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所了解的鲁迅先生1/46我所了解的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46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志》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生活绍兴河埠3/46藤野先生鲁迅4/46教学目标1、把握藤野先生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及文章双线结构。2、体会鲁迅语言感情色彩和格调特点。3、学会选取经典事件,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品质写作方法。5/46藤野先生,名叫藤野严九郎,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老师(先生)。6/467/46写作年代及时代背景
课文写于1926年,回想了1902—1906年留学日本片段。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以后却弃医从文了,我们在本课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思想改变原因。8/46理解字词绯红()油光可鉴()发髻()挟着()畸形()解剖()匿名()诘责()不逊()杳无消息():抑扬顿挫:深恶痛疾():物以稀为贵:课下注释中其它字词。fēijiànjìjīnìxiéjiéxùnyǎo没有一点儿音信。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wù厌恶而痛恨到极点。物品稀少就显得其宝贵。pōu9/46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能够照人。鉴,照。油光可鉴:标致:掌故:匿名:诘责:深恶痛疾: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最厌恶最痛恨。恶,厌恶。疾,痛恨。责问并责备。不署名或不写真实姓名。匿,隐藏。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一些事情
重点词语10/46快速阅读用一句话概述课文内容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几个生活片断。1903年鲁迅在日本留课时照片11/46速读课文,思索:1、在这篇回想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课时期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事情发生在哪些地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语句。重点写发生在哪里事情?
12/46表明地点转换语句:“东京也无非是这么”;“我就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东京仙台北京相识相处离别思念叙事线索:我与藤野先生交往记叙次序?13/46一、(1-3)去仙台前,在东京见闻和心境;
二、(4-35)在仙台,与藤野先生交往;三、(36-38)离开仙台,思念藤野先生感情和行动。课文结构依据时间推移、地点转换和事件发生先后次序(相识缘由)(相识相处)(离别与思念)14/461、课文怎样描写初见藤野先生形象?目睹印象——耳闻亲见——治学严谨生活俭朴学者形象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动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书语言——迟缓而很有顿挫白描感知人物——藤野先生15/46添改讲义正直热忱、教学认真、关心学生成长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尊重科学关心解剖实习真诚关心、正直无私、热情了解女人裹脚认真求实精神严谨治学态度正直赤诚没有民族偏见治学严谨
2、课文主要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哪几件事?表现藤野先生怎样思想品质?课文详细写了四个经典事例,从不一样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高贵品质。16/46这是藤野先生给鲁迅添改过讲义17/46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二分之一以上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了:
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
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日暮里和水户,
写了仙台医专职员对他优待,
还写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3、课文除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什么?与本文叙事线索有何联络?18/46
在东京交代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缘由。作用:1、作者一开头为何用了三段写在东京生活?这么写是否多出?2、鲁迅对东京印象怎样?(找文中句子)由此可见鲁迅对东京态度怎样?“东京也无非是这么”(“只”、“不过”)对东京是失望、厌恶指代清国留学生种种丑态丑行盘辫子、散辫子、赏樱花、学跳舞3、作者抓住什么特征,借用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清国留学生”丑态?4、鲁迅为何要对留学生惊心摆弄辫子大加嘲讽呢?对不学无术、醉生梦死、不思进取清国留学生厌恶19/46小结(第1-3段)这部分作者利用夸大、比喻、反语修辞手法,以辛辣语言,嘲讽了清国留学生丑态,表现了作者对不学无术、醉生梦死清国留学生厌恶,表示了作者强烈爱国感情,交代了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原因,为下文认识藤野先生埋下伏笔。20/46去仙台去仙台日暮里:水户:触发忧国之情反清志士客死之地爱国离开东京去往仙台路上,作者为何对“日暮里”和“水户”有深刻印象?21/46
在仙台
精读第5语段,思索:初到仙台“我”受到优待,究其原因是“物以稀为贵”,怎么了解?
“大约”表示猜测,与句末语气“罢”适用,愈加强了不必定语气。作者用诙谐口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原因,有自谦、自喜、感激之情。但推断为“物以稀为贵”,包含一个弱国国民辛酸,同时反应出作者强烈民族自尊心。爱国22/46学生复述:弃医从文原因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23/46精读第24---31段,思索:怎样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愤慨,而是以歧视中国日本人心理来写,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欺侮人格做法引发作者极大愤慨,这种愤慨不但是因个人人格遭受欺侮,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悲伤。话中表示了作者极强民族自尊心和忧盼祖国强盛愿望.24/46“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喝彩”句中“何尝”是什么意思?句中“他们”指麻木中国人。“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语气加强必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表示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极其沉痛情感。25/46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转变,对这两件事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一样?匿名信事件中作者有意揭示日本“爱国青年”荒谬逻辑,表现在遭受屈辱后极力辛酸和愤懑感情.看电影事件反应作者难以抑制激愤.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祖国富强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国民不觉悟------这是造成民族衰弱主要原因之一,国人麻木不仁让鲁迅意识到:人民不觉醒是民族落后根本原因。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26/46
一中国人被看成俄国侦探,被日军斩首,围观中国民众神情麻木。(1905年摄于中国东北开原城外)27/46匿名信事件——(2)看电影事件——
鲁迅弃医从文原因个人、祖国尊严受到侵犯愚昧麻木国人让作者思想受到极大震动,日本学生
欢呼使民族自尊心
受极大伤害爱国28/46本文题目是“藤野先生”,但课文中却有二分之一以上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想一想,这些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语段都写了什么内容2、这些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没有联络?有什么联络?3、这些内容对鲁迅先生有什么影响?29/46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途经日暮里和水户写仙台医专职员对作者优待“匿名信事件”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写看电影事件总之,全部这些都与中心人物藤野先生有亲密关系。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缘由。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主要动机。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是为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直接原因。30/46告别先生,离开仙台至此,鲁迅完成了他生命中最主要思想转变。既然做出了这么抉择,便不得不向藤野先生告别了。鲁迅为了不伤害藤野先生感情,只好说谎,而藤野先生“有些悲伤”,但并未说什么,只是向鲁迅赠予了照片,这也写出了藤野先生郑重。31/46藤野先生照片和照片背后题词32/46
离开仙台,思念先生感激、思念“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个什么感情?引用课文内容简明回答.“我”对藤野先生感情:表达在: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照片③多写文章把思念之情化为斗争和力量.33/46精读第38段,思索:“良心发觉”指“增加勇气”指“正人君子”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思想受到触动。
作者长久遭受反动势力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中国希望,便增加了勇气。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御用文人。34/46这句话有什么意思?这么一来结尾有何作用?
这句话意思是作者把对藤野先生思念之情化为斗争勇气和力量,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光明继续奋斗。深化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35/46爱国
文章表示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怎样情感?那么,作者为何还要“弃医从文”呢?36/46双线结构: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暗线:作者思想感情改变(作者爱国情感—弃医从文)小结37/46在东京所见所闻----
憎恶至极
日暮里、水户-----敬仰忧国匿名信事件----愤慨心酸看电影事件----悲愤震动弃医从文----忧国忧民暗线感情线索爱国38/46小结内容把握主旨
课文以与
为明线,以
为暗线,赞扬了
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
之情;追述了自己
思想改变,洋溢着强烈
思想感情。藤野先生交往爱国思想藤野先生真挚思念弃医从文爱国主义39/4611本课重点1、脉落分明,记叙有序,按照表现人物品质需要组织材料。
2
、抓住特征和选取有经典意义事件来描绘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经典事例。从不一样侧面表现藤野先生高贵品质:添改讲义,表现其工作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表现其对学生要求严格;关心解剖实习,表现其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表现其求实精神。抓住特征。写藤野先生,写他“黑瘦”、“八字须”、“迟缓而很有顿挫声调”、“戴着眼睛,挟着一叠大大小小书”、衣着“模胡”,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学者形象。写“清国留学生”,抓住盘辫子、学跳舞等细节反应他们庸俗思想本质。清末,仁人志士以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而这些留洋学生既要赶时髦,又要表示忠于腐朽清王朝,只有盘起辫子。40/463、语言感情色彩。①反语。反语,讽刺性强,可表示强烈感情。如“问问精通时事人”,精通时事即讽刺那些满脑子装满无聊事情人;写清国留学生盘辫子“实在标致极了”,以辫子“标致”讽刺他们庸俗无聊。这些反语强烈地表示了作者对清朝留学生鄙夷与反感。②引用。引用对方语言,深入归谬,一样可表示强烈感情。如“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里引用帝国主义对弱国人一个轻蔑说法,在本无因果关系“弱国”、“低能儿”之间加“所以”,再用“当然”加以强调,深刻揭露了这种逻辑荒谬。表示了作者愤慨之情。③副词。准确使用副词,也能表示强烈感情。“东京也无非是这么”,“无非”意即“只不过”,表示作者对东京失望,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造成恶浊气氛厌恶。“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喝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业龙头企业会议合同
- 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考核试卷
- 摩托车启动系统与故障检修考核试卷
- 特殊作业机器人作业流程优化试题考核试卷
-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核设施的安全文化考核试卷
- 发电机润滑系统考核试卷
- 社区卫生服务临床路径应用考核试卷
- 网络安全防护法律法规适用性考核试卷
- 海水养殖水质监测新技术研究考核试卷
- 玻璃制造的化学稳定性与抗腐蚀性考核试卷
- 《智能网联汽车用摄像头硬件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 2024年3月ITSMS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基础(真题卷)
- 节能评审和节能评估文件编制费用收费标准
- 2023-2024年《劳务劳动合同样本范本书电子版模板》
-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 MOOC 数据挖掘-国防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培训
- 第13课+清前中期的兴盛与危机【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2024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苏轼临江仙课件大学语文完美版
- 《施工测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