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_第1页
古诗鉴赏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_第2页
古诗鉴赏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_第3页
古诗鉴赏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_第4页
古诗鉴赏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舒莹1/45古诗了解

(古诗鉴赏)

2/45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7-9年级古诗文阅读要求:

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利用中,提升自己观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异诗文80篇。

7-9年级古诗文阅读评价: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掌握程度。3/4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中关于“古诗文阅读”考试范围及目标对比

范围:

:古诗词阅读材料采取浅易课外阅读材料

:同上

目标:

:初步鉴赏浅易古诗词层次:c

:了解浅易古诗词内容层次:b

对比发觉:古诗词阅读难度在降低4/4506年衢州市古诗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诗中“闻折柳”是什么意思?(2)这首诗表示了诗人怎样情感?

(1)听到《折杨柳》笛曲(1分,意思对即可)(2)表示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思念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5/45

新晴野望唐·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释】①氛垢:雾气和尘埃。

1、诗歌写出了雨后初晴原野什么特点?(2分)2、全诗表示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2分)

1、清新(明净、空阔)(意思符合即可,2分)2、表示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思想感情。(意思符合即可得2分)

07年衢州市古诗考题6/4508年衢州市古诗考题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注释】①和韵:唱和他人诗词,仍采取原诗韵。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意思。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特点。(2分)(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示了怎样人生理想?(2分)

(1)高、直、陡、险(2分,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2)要做一个刚正不阿(正直、顶天立地)人、人生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2分,答出一点即给2分,意思符合即可)江郎山和韵①7/4509年衢州市古诗考题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人楚迷。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注释】:(1)明卿:作者挚友。(2)楚:楚地(3)逐客:被贬逐官员,这里指明卿。1.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环境

特点。(2分)2.这首诗表示了诗人怎样情感?(2分)1.萧瑟、凄凉、迷蒙2.对友人同情和依依不舍之情。8/4510年衢州市古诗考题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好像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本诗第二句中“转眼”与诗中▲

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2分)

2.本诗最终一句中“急”字表达了诗人怎样心情?(2分)1.忽

船行之快(第一问答“才”也可)

2.急迫、好奇、惊喜。(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

9/45

关注点:

五份试卷选取材料是以课外浅易古诗绝句和律诗为主,每份试卷都出了两小题。

一小题是对诗歌内容了解。

一小题是对诗歌情感把握。复习提醒:

以绝句、律诗为主要训练材料,兼顾浅易词。

10/45已考题材:06年《春夜洛城闻笛》———思乡诗07年《新晴野望》———山水田园诗08年《江郎山和韵》———咏物诗09年《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送别诗10年《舟过谢潭三首》——山水田园诗11/45常见古代诗歌题材分类一、羁旅(思乡)诗二、山水田园诗三、送别诗四、咏物诗【托物言志】五、边塞诗六、咏史诗七、哲理诗八、闺怨诗年《》——?12/45五、边塞诗

诗歌题目多以“塞”、“征”、“军”等字眼,也有乐府旧题。代表作: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七言长篇歌行体边塞诗,李白《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杜甫《兵车行》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秦时)、《从军行》(青海)。王之涣有《出塞》(黄河),王翰有《凉州词》(葡萄)。13/45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释】:1.青海:指青海湖。2.穿:磨破。3.金甲:铠甲美称。

4.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借指敌人。

1、前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表示了诗人怎样情感?

⑴作者经过长云、雪山、孤城等景物,渲染西北边疆空阔凄凉、条件艰辛、环境险恶气氛,借以衬托远征将士战胜艰难困苦大无畏精神。(2)表示了作者和战士们一样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思想感情。

14/4515/4516/4517/4518/4519/4520/4521/4522/4523/4524/4525/4526/4527/4528/4529/45

六、咏史诗

咏史诗是指对详细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叹或有所感悟而作诗歌。

30/45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1、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是东晋大贵族王导、谢安家族聚居地,其弟子都穿乌衣,所以得名。2、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3、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4、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5、寻常:日常、普通。(1)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应是一个怎样景象?(2)实际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王谢堂前”老燕如今飞人寻常百姓家,可作者这么写目标是什么?(1)荒凉冷落衰败景象。(2)唤起读者想象,暗写乌衣巷昔日繁荣,经过今昔对比,引发世事沧桑感叹。31/45七、哲理诗

所谓哲理诗是一个经过对详细事物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诗歌。有点明主题,有含而不露,引人思索。著名如苏轼《题西林壁》,朱熹《观书有感》等。另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诗句富有哲理(如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辛弃疾“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32/45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注释]1.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2.缘:因为。3.此山:指是庐山。

1、这首诗中藏着几个方位词,谁能找出来。2、作者为何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横

侧远近高低2、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方面。33/45八、闺怨诗

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含征妇、商妇、游子妇等)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意中人感情。

34/45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释]①这是一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族妇女赏春时心理改变。②凝妆:盛妆。③悔教:悔使。(1)首句“”三字写出了女主人公天真浪漫、富于幻想情态。(2)最终一句表示了主人公怎样思想?

(1)不知愁(2)表示了主人公无奈与忧愁,后悔让丈夫考取功名又希冀他考取功名矛盾心理。35/45诗歌鉴赏要诀

由题目得到启示由作者了解背景由注释破解难点由尾句渗透主旨36/45雪梅卢梅坡①

梅雪争春未肯降②,骚人阁③笔费评章④。梅须

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①卢梅坡:宋诗人。②降(xiáng):服输。③阁:同“搁”,放下。④评章:评议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高低。

1、从“差、欠、逊、少”等字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中空白处,应为

。(2分)2、这首诗揭示了怎样人生启示?

(2分)

1、逊2、借雪梅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37/45一、羁旅(思乡)诗

有诗人,长久客居在外,滞留异乡,或漂泊异地,或寻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借居异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乡愁,对亲人无尽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38/45闻雁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寒塘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________。这两首都是抒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答:这两首诗为何都写到雁?答:雁是候鸟,春秋迁徙.此处作者利用雁这个意向,来表示游子思乡、期望归乡情怀,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乡愁。

五言绝句

思乡之情(秋思)

39/45二、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格调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笔触投向静谧山林,悠闲田野,创造出一个田园牧歌式生活,借以表示对现实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向往。40/45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另外更何求?1、江村景物特点是怎样?

2、诗中哪两个生活场面表现了诗人什么样心境。3、末联表示了诗人怎样人生感叹?1、幽静。2、老妻画纸,稚子敲针表现了诗人长久漂泊,终于安定之后宁静。3、对江村生活满足;对功利无求。

41/45三、送别诗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诗歌。如《送友人》、《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它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理想理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