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古诗鉴赏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3/1A/wKhkGGY64O6AJH5eAAHRoIsZiwo147.jpg)
![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古诗鉴赏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3/1A/wKhkGGY64O6AJH5eAAHRoIsZiwo1472.jpg)
![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古诗鉴赏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3/1A/wKhkGGY64O6AJH5eAAHRoIsZiwo1473.jpg)
![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古诗鉴赏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3/1A/wKhkGGY64O6AJH5eAAHRoIsZiwo1474.jpg)
![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古诗鉴赏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3/1A/wKhkGGY64O6AJH5eAAHRoIsZiwo14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古诗鉴赏商歌①罗与之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②花下过,燕语似讥人。[注释]①商歌,古乐府旧题。“商”是五音之一,象征萧瑟的秋天。②负薪:背着烧火用的柴枝。1.明明是“东风满天地”的春天,诗人又为什么说“贫家独无春”?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因为贫穷人家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需要继续干活,整天去斩柴负薪,以换得零钱。所以“贫家独无春”。2.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一是诗题“秋”与诗里的“春”的对比;二是春满天地与独无春的对比;三是“负薪”与“花下”的对比。正是这些强烈的对比,使诗意动人心魄!
黄泥山①张謇幽壑穷余赏,林阴趁夕曛。寺从山侧见,水向路边分。轩②槛诗龛敞,蔬苔庙祝③耘。便期肩一䦆④,种药与锄云。[注释]①黄泥山:位于南通市南郊,南通狼山风景区五山之一。②轩:即新绿轩,当地人大多在此读书。③庙祝:寺庙里主持祭礼的人。④䦆(jué):一种农具。1.颔联“寺从山侧见”中的“见”,小南同学读作“jiàn”,小通同学读作“xiàn”,你认为哪种读音更贴合诗意?请将你的理解与同学分享。2.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答案】1.示例一:“jiàn”贴合。“见”意为看见,远望黄泥山的侧面能够看见寺庙,尽显黄泥山之悠远清静,照应首联“幽壑穷余赏”中“赏”的景象。示例二:“xiàn”贴合。“见”意为出现,诗人游览黄泥山时,在层层幽壑中寺庙忽然出现在黄泥山山侧,尽显黄泥山之悠远清静,又平添了游览的意外之趣。
2.这首诗记述了张謇游览黄泥山的所见所感。全诗围绕“赏”字,游览了幽壑、林阴、山寺、新绿轩等景,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对黄泥山美景的喜爱和游玩时的欣喜之情;尾联“便期肩一䦆,种药与锄云”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美景的流连忘返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诗人由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之景中联想到了什么?2.古人常说:“一词警策,乃使全篇生辉”,请从诗中找出人物最富表现力的那个动词并加以分析。
【答案】1.联想到一千多年前曹操登临碣石山观沧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需答出两点)
2.“挥”字,写出了人物(曹操)驰骋沙场、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显示了人物洒脱豪放、威猛勇武的性格特征。(词语,内容,性格特征,言之有理即可)
南安军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1.诗歌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意思相近即可)
2.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意思相近即可)
感怀①刘长卿秋风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水近偏逢寒气早,山深常见日光迟。愁中卜命看周易,梦里招魂读楚词。自笑不如湘浦雁,飞来即是北归时。【注】①此诗应作于作者被贬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之时。1.首联选取哪些意象,有何作用?2.尾联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1.选取“秋风”“落叶”“残花”等典型意象,渲染清冷悲凉的氛围,烘托作者内心的落寞与惆怅2.尾联运用对比手法,将自己与“湘浦雁”对比,自嘲自己还不如湘浦雁,大雁尚且能够回家,而自己却不能,从而表达了表达被贬失意、前途未卜的优愁和归期无望的痛苦(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采樵作
孟浩然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注释:萝:《全唐诗》校一作薜。《楚辞九歌山鬼》: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薜萝指隐者之服。1.首联交代了采樵的时间、
,颔联描绘了一幅艰难、
的景象,描绘了采樵人隐居山林的
,表达了
之情2.请赏析颈联并分析其表达的情感。【答案】1.
地点
破败
悠然自得
对樵夫的羡慕之情2.①用典,运用了“萝”的典故;②描绘了采樵人落日回家时的悠然自得、自在;③表达了诗人对悠然隐居生活的羡慕之情。
阅读周敦颐的《题春晚》,完成各题。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1.这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诗题中的“晚”?2.有人评价这首诗的意境是“静而不寂”,请结合诗句说说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答案】1.首句“花落”写暮春之晚;“昏鸦”“夕晖”是傍晚的景色,樵渔归家也是写日之晚。2.本诗描写诗人读书吟诗后傍晚稍立门外所观之景,村野薄暮时分和谐、静谧;但是因为“花”在“落”,“鸦”在“飞”,“人”在“归”,因此不显得清冷、空寂。
临江仙·送钱穆文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①,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②。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③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①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②筠:竹。③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1.请对“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作简要赏析。2.送别诗是古诗中常见的主题。结合诗句,分析作者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情感。
【答案】1.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将“心”比作“古井水不起波澜”,将“高风亮节”比作“秋天的竹竿”。是对友人内心恬静、不为外物所累、品行高洁、保持名节的赞颂,同时也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
2.这首送别词中的“一笑作春温”、“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表现了苏轼乐观豪放的旷达性格和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则写出词人对自己和友人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怅。
初到黄州苏轼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①置,诗人例作水曹郎②。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注】①员外: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所任的检校官亦属此列。②水曹郎:隶属水部的郎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篇两句,用语简洁,诗人借“自笑”“为口忙”“转荒唐”之语,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B.三四两句宕开一笔,描绘初到黄州,风尘仆仆之中,见江波而思鱼美,望修竹而羡笋香,伤感之情,溢于言表。C.第五句中诗人以“逐客”自命,是夸张愤怼之语。第六句中诗人以古今诗人自比,表明自己所得官阶都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D.最后两句反话正说,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体现出一种幽默之感。E.诗歌语言平实清浅,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2.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答案】1.BC2.①难言的伤感。开篇二句诗人回顾人生道路,“荒唐”二字看似轻松,实则自伤。②初到黄州的喜悦。颔联写诗人初到黄州,看长江而思鱼美,望好竹而羡笋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表现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③苦中作乐,乐观旷达。颈联写出了诗人遭逢贬谪之后的洒脱坦然、乐观旷达;尾联既有自嘲,也有对朝廷权势者的嘲笑,刻画了诗人被贬黄州时复杂矛盾的心绪,深刻地表明诗人无论遭受多大打击和迫害,绝不向命运低头,更不为此摇尾乞怜,始终保持旷达的情怀,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
客游李贺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⑤。【注释】
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代著名宫殿。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战2.同:二者都借“家信”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⑤裂帛:指写家信。1.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
”字形成鲜明的对比,“日暖”一句使用
手法,表现诗人
的情感。2.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指写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答案】1.
悲
想象(虚写)
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的思念异:①杜诗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②李诗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
紫骝马[唐]卢照邻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雪暗鸣珂①重,山长喷玉②难。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注释]①鸣珂: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②
喷玉:马嘘气或鼓鼻时喷散雪白的唾沫。1.这首诗通过描写环境的
和紫骝马行动的
,突出了紫骝马的
,借以歌颂赴边将士的
形象。2.本诗尾联与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达的情感有哪些共通之处?
【答案】1.
恶劣严峻
艰难
雄猛
英勇无畏
2.对当朝统治者昏庸无能的质问讽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郡斋即事①(宋)范仲淹三出专城②鬓似丝,斋中潇洒胜禅师。近疏歌酒缘多病,不负云山赖有诗。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注】①此诗作于宋仁宗景祐三年,范仲淹知饶州时,当时范仲淹48岁。②范仲淹因直言敢谏,先后被贬谪睦、苏、饶三州。专城,指出任州郡地方长官。1.诗歌颈联“健”“迟”两字用得极为精妙,请简要分析表达效果。2.本诗尾联所表达的情感和《渔家傲·秋思》结尾“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答案】1.健,“强健”或“精力旺盛”的意思,写出诗人在雨中赏菊的兴致之高;“迟”,“晚”的意思,写出诗人观赏江月的流连忘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2.《渔家傲》结尾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乡愁,表达了戍边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暗含对战争的厌恶和无奈。本诗结尾表达了诗人不以浮沉荣辱萦怀的旷达胸襟,以及虽遭贬谪却乐享山水、陶醉其中的愉悦之情。
阅读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思①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注释】①春思:这首诗是贾至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1..根据全诗,概括诗中春天的特点
。2.小语认为“春日偏能惹恨长”中的“惹”字用的非常好,请帮他做个赏析。
【答案】1.明媚动人(生机盎然亦可)
2.①“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春日人格化,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③表达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备守致道①辛弃疾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却忆安石②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③。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注]①致道,史正志,字致道,曾知建康府,兼建康行官留守。辛弃疾时任建康(今南京)通
判,此时他南归已七个年头,而抗金复国事业却毫无进展,他还遭到朝中议和派的排挤打击。②安石,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③泪落哀筝曲,晋孝武帝末年,谢安位高遭忌。1.请简述首句中“闲”字的表达效果。2.词人是如何借景抒情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1.“闲愁”,是作者故作轻松之笔,其实是他关心国事但身不在要位始终不能伸抗金之志的深深忧愁。
2.①上片写登临所见,夕阳斜照,鸟儿回巢,乔木落叶,孤零零的小船漂泊,笛声悲戚,词人借这些景物渲染了悲凉、伤感的氛围,表达了词人的感慨:作为六朝古都的建康徒留空名,弥漫着败亡的气息。②下片最后两句写早晨江上便狂风怒号,卷起的巨浪似要翻倒房屋,不仅写出了江上波涛的险恶,也暗示了词人对时局险恶的优虑。
渔
翁[唐]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诗人是如何通过描写山水凸显“渔翁”形象的?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渔翁夜宿山岩,晓汲湘水,隐没在一方碧绿的幽境之中,只有山水相映,白云悠悠。通过描写山水凸显出一个孤独而自在的渔翁形象。2.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人生的渴求
夜
寒陆游斗帐重茵①香雾重,膏粱②那可共功名!三更骑报河冰合,铁马何人从我行?【注】①重茵:多层褥垫。②膏梁:享受奢侈的公子哥儿。1.诗中哪些词语照应了标题“夜寒”?2.“铁马何人从我行”一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答案】1.“重茵”“河冰合”
2.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人相随的境遇。
寄韩潮州愈①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②。【注】①元和十四年,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隔岭篇章”即指该诗),传到京师,贾岛读后有感而作此诗。②浪西楼:潮州名楼。1.贾岛诗多有精妙之语,请赏析颈联中“悬”“浸”二字的精妙之处。2.诗的尾联针对韩愈“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一反其意,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悬”写出了山高路险的画面;“浸”写出了潮州地势潮湿。诗人忧虑韩愈此去道路艰险,想象韩愈到任后的凄苦处境,透露出对韩愈深沉的忧虑和关切之心。2.韩愈把侄孙探望之意归结为“好收吾骨瘴江边”,沉痛而又凄凉。本诗的尾联宕开一笔,别开生面地设想将来潮州瘴气将一扫而空,楼阁月明,银辉遍洒,一片澄澈,寄托了诗人对韩愈的祝福之意。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苏轼[宋]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③,有节是秋筠④。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①北宋1091年苏轼55岁在杭州作。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古井:枯井。这里指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④筠:竹。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抗菌型空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印花弹力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竹编仿古制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电子采购系统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批发市场客户需求挖掘技巧考核试卷
- 企业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手持稳定器与摄像机集成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可穿戴人工鼻过滤器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可穿戴静脉输液泵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文化用品电商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题B卷含答案
-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房
- 医生给病人免责协议书(2篇)
- 外购外协管理制度
-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7 Happy Birthday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5课时)
- 2024变电站无人机巡检系统规范第1部分:技术规范
- 机动车商业保险条款(2020版)
- 《大小比较》(说课课件)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 张五常子女和婚姻合约中的产权执行问题
- 口腔粘膜常见疾病
- 餐厅值班管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