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阶段质量评估5_第1页
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阶段质量评估5_第2页
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阶段质量评估5_第3页
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阶段质量评估5_第4页
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阶段质量评估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质量评估(五)(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在中世纪的欧洲,教皇确立大一统神权统治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王权需要借助教会的支持 B.封建割据,王权衰微C.教皇实力强大 D.人们大都是教会的子民解析:教皇神权统治的确立主要是因为西欧当时的社会状况,封建割据,四分五裂,利于教会统治。答案:B2.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这反映了()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C.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解析:材料论述的是教皇与国王之间的关系,“光是向太阳借来的”的言外之意是王权要依附于教皇的权力,故选B项。答案:B3.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受到了种种挑战。这些挑战的产生都源于()A.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 B.民族意识的增强C.人们思想的解放 D.各国王权的增强解析:14~16世纪,西欧民族意识的增强、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以及王权的增强都是由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所决定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打破天主教会大一统的神权统治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答案:A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马丁·路德的改革主张的是()A.《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B.神职人员可以娶妻生子C.教士应是教徒选出的公仆D.国家权力不是神所授,世俗权力支配教权解析:马丁·路德认为国家权力为神所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故D项表述不正确,它符合题干要求。答案:D5.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A.马丁·路德 B.教皇C.亨利八世 D.卡尔文解析:“信仰得救”理论最早由马丁·路德提出。答案:A6.英王亨利八世在推行宗教改革的过程中下令解散修道院,勒令男女修士还俗。到1539年,总计封闭修道院600多所。这一举措有利于()①建立“廉俭教会”②加强王权③打击教会势力④清除天主教中的繁琐仪式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亨利八世解散修道院,使教会的财产转归王室所有,这是对王权的加强,也是对教会的打击。但他没有废除天主教繁琐的仪式,不符合资产阶级建立“廉俭教会”的主张。答案:B7.卡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该材料主要体现了()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B.卡尔文宗教改革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C.卡尔文代表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解析:材料中“完全靠上帝恩赐”体现的是卡尔文的先定论。答案:A8.卡尔文被法国天主教会指控为“异端”,是因为他()A.受人文主义影响较大 B.在法国宣传马丁·路德的主张C.发表《基督教原理》 D.在瑞士主持宗教改革解析:“受人文主义影响”属于卡尔文内在思想意识的变化,未必会对法国天主教会构成威胁,故A项不正确;C、D两项则是卡尔文被指控为“异端”后的活动或成就,故排除;B项属于政治活动,冲击了在法国占统治地位的天主教思想,符合题意。答案:B9.卡尔文宗教改革和路德宗教改革的相同点主要是()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②主张简化宗教仪式③反对教皇权威④主张先定论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先定论是卡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也是卡尔文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最主要的区别,故排除④项。答案:B10.西欧宗教改革的实质是()A.西欧新兴资产阶级早期的一场反封建斗争B.反对天主教会垄断宗教事务的斗争C.天主教内部争夺最高领导权的斗争D.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改革运动解析:本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西欧宗教改革表面上是新教反对天主教的斗争,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的反封建斗争。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1题16分,第12题14分,第13题12分,第14题18分,共6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材料一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6分)(2)为挽救“黑暗”的欧洲,马丁·路德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请概述其改革的突出贡献。(4分)(3)结合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哪些特点。宗教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6分)解析:第(1)问,结合所给图片信息,联系宗教改革的背景进行归纳。第(2)问,根据马丁·路德的思想概括。第(3)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结合宗教改革的作用进行回答。答案:(1)天主教会利用教权聚敛财富,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控制人们的精神世界,压制进步思想,迫害先进人士;干涉国家政治,控制世俗君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是欧洲各种矛盾的焦点。(2)提出“因信称义”的主张,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权说教。(3)特点: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新教组织出现;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得救”主张。影响: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冲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的发展。12.16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是欧洲从中古向近代转型期的一次伟大变革。这次变革曾经开创了西方近现代社会的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马丁·路德国家学说的中心内容是“君权神授”说,认为君主的权力是神授的,而教皇的权力是人为的,是不合法的,神授的君权有改革教会、钳制教皇的义务。他呼吁世俗的政府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改革教会的责任,割断与教廷的一切联系,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廉俭教会,要求政教分离。卡尔文虽然主张政教合一,但也认为君权神授,也提出要建立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要求建立共和化、民主化的教会组织——长老制教会,这些思想都是资产阶级建立近代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李勤《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作用》请回答:(1)根据材料比较马丁·路德与卡尔文在宗教改革思想方面的异同。(8分)(2)结合材料回答,卡尔文主张建立的长老制教会有何特点?在欧洲从中古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该教会具有怎样的意义?(6分)答案:(1)相同点:都主张君权神授,都认为世俗权力高于教权,都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不同点:马丁·路德主张政教分离,卡尔文主张政教合一。卡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要求建立共和化、民主化的长老制教会。(2)特点:长老制教会是一种共和化、民主化的教会组织。意义:成为西欧建立近代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材料二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购买赎罪券。材料三卡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马丁·路德和卡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这一思想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思想?(6分)(2)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材料信息,比较马丁·路德和卡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有何异同。(6分)解析:本题通过三则材料的比较,即可判断马丁·路德和卡尔文都强调“信仰得救”,与罗马天主教会主张“因行得救”有着明显的不同,目的在于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但卡尔文的思想比马丁·路德更激进。答案:(1)共同点:马丁·路德和卡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不同:罗马天主教会主张“因行得救”。原因: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2)相同点:都主张《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个人通过《圣经》可直接与上帝沟通。不同点:卡尔文进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卡尔文教主张先定论。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才发现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即从13世纪起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卡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卡尔文教却在荷兰创立了一个共和国。——恩格斯材料二上帝从创世纪以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是人的意志无法改变的。但是,按照卡尔文的观点,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徒可以对他们在世上的行为漠不关心,谁是“选民”,谁是“弃民”,可以通过上帝的呼召体现出来。人在现世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就是“选民”和“弃民”的标志。材料三日内瓦的教会和政府组织都是按照卡尔文的设想组织起来的。教会设立四种职务:长老、牧师、教师、执事。长老一般是富有的市民,由世俗信徒选出……执事是由信徒选举产生的不脱产的协助长老和教师的教会管理人员……教会的权威机构是长老会,或称宗教法庭,由长老12人和牧师5人组成……每星期四举行一次例会。政府的最高机构是大议会和小议会,由市民选举产生。——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采取何种形式。为什么?(6分)(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恩格斯为什么称“卡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分子的要求”。(8分)(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宗教改革的影响。(4分)解析:第(1)问,考查宗教改革最初的形式——神学异端。第(2)问,考查卡尔文宗教改革的主张对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第(3)问,考查宗教改革的影响,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