已久②详细认识会在发展中不停被超越③真理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④认识目标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教师专用题组答案
A题干没有包括真理和实践关系,故③与题意不符;题干强调认识发展,而非改造世
界,④与题意不符。①②符合题干主旨,应选A。第11页5.(江苏单科,27,2分)某试验团体经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
通路中一系列分子过程。依据其研究结果研发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
明
()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②思维和存在含有同一性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④实践是认识目标和归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D①说法错误,意识即使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不过意识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故应舍弃。某试验团体经过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一系列分子过程,说明②应选。③本
身说法错误,认识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一定就能认识规律,故舍弃。
材料中研究结果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说明④当选。第12页(江苏单科,26,2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唯物主义者,
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防止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
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①人类社会物质性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③唯物辩证自然观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A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相关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
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本质归结为实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实现了
唯物辩证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故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考点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专用题组第13页1.(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三模,20)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订多项政策办法,大力推进哲学
社会科学发展。党中央之所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是因为
()①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主要工具②哲学是最高概括科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③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组成部分推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含有不可替换主要地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三年模拟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A组—高考模拟·基础题组(时间:15分钟分值:48分)答案
B哲学是科学最高概括,而不是最高概括科学,②错误;③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
学之分,并非都推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①④正确地回答了党中央之所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
展原因,入选。第14页2.(宁夏平罗中学期中,4)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四,是“世界哲学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
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指出,世界哲学日关键理念是,人们深信哲学能够为造福人类、推进和
平、处理复杂问题作出主要贡献。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也曾经笑谈:“哲学,就是对无解问
题做出费解回答。”他们强调哲学作用在于
()①培养人们批判性精神以变革社会②推进各门详细科学发展以造福人类③为处理复杂问题提供基本科学方法④提供人类个体解放和集体解放力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C本题没有表达推进详细科学发展,排除②;哲学为处理复杂问题提供世界观、方法
论指导,但不是基本科学方法,③错误,排除。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第15页3.(宁夏石嘴山三中第四次适应性考试,17)人类需要伟大思想家指导。中国人说:天不生
仲尼,万古如长夜。正是有了老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人类才从根本
上告别了荒昧,走向人文、理性、高贵。社会永远在改变,而今该怎样让人类告别战争、贫穷、
恐怖、灾害……新时代呼唤新智慧、新真正哲学。要能指导当代人类,这要求新智慧
()①能够正确地反应时代任务、要求和历史趋势②能反应新时代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状态③能帮助人们正确对待自然、社会改变和发展④能正确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详细领域规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
B“新时代呼唤新智慧、新真正哲学”说明真正哲学要能反应时代任务
和要求,真正哲学要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事物,故①③符合题意;②与题意无关;④说是具
体科学,与题意不符。第16页4.(黑龙江牡丹江一中开学检测,20)坚持唯物主义是做任何事情取得成功前提。即使人
们都知道这一道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总有些人犯唯心主义错误,如“一点论”、从愿望出发
等。以下能说明一些人犯唯心主义错误原因是
()①行动中犯形而上学错误,滑入唯心主义②主观主义思想严重,实际就是唯心主义③受唯心主义影响,一些人会有错误世界观④一些人没有把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起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A③表述是唯心主义影响,与题意不符。④表述错误,不把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起
来不一定就犯唯心主义错误。在行动中犯形而上学错误以及主观主义思想严重等都会产生唯
心主义错误,故①②入选。第17页5.(陕西渭南二模,20)“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经过观察太阳周年运
动,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改变规律所形成知识体系。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
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主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
“中国第五大创造”。“二十四节气”
()①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改变发展②含有科学性,表明思维与存在含有同一性③来自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④对人类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因而是真理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
C
“二十四节气”是对自然规律反应,而不是自然规律,而且它也不能支配着自然界
改变发展,①错误。“二十四节气”反应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改变规律,含有
一定科学性,也表明了人思维能正确反应客观存在,②正确。“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经过
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改变规律所形成知识体系。它指导
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说明“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
③正确。不能因为“二十四节气”对人类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就说它是真理,④排除。第18页6.(新疆乌鲁木齐第二次诊疗性测验,20)长久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总给人一个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印象。某高校为了增强马哲说服力和时效性,将课堂延伸至网络,
师生在网上互抛论点,共同辨析对理论和现实疑惑;教师在课堂上则集中围绕网上热点话题授
课,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活”了起来。可见,上好马哲课
()①需要讲课教师坚持主观与客观详细历史统一②需要引导学生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③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④有利于激发青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
A“增强马哲说服力和时效性”,需要讲课教师坚持主观与客观详细历史统一,
①正确。能够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形式,但不能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②错
误。上好马哲课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而不是科学性,③与题意不符。“师生在
网上互抛论点,共同辨析对理论和现实疑惑;教师在课堂上则集中围绕网上热点话题讲课”,
有利于激发青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④正确。第19页7.(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一模,22)与“舍天地则无认为道”相对立观点是
()①“物理不外于吾心”②“未有此气,已经有此理”③“阴阳二气充满太虚,另外更无他物”④“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A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意,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是物质决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
物质。“舍天地则无认为道”是唯物主义观点,与之相对立是唯心主义观点。“物理不外
于吾心”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未有此气,已经有此理”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①②符合题意,
故选A。③④都是唯物主义观点。第20页8.(黑龙江牡丹江高三测试,14)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活
火。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心灵所采取一个观点。这两种观点
()①都回答了世界本原问题②表达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歧③表达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歧④前者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A.③④B.①④C.①②D.②③答案
C赫拉克利特观点是一个唯物主义观点,柏格森观点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他
们都对世界本原问题作出了回答,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故选C。第21页9.(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第一次检测,20)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我国
古代也有“五行说”,认为世界是由水、木、金、火、土演化而来。这两种观点共同之处
在于
()A.科学地揭示了世界本原B.必定了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C.必定了物质和意识含有同一性D.认为世界是物质,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答案
D题干中两种观点,都认为世界是物质,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但都有一定
不足,即把物质归结为详细物质形态,D正确切题,A说法错误。它们回答问题是世界本
原是什么,没有回答物质和意识是否含有同一性,B、C不合题意。第22页10.(贵州遵义第二次联考,2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
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要求,既含有中国传统思想特点又反应了时代任务,表现出认识世界、
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主要功效。这表现为真正哲学
()A.是对社会生活总结和升华,能够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方向B.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物质力量C.是“科学之科学”,能够为详细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D.正确反应了时代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力工具答案
D“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结合我国实际和时
代要求,既含有中国传统思想特点又反应了时代任务,表现出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
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主要功效”说明真正哲学正确反应了时代特点和要求,是认识
和改造世界有力工具,故D选项符合题意,能够入选;A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表达,排除;B说
法错误,哲学是一个精神力量,排除;C错在“科学之科学”,排除。第23页11.[海南海口调研测试(二),21]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关系)有很多不一样观
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
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认为,“假如人身体源于业已存在有生命物质,人精神和灵魂
则是上帝直接创造”。以下对二者观点评析正确是
()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②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能够离开物质而存在③前者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是科学④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是错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A
桓谭观点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其未能准确描述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是不科学
,故排除③。约翰·保罗二世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排除④。①②切题,答案选A。第24页12.(甘肃天水基础检测,20)新华网曾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其中,含有主观
唯心主义色彩观点是
()①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③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④放下烦恼:高兴其实很简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人主观精神是世界本原,①③符合题意。②强调实践
主要性,④强调意识对心理调整作用,②④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第25页1.(贵州毕节第一次质量检测,20)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思想家范缜在《神灭论》中提出: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以下观点与之相对立是
()A.万物皆备于我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形者,有生之本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B组—高考模拟·综合题组(时间:15分钟分值:48分)答案
A材料中“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
义观点,而“万物皆备于我”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相对立,A符合题干要求;B、C、D观
点都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B、C、D。方法技巧
该题属于逆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懂题干中观点蕴含哲理;其次要搞清选项中观点蕴含哲理,并与题干中观点蕴含哲理进行对照。第26页2.(新疆乌鲁木齐第二次诊疗性测验,19)朝鲜古代哲学家李滉认为,孟子提出“四端”(恻
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发于形而上之纯理,而《礼记》中“七情”(喜、怒、哀、惧、
爱、恶、欲)则直接发于形而下之气,并认为气随剪发;同期奇大升却认为“四端”是“七
情”一部分,“四七”同质、皆发于理。由此,二人进行了8年“四七之争”。李滉与奇大
升之间“四七之争”
()①说明任何哲学都要回答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②是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较量③说明二人在何者为本原问题上没有根本分歧④是朴素唯物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较量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答案
B哲学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问题,①正确。李滉观点
是“四端发于理,七情发于气,且气随剪发”,“四端”和“七情”都是一个意识,他认为世界
本原是“理”,所以李滉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奇大升观点是“四端”“七情”同质、皆发
于理,由此可见,奇大升观点也是客观唯心主义,③正确。②④观点在材料中得不到表达,排
除。第27页知识拓展
“四端”指仁、义、礼、智四种伦理观念发端;“七情”是喜、怒、哀、惧、
爱、恶、欲七种感情或心理作用。在朝鲜哲学史上,围绕着“四端”“七情”产生根源问题,
分成主理论和主气论两大学派,进行了长达3之久争论,世称“四七论辩”。第28页3.(福建龙岩五校联考,21)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没有能
为力感觉。面对生活中许多困难和问题,有些人心里明明知道荒谬,但依然想去求援“神”
“佛”。从世界观角度看,以下各组对立观点最能反应一些人上述矛盾心理是
()①气者,理之依也——未有此气,已经有此理②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③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存在就是被感知④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
B求“神”拜“佛”是唯心主义观点,有些人心里明明知道荒谬,但依然想去求援
“神”“佛”,表达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①③表达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
故选B。②中两个观点都是辩证法,④表达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均不合题意。方法技巧
解答本题,首先要判断求援“神”“佛”是什么观点,与其对立观点是什么;然后
分析四个题肢,看哪些题肢表达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第29页4.[江西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一),17]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习
近平说:“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知识
变革和思想先导。”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变革先导作用主要表达在它
()①含有直接现实性,能把主观观念变成客观现实②经过批判旧制度和旧思想,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③能准确预见社会发展细节和方向,取得群众了解和支持④能提出社会发展理想目标,指导人们追求美好未来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
D
哲学对社会变革先导作用,首先表达在它能够经过批判旧制度和旧思想,更新人
观念,解放人思想;还表达在它能够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理想目
标,指导人们追求美好未来。②④正确,答案选D。方法技巧
本题也能够直接用排除法解答。只有实践才含有直接现实性,才能够将人脑中观
念存在变为现实存在,①错误,排除;“准确预见社会发展细节”说法不严谨,③排除。第30页5.(山西名校联考,1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要“不忘原来、吸收外
来、面向未来”,要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紧密结合。这表达了真正哲学
(
)①是社会变革先导,含有服务社会主要功效②是时代精神精华,正确地反应了各个时代任务和要求③是“科学科学”,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④由社会经济、政治决定,牢牢把握所处历史时代脉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
C②中“正确”“各个时代”说法错误,正确说法是在不一样程度上反应了时代任
务和要求。③中“科学科学”说法错误,因为哲学不能取代详细科学。①④正确切题,故
选C。易错警示
依据教材知识可知,真正哲学是时代精神精华,是因为它们在不一样程度上反应了
时代任务和要求。不注意从细节上把握教材知识易错选A。第31页6.(河北邯郸一模,17)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他提供
不是现成教条,而是深入研究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方法。”这说明对待马克思
主义应该
()①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②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来指导人们世界观③从马克思主义详细行动纲领出发来指导实践④利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处理实际问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B马克思整个世界观提供是深入研究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方法,这说
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该利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处理实际问题,把坚持马克思主
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第32页7.(重庆一中3月模拟,20)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矛盾,我们正在寻找确定新价值取
向,提出以控制人口增加、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连续发展。有学者称,可连续
发展是一个“发展哲学”。这说明
()A.哲学是智慧之学,为人们实践提供详细方法指导B.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源于我们在实践中对世界追问和思索C.哲学任务是指导人们科学地对待自然界改变与发展D.哲学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结果答案
B“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矛盾,我们正在寻找确定新价值取向”,这说明哲学
源于我们在实践中对世界追问和思索,B项正确;A、C、D说法错误。故选B。方法技巧
本题也可用排除法解答。A错在“详细”,哲学为人们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详细
科学为人们实践提供详细方法指导。C错误,哲学任务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路途上点
起前行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错误,只有真正哲学才正确地总结和
概括了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结果。第33页8.(海南文昌中学高三期末,18)伴随近代科学发展,原来许多包含在哲学之内学科纷纷
独立,成为新兴科学。据此,有些人消极地认为哲学已经“无家可归”,哲学使命已经结束。
相反,有些人认为这既是科学成熟也是哲学成熟,哲学不是“无家可归”,而是“四海为
家”。以下关于这两种观点表述,不正确是
()A.“无家可归”论者正确地看到了哲学不能代替科学B.“无家可归”论者错误地把哲学与详细科学绝对地对立起来C.“四海为家”论者正确地看到了详细科学发展对哲学推进作用D.“四海为家”论者正确地看到了详细科学发展一样需要哲学指导作用答案
C本题考查详细科学与哲学关系。哲学与详细科学是普通与个别关系,二者之间
存在着既相互区分又相互联络辩证统一关系。首先,详细科学进步推进哲学发展;另一
方面,哲学为详细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四海为家”论者,看到了哲学对详细
科学指导作用,C观点错误,本题要求选择表述错误,所以选C。第34页9.(甘肃高三二诊,20)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
皆备于我”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思想。这两种思想共
同点是
()A.都认可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主观精神B.都认可客观精神是世界主宰和本原C.都否定思维决定存在D.都否定存在决定思维答案
D“万物皆备于我”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客
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都认可思维决定存在,否定存在决定思维。故本题
选D项。知识拓展
道生一,一是太极;一生二,二是阴阳;二生三,三是阴阳配合;三生万物,万物是万事万
物。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9 What's your hobby 说课稿(说课稿)-2024-2025学年湘少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2023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反比例函数1 反比例函数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
- 10《爬山虎的脚》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 Animals at the Zoo Lesson 8 Tigers and Bears说课稿 冀教版(三起)
- 2025民间个人借款合同书范文
-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第13周 6.2卓尔不群的雅典说课稿
- 2025常年法律顾问合同
-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第二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001
- 2025独家经销合同范本
- 九九乘法口诀表(超清晰打印版)
- 高考作文答题卡(作文)
- 在乡村治理中深化推广运用清单制、积分制、一张图工作方案
- 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 营养学基础知识-课件
- 梅毒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 工程伦理第二讲工程中的风险、安全与责任课件
- 高中数学《椭圆》方程典型例题20例(含标准答案)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用耗材试用登记表【模板】
- 卫生部关于发布《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的通知((78)卫医字第1689号)
- 浙江共同富裕哪些值得关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