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总体方案--毕业论文设计_第1页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总体方案--毕业论文设计_第2页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总体方案--毕业论文设计_第3页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总体方案--毕业论文设计_第4页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总体方案--毕业论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总体方案(讨论稿)XX市信息化办公室

目录TOC\o"1-3"\h\z第一章概述 41.1数字化城管系统构建的必要性与意义 41.1.1有利于城市发展 41.1.2有利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41.1.3便于政府管理协调 41.2我国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相关现状 41.2.1国内其它城市情况 41.2.2政府推广情况 41.2.3XX现有基础 4第二章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 42.1指导思想 42.2建设目标 42.2.1总体建设目标 42.2.2具体建设目标 42.3建设原则 42.3.1标准化原则 42.3.2规范制度原则 42.3.3条块结合原则 42.3.4全民参与原则 42.3.5因地制宜原则 42.3.6先进性原则 42.3.7安全性原则 42.3.8可扩充性原则 42.3.9稳定性原则 42.3.10开放性原则 42.3.11保护现有投资原则 4第三章总体框架 43.1系统总体架构 43.1.1一个平台 43.1.2一套软件 43.1.3两个中心 43.1.4一套考核机制 43.2项目范围 43.2.1业务范畴 43.2.2地域范围 43.3建设内容 4第四章软硬件及网络环境 44.1软件环境 44.1.1操作系统软件 44.1.2数据库软件 44.1.3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44.1.4数据备份软件 44.2硬件设施 44.2.1服务器 44.2.2大屏幕 44.2.3存储设备 44.2.4无线数据采集终端 44.2.5呼叫中心 44.3网络环境 44.4安全管理 44.2.1统一认证管理系统 44.2.2防火墙 44.2.3防病毒系统软件 44.2.4安全管理制度 4第五章数字城管信息平台 45.1平台框架 45.2基础信息 45.2.1基础地理空间信息 45.2.2人口信息 45.2.3企业法人信息 45.3城市部件信息 45.3.1城市部件分类 45.3.2城市部件编码 45.3.3城市部件可视化符号体系 45.4城市事件信息 45.4.1城市事件分类 45.4.2城市事件编码 45.5单元网格信息 45.5.1单元网格 45.5.2网格划分原则 45.5.3网格划分方法 45.5.4单元网格编码 45.6其它信息 45.6.1地址数据 45.6.2业务数据 45.6.3综合评价数据 45.7数据质量检查与入库 45.7.1质量检查内容 45.7.2部件数据质量检查 45.7.4数据入库 45.8数据更新 4第六章数字化城管软件系统 46.1总体框架 46.2子系统功能需求 46.2.1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 46.2.2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 46.2.3协同工作子系统 46.2.4城市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 46.2.5地理编码子系统 46.2.6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 46.2.7城市管理综合评价子系统 46.2.8管理与维护子系统 46.2.9数据交换子系统 46.2.10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46.2.11视频监测子系统 46.2.12卫星影像比照子系统 46.3各子系统之间的衔接 46.3.1无线数据传输 46.3.2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呼叫受理子系统与协同工作子系统 46.3.3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与地理编码子系统 46.4与其他应用系统的衔接 4第七章实施进度计划 4第八章保障措施 48.1强化学习宣传 48.2强化组织领导 48.3强化资源整合 48.4强化调研论证 48.5强化基础工作 4第九章创新与特色 49.1构建模式的创新 49.2管理范围的创新 49.3管理机制的创新 49.4管理内容的创新 49.5管理方式上的创新 49.6应用技术上的创新 49.7表达方式上的创新 4PAGE72第一章概述传统的模拟时代城市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需要,迫切要求使用信息化的手段作为技术支撑;而孤立、单一的部门应用系统,对于涉及众多部门的城市管理而言,彼此间信息不畅通、难于协同、应用效果不理想;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网格化管理模式,打破城市管理的条块分割,建立城市管理联动新机制、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十分必要。1.1数字化城管系统构建的必要性与意义XX数字化城管系统是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网格化管理模式,打破城市管理的条块分割,建立城市管理联动新机制、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的新思路,对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1有利于城市发展随着XX市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整个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城市管理的水平却相对滞后,管理方式过于粗放,导致对突发的各种事件应急能力不强,也严重制约了城市运行的效率和城市职能的发挥。为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打造文明和谐的新XX,拟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化城市建设,创建城市管理社会服务新模式,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实现城市管理的新突破,为城市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1.1.2有利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等被广泛应用到城市管理各个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集中在运用信息技术取替传统的手工操作、建立电子档案等,没有涉及到管理的模式、思想的创新,仅仅在现有城市管理的框架下进行了工具的变革。许多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如事件信息收集渠道不畅、处置效率低下、管理被动后置等没有因手段的更新而得到解决。因此,要提高信息获取、收集的能力,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充分发挥城市监管和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迫切需要采用数字化城管的新思路。1.1.3便于政府管理协调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数量的骤升,城市管理的复杂度加剧,囿于我国城市管理的条块分割模式,造成信息收集渠道重复、无法共享,各部门协调联动应变的效率低下。为此,借助数字城市网格和技术,建立城市部件、事件数据库,构建城市管理协同工作平台,整合现有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形成市、区政府监督协调、部门和街办(乡镇)规范动作、市民广泛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联动新机制,创建高效服务型政府和文明、安全、舒适、和谐的城市环境。1.2我国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相关现状数字化城管的新思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中共北京市委、建设部等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标准等文件进行试点建设和技术推广,这对我国城市管理工作上升至一个新台阶具有较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外发达国家城市管理的机制模式和我国有所不同,也没有近年我国城市发展变化的高速度。故现状只介绍国内和XX情况。1.2.1国内其它城市情况北京东城区为了解决城市管理相对滞后引发的各种难题,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成立课题组进行攻关,并率先提出运用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城市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以手机为原型的多功能通讯传输工具“城管通”,采用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建立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可视化﹑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以市政设施监管为核心目标,遵守法定基础、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方便管理、负载均衡、无缝拼接、相对稳定等基本原则,运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将东城区25.38平方公里的范围划分为1652个网格单元,同时,对全区6大类56种城市部件定位编码,标注在相应的万米网格中,由137名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辖区实施全时段监控,实现由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的转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无线传递至监管中心,由中心根据事件的分类,分发至各部门处置,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系统于2004年开始试运行,对城市管理问题发现率达到90%以上,指挥中心的任务派遣准确率达到98%,问题处理平均时间为13.5小时,结案率94.18%,保证了问题及时发现、任务准确派遣、问题及时处理。北京市东城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先进经验,为全国的城市管理提供了全新模式,确定了城市管理的最新发展思路。南京鼓楼区根据南京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2005年4月南京鼓楼区组织考察团赴北京市东城区考察学习,5月24日,鼓楼区委书记鲍永安与东城区委书记陈平经过深入探讨,确定双方战略合作意向,并于6月12日正式签定合作协议。该协议为鼓楼区快速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奠定了基础,也为鼓楼区成为全国第一个进入验收鉴定阶段的试点单位提供了保障。6月22日起开始正式启动项目招标工作,在北京东城咨询工作组的指导下,将系统建设分为基础网络平台建设、数据无线传输系统(含无线网、呼叫中心、城管通手机)建设、数据普查及数字化建库、系统总集成及网络安全系统建设等四个标段,除此之外,经请示区领导,大屏幕建设、弱电施工、场地装璜、治安防范网络图像监控等四个部分采用直接采购方式。从6月22日起,分别对四个部分进行公开招标,根据专家组的评审意见,最终确定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江苏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国图信息工作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莱斯大型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分别为上述四个标段的最终中标单位,上海神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利得有限公司、金陵科技有限公司等分别成为直接采购的供货商或承包商。7月13日,鼓楼技术工作组召集各中标单位,初步确定各承包商必须共同遵守的“协同工作规范”,并确定每周二上午9时作为工程例会时间,各承包单位项目经理必须参加,同时为了准确了解工程项目进度,实行每天工程日报制度,并同时明确本项目的项目协调管理工作正式移交给总集成商负责,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项目顺利完成数据普查、单元网格划分、外业调查与内业处理、网络系统建设、监督中心与指挥中心建设、操作人员培训等多项工作,整套系统于9月1日起进入试运行阶段,并于9月9日举行了正式启动仪式。该系统的构建初步实现了信息传递由滞后变为实时、被动变为主动;使区政府做到对全区城市管理的问题心中有数,为统一调度、科学管理创造了条件;使城市管理问题的反映有了“直通车”,减少了中间环节和管理层次,实现了管理组织的扁平化,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优越性、高效性得到了初步显现。上海长宁区长宁区处于上海市的西部,总面积37.19平方公里,人口71万余人。多年来,该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大力推进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区”、“上海市环保模范城区”、“上海市扬尘污染控制示范区”等称号。随着城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城区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城区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制约了城区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亟需以新的思路,探索实施新的城区管理方法和手段,使城区管理跃上一个新水平。作为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为推进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长宁区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区长陈超贤挂帅,区建委、信息委、科委、市容局等25个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区城市公共管理应用系统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专门指定了分管副书记与分管区长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确保这一系统工程顺利推进。在建立领导小组的同时,从各相关业务部门抽调骨干人员,组建“长宁区城市公共管理应用系统办公室”,牵头协调、专职负责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区37.19平方公里区域内的城市部件、事件进行全面细致的清理、排摸、分析、汇总与核定,划定并复核确认1449个网格,在此基础上,合并整理成111个监督员工作网格;确定了城市部件、事件管理范围,共梳理了五大类部件84件、五大类事件32件;疏理了各部件、事件的责任单位归属,确定了依法原则、遵循市里规定原则、距职能最近最有能力解决原则以及政府指定原则等四个责任划分的原则,并依据此原则基本理清了84件部件与32件事件的责任归属;由系统办会同劳动局、地区办按照监督员工作时间上全覆盖,处置力上确保的原则,提出了包括监督员队伍总人数、人员来源、经费落实等内容的队伍组建方案。1.2.2政府推广情况北京市委北京市东城区实行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取得显著成绩后,北京市委下发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广东城区城市管理经验建立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意见》(京发[2005]7号),意见明确了下一步在全市推广工作中需要遵循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实施范围为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根据该意见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属,市社区建设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5年7月发出《关于推广东城区城市管理经验建立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由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至北京市各区、县委,各区、县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部委办局。通知进一步细化了工作机制,市、区两级平台建设的指导原则和市、区两级平台建设任务及工作要求。建设部建设部于2005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现场会”,充分肯定了北京市东城区创新提出并实践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同时,建设部指示要因地制宜地在全国各级城市逐步推广这种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会议前期,建设部下发了《关于推广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见》(建城〔2005〕121号)。会议期间,建设部向全国公布了深圳市、成都市、杭州市、武汉市、XX市、烟台市、北京市朝阳区、上海市长宁区、卢湾区、南京市鼓楼区等首批十个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单位,要求各地在2006年7月底前将试点工作情况报建设部,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与此同时,建设部以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为原型,综合全国各地区城市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吸收各地区的先进城市管理经验而制定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化标准已于8月1日颁布实施,该标准包括《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213)、《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与事件分类与编码》(CJ/T214)、《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CJ/T215)以及《城市市政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1.2.3XX现有基础XX市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目前已经在空间信息平台、专题应用系统、网络设施建设、电子政务平台等方面沉淀了丰富的成果,为下一步开展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设施、技术和数据基础。作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基于SIG框架的城市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系统”的应用试点,XX市信息化办公室与中科院遥感所、清华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国内空间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军单位合作,构建了现势性强、覆盖区域完备的XX全市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平台,包括1∶5万、1∶1万、1:5000、1∶2000、1:1000以及1:500等多尺度在内的矢量、影像和数字高程数据库,为XX市政府和部门的专题应用提供了统一权威的空间定位基础。在XX信息化办公室的组织领导下,从XX市的具体需求出发,基于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平台,从数字城市的整体设计概念出发,XX市已经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建立了XX市电子政务信息系统、XX市房产信息管理系统、XX市综合管线管理信息系统等多个专题应用系统并均已投入正常使用,在政府和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信息网络方面,XX市千兆宽带网络设施已渐趋完善,能够实现海量数据的传输应用;XX无线办公网络已投入使用,可以实现异地无限制公文流转与处理;XX门户网站已建成开通,成为XX市对外宣传以及与外界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渠道。这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奠定了很好的技术基础;市委、市政府对数字化城管予以了高度重视;另外,XX市数字化城管系统被列为建设部试点。这些因素,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打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二章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XX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在东城区的基础上,根据XX市的具体情况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北京市东城区在城市管理中,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创建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该模式通过实行“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使城市管理的区域精细化,管理部件的内容数字化、管理事件的处置精确化;通过建立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创建了管理与监督职能相分离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使城市管理系统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东城区的成功实践为区级城市管理提供了可供参考借鉴的模式,但当管理范围扩展到整个城市时如何推广该套模式,目前尚没有可以直接引用的实例。作为建设部的试点,XX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范围覆盖全市114平方公里,包括建成区、城乡结合部以及城市郊区,部件与事件内容更加复杂。因此,要力争通过XX试点的实施,为数字化城管在一个完整城市的应用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便于更好的推广。2.1指导思想1、遵照数字化城管的指导思想,结合XX市城市管理的具体情况,在借鉴东城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XX市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和运行机制。2、管理范围由区扩展至市,理顺市、区两级政府与专业管理部门的职责,切实发挥市、区两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3、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加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建立政府监督协调、企业规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联动机制,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2.2建设目标项目建设的目标分为总体建设目标和具体建设目标,总体建设目标是具体建设目标的高度概括,具体建设目标围绕总体建设目标开展。2.2.1总体建设目标搭建市区两级城市管理信息平台,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方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保证城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2.2.2具体建设目标1、建立适合中小城市的城市管理市、区两级协同的运行机制和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模式。2、建设城管员、群众电话、视频监控等集成的有线和无线的城市管理部件、事件信息发现收集网络,以及监控中心和指挥中心,构成稳定可靠运行的数字化城管系统。3、整合现有城市信息资源、推动信息共享和充分应用,改善城市管理协调联动不足的现状,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和城市运行的效率,增强城市对突发的各种事件应急的能力。2.3建设原则2.3.1标准化原则规范性、标准化是一个大型系统建设的基础,也是系统与其他系统兼容和进一步扩充的根本保证。因此,对于XX数字化城管系统来说,系统设计和数据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工作是极其重要的,是系统开放性和数据共享的要求。在系统建设之前应有明确的统一的数据采集规范和质量标准。整个系统的规范标准的制定完全遵循国家规范标准和有关行业规范标准。2.3.2规范制度原则通过整合流程,明确市、区两级平台及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完善相关制度,以规范化方式减少多头管理、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使城市管理新机制在制度化、规范化基础上运行。2.3.3条块结合原则为保证城市管理问题及时、快速得到处置,在辖区发生的问题原则上由各区和专业部门处理。确有困难的,由市里统一协调处理。2.3.4全民参与原则克服其他城市系统封闭循环的缺点,坚持开放性,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以及居民的监督作用,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城市管理,充分利用热线电话等反映、监督城市管理问题。2.3.5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借鉴东城区城市管理经验,结合本市面积大、任务重、执法力度不足的实际,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区域功能区的差异,确定不同的重点管理对象。在全面完成建设部统一工作要求基础上,注重实效,侧重解决本市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力求面向中小城市示范上有所创新。2.3.6先进性原则在系统的总体设计上,借鉴各类系统的成功经验,同时注重考虑同类系统的建设教训,在技术上,要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且成熟的技术,使得设计更加合理、更为先进。充分考虑XX数字化城管系统的现状和特点,在注重系统的实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在软件的开发思想上,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标准和面向对象的理论来设计,保证系统的先进性。2.3.7安全性原则由于整个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大多属于政府的内部资料,这些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系统应遵循安全性的原则。本系统在设计时将安全性问题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防止外部非法用户访问网络;二是防止内部合法用户的越权访问;三是意外的数据损害。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在设计时就考虑了系统安全性,一是网络分为内网和外网两种,内网与外网物理上隔绝,内网供部门内部使用,外网挂靠在Internet网上;二是系统内部不同的用户、不同的部门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限等。2.3.8可扩充性原则面对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系统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备都应具有非常好的系统扩充性,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主干网络设备应能平滑升级,所以我们在XX数字化城管系统设计中保证系统结构模块化,软硬件平台可以积木式拼装。2.3.9稳定性原则一般稳定性是指系统的正确性、健壮性两个方面,本系统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且系统管理的数据量大,数据的使用并发性强等,这些特点对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系统在提交之前应该反复测试,把错误减少到最小程度,保证系统的正常的运转;另一方面,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健壮性,在发生意外情况下,能够很好的处理并给出错误提示,并且能够得到及时的恢复,减少不必要的损失。2.3.10开放性原则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可以说是系统生命力的表现,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够兼容和不断发展,才能保证前期投资持续有效,保证系统可分期逐步发展和整个系统的越来越完善,系统在运行环境的软、硬件平台选择上要符合工业标准,能够较为容易地实现系统的升级和扩充,以适应后续工程和适应有关政策法规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2.3.11保护现有投资原则在满足系统整体性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已有的设备、软件和数据资源,并做好与现有数字XX已建成系统的接口,将数字城管系统纳入到数字XX的整体框架之中。

第三章总体框架城市是一定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和服务中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以城市的基本信息流为基础,依靠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手段,对城市运转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反馈、处置、解决,以维护和强化城市功能,满足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现代城市管理更应强调政府和市场互补,政府和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渠道互动。一个城市管理水平体现着一个城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进展程度。在现代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的今天,运用高科技信息手段建立智能化实时处理的数字城管系统,多个城市和区域的成功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其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XX数字城管系统要基于XX市的电子政务专用网络和无线通讯网络,以数字城市技术为依托,集成基础地理、单元网格、部件和事件、地理编码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的网格化监督和管理;并且通过XX市城管系统的建设,实现与XX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应用系统之间业务数据的信息交换,达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推进城市管理达到主动、精确、快速和统一的目标,真正整合优化政府信息资源和政府数据库群,建立覆盖全时段、全范围的城市管理与运营体系。3.1系统总体架构XX城管系统要作为数字XX整体结构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满足市政设施和城市环境管理需求为前提,依托基础地理信息、人口信息和企业法人三个数据库,构建城市部件事件、单元网格以及地理编码数据库,开发城管软件平台,建设监督中心和市、区两级指挥中心,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并与已有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衔接,融入数字XX大框架之中。XX数字化城管系统的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大屏幕指挥子系统独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管理与维护子系统负公文交换系统办公OA系统移动办公系统……部件事件库数据平台网格与地理编码库业务数据库监督中心市级指挥中心政务网络公众部门软件平台两级中心网络设施。。。。。。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城管员无线网络区级指挥中心人口数据库基础地理数据库企业法人数据库视频会议系统网上审批系统应急指挥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视频监测子系统卫星影像比照子系统负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的总体架构可分为:搭建一个平台、开发一套软件、建设两个中心、形成一套考核机制四个部分。3.1.1一个平台一个平台指数字城管信息平台,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人口信息数据库以及企业法人数据库,整合现有网络资源、视频监控资源、呼叫平台资源、应急指挥数据库等,采用网格理论对城市部件事件进行分类、编码和普查,建设数字城管信息平台。1、数据基础在XX市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基础上,以1万平方米为精细管理量级为单位划分单元网络,由测绘部门和街道共同协作进行科学的划分。在单元划分时,同时考虑社区界限因素,并集成各类部件、事件数据,构成数字化城管依托的数据平台,支撑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网格化和现代化。2、城市部件和事件编码系统综合使用建设部提供的规范标准,采用行政区划、人文地理网格、位置顺序三种编码的结合方法。选择行政区编码法是考虑到城区城市属地管理的特点和XX市相应的地方标准,划分地理网格和位置顺序是按照万米单元网格的设计方式,有利于更加精确的计算机自动定位完成。3、建立城市管理综合信息采集体系1)采集渠道。相关市民举报投诉、职能部门开展业务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和城市管理监督员队伍的信息采集相结合,做到责任明确.互为监督,保证信息采集的及时、准确。2)采集方式。市民通过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互联网,职能部门和监督员使用“城管通”移动手持设备,引入新的移动技术,具备音视频传输、表单填写、地图浏览、GPS定位及信息传送等功能。必须做到准确定位,实时传递,全面支持移动办公和移动执法。3)采集机制。依托街道、社区,建立信息动态采集机制,保证数据库中的信息随时更新。4、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1)整合我市现有的网络资源,依托XX政务专网和中国XX政府门户网站的政民互动系统,构架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各专业部门和街道、社区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政务专网为各单位提供互联网出口,实现业务的全程在线办理。2)整合我市现有的平台资源。取消原建设口的城建110,新开设城管热线(固定电话12319、移动电待定’)呼叫中心构建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监督中心的呼叫平台,整合市长热线12345、社区热线(在建)等便民热线.将12319呼叫中心的职能定位为XX市的城市管理热线(简称“城管热线”)建成展示XX风采的一个重要窗口。今后城管热线接到来电反映问题己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由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监督中心处理;未纳入网格化管理的部件、事件以及社会管理问题由政府指定相关部门处理。3)整合我市现有的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资源。以市信息办在建的“XX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将我市己建设和将要建设的房产、建设、规划、水利、环保、卫生以及水、电、煤、气等部门基于GIS的业务系统统一到一个共享平台上来,实现已有静态数据和部门业务产生的动态数据完全共享化,建设我市统一的数字城市数据共享平台。4)整合我市现有视频监控资源。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与监督中心共享已建和在建的公安、交通、社区安全等一切政府投资项目的视频监控资源,通过协同办公平台和政务专网实现无缝信息链接。对城市管理重点部位进行全方位全时段的监控.以技术手段弥补人力不足和夜间监控问题,降低管理成本。5)市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监督中心要与市应急指挥中心实现系统对接。分析员和值班长要将重要事件实时录入到城市应急指挥系统数据库中,确保突发事件时有历史资料可查,增强政府决策分析的依据,监督中心对发现突发事件可直接移交应急指挥中心处理,并逐步建成为全市非紧急救助平台。3.1.2一套软件一套软件指XX数字城管综合软件系统,该软件用以实现城市设施和城市环境管理所需的功能,从城管信息的采集、上报、处理、结案到综合评价,均由该系统实现,同时该系统也负责实现各种信息的存储和管理。该系统具体由12个子系统组成,包括: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大屏幕指挥子系统;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构建与维护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视频监测与处理子系统;卫星影像比照子系统。3.1.3两个中心两个中心是指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监督中心和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为了保证这套新工作流程的顺利进行,加强统一管理,在管理机构设置上要求建立两个轴心(监督轴、指挥轴),成立两个中心(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同时对己有的城市管理机构资源进行整合。1、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监督中心的建设市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监督中心作为全市城市管理信息的集散中心监督中心和呼叫中心,将代表市政府监督各区、专业部门、街道(乡镇)和公共服务企业的工作情况,因此具有较强的权威性。监督中心通过来自遍布全市近百个社区的城市管理监督员队伍、“城管热线”(12319)和视频监控系统的信息报告,实施全方位、全时段的即时监控,动态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监督评价政府专业部门和公共服务企业对城市部件、事件的处理情况,同时还要在优化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城市规划、社会管理等方面起到信息收集、统计、分析的作用。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监督中心的职能。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监督中心是负责本市城市管理监督与评价工作的行政机构,主要职能包括:1)负责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现场信息和处理结果信息的采集、分类、处理和报送,随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措况,实施对本市城市管理全方位全时段的即时监控。2)负责各类城市管理信息的整理、分析,对城市管理状况以及有关部门和负责人履行城市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评价。3)负责办理涉及优化发展软环境和社会管理问题。4)负责领导和管理城市管理监督员队伍,负责城市管理监督员的配置、招聘、培训、考核及口常管理;5)负责组织市级信息平台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建立城市管理工作电子台帐,实施信息管理;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监督中心的组成。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监督中心设刑政执法专项编制XX人,全额拨款事业编制XX人,其中各街道(乡镇)监督员分队长XX人。城市监督中心的工作流程分四类情况:1)监督员直接发送的部件、事件信息:如属于部件丢失或损坏的问题,系统直接自动批转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如属于其他情况,立案监督审核后,批转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复杂情况需报请值班主任签发后再转批指挥中心。2)接到群众电话或手机短信举报的部件、事件信息,由呼叫中心坐席员记录后,呼叫监督员根据举报的位置现场查看情况,发回消息,确认后按照第1类请况的处理路径再流转。3)由职能部门、街道(乡镇)直接上报的部件、事件信息,立案监督审核后,批转到指挥中心。4)通过以上途径收到的城市软环境、社会管理信息,立案监督审核后,批转社区信息平台或呈报市政府市长热线等。监督中心的其他工作内容:1)监督员工作手册编写;2)监督员岗位培训、监督员城管通手机使用培训等;3)监督中心管理制度与规范的编写;4)呼叫中心坐席员、系统维护人员等其它工作岗位的责任与分工;5)规范监督中心的工作流程,保证举报信息的时速受理和解决。2、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的建设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的运行环境。从节约投资来看,可以考虑用市政府一楼电视电话会议室东边空闲会议室改造,这样在线路、视频设备方面可以和应急指挥中心部分共享,也有利于市领导对重大事件到指挥中心现场监控指挥。从长远看可以另寻建设地点。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的职能。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是负责向各部门、各单位派遣任务的综合协调部门。主要职能为:1)负责将城市部件、事件信息分发到有关部门。2)负责对涉及多部门的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协调督办。3、监督中心与指挥中心协作关系监督中心作为事件信息的入口和出口,与负责事件处理管理的指挥中心紧密协作。监督中心收集发生事件,将事件作为任务分配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安排相应的区政府、专业部门或公共服务企业完成事件处理后,由指挥中心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监督中心,监督中心对事件的处理结果进行核实与考评。监督中心将同指挥中心共享整合后的全市视频监控资源,同时两个中心通过协同办公平台和政务专网实现无缝信息沟通。3.1.4一套考核机制为了保证新模式下城市管理的健康运行,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就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考核体系,对城市管理的各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考核评价,既能监督城市管理中发生的具体问题.又能监督执法质量。进一步通过考核手段,提高依法执政,强化行政处罚。考核机制的构成如下:系统考核。通过考核各专业部门、各街道的立案数、办结率、及时办结率、重复发案率,促进各街乡、各专业部门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内考核。市监察局将系统考核的结果纳入到政府部门“目标管理考核”中去。外考核。在政府网站上定期公布各部门办理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和满意度评价,同时进行网上打分。3.2项目范围3.2.1业务范畴市区市政设施管理、环境管理、国土房产管理、建设工地管理、市容市貌卫生管理、古城古迹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的日常部件、事件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3.2.2地域范围以城市建成区为核心,东自廖家沟,西至润扬路,南到南绕城公路,北抵平山堂路一线,合计114平方公里。同时,对开发区南至沿江高等级公路东至扬子江路西至润扬路、邗江工业园、维扬工业园的主要道路及设施列入管理范围。3.3建设内容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城管部件、事件数据的采集及与地理空间信息的集成;网格单元的划分;硬件、软件、通信和网络环境建设;协同工作平台的建设等内容。1、以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由专业测绘部门和街道(乡镇)共同协作,对114平方公里现有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网格划定按照法定基础、属地管理、现状管理、方便管理、地理布局、负载均衡、无缝拼接、相对稳定的原则,1个社区可划分1个或多个单元网格。在农村地区网格单元可适当放大。2、在采用建设部颁布标准的基础上,结合XX市实际,重点围绕城市环境、城市交通、文明城市创建、安全社区、社会稳定等五大类问题,增加符合我市实际的部件和事件各类,初步确定我市共分为6大类107项城市部件和5大类63项城市事件,重点增加了危险品源、工地安全隐患、河流设施等部件和店前设摊、路边叫卖等事件管理。3、由技术工作组组织对114平方公里建成区1:500基础地形图数据修测和城市部件普查,对部件、事件进行分类,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建立城市管理空间、管理对象、管理方式的地理编码规则,完成地理编码系统并按地理坐标标注在单元网格图中。4、建立硬件网络环境建设。在电子政务专网基础上,建设链接各区、城市管理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系统,各区、城市管理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等相关单位建设必要的工作终端。市政府及各区领导桌面通过电子政务网建立监督查询终端。5、无线监管数据采集设备建设。建立基于运用无线网络,对现场信息进行采集和传送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城市监督管理的移动办公。6、呼叫中心建设。建设接受城管监督员、街道、社区、市民呼入热线反映问题的受理接入、数据录入、问题分析和信息传输系统。7、应用系统建设。基于电子地图技术的市级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以城市部件管理子系统、信息采集子系统、调度指挥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评价考核子系统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管理应用系统。规范基础信息采集、综合信息受理、部门协同办公、城管热线(12319)、视频监控等在线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双向互动。8、评价系统建设。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对城市管理进行统计分析、监督评价,实现对市直关联部门、各区及街办(乡镇)进行综合考核评价。9、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从管理制度、软硬件环境等方面采取综合防范措施,保障信息平台、基础数据和信息内容的整体安全。10、系统与应用培训。组织对数据采集人员、信息系统建设人员、呼叫中心座席人员、分析员、值班长、系统操作人员以及监督员、协管员(督查员)的技术培训。

第四章软硬件及网络环境数字化城管系统需要集成数据库、GIS、计算机网络、GPRS、GPS、短信等多种技术,为保证各系统衔接正确、稳定、安全,要充分合理配置各系统环境,并设计各系统之间的接口,以确保系统的高效正常运转。4.1软件环境系统运行的软件环境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软件、大型关系数据库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数据备份软件等。4.1.1操作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软件包括数据采集端手持设备操作系统、呼叫中心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以及其他业务运行软件所依托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选择应以稳定、安全为首要原则,其中数据采集端手持设备操作系统应考虑监督员的知识层次,体现方便易用的特点;呼叫中心和数据库服务器由于对并发性、持续性运行要求较高,操作系统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应结合所选择的应用软件选择相对健壮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根据最终选定的各子系统提供商及上述原则确定。4.1.2数据库软件数据库要负担XX市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的统一管理。空间数据是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基础数据,因此选择的数据库软件平台要有较好的空间基础数据管理的能力。同时要考虑数据库软件平台的安全运行,需要数据库软件平台具有良好的网络环境支持能力和可靠的系统恢复与数据恢复的能力,并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的技术支持。数据库软件具体选择原则包括:支持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支持网络分布式环境;具备管理海量空间数据的能力;具备数据库服务恢复功能;具备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能获得有效的技术支持服务。根据上述原则,并结合现有数据库使用情况,XX市城管系统拟选择Oracle数据库平台。4.1.3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承担着空间基础数据管理、数据更新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软件平台提供足够的数据管理、更新和服务能力,是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成功的重要保证。数据库软件具体选择原则包括:支持关系数据库中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操作;提供WebGIS服务,实现基于浏览器的空间数据显示、查询等基本功能;基于WebGIS服务,应具备充分处理能力实现对海量空间数据的显示、存取操作,在客户端达到基本的运行性能;支持二次开发;支持网络分布式环境操作与应用;支持常用数据格式转换。根据上述原则,并结合XX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管理平台,XX城管系统拟选择ArcGIS作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4.1.4数据备份软件用于对系统运行数据进行定期备份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选择的数据备份软件要求支持多种操作系统,支持全备份、增量备份和累积备份多种备份方式,具有良好的数据恢复能力,具有保护系统中从工作组到企业级服务器的所有的数据的能力。4.2硬件设施硬件设施主要包括硬服务器、大屏幕、存储设备、呼叫中心、无线数据采集器等。4.2.1服务器系统服务器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配置和数量,宜配置必要的软件和日常管理维护机制保证服务器的可靠运行;根据XX城管系统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化需求,配置7类服务器,搭建应用与数据处理硬件平台。服务器的分类及描述见下表。序号名称功能与用途1数据库服务器支持城市管理信息数据存储与发布2地图应用服务器支持基础地理信息处理与应用3业务应用服务器支持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运行4信息采集应用服务器支持信息采集系统运行5无线数据网关服务器支持无线数据的传输和处理6统一认证服务器支持统一认证系统运行7视频监控服务器支持实时视频监控的运行4.2.2大屏幕在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分别安装大屏幕显示墙。大屏幕基本要求为:单块屏幕尺寸不小于70";液晶板应不低于三片1.3"液晶板;亮度不低于500cd/m2;对比率不低于600:1;单块屏分辨率不低于1024x768;水平视角不低于150度,垂直视角不低于60度。4.2.3存储设备数据存储系统是支持整个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群的运行和管理的硬件设施,建设的目标是提供在多种操作系统下的数据库管理,最大限度的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的优化管理,并且易于系统的数据扩充。数据存储系统应以数据存储为中心,采用可伸缩的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具有高传输速率的光通道的直接连接方式,提供内部任意节点之间的多路可选择的数据交换,并且将数据存储管理集中在相对独立的存储区域网内。储存区域网络是一个利用通用标准的光纤通道通讯协定,来延伸以往SCSI所无法达到的距离,具有非常高的节点扩充性和传输速率,并觉有跨平台整合性,同时也能避免一些常见的网路瓶颈。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充满了大量各种形态的资料,不满足于单一平台以及有限的存取与共享效率,透过光纤通道交换器的连結,根据拓扑的不同,至少可连接126台不同平台与功能的设备,扩充性高,并且以100MB/s以上的效能在进行传输,另外由于使用光纤通道通讯协定,使得资料流动并不会影响到外部TCP/IP网路的頻宽。4.2.4无线数据采集终端无线数据采集器是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采集终端,通过该仪器实现了城市管理问题的信息采集和从问题现场到监督中心的信息传递,以及监督中心向监督员的任务派遣。所选择终端应满足以下要求:具有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的资质证明;适合35-50岁年龄段的城管员操作;设备主屏幕尺寸2.2英寸以上,显示质量不低于6万5千色半反射式TFT彩色屏幕,屏幕抗日晒效果应较强,适合户外工作;处理器主频100MHZ以上;系统内存32M以上,无线数据采集软件运行的可使用内存应在6M以上;内置摄像头,其分辨率为30万象素以上,具备调焦功能,能拍到距离不低于30米的静止物体的清晰图像;无线数据采集软件可使用的存储空间应在15M以上;内置GPS或可以和蓝牙GPS连接;具有GPRS或CDMA1X无线通信数据传输功能;具有录音功能;具有话音通信功能;具有短消息功能;具有USB数据线接口;操作系统应采用WindowsMobile等主流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二次开发平台支持数据存储,摄像头图像获取,无线数据传输等基本功能;显示屏显示亮度满足室外需求;电池容量满足一个工作日需要。根据上述原则,拟选用MOTOA768或者多普达818。4.2.5呼叫中心呼叫中心系统主要是支持呼叫中心功能的硬件平台,呼叫中心系统是利用电话形式接受市民以及工作人员的投诉信息的系统平台。呼叫中心系统应分别支持数据和语音业务,可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应能够满足多个话务员的日常工作。呼叫中心系统应性能稳定,并具有可扩展性,易使用易维护。4.3网络环境网络环境主要由有线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构成。有线网络用于实现各职能机构网络互联、信息传送和资源共享。有线网络的建设范围包括了城市管理各职能机构,其中监督中心、指挥中心是城市管理系统的管理单位,负责城市管理系统的运作、管理、控制、监督等职能。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做为城管系统的一个整体,相关的职能也有所区别,因此在有线网络平台架构上也有相应的不同。城市管理系统是围绕着城市部件来管理城市设施,各部件在城市管理职能上又由多家单位来管理。城市管理单位与各个专业部门以及各级领导、街道的有线网络连接,能够将信息数字化,电子化。同时本着一网多有的原则,有线网络还必然向着多网络多资源的方向建设,使各职能单位能够通过有线网络建设连接政务外网。城市管理单位做为城市管理的职能单位,信息应该多源化,不仅能上互联网,在有线网络建设中,还将公安专网的信息也接入城市管理系统中,使城市管理系统信息更全面。有线网络是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网络环境的核心,是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部门协同工作的基本。基于该网络实现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和专业部门网络互联,网络带宽应不低于2M。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城管数据采集器终端所采集的信息从问题现场到监督中心的信息传递,以及监督中心向监督员的任务派遣,同时也要辅助实现终端及城市部件和事件的实时定位。无线网络能够让城管协管员随时随地将所获取的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上报到监督中心,并将处理的结果及时反馈到监督中心。真正实现移动监督,随时随地交换信息的能力。方便了城管协管员的机动性,能快速地获得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解决情况。定位的功能能够确定城管协管员的位置,对城管协管员的工作起到了监督作用。目前可采用的主要有移动的GPRS和联通的CDMA。4.4安全管理4.2.1统一认证管理系统应用安全保障系统根据安全等级保护策略,通过建设统一认证系统,为专网用户提供统一的信任服务机制和身份认证手段,保证来自专网用户身份的真实可信;为内网公务人员提供统一的组织机构管理、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角色管理;为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完善的应用安全环境,提供统一的信任服务和访问控制机制。建设完善的信息安全传输机制,为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提供基础性应用安全保障。具体的建设内容可包括:建立针对专网用户的认证服务系统,实现对专网用户的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完善政府内部的统一用户管理系统,并针对内部公务人员具有结构化的特点,增加组织机构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和业务系统管理,改建成统一认证管理系统,实现对内部公务人员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身份管理,统一角色管理,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建立数字签名系统,为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提供责任认定和抗否认机制;建立无线网环境下的证书应用,解决无线数据传输安全和本地用户身份可信认证。4.2.2防火墙监督中心和城市管理委员会需构建新的内部局域网,并通过专网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互联,实现对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的访问。防火墙是当前最主要的网络安全隔离设备。在城管监督中心局域网的建设中,应采用防火墙系统进行边界保护,能够实现网络域之间的有效隔离,防止恶意用户对新建局域网的攻击,也防止内部用户从内部对服务器的攻击,实现对受保护网段的安全控制,鉴于通信的流量,宜部署千兆防火墙为实现以上目标,防火墙应能够提供以下安全功能:提供基于状态检测技术的对象式访问控制:访问控制对象定义灵活,可为IP对象、域名对象、NAT对象、代理对象用户对象、用户组对象、时间对象等。高效的透明代理实现细粒度应用级管理控制:提供应用级透明代理,对常用高层应用(HTTP、FTP、SMTP、POP3、NNTP)要有详细的控制。双向NAT,提供IP地址转换和IP及TCP/UDP端口映射,实现IP复用和隐藏网络结构:NAT在IP层上通过地址转换提供IP复用功能,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同时隐藏了内部网的结构,强化了内部网的安全。支持流量管理:流量带宽控制及优先级设置,按您的需求管理流量。基于优先级的带宽管理:用户带宽最大用量限制,用户带宽用量保障,多级用户优先级设置流量控制功能为用户提供全部监测和管理网络的信息。防TCP、UDP等端口扫描:可以检测到对网络或内部主机的所有TCP/UDP扫描。抗DoS/DDoS攻击:通过控制、检测与报警机制,防止DoS黑客攻击,导致服务器超载或系统资源耗尽。可防御源路由攻击、IP碎片包攻击、DNS/RIP/ICMP攻击、SYN等多种攻击:可以检测到对网络或内部主机的多种拒绝服务攻击。4.2.3防病毒系统软件系统是拥有很多个节点的大型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库、文件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技术大量应用于系统中。针对当前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病毒,整个网络系统面临着最普通、最常见的严峻挑战。因此,系统需要构建严密的网络防病毒体系,监控和防范病毒在网络中的传播与扩散。由于病毒在网络中存储、传播、感染的方式各异且途径多种多样,相应地,系统在构建网络防病毒体系时,应实施“层层设防、集中控制、以防为主、防杀结合”的策略。具体而言,就是针对网络中所有可能的病毒攻击设置对应的防毒软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毒系统配置,使网络没有薄弱环节成为病毒入侵的缺口。建议继续利用并不断完善现有的病毒防护措施,在内网、外网和专网上安装网络版病毒防护软件,同时安装防病毒服务器和防病毒控制中心,及时升级病毒库,实现全网病毒实时防杀。4.2.4安全管理制度系统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管理的制度化程度极大地影响着整个平台的安全,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的安全职责划分,合理的人员角色定义,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系统的安全隐患。因此,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管理都要严格按制度执行,明确责任权力,规范操作,加强人员、设备的管理。

第五章数字城管信息平台在现有XX市公共数据平台的基础上,采集获取部件、事件数据,根据行业标准,结合地域特点进行单元划分与编码,并进行系统的数据质量检查和自动化入库,为数字化XX城市管理系统建立奠定数据基础。5.1平台框架XX数字城管基础信息平台是城管系统正常运行的支撑和保障,该平台内容可分为基础信息、城管支撑信息和其他信息三类,基础信息主要包括基础地理数据、人口数据和企业法人数据,城管支撑信息包括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数据、城市管理地理编码数据、城市管理网格单元数据,其他信息包括地址数据、城市管理业务数据、综合评价数据等。XX数字城管基础信息平台的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基础地理信息基础地理信息人口信息企业法人信息城市部件信息城市事件信息网格信息地理编码信息地址信息业务运行信息扬州城管业务运行系统综合评价信息5.2基础信息5.2.1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地理数据指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赖以工作的基础测绘地形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等。在整个监管范围内,已经构建了现势性较强的XX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平台,包括1∶5万、1∶1万、1:5000、1∶2000、1:1000以及1:500等多尺度在内的矢量、影像和数字高程数据库。城管系统所涉及使用的主要是1:500地形图数据,其数据格式为shp格式,包含基本的属性项。5.2.2人口信息人口信息经过空间分布化以后,通过基础地理空间信息这座桥梁,就能够和其他社会经济信息融合贯通,更准确地数字化反演客观现实的过去,模拟现在,预测未来。城管系统的核心在于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营,它与人口信息的连接非常重要。目前XX市已经建立了较完备的人口信息数据库,能够为城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提供基础支撑。5.2.3企业法人信息通过城市的企业法人信息数据库,可以快速、准确定位城市部件和事件的责任单位,便于及时解决问题。XX市城管系统要提供与现有的法人信息数据库的接口,实现二者的紧密联系。5.3城市部件信息5.3.1城市部件分类城市管理部件主要包括城市市政管理的公共区域内的各项地上设施,不包括地下的市政管线和非公共区域内的设施。具体指道路、桥梁、水、电、气、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及公园、绿地、休闲健身娱乐设施等公共设施,以及其他设施。XX市城市部件分六大类: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地、房屋土地及其他类,共107种。XX市城市部件的详细分类及描述见下表。部件分类部件代码部件名称所属类别责任单位处理时限备注市政公用设施1上水井盖井盖类自来水总公司管线所24小时2污水井盖井盖类洁源排水有限公司24小时所属范围3雨水井盖井盖类建设局市政养护管理处1天辖区养护部门4雨水箅子道路类辖区市政部门1天5电力井盖井盖类供电公司1周6路灯井盖井盖类建设局路灯管理处24小时7电信井盖井盖类电信局及时移动、联通公司8电视井盖井盖类广电局24小时9网络井盖井盖类电信局及时lO热力井盖井盖类热电厂及时11燃气井盖井盖类燃气总公司管道分公司小故障1小时大故障24小时12公安交警井盖井盖类无13消防设施杆线类消防支队7天14不明井盖井盖类15电信交接箱杆线类电信局及时移动、联通公司市政公用设施16电力设施(变压器、输电塔)杆线类供电公司1周17电杆杆线类供电公司1周18路灯杆线类建设局路灯管理处1周19步道灯杆线类建设局路灯管理处1周20草坪灯杆线类建设局路灯管理处1周21地理灯杆线类建设局路灯管理处1周22路灯变压器杆线类建设局路灯管理处1—7天23路灯控制箱杆线类建设局路灯管理处1—7天24地灯杆线类建设局路灯管理处1—7天25射灯杆线类建设局路灯管处1—7天26报刊亭企业经营类邮政局报亭办8小时27电话亭企业经类电信局24小时28邮筒企业经营类邮政局后勤服务中心2小时30信息亭企业经营类无31自动售货亭企业经营类计生委药具站2天32健身设施企业经营类所属社区2天市政公用设施33共同沟井盖井盖类34环卫取水栓杆线类自来水公司及时35绿化取水栓杆线类自来水公司及时36倒洪闸门井井盖类所属部门37事故排放口井盖类38明渠杆线类无39暗渠杆线类无40岗亭道路类公安分局7天41河道杆线类涵闸河道管理处1天42河道标志、警示牌标牌类涵闸河道管理处15天43通信基站杆线类24小时44文物设施文物局45驳岸道路类涵闸河道管理处15天46沿河栏杆道路类涵闸河道管理处15天47沿河太阳能路灯道路类涵闸河道管理处15天48沿河景观建筑道路类涵闸河道管理处15天49市区防洪闸站道路类涵闸河道管理处15天市政公用设施50沿河小道道路类涵闸河道管理处15天51煤气管道管道类燃气总公司管道气分公司小故障2小时大故障2—3天52调压站管道类燃气总公司管道气分公司小故障1小时大故障24小时53污水管道管道类洁源排水有限公司48小时道路交通设施1停车场企业经营类交巡警支队7天2停车眯表企业经营类3公交站亭道路类市公交总公司营运处48小时4出租车站牌道路类建设局客运管理处10天5地下通道道路类6高架立交桥道路类7跨河桥道路类辖区内市政养护部门视情而定8交通标志牌标牌类交巡警支队48小时9交通控制箱杆线类无10交通护栏道路类无11存车支架道路类12路名牌标牌类民政局48小时道路交通设施13公交站台道路类市公交总公司营运处48小时14交警指路牌标牌类交巡警支队48小时15无障碍设施指路牌标牌类16公交站牌标牌类市公交总公司营运处24小时17地名牌标牌类民政局48小时18交通监控探头道路类交巡警支队7天19电子显示屏道路类交巡警支队、环保局7天20车行道道路类辖区市政部门视情而定21人行道道路类辖区市政部门视情而定22盲道道路类辖区市政部门视情而定23道路平侧石道路类辖区市政部门视情而定24电信、电力指标牌标牌类电信局、供电公司1周25桥梁附架管线杆线类市容环境1公共厕所环卫设施类辖区环卫办24小时2公厕化粪池环卫设施类辖区环卫办24小时3公厕指示牌标牌类辖区环卫办24小时4垃圾间环卫设施类辖区环卫办24小时市容环境5果皮箱环卫设施类辖区环卫办24小时6灯箱霓虹灯标牌类产权单位24小时7广告牌匾标牌类辖区城管局24小时8环境监测塔环卫设施类环保局3个月9倒粪处环卫设施类无1O垃圾中转站环卫设施类辖区环卫办24小时11公建单位化粪池环卫设施类12住宅小区化粪池环卫设施类小区物业公司13流动厕所环卫设施类无园林绿化1古树道路类园林局园化办7天2行道树道路类绿化养护处7天3树池箅子道路类绿化养护处7天4花架花钵道路类绿化养护处7天5绿地道路类绿化养护处7天6雕塑道路类7天7街头坐椅道路类7天8绿化护栏道路类园林局7天房屋建筑1宣传栏标牌类2人防工事地下设施人防办1周3公房地下室地下设施类其他设施1重大危险源(油库、加油站、危险品经营、生产场地等)产权单位24小时2建筑工地地下设施类建设局建筑业管理处视情而定3河湖堤坝地下设施类涵闸河道管理处视情而定市区河道4沿街经营户企业经营类各经营户24小时5河道围堰地下设施类涵闸河道管理处视情而定5.3.2城市部件编码城市管理部件代码共有16位数字,分为四部分:市辖区代码;大类编码;小类编码;流水号。具体格式为:流水号小类编码大类编码市辖区代码□□□□□□□□流水号小类编码大类编码市辖区代码5.3.3城市部件可视化符号体系围绕城市环境、交通、安全生产、社会稳定,XX市的城市部件调查,相对于其他城市增加了油库、危险品仓库、城市防洪设施、沿街乱设摊点等多项内容。为了真实、客观、形象的表达城市部件,该系统拟在参考《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建设部标准所提供的东城区部件图例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能体现XX特色的、更完备的可视化符号系统,为系统的使用和城市部件的管理提供支撑。5.4城市事件信息5.4.1城市事件分类城市事件指人的行为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城市市容环境和正常秩序受到影响或破坏,需要城市管理部门处理并使之恢复正常的事情和行为的统称。XX市城市事件分六大类: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和市政公用设施。XX市城市事件的详细分类及描述见下表。事件分类事件代码事件名称责任单位处理时限备注市容环境类1乱搭乱建辖区城管局24小时2暴露垃圾辖区城管局24小时3积存垃圾渣土辖区城管局24小时4道路保洁辖区城管局24小时5河流保洁涵闸河道管理处15天6绿地保洁城市绿化养护处7天7废弃车辆市交巡警支队7天8废弃家具设备9非装饰性树挂10公益广告脏、破损(增)辖区城管局24小时11遮阳篷破损(增)12建筑物立面脏、破损(增)辖区城管局24小时13线杆无序吊挂供电公司1周14空调室外机安装不规范(增)辖区城管局24小时15违章焚烧垃圾辖区城管局24小时市容环境类l6人行道不洁辖区城管局24小时17违章接坡辖区城管局24小时18违章挖掘辖区城管局24小时19违章接管排水城建监察支队48小时宣传广告类1非法张贴小广告辖区城管局24小时2违章张贴悬挂广告、牌匾辖区城管局24小时3占道广告牌辖区城管局24小时4街头散发小广告辖区城管局24小时5横幅乱吊乱挂辖区城管局24小时6搭建气模、拱门(增)辖区城管局24小时7亮灯广告断字缺亮辖区城管局24小时8悬挂经营性气球、直幅(增)辖区城管局24小时施工管理类1施工扰民环保局24小时2工地扬尘建设局建筑安装管理处及时3无证消纳渣士辖区城管局24小时4道路抛撒辖区城管局24小时施工管理5施工废弃料辖区城管局24小时6道路破损辖区市政部门24小时类7施工维护脏乱差辖区城管局24小时突发事件类1路面塌陷辖区市政养护部门30分钟到现场2自来水管破裂自来水公司管线所45分钟3燃气管道破裂煤气总公司管道气分公司24小时4下水道堵塞辖区市政养护部门48小时5人行道破损辖区市政养护部门3—5天6热力管道破裂热电厂及时7污水管满溢洁源有限公司24小时所属范围街面秩序类1无照经营游商辖区城管局24小时2流浪乞丐民政局24小时3占道废品收购辖区城管局24小时4店外经营辖区城管局24小时5机动车乱停放辖区城管局24小时6非机动车乱停放辖区城管局24小时街面秩序类7乱堆物料辖区城管局24小时8商业噪音公安局、环保局及时9黑车拉客辖区城管局24小时10露天烧烤辖区城管局24小时11占道经营辖区城管局24小时12倚门设摊辖区城管局24小时13垃圾桶脏乱差辖区城管局24小时14液化石油气无证经营建设局燃气办1-2天l5无证公交车辆停靠公交站点辖区城管分局24小时涉及客管处16车辆洒滴漏辖区城管局24小时17公交车辆不按规范停靠站点公交总公司及时市政公用设施类1路灯设施建设局路灯管理处路灯维修24小时线路维修36小时2河道护波废弃物涵闸河道管理处15天3沿河风光带保洁涵闸河道管理处15天4河面废弃物涵闸河道管理处15天5白天亮灯路灯管理处及时5.4.2城市事件编码城市管理事件分类代码采用数字型代码,共有10位数字,分为三部分:市辖区代码;大类代码;小类代码。具体格式为:小类代码大类代码市辖区代码□□□□□□□□小类代码大类代码市辖区代码5.5单元网格信息5.5.1单元网格网格是一种地理数据模型,即将地理信息表示成一系列的按行列排列的同一大小的网格单元,每一网格单元由其地理坐标来表示,如1平方米或1平方公里。单元网格是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所定义的基本管理单位,指在城市的1/500或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上,根据实际城市市政监管工作的需要,划分的边界清晰的、多边形的、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的闭合图形。5.5.2网格划分原则1、法定基础原则:单元网格的划分基于法定的地形测量数据进行,其比例尺为1/500。2、属地管理原则:单元网格的最大边界为社区的边界,不应跨社区分割。3、地理布局原则:按照城市中的街巷、院落、公共绿地、广场、桥梁、空地、河流、山丘、湖泊等自然地理布局进行划分。4、现状管理原则:单位自主管理的独立院落不应拆分,以单位独立院落为单元进行划分。5、因地制宜原则:在城市建成区采用的单元网格可以适当小一些,城乡结合部根据当地实际可以采用尺度较大的单元网格,以适应不同区域管理的实际特点和需要。6、无缝剖分原则:单元网格的几何特征为面状,面的边界无缝拼接,不应重叠,面与面之间应具有拓扑关系。5.5.3网格划分方法平台对城市空间进行万米单元网格划分。所谓万米单元网格,就是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城市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单元,实现对管理空间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根据XX市自然地理布局和行政区域划分现状,把市区114平方公里的范围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在空间层次上形成四个层面:区域、16个街道、110个社区、网格单元。不同层面上的不同管理空间的设置和叠加,为实施新的管理模式构筑了一个新型的、立体全方位的、布局合理、全部覆盖的管理空间体系。5.5.4单元网格编码一个单元网格在时间和空间定义上有一个唯一的编码,单元网格变更时,其原代码不应占用,新增单元网格按照原有编码规则进行扩展。单元网格分四类12位进行编码,依次是6位市辖区码、2位街道办事处码、2位社区码和2位单元网格顺序码,编码结构下图所示。□□□□□□□□□□□□□□□□□□单元网格顺序码社区码街道办事处码市辖区码市辖区码、街道办事处码均按照GB/T2260和GB/T10114执行,社区码根据市区管理要求进行编码。单元网格顺序码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编码。5.6其它信息5.6.1地址数据地址数据类型可分为行政区域地名、地片与小区地名、街巷地名、门(楼)牌地址、标志物地址、兴趣点地址。1、行政区域地名:行政区域地名应包含市、区(县)、街道(乡镇)信息,本标准中宜包含社区(村)信息和单元网格信息。行政区域的基本地点名称应与标准地名一致,是描述该行政区域名称的最小单元。2、地片与小区地名:地片与小区地名应包含地片名称、居住小区名称的信息。地片与小区的基本地点名称应为标准地名,是描述地片、居住小区的最小单元。3、街巷地名:街巷地名应包含有地名标牌的街巷等。街巷地名的基本地点名称应为街牌和巷牌标示的汉字名称,是描述街巷地名信息的最小单元。4、门(楼)牌地址:门(楼)牌地址包括门牌地址和楼牌地址。5、标志物地址。标志物地址应包括以下内容:a)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与建筑物,包括建筑物、广场、体育设施、公园绿地、纪念地、名胜古迹等;b)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与院落,包括医院、学校、单位等。c)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运输设施,包括桥梁、道路环岛、交通站场等。标志物地址的基本地点名称应为描述该标志物的标准名称,应能唯一标识特定地点。6、兴趣点地址:兴趣点地址应包括沿街巷及小区中具有地理标识作用的店铺、公共设施、单位和建筑等。基本地点名称应为描述该兴趣点的最小名称单元。兴趣点地址应按以下方式唯一标识特定地点:[街巷名称/小区名称|兴趣点]。5.6.2业务数据城市管理业务数据指城市管理业务过程中涉及的数据,包括城管员所采集的反映城市管理问题的文字、声音、图像、位置图等,和通过其他渠道包括部门反映、市民举报的相关信息,以及城管事件办理状态、办理表格、督办通知以及组织机构等信息。5.6.3综合评价数据综合评价数据用于设定评价方式、评价指标等,用于分析评价城市管理中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生和处理状况,反映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是实现综合指标评价系统,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监督机制的基础。5.7数据质量检查与入库质量检查是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质检通过对数据采集全过程的监控,提供技术参数,保证产品质量,是进行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数据采集生产的数据,采用两级检查和一级验收制度,其中过程检查、最终检查工作分别由项目协作单位的作业室(中队)、院(队)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