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1.静女《诗经·邶(bèi)风》静女其姝(shū),俟(sì)我于城隅(yú)。爱而不见(xiàn),搔首踟(chí)蹰(chú)。静女其娈(luán),贻(yí)我彤(tóng)管。彤管有炜(wěi),说(yuè)怿(yì)女(rǔ)美。自牧归(kuì)荑(tí),洵(xún)美且异。匪(fēi)女(rǔ)之为美,美人之贻。通假字:爱:通“薆”,隐藏。见:通“现”说:通“悦”,喜爱。女:通“汝”,你归:通“馈”,赠送。匪:通“非”,不是古文今译: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新笔红笔管。鲜红笔管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主旨:全诗以第一人称“我”写一次恋人的约会,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草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而淳朴的恋情。表达技巧:(1)对比:“搔首踯躅”和“说怿女美”,表现了男子心情的变化。(2)象征:彤管、荑草象征爱情的热烈、纯洁。 (3)双关:“说怿女美”,表面上是在赞美彤管的美丽,实际上是赞叹静女之美。(4)顶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 (5)赋:全篇运用,围绕对女子的爱恋,就三件事直接铺叙。 (6)重章叠句: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理解性默写:1.《诗经·邶风·静女》中,“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
2.
《诗经·邶风·静女》中,描写小伙子赴约时因见不到姑娘而痴情张望的句子是“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3.
《诗经·邶风·静女》中,“爱而不见”极写女孩顽皮活泼的形象,“搔首踟蹰”一句则表现了男子焦灼不安以及用情之深的情态。4.《诗经·邶风·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对女主人所赠的管箫的喜爱的句子是:“彤管有炜,说怿女美”。5.
《诗经·邶风·静女》中,表面上赞美管箫之美,实际上是赞叹女子之美的句子是“彤管有炜,说怿女美”。6.
《诗经·邶风·静女》中写从远郊归来赠送我初生的茅草,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同的句子是:“自牧归荑,洵美且异”。7.《诗经·邶风·静女》中“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是说,并不是茅草本身美,而是因为爱人送的才美,这是爱人及物,移情于物的手法。8.《诗经·邶风·静女》中“静女其姝”和“静女其娈”两句是对女子的外貌描写,写出了女子的娴静貌美。2.无衣诗经·国风·秦风〔先秦〕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古文今译: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战袍。君王出兵打仗,修整我那戈与矛,与你共同对敌。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内衣。君王出兵打仗,修整我那矛与戟,与你一起出发。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战裙。君王出兵打仗,修整甲胄与兵器,杀敌与你共前进。主旨: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表达技巧:重章叠句语言上:语言精练、优美,节奏、音韵协调,容易记忆和传唱。结构上:结构清晰一致,具有一种整齐美,回环美。主题上:一唱三叹,渲染气氛,强化感情,深化主题。内容更具体,战斗力更强。当劳动人民在强敌压境、外族入侵时,大家同仇敌忾,保卫家园,争取和平生活,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理解性默写:1.《无衣》中,“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两句描写将士们修理铠甲兵器,共同赶赴战场。2.《无衣》中,“岂曰无衣?与子同泽”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衬衫。3.《无衣》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下衣。4.《无衣》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战袍。5.《无衣》中,“王于兴师,修我戈矛”描写君王要发兵了,要修理好戈矛准备战斗。6.有人说《无衣》这首诗的语言有强烈的动作性,主要表现在“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三句上,这使人想象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7.《无衣》中,“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表明战士们同仇敌忾。3.离骚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古文今译:我是颛zhuān顼xū帝的远代子孙(即楚王的同宗),父亲名为伯庸。正当寅yín年的寅月寅日,我降生了。先父观察衡量liáng我降生时的情况,一出生就赐给我美名。给我取名为正则,给我取表字为灵均。我既有这么多美好的内在品质,又加之以美好的容态。肩披江离与长在幽僻处的白芷,将秋天的兰花连缀起来做成佩饰。时间过得很快,我好像赶不上了,担心年岁不等待我。早晨我采撷xié坡上的木兰,晚上摘取洲中的宿莽。时光迅速地逝去,不稍稍停留,春季与秋季时序更替,永无止境。想到草木飘零凋落,担心有才德、有作为的人也会衰老。何不趁着年富力强去除污秽,何不改变现行的法度?乘上骏马疾驰,我愿为前驱!(我)长声叹息,掩面而泣,哀伤人生多灾多难。我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可)早上进谏晚上即遭贬黜。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又因为我采摘白芷为饰而给我加上罪名。这也是我心中所崇尚的美德啊,即使(为之)死多次也不后悔。埋怨楚怀王实在太过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我的用心。众多小人嫉妒我秀美的蛾眉,诽谤我好做淫邪之事。世俗本来是善于取巧的,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正常的措施。违背准绳而追随邪曲,竞相把迎合讨好奉作法度。忧愁烦闷而又失意,独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宁愿突然死去,随流水消逝,我也不肯做出那种迎合讨好他人的丑态!猛禽不与凡鸟同群,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哪有方柄和圆凿能够相合,哪有道不同却能够相互安处的?受着委屈压抑着意志,忍受着责备和辱骂。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主旨:本诗中,诗人自述身世,并讲述自己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小人的诽谤中伤,以致遭到贬黜的遭遇。全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坚守,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表达技巧:1.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等,将“兮”字去掉,对偶工整。2.大量运用比喻、象征。如“灵修”指思慕的恋人,屈原以此称呼楚怀王。“众女”喻指小人。“蛾眉”喻指高尚的德行。“绳墨”比喻准绳、准则。3.富有节奏感。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又由两个“兮”字连接的上下句组成,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色彩以及调节诗歌节奏的作用理解性默写:1.屈原《离骚》中“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两句,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着责骂和侮辱。2.屈原用“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两句写自己既有美好的内在品质,又有美好的容态。3.屈原用“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两句表达时光飞逝自己好像追赶不上,恐怕岁月不等待自己的感叹。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4.屈原《离骚》中“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两句,感叹时光迅速逝去不会久留,春去秋来时序更替。5.屈原《离骚》中,想到草木飘零凋谢,恐怕有才德、有作为的人逐渐衰老的句子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6.屈原《离骚》中“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两句,责问为什么不把握壮年抛弃污秽的东西(秽政),为什么不改变这种法度。7.屈原表明自己乘坐骏马而奔驰,愿意做先锋的句子是“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8.(2014·新课标Ⅰ卷)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9.(2015·新课标Ⅰ卷)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10.屈原《离骚》中“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两句,表达诗人对君王不明白自己心迹的怨恨。11.屈原用比喻手法写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12.屈原《离骚》中“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两句,抨击世俗本来是善于取巧的,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正常的措施13.屈原用“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两句,抨击违背准绳而追随邪曲、竞相把迎合讨好奉作法度的恶劣风气。14.屈原用“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两句写自己在黑暗混乱的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15.屈原《离骚》中“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两句以“鸷鸟”为喻,表明自己绝不同流合污。16.屈原《离骚》中“何方圜之能周兮”一句和成语“方枘圆凿”的意思相同,“夫孰异道而相安”一句和孔子的“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相同。17.屈原《离骚》中表明自己刚正不阿,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古文今译: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ADDINCNKISM.UserStyle主旨:东汉中后期,游宦、游学之风盛行,大批士子远离故乡。作为文人五言诗滥觞的《古诗十九首》反映的就是这一现实,诗中充满了羁旅怀乡的思绪。这首诗的主人公采撷美草香花要送给“同心”的人,但他思念的人还在“旧乡”,长路漫漫,欲赠不能,只能让忧伤陪伴自己终老。全诗字里行间流露着漂泊他乡和分隔两地的无奈。理解性默写:1.《涉江采芙蓉》中用设问表达主人公采莲想要送给思念的人,情感由欢快转为失望的语句是“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2.《涉江采芙蓉》中,首联“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3.《涉江采芙蓉》中,“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写游子望旧乡而路漫漫,可见其是一位漂泊异地失意之人。4.《涉江采芙蓉》中“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两句无疑是全诗的主旨之语,流露出分隔两地的痛苦与无奈,直接抒发了无尽忧伤之情。5.《涉江采芙蓉》写主人公还顾张望、感情痛苦到极点的两句诗: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6.《涉江采芙蓉》中,“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描写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7.《涉江采芙蓉》中设想以后生活,男女彼此相爱,却难相厮守的句子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8.《涉江采芙蓉》“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借思妇口吻,想象游子还顾望,含蓄表达思乡的痛苦情感。9.《涉江采芙蓉》中自问自答,感情陡转,表达抒情主人公一腔热忱,遭到兜头一盆冷水,心中无限凄凉落寞的句子是:“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10.《涉江采芙蓉》中,相爱的两人不能生活在一起,只能孤独的终老的一句话: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5.短歌行[魏晋]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注解:选自《曹操集·诗集》(中华书局2013年版)。诗的题目是汉乐府旧题。〔对酒当歌〕面对着酒与歌,即饮酒听歌。当,也是“对”的意思。〔几何〕多少。〔去日苦多〕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太多了。这是慨叹人生短暂。〔慨当以慷〕即“慷慨”。这里指宴会上的歌声激越不平。当以,没有实义。〔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语出《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子,对对方的尊称。青衿,指代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衿,衣服的交领。悠悠,长远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沉吟〕沉思吟味。这里指思念和倾慕贤人。〔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语出《诗经·小雅·鹿鸣》。苹,艾蒿。《鹿鸣》是宴客的诗,这里用来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掇〕拾取,摘取。一说同“辍”,停止。〔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枉用相存〕屈驾来访。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存,问候、探望。〔契阔谈讌(yàn)〕久别重逢,欢饮畅谈。契阔,聚散,这里指久别重逢。讌,同“宴”。〔三匝(zā)〕三周。匝,周、圈。〔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这里是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厌,满足。〔周公吐哺(bǔ)〕《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广纳贤才,正吃饭时,听到门外有士子求见,来不及咽下嘴里的食物,把食物一吐就赶紧去接见。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吐哺,吐出嘴里的食物。主旨:《短歌行》属《相和歌·平调曲》,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诗歌的主旨是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和任用人才、实现一统天下的宏伟抱负。曹操深得《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之精髓,将慷慨悲凉之情,贯于纯正质朴的语言之中。或借古以讽,化而用之,或托物遣兴,古为今用。诗歌意境深远而优美,风格别致而多姿,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表达技巧:言志与抒情相结合:诗歌抒发了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言志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情:有人生苦短的忧叹之情,有对贤才的渴求之情,有既得贤才的欣喜之情,有对犹豫徘徊的贤才的劝慰之情,有坚信自己礼贤下士,天下贤才定会归附自己的自信之情。诗人把这些复杂的感情,通过似断似续,低廻沉郁的笔调表现了出来。比喻:以明月比喻贤才,以明月不可掇比喻贤才难得。以乌鹊择木而栖比喻贤才的徘徊歧路,表达对他们前途的关切。以“山不厌高,还不厌深。”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宽阔胸襟。用典:以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要虚心待贤,使天下贤士归心。引《子衿》中表现女子对情人深情思念的名句,表达诗人对贤才的渴望;引《鹿鸣》中描写欢宴宾客的句子,表达诗人对贤才的期待和礼遇。理解性默写:1.《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两句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2.《短歌行》中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抒发自己统一大业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自己对人才渴望的两句诗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4.《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句子来表现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壮志和胸襟的句子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5.《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明月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6.《短歌行》中诗人感叹年华已逝,借酒解忧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7.在《短歌行》中,诗人用“朝露”作比,感叹留华易逝的句子:“譬如朝露,去日苦多”8.《短歌行》中诗人运用设问形式回答了什么可以解忧的诗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9.曹操《短歌行》中“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两句化用了《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10.古人善于运用音乐和景物表达情感,《短歌行》中描写音乐场面的句子是“鼓瑟吹笙”;描写夜空景象的句子是“月明星稀”。11.《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望。1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诗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诗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6.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原文译文对照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注解:选自《陶渊明集笺注》卷二(中华书局2003年版)。《归园田居》共有五首,这是第一首。〔适俗〕适应世俗。〔韵〕气质,情致。〔丘山〕指山林。〔尘网〕指世俗的种种束缚。〔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大约二十五岁离开少时居所,直到五十五岁辞去彭泽令方归,所以说“一去三十年”。或疑当作“十三年”。自开始做官至辞去彭泽令,前后为十三年。〔羁鸟〕被关在笼中的鸟。羁,约束。〔南野〕南面的田野。一作“南亩”,指农田。〔守拙〕持守愚拙的本性,即不学巧伪,不争名利。〔方宅十余亩〕宅子四周有十几亩地。方,四周围绕。〔暧(ài)暧〕迷蒙隐约的样子。〔依依〕隐约的样子。一说“轻柔的样子”。〔墟里〕指村落。〔颠〕顶端。〔户庭〕门户庭院。〔尘杂〕指世俗的繁杂琐事。〔虚室〕静室。〔余闲〕余暇,空闲。〔樊笼〕关鸟兽的笼子。这里指束缚本性的俗世。主旨:《归园田居》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妙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主要是以追悔开头,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苦痛,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满意与欢欣,真实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憧憬与怡然沉醉。表达技巧:比喻:“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白描(视听结合、远近结合、以动衬静、情景交融):“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理解性默写:1.从天性的角度揭示诗人回归田园的原因的诗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2.饱含诗人误入官场的无限悔恨之情的诗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3.写诗人归隐田园后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诗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4.直接表现诗人脱离官场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5.用远景镜头描绘出村庄的朦胧和安详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6.《归园田居》(其一)中通过“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所居洁净,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7.《归园田居》(其一)中表达山村的静谧、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8.《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自己居住屋舍周围的树木茂密、果实累累的诗句:“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9.《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自己居住屋舍宽绰的诗句:“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10.《归园田居》中透过“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11.《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2.《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3.《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14.运用双关手法表达出忘记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对宁静、闲时的田园生活感到惬意两句是:“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ADDINCNKISM.UserStyle15.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写鸡狗的叫声,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7.拟行路难·其四[南北朝]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古文今译: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喝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而中断歌唱《行路难》。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主旨:这首诗以“泻水”起兴,不同凡响,“无端而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清沈德潜《古诗源》),但诗作表现的情绪却不像泻水自流那样顺畅。水的流向取决于地势,当时人的境遇则取决于门第。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不甘认命,却又无法反抗;他不愿唉声叹气,只好举酒自宽,却又断绝了遣怀的歌吟。既然不能学“太上忘情”,又无从排遣忧怀,也就只能吞声不言,徘徊不前,在愁闷中自我煎熬了。表达技巧:比兴:“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诗人用平地上的水向不同的方向流淌,比喻人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抨击了不合理的门阀制度。细节描写:“酌酒”“举杯”“歌路难”等动作描写,以精炼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一语双关:“断绝”既指表面上作者因饮酒无法歌唱《行路难》,也指作者已然醒悟,一味的哀叹命运,抱怨眼前“行路难”的处境对现实没有任何帮助,远不如“举杯”更能慰藉作者内心,浇灭作者愁绪。表达作者对现实境遇无能为力的苦闷。理解性默写:1.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2.在《拟行路难(其四)》中描写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3.在《拟行路难(其四)》中表现作者极度矛盾和忍辱负重的句子:“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描写诗人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5.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表达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的思想的两句是“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6.《拟行路难(其四)》中,“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写出了人因门第不同而命运不同的可悲现实。7.《拟行路难(其四)》中,诗人没有直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而是以“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来安慰自己,期望从苦闷中求得解脱。8.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原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注释春江花月夜,乐府旧题。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滟滟〕形容波光荡漾。〔月明〕月光。〔芳甸〕花草茂盛的原野。〔霰(xiàn)〕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流霜〕飞霜,比喻从空中洒落的月光。〔青枫浦〕即双枫浦,在湖南浏阳南。〔扁舟子〕指飘荡江湖的游子。〔明月楼〕明月映照下的楼阁。这里指楼上的思妇。〔裴回〕同“徘徊”。〔离人〕指守候在家的思妇。〔玉户帘中卷不去〕意思是,月光洒在玉门帘上,欲卷而去之而不得。玉户,用玉装饰的门,也用作门的美称。〔月华〕月光。〔流照〕照射。〔鸿雁长飞光不度〕大雁远飞却不能飞出月光。暗示鸿雁不能传书。〔鱼龙潜跃水成文〕鱼儿出没只能使水面泛出波纹。暗示鱼儿不能传书。古人有鱼儿传书一说。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鱼龙,这里指鱼。〔潇湘〕潇水和湘江,均流入洞庭湖。〔落月摇情满江树〕意思是,落月牵动着离人的别愁,将光辉洒满江畔的林木。主旨:这首诗以月升、月悬、月斜、月落为线索,贯串叙事、写景、议论、抒情,把春、江、花、月、夜的景色和情理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毫无疑问,这一切是因为人的观照:人对美景的赏鉴和美景对人的情思的启发,自然的恒久与个体生命的短暂,游子的离情别绪和亲人的相思之苦,交互感发,让人心旌摇荡。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突破了梁陈宫体诗的狭小天地,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艺术境界。艺术技巧:比喻、拟人;构思巧妙(见主旨)抒情手法上主要采用借景抒情。全诗由情入景,最后以景结情,表现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思索。理解性默写:(1)在《春江花月夜》中,良辰美景引发诗人对生命本源和宇宙无穷思索的诗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3)《春江花月夜》中写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4)《春江花月夜》中写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泻下,照得江畔的白沙也看不见了的句子:“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5)《春江花月夜》写出江天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6)《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7)《春江花月夜》中诗人以白云、青枫浦托物言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般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上独自忧愁的句子:“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8)《春江花月夜》中“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的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上,波光荡漾,清明澄澈。(9)《春江花月夜》中“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两句,以“鸿雁”与“鱼龙”为意象,说明了游子佳人音讯断绝的情况。(10)《春江花月夜》中,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写出了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11)《春江花月夜》勾勒出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壮丽画面的句子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2)《春江花月夜》中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13)《春江花月夜》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但没有用的句子是:“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14)《春江花月夜》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15)《春江花月夜》中,借助月来表现亲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的句子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16)《春江花月夜》中,表现游子梦游故乡无着无落的离情的两句诗是:“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9.山居秋暝[唐]王维原文译文对照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注释暝(míng):日落时分,天色将晚。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笑语喧哗。浣(huàn)女:洗衣服的女子。浣:洗涤衣物。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留:居。主旨:1、对空明雅洁的自然美的热爱;2、对淳朴幸福的社会美的憧憬;3、对静隐闲居的生活美的向往;4、对倾轧污秽的官场丑的厌恶;5、对淡泊自由的人格美的追求;艺术技巧:用典:王孙自可留翻译: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出自《山居秋暝》。“王孙”意思就是“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理解性默写:1.《山居秋暝》中由写景转为写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的诗句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2.王维在《山居秋暝》中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来突出山的幽静环境的句子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山居秋暝》中含蓄地表达诗人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生活志向的诗句是:“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4.《山居秋暝》中表现诗人决心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诗句是“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5.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6.《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出了皓月当空、山泉清冽的景象,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10.蜀道难[唐]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注解:选自《李白集校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这首诗一般认为作于唐天宝初年,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蜀道难,古乐府旧题。〔噫吁嚱(yīxūxī)〕三个字都是叹词。〔蚕丛及鱼凫〕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王名。〔茫然〕模糊难知的样子。〔尔来〕从那时以来,指古蜀国开国以来。〔秦塞〕秦地的关塞。〔西当太白有鸟道〕鸟道,人兽皆不能至的险峻狭窄山路。当,正对着。〔横绝〕横越,飞越。〔地崩山摧壮士死〕摧,毁坏,这里指崩塌。〔天梯石栈〕天梯,指高险的山路。一说指木制的栈道。石栈,俗称“栈道”,在山崖上凿石架木建成的通道。〔六龙回日之高标〕六龙,传说太阳神的车由六条龙拉着,羲和是其御者。回,回转。高标,指高耸的山峰。〔冲波逆折之回川〕冲波,激浪。逆折,倒流。〔盘盘〕盘旋曲折的样子。〔扪(mén)参(shēn)历井〕参、井,星宿名。扪,摸。历,穿越。〔仰胁息〕仰着头,屏住呼吸。胁息,屏住呼吸。〔坐〕空,徒然。一说坐下来。〔西游〕指入蜀。〔巉(chán)岩〕高而险的山岩。〔凋朱颜〕凋,用作使动,使……凋谢。〔飞湍〕急流。〔喧豗(huī)〕形容轰响。〔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砯,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用作动词,“冲击”的意思。转,使滚动。〔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嗟,叹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剑阁易守难攻。〔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西晋张载《剑阁铭》有言:“一夫荷戟,万夫趑趄(zījū)。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狼与豺,比喻叛乱为害的人。〔咨嗟〕叹息。主旨:《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诗作,此诗沿用乐府旧题。诗人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至于本诗是否有更深的寓意,历代有各种不同看法。然而就诗论诗,不一定强析有寓意。但从诗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看,却是在写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时,告诫当局,蜀地险要,应好好用人防守。艺术技巧:一是先声夺人,令人震撼。开篇便用“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突兀的散文笔法,极大地渲染了蜀道之难的氛围,营造了全诗的感情气氛,奠定了全诗雄奇奔放的基调。二是想象丰富,神秘奇幻。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精妙的比喻,生动的描绘,加上神话传说的穿插运用,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蜀道的雄奇峻伟、高耸险恶。三是借助烘托,侧面表现。四是反复咏叹,循环层进。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个主旋律在开头、中间、结尾共出现三次。这不仅鲜明地突出了全诗的基调和旋律,而且有力地强化了诗人的感情。五是推陈出新,形式为内容服务。《蜀道难》本是乐府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是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推陈出新的作品,诗中以丰富的想象,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蜀道路上奇丽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理解性默写:(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3)《蜀道难》中,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4)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李白的《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而“飞湍瀑流争喧豗”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场景。(6)李白在《蜀道难》中,用神话故事点染了神奇色彩。“地崩山摧壮士死”是五丁开山的神话,“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暗含羲和的故事。(7)李白《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8)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以人仿佛能触摸星辰、内心惶恐来写蜀道之高的两句:“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两句的句子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10)李白《蜀道难》中“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艰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11)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李白在《蜀道难》中用“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两句介绍了这种情况。(12)《蜀道难》中“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两句揭示了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的事实。ADDINCNKISM.UserStyleADDINCNKISM.UserStyle11.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jī),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注解: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第二年,他即将由东鲁(今山东一带)南游吴越,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mǔ)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方丈。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确实、实在。〔向天横〕遮住天空。横,遮蔽。〔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总称。〔对此欲倒东南倾〕倾,偏斜、倒下。〔因之〕因,依据。〔渌(lù)〕清澈。〔清〕凄清。〔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语出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在半山腰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天鸡〕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大树叫“桃都”,树上栖有天鸡。〔迷花倚石忽已暝〕暝,昏暗。〔熊咆龙吟殷(yǐn)岩泉〕殷,震动。〔栗深林兮惊层巅〕栗、惊,均为使动用法。层巅,层层山峰。〔青青〕黑沉沉的。〔列缺〕闪电。列,同“裂”。〔訇(hōng)然〕形容声音很大。〔青冥〕天空。〔悸(jì)〕因惊惧而心跳。〔恍〕猛然惊醒的样子。〔觉(jiào)〕醒。〔失向来之烟霞〕向来,原来。烟霞,指前面所写的仙境。〔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传说中神仙、隐士多骑白鹿。〔摧眉折腰〕低头弯腰,即卑躬屈膝。摧眉,即低眉,低头。主旨:《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全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此诗抒写了作者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艺术技巧:1、衬托:写梦境中仙人们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就是为了衬托出现实的黑暗。2、虚实结合:第一段写的是实景,第二段写的是虚景,所以是虚实结合。3、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4、语言精练清新,长短句式参差多变,四言、五言、六言、九言交错运用、节奏有缓有急,富有音乐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理解性默写:(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天姥山时隐时现的句子是“云霞明灭或可睹”,通过赤城山和五岳侧面展现天姥山高大的句子是“势拔五岳掩赤城”。(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谢灵运住处环境清幽的句子是“渌水荡漾清猿啼”,写山泉声音震耳欲聋的句子是“熊咆龙吟殷岩泉”。(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5)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霓为衣兮风为马”和“虎鼓瑟兮鸾回车”令人叹为观止。(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由梦境又回到现实的句子:“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7)《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天气急剧变化,黑云压天,仿佛要下雨的句子是“云青青兮欲雨”,写水面上升腾起烟雾,高峻雄奇的天姥山有声有色,就像一个光怪陆离的神奇世界的句子是“水澹澹兮生烟”。(8)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流露出消极的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相似的消极情绪流露的诗句:“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9)《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攀登中山路崎岖盘旋,时间飞逝的句子:“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0)《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仙人们衣冠华丽、行为飘逸潇洒的句子:“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1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由梦境转入现实后颇感失落的句子:“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1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天姥山洞外熊吼龙鸣的恐怖景象的诗句:“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1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2.将进酒·君不见[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注解:将(qiānɡ)进酒,汉乐府旧题。将,请。此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李白和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登高欢饮。诗中的“岑夫子”即岑勋,“丹丘生”即元丹丘。〔会须〕应当。〔钟鼓馔玉〕指击钟敲鼓,食用珍美的菜肴,代指富贵生活。馔玉,像玉一样珍美的食品。〔寂寞〕指不为世所用,默默无闻。〔陈王〕指曹植,曾被封为陈王。〔斗酒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指酒美而贵。〔恣欢谑(xuè)〕尽情地欢乐戏谑。〔主人〕指元丹丘。〔径须沽取〕径须,直须、应当。〔儿〕指侍僮。〔将出〕牵出,拿出。〔销〕排遣。主旨: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1.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2.表达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3.显示了诗人对未未充满无限的信心。4.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诗中交织着李白的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诗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艺术技巧:比兴:先言黄河以引起所咏之悲,同时用流水喻时光。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想象、夸张:空间范畴的想象夸张,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时间范畴的夸张,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事说得更短暂,悲叹人生短促。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直抒胸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诗人直接抒写人生得意,需纵情欢乐。夸张:“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三百杯”夸张地写出朋友相聚时的纵情豪爽。“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作者极言愁之浓郁深厚,表达了自己的抑郁不得志,只能将所有的情感通过酒来消除。借代:“钟鼓馔玉”即富贵生活,诗人却认为这“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对比:“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写出了诗人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诗才敏捷、才华横溢之人,却遭受排挤和压抑而命运坎坷,大志难酬而沉溺酒乡。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诗人对豪门权贵的蔑视、鄙弃和否定。用典: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更是对自身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理解性默写:(1)《将进酒》中写曹植设宴饮酒、豪情满怀的两句:“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2)《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3)《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5)《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了黄河的浩大声势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6)《将进酒》中突出表现诗人对富贵奢华生活的鄙弃的诗句:“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7)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抒发人生短暂的名句,如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8)《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9)《将进酒》中的“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表现了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他对此不再抱有幻想而逃于酒乡。(10)《将进酒》中,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郁愤,失意之情的句子是:“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11)《将进酒》中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感慨的诗句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12)《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13)《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14)《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13.燕歌行[唐]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注解:燕歌行,乐府旧题。高适(约700—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河北蓨(tiáo)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唐代诗人。他与岑参的边塞诗代表了唐代边塞诗的最高成就。〔和(hè)〕按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作诗词,作为酬答。〔汉家〕唐人写时事,常托之于汉代。下文“汉将”,用法与此相类。〔烟尘〕指战乱。〔残贼〕指残忍暴虐的敌寇。〔男儿本自重横行〕男子汉本来就重视在战场上纵横驰骋。〔赐颜色〕指给予褒奖恩宠。〔摐(chuānɡ)金伐鼓〕摐,撞击。金,指军中作信号用的钲、铙等金属乐器。伐,敲击。〔逶迤〕舒展的样子。〔羽书〕即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狼山〕古代称狼山者不止一处,这里借指边地交战区域的山。〔胡骑凭陵杂风雨〕指敌人侵犯,来势凶猛如同风雨交加。胡骑,这里指契丹人、奚人的军队。凭陵,逼压。〔军前〕战场。〔半死生〕死生各半,指伤亡惨重。〔穷秋〕晚秋,深秋。〔腓(féi)〕枯萎。〔当〕承受。〔恩遇〕天子的知遇之恩。主旨:战士拼死力战,将军轻敌骄逸,对比鲜明,力透纸背。诗歌接着又写后方思妇断肠,征人回首,遍地动荡,绝域苍茫,呈现出宏阔视野,体现了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此诗格调雄健激越,慷慨悲壮,节奏起伏跌宕,张弛有度本诗通过对边塞征战生活的反映,批判将帅自负轻敌、骄纵享乐,批评朝廷过宠边将、用人不当,赞颂了戍边战士英勇杀敌,舍身报国的精神。对广大士兵久戍边疆、苦战沙场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表达了期望出现李广式英勇善战、爱惜士兵的将领的美好愿望。艺术技巧:1、对偶手法的运用:诗歌对偶句的大量运用,不仅在形式上使诗整齐匀称、和谐美听,跨越了时空,提高诗歌的审美境界,很好地表现出自己的思念之情,并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引发读者情感,启发读者思考。2、多样的表达方法。这首“古体诗”在运用表达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征。首先,诗人运用叙述和描写的方法,概括地描述了将士们慷慨赴边的情景,接着描写了征夫、思妇两地的相思之苦,最后抒发了对战士们的同情,对统治者的开边战争的不满,及其对将帅只顾邀功而不体恤战士的抨击。3、运用多重对比,深化作品主题。出兵时的金鼓震天*战败后的困苦凄凉士兵的辛苦作战*将军的纵情声色士兵的效命死节*将军的贪功懈怠古时李广体恤爱护士卒*现时将军享乐腐化、不恤士卒理解性默写:1.《燕歌行》描写汉军被围后长期征战的士兵想象家中妻子悲苦断肠,自己徒然回首的句子是:“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2.《燕歌行》运用对比手法把矛头直指汉将的诗句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3.高适《燕歌行》中,“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4.高适《燕歌行》中,描写前线军情紧急,敌军侵略的战火已经点燃的两句是“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5.高适《燕歌行》中,“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两句描写出了边塞的广漠、苍凉、壮美,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异曲同工。6.《燕歌行》开头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的两句:“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7.《燕歌行》中描写行军时,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的句子:“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8.《燕歌行》中用“飞”字警告军情危急,气氛紧张的两句:“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9.高适的《燕歌行》中揭露“汉军”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暗示了必败原因的句子:“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10.高适的《燕歌行》最末两句,诗人想起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将军李广而发出感慨:“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11.高适《燕歌行》中,“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两句描写出了边塞的广漠、苍凉、壮美,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异曲同工。12.高适《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揭露了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13.高适《燕歌行》中,“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14.高适《燕歌行》中,描写前线军情紧急,敌军侵略的战火已经点燃的两句是“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14.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注解:〔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遮着台阶的青草自绿,树上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声音。映,遮蔽。〔三顾频烦天下计〕指刘备为统一天下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频烦,即频繁。一说多次烦劳咨询。〔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开,开创。济,扶助。〔出师未捷身先死〕指诸葛亮出师伐魏,未能取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主旨:这首诗抒写作者游览武侯祠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诸葛亮才干、德行的称颂及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也暗含着感时忧国的情怀和以身许国的抱负。全诗情感深沉悲壮,有厚重的历史感。艺术技巧:虚实结合:前两联的写景是“实”,后两联的抒发感慨是“虛”。写景之中寄寓敬慕、慨叹之情,抒情之中带有对历史的回顾。理解性默写:1.杜甫《蜀相》中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和自身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在一起的千古名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3.杜甫《蜀相》的主旨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4.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武侯祠庄严肃穆的气氛,抒发凭吊情怀。5.杜甫《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以高度精练的语言高度评价了诸葛亮的贤能和忠诚。6.杜甫《蜀相》中,诗人以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5.客至[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注解:选自《杜诗详注》卷九。客,指崔明府,杜甫的朋友。杜甫在题后自注说:“喜崔明府相过。”明府,汉魏以来对地方官员的敬称,唐以后多用以专指县令。〔舍〕指诗人所居的成都浣花溪草堂。〔盘飧〕盘中菜肴。〔无兼味〕意思是菜肴很简单。兼味,两种以上的菜肴。〔旧醅(pēi)〕旧酿之酒。醅,没有过滤的酒,也泛指酒。〔肯〕乐意。〔余杯〕残酒,未饮完的酒。主旨:春水绕茅舍,但有群鸥来,这是“无人至”的意境,但也可看作客人将至的铺垫。不扫花径,因为无人来访;大开蓬门,则因今日有客。颔联呼应首联,仍然围绕“客至”两字展开。颈联笔锋一转,写客至之后的情形,描绘主人待客之简、家境之贫,对宾主脱略形迹、兴致盎然的场面则毫不着墨,纯由尾联唤取邻翁对饮暗示出来。整首诗平白如话,看似信笔写来,其实结构紧凑,章法谨严,“前半见空谷足音之喜,后半见贫家真率之趣”艺术技巧:对仗、互文: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为客开,今始为君开,上下两意,互文而足。理解性默写:1.《客至》中,杜甫笔下的“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写乡村生活率真纯朴的人际关系,颇有陶渊明“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之趣。2.杜甫在《客至》中用“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来表达招待不周的歉疚,让人感受到主人竭尽诚意的盛情。3.杜甫《客至》中用“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两句,点明了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之前作者的心境。4.杜甫《客至》中“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两句以互文手法写出因有客要来,诗人非常高兴,清扫小道,开门待客来。5.《客至》一诗中流露出诗人质朴恬淡、热情好客的两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6.《客至》中表达迎接客人到来的喜悦的句子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16.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注解: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的作品。登高,古人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落木〕落叶。〔萧萧〕草木摇落的声音。〔万里〕指远离故乡。〔百年〕这里借指晚年。〔艰难苦恨繁霜鬓〕意思是,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艰难,指自己生活多艰,又指国家多难。苦恨,极恨。繁霜鬓,像浓霜一样的鬓发。〔潦倒〕衰颓,失意。〔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主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诗人通过无边无际的秋色、悲壮雄浑的气势,触情生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秋的悲凉,人生之秋的感伤和家国之秋的忧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伤感和忧国忧时的情怀。艺术技巧:1.联联对偶,句句押韵。2.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写景,有工笔细描也有大笔写意,有动也有静,有声也有色。抒情,既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理解性默写:1.诗中由高到低,借“猿”“鸟”等意象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诗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之情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而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4.杜甫一生漂泊,晚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中有两句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概括,即“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5.诗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诗人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6.诗中道出郁积于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7.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注解:选自《杜诗详注》卷二十二(中华书局2015年版)。此诗为大历三年(768)岁暮作。这年春天,诗人乘舟由夔州出三峡,岁暮抵达岳阳。﹝坼(chè)〕分裂。﹝乾坤〕指日月。﹝无一字〕指没有一点消息。﹝戎马关山北〕指战事起于北部边境地区。当时吐蕃正侵扰陇右、关中一带。戎马,战马,代指战争。关山,在今宁夏南部。﹝凭轩〕倚窗。﹝涕泗(sì)〕眼泪鼻涕。主旨:《登岳阳楼》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颈联表现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抒写出诗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艺术技巧:今昔对照、虚实交错。“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表面写诗人暮年竟能登上岳阳楼观赏洞庭湖的美景风光,抒发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实则抒发了自己早年抱负至今才实现的沧桑之感。夸张想象。“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洞庭浩瀚无边的磅礴气势,营造了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于洞庭湖的礼赞中,蕴含个人身世飘零的感叹、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融情于情,以壮景来写悲情。细节描写。“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人凭轩老泪纵横,不仅是有感于自己凄苦的身世,更是因为纵目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怀才不遇的愤懑。理解性默写:1.写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句子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两句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3.描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的诗句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两句自叙如此落寞,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对比鲜明,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18.琵琶行[唐]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注解:〔贾(gǔ)〕商人。〔瑟瑟〕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回灯〕重新掌灯。一说“移灯”。〔转轴拨弦〕指调弦校音。〔掩抑〕声音低沉。〔信手〕随手。〔续续〕连续。〔《霓裳(cháng)》〕即《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敛容〕显出端庄的脸色。〔虾(há)蟆陵〕地名,在长安城东南。〔等闲〕平常,随随便便。〔颜色故〕容貌衰老。故,旧、老。〔老大〕年纪大了。〔去来〕走了以后。来,语气助词。〔唧唧〕叹息。〔杜鹃啼血〕传说杜鹃鸟啼叫时,嘴里会淌出血来。这是形容杜鹃啼声的悲切。〔呕哑(ōuyā)嘲哳(zhāozhā)〕指声音嘈杂刺耳〔更〕再。〔翻作〕写作。翻,按曲调写作歌词。〔却坐〕回到(原处)坐下。却,退回。〔促弦〕把琴弦拧紧。促,紧、迫。〔转〕更加,越发。〔向前〕以前。〔掩泣〕掩面哭泣。下面“泣下”的“泣”指眼泪。〔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主旨:《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艺术技巧: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黄芦苦竹绕宅生”2.借对比写琵琶女的形象3.描写音乐的技巧:大量运用比喻、叠词传神、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结合。理解性默写:1.运用侧面烘托,说明船上的人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两句诗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3.白居易《琵琶行》中“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两句,写当年的琵琶女无论是技艺还是容貌都出类拔萃。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5.诗中借月和江水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6.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本诗中的“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主旨句,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8.诗中直接点出“我”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9.“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两句描写了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的环境。10.杜鹃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11.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诗中“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两句表现出诗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1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人耳。白居易《琵琶行》中“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13.写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并承诺为她谱写歌词的诗句是“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14.琵琶女面对诗人的再次邀请,作出的回应是“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15.在琵琶女最后一次演奏结束之后,诗人的表现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19.李凭箜篌引[唐]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注解:箜篌引,乐府旧题。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二十三弦或二十五弦,分卧式、竖式两种。〔吴丝蜀桐〕指精美的箜篌。〔张〕弹奏。〔高秋〕深秋九月。〔颓〕下垂、堆积的样子。〔江娥啼竹〕传说舜南巡,死于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二妃娥皇、女英得到消息,挥泪于竹,竹尽生斑。〔素女〕传说中与黄帝同时期的神女,善于弹瑟歌唱。〔中国〕即国中,指在国都长安城里。〔昆山〕即昆仑山,传说中著名的美玉产地。〔泣露〕指滴露。〔笑〕指花盛开。〔十二门前融冷光〕指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月光变得温煦。十二门,长安城四面,每一面各有三门。〔二十三丝〕指箜篌。有一种竖箜篌,有二十三弦。〔紫皇〕道教传说中地位最高的神仙。〔石破天惊〕女娲所补五色石为箜篌声破裂,天界为之震惊。〔吴质〕吴刚,其字为质。主旨:诗人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以瑰丽的辞采、丰富的艺术形象再现了演奏者所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把一首悲戚的乐曲描写得惊天动地,赞美了李凭高超的演奏技艺。诗的本身也和乐曲一样具有了一种凄寒冷艳的气质。艺术技巧:巧用比喻:使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比喻,以声喻声。运用通感:将听觉形象转化为其他具体、形象、可感的形象,化无形为有形。侧面烘托:侧重于音乐效果的描写,通过听众的反应表现音乐的艺术感染力。浪漫想象: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理解性默写: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泣露香兰笑”一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乐音效果。箜篌声使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月光变得温煦,高高在上的天神也被打动。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以女娲补天的神话表现箜篌乐音的震撼效果的诗句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4.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梦入神山教神妪”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能让善弹箜篌的神仙求教;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案机械振动机械波
- 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
- 玉溪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冀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 汽车速测仪账务处理实例-记账实操
- 八下语文课件
- 机房综合监控解决方案
- 房地产 -中建防水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手册(2023年)
- 2024年盘园儿钢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2019湘美版 高中美术 选择性必修2 中国书画《第二单元 临摹与创作》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XML期末大作业实验报告
-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函数的单调性》课件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四年级上册 单元作业设计《为父母分担》
- 积极应对媒体正确舆情引导培训讲义课件
- 第一章-教育及其本质
- 中国女性生理健康白皮书
- 天然气巡检记录表
-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临床应用
- 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PEP)课件【全册】
- 民法典讲座-继承篇
- 超级优等生:优等生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