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诗词诵读水调歌头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诗词诵读水调歌头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诗词诵读水调歌头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诗词诵读水调歌头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诗词诵读水调歌头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30一、给标出字注音:宫阙()琼楼()绮户()婵娟()不胜寒()丙辰()

quèqióngqǐchánjuānshēng

bǐngchén

二、背会并了解课下词语预习检测2/30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借咏月表示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生活态度。2、重复朗诵,体会诗歌音韵美,意境美把握作者思想感情3、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3/30词

词起源于民间,原是配乐歌词。后乐谱失传,学者依椐前人词制成图谱,词人按图谱填词。

词又名诗余、乐府、长短句,是诗歌一个,也是格律诗。形式上含有律诗一些特点,只是句子普通长短不齐。填词依据乐谱叫词调。每种词调都有特定名称叫“词牌”。

词段落叫做阕,也叫做片。què4/30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作品收录在《东坡文集》。【作者介绍】5/30大家来找茬

观赏歌曲《明月几时有》6/30朗诵训练

朗诵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形象在自己头脑中出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

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请同学们依据以上方法,为下阕划分节奏,并找出韵脚,然后试着小声地读一读。7/30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搞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8/30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小序交代写词时间及缘由9/30写作背景

苏轼是在密州任太守时写下这首词。当初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又和唯一亲人苏辙(即子由)已经有七年没有团聚。苏轼弟兄年纪相差两岁,当年两人一起离家赴京应考,同登进士第,感情很深。苏辙当初在济南,相隔千里。值此中秋之夜,诗人把酒问月,浮想联翩,感叹万千,于是在酒酣兴浓之际,挥笔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秋词。10/30

奇文共观赏疑义相与析11/30上阕:望月(写景)下阕:

怀人(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思索:本词上下阕主要写什么?表示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二者怎样联络在一起?12/301.怎样了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词人以把青天当做自己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性格和非凡气魄: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这表达了苏轼屡受打击后徘徊迷惑心态。此处化用李白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整体感知上片大意13/30

2、怎样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示了词人怎样心理?

整体感知上片大意——因为无法排解内心迷惑,词人便想乘风飞往月宫去,但又担心在高寒月宫自己难以承受。这就流露出词人“出世”、“入世”双重矛盾心理。14/30

2、“起舞搞清影,何似在人间”透露了诗人什么样心愿?——月宫里形单影只,冷冷清清,还不如在人间。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又确定了“入世”立场。这显现了苏轼乐观主动人生态度。

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感情上来。整体感知上片大意此处化用李白诗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此句是全词过渡句15/30(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描绘了什么?“无眠”除了只思念弟弟是深情外,还指什么人?感受下片大意这几句直接写月,“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人。16/30(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感受下片大意

表面是“埋怨月亮”,实际上表示了作者对“月圆人不圆”遗憾。这是埋怨明月有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语气深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离人们同情。17/30感受下片大意(3)怎样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此句本是作者自我排遣内心遗憾,但蕴涵了人生哲理,即人世聚散离合如同明月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洒脱和旷达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一个感叹。18/30感受下片大意(3)“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了作者怎样情怀?作者在排遣了自己内心遗憾之后,情怀深入旷达,感情也升华为对天下之人美好祝福。表达了作者乐观而旷达情怀。词意:只希望人们能够年年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月光。19/30本词主题

这首词经过对月描写表示了对亲人思念,表示了作者旷达胸襟和乐观精神,也表示了对天下人美好祝福。

20/30品析语言

诗词总是以最精炼语言表示最丰富内容,所以对其中精美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观赏词中哪一句,请说说你理由。

21/30例:我喜欢“起舞搞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它写出了作者在月下起舞姿态和心情,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赞美和向往。22/30小结:《水调歌头》这首词上阕把酒颂月,抒写了由幻想超尘到复归现实思想过程;下阕对月怀人,阐发月有,人有人生哲理。全词意境清远,笔调深婉,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离别所苦豁达胸襟。

阴晴圆缺悲欢离合23/30古为今用

请同学们依据语境,填入《水调歌头》中词句,并思索概括这么词句可用于怎样语境中。24/30用于表现极有豪情与气概性格人物身上

25/30用于人物失意时、分别时自我抚慰

26/30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内心有矛盾、有斗争

27/30

你能举出哪些相关“月”诗词?李白《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思乡孤寂怀人孤寂陶渊明《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安适28/30【甲】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1、从体裁上说,【甲】属于

;【乙】属于

。从表示感情上说,两首名作都表示了

。2、【甲】诗以“

”和“

”着眼,情深意永,细腻入微,其中颈联所以“灭烛”,是为了

;所以“披衣”,是为了

。【乙】词中写琼楼玉宇,乘风奔月,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