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兴县2024届中考押题历史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兴县2024届中考押题历史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兴县2024届中考押题历史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兴县2024届中考押题历史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兴县2024届中考押题历史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兴县2024届中考押题历史预测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这主要反映出工业革命A.首先发生在英国 B.以轻工业为突破口C.科学和生产尚未紧密结合 D.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从下图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1966—1968年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B.1966—1968年我国经济下滑可能和“文化大革命”有关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经济发生严重困难D.“文化大革命”拉大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3.(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在黑暗中摸索,一次次跃起,一次次坠落。即便是推翻了满清王朝的,也不过是“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材料中的“”指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4.它是18世纪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揭示了隐藏在表面繁荣背后的种种弊病,它是世界文坛上的一座丰碑。材料中的“它”是()A. B.C. D.5.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洋务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C.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新文化运动——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6.“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A.建立隋朝B.统一全国C.开通大运河D.创立科举制7.下图所示南通大生公司股份凭据上的时间是公元A.1921年 B.1922年 C.1928年 D.1932年8.1902年2月,《泰晤士报》:“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导致西方列强在中国地位空前提高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下图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于1505-1506年创作的作品《草地上的圣母》。他模糊掉圣母玛利亚头上的光环,让她穿上了最亮丽的服饰,并大胆运用金色、红色、蓝色和绿色来描绘美丽的妇女。画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想表达的思想是A.天赋人权B.人文主义C.民主科学D.自由主义10.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因此他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亚历山大二世解放的对象是A.奴隶 B.农奴 C.农民 D.工人1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硬断指,材料出现的情况应该来自A.古代尼罗河流域B.古代两河流域C.古代印度河流域D.黄河长江流域12.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下图A.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B.科技是一把双刃剑C.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D.信息化贯穿全过程13.戈尔巴乔夫启动政治改革后,苏联政治体制急剧变化,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其根本原因是A.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的影响B.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了苏共的领导权C.东欧剧变的推动D.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14.“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材料描述的是A.鸦片输入的危害B.《马关条约》的后果C.中国边疆的危机D.《南京条约》的影响15.第一次工业革命掀起了工业文明的浪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表述,正确的有()①铁路开始修建②内燃机广泛使用③工厂取代手工工场④流水线生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6.“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核技术。”为材料所述成功做出巨大贡献的是A.邓稼先B.焦裕禄C.雷锋D.袁隆平17.1950年,凤阳花鼓词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大跃进”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8.“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下图中一位清代名将。与图中的历史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有①收复新疆②签订《马关条约》③开展洋务运动④创办轮船招商局⑤发起新文化运动A.①②④B.①③C.①③④D.③④⑤19.日本经过短短20多年的发展,国力日渐强盛,先后废除了幕府时代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重新夺回了国家主权,最终进入了近代化。随后日本走上侵略道路,于1894年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这都得益于日本进行了A.大化改新 B.倒幕运动C.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20.读图说史:读下图,解读正确的是A.北方自然环境恶劣B.北方民族学习中原文化C.江南地区相对发达D.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21.20世纪50~70年代,日本每年把全部财政预算的20%投入到教育领域,这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A.美国大力支持 B.重视对教育的投入C.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D.正确的经济政策22.下列对遵义会议阐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把中国革命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典范B.遵义会议后红军成功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并在会宁会师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D.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3.著名少数民族歌手简表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艺术殿堂中获得认可,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B.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C.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D.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2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建立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卢沟桥事变 D.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500年前后,打破了各大洲彼此隔绝的状态,开启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门。1995年,______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26.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形成“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考”“可视化思维”的历史学习能力。下面是某同学根据所学世界近现代史制作的有关“20世纪世界格局演变”学科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A.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将对应内容分别填入序号线中)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创办《青年杂志》,率先提出“民主”“科学”口号的人是________。他是兰考县县委书记,带领人民治理“三害”,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___。文艺复兴的先驱是________。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人民日报》社论在评论某一次重大会议时指出:“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材料三毛泽东以实践证明,人民一旦被动员起来,其力量无穷而且战无不胜,因此人民成为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邓小平把人们想疯了的财富定义为人民的合法追求目标,政府给政策、给条件、给机会,于是财富以及财富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其实是奢华生活)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甘泉,而不再是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先行者的成功是最好的鼓舞,人们只模仿成功者,无数人立即模仿,最终形成改革的洪流,就像当年的革命洪流一样势不可挡,温州人的成功可以看作是中国成功的一个缩影。——摘编自《商务周刊》2008年5期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幅图反映的信息。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并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获得的认识。29.(6分)“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一代代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上下求索;一輩辈英雄妤汉,前赴后继,热血染江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有人认为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失败了,有人认为成功了,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材料二:“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把材料二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谈谈你对梁启超这句话的理解。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复兴之路》(上)材料三中为什么说“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人在救国道路的探索上,对西方的学习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30.(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材料一中“思想解放运动“是指哪运动?试举一例英国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时隔五百年后,在英国伦敦因一思想的诞生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思想是什么思想?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借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二所示文献标志着该国建立了什么政权?穿越时空的隧道200多年后的该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说明该国什么制度的建立,最早推行该制度的国家是哪个?材料三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识的表现,法律对所有的人,无论是实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人权宣言》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而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文件是什么文件?材料四1903年12月17日上午,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带着他们的飞机来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片沙滩上,飞机上的奥维尔紧紧抓住操纵杆。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螺旋桨开始旋转,飞机向前滑动,越来越快,最终升空。﹣﹣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据材料三回答,材料中的“飞机”使用的动力机是什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创新能力?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依据题干“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家还没有发挥巨大作用,科学和生产没有紧密结合,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干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的含义,总结此段话的含义是科学家在工业革命中发挥的作用不如技工大,由此可知是科学和生产尚未紧密结合,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2、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1966—1968年我国经济数据”,可知呈现出减少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因此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发动“文化大革命”,造成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收逐年下降。选项B符合题意;“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与题干内容不符;“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开始的;“拉大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与题干内容不符;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选项C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改革,排除A;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没有推翻清王朝,排除B;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抨击的是封建的思想,排除D。故选C。4、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作者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红楼梦》是18世纪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揭示了隐藏在表面繁荣背后的种种弊病,它是世界文坛上的一座丰碑。材料中的“它”是《红楼梦》。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四大名著的相关内容。5、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所以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D,D项符合题意;A项是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B项是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项是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由此分析ABC三项均搭配不正确,排除,故选D。6、C【解析】题干的“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大体意思是促进了多年的国运,造福后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开通的大运河是我国古代最宏伟的工程之一,是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大大加强了南北联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同时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运河所经之地,城市兴起,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所以说这是为后世开万世之利。故C符合题意;建立隋朝,统一全国的是隋文帝,故AB不符合题意;创立科举制的是隋炀帝,但与题干的“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不符合。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题干的“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认识题干材料大意是隋炀帝的举措促进了多年的国运,造福后世。隋炀帝开通的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为后世开万世之利。7、D【解析】

依据题干“中华民国二十一年”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元年是1912年,中华民国二十一年是1912+21-1=1932年,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民国多少年的具体的算法,民国元年是1912年,民国多少年就是民国元年加上多少减去1,这样可得正确答案。8、D【解析】

据“1902年2月”可知,与之有关的条约是《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了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以说列强“在北京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D项符合题意;《南京条约》是1842年签订,《北京条约》是1860年签订,《马关条约》是1895年签订。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故选D。9、B【解析】由材料中的时间“1505-1506年”可知这个时期正处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发生在14-16世纪,它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故选B。10、B【解析】

根据“这次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改革”指俄国1861年改革。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法令规定①自法令实施之日起,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再任意交换或买卖农奴;②农奴在获得自由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但这些耕地在法律上依然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使用权等,由此可见,亚历山大二世解放的对象是农奴,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1、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2、C【解析】根据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材料主要是列举四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对生产方式产生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器生产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推动机器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类技术控制工业生产,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生产,由此可知,每一次科技发展都对人类的生产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侧重体现生产技术的改变,而不是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增强,所以A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B项图片信息涉及的都是关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没有涉及消极影响,所以表述不符合题意;D项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没有信息技术,表述错误。故选C。13、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导致苏联由一党制向总统制、多党制转変,国家权力分散,无政府主义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社会动荡,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睛】抓住“根本原因”是解题的关键,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使苏联出现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使苏联的局势进一步激化,直接导致苏联解体。14、D【解析】分析题文的“香港和五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香港岛在《南京条约》中割让给英国,五口通商是《南京条约》的内容。由此可见,题文材料描述的是《南京条约》的影响。输入的外国商品不单指鸦片,故A不符合题意;香港和五口与《马关条约》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题文材料和边疆危机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正确理解题文“香港和五口”的含义,明确题文与《南京条约》有关,可以正确解答此题。15、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工业革命有关知识的认识。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棉纺织业。英国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在交通运输领域,以蒸汽机为动力,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1840年前后,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工厂取代手工工场。亨利·福特是美国汽车工程师与企业家,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流水线生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应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内燃机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所以答案是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16、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稼先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1963年由他主持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成.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接着他又参加了氢弹的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故A符合题意,排除BCD,因此本题选A。【点睛】本题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切入点,抓关键词可知为原子弹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邓稼先。17、A【解析】

据“1950年”可知,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A符合题意;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3年开始,B排除;“大跃进”的开展是从1958年开始,C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从1978年开始,D排除。故选择A。18、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诗句出自出自左宗棠的部下杨昌浚的《恭诵左公西行甘棠》,原诗为: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所以赞颂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件,左宗棠同时还是洋务运动的地方代表,①③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B;②④⑤与左宗棠无关,排除ACD三项,故选B。19、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美国入侵日本,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为了变法图强、富国强兵,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通过改革,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于1894年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故C符合题意;大化改新、倒幕运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20、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迁入中原。北方由于战乱,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不仅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北方的生活方式,民族间的关系逐渐融合起来,北方人民的南迁,不仅使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同时也改变了南方人的社会生活。因此解读正确的是D;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21、B【解析】

材料“日本每年把全部财政预算的20%投入到教育领域”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重视对教育的投入,B正确;ACD也属于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但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排除。故选B。2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共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3、B【解析】

依据著名少数民族歌手简表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艺术殿堂中获得认可,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而题干内容充分体现了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4、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36年,在共产党的协调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新航路开辟世界贸易组织【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26、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C.一超多强朝向多极化发展趋势【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故A填凡尔骞一华盛顿体系;二战爆发后,为了应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各国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故B填世界反法西斯联盟;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问向发展。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力量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故C填一超多强朝向多极趋势发展。27、陈独秀焦裕禄但丁列宁【解析】

(1)根据课本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2)根据课本所学可知,焦裕禄在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时,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他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使兰考贫困面貌大为改观,他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3)根据课本所学可知,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其核心。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4)根据课本所学可知,1917年11月(俄历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斯大林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战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基础。

(3)原因: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的动力和欲望;政策的支持;先行者的成功等。

(4)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解析】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根据材料二“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底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奠定了基础。

(3)依据材料三“邓小平把人们想疯了的财富定义为人民的合法追求目标,政府给政策、给条件、给机会,于是财富以及财富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其实是奢华生活)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甘泉,而不再是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先行者的成功是最好的鼓舞,人们只模仿成功者,无数人立即模仿,最终形成改革的洪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包括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的动力和欲望;政策的支持;先行者的成功等。(4)综上所述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29、(1)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或学习外国利器)。成功说:我认为是成功的。理由:引进了西方的机器工业(或先进技术);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对华经济侵略;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失败说:我认为是失败的。理由: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洋务企业衙门式管理,腐败严重,效率低下;创办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辩证说:我认为洋务运动既有积极作用,又有局限性。理由:从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各理由即可。(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梁启超的政治主张是变法图强,只有变法维新才是挽救民族危亡的出路。(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所以说“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4)由学习技术(或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解析】

(1)根据材料中“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可知,李鸿章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根据所学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