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近年来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农业的发明对于人类而言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随着农业社会的建立,远古时期的农民需要从事松土、播种、收获等繁重的劳作,比采集渔猎者更辛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田间劳动,生活更乏味;辛苦的劳作还带来身体上的多种疾病;农业生产主要种植一种或几种作物,导致食物结构单调,造成营养不良.使人类体质下降等等。总结上述一系列现象后,有学者提出远古时代的农业革命是一个骗局或者陷阱。农业的发明的确产生了以上诸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表面的和过程性的,并不是农业革命带来的变化的中心内容,农业的发明的实质和后续结果无疑是有利的。农民虽然劳作更辛苦,但他们的资源开发效率大大提高,是采集渔猎者所不能及的,同样养活一个五口之家,采集渔猎者需要数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区域,而农民只需要几十亩土地;农民虽然把更多时间投入到田间劳动,但他们的集中劳作能够积攒出一段较完整的农闲时间,有整段的较长时间可以进行其他活动。反观采集渔猎者,虽然可能一天只需要花费四五个小时,就能收集到满足一天需要的食物,其余时间用于娱乐。但是,这些空闲时间是分散的,每天都要被搜寻食物的工作打破,很难形成专心于某一事务的整段时间。而关于人类体质的变化和相关疾病,也不能完全归因于农业生产方式。需要考虑的是,在原来的采集渔猎时期,人们居无定所四处流动,很多体质较弱的人,较早就被不稳定的环境和生活自然淘汰。寿命较长的是原本体质较好的那部分人,他们大概率会呈现出较为强壮的特点,但这并不是采集渔猎生活带给他们的。同时,较短的寿命也使许多由衰老带来的疾病来不及表现出来。但到了农业社会,稳定的食物供应和良好的定居条件,使体质较弱的人摆脱了严酷环境和生活条件的自然淘汰,长期生存并参与繁衍。人均寿命增长,由衰老带来的许多疾病才得以表现出来。所以,从表面上看,农业社会人们的体质似乎下降了,而且疾病增多,但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弱者幸存和寿命变长造成的一种假象。农业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其直观效果很多,最明显的有三个:一是集约型生产与粮食产量提高。与采集和渔猎相比,农业生产是更集约的生产模式,效率更高。人们可以把精力集中于田间,通过精耕细作,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收获更多的食物。二是人口规模扩大。据推论,新石器时代末期全球总人口数量从百万到数百万不等,农业发明后,总人口迅速上升到数千万。三是定居生活出现。人类有了充足的食物供应,不再四处迁徙,开始建立村落定居。(摘编自徐义华《农业的起源及其意义》)材料二:从强化利用野生黍族资源到驯化萌芽的出现,中国北方先民依然过着流动性的采食生活,遗址规模小,结构简单,未发生明显的聚落形态变化。而粟、黍驯化种出现阶段正值新石器时代早期,仅有的几处遗址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从流动迁徙向定居生活转变的趋向,例如李家沟遗址发现由石块围合而成的椭圆形圆圈,这些遗存或许与搭建简易建筑的行为有关。东胡林与扁扁洞遗址还发现有人工刻意平整的居住面。然而该阶段遗址中并未发现明确的房屋遗迹。因此定居化生活的证据尚不确凿。定居生活的明确迹象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中期。此时驯化的动植物在当时北方先民的整体生业经济中尚处于辅助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聚落规模的扩大。由半地穴房屋聚合而成的聚落遗址,不仅出现于华北腹地,还分布到了蒙古高原南部地带。这些遗址的规模,明显大于北方地区更早阶段的遗址,其中多数遗址面积在1公顷左右,类似现今的小型村庄。村落遗址形态多样,既有方形房屋成排分布式的布局,也有小型房屋三五成群聚堆分布式的格局。一些聚落布局严整,体现出明确的规划思想和对社会秩序的强调;另一些聚落的遗迹之间叠压、打破关系复杂,体现出先民长时间的占据和对聚落的不断改建。而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农业生产取代狩猎采集成为北方先民生业经济的主导,定居生活模式变得更为稳固。该时期遗址数量激增,分布范围变得更为广阔。先前鲜有村落遗址发现的黄土高原核心区域与西、北边缘,均发现了密集分布的村落遗址。该阶段遗址的房屋居住面往往较为清洁,遗物稀少,体现出人群对居住址的打扫与维护行为。房屋居住面普遍经过硬化处理,甚至部分居住面的处理工序十分考究。这些行为习惯,与更为长久稳定的栖居方式紧密相关。此外,这一时期的遗址规模更大,布局更为复杂.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偏晚阶段甚至出现了超大规模的高等级聚落,体现出更大规模的人群聚合与初步的社会分化。我国北方地带流动向定居生活的转变出现在动植物资源驯化的初期阶段。该时期驯化资源尚未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依然是人群所依靠的主要生计方式。伴随着农业生产取代狩猎采集经济成为主导性生业方式,人群的定居能力得到增强,定居化的生活模式也扩散到了更为广泛的地区,促进了人口数量的激增与新石器时代农业经济的成熟。(摘编自赵潮、吴锦程《农业起源与社会转型的三种模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认为农业革命是骗局的学者指出,远古时期的农民之所以体弱多病,是因为他们从事繁重的劳作,生活乏味。B.与采集和渔猎相比,农业的发明让劳作时间更短,资源开发效率更高,人们可以通过精耕细作,收获更多食物。C.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北方先民们聚落规划思想明确,强调社会秩序,这可以通过当时一些聚落的布局特点加以验证。D.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生产成为中国北方先民生业经济的主导,人群定居能力得到增强,社会分化也渐渐萌芽。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启发我们,在获取信息时,我们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B.在农业社会,稳定的食物供应和良好的定居条件使得人均寿命增长,这说明人的寿命会受到生存环境的影响C.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先民房屋居住面往往较清洁,普遍经过硬化处理,且部分处理工序考究,说明其栖居方式更稳固。D.从材料二可知,中国北方先民从流动走向定居生活受到初期农业发展的影响,明确的定居生活迹象则出现在农业经济成熟之后。3.从材料一第三段中可以看出,持农业革命是骗局这一观点的学者,因归纳时忽略了部分关键信息导致结论偏颇。下列选项中,没有出现上述问题的一项是()(3分)A.某青年因为看到自己表姐在农村老家拍短视频、做直播非常赚钱,有时一个视频能赚几千元,因此也想转行去拍短视频。B.某老人看到自己的一位老友自从食用某保健食品后身体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于是该老人也决定食用此保健食品。C.某同学看到三名非常刻苦努力的同学在上次考试中成绩都有进步,所以他决心发奋学习,希望自己的成绩也能取得进步。D.某女士听到一书法家说自己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父母严厉管教后,也想通过严格管教,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书法家。4.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聚落遗址房屋布局图与历史时期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5.逻辑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材料一、材料二使用的分析方法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一封未拆的信费孝通在一次闲谈中,农业实验所的徐季吾先生讲起了沈骊英先生。“沈先生是我的老师,”我这样说,“我在小学时,最喜欢的老师就是她。”我停了一忽,接着说:“说来这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最后一次我见着她是在东吴大学的校门前,那时我就在这大学的附中里念书。她一路和我说了许多关于我生活细节的话。她那时所说的,听过也就忘了。但是,我一闭眼,还记得这位老师的笑容,一副近视眼镜,一个拖在脑后梳得松松的髻,红方格子带裙子的衣服。”我一面说着,二十多年前的印象似乎愈来愈逼真:苏州天赐庄夹道的两道红墙,东吴大学大门口的那棵大树——在这地方我们分手了。本来是路上偶然相逢,你想,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在路上遇着了她幼年的女教师,怎么会说得上什么清楚的话?徐先生打断了我的回忆,说:“沈先生不是在苏州那个女校里教过书的么?怎会教得着你的呢?”十多年前,我如果听到这话,一定要脸红,决不会接着说:“是呀,我是在女校里长大的呀。”徐先生好奇地听我说下去:“那个学校名叫振华。现在的校址是织造府。苏州的织造府谁不知道?这就是曹雪芹住过的地方,据说他所描写的大观园就依这个织造府作蓝本的。”我在中学时,最怕是有人提起我的来历;愈是怕,愈成了同学们取笑的把柄。“女学生!”——在这种心理压力之下,我怎么会有勇气,在我女教师的身边并排着走?校门救了我,我飞跑似的冲进铁门,头也不敢回。可是,虽则这样鲁莽,我却并没有这样容易把这事忘却,二十多年后,还是这样清楚地记得:那副眼镜,那件红方格的衣服和温存的语调。我进高小刚是十岁,初次从小镇里搬到苏州。羸弱多病使我的母亲不敢把我送入普通的小学。振华学校靠近我们所住的地方,而且是个女学。理论上说女孩子不像男孩子那样喜欢欺负人。不久我成了这女校里少数男学生之一。入学时我母亲还特地送我去,就在那时我被介绍给这位沈先生。以后她常带我到她的房里去,她房里的样子现在已模糊了,只记得她窗外满墙的迎春花,黄黄的一片。我当初总有一点羞涩,也有一些异样:在四年的小学中,老师在我是一个可怕的人物,打手心的是他,罚立壁角的也是他,一个似乎不太讲理,永远也不会明白孩子们心情的权威。可是这个老师却会拉着我的手,满面是笑容,是个手里没有戒尺的人,这使我不太明白。我想,我那时一定没有勇气望着她的眼。不然我怎会现在只记得满墙的迎春花呢?沈先生教我算学,每次做练习,我总是第一个交卷。习题做快了,又不重看一遍,不免时常把6写成8,2写成3。“这样一个粗心大意的孩子!”其实我的心哪里是在做算学?课堂外的世界在招惹我。可怪的是沈先生从来没有打过这个顽皮的手心。她望着我这匆忙的神色,微微地摇着头:“孩子们,你们什么时候才会定心做一个算题?”从那天偶尔在街上见面之后,我一直没有见过这位老师。我也没有去想着她的理由。天上的雨,灌溉了草木,人家看到苍翠,甚至草木也欣然自感茂盛,雨水已经没入了泥土,没有它的事了。多少小学里的教师们,一天天,一年年把孩子们培养着,可是,培养了出来,向广阔的天地间一送,谁还记得他们呢?一直到徐季吾先生说起了沈骊英先生在农业实验所工作,我才引起了这一段内疚。其实,如果不是我当时也在教书,也许这段内疚都不会发生。人情原是这样的。我问起沈先生的生活,徐先生这样和我说:“她已是一个一群孩子的好母亲,同时也已成了我们种麦的农民的恩人了。华北所种的那些改良麦种就是她试验成功的。她逃难出来,自己的衣服什物都没有带,可是,亏她的,我们所里的那些麦种却一粒不漏地运了出来。我们现在在云南所推广的麦种,还不是她带进来的种子所培植出来的?”我听着了,不知为什么心跳得特别快,皮肤上起一阵冷。一个被认为早已“完成”了的小学里的老师,在我们分离的二十多年中,竟会生长得比她的学生更快。她并没有停留,她默默地做了一件中国科学界里罕有的大事。改良麦种,听来似乎很简单,可是,这是一件多繁重的事?麦子的花开得看不清楚,每朵花要轻手轻脚地包好,防止野蜂带来了野种。花熟了,又要一朵朵地把选择好的花粉加上去。如果“粗心大意”,一错就要耽搁一年。家务,疾病,战争,在阻碍她的成功,可是并没有打倒她。她所改良的麦种已经在广大的华北平原,甚至在这西南偏僻的山国里,到处在农民的爱护中推广了。我回家后在西窗边,写了一封将近五张纸的信给我这二十年没有见过面、通过消息的老师。我写完这信,心上像是放下了一块石头。我想,任何一个老师在读着他多年前学生的信,一封表示世界上还没有把老师完全丢在脑后的学生的信,应当是一件高兴的事。我更向她说:“当你在试验室里工作得疲乏的时候,你可以想到有一个曾经受过你教育的孩子,为了要对得起他的老师,也在另一个性质不同的试验室里感觉到工作后疲乏的可贵。我可以告慰你的不过是这一些。让我再加一笔,请你原谅我,我还是像在你班上时那样粗心大意,现在还没有定心做过一个算题。”我把这信挂号递给邮局,屈指数日子,盼望得到一封会使我兴奋的回信。不到一个星期,徐季吾先生特地来报告我一个消息:沈骊英先生脑充血死在她的试验室里。我还是坐在靠西窗的椅子上,隔着松树,远远是一片波光。这不是开迎春花的时节.但是波光闪烁处,还不是开遍了这黄花?又过了一个星期,我寄出的信退了回来,加了一个信封,没有夹什么字。再没有人去拆这封信了,我把它投入了炉子里。(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怕被人欺负,母亲把羸弱多病的“我”送进了一所女校,这使“我”养成了羞怯胆小的性格。B.作者介绍振华学校时特意提到织造府和曹雪芹,是为了突出学校的环境特殊和教育底蕴深厚。C.“打手心”“罚立壁角”等是当时小学老师惩罚学生的惯常做法,作者对这种惩戒方式并不认同。D.天上的雨灌溉草木之后没入了泥土,这段文字歌颂了广大小学教师无私奉献和英勇献身的精神、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她逃难出来”“一粒不漏地运了出来”等,既交代时代背景,也营造紧迫、危险的氛围。B.“家务,疾病,战争”具有高度概括性,突出了沈骊英在恶劣环境中取得事业成功的艰难。C.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尤为注重内容的前后呼应,如最后一段就照应了文章的题目。D.本文叙述语言不动声色,娓娓道来,看似平淡,内中却包含着深沉的情感,读来真挚感人。8.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丰富意蕴。(5分)9.本文在叙述过程中运用双重视角——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夫料才核能,治世之要也。凡人之才,用有所周,能有偏达,自非圣人,谁兼资百行,备贯众理乎?故明君圣主,裁而用焉。昔舜命群司,随才守位;汉述功臣,三杰异称,况非此俦,而可备责乎?且造父善御,师旷知音,皆古之至奇也。使其换事易技,则彼此俱屈。何则?才有偏达也。人之才能,率皆此类,不可不料也。若任得其才,才堪其任,而国不治者,未之有也。或有用士而不能以治者既任之不尽其才不核其能故功难成而世不治也。马无辇重之任,牛无千里之迹,违其本性,责其效事,岂可得哉!使韩信下帷,仲舒当戎,于公驰说,陆贾听讼,必无曩时之勋,而显今日之名也。(《典语·料才》)材料二: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资治通鉴·周纪一》)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或有用士A而不能B以治者C既任之不尽D其才E不核F其能G故功难H成而世不治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资,指具有、具备,与《隆中对》“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中的“资”意思相同。B.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表示与外界隔绝。在文中指专心读书。C.坚,指坚固的东西,与《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中的“远”用法相同。D.特,是仅、只之意,与《答司马谏议书》“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中的“特”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圣人能够通晓万事万物之理,而普通人的才能要想充分施展需在适合的领域,因此,用人要根据他的才能,不能够求全责备。B.于公、陆贾等人各有所长,都在他们擅长的领域获得了极大的功绩和名声,如果非要让他们舍弃专长,其成就一定会大打折扣。C.用人要重视德,将德放在首位,因为德决定了才的方向和结果。在德才关系上,德才兼备最受推崇,无德无才最被鄙视。D.通常情况下,人们愿意亲近有才能的人,而对于有道德的人却往往敬而远之。因此考察人才时,不要被个人的喜好蒙蔽。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使其换事易技,则彼此俱屈。何则?才有偏达也。(4分)(2)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4分)1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使用的论证方法。(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送山伯、良佐东归吕本中荆棘生良心,米盐入尘务。芬芳老不达,岂不以此故。人生锥处囊,颖末要立露。玉壶近青蝇,没没①自点污。刳②心万物表,却立看脱兔。[注]①没没:糊里糊涂地,不自觉地。②刳:清洗,洗除。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是在送别山伯、良佐时所写,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这两人的殷切叮嘱与期盼。B.本诗多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如“荆棘”“米盐”“芬芳”等词语即指人的各种品性。C.本诗化用“脱颖而出”这一典故,意在提醒山伯、良佐要抓住机会,尽早展示才华。D.诗人认为要摒弃各种私心杂念,并后退一步,置身事外,方能看清世事的迅疾变化。16.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环境对人的影响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大与小的巧妙组合,体现了宏阔境界与渺小自我的完美统一。(2)孔子十分推崇君子风范,如《论语·学而》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君子在吃住方面应该遵守的规范。(3)小刚同学在“学习经验交流”主题班会上,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示自己最重要的学习经验就是珍惜时间。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作文犹如用兵。兵贵精而不贵多,精兵一名能顶百名坏兵。坏兵愈多愈不易调动,愈不易获得好的战果。文章中的一字一句,就等于队伍中的一兵一卒,我们必须随时检阅淘汰,拣选精锐。用兵又讲究布阵,步,马,炮,工,辎,须有照顾联络,全军人马,须按部就班,各守岗位,本队侧翼,前锋,后卫,必须摆布周密,纪律严明。在一篇文章之中,全文就是一个阵势,
A
。为了使各段之间,紧密联络,相互照顾,组成一篇完美的作品,写作时另一件需要注意的工作就是布局或安排。很多作品,内容零乱芜杂,头重脚轻,前后不相调和,就是由于作者
B
。一位小说家曾说过,文学是剪裁的艺术。所谓剪裁,当然就是我们所说的“选择”,选择必须学习抓重点。我们再以用兵为喻,用兵之道,在于击破主力,争取要塞,如此始能稳操胜算。作文章亦与此类似。我们应当集中精力,不浪费精力于无用的意思上。做文章必须先确定一个主旨,一个着重点。我们运思选择之时,就必须拣选最能表现“主旨”的材料。举例来说,守财奴的表现方法虽然很多,但是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严监生的吝啬,却只拣选了严监生临死时手指灯碗内两根灯芯不肯瞑目的故事。《红楼梦》中的妙玉,是一个心性虽冷静,骨子里却仍不能“忘情”的人。曹雪芹却只选了刘姥姥游大观园时,当刘姥姥从妙玉的庵里辞出后,妙玉竟连刘姥姥用过的茶碗都扔了。但是宝玉到庵里来的时候,她却把自己使用的茶杯让给宝玉使用。这一切都为我们证明,
C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19.请从窦娥、周朴园、王利发这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仿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以印证作者有关文学剪裁的观点。要求: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60个字。(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村中的禾场,同田野上一样繁忙,但比田野慢一步。当第一车庄稼拉回来,第二车庄稼拉回来,后续不断地拉回来,满载的马车______,庄稼在禾场上“起山”了,禾场的繁忙才开始。负责“起山”的人,先一捆一捆打好垛底,然后一圈一圈地往上码。码成垛的庄稼,用脚一踏虚晃晃的。码垛的人站在上面,好像头顶住了蓝天,眼中饱览的仅是禾场,却感觉瞭见了整个村庄,瞭见了环绕村庄的田野,瞭见了十里外火车穿过的镇子……一垛一垛的庄稼,将秋天搬到禾场上,空旷的禾场被占去大半,垛与垛的影子勾肩搭背,阳光在盘绕的过道中捉迷藏。围着不同的庄稼垛子,有切谷子切高粱的,有切黍子切糜子的,手中闪耀的爪镰,将庄稼的穗头与秸秆分开。还有专门赶鸟的人,举着顶端扎一块破塑料布的长杆赶鸟。庄稼散发的______气息在禾场上空汇聚了,被阳光照射得五彩缤纷。不同的气味,有不同的颜色,高粱是红的,谷子是黄的,糜子是灰的。一垛庄稼一种气味,鸟们喜欢哪种气味,就扑向哪垛庄稼。赶鸟人舞动长杆,从这一垛赶到那一垛,鸟们被赶______了,就跟他兜圈子气他,或三五成群地聚集在禾场墙外的树上,叽叽喳喳地______他。鸟的骂声一片一片,像它们气炸的羽毛,落到赶鸟人身上,把赶鸟人糟蹋成被狗撕过的鸡毛掸子。赶鸟人边抖掉身上的骂声,边挥舞杆顶端的破塑料布,啪啪地扫荡着。鸟一轰而散后,丢下的骂半天才能落定,有的跟着鸟飘远了,有的粘在树梢上,有的落在庄稼垛上。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熙熙攘攘熟稔恼袭击B.浩浩荡荡丰稔恼围攻C.熙熙攘攘丰稔怒袭击D.浩浩荡荡熟稔怒围攻21.下列句子中的“好像”和文中加点的“好像”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有几个茶客好像预感到什么灾祸,一个个往外溜。(《茶馆》)B.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汽油灯。(《百合花》)C.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荷塘月色》)D.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在会上的演说》)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想象奇特,富有韵味。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语言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记录着厚重历史和多样文化。学校读书节系列活动设置了三个与语言有关的项目,请你从中选择一个完成。(1)应校刊邀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中华语言独特魅力的认识和思考,以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2)在语文学习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自己对高中语文教材文本语言的探索和发现,分享自己从中得到的快乐。(3)在学校升旗礼讲话中,向同学们阐述中学时代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强化语言学习的建议。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1.D(A项原因表述不准确;B项“劳作时间更短”于文无据;C项“中国先民们规划思想明确”说法不正确。)2.D(“明确的定居生活迹象出现在农业经济成熟之后”说法不正确。)3.C(材料一第三段出现的谬误属于“幸存者偏差”。)4.B5.①材料一侧重逻辑分析法,采用驳论,逻辑严密。用辩证思维阐述问题本质;针对认为“农业的发明对于人类而言不是明智的选择”的四条理由逐一批驳;运用破立结合,从三个方面论证农业的发明带来的积极意义。②材料二侧重实证分析法,研究古迹,推断合理。通过分析中国北方不同历史时期的聚落遗址特点,梳理定居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探讨社会变迁与生业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本题6分,每点3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二)现代文阅读Ⅱ6.C(A项中“这使‘我’养成了羞怯胆小的性格”理解不当;B项中“是为了突出”“教育底蕴深厚”理解不当;D项中“歌颂了”“英勇献身的精神”理解不当)7.A(“营造紧张、危险氛围”分析不当)8.①听到沈老师去世的噩耗后,产生了看到“迎春花”“黄花”的幻觉。②对沈老师印象深刻,想起了老师早年对自己教育的关爱。③沈老师影响深远,为工作献身的精神令人崇敬。④沈老师英年早逝,“我”满怀痛惜,深切悼念。(本题共5分。答出第①条,给1分;答出第②至第④中的两条即可,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9.①前后时空转换比照,使沈老师的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认识而更丰富、更立体;②叙事灵动,行文富有变化,真实展现“我”受沈老师影响之深和对沈老师挂念之切;③契合散文“神聚”的特点,“我”看“沈老师”,言行有情,更加凸显主旨。(本题共6分,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CEG(或有用士而不能以治者,既任之不尽其才,不核其能,故功难成而世不治也。)11.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中的“资”是“资助、给予”的意思。)12.C(“无德无才最被鄙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语文教学的转型大语文观
- 豪华别墅装修合同样本
- 货物仓储运输合同
- 质量保证书撰写要点解析
- 贷款协议模板证明书格式
- 足球场建设招商招标
- 车库租赁协议书范本
- 软件开发与实施服务合同范例模板
- 输送带买卖合约
- 进度执行保障函
- 霉菌和霉菌毒素
- 2023传染病学试题库及答案
- GB/T 5210-2006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 GB/T 30323-2013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
- GB/T 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 GB 29837-2013火灾探测报警产品的维修保养与报废
- 中西医结合的历史沿革课件
- 陕西省期刊目录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课件整理
-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课件
- 三级等保评审需要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大全汇编V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