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培训讲义_第1页
校对培训讲义_第2页
校对培训讲义_第3页
校对培训讲义_第4页
校对培训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对主讲人:

校对,是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提出质疑,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工作。现代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许多网站已经没有专职校对,因此,校对的职责落到了编辑的头上。“编校合一”是网络编辑的新特点。虽然校对的知识主要是针对传统出版物的校对而言,但是,其中的许多规律,对于网络稿件的编辑与校对,也具有启发意义。

校对最基本的功能是两个:一是校异同,二是校是非。这是清代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首先提出来的,现在已成为校对界的共识。

●校异同这是指以原稿为惟一依据(或标准);以校样来核对原稿,分辨两者的异同:同则通过,异则以原稿为准对校样进行改正。这是传统校对的基本功能。所以,校异同又称作“机械校”、“死校”。这是原本意义上的校对的基本功能。

●校是非这是指以原稿为依据(或标准),以校样来核对原稿,改正、消灭一切排版上的错误,并在此基础上,凭借校对者储备的知识或其他权威的信息、资料来判断原稿中的是非,确认其“是”就通过,确认其“非”就提出疑问,提请编辑部门改正。校是非又称作“活校”,是一种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层次更高、难度更大的校对功能。其目的在于弥补作者和编辑的疏漏,以进一步提高稿件的质量。因此,校是非要求校对者不仅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而且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广博的知识积累和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在校对过程中,既要校异同,又要校是非,两者不能偏废。在每一个校次中,不能以消灭排版上的差错为满足,而应努力发现原稿上的疏漏,把校异同与校是非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稿件的质量。传统的校勘基本方法有四种: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

●对校法:依据原稿对照校样进行校对的方法,其目的在校异同,不校是非。●本校法:即通过对稿件的“前后互校”发现内在矛盾的方法。校对人员在无原稿(或脱离原稿)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辨别文字的形态,理解文句的含义,通过比较、前后互证来发现错误和解决格式等方面的问题。

●他校法:利用与所校对的稿件内容相关的其他书(包括工具书)进行校对。他校法的功能在于释疑,通常用于解决引文、数据、习语、术语、公式、日期之类的异同问题。

●理校法:即通过推理分析作出是非判断。理校也常与本校结合运用。在本校发现矛盾而又无他书可供参照时,便只能通过推理分析来断定是非。因此,理校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必须是博学通识的工作人员才可运用,否则容易出现“以不误为误”或“以误改误”的差错。

除了人工校对外,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计算机校对软件,校对软件的优势主要体现为:

●校对范围广,查错率高现行的校对软件一般依据《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辞海》(1999年版)和国家语委颁布的各项规定,采用语法分析和语料库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储存了大量有标准性的中外文字、词汇、短语及数码信息,可用于校对中文字、词(包括普通语文词汇和各种术语、专业词汇以及人名、地名等),还能查出不符合汉语语法和语义习惯的词语搭配,常见的知识性差错,领导人姓名与单位和职务的搭配差错,以及数字、量和单位、标点符号、汉语拼音、英文拼写等方面的差错,并可对查出的差错提供修改意见或建议。

●校对速度快,功能多校对软件可对稿件自动快速地进行校对,每小时可校对200万字。校对软件的功能也很多。

●开放性能好校对软件可挂接几十种专业词库,并且具有动态学习功能,允许用户自行编辑用户学习词库且在校对过程中使用,从而可发现更多差错。

网络编辑在编辑校对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软件,提高工作效率。模拟试题1(单选)通过对稿件的前后互校发现内在矛盾的方法称为(B)A、对校法。B、本校法。C、他校法。D、理校法。2(单选)以下关于校对的描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A、校异同是指以原稿为惟一依据(或标准);以校样来核对原稿,分辨两者的异同。B、校异同目的在于弥补作者和编辑的疏漏,以进一步提高稿件的质量。C、在校对过程中,更应该强调校异同。3(多选)以下关于稿件的审读的几种描述中,错误的是:(BC)A、稿件的审读除了审查稿件文字质量外,还应对稿件思想政治性方面进行审查。B、稿件的审读就是改正稿件中错别字。C、稿件的审读就是审查稿件是否符合出版社的出版规范。4(多选)采用计算机校对软件的优点是:(ABC)A、校对范围广,查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