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退火机组张力辊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连续退火机组张力辊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连续退火机组张力辊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连续退火机组张力辊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连续退火机组张力辊设计开题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PAGEPAGE3题目学院:机械自动化学院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课题的研究意义张力辊组又叫张紧辊组,俗称S辊,在带材的连续生产线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冷带的酸轧联机、连退、镀锌、重卷、彩涂等机组。张力辊组可以在带材的连续生产线上实现张力的分隔和调节,是在带钢生产过程中连续退火机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2课题的目的本次完成的的设计课题是完成在连续退火机组中入口处的张力辊及其传动装置的设计,用张力辊装置来改变带钢包绕接触处的摩擦力,借此改变张力值,实现在卷取过程中的张力调节,来保证板带钢材的正常生产。2连续退火机组及张力辊在冶金行业的优势与作用2.1连续退火的优势与发展连续退火是相对罩式退火而言的,连续退火为带钢连续通过退火炉,退火炉无封口,带钢不经过停留而直接进行卷取的生产方式。在生产应用中,连续退火应用广泛,连续退火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均匀等轴晶粒,同时消除加工硬化和残留内应力,钢的组织和性能恢复到冷变形前状态的热处理工艺。连续退火因周期短、产品质量均匀、设备投资节省、占地面积少等优点而获得广泛发展。带钢的连续退火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50~60年代连续热处理工艺在镀锡原板的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随后,日本采用高温轧制(Ar3点以上)、高温卷取(Ar1点以上)工序同退火时过时效处理(见时效处理)工序合并的方法,生产深冲用冷轧钢板获得成功。1971年和1972年日本先后建成了两条连续退火生产线。到了80年代连续退火得到了广泛应用。连续退火机组的工艺流程为:开卷、焊接——清洗——活套——连续退火——平整、拉矫——卷取。2.2张力辊的优势板带材是钢铁产业中的一类重要产品,早已成为国家基建和人民生活中常用的重要物资。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对板带材等钢铁产品的需求也愈加强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板带材生产目前大部分采用连续化成卷生产。在带钢生产过程中,张力辊(TensionRoll)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在板带材生产线上的作用至关重要。该设备在连续退火机组中使用非常广泛。张力辊装置就是用于在连续带材生产线上实现张力调节的一种设备。采用张力辊装置来实现张力调节是一项新技术。其原理为:带钢包绕在张力辊上,在其包绕接触处(即包角处)产生摩擦力,以此使出口张力与入口张力按某种规律变化,借此改变张力值,对机组实现张力控制。2.3张力辊的作用张力辊作为必不可少的设备,在整条生产线上起着为全线提供张力的作用。连续生产线的带钢必须在张力之下运行,张力的最基本作用是保证带钢的正常运行,使带钢尽可能沿着生产线的中心线运行而不致因走偏而造成边部刮伤甚至断带。机组各段张力值的建立,是依靠在机组适当位置设置的夹送辊和张力辊实现的。带钢包绕在张力辊上,在其包绕接触处(包角处)产生摩擦力,正是这个摩擦力,使出口张力与入口张力按某种规律变化,借此改变张力值,对整条机组实现张力控制,因此张力辊是后处理机组连续运行的重要设备组成单元。因此,对于如何正确地获得精确的张力值及张力变化规律,更好地控制张力,使整个机组的张力得到合理的匹配,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机组的能耗有着重要的意义,故而让张力辊的设计对机组的正常连续运行变得尤为重要。3设计内容3.1主要内容完成连续退火机组入口张力辊及其传动装置的设计,具体包括:1)张力辊机组结构设计及其传动和支承装置的设计;2)各零部件张力辊、压辊、机架等零件的设计;3)各零部件(如张力辊、压辊、机架、减速器、轴承等)的计算及校核;4)装配图及所有零件图(每张图纸必须有草图)。主要技术参数(1)带钢厚度:1.0~2.5㎜,(2)带钢宽度:650~1250㎜,(3)带钢材质:Q195,Q235,(4)带卷内径:500㎜,(5)入口带卷最大重量150000KN,出口带卷最大重量100000KN,(6)入口带钢最大速度400米/分,工艺段带钢最大速度150米/分,出口带钢最大速度360米/分。(7)入口带钢张力系数k=0.03~0.05,工艺段带钢张力系数k=0.03~0.035,出口带钢张力系数k=0.05设计进度计划第七周方案论证,确定方案;第八、九周张力辊机组结构设计及相关零件尺寸计算;第十周绘制零件草图;第十一周撰写开题报告;第十二周上机画零件图;第十三、四周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相关技术文件;第十五周提交毕业设计、答辩资格评审;第十六周毕业答辩。参考文献[1]张松林主编.轴承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297~299[2]杨宗毅主编.实用扎钢技术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17~25[3]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M].常用工程材料.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58~162[4]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M].(第四版第1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午2002.369~375[5]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M].第五版.轴及其连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58~279[6]濮良贵.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5~368

[7]唐曾宝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78~95

[8]杨家军等.机械设计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03~106

[9]北京钢铁学院.轧钢车间辅助设备[M].北京:北京钢铁学院,1961.245~246

[6]东北工学院机械设计教研室.机械零件设计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73.56~58[7]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8~122

[8]邹家祥主编.轧钢机械[M].(第三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258~267

[13]王海文.轧钢机械设计[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5.34~56

[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