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1页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2页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3页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4页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届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题之三常宁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考点三

表现手法鉴赏诗歌表示技巧1/431、了解诗歌中惯用表现手法2、了解诗歌鉴赏中表现手法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

教学目标2/43表示技巧

修辞

手法表示方式篇章结构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大、互文、双关、反问、设问、重复、反语、引用、通感想象、联想、对照、衬托、渲染、衬托、用典、赋比兴、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表现手法首尾照应、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点面结合、承上启下、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知识巩固3/43

古典诗词常见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2)借事抒情(3)托物言志

(4)借古讽今(5)用典抒情知识巩固4/43【例1】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南园

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表示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示?请作简明说明。

【注释】

吴钩:吴地出产弯形刀,此处指宝刀。一作“横刀”。

凌烟阁: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殿阁,上有秦琼等二十四人像。课前巩固

5/43【译诗】男子汉大丈夫为何不带上尖锐吴钩,去收复那黄河南北割据关山五十州?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能被册封为食邑万户列侯?【解析】此诗清新俊爽,明快自然,在李贺诗中是格调独特之作。诗中前两句表示了对宪宗削藩事业拥护和投笔从戎愿望。后两句说,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也含有“百无一用是书生”感叹,对唐王朝重武轻文国策不无微辞。【答案】这首诗表示了作者投笔从戎愿望和建功卫国理想。是用直抒胸臆方式表示。诗人大发感叹,书生从来无用,应该拿起武器去收取关山。6/43考点分解三鉴赏表现手法【示例2】(·福建卷)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7/43【注】①玉花:喻雪花。“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描写颇为精妙。请简明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3解析“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两句中,“箬笠”“蓑衣”是钓翁经典装束,“冰散响”“玉花空”写出了雪天垂钓特点,“冰散响”也是以声衬静,既写环境之寂静,又写人物之宁静;“时振玉花空”写钓翁动作,显其淡定。这两句诗借助声音与动作描写勾勒出独特钓翁形象,再配以“雪天”特殊环境,很有意境。答案“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声音,衬托出环境寂静、钓翁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动作,衬托出钓翁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心无旁骛。9/43【命题揭秘】诗歌表现手法是个大命题,只要是诗歌为更加好地表现主旨而采取艺术手法,都可归为这一范围,包含衬托、象征、比兴、渲染、衬托、用典,也包含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欲扬先抑等。高考对于“鉴赏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考查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利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有什么作用? 3.本诗是经过什么方法来表现诗人情感? 4.本诗在前两句实写基础上,后两句又采取了怎样写法? 5.请赏析诗中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手法利用及艺术效果。

10/43【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说明诗中是怎样使用这种表现手法。 第三步:说明此种表现手法表示效果。【知识精要】

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示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特殊语句组织方式。手法+分析+作用11/431.衬托

就是利用其它一些近似或对立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事物表现手法。它能够使被陪衬事物愈加性格突出,形象鲜明。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相同条件来衬托是正衬,利用事物相反条件来衬托是反衬。12/43衬托:正衬、反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鹊桥仙》(陆游)“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这首词主要塑造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多少豪杰”,最终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地位——正衬。以“静”突出杜鹃悲切叫声——反衬。比较两首诗衬托手法区分:13/43【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别滁①欧阳修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①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初所作。 请简析诗结句主要利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诗人抒发情感起着怎样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3解析这首诗首句写景,点明别滁时间是光景融和春天。次句叙事,写吏民为他饯行。第三、四两句是抒情,诗人把自己矛盾、激动心情以坦然自若语言含蓄地表示了出来。答案结句主要利用了反衬手法。因为离别在即,所以诗人在饯别宴会上听到作为助兴音乐越是悦耳,内心就越是感到一个难舍和难受。这种以喜相送反衬悲离结句,渲染了诗人与当地民众深情厚谊,使得诗意余韵不尽。15/43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1)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2)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寂静(步骤二)。(3)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发孤独寂寞(步骤三)。16/43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在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来描写雨?此诗利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相结合手法。(

)首句正面提及微雨,后三句没有直接写雨,而是经过写帆重,鸟迟,海门深,浦树滋,笼罩在烟雨薄暮中。(

)渲染了水雾回绕场景,表现了离愁别绪。(

)尤其提醒:衬托实际上是一个侧面描写。它经过侧面描写,即经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使所要表现主要对象鲜明突出此诗除了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没有直接写雨,而是经过别事物把雨写出来:船上布帆变得重了,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天灰蒙蒙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而江边树却显得十分滋润。颔联和颈联虽未直接写雨,但衬托手法利用使我们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细雨17/43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诗写作上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热闹场面与凄凉场面鲜明对比(步骤一),更突出之前奢华罪恶、今天凄凉之可叹。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繁荣与后面所写现在冷落,(步骤二)对照极为强烈,突出了诗人昔盛今衰历史感叹。(步骤三)

2、对比:是把两种对立事物或者同一事物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好显得更加好,坏显得更坏。反差强烈,更突出主题或思想,含有震撼人力量。18/433、对面落笔:

对面落笔是指古代诗歌在写人、叙事、状物抒情过程中直接转主为客、因实入虚,或者先从写己方情况起笔再逆转为写对方情况,而起到表意丰富、抒情宛转、韵味深远效果。这种构思方法常见诸思乡、怀人、送别等类诗中。19/43对面落笔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主要节日。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邯郸冬至夜思家》后两句利用从对方写起手法,作者想象故乡亲人在这个冬至深夜想念着千里之外自己,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把深挚“思家”之情抒发得更委婉含蓄。20/434、象征

象征是一个托物寓志表现手法,在特定事物中,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概念)或抽象事理(思想感情),因为长久使用,已被人们普遍接收。

经过特定、轻易引发联想详细形象,表现与之相同或相近特点概念、思想和感情。作用:增大容量,开阔意境,巧妙立意,平中见奇。象征(咏物诗多用此法)21/43【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三江小渡(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论风波去又来。

诗人采取什么手法表示作品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明分析。

全文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取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论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示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主旨。

用水中风浪暗示人生波折,表示能经得起风浪考验主旨。

《药》中“红白相间花环”,象征了革命希望前景。借某种详细形象事物暗示特定人物或事理,以表示真挚感情和深刻寓意,22/43【例2】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怎样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清人冯浩评论此诗“有神无迹”象征手法高妙无比,请简析其作用。

【注】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春日。断肠:销魂。23/43解析前两句诗情画意、生机无限,读者以相同联想可能会意识到这是诗人青年时代豪情壮志形象化写照。然而,这只是欲抑先扬之笔,重点却在后两句。笔势顺然一转,寒秋夕阳,枝枯叶黄杨柳已不堪凄凉,更有寒蝉在其间发出低吟哀鸣,这孤寂凄楚悲凉意境,是诗人暮年境遇艺术概括。象征手法利用,使作品显得意蕴深邃。冯浩评论说:“迟暮之伤,沉沦之痛,触物皆悲,故从容如许,有神无迹,任人领味,真高唱也。”(《玉溪生年谱会笺》)评论很有见地,也道出了在“有神无迹”象征手法作品鉴赏中,相同联想不失为探求艺术美一个路径。24/43答案李商隐《柳》是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一首七绝。诗人利用象征手法,句句写柳,而全篇不着一个“柳”字;句句是景,句句咏物,而又句句写人,抒发对稀疏衰落秋柳悲叹之情。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改变秋柳正是诗人自叹身世生动写照。25/435.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摘引前人诗文语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示作者思想感情,包含表明对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立场和态度、个人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语句,目标是加深诗词中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寓意于言外。26/43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能够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27/43【译文】长恨啊!实在更长恨!我把它剪裁成《短歌行》。及时唱歌行乐吧!什么人了解我,来为我跳楚舞?听我唱楚狂人接舆《凤兮》歌?我在带湖既种了九畹兰花,又栽了百亩蕙,到了秋天能够吃菊花落花。在我门外有沧浪清水能够洗我丝带。请问:一杯酒与身后声誉,哪一件主要?身后名当然主要。不过,现今是人间万事都是本末倒置,毫发经常是重,而泰山却倒很轻。最悲伤也没有比生离死别更悲伤,最欢乐也没有比认识了一个志同道合新朋友更欢乐。这是古今以来儿女常情。富贵不是我寻求事,还是回到带湖家去,与我早已订立过同盟老朋友白鸥聚会好。28/43⑵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示了什么情思?(6)

答: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典故,表示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了解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情怀。

【注】

楚狂声,楚国狂人接舆《凤兮歌》。接舆曾途经孔子门口,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见《论语·微子篇》)

富贵非吾事二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29/43【例1】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庆全庵桃花

谢枋(fāng)得①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①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30/43本诗主要利用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诗句简明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作者没有直接描绘庵中桃花盛开景色,而是借景抒情,把这所幽静小庙,比作逃避秦王朝暴政世外桃源,希望在这里隐居,从此不与世人交往。但诗人也有担忧,在家种植桃树,营构自己“桃花源”,这毕竟是一厢情愿事,所以才有“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这么诗句。作者身逢改朝换代,眼见异族入侵,江山易主,无力回天,只好沉潜隐居,这首诗字里行间,正流露了作者这种重名节、弃荣华高洁情怀。31/43【译文】找到了一处世外桃源能够躲避像秦朝那样暴政,红艳艳桃花又是一年春天。花儿凋谢,花瓣千万不要伴随流水漂去,恐怕有渔郎看见了也会到这里来问路。答案本诗主要表现手法是用典。“桃源”“避秦”“渔郎”“问津”等语,都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诗人经过用典表现自己不与元朝合作决绝态度。32/43抑扬结合:把要贬抑否定方面和要必定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到达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目标。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表示效果:抑扬手法往往能使行文反差强烈、出人意料,于反差中产生盎然情趣,于波折中增添隽永意味。指是在褒贬人、事、物时候,常对要褒先写其不足,对要贬先写其优点,这种手法就是抑扬。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

2.欲抑先扬法。6、抑扬结合33/43欲抑先扬【例10】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贾生

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怜”一词表示了作者怎样感情?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作简明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43抑扬

贾生(唐)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欲抑先扬。(1分)先写汉文帝求贤若渴,调回贾谊,虔诚讨教,后笔锋一转,点出汉文帝垂询内容。(2分)诗由赞叹化为慨叹,由歌颂化为讽刺,表示了诗人对汉文帝讽刺,对贾生同情。(2分)35/43解析诗题中“贾生”就是指西汉政治家、文学家贾谊。第一句从正面着笔,“求”“访”,好像热烈颂扬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赞叹之词,表现了文帝对贾生器重。第三句承、转交织,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虚前席”,把文帝当初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经过这个生动细节描写,才把由“求”而“访”而“赞”那架“重贤”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末句紧承“可怜”与“虚”,郑重求贤,虚36/43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本原问题!诗人只点破而不说尽——经过“问”与“不问”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叹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答案“可怜”是可惜、可悲意思,是全诗关键,表示了作者对文帝不顾百姓苍生疾苦批评之情。在结构上,本诗采取先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