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小古文阅读-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8/17/wKhkGWY6tTCAGQt4AAHxzEKbOI4376.jpg)
![专题05 小古文阅读-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8/17/wKhkGWY6tTCAGQt4AAHxzEKbOI43762.jpg)
![专题05 小古文阅读-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8/17/wKhkGWY6tTCAGQt4AAHxzEKbOI43763.jpg)
![专题05 小古文阅读-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8/17/wKhkGWY6tTCAGQt4AAHxzEKbOI43764.jpg)
![专题05 小古文阅读-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8/17/wKhkGWY6tTCAGQt4AAHxzEKbOI437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小古文阅读-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含解析)专题05小古文阅读(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1秋·江苏扬州·三年级期末)“水迸,儿得活。"中“迸”的意思是()
A.奔散B.没有C.涌出
2.(2020春·江苏无锡·三年级统考期末)“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一句中的“走”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走路B.跑
C.经过D.往来
3.(2020秋·江苏扬州·三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合适的一项是()
A.群儿/戏于庭B.足跌没/水中
C.光/持石/击瓮/破之D.水迸儿/得活
4.(2020春·江苏南通·三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兔走触株(跑)
B.小溪泛尽却山行(拒绝)
C.见善则迁,有过则改(错误)
5.(2019春·江苏·三年级统考期末)下面哪句不是送别诗?()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2021秋·江苏南通·三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A.白云生处有人家(幽深)B.知有儿童挑促织(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C.荷尽已无擎雨盖(举,向上托)D.山色空蒙雨亦奇(也)
二、文言文阅读
(2021秋·江苏镇江·三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7.在文中的田字格里填上生字。
8.文中的“没"应该读________,“众”指的是_。
9.选择正确的答案。
(1)读“光持石击瓮破之"这句时,停顿准确的是()
①光/持石击瓮破之②光/持石/击/瓮破之③光/持石击/瓮破之
(2)这句中的“之”是指()
①司马光②一个小儿③瓮
10.用自己的话写一写下面句子的意思。
(1)群儿戏于庭_____
(2)水进,儿得活______
11.这个故事中别的小朋友都吓跑了,司马光却没有慌,可见他___;司马光想到用石头砸瓮,说明他_。
(2022春·江苏宿迁·三年级校考期中)阅读拓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
12.将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著名诗人。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3.选择题:“山东"是指()(填写序号或字母)
A.太行山以东,现在的山东省。B.华山以东。
14.解释词语。
独:___异:__
15.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__________节。古人在这一天有__________、佩戴茱萸等习俗。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021秋·江苏徐州·三年级校考期末)阅读与欣赏。
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临①写《千字文》,日②以十本为率③,书④逐⑤大进。平生于⑥书,未尝⑦苟且⑧,故⑨愈老而愈益⑩精妙。
【注释】①临:临帖,照着字画模仿。②日:每天。③率:标准。④书:书法。⑤逐:于是,就。⑥于:对,对于。⑦尝:曾经。⑧苟且:敷衍了事,马虎。⑨故:所以。⑩愈益:愈加,更加。
16.能说明文征明练书法练得多的是()
A.日以十本为率B.书遂大进C.平生于书,未尝苟且D.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7.“平生于书,未尝苟且”,这句话能说明文征明()
A.是个善良的人B.是个有爱心的人C.是个勤奋认真的人D.是个诚实的人
18.最后一句话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的意思是他越老,书法就越精妙。根据文本信息,这种成就来源于他()
A.有兴趣,肯用功B.练得多,人聪明C.练得多,不随便D.不随便,有耐心
19.你喜欢这种小古文吗?为什么?你觉得它在语言表达上和现代文有什么不同?
(2020秋·江苏宿迁·三年级期末)课内片段
群儿,一儿登瓮,足跌。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__________________。
20.这篇文言文的题目是《》,请在文中横线处把课文补充完整。
2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字。
众皆弃去___________水迸__
22.当一个小孩掉进缸里后,众人的表现是“_______”,司马光的表现是“______"。(用课文原句回答)
23.从文中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填空题
24.(2021春·江苏徐州·三年级统考期末)按课文原文填空,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宋人有()者。田中有株。兔走()株,折()而死。因()其来而守株,翼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走”的意思是_;“因"的意思是_。
(2)画线句子的意思是____。
25.(2021秋·江苏无锡·三年级统考期末)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出正确的停顿。
光持石击瓮破之。专题05小古文阅读(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1秋·江苏扬州·三年级期末)“水迸,儿得活。"中“迸”的意思是()
A.奔散B.没有C.涌出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可以结合句意分析作答。“水迸,儿得活"出自课文《司马光》,句子翻译为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迸”的意思涌出、流出。
2.(2020春·江苏无锡·三年级统考期末)“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一句中的“走”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走路B.跑
C.经过D.往来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理解词语意思要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意思是兔子跑过来撞到了树,脖子折断而死。出自文言文《守株待兔》。走:跑。
3.(2020秋·江苏扬州·三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合适的一项是()
A.群儿/戏于庭B.足跌没/水中
C.光/持石/击瓮/破之D.水迸儿/得活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翻译: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根据翻译断句。
B项:足跌/没水中
4.(2020春·江苏南通·三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兔走触株(跑)
B.小溪泛尽却山行(拒绝)
C.见善则迁,有过则改(错误)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B选项有误,小溪泛尽却山行: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5.(2019春·江苏·三年级统考期末)下面哪句不是送别诗?()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答案】B
【详解】略
6.(2021秋·江苏南通·三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A.白云生处有人家(幽深)B.知有儿童挑促织(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C.荷尽已无擎雨盖(举,向上托)D.山色空蒙雨亦奇(也)
【答案】A
【详解】此题考查字义。
A错误。白云生处有人家: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生"在这里表示“生出”、“有"、“存在”。
B正确。知有儿童挑促织:意思是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C正确。荷尽无擎雨盖: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D正确。山色空蒙雨亦奇: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二、文言文阅读
(2021秋·江苏镇江·三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7.在文中的田字格里填上生字。
8.文中的“没"应该读________,“众”指的是_。
9.选择正确的答案。
(1)读“光持石击瓮破之"这句时,停顿准确的是()
①光/持石击瓮破之②光/持石/击/瓮破之③光/持石击/瓮破之
(2)这句中的“之”是指()
①司马光②一个小儿③瓮
10.用自己的话写一写下面句子的意思。
(1)群儿戏于庭_____
(2)水进,儿得活______
11.这个故事中别的小朋友都吓跑了,司马光却没有慌,可见他___;司马光想到用石头砸瓮,说明他_。
【答案】7.8.mòzhòng9.①③10.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水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11.沉着冷静聪明机智
【解析】7.本题考查了对生字的掌握。
出自宋代佚名的《司马光砸缸》
全文: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应填“登"弃”。
8.本题考查了汉字的读音。
没:[méi],指无;没没有。可组词“没有"。[mò],指沉下去;淹没;高过。可组词“淹没”。“没"的意思是:淹没,故“没”应读“mò"。
“众”的意思是:众人。故“众"应读“zhòng”。
9.本题考查了文言断句。
句意为: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故选①。
这句话的“之"指的是“瓮”,故选③。
10.本题考查了文言语句的翻译。
(1)重点词:于:在;庭:庭院。句意为: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
(2)重点词:迸:流出。句意为:水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11.本题考查了了对人物的了解。
从“众皆弃去"可以看出从司马光事沉着冷静;从“光持石击瓮破之”可知,司马光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孩子。
【点睛】参考译文: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瓮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瓮,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2022春·江苏宿迁·三年级校考期中)阅读拓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
12.将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著名诗人。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3.选择题:“山东"是指()(填写序号或字母)
A.太行山以东,现在的山东省。B.华山以东。
14.解释词语。
独:___异:__
15.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__________节。古人在这一天有__________、佩戴茱萸等习俗。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2.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唐王维怀念家乡、思念亲人13.B14.孤身一人。其他的,别的15.重阳登高中秋节清明节
【解析】12.考查学生诗歌、作者的识记与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结合学过的知识可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原文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全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怀亲之情。据此整理作答。
13.考查学生词语的理解。
结合古诗背景可知,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的。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故选:B。
14.考查学生词语解释。
“独在异乡为异客”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独"意思是“孤身一人”;“异"意思是“其他的,别的”。
15.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识记能力。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习俗是登高、佩戴茱萸等习俗。
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据此整理作答。
(2021秋·江苏徐州·三年级校考期末)阅读与欣赏。
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临①写《千字文》,日②以十本为率③,书④逐⑤大进。平生于⑥书,未尝⑦苟且⑧,故⑨愈老而愈益⑩精妙。
【注释】①临:临帖,照着字画模仿。②日:每天。③率:标准。④书:书法。⑤逐:于是,就。⑥于:对,对于。⑦尝:曾经。⑧苟且:敷衍了事,马虎。⑨故:所以。⑩愈益:愈加,更加。
16.能说明文征明练书法练得多的是()
A.日以十本为率B.书遂大进C.平生于书,未尝苟且D.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7.“平生于书,未尝苟且”,这句话能说明文征明()
A.是个善良的人B.是个有爱心的人C.是个勤奋认真的人D.是个诚实的人
18.最后一句话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的意思是他越老,书法就越精妙。根据文本信息,这种成就来源于他()
A.有兴趣,肯用功B.练得多,人聪明C.练得多,不随便D.不随便,有耐心
19.你喜欢这种小古文吗?为什么?你觉得它在语言表达上和现代文有什么不同?
【答案】16.A17.C18.C19.喜欢。因为读起来朗朗上口。不同点:小古文单字词多,语句简短,但比较难懂;现代文双字词居多,语句比较长,但浅显易懂。
【分析】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16.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A句的意思是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B句的意思是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C句的意思是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D句的意思是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所以能说明文征明练书法练得多的是A选项。
17.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意思是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这句话能说明文征明是个勤奋认真的人。
18.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根据文本信息,这种成就来源于他练得多,不随便。
19.本题考语言表达。要求比较古文和现代文语言上的不同。答题时要先回答你是否喜欢小古文并说明理由,再写出古文和现代文语言上的不同。
古文:就是修饰过的语言,即书面语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的,在中国古代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
现代文:表达是没有通过修饰过的。比较通俗易懂。
(2020秋·江苏宿迁·三年级期末)课内片段
群儿,一儿登瓮,足跌。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__________________。
20.这篇文言文的题目是《》,请在文中横线处把课文补充完整。
2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字。
众皆弃去___________水迸__
22.当一个小孩掉进缸里后,众人的表现是“_______",司马光的表现是“______”。(用课文原句回答)
23.从文中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20.司马光戏于庭没水中儿得活21.全、都涌出22.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23.写出“聪明机智"沉着冷静”都行。
【分析】译文: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和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孩子爬上大水缸,失足,掉入水中。大家都吓着跑开了。司马光拿石头把缸砸破,水流了出来,那孩子得救了。
20.考查文言文题目,注意平时学习时的积累。从故事情节也可判断出故事主人公,从而推断出文言文题目。
2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众皆弃去——大家都扔下他而离去。皆:全、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N-Nitroso-clonidine-生命科学试剂-MCE-2307
- IRF1-IN-1-生命科学试剂-MCE-6527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场馆消毒防疫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动助力车租赁与充电桩安装合同
- 2025年度房屋买卖合同变更及产权过户补充协议
- 2025年度理发店入股与客户满意度提升合作协议
- 施工现场施工防塌陷制度
- 施工单位关于施工设备的工作联系函
- 绿色校园教学楼电气节能与环保方案
- 食堂的应急预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习带答案
- GB/T 44143-2024科技人才评价规范
- 对医院领导的批评意见怎么写更合适范文(6篇)
- 账期协议书账期合同书
- 2024年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工程防渗漏培训课件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牛津3000核心词汇表注释加音标1-4 完整版
-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课件
- 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冷喷涂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