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_第1页
公卫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_第2页
公卫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_第3页
公卫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_第4页
公卫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公卫实践技能操作考试

第一考站: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处理。(满分值40分,考试时间15分钟。)

常见问题:

1、描述性研究资料、分析性资料应如何收集?

答:⑴描述性研究资料:采用现况调查(普查、抽样调查、筛检)收集资料;

⑵分析性资料:①病例对照(现场询问、调查表、采样)②队列(现场、追踪、

随访、监督)③流行病学实验(恰当选择对象、随机、筛选)。

2抽样调查时样本的大小如何确定?怎样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答:现况:①预期现患率②结果精确性;对照:①人群中暴露的比例②假定暴露造

成的相对危险度③要求的显著性水平④要求的把握度;保证代表性:随机原则、监

督、控制偏倚。

3.传染病爆发时,应如何进行调查?

答:①制定调查方案:调查目的、调查方法(现况、对照、队列)、调查内容、调查

表设计;②调查活动的实施:1)调查准备:人、财、物;2)调查活动组织;3)调

查资料收集;4)标本的采集和储运;③调查资料的处理:1)调查资料的分析;2)

样本检测结果的判定;④执行控制与干预措施;⑤评价控制效果;⑥疾病与危险因素

的调查实例;⑦撰写调查报告。

4简述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储运要求。

答:不同部位取新鲜标本(最好含异常样本)f洁净干燥(保温)保存运送一立即检

验。

5.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应如何分析?

答:描述性分析一推断性统计:①卡方检验(疾病与暴露的关联)②比值比OR(疾

病与暴露联系强度大小)③出的9现1信区间④分层分析⑤分级分析。

a在实际应用时,应从哪些方面考虑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措施?

答:①管理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

7.疫苗接种的一般反应及处理原则。

答:一般反应:局部(红肿热痛)、全身反应(发热、头昏、恶心、腹泻)等。处理

原则:一般不需处理(1—2天可消失);如反应强烈仅需对症治疗;如有异常反应,

则上报,同时作出抢救,如注射1:1000肾上腺素(Q5-Lftnl)或肌注苯海拉明

(20-^ttrg),及时送医院;当然也要排除偶合疾病情况。

&在病毒性肝炎的调查中,应对HBsAg携带者采取哪些措施?

答:①不能作献血员,加强随访,要求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卫生,防止传染他人;②

建议作进一步检查(乙肝两对半定量、HBeAg定量、肝功能、曲”AFR肝纤二

项、肝脏B超),必要时治疗,同时定期作相关检查。③建议与患病接触频繁者进行

相关检查,尽量注射疫苗保护。

A钩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①传染源(病人和带虫者的病原学检查);②传播途径(皮肤接触、经口感染、

粪便);③易感人群(个人防护、治疗及管理粪便)。

1(X简述流行性出血热病员的处理原则。

答:治疗、疫情监测、防鼠灭鼠、做好卫生工作、预防接种。

11、简述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

答:①控制传染源(治疗患者,管理控制病畜);②切断传播途径(灭钉螺,管理粪

便及保护水源);③保护易感人群(个人防护)。

U试述苯中毒的预防措施。

答:①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②生产工艺改革(减少接触苯);③通风排毒;

④卫生保健措施(测定苯浓度、定期体检)。

1区中毒分为哪几种,烟在其诊断中有何意义?

答:三类:①细菌性中毒

②有毒动植物中毒

③化学性食物中毒

烟是指白细胞,是炎症指标,特别是应用于苯中毒,限值会低于正常值。

14.职业病接触上分为哪几类,各种类名称和英文缩写,解释其中一种意义。

答:①接触机会②接触方式③接触强度④接触时间。

试题L病毒性肝炎

题目:2003年3月1日至3月8日某区卫生防疫部门陆续接到本区儿所学校报告,

学生中接连发现一种不明原因的疾病,学生主诉发热、纳差、全身不适,部分学生巩

膜黄染,共90例。自2003年1月1日起,该区各学校均由同一供餐公司供应营养午

餐。

问题:

1.这次疫情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你对这次疫情的初步印象,设计一份调查表。(简单说明)

答题要点:

L(1)核实诊断;

(2)确定是否暴发;

(3)描述疾病的分布特征;

(4)查明传染来源和易感人群;

(5)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最终扑灭疫情。

2(1)一般项目;

(2)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

(3)流行病学资料(接触史、接触者、接触程度、可能受感染日期、地点、方式、

传播途径等);

(4)防治措施;

(5)结论;

(6)调查日期、调查员。

试题2艾滋病

题目:某市处于艾滋病流行的上升期,近年来经性行为传播HIV感染者人数增长较快。

针对上述现状,欲对该市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进行艾滋病干预,以提高该人群艾滋病知

识水平,并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发生和蔓延。

问题:

L干预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2干预效果如何评价?

答题要点:

L干预活动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基线调查:由实施小组成员对研究对象按照统一问卷进行基线摸底调查,以掌

握研究对象整体的本底情况。

(2)干预措施的实施:主要包括制作IEC材料

信息教育交流材料,即传播材料,是卫生工作者用来传播卫生科普知识常用的媒介,

由于针对性强,语言精练,受众一看、一听就懂,又可以长久保存,互相传阅,在艾滋病

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中广泛使用)。设计制作各种健康教育书面宣传材料,或

刻录光盘,向干预对象免费发放,同时将有关培训内容及图片输入手提电脑与干预对

象面对面培训;培训重点人物负责人及领班),使他们更好直接影响服务小姐;开展

同伴教育;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安全套使用的培训;通过当地广播电台相关栏目,

播放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开设个人电话咨询,对干预对象公布咨询电话,随时解答

相关问题。

(3)干预后调查:通过实施干预措施后,调查员对目标场所服务小姐采用与基线访

谈相同的问卷进行干预后的调查,如实填写。

2干预效果评价:结合干预前后两次调查分析:

(1)干预前后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知晓率改变情况;

(2)干预前后目标人群对艾滋病正确态度改善情况;

(3)干预前后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促进情况;

(4)干预前后目标人群印V感染状况比较。

核实诊断的方面:

患者的临床表现:长期发热、明显消瘦、慢性腹泻、全身淋巴肿大、霉菌感染等

实验室检查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QKCD8<1(在T淋巴细胞分类中,CD4代表T辅

助细胞而CD8代表畤中制细胞和T杀伤细胞。CD4+T淋巴细胞是HIV感染的主要靶细

胞,而其本身又是免疫反应的中心细胞;CD&H"淋巴细胞是免疫反应的效应细胞。正

常人的CWT淋巴细胞约占总的T淋巴细胞的6封CD肝T淋巴细胞约占3%人体

感染了HIV后,涉及的主要病理过程就是免疫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为:QM+T淋巴

细胞的丢失,绝对数量的减少,同时CD肝H林巴细胞数量增加,CD4和CD8的比例失

调。因此cmCOHK林巴细胞记数作为直接测定免疫功能的方法,是提供HIV感染

病人免疫系统损害状况最明确的指标。)经血液检查,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试验(蛋

白印迹试验)为阳性者,可诊断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通常根据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判

断和经血液检查CM细胞计数小于200/mn3时,可诊断为艾滋病病人。

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来源,感染的途径,性传播、经血及吸毒、母婴、医源性等

试题3霍乱

题目L地处县城郊的某某工厂,有职工1500人,除少数居住厂外,绝大部分都住

厂内职工宿舍。厂内没有供职工用餐的食堂,近期内也没有集体聚餐活动。职工饮用

的水是来自厂里自备水源井的自来水,平时管理不善,井周边环境较差,水井离公共

厕所很近。工人大多数人有喝生水的习惯。8月5日至8月12日厂内先后发生62例

腹泻病人,大便呈黄水样,无明显里急后重感,多数无腹痛、仅个别有低热、呕吐。

以前腹泻病人很少。厂医务室王医生于8月13日向你所在的医院作出上述疑似霍乱

疫情报告,你如何处置?

答题要点:

疫情信息处置:

1、详细做好疫情记录,详细记录疫情过程,必要时进一步追问,疫情报告不详细有

关情况,同时要记下报告人姓名、所在单位、联系方式、报告时间。

么立即向有关方面领导作出疫情报告。

3,立即着手做好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5疫情处理结束后撰写疫情处理总结。

调查方案的内容:

(1)调查目的:核实诊断,确定疫情性质(散发暴发)、描述疾病分布征(三间分布)、

查明传染来源和暴露的易感人群、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控制疫情。

(2)调查方法:病例对照调查

a在明确调查目的的基础上,广泛探索危险因素(水、食物、媒介、生物、接触、外

出史等)。b确定对照因素,选择对照对象。

c提出危险因素。

(3)调查内容

a核实诊断(临床、实验室、流行病学依据)临床:无痛性腹泻实验室:(采样)

采样的品种:病人密切接触者、自来水厂工人的粪便;厂自备自来水厂的水源水、

末梢水;媒介生物(苍蝇、蜂螂);可疑食品

采送样注意项:适时:粪便标本在使用有效抗生素前采,采集河沟污水时要在太阳刚

出前后。适量:水、粪便标本不宜过多。安全:标本妥善存放运输,以防标本容器

破损,造成环境污染。快速:尽快送检同步:标本与送检单同时送实验室。

采样的目的:在找致病因子霍乱弧菌等肠道致病菌。诊断:查找流行因素:以便采取

相应措施。考核疫点处理效果的质量。

b对疫情做全面调查了解

①确定病例(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②确定收集病例的时间范围③调查厂内所有腹

泻病人(全面排查)④对附近医疗机构腹泻病就诊情况有无疑似病例。

c分析资料

确定疫情性质找出流行特征,提出流行因素假设,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疾病三间分

布。

d验证假设

e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

①基本措施一一健康教育。贯穿于针对性措施落实的全过程

②针对性措施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①病人(疑似病人)隔离、治疗②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消菌治

疗预防接种③疫区内查治腹泻病人

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饮食卫生、饮水用水卫生、环境卫生、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免疫接种、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题目2某工厂有职工2226人,外来民工735人。工人除少数在厂外居住,基本都

住在厂内职工宿舍。厂内没有供职工用餐的食堂,饮用厂自备的水源井自来水,平时

管理不善,工人与民工多有饮用生水习惯。

9月6日有11人发生腹泻,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多无腹痛,仅个别有低热、

呕吐。至15日共有70人发病,其中本厂职工43例,外来民工27例。同期厂外无类

似病人发现,近期无集体聚餐活动。以往厂内每月偶尔发生1〜2例腹泻病人。当地

防疫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迅速派员到现场查明原因,从病人的粪便中找到了霍乱弧

菌(OD,并及时控制了疫情。

问题:简要叙述本次调查的步骤。

答题要点:

拟采用暴发调查的步骤,主要包括:

L核实诊断,确定暴发:对报告病例结合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

析判断,作出初步诊断,确定首例和首批病人。

2初步调查,提出假设:调查首例病人的发病时■间、发病前后的活动情况;收集病

人标本、接触者标本、饮用水标本并及时送检;环境情况调查:人群密度、水源和食

品供应、粪便管理等。

3进一步调查,验证假设:根据初步调查的结果,建立引起本次霍乱暴发的可能原

因,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验证假设,同时,结合病人粪便、呕

吐物和可疑食物或饮水中病原学(霍乱弧菌)检查结果,确定传染源、传播途径和病

原体。

4采取控制措施:边调查边实施。

5总结、报告。

试题4伤寒

题目L某县某村2000年4月2日〜6月17日发生伤寒暴发。临床症状以发热、畏

寒、纳差和乏力为主,其中发热持续—20天不等,持续38c以上—6天,平均3

天。经防疫部门调查,共确诊30例,伤寒杆菌捡出率9Q20%。该村村民饮用深井

水和一池塘水。本次发病户日常生活及饮用水多为池塘水,该池塘卫生无人管理,人

畜共用。首例病人刘某在外打工,病前2周返家,4月2日发病,之后该村陆续出现

类似病人。发病高峰在首例发病后的第二周。当地防疫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采取以

加强饮水消毒为主的综合性措施,病例数很快减少。

问题:1.从收集到的资料,你准备做哪些分析?

2.为分析该次暴发的原因,实施病例对照调查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答题要点:

L分析的主要内容:

(1)计算各种罹患率;

(2)描述三间分布(时间、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等);

(3)暴露与未暴露可疑饮用水的罹患率比较;

(4)确认暴发疫情;

2实施病例对照调查时应考虑以下方面:

(1)提出可疑危险因素(饮水、食物、接触);

(2)确定对照的条件(年龄、性别、居住位置等),选择对照。

题目2某村2001年6月12日〜8月2日发生伤寒爆发流行,经疾控部门调查,共

确诊30例,采集21份病人血进行细菌培养,伤寒杆菌检出率8玳。村民饮用深井

水和井水。本次发病户日常生活及饮用水多为井水,该井卫生无人管理,人畜共用。

首例病人赵某6月12日发病,病前两月曾外出打工,发病前2周返家,病人排泄物

污染的衣物经常被拿到井边洗涮,污水随处倾倒。6月中旬该村陆续出现病人,至6

月下旬,累计发病24人,6月26日当地疾控部门接到群众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并

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8月2日发生最后一例病人。同期其他村未见同样病例发生。

问题

1、你准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哪些分析?

(1)描述三间分布(时间、年龄、性别、居住地是否在井周围);

(2)计算各种罹患率;

(3)暴露与未暴露可疑饮水史的概率比较;

(4)确认爆发疫情。

2根据这起疫情的性质,你如何进行疫情报告?

属乙类传染病爆发疫情,在疫情网络直报的同时,还应立即电话或传真报告卫生疾控

部门和所属卫生行政部门。

题目3t2006年7月1日,某县一居民为子女结婚举办婚宴,共参加人数150人。于

7月5日出现1例高热病人(4卜41℃),主要表现为乏力、脉象相对迟缓,皮肤玫

瑰疹和肝脾肿大。至7月10日陆续出现10例相同症状的病人,截至到7月下旬总共

发生48例病人。经调查,发病者均为参加婚宴就餐者,未参加婚宴就餐者无一人发

病;本次婚宴用水均取自该家的自用井。你应如何调查处理。

问题

1、这可能是什么疾病?依据有哪些?如进行实验室诊断需采集什么标本?

疫情初步判断为伤寒爆发。

判断依据;(D伤寒病人均有参加婚宴就餐史,未参加婚宴就餐者无一人发病;2)

婚宴用水取自该家自用井;(3)病人均表现典型的伤寒临床症状。

需采集以下标本:(D血液标本:细菌培养、血清肥达氏实验"O'抗体检测;(2)粪

便标本;细菌培养

么对调查资料进行初步分析

(1)疾病三间分布;(2)罹患率,推测病例潜伏期;(3)病人临床特征,实验室检

测结果;(4)可疑的病因、发病因素。

题目4某村2002年5月10日〜7月1日发生伤寒爆发流行,经疾控部门调查,共

确诊27例,采集17份病人血进行细菌培养,伤寒杆菌检出率892咻。村民饮用深

井水和一井水。本次发病户日常生活及饮用水多为井水,该井卫生无人管理;人畜共

用。首例病人赵某5月10日发病,病前两月曾外出打工,发病前2周返家,病人排

泄物污染的衣物经常被拿到井边洗涮,污水随处倾倒。6月上旬该村陆续出现病人,

至6月中旬,累计发病24人,6月15日当地疾控部门接到群众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

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7月1日发生最后一例病人。同期其他村未见同样病例发生。

问题:

1、你参加本次疫情调查处理,如何全面、准确掌握疫情?

(1)首先确定判断病人和疑似病人的标准;

(2)确定病人发病的时间范围;

(3)对病人进行个案调查;

(4)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检疫,及时发现新病例;

(5)对附近乡镇卫生院发热病例进行调查;

(6)对全村逐户进行调查发现可疑病例。

题目5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

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

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

肝脾肿大,肥达氏实验"0’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你应如

何调查处理。

问题:

1、这是一种什么疾病,是否属于爆发疫情?主要依据有哪些?

这种疾病是伤寒,属于爆发疫情。

爆发:短时间局部区域内出现大量症状类似的病人,有相同的传染源和/或传播途径,

且病人常同时出现在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主要依据:(1)患者具有相同的流行病学

史(共用井水);(2)具有伤寒典型临床症状;(3)肥达氏实验"O抗体阳性。

1、你如何进行疫情报告,请简述报告要求和内容。

疫情报告要求及时、正确、完整。

(1)在疫情网络直报的同时,还应立即电话或传真报告卫生疾控部门和所属卫生行

政部门。注明报告人姓名和单位;

(2)报告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人数、有无死亡病人;

(3)主要临床表现、就诊人数、初步诊断;

(4)可能发生的原因;

(5)已采取的防制措施。

试题5流行性出血热

题目L流行性出血热m是一种危害性较大、全球性分布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我国迄今已在26个省市证实本病的存在或流行。1990年以来,全国EHF发病率又有

所抬头。某市尚缺乏相关资料。本次研究的目的旨在了解该市流行性出血热(EHB

在人和鼠间的流行状况和趋势,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问题:L本次研究拟采用什么研究方法?

2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答题要点:

L本次研究拟采用现况研究中抽样调查的方法。

2要研究内容包括:

(1)确定研究地区及研究对象:可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全市若干个社区中随机

抽取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

⑵当地流行性出血热(EHB的发病状况:人群发病特征(年龄、性别、职业等)、时

间分布特点、地区分布状况等,以及影响分布的主要相关因素;

(3)人群流行性出血热(EHB病毒的感染状况:检测人血清中EFTgG抗体;

⑷当地流行性出血热(EHB病毒在鼠间的感染状况:鼠肺标本中EHF病毒抗原、抗

体的检测;

⑸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题目2某乡2004年11月初以来,发生不明原因发热、腰痛、皮肤黏膜有出血点,

血压偏低,先少尿,后多尿,病例十余例。个别病例死亡,尸检可见内脏高度充血,

心、肾及脑垂体广泛性出血。该乡环境卫生极差,鼠多,垃圾随处可见。

问题:1、疫情调查中你认为要收集哪些主要资料?

(1)人口学资料;(2)自然因素、社会经济情况;(3)疾病资料(历年和当年本地

区和周边地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4)有关宿主动物的情况;(5)有关媒介昆虫

情况;(6)有关本病的预防接种情况。

2收集这些资料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收集资料时应注意资料的准确、及时、完整。

试题6麻疹

题目:1999年10月8日〜16日,某县某小学某班发现5学生出现高热,伴咳嗽、流

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发病人5天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由于未对患者隔

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该小学陆续出现多数病例,累计发病125例。县防疫站10

月20日接到疫情报告,进行现场调查及疫情处理,经确认为麻疹暴发。

问题:1.调查处理本起疫情前,请你拟定一个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简明、扼要)?

2.控制本起疫情,你将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

答题要点:

L(1)调查目的;

(2)调查方法;

(3)调查内容;

(4)调查表的设计;

2(1)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

(2)同一学校及临近学校未患病儿童实施麻疹疫苗应急接种;

(3)接触者医学观察及早发现病人;

(4)卫生宣教,开窗通风。

某县某乡镇于1996年10月7日至15日在同村附近院落儿童中发生10例发热(体温

约3gCTCTC),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发病后代5天出现红色斑丘皮

疹。从耳后、颈部开始,蔓延至躯干及四肢。由于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

至10月底疫情蔓延至镇上小学及本乡37个村,累计发病225例,现派你前往处理疫

情。

问题:(D从本案例提供的资料,您认为是什么性质的疫情(流行强度)?为什么?

答:结合病例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研究,我认为是麻疹的暴发。暴发的依据:发病

率远高于往年,短时间发生(麻疹潜伏期6-18d都是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发病

是在某乡镇。

(2)根据本案例拟制个案调查表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般项目(基本资料等)、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传

播途径、预防接种史、接解史、接触者、程度)、结论、调查日期及调查人。

试题Z肺结核

题目:地处大陆城市的某大学,2000年注册在校的学生有23750名,欲了解该校大

学生肺结核的感染状况,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进行了本次研究。

问题:

L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采取哪些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答题要点:

L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群现场调查和实验研究两部分:

(1)现场调查采用结构式问卷,主要调查下列内容:

1)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民族、专业、生源地、既往病史及家族疾病史等。

2)相关变量:家庭结核病史、结核病接触史、人际交往、体重指数、经济状况、吸

烟、饮酒、个人卫生习惯、卡介苗接种史。

(2)实验研究对2000年所有注册在校的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胸部X

线检查;胸透发现异常阴影者,拍摄前后位全胸片;胸片有可疑病变者,连续留痰两

天作涂片法检查结核菌。

2根据调查结果,主要采取以下预防控制措施:

(1)对于结素反应阴性者,应予以接种卡介苗;

(2)对查出的病人应及时而妥善地安排治疗,实施医学管理;

(3)加强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4)培养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试题&碘缺乏病

题目:某县处于山区,共13万人口,为碘缺乏病区,近年来使用加碘盐以预防控制

碘缺乏,现拟对该县近期碘缺乏病流行进行调查,以了解该病的控制情况。

问题:1.你准备选用那种方法进行调查?如何抽样?

2.如派你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哪些项目?

答题要点:

L(1)选用现况调查(横断面调查)方法。

(2)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或按人口比例概率抽样。

2(1)一般情况调查;

(2)甲状腺检查;

(3)尿碘测定;

(4)食盐碘含量测定;

(5)饮用水水碘含量测定;

试题9血吸虫病

题目:某县为血吸虫病区,经过儿年综合性防制措施的实施,疫情有所控制,现欲对

该地区进行抽样调查,以了解该病目前的流行现状。

问题:1.嘱你去进行这次调查,调查内容应包括哪几方面?

2.你准备从哪儿方面撰写这次调查报告?

答题要点:

L(1)概况调查,包括人口数量、家畜数量种类、水系等;

(2)螺情调查;

(3)水体感染情况;

(4)家畜感染情况;

(5)居民感染状况.

2(1)报告题目、作者及其所属单位;

(2)当地目前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

(3)调查方法、对象和其他资料来源;

(4)调查结果;

(5)结论与建议等;

(6)小结。

试题1Q寄生虫病

题目:随着医学卫生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农村经济文化卫生综合指标有了

显著提高。在全国寄生虫普查、普治工作的推动下,1990年,某县防疫站协同乡村

卫生防保医生在全县范围内对儿童开展了驱虫药的防治以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为

了了解目前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于2000年在该县开展了肠道寄生虫感染

状况的调查。

问题:请你制定本次研究的方案。

答题要点:

1•调查目的:了解近年来我国城乡经济文化卫生发生显著变化对农村人群肠道寄生

虫感染情况带来的变化。

2调查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

3研究对象的选择:在该县范围内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

4样本估计:根据既往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结合抽样方法进行样本大小的估计。

5调查内容:包括人群观察和实验研究两部分。其中现场调查采用结构式问卷,主

要调查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地)、驱虫药物使用史、卫生与生活习惯

(饭前便后洗手、吃生食、饮生水习惯等);实验研究为对主要肠道寄生虫及虫卵的

检查:如蛔虫、钩虫、鞭虫、蟒虫、溶组织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兰氏贾第鞭毛虫

等。

6调查表的设计:包括全部研究内容。

7.调查工作的准备与调查活动的组织。

8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a研究的质量控制。

1Q研究报告。

试题1L高血压

题目L某市总人口数将近1000万,近年来高血压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欲了解该

市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主要危险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特进行本次调

查。

问题:L为了筛选高血压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你准备采用什么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

行本次调查?

2选择哪些统计学分析方法及相关指标来进行结果分析?

答题要点:

1•选择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高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筛选。

2拟采用下列方法及指标进行资料分析:

Q)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均衡性检验:可采用t检验、x2检验、U检验等;

⑵因素与高血压疾病的关联性检验:可采用x2检验反应有无关联,用OR及OR9型

CI表示关联的强度;

(3)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排除各因素间的混杂作用,确定对高血压发生意义重大的因

素;⑷进行资料的分层分析、分级分析。

题目2某区拟对辖区内高血压患病情况及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调查,该辖区

30万人,9个社区。你参加这次调查。

问题:1、有人提出这次调查采用普查的方法,你认为合适吗?为什么?

不合适。了解疾病的现状和危险因素做抽样调查即可;普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

力;调查质量不易控制。

2根据调查结果,你如何对该地区进行健康教育?

(1)合理膳食,限盐;(2)增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3)戒烟、限酒;保持心态

平衡等;(4)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

试题12食物中毒

题目L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甜牛奶,饮用

后L弱小时内有23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20余次;其次为腹

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

问题:L你对本次疫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2采集可疑食品的操作过程、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3食物中毒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答题要点:

L初步诊断:食物中毒,诊断依据:

Q)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有毒食品

⑵病人临床症状基本相同

(3)潜伏期短、发病集中等

2采集可疑食品的操作过程、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

⑴可疑食品采集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

②样品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及时送检,不能及时送检时应冷藏保存

3食物中毒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1)食物中毒发生经过

②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治疗和病人预后情况

⑶分析和结论(引起中毒的食品、致病因素、中毒暴发的原因与条件、检验结果、

最后诊断)

④控制和预防措施

问题:1•请设计一份个案调查表(主要内容)。

2食物中毒应采集哪些样品?

3到达现场后,应进行的现场调查内容有哪些?

答题要点:

L个案调查表:

Q)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

⑵发病情况(发病时间及主要症状等)及治疗情况;

(3)发病前2代48小时内食物摄入情况;

⑷临床及实验室检验结果

⑸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人。

2应采集的样品

Q)剩余的甜牛奶(学校发剩的、学生喝剩的及领到未喝的,工厂库存的同一批号的);

②病人的呕吐物、粪便、血液、尿液;

(3)食品加工用具、容器的涂抹;

④食品加工人员手涂抹。

3现场调查内容

⑴中毒病人和同一场所进餐者的个案调查

②对可疑中毒食品加工场所的现场卫生学调查

问题:L你对这起疫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

2当你接到这起报告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3请你针对本次疫情设计调查方案

答题要点:

L初步诊断;食物中毒。

2接到报告后,应采取的措施:

⑴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②对病人采取急救措施(解毒、排毒、对症治疗等);

⑶对可疑有毒食品采取控制处理措施(封存、追回、无害化处理等);

⑷对中毒场所的处理措施:(根据食物中毒的性质,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措施)。

3调查方案:

(1)调查目的;

②调查方法;

③调查内容;

⑷调查表格的设计。

题目21998年5月30日中午,某市一大学有400多学生在该校食堂进餐。食谱为

鸡蛋炒黄瓜、黄瓜肉丁、西红柿炒鸡蛋、肉烧西葫芦等,主食为米饭、馒头。当日下

午17时开始,学生中陆续有100多人到校医看病,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一般5-8

次),头痛、体温升高多在38度以上。经调查,发病者,发病者中午都在该食堂用餐,

中午没有在食堂用餐者,没有发病。你应该如何调查处理。

问题:1、这是一起食物中毒,判定食物中毒,主要根据有那些?

答:疫情初步判断为食物中毒。判断依据:(1)中毒病人在相同的时间有共同的食物

食用史;(2)病人的临床症状基本相同;(3)潜伏期短、集中发病。

2请你在调查处理前制定一个调查方案(包括儿个方面,扼要讲明即可)。

答:调查目的、调查方法(现况、病例对照、队列)、调查内容、调查表设计。

&应采集哪些样品,检验的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应采集的样品:剩余的各种食物;病人的呕吐物、粪便、血液、尿液;

食品加工用具、容器与食品加工人员手涂抹;

食物的检验项目应包括:①微生物(细菌)②理化(麻酶)。

4食物中毒应该调查那些内容(主要项目)?

答:(1)病人和同进餐者的调查;

(2)可疑中毒食品加工现场;

题目S2006年7月1日午,某大学有400多学生在该校第一食堂进餐。食谱为鸡蛋

炒韭菜、胡萝卜肉丁、西红柿炒鸡蛋、西葫芦等,主食为米饭、大饼。当日下午17

时开始,学生中陆续有100多人到校医院看病,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一般A8

次),头痛、体温升高多在38c以上。经调查,发病者中午均在该校第一食堂用餐。

中午没有在该食堂用餐者,没有发病报告。

问题:1、派你前往该学校食堂进行卫生学调查,请提出对本案可疑食品的加工制作

过程进行卫生学调查的主要内容:

(D可疑食品的加工制作情况:a)可疑食品的原料及其来源;b)加工环境卫生;

c)用具卫生;d)加工方法;e)加工过程;f)储存条件和时间;g)剩余食品是否

再彻底加热后食用等。

(2)加工人员的情况(健康证、健康状况、卫生知识培训等);

(3)米集样品。

2进行上述调查时,你需要采集哪些样品进行检验?

(1)剩余食品、食品原(配)料;

(2)食品加工的用具和食品容器等(刀、墩、案板、盆、盘、碗)涂抹;

(3)操作人员的手涂抹;

(4)操作人员的血及便。

试题13苯中毒

题目L某男从1997年11月在某家具厂从事海棉喷胶粘贴工作。既往身体健康,

无家族血液病史。一年后开始自觉头晕、头痛、乏力、鼻出血,四肢皮肤出现瘀斑,

于1999年3月1日到医院门诊部检查,结果为白细胞明显减少,患者未作任何治疗,

继续返厂工作。因上述症状加重伴双侧鼻孔、牙龈出血,于3月12日再次到医院求

医,诊断为慢性职业性苯中毒。

问题:L慢性苯中毒有几种?除实验室指标外,各种苯中毒的症状与体征有什么明

显的特点?

2撰写慢性苯中毒的调查结果报告提纲。

答题要点:

L分为三种

(D慢性轻度中毒:观察对象无苯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乏力、失眠、

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2)慢性中度中毒:多有慢性轻度中毒症状,并有易感染和或)出血倾向;

(3)慢性重度中毒:出现下列之一者:a)全血细胞减少症;b)再生障碍性贫血;c)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白血病。

2撰写慢性苯中毒的调查结果报告提纲:

(1)生产工艺流程、所使用的原材料、产品、副产品及所生产的三废;

(2)监测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的浓度,喷胶剂的苯含量的结果;

(3)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状况;

(4)作业场所工人健康检查结果;

(5)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状况及个人卫生状况;

(6)病因分析;

(7)建议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题目22000年8月20日下午,某化工厂数名工人到该厂职工医院看病。自述头痛、

头晕、流泪、咽痛、个别有神志恍惚,经询问都是本厂喷漆车间工人,最近几天,喷

任务重,加班。你如何调查处理?

问题:1、这是一起苯中毒事故,主要根据是什么?

答:临床症状、接触苯作业的职业史(发病者都是近儿天喷漆加班者)、检测喷漆车

间的苯浓度、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或骨髓学检查)。

2苯中毒应调查哪些内容?

答:①接报告,做好记录,向有关领导汇报;②调查前准备;③现场调查:苯中毒的

发生经过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岗位、生产工艺过程;各种原材料、泄露物

和性质、种类、数量和地址;污染波及范围及气象条件;现场人员受害及救护情况;

事故发生对人的健康状况影响);发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检查喷漆车间的苯浓度;采

患者全血作血象检查;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

题目3某汽配厂组装车间,20多名工人某日为突击完成任务集中喷漆,使用大量

硝基漆和稀料”当日下午,大部分工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呕吐、流泪、咽

痛、个别有神志恍惚,甚至晕倒在地,该厂医务室医师立即将患者送医院抢救。轻患

者在医务室进行治疗,并随即报告所在地卫生防疫部门。

问题:1、哪些行业易于发生苯中毒?

(1)石油裂解;(2)煤焦油分储;(3)作为化工原料制造酚、氯苯、硝基苯、香料、

药物、农药、合成纤维、(4)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合成染料等;(5)作为有机溶剂

大量用于油漆的制造及喷漆时的稀释剂;(6)制造粘合剂及粘合剂的使用(制鞋、箱

包);(7)印刷工业

2急性苯中毒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如使用无苯稀料・;印刷业用汽油代替苯;制鞋工业

使用无苯胶…(2)有苯作业与无苯作业隔离;不具备一定条件时要避免过于集中的

大批量生产;(3)在密闭或通风不良处作业,除加强通风及个人防护(佩戴防苯口罩

或氧气呼吸器)外;应在腰间束缚救护带,外面有人监护,一旦有不适时可及时救出;

(4)制定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5)通风排毒;(6)定期检测及进行职业性健康检

查等;(7)要进行上岗前职业性健康体检,避免患有作业禁忌证者上岗。

试题14铅中毒

题目L某蓄电池厂工人从事铅作业3年,2年前开始出现间断头晕、口腔内经常有

甜味,偶有腹部不适、便秘、便秘时伴有腹痛,去医院职业病科就诊。经检查,诊断

结果为慢性轻度铅中毒。

问题:

1•慢性铅中毒的诊断主要需要那些依据?

(1)了解该患者的职业史;

②调查该厂生产作业环境,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铅浓度;

(3)同作业场所工人健康检查结果;

⑷症状与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ang

2慢性轻度铅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慢性轻度中毒诊断标准:

常有轻度类神经征,可伴有腹胀、便秘等症状,化验检查血铅或尿铅量增高(血铅2

29urrol/L或尿铅》Q58urrol/D,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即可诊断轻度中毒:

(1)尿中6—AL/N3Q5uirol/L②粪吓咻半定量2(+

令⑶血红细胞FEF经231口irol/L或红细胞ZF栏208uirol/L诊断性驱铅试验后

尿铅2386piwl/L者,也可作为诊断轻度中毒的单独依据。

(2)慢性轻度铅中毒的处理原则:

使用金属络和剂进行驱铅治疗,驱铅首选药物为依地酸二钠钙;观察对象:可继续工

作,3f月复查。对生产环境提出密闭、通风的改进建议,降低铅烟尘浓度,对作业

工人进行健康教育,使用有效的劳保用品,改善卫生习惯,定期健康查体等一系列改

进措施。

题目2某陶瓷涂料厂劳动者因全身乏力、肌肉关节酸痛、口内有金属味、神经衰弱、

腹部隐痛、有时有腹绞痛(脐周围),去医院就诊,医院将病人转至职业病防治院,

最后确诊为慢性中度铅中毒。

问题:1、诊断慢性铅中毒需要什么样的机构及医师才能进行诊断?

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3名以上(含

3名)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2职业接触限值ME代表什么意义?

为最高容许浓度;M町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浓

度。

试题15水污染事件

题目1:某日一水厂附近的居民陆续反映自来水有柴油味。该水厂采用某河流为水

源。调查发现,水厂水源上游约15km处的工地输油管于前日夜里被人为损坏未及时

发现,约30吨泄漏的柴油顺着沿岸边坡渗透进入河流。

问题:1、发生事故后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1)立即停止供水,启动应急供水方案;(2)阻断污染源,清除污染物;3)对水源

水和末梢水的水质进行动态监测。

2接到这样的突发事件报告后,应询问和记录哪些内容?

(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2)中毒或死亡病例的人数;(3)已采取的措

施和急需解决的问题;(4)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题目2某日下午3时,某公司员工饮用物业供应的茶水后觉得有异种咸味。一些

人员停止饮用,但仍有10人继续饮用茶水。1小时后,10人相继出现恶心、呕吐、

头晕、继而头痛、乏力、发组、寒战、胸闷、眩晕等症状。该公司饮用水由楼顶的水

箱二次供水。经检验,供应的茶水中亚硝酸盐含量高达784rg/L严重超标。茶炉水

及楼顶的水箱水中也检出极高浓度的亚硝酸盐。调查后发现,进入楼顶有一加锁的防

盗门,楼顶的饮用水箱盖未加锁,与其相邻的是一饭店空调系统的膨胀水箱。当日

11时左右,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负责空调系统保养的某公司•位职工,误将25kg

以亚硝酸钠为主要成分的管道除垢剂投进了饮用水箱。初步判定为饮用水污染引起的

亚硝酸钠中毒。

问题:1、主要判定依据是什么?

(1)饮用水有咸味且在饮用水和茶水中均检出高浓度的亚硝酸盐;(2)继续饮用茶

水者出现相似的症状;(3)发病时间在向水箱误投亚硝酸钠之后。

2应采取哪些控制和预防措施?

(1)彻底清洗消毒水箱;(2)救治病人;(3)对饮用水进行监测;(4)按照二次供

水卫生规范的要求,严格规范日常管理。

题目3某小区一栋居民楼有10人突然发生腹泻、腹痛症状,经过现场调查,发现

该栋楼消防用水与饮用水合用一个水箱,且泄水管破裂。

问题:1、饮用水污染引起的腹泻主要依据是:

(1)饮用水受到污染(2)饮用此水的居民有腹痛、腹泻症状

(3)进一步确诊,采水样检测及患者粪便检测

2请撰写调查报告:

(1)饮用水污染引起的腹泻发生的经过(2)饮用水及病人粪便检测结果(3)污染

事故原因分析(4)处理措施和建议

区采取怎样的控制与干预措施:

(1)消防用水与饮用水不能合用一个水箱

(2)泄水管要远离下水道口

(3)水箱定期清洗

(4)有人负责管理及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

第二考站:体格检查、急救技术操作与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一、体格检查(10分)(考试时间:10分钟)

小项目(血压、眼、颈部、外周血管)3分,大项目(胸、心、腹、神经)7分,各

考一题,共10分。

1、血压(3分)

(1)血压计放置位置正确(1分);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血压计。

(2)血压带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1分);

通常测右上肢,将袖带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袖带下缘在肘窝上3厘米,袖带中央

位于肱动脉表面。

(3)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Q5分);

检查者扪及被检查者肱动脉搏动后,将听诊器胸件置于搏动上(不能塞在袖带下)准

备听诊。

(4)测量过程流畅(Q5分)。

充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20-3QmriHg缓慢放气,第一声响为收缩压,声音消失时

为舒张压。

①成人血压正常值?(Q5分)

答:收缩压低于140m田g舒张压低于90mrifc

②向袖带充气,水银柱升高到多少为正确?(Q5分)

答:听到肱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20-30nrife

③血压高的标准?(Q5分)

答:至少3次非同日测量血压值达到或超过BP140/90nnHg,

2.眼(3分)

(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1分);

左f左上f左下-*右f右上f右下(50-60cm面对面而坐)。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正确(1分);

直接:用笔形手电从斜方照入瞳孔,观察瞳孔收缩情形(照射立即收缩,移开复原);

间接:照一侧瞳孔时,对侧也收缩。

(3)调节反射检查检查方法正确(Q5分);

注视1米以外的示指,然后将示指迅速移近距眼球10cm左右处,正常反应是瞳孔缩

小。

(4)辐犊反射(会聚反射)检查方法正确(Q5分)。

注视1米以外的示指,然后将示指缓慢移近距眼球10cm左右处,正常反应是两侧眼

球同时向内聚合。

3.颈部(甲状腺、气管)(3分)

(1)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站立位置正确(1分);

后方触诊:检查者位于被检者身后;前面触诊:检查者立(坐)于被检者对面。

(2)检查甲状腺手法(包括检查者在病人前和后的手法)(1分);

后:双手拇指置于被检者颈后部,余四指绕颈部前下方,示指和中指尖于环状软骨下

方触甲状腺峡部,以左手指将甲状腺推向右侧,余指触甲状腺右叶(大小、质地、压

痛、有无粘连、有无吞咽移动);

前:以右手大拇指将甲状腺推向右侧,用左手拇指触摸甲状腺右叶(大小、质地、压

痛、有无粘连、有无吞咽移动)。

(3)头部位置正确并能令被检查者吞咽口水(Q5分);

头轻度后仰,可视诊;头侧向检查叶,可触诊。

(4)三手指检查气管方法、部位正确(Q5分);

右手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中指于胸骨上窝触到气管,观察中指与示

指和环指间距离,正常人两侧距离相等,气管居中。

4外周血管检查(3分)

(1)测试脉搏、脉率、脉律方法、部位正确(2分);60-100次粉,平均72次/

槎动脉:用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平放于梳动脉的近手腕处,轻压至感觉最强。

(颈动脉、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颗浅动脉、耳前动脉)

(2)测毛细血管搏动方法正确(1分)。

用手指轻压病人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病人口唇,可使局部发白,心脏收缩时又发红,

随心动周期出现红白交替改变。

5.胸部视诊(7分)

(1)能指出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主要垂直线标志(锁骨中线)及主要自然陷窝

(3分);腋窝、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胸骨上切迹、胸骨柄、胸骨角、剑突等。

(2)在视诊内容方面,能提到观察胸廓形状(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

乳房是否对称等)(2分);

正常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为LL5

桶状胸:胸廓前后径增加,前后径与左右径儿乎相等,或超过左右径,呈桶状。

扁平胸:胸廓扁平,前后径不到左右径的一半。

(3)能答出视诊可观察: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者(2分);

正常男性和儿童以腹式呼吸,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正常呼吸频率1『18次4上呼

吸与脉搏比为L4新生儿44次份,乂4过速,<12次过缓,正常呼吸节律规整的,

异常呼吸节律有:潮式呼吸、间停呼吸、抑制性呼吸、叹息样呼吸。

&胸部触诊(7分)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3分);

检查者双手置于被检者胸廓前下部对称部位,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手

掌和其余4指置前侧胸壁,嘱被检者作深呼吸,比较两手的动度。

(2)双手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2分);

将双手掌尺侧缘放在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受检者重复发出“yi”的长音,比较两

手掌感受的震颤。

(3)能提到胸部触诊可触及胸膜磨擦音的,并能进行正确操作的(2分);

-一般在胸廓前下侧部用手掌容易触及胸膜摩擦感。

呆、胸部叩诊(7分)

(1)间接叩诊时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4分);

叩诊顺序:前胸一侧胸一背部;方法:以左手中指为板指,平贴肋间隙,并与肋骨平

行(叩肩胛区可以与脊柱平行),用右手中指指端叩击板指第2节指骨前端,每次叩

长次,力量需均匀,轻重适当。

(2)直接叩诊手指方法正确(1分);

将—1指并拢,以其指腹对胸壁进行直接拍击-。

(3)会叩肺移动度者(2分);

首先叩出平静呼吸时肺下界,然后嘱受检者深吸气并屏住气,同时向下叩肺下界,做

一标记,待受检者平表呼吸后再嘱其作深呼气并屏住气,再叩肺下界。两者之间的距

离为肺下界移动度,正常值为『8cm

&胸部听诊(7分)

(1)听诊方法、顺序正确(3分);

取坐位或仰卧位,口微张开保持呼吸均匀,顺序:肺尖开始,由上一下、从前胸一侧

胸一背部,应左右、上下进行对比。

(2)能表述听诊(肺部听诊)四种主要内容(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罗音、胸

膜磨擦音)(4分);

正常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异常呼吸音(肺泡

呼吸音增强或减弱或消失、呼气音延长、粗糙性呼吸音、断续性呼吸音)、罗音(干

罗音、湿罗音)、胸膜摩擦音(呼吸时脏层与壁层胸膜摩擦的声音)。

9.心脏视诊(7分)

(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3分);

被检者取坐卧或仰卧位。

(2)能讲出心脏视诊主要三个内容,并能指出其部位(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

动、心前区异常搏动)(4分);

心前区隆起一心包积液;心尖搏动增强f左心室肥大、甲亢;心尖搏动减弱一心肌炎、

心包积液、左侧胸腔积液。

1(1心脏触诊(7分)

(1)触诊手法正确(3分);

(右手全掌一手掌尺侧一示指或中指指腹)置于被检者心前区,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

强度及有无抬举性。

(2)能在心尖搏动区及心前区正确进行触诊(2分);

(3)能提到触诊可触及震颤、心包磨擦感的(2分);

震颤(如猫喘)、心包摩擦感(常在第4肋间可及)。

11、心脏叩诊(7分):确定心脏大小、形状、位置。

(1)叩诊方法、姿势、力量正确(4分);

以左手中指作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叩诊部位,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卧位时

板指与肋间平行,以右手中指借右腕关节活动叩击板指,清变浊来确定心界,顺序:

左界f右界,由下f上,由外向内。左侧心尖搏动外2-3所逐个肋间向上一第2肋

间,并作标志,测量其与胸骨中线间的垂直距离。

(2)会叩诊心浊音界,能回答并叩出主考官提出的某肋间心浊音界(3分);

正常心界:23-II-2^23-III-S5^523-IV-5^WF9踪锁骨

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rio

12.心脏听诊(7分)

(1)能正确指出心脏瓣膜各听诊区(3分);5个听诊区

二尖瓣区(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Q0血一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一

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一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一三

尖瓣区(胸骨左缘第45肋间)。

(2)听诊顺序正确(从二尖瓣区开始一肺动脉区一主动脉区一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一

三尖瓣区)(2分);好发病变顺序:二尖一主动脉一主动脉2-肺动脉一三尖瓣。

(3)能讲出心脏听诊主要内容(2分);

听诊内容:心率(60-100)、心律(规整)、心音(SI、S2S3.S4)、异常心音(响

度、音质改变,分裂)、额外心音(病理性、拍击音、医源性)、心脏杂音(出现时间、

部位、传导方向、性质、强度与呼吸、体位变化的关系)。

13.腹部视诊(7分)

(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表述正确并能在腹部指点正确(3分);

分区:四区法(脐水平及垂直线划分)、九区法(水平线:两侧肋弓下缘连线、两侧

骼前上棘连线;垂直线:左右骼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为两条垂直线)。

(2)视诊方法正确(2分);

被检者排空膀胱、低枕仰卧位,检查者于被检者右侧,自上而下全面观察。

(3)能表述视诊主要内容(2分,如下每项Q5分,如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

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等);

外形(正常、膨隆、凹陷);呼吸运动(腹式呼吸);腹壁静脉(正常看不见);腹壁

皮肤(有无皮疹、色素沉着);胃肠型(胃肠梗阻时出现胃肠段饱满而隆起);蠕动波

(在胃肠型的基础上伴有该部位的蠕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