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四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其延续下来的丝路精神成为各国互惠、共生的推动力。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德国突袭波兰D.日本偷袭珍珠港3.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危机很快波及世界各国。但在危机期间,有一个国家却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个国家是A.苏联B.德国C.日本D.英国4.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演变有误的一项是()A.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B.11世纪时,拜占庭帝国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C.东征的十字军曾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D.1453年,亚历山大帝国灭亡了拜占庭帝国5.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中的铁农具最早出现的时间是A.西周时期B.商朝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6.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两国对峙局面结束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D.借鉴了罗斯福新政7.2018年5月4日,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产生了()①列宁主义②毛泽东思想③邓小平理论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A.对边疆统治加强 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C.经济文化的繁荣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9.下列物品出现在中国不同的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印纸”②司母戊鼎③《天工开物》④“交子”⑤麻沸散A.⑤②①④③B.②⑤①③④C.②⑤①④③D.⑤②①③④10.火车发明之前,陆路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或畜力拉动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开始试制使用新动力的车辆。1825年,“旅行者号”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它的动力机是()A.珍妮机 B.蒸汽机 C.内燃机 D.电动机11.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的是A.B.C.D.12.了解史前时期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最可靠的证据是A.神话传说 B.口述史料 C.考古发现 D.《史记》记载13.拿破仑《给儿子的遗训》中说:“……当时我不得不用武力来制服欧洲……。我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示给世界。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思想是不会消失的。……”。材料中“新思想”主要指A.力学三定律 B.《物种起源》中进化论的学说C.论述时间和空间关系的相对论 D.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民法典》14.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由此判断,该题正确答案是()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15.学习历史需要辨别史料的价值、从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史记》属于A.第一手资料B.第二手资料C.实物资料D.影像资料16.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17.《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②任用贤才③虚心纳谏④合并州县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8.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是指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19.下表内容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时间民族领导人国号10世纪初契丹耶律阿保机辽960年汉族赵匡胤宋11世纪前期党项元昊西夏A.早期国家的产生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C.民族政权的并立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20.法西斯国家德意日建立的邪恶同盟是A.同盟国B.协约国C.轴心国D.国际联盟21.回顾建国以来的外交,有人说:“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了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20世纪70年代为国家发展最早“开拓新的空间”的事件是A.加人上海合作组织B.中美建交C.重返联合国D.设置深圳等经济特区22.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B.西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同根同源C.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D.阿拉伯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23.著名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4.“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材料反映的事件是A.新中国成立 B.土地革命C.三大改造 D.抗美援朝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科技进步推动交通发展,便利了人们交流。________发明蒸汽机车,使人类迈入“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20世纪初,美国________发明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一飞机;这一时期,陆地上使用的先进的交通工具是________。第三次科技革命以________广泛应用为核心,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26.中国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党是________。27.《慕尼黑协定》达到顶峰标志的政策是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二十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9年初,大大小小国家的政治家们云集巴黎,磋商和平解决办法。虽然议事日程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列入《凡尔赛和约》加以解决,但是有些问题到1923年仍为悬案。战后欧洲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一系列民族国家出现;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洛林,盟军占领了莱茵兰,英法肢解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德国的力量遭受了削弱。在远东,日本将山东归还了中国,却接管了位于赤道以北的岛屿群。在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各国承认了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领土现状,并同意根据相对标准来限制各自的作战舰队的规模,从而阻止了英、美、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因此,20世纪20年代初,国际体系已趋于稳定。所遗留的难题,现在都可以通过国际联盟来解决,尽管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仍定期地在日内瓦举行会议。——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二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间内,欧洲仍然是两个联盟共存的欧洲。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姜宪明《国际关系与大国战略》材料三……经济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达到普遍程度,出现前所未有的全球经济长期增长;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成长为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巴西等国更是从全球化进程的跟随者转变为重要的推动者,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国家之间普遍形成广泛深入的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动摇了二战结束以来西方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宰地位;以中印巴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经济新机制中成为重要角色,世界多极格局开始形成。——崔立如《全球化时代与多极化世界》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构建了哪一新的国际体系?简要评价这一新的国际新秩序。结合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侧重政治军事领域”的联盟是指什么?它的建立标志着什么世界格局的形成?根据材料三,分析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演变的根源是什么?这一演变在政治方面呈现怎样的发展特点?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代表在会上具体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和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美国为捍卫“门户开放”,原则上支持中国。中国还认为,山东问题不是单纯的中日之间的问题,因此反对与日本直接谈判,而主张在会议上解决。但日本却坚持中日双方在会外“直接谈判”。美、英……迫使中国接受了在会议之外进行的有美、英观察员列席的中日双边会谈。——吴于廑、齐世荣等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材料二东南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交往源远流长。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发言材料三1971年,尼克松说:“正如我在过去三年中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尼克松回忆录》(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会议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次会议对中国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为了实现“共同愿望”,周恩来提出的方针及其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谋求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的关系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三体现我国近现代外交发展的不同之处。30.(7分)科技创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某校九年级(l)班同学进行“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专题复习,邀请你全程参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1765年,牛顿去世30多年后,一种全新的蒸汽机在瓦特手中诞生了,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一中指出“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请说出牛顿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一项成就。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交通运输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材料二中使“电灯亮起来”的发明大王是谁?“工业文明的新时代”指的是什么时代?材料三材料三中图一所示的科技成果最早出现在哪次工业革命中?图二所示的科技成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核心技术的产物?材料四九年级班小明、小王同学对工业革命的评价:小明:“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小王:“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空前灾难。”材料四中小明、小王同学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其延续下来的丝路精神成为各国互惠、共生的推动力。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元朝。宋代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的标志;选项B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爆发的标志;选项D日本偷袭珍珠港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因此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3、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到1937年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的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经济生产总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强。BCD项国家当时都面临1929年到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A项符合题意,故选A。4、D【解析】

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课本所学,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D项错误,符合题意;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A项不合题意;拜占庭帝国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拜占庭帝国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B项不合题意;早就垂涎东方土地和财富的西欧封建主组建了十字军进行东征。十字军不仅没有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5、C【解析】

依据题干中限制词“铁农具最早出现”,结合课本所学,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C符合题意;西周和商朝时期的农具是青铜器,还没有铁农具,AB不合题意;秦汉时期比春秋时期要晚,已广泛使用铁农具,D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ABD不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应选C。6、B【解析】

依据题干“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结合所学知识,美苏两国对峙局面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故A不符合题意。1967年“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加强了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故B符合题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是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故C不符合题意。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国家就借鉴了罗斯福新政,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与俄国无产阶级运动相结合,诞生了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想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8、C【解析】

依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分析可知,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因为文成公主的嫁妆包含的类别有宗教、手工业、医药学、农业等这几个方面,反映了唐朝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达。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的经济进步和文化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友好关系,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9、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①“印纸”的出现最早与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有关,②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③《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所著的科技著作,④“交子”是北宋时期发行的纸币,⑤麻沸散是东汉末年名医华佗所发明,因此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⑤①④③。故选C。10、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在工厂使用以后,人们开始试制用蒸汽机做动力的车辆,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就是其中之一,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他终于制成了“旅行者号”蒸汽机车,1825年9月的一天,“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因此“旅行者号”机车的动力机是蒸汽机,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应选B。11、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48年1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在碾庄、双堆集和陈官庄歼灭了大量敌军。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仔细观察图片,B是淮海战役示意图,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台儿庄战役形势图,C项是辽沈战役形势图,D项是平津战役形势图。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2、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了解史前时期历史的重要依据是考古发现;历史研究中史料的运用非常重要,一般而言,考古发现的遗物、遗迹可信度最高,其次是历代所著的史书,第三是文学著作、历史传说等,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可以作为旁证,但不能作为证据单独应用。故C项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13、D【解析】

依据题干“我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给世界。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可以知道,此人物是拿破仑,拿破仑为拯救“濒于夭折的革命”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给世界”,颁布了《法典》,打击欧洲封建势力,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确立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D项符合题意;马克思和恩格斯编写的《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斗争的学说”,A项不合题意;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提出了进化论的学说,B项不合题意;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论述时间和空间关系的相对论。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14、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事变,在西安的华清池扣押了蒋介石,这就是西安事变。在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项。故选C。15、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第一手资料是指自己直接经过搜集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第一手资料指:文献资料(指原创的)和实物资料、口述资料;从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应该是第一手资料,是最直观可靠的史料,所以答案选择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6、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完成了从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深刻变革,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得以解决,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时起,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7、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有“任贤能、受谏诤”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任用贤才,虚心纳谏等;可是材料中没有提及合并州县,可排除选项④。因此只有选项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18、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五四运动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此“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是指无产阶级革命。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B。19、C【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0世纪初,在我国北方,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建立辽;960年,赵匡胤建立宋;11世纪前期,在我国西北地区,党项族的元昊建立西夏。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局面。从而得出辽、西夏与北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政权的并立,C选项符合题意;早期国家的产生,是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A选项不符合题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B选项不符合题意;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0、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它的形成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故C符合题意;同盟国、协约国是一战前形成的军事同盟,故AB不合题意;一战后国际联盟形成,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21、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中国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政治孤立和封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中国外交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赢得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C项符合题意;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是在2001年;中美建交时间是1979年;1980年我国对外开放起步,设置深圳、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ABD三项项都晚于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间,不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20世纪70年代为国家发展最早‘开拓新的空间’的事件。”是解题的关键。据所学,1971年第26届联合大会,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2001年中国加入上海合作组织;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由此可确定答案。22、A【解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中“中国的四大发明也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可知:阿拉伯人担当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故A符合题意。西方文化的渊源是雅典文明,阿拉伯文化是伊斯兰文明,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是说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阿拉伯数字来潮于印度,故D错误。故选A。23、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中的“这场战争”是指鸦片战争;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战争不是“一块界碑”,不符合题意;故选A。24、C【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三大改造。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C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土地革命、抗美援朝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斯蒂芬森莱特兄弟汽车电子计算机【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制造的旅行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成功。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美国莱特兄弟发明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飞机;这一时期,陆地上使用的先进的便利交通工具是汽车。1885能德国人卡尔•本次利用内燃机试制汽车成功。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开始把人类的飞行梦想变成现实。(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的社会。26、中国同盟会【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故本题答案为:中国同盟会27、绥靖政策【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这一事件标志着英法等西方大国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国际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评价:是建立在列强新的实力对比基础上的秩序;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帝国主义各国的矛盾;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2)联盟:北约。世界格局: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3)根源: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特点:呈多极化趋势。(4)提高综合国力;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在列强新的实力对比基础上的秩序;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帝国主义各国的矛盾;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2)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侧重政治军事领域”的联盟是指北约;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3)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演变的根源是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依据材料信息“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成长为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巴西等国更是从全球化进程的跟随者转变为重要的推动者,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可知,当今政治格局呈多极化趋势。(4)面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我国应大力提高综合国力;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