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研究方法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1页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2页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3页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4页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第1页第一章:科学教育研究方法概述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和研究方法第2页一、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组成三个基本要素: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执行着解释、预测和控制功效第3页科学教育研究方法特点:研究目标在于探索化学教育规律,以处理主要化学教育理论和实践为导向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陈说,研究问题要有明确目标和可供检验指标有科学研究设计,准确系统观察统计和分析,并搜集可靠数据强调方法科学性创造性第4页第二节:科学教育研究方法分类直觉经验水平探索原因水平迁移推广水平理论研究水平一、四种研究水平第5页二、科学教育研究方法基本类型基础研究:发展完善理论应用研究:用于应用和检验理论,评价它在处理教育实际问题作用。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一)按研究目标、功效和作用分第6页(二)按研究方法分

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试验研究理论研究第7页第二章科学教育研究过程选择课题制订研究计划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材料分析研究汇报撰写第8页第一节化学教育研究课题选择

课题选择意义一个好研究课题应有特点

教育研究课题主要起源

选题策略与程序

第9页一、课题选择意义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选题决定教育研究方向和水平

第10页二、一个好研究课题应有特点问题必须有价值问题必须有科学现实性

问题必须详细明确

问题要新奇,有独创性问题要有可行性

第11页三、教育研究课题主要起源起源于教育教学实践起源于偶然机遇起源于热点问题追踪

起源于已经有理论质疑

起源于对教育文件信息分析

起源于教育科学研究规划

起源于对教育文件信息分析

第12页从学术争鸣中选题沿着前人足迹选题第13页四选题策略与程序(一)选题策略1、选择自己感兴趣课题2、尽可能在所学专业范围内选题3、尽可能选择与教学工作相关课题4、选择力所能及课题第14页(二)选题程序确定研究范围:研究大致方向,如科学教材方面、学生科学概念等提出研究问题:从范围中确定一个详细问题,这其中需要有一定问题,另外,还需要研究者有一定理论涵养和实践经验。怎样才能提出更多问题?查阅资料、实地调查、教授咨询从问题中选择课题:从三个方面考虑:是否适宜做课题?是否有价值?是否切实可行?开展课题论证

第15页一个好课题名,要符合准确、规范、简练、醒目标要求准确如“初中生学生科学学习兴趣调查”,研究对象、研究问题清楚如“学生科学本质观改进”,不清楚第16页有学者提议,研究者在课题名称中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如:初三科学自学辅导教学试验研究第17页规范指所用词语、句型规范、科学,所以似是而非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句型不能用,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用陈说句,慎用疑问句“探究教学对中学生学习成绩有何影响”,可改为“探究教学对中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研究”或“探究教学与中学生学习成绩关系研究”第18页简练名称不能太长,普通不要超出20个字醒目课题新奇,使人一看就留下深刻印象第19页按“有意义、可研究、有创新、问题明确”要求评价以下课题

1、优生与后进生学习方法比较研究2、小学生环境保护教育教材与课程设置研究3、化学试验教学对创造性思维发展影响4、化学教学理论研究5、研究性学习与教育未来6、重复练习对学习效果有什么影响?

第20页7、计算机环境下小学科学教育游戏研究8、教育游戏及其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研究9、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10、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怎样实施探究式教学第21页对选定课题进行论证

1、主题目标:问题提出、研究目标。2、本课题研究迫切性和针对性,含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3、该课题以往研究水平和动向。包含前人及其它人相关研究基础,研究已经有结论及争论等,进而说明该课题研究将在哪几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4、研究条件:研究可能性,研究基本条件(包含人员结构、认分配、物质设备及经费预算等)及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5、课题研究策略步骤及结果形式。第22页在系统分析综合基础上写出简练、明确详细、概括论证汇报,普通约五六百字。课题论证汇报不但用于申报研究项目,而且也应用于发表论文开篇,学位论文序言部分。对于重大课题,经常必须写出开题汇报,并经过同行教授审议。开题汇报内容普通包含:(1)课题名称;(2)本课题研究目标、意义(即研究本项目标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3)研究主要内容;(4)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实状况,预计有哪些突破;(5)完成本课题条件分析,包含人员结构、资源准备和科研伎俩等。第23页第二节:制订研究计划研究工作计划一、工作计划内容1、题目名称2、研究目标3、研究对象4、研究范围5、研究方法6、资料起源7、研究步骤8、经费预算第24页二、制订研究计划要求(略)第25页第三节:搜集资料二、搜集资料方式1、查阅文件2、调查3、试验4、观察一、搜集资料路径第26页(一)笔记1、真实2、全方面(二)制作卡片(三)利用当代化伎俩第27页三、搜集资料应注意问题1、搜集材料要有目标性2、搜集材料要有可靠性3、要勤于动手、善于思索第28页第四节:整理资料一、材料判别(一)对材料起源判别1、搜集材料时间、地点2、搜集材料条件3、搜集材料方法4、搜集材料对象5、材料数量多少第29页(二)对材料科学性进行判别二、材料选择(一)依据材料对课题相关程度进行选择(二)依据材料准确性、可靠性和代表性进行选择(三)依据材料主要性大小进行选择第30页第五节:研究汇报撰写一、研究汇报分类(一)调查汇报(二)试验汇报(三)经验总结汇报(四)学术汇报第31页二、研究汇报结构(一)题目(二)署名(三)摘要(四)关键词(五)序言第32页(六)正文(七)结论(八)参考文件与附录第33页第三章文件检索与综述第一节文件及文件法其作用一、文件及文件法含义所谓文件就是把人类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伎俩统计下来一切物质实体。文件法:是指搜集、判别和整理文件,并经过对文件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方法。第34页二、文件法意义和作用能帮助研究者了解相关研究历史和现实状况,更详细地限制和确定研究问题和方向。有利于了解问题全貌,形成关于研究问题普通印象,便于进行深入研究。为当前研究提供科学论证和一些有参考价值思想和方法。预见研究过程可能出现问题,并对研究方案提出适当修改意见。防止重复劳动。第35页(一)按信息载体分:手写型、印刷型、缩微型、计算机阅读型、声像型(二)按文件加工程度划分,可分为零次文件、一次文件、二次文件和三次文件。三、文件分类

第36页零次文件为活动当事人目击描述;一次文件又称原始文件。二次文件又称检索性文件。三次文件又称参考性文件。第37页三次文件:又称参考性文件。指在利用二次文件基础上,将某一范围内一次文件进行广泛深入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参考性文件。包含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汇报、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全书以及专题研究汇报等。相对于前二种文件而言,含有主观综合性质,信息量大,覆盖面宽,浓缩度高,内容新奇等特点,参考价值大。第38页四、文件主要分布(一)书籍:包含:1、名著要籍2、教育专著3、教科书4、教育年鉴、手册(如《中国当代教育大事记》(中央教科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汝信等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社会科学文件出版社1989年版)

)第39页5、资料性工具书:指教育辞书、百科全书和检索工具书。(1)惯用教育辞书除《辞海》外,有《教育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教育学辞典》(北京出版社)、《简明教育辞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西方教育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第40页(2)百科全书则是对人类一切门类或某一门类知识完备概述。不但提供定义而且有原理、方法、历史和现实状况、统计和书目等多方面资料,着重反应当代学术界最新成就,含有较强权威性,反应了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发展水平。

1985年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是我国第一部教育百科全书,包含教育科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中国教育、外国教育六个部分,收词目800多条,内容丰富,条目清楚,是全方面系统了解和查检相关知识主要工具书。第41页检索工具书主要供查阅论著之用。如要查阅全国最近出版新书则需查阅年刊《全国总书目》,其教育部分分为教育理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家庭教育、自学等,全部书目都附有内容提要;要了解国内外出版报刊,则有上海图书馆编月刊《全国报刊索引》,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季刊《汉字报刊教育论文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年刊《报刊资料索引•文化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双月刊《国外社会科学论文索引》、上海社会科学院《内部资料索引》等。第42页(二)报刊:包含报纸和期刊类定时或不定时连续出版物。1、报纸以出版快速、情报及时而为研究者所重视。当前我国出版发行教育类专业报纸有几十种。如《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教育导报》、《教师报》、《教育信息报》及各省教育报等。《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等教育专栏,也很受研究人员关注。第43页2、期刊:包含杂志、学报和文摘。(1)杂志。《化学教学》、《化学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化学教与学》。

第44页(2)学报。普通刊载专业学会会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关研究人员科研论文。学报所刊论文专业性强且要求有所创新,适合于专业人员及有较高素养研究者阅读。国内各高等师范院校学报社会科学版或教育科学版常有面向基础教育研究论文问世。(3)文摘杂志(包含复印资料)。是一个资料性及期刊情报索引性刊物。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出版分科报刊复印资料,不但有主要文章,而且附有一定时期内主要文章篇目索引。其它如《新华文摘》、《教育文摘》《中学化学教与学》等等,有经验研究者对此都十分重视。第45页第二节教育文件检索方法

(一)直接检索方法1、顺查法:从远到近,边查边有目标地筛选,直到查阅文件能满足科研要求。2、倒查法:从近到远,回溯而上,直到查阅文件能满足科研要求。这种方法能查到最近文件。一、检索方法第46页(二)追溯检索法利用一篇文章所附参考文件,逐步追溯查找出这一专题文件检索方法。(三)分段检索法又称循环法和综正当:是直接法和追溯查结合。第47页二、文件检索法步骤分析检索课题制订检索策略正式检索获取原文第48页三、文件检索路径分类路径:是按学科分类体系进行检索路径,使用分类目录、分类检索。题名路径笔者姓名路径主题路径引文路径第49页第三节文件综述文件综述是对某首先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一个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件一个。文件综述是反应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主要专题最新进展、学术看法和提议它往往能反应出相关问题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第50页综述特点:①综合性②评述性③先进性

综述内容要求:选题要新,说理要明,层次要清,语言要美,文件要新,校者把关

综述格式和写法:综述普通都包含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件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序言、主体和总结组成。第51页步骤:选题,搜集阅读文件资料、确定提要(包含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注意事项:⒈搜集文件应尽可能全⒉注意引用文件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⒊引用文件要忠实文件内容。⒋参考文件不能省略。

第52页第四章教育经验总结第53页第一节化学教育经验总结概述一化学教育经验总结概念化学教育经验总结,就是化学教育工作者以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先进感性认识为研究内容,经过深入思维加工,分析概括并上升到理性认识过程。第54页特点1、有效性2、创造性3、稳定性4、回溯性5、普遍性第55页二、化学教育经验起源备课设计课堂解题辅导学习第56页

三、化学教育经验总结意义和作用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第57页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经验总结是教育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可靠确保,也是教师提升业务素质有效方法

第58页第二节:教育经验总结类型描述性经验总结只详细陈说当初是怎么想、怎么做、有什么成效等事实。往往带有个人特点,尚处于感性认识水平。(一)教育经验总结类型第59页解释性总结:在“描述”基础上,深入探讨“为何”,揭示其原因、理由,乃至提炼出其中蕴含教育理论如教育观、教学观或教育基本原理等。第60页叙述性经验总结第61页(二)化学教育经验总结法层次

整理事实-解释事实-抽象事实第62页第三节:好经验总结标准创造性、稳定高效性、、符合社会需要和改革需要事实确实证性、解释事实合理性、指导实现可能性第63页第四节:教育经验总结基本步骤选题与制订方案依据研究目标,确定研究对象,从实际出发,选取含有代表性经验,并制订方案。搜集整理经验资料围绕“经验”中心内容,广泛搜集相关研究资料和对象历史与现实材料,并加以判别、核实。利用理论分析资料,升华经验,形成结果利用相关理论对所搜集经验事实进行分析,使经验条理化、系统化并上升为教育理论。第64页第五节:经验总结写作方法1、描述说明法这是着重描述或说明亲自从事成功教育、教学一些步骤或步骤,给人以鲜明感受认识,然后将自己对这些成功之处体验加以分析和概括,点出这些步骤、步骤等意义、作用或所表达一些标准、规律,使人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或得到有益启示。第65页比如,描述教学中比较精彩一堂课,或一个片段、一次活动详细过程,然后加以分析说明,总结出对应标准、规律,推导出一定结论。这种写法适宜于总结亲身经历一次(或几次)有意义教育教学活动,多属一事一得或多事一得总结。因为这类经验是在短时间实践中形成,所产生体验即使自认为深刻,但仍免不了浅薄,且其意义与作用显著受到时间、环境、条件限制,因而它不足是难免。

(描述性经验总结)第66页2、 归纳概括法这是依据屡次经历教学实践中经验、体会进行归结,概括出几条或几个方面共同标准、方法,而这些标准、方法是在归纳了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共同步骤、步骤后体验到。写作中要结合描述这些步骤、步骤来给予证实说明,使人能详细领会概括出这些标准、方法意义、作用和适用范围,并从中悟出它们所蕴含一些教育规律和理论,以揭示规律,得出结论。第67页归纳概括法多属于多事一得或多事多得,适宜于总结一段教育教学实践,对这段实践过程中有意义步骤、步骤、方法加以分析研究,概括出到达某项教育教学目标若干路径,处理某一问题几个方法。组织某项教育教学活动几个标准等。这类经验概括出来方法、标准、路径、看法、认识、体会,已初步形成一定系统性,带有一些规律性,摆脱了详细实践局限,含有一定范围代表性和普遍意义。(概括性经验总结)第68页3、分析叙述法

这是利用一定教育理论,对概括出方法、标准、路径或看法、认识、体会作系统分析、阐述,揭示或论证这些方法、标准、路径或看法认识、体会所表达教育规律或所蕴含深刻道理。总结也描述一些详细实践步骤,但只是引用来证实某种观点、看法材料或说明性资料。第69页分析叙述法是在屡次重复实践基础上才能形成。因为只有经过屡次重复实践,才能从成功处理某项重大教育教学问题中概括出独特有效符合一定规律标准、方法。才能对深入研究某一重大教育现象产生深刻系统看法或认识,所以也才能使之升华,到达一定理论高度,完全摆脱详细实践环境与条件局限,含有更广泛普遍性和推广利用价值。(叙述性经验总结)第70页第六节经验总结结构方式经验总结结构方式是比较简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标题简单表明《____几点体会》、《____几点做法》、《我是怎样____》、《___初步探索》。或者以此为副标题,以能概括全部经验表述为正标题。2、序言能够概述工作时间、背景,目标意义。第71页3、 主体着重介绍若干条基本经验,详细写明成功做法,也能够在这里写取得效果。“做法”包含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伎俩和教学过程设计等,让人明白你是怎样教,学生是怎样学。这部分写法有:①按照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次序分阶段介绍经验;②将总结经验归纳起来,分成若干条目,由主到次或按并列方式逐条介绍。第72页4、 小结简单说明取得效果,并对取得经验进行升华和深化,阐述理性认识。第73页也能够按照做法、效果、体会三部分结构文章。“做法”能够分步骤或分条目去说明,每一条做法就是经验描述。“效果”是“做法”直接反应,往往表现在学生思想、知识、能力、智力等方面发展和提升。效果好坏,能够采取数字说明法,即利用数字来说明效果;也能够采取事例说明法,即经过一两个反应发展、提升详细事例加以说明;还能够采取归纳说明法,即把教学效果归纳成几点,逐点加以说明。“体会”是在介绍做法和说明效果基础上理性思索,是对材料意义和价值高度概括。写体会能够利用归纳推理法,即从许多详细事例中推出普通性结论;或利用演绎推理法,即把普通原理利用于详细教学实践从而推导出一个新认识。第74页案例:化学教学中师生共振教学

实践与思索第75页第五章:调查法第76页第一节:调查法意义一、调查法特点一个间接研究方法可操作性强以科学教育现实状况为主要研究对象效率高第77页二、调查法作用确保研究课题含有较强可靠性是一个独立研究方法二、调查法标准调查要有目标性调查内容要有实效性调查对象要有代表性调查范围要表达量力性第78页第二节:调查类型一、依据调查目标分比较调查常模调查二、依据调查内容性质分事实调查咨询意见调查第79页三、依据调查范围大小和事项多少分综合调查专题调查四、依据调查对象分全方面调查非全方面调查(1)抽样调查(2)经典调查第80页第三节问卷法一、问卷结构设计(一)指导语内容要求第81页指导语详细应包含以下内容:第一,调查目标和价值,并说明被调查者作答主要性。第二,填写说明,以防止因调查者不明确回答方式而影响了调查结果。第三,研究人员向被调查者确保,他对全部回答都是保密,并表示感激以解除被调查者顾虑,使调查结果愈加客观、真实。第四,在指导语末尾签上调查者姓名,这既显示了调查者诚意,又能有效提升回收率。

第82页指导语普通均安排在问卷卷首。它既是向被调查者介绍问卷,又起着沟通调查者与调查对象之间思想,使调查顺利实施主要作用。所以,编写时既要简明扼要,又要全方面清楚;既对调查对象提出要求,又要表达感激之意。对于复杂、困难内容,可举个例子加以说明,并勉励被调查者作答。

第83页几则指导语示例亲爱同学:您好!这里是一些为了解同学们科学教学自我信念而提出问题,目标为职前科学教师教育提供好提议。问卷内容并不是针对个人,无须记姓名,所以不要有任何顾虑。每个人都请按自己想法填,不要相互商议、提醒或交谈。

第84页(二)问题问题是问卷关键部分,问题设计得怎样决定着调查研究效果。提什么问题,怎样提问,提多少问题,都值得细细斟酌。第85页1提出问题是有调查设计者完成(1)直接问题和间接问题(2)单一问题和综合问题(3)详细问题和抽象问题2、回答下列问题是由被调查者来完成(1)开放式(2)封闭式(3)半封闭式第86页3、题目标设计

题目标设计应包含问题和答案设计两方面。这里先谈问题设计。(1)问题制订。问题制订包含问题内容、数量、提问方式等。如不仔细重视每一个细节,问题目可能不能很好地为研究者提供必要数据。所以,必须考虑以下原因:第87页反应被调查者性别、年级、班级等基本情况内容可直接填写,而无须以问题形式出现。除了少数几个要求被调查者依据背景或统计信息题目外,其余问题均要与研究问题亲密相关。问题表述要清楚、明确、不含糊。预防产生歧义,应防止使用含糊、专门性术语、行话等。如“你认为自己心理素质好吗?”等。第88页在一个题目中只能包含一个问题,不能同时提问两个问题。如“你赞同对学生进行竞争性较低测验和实施教师等级制度吗?”问题不能带有显著导向性。题目不能隐含着某种假设或期望结果,不能暗示着某种带有偏向性回答。如“课堂上培养学生能力主要吗?”“学生在考试前都会有焦虑症,你在考试前也焦虑吗?”等。第89页尽可能防止那些可能使调查对象产生心理顾虑或带来社会职业压力问题。更要防止问题刺激被调查者,以免伤害他们感情,使他们受窘或引发抵触情绪。如“你家庭和睦吗?”、“你月收入多少?”、“你对课堂纪律控制感到困难吗?”等等。所提问题要与答卷人信息背景相适应。对不一样对象提问内容和方式都应有所区分。所以,家长问卷、教师问卷、儿童问卷是不一样。第90页防止“社会认可效应”。所谓社会认可效应是指被调查者按照社会规范、社会期待反应进行回答,而不反应出自己真实观点。如“你热爱自己学校吗?”“碰到有些人偷东西会马上去抓捕吗?”受调查者往往会按照社会规范给予正面回答,即使这不一定是他最真实回答。第91页题目不宜太长、太难。宁可用两个或更多短句、简单句,而不要用一个复杂题目。尽可能防止使用否定性题目和双重否定题目。如“以下看法你不一样意哪一个?”、“你是否不认为练习量与学习成绩不成正百分比关系。”等。第92页二、问卷调查法优点与局限问卷调查法是以统一设计问卷为基本工具,且由被调查者书面回答问卷作为主要资料,与其它研究方法相比,它含有以下优势:1、标准化程度高。2、被调查者较少顾虑。3、调查效率高。第93页问卷法不足第一是当被调查者缺乏合作诚意或为了迎合主流意识不作实事求是回答时,调查结果就不真实;第二是当问卷设计不规范、不科课时,调查者尽管取得了大量信息,却难以归纳、分析与整理;第三是问卷调查程序一旦开启,调查者极难依据实际情况调整问卷。调查者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第94页三、问卷编排问题、答案均已设计完成后,一套优异问卷还需对问题进行编排。普通说来:1、同类组合。2、由易到难。3、由大到小。4、由普通到特殊。5、由事实到态度。6、由结构型到开放型。7、防止拥挤。第95页四、问卷试用和修订

1、试用。为确保问卷科学性与可行性,调查者在问卷初步完成后,普通要选择小部分调查对象作尝试性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以下三部分:(1)操作性:受调查者是否愿意接收调查,是否了解问卷“指导语”,能否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2)科学性:所设计问题是否科学、答案是否合理,所搜集到信息能否到达调查目标。(3)可统计性:问卷编排是否易于整理与分析信息等等。2、修订。在试用基础上,对问卷内容进行修改与补充。第96页五、问卷调查流程

在完善问卷后,调查者就能够按计划进行正式调查,搜集相关资料,并对搜集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汇报。

第97页

第四节访谈法访谈调查普通程序是由调查者探访被调查者(面对面交谈、打电话或经过电子交流),按访谈提要与被调查者逐一问答,并及时进行统计,最终对访谈统计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第98页一、访谈调查主要优点与其不足与问卷调查相比,访谈调查有以下优势:1、灵活、深入。2、直接、可靠。3、回收率高。不足:比如,效率较低,标准化程度较低,调查过程易产生偏差、被调查者轻易有思想顾虑等,都是研究者需要正视。第99页二、访谈调查技巧1、访谈准备。(1)准备访谈材料。(2)了解访谈对象。(3)靠近访谈对象。第100页2、正式提问(1)利用口头语言。(2)语气委婉从容。第101页(3)淡化敏感问题。(4)注意学生非言语行为。”(5)耐心倾听。第102页3、访谈统计面对面统计大致上有当场统计、第三者统计、以后追记、音像统计等四种方法。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第103页方法优点缺点当场统计(访谈者本人统计)1、极少遗漏信息;2、可当场向访谈对象查对。1、轻易使正常谈话停顿;2、对以后解释造成麻烦;3、访谈对象因为要详细统计而受抑;4、统计者详略程度轻易误导访谈对象。第三者当场统计1、1、2同当场统计;3、访谈者可集中注意力于提问与访谈对象非言语行为。1、有两个调查人员在场更使访谈对象受到抑制;2、不利于为访谈对象保密。第104页以后追记1、谈话自然;2、访谈对象无受抑感。1、轻易遗漏信息;2、可能会有偏差。音像统计1、交谈自然,并集中于问题;2、他人也能够利用统计;3、录像可提供访谈对象体态语言。1、若发生故障,则丢失全部统计;2、录音尤其是录像使访谈对象受抑;3、秘密录音或录像会引发隐私权等法律问题;4、誊写访谈统计花费很多时间。第105页三、访谈类型

(一)访问(visiting)访问法是研究者在被试实际环境中与被试晤谈,并与观察结合,既听其所言,又观其所行,既统计所听,又统计所见,将所听与所见相互参验方法。访问法普通适合用于个别调查,即使被试不是一个,也要一一进行。还能够屡次访问同一被试,访问法普通采取非结构研究设计,研究者能够使用各种统计伎俩(笔记本、录音机、摄象机)。科研中访问法与实践中“家访”有所不一样,主要表现在目标、程序、结果处理等方面。第106页(二)个案晤谈

个案晤谈是研究者以一个人或一个团体为被试,经过与之对话搜集资料作研究方法。个案晤谈能够到被试实际活动环境中去面谈,也能够在其它环境中面谈,甚至还能够经过电话谈话,所以,实际环境与晤面不是必须条件,这就与访问法有所区分。普通个案晤谈是为了取得被试一些事实、态度、意见方面资料,多数情况下是非结构性研究设计。假如同时还为了帮助被试处理心理或学业上困难,这种谈话就叫做“临床谈话”。在临床谈话时,能够配合使用一些量表。第107页(三)集体晤谈(焦点团体访谈)

集体晤谈是研究者约请若干被试集体谈话,搜集资料方法。所以习惯上也称座谈会。集体晤谈好处是一次能够听到各方面意见,而且参加座谈人之间也可能相互启发,使对问题意见更靠近全方面、深刻。集体晤谈一次参加人以10人左右为宜,并尽可能参加人有一定代表性,同时要注意是每个人都能有自由发表意见机会。第108页1.设计第109页2.抽样

在焦点团体访谈中,为了便于交流,全部组员都应该能够面对面地看到对方,也都应该有充分讲话机会。所以,团体样本不宜过大,普通为6—10人。假如研究目标只是对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索,希望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多人看法,也能够适当增加人数。假如研究包括到多个团体,普通来说,团体数量为3—4个比较适宜。假如研究目标是尽可能多地取得对相关议题不一样看法,需要对资料进行细致内容分析,那么也能够适当增加团体数量,如6—8个第110页在挑选参加者时应该注意其同质性,他们在社会地位、教育背景、职业、性别、种族、年纪、辈分等方面异质性太强,可能会产生戒备心理,不愿意主动讲话。这种情况对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人来说尤其显著。但同质性不是态度和看法上不一样。后者正是焦点团体访谈所希望发觉。第111页当然,假如研究目标是了解含有不一样背景人聚在一起时怎样互动,也能够有意把他们放到一起进行访谈。比如,假如我们希望了解父亲和母亲对自己孩子教育有什么不一样看法,就应该将父亲和母亲召集到一起进行讨论。除非有特殊要求,最好选择对研究者和参加者都是生人人。原因是:生人彼此不熟悉,对研究愈加有新奇感,可能比较主动地投入讨论。另外,生人之间无须像熟人那样考究交情和面子,能够比较坦率地发表自己看法。从研究者角度看,我们对生人情况不了解,他们提供信息应该愈加有价值。第112页当然,假如讨论只适合在参加者相互之间是熟人情况下进行(比如,某商店内部营业员对该商店经营管理看法),我们只能选择熟人。不要把对研究者是熟人和生人人同时混合在一个团体内。假如这两种人混在一起,研究者可能有意无意地对他们表露出亲疏之分,研究者这种区分对待态度可能使参加者产生不平等感,尤其是对那些与研究者是生人人来说。第113页3.实施

研究者不但要许诺自己对参加者信息绝对保密,而且应该要求参加者对彼此信息绝对保密。向参加者交代基本规则,如:1)一次只允许一个人说话,不要“开小会”2)不要让少数几个人统治会场3)参加者能够自己组织讨论,无须等候研究者介入,讲话人要面向大家,不要只是朝着研究者一个人;4)后面讲话人应该尽可能与前面讲话人谈话内容挂上钩;5)尽可能使用自己日常语言;6)全部在场人经历和看法都一样主要,没有“好坏”之分,欢迎发表不一样意见。为了防止“集体性思维”和“同伴压力”,提议每一位参加者作一个简短讲话。之后再放开讨论。另外一个方法是,请全部参加者在讲话之前先花几分钟写下自己想法,方便强化他们在团体中讲话愿望和能力第114页(四)标准化晤谈标准化晤谈是研究者组织一批经过训练助手,按着事先准备好谈话提要向经过随机选定被试提问,并统计被试回答,从而获取资料方法。显然这是为了把晤谈法在更大群体被试中得到应用而创造方法。因为助手是严格按谈话提要与被试谈话,甚至对答案也作了必要限定,所以确保了资料标准同一性。相对于非结构性访问或晤谈,研究者称标准化晤谈为“结构访谈法”。标准化晤谈适合于公众意见、态度调查。第115页四、访谈法操作准备阶段(一)选定课题(二)搜集资料(三)制订计划1.确定详细方法;2.确定与了解被试样本;3.准备谈话提要;4.确定统计方法、工具;5.确定处理资料方法与工具;6.确定时间与进程(四)培训助手(五)约定被试第116页实施阶段(一)营造友好访谈气氛(自始至终)(二)控制访谈按计划顺利进行(三)适时地、愉快地结束访谈(四)作好统计整理资料(一)资料筛选与完善(二)资料分类第117页(三)资料分析(四)图表制作作出结论(一)明确结论(二)阐释结论撰写研究汇报第118页五、访谈技巧与训练

A技巧(一)准备访谈地点在无其它人办公室、人口较少家里、僻静地方、咖啡屋;访谈时间在1~2小时之间;较深入访谈最少要三次;母语访谈;准备后继访谈要留下铺垫第119页(二)建立合作关系建立访谈双方良好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1。开门见山进行自我介绍;2.可事先通知被访者;3.采取必定约谈方式;4.衣饰应让被访者接收;5.入乡随俗;6.充分尊重被访者;7.创造友好气氛第120页(三)控制谈话进行1.提问要明确详细、通俗易懂;2.要适当控制话题方向;3.采取启发方式引导回答;4.适时插问;5.适当利用表情和动作;6.严格按计划进行访谈,不要随意离开主题,并注意问题之间衔接;7.结束访谈时应表示感激,为下次可能访谈工作留下好印象。第121页(四)统计访谈内容普通当场统计应征得被访者同意,统计下内容要请被访者过目并核实签字.以免使谈话内容对他组成损害。当场统计也可用录音、录像方法将谈话内容录下来。事后统计优点是不破坏交谈气氛,使访谈能自由顺利进行。事后统计缺点是有些内容可能会记不住或记不准而损失了有用资料。第122页(五)访谈提问敏感问题迂回慎重;内向被访者多问细节;第一句话闲聊(国家大事、衣服、个人兴趣);开放型问题少用封闭型问题(你认为高校收费合理吗);一句话问一个问题(您认为工作中中什么最主要,而你有比较关心);问题要详细,防止过于抽象(你对学校感觉怎样。你喜欢上学么);追问不要在刚开始就频繁进行;把自己前见悬置起来(素质教育、为人师表)留待追问;捕捉有意无意抛出语言“标识”(现在我已经用讲授法了);不要隐瞒自己无知;第123页(六)访谈中听行为层面听有三种:表面听(这个人怎么穿这种衣服)、消极层面听(录音机)、主动层面听;认知层面听有三种:强加听(用自己意义体系了解对方谈话,文化客位)、接收听(主动捕捉信息、注意本土概念、探询语言背后含义,文化主位,最基本方式)、建构听(在反省自己前见同时与对方进行平等交流,要求较高);情感层面听:无感情听、有感情听共情听;第124页B训练

基本素质基本训练合格访谈者标准:(1)在首次见面时可给人良好印象;(2)含有相当程度社会常识和教育科学基本知识;(3)含有搜集教育科学资料机智与技巧;(4)在访谈工作中能做到正确、可靠及老实;(5)能忍受厌倦、繁琐、重复访谈工作;(6)在任何时间里都可作访谈;(7)有礼貌且风度良好;(8)受过相当教育;(9)无不良癖好和品行统计;(10)年纪、性别及其它生理特质适合于访谈工作需要。

第125页模拟练习:把学生按10人一组分组,其中一人为访谈者,其余为被访谈者,就大学生活进行访谈。第126页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法第127页第五节:教育调查研究方法之三

——观察法教育观察法含义与特征教育观察法属于科学观察法范围。它是研究者有目标有计划地经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教育领域内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考查并客观地描述教育现象方法。第128页6岁儿童捣乱行为序号类别行为表现1粗鲁行动离开位置、站起来、走动、跑动、蹦跳、摇动椅子2跪跪在椅子上、坐在脚上、横躺在课桌上3侵犯他人投掷、推、撞、拧、拍、戮及用东西打其它同学4扰乱他人抢夺他人东西、破坏他人物品5说话和其它同学讲话、喊叫老师、唱歌6叫嚷哭闹、尖叫、咳嗽、吹口哨7噪声发出咯咯声、撕纸、鼓掌、敲击书桌8转方向把头和身子转向他人、向他人显示东西9做其它事玩弄东西、解自己鞋带等第129页教育观察法主要特征:1、观察目标性2、观察客观性3、观察能动性第130页二、教育观察法作用与局限作用:1、观察是获取原始资料最基本方法2、观察是课题选择和形成主要起源,是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前提。3、观察是验证理论主要伎俩第131页不足:首先,观察汇报给我们,只是现象和结果,即说明“有什么”和“是什么”问题,不能判断“为何”之类因果问题。其次,因为研究者知识、经验、情感等方面背景不一样,他们观察统计易受主观原因影响,这是需要认真加以预防与克服。第三,因为观察研究取样范围及容量较小,其代表性不够高。而观察时间和情景处于不停改变之中,也影响到观察素材代表性。第132页三、教育观察法分类(一)按观察环境分:自然观察法和试验观察法1.自然观察法所要求环境普通在自然状态下。观察者能搜集到客观真实材料,但这些材料往往是观察对象外部行为表现。第133页2.试验观察法是在人工控制环境中进行系统观察方法。其特点是要求对观察者行为表现一个或更多原因进行控制,从而发觉这些影响原因与被观察者行为表现之间关系。这并不是说要改变观察“自然状态”。比如,“表彰或斥责与儿童科学学习主动性相关研究”,观察者控制只是表彰与斥责这二个影响原因,观察儿童学习主动性这一行为表现,从而得出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相关程度结论。第134页(二)按观察方式分: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1、直接观察法指经过观察者感官,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和描述方法。如经过听课、参观、参加活动等方式去取得对象感性材料。第135页2、间接观察法指观察者借助一定仪器、设备,考查研究对象方法。这些仪器设备有:单向观察屏、摄象机、录音机、摄影机等。借助这些仪器,观察者能够突破观察者以感官认识事物不足,扩展了观察深度和广度。第136页(三)按观察者是否直接参加观察对象正在进行活动分:参加性观察与非参加性观察1.参加性观察观察者参加到观察对象活动之中,经过与观察对象共同进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观察者成了被观察者所接纳组员,后者不会因为前者在场而改变其经典行为表现。比如,对某校师生关系调查中所需要观察,研究者以新教师身份作参加性观察,与研究者以上级行政部门代表身份进行非参加性观察相比,前者较能取得真实信息。第137页2.非参加性观察观察者不参加观察对象任何活动,完全以旁观者身份进行观察。其优点时因为无须参加观察对象活动,观察者统计更方便、客观、个人情感原因也少得多。第138页(四)按照对所要观察对象及行为表现取样方法分:时间取样观察法和事件取样观察法要对研究对象有全方面了解,最理想方法当然是观察他们全部行为表现。不过因为时间、人力、财力等方面条件限制,研究者普通还做不到这一点。于是就只能采取取样观察法,即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事件或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用来代表相同条件下普通事件或行为。第139页1.时间取样观察法指专门观察和统计在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特定行为方法。即,在一个确定较短时间阶段里,选择一定行为事件样例或样本进行观察和统计,这种观察法能够随机选择时间,也能够选择可能发生经典行为或事件发生相对集中时间。对行为统计不是叙述性,而是数码性。比如:一节课内教师提问和学生举手回答下列问题次数。第140页2、事件取样观察法

观察者从观察对象各种多样行为中选出有代表性行为进行观察,在自然状态下,等候所要观察行为出现,然后统计这一行为全貌,包含行为发生背景、发生原因、行为改变、行为终止与结果等。与时间取样观察法不一样,事件取样观察法不存在恪守时间问题,着重于行为特点、性质,而前者着重于行为是否存在,要严格恪守要求时间。第141页四、教育观察法步骤

明确观察目标和内容为观察做好充分准备编制观察提要实施观察。资料搜集统计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第142页五、观察统计1.描述统计2.取样统计3.行为查对表第143页五、教育观察法案例及其评析案例:小学三年级与六年级学生科学试验活动观察比较(研究计划)*课题名称:小学三年级与六年级学生科学试验活动观察比较研究研究人员:××××××协作人员:小学生相关教师、家长配合。第144页前言三年级与六年级儿童科学学习情况第145页研究设计研究对象:在本区九所小学随机选择50余名三年级学生,和50余名六年级小学生。与家长联络,排除一小部分因为其它原因使家长无法配合观察对象。第146页研究方法:(1)观察内容为科学试验活动。(2)儿童在幼稚园或小学内活动情况由教师跟踪观察并作详细统计,在园外、校外活动情况由家长进行观察统计。(统计草表附后)(3)观察日期不统一定为哪一天,不过,对每一个儿童观察,教师与家长,应在同一天进行。观察日子应排除小学还须排除周六。(因为那天下午不上课)(4)为了熟悉观察分类与要求,并形成及时统计习惯,要求观察者尤其是家长在正式观察前三天之内最少应试观察一小时以上。第147页类别名称归类标准第一类休息指体力与脑力均处于静息状态。普通包含晚上睡眠和午休。第二类普通生活活动指日常生活活动,普通不需要显著脑力活动,但也不是显著体力活动。如起床、穿衣、梳洗、大小便、吃饭、吃点心、闲谈……第三类显著体力活动指显著地需要消耗较多体力运动性活动。如:上体育课时运动活动,玩各种运动器具,与同伴追逐,走比较长路,运动性游戏……第四类自由智力活动属于智力活动,需要动脑筋来接收知识,认识事物处理问题,但这一智力活动过程不需要意志控制,是在无意注意状态下进行,自由而不受约束。如向他人提出智力性问题,并听他人这方面解答,观看电影、电视,阅读儿童读物,听故事……第五类需要意志控制智力活动属于智力活动,而且是要求在有意注意状态下进行担心智力活动,活动时受到纪律约束或是成人对儿童有一定要求而非完成不可。如上晨会课、文化课、完成作业、家庭辅导……。第148页资料搜集与整理:(1)统计时间准确到分钟。(2)资料聚集后,先制成对比图表,然后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组织工作(1)课题由×××同志全方面负责和协调。(2)由幼稚园或小学班主任依据抽取对象与家长商议,落实观察事宜。定于×月×日前全部收回观察统计资料。观察表印制与数据分析处理由×××落实。××年×月×日×××

第149页

24小时活动观察统计表第

页观察对象姓名

所在小学、幼稚园

班级

性别

起始时间活动内容花费时间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小计观察人

观察日期

日第150页第六章:化学教育研究中比较法第一节:化学教育比较法基本认识一、比较研究方法基本概念科学教育比较法是指对某类科学教育现象在不一样时期、不一样地点、不一样情况下不一样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科学教育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结论。第151页二、比较研究历史发展旅游者传说记实研究阶段分析研究阶段多样、综合系统比较研究方法阶段第152页第二节:化学教育比较法种类

一、同类比较研究和异类比较研究1.同类比较比较两种或两类同类事物而认识异同方法。2.异类比较第153页1、纵向比较是比较同一类事物在不一样时期内发生改变二、纵向比较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2、横向比较是对同时期存在教育现象进行比较第154页定性比较:经过事物间本质属性比较来确定事物间性质定量比较:对事物属性进行量分析。三、定性比较研究和定量比较研究第155页第三节:化学教育比较研究方法要求一、利用比较研究方法步骤1、明确比较目标,选定比较主题2、广泛搜集资料,整理资料。3、对材料比较分析4、作出比较结论第156页确保可比性资料准确性和可靠性坚持全方面本质比较二、利用比较研究方法要求第157页案例:普通高中课程《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比较确定比较问题制订比较标准: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内容展现广泛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解释比较内容得出比较结论:教材编写提议、实施提议第158页第七章案例研究第159页第一节案例研究概述

一、教育案例研究法实质案例研究法是对个体对象或某个实践中发生情景真实描述,是一个描写性研究文本。案例研究法类型按研究对象可分为:1.以个体为单位个案研究,即单人个案。2.以社会机构为单位个案研究。3.以社会团体为单位个案研究。第160页二、案例研究特征1.全部案例都是教学事件事件中必须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并可能包含处理方法。事件必须有经典性,能带来思索和启迪.

第161页2.全部案例都是故事必须是真实事例该故事情节完整第162页3.案例都是对一个事例描述事例描述要包含一定冲突要详细,明确要反应事例特定背景要反应教育复杂性第163页三、作用促进教师联络实际,学习理论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提升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认识自己工作重点和难点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有效路径。第164页第二节:案例形成与开发一、案例撰写程序前期准备搜集资料阶段分析研究阶段形成案例阶段第165页二、案例写作格式1.事件描述+点评2.问题+描述+点评3.全程描述+反思4.教学日志第166页三、案例撰写规范使用过去时代事实反应要充分必要时列出实际采取决议注明引用材料出处查对相关数据附表和附录第167页第二节个案法研究过程一、制订个案研究方案二、确定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现实状况评定

三、搜集资料,诊疗与因果分析

四、问题矫正与指导五、追踪研究

六、撰写个案研究汇报

第168页第八章:教育试验法第一节:教育试验法意义一、教育试验法含义教育试验法就是利用科学试验原理和详细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并试图揭示教育活动规律或一些教育内容、办法研究方法。

第169页一、教育试验法历史发展(一)两条基本线索1.从自然科学试验经心理学而引入教育领域。2、从普通教育活动本身分化发展而形成教育试验第170页两种各具特点教育试验模仿自然科学,强调数学工具应用,强调严格控制条件。选择教育自然环境,强调研究目标应用,对象整体性和定性说明方法。第171页(二)当代教育试验研究方法发展基本特点和趋势日益重视哲学方法论对教育试验理论指导重视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教育试验类型多样性和丰富性教育试验技术伎俩变革第172页二、教育试验法特征1、教育试验研究是一个科学试验活动因果关系推论自变量操作控制无关变量第173页1、教育试验研究是一个特殊试验活动研究对象是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试验伎俩不能脱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第174页三、教育试验法应用范围课程体系改革试验研究教材改革试验研究教学方法改革试验研究学生心剪发展试验研究第175页1.因为高度控制带来环境“失真”。2.由试验人员和试验过程带来负效应。3.不可防止样本不足和选择误差。三、教育试验法局限第176页第二节:教育试验类型1、探索性试验一、以试验目标和性质为依据2、验证性试验第177页1、定性试验和定量试验2、对照试验3、模拟试验二、以试验研究对象质和量为依据三、以试验场所或情境为依据1、试验室2、自然试验第178页单项试验多项试验整体综合试验四、以试验原因多少为依据第179页单组试验等组试验轮组试验五、以试验组织形式为依据第180页第三节教育试验效度一、效度含义教育研究结果反应研究对象情况真实程度。第181页二、教育试验效度分类(一)从研究结果和适用范围角度,可区分为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1.内在效度是试验者所控制试验变量对因变量真正影响程度,是试验结果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准确程度。第182页2.外在效度结果能被推广到人、情境和条件。外在效度反应研究所含有社会价值。第183页内外效度关系:一定内在效度是决定该研究结果能否适合用于同类研究对象一个主要条件。即内在效度是确保外在效度一个前提条件;但意在提升内在效度企图可能会降低外在效度,反之也亦然。

第184页(二)从研究工具和伎俩角度,能够区

分为内容效度、准则效度、理论效度、

描述型效度和解释型效度

1.内容效度是衡量一个测量工具各个部分是否真实而全方面地测量研究对象相关特征。一是测量结果是否符合测量目标

二是测量内容是否符合测量对象。第185页2.准则效度测量多测查到结果与被选定标准一致程度。

3.理论型效度研究所依据理论以及从研究结果中建立起来理论反应教育现象真实程度。4.描述型效度对事物或现象考查后所作描述准确程度第186页三、影响效度主要原因(一)影响内在效度原因1.历史原因2.选择3.成熟4.测验经验成长5.测量工具稳定性6.被试亡失第187页(二)影响外在效度原因1.克服试验过分人工情境化2.增加样本代表性

3.确保测量工具效度

第188页四、提升试验效度主要办法使用设计组加以平衡设计控制统计控制第189页第三节:教育试验设计标准一、目标性标准二、操作性标准三、可比性标准第190页一、何谓变量控制第四节:变量控制变量是指某个与试验相关原因,而且这个原因含有可变、可测、量化特点1、自变量又叫试验变量,是试验前假定存在因果关系原因变量,是由试验者主动操纵变量。第191页2、因变量又叫效果变量,是试验前假定存在因果关系结果变量,它随自变量改变而改变。3、无关变量是指那些不是由该试验所假定存在因果关系变量,它与自变量无关,但能影响因变量。第192页例:两种教学方法对学习效果影响自变量和无关变量因变量谈话法学习成绩自变量探究法学习兴趣、情感智力教学秩序创造力无关变量教师教学水平学习时间幼儿已经有知识智力基础

第193页(二)变量控制

变量控制是指自变量操纵、因变量测定和无关变量控制。第194页二、自变量选择与操纵(一)自变量选择(二)自变量操纵三、因变量测定第195页1、制订测定指标2、确定测定方法3、科学地评价试验效果四、无关变量控制(一)控制对象1、主试者:教师2、被试者:学生3、试验材料和伎俩4、试验环境第196页5、试验时间(二)控制方法1、消除法2、平衡法3、抵消法4、统计法第197页第五节:试验类型设计一、良好试验设计基本特征1.充分试验控制2.含有比较基础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之间比较试验前与试验后比较3.非污染数据4.省力标准第198页二、试验设计三要素(一)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二)成功地操纵自变量(三)科学地观察因变量第199页三、试验设计单组试验设计(一)单组试验模式1、基本关系式G-------O1---------X1--------O2G-------O3---------X2--------O4GN-------O1---------X1--------O2第200页2、分析研究当只有一个自变量X1时,单组试验可用

试验结果:O=O2-O1当有2个自变量X1,X2时,单组试验结果:Ox1=O2-O1,Ox2=O4-O3,O=Ox2-Ox1.第201页单组试验设计优缺点:优点:能够节约被试,能很好地控制机体变量。缺点:(1)因为屡次接收测量和试验处理,前面试验效应将对后续试验产生影响。(2)被试易对测验敏感化而影响测量真实性。(3)要做到几次先后测验等质,才有可比性,但要做到几次测验等质比较困难。(4)连续试验时间较长,易出现疲劳。第202页等组试验设计以不一样试验处理分别施行于两组或几组情况基本相同或相等被试,然后比较其所产生改变。第203页基本模式图G1X1O1MG2X2O2M:均衡分配被试;G1、G2表示两组被试;O1、O2分别表示两种试验处理后结果。这是没有前测试验设计。第204页有前测试验:模式图:G1O1X1O2OX1=O2-O1MG2O3X2O4OX2=O4-O3O1、O3是前测数据,O2、O4表示后测数据。第205页1、随机控制采取抽签法、摸球法、抓阄法,也可利用统计书上随机数字表,按需要抽足各组人数。2、测量控制把参加试验被试先测量一下,然后依据测量结果给予合理选择和分配。被试分配方法:第206页A:甲组1458912-----乙组23671011------B:甲组:16712-------乙组:25811-------丙组:34915--------数字代表分数排列次序。第207页3、逐一分配法第208页第七章教育研究结果表述第209页

假如你想让教师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个单调乏味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苏霍姆林斯基教师只有不停开展教育研究,才能逐步地认识教育规律,掌握教育规律,提升教育水平,从而最终提升教育质量。——顾明远第210页第一节:教育研究结果表述第211页一、教育研究结果表述普通概念(一)教育研究结果详细表现形式用事实说明问题;用深刻哲学和严密逻辑论证来说明问题。第212页(二)教育研究结果表述意义有利于教师深化认识,建构个人教育理论;有利于交流认识,传输和推广教育新经验;有利于提升教师表示能力,提升专业能力;有利于丰富实践理论,提升科学决议水平;教育结果表述本身也是评价教师素质和学校教育工作水平一个标准。第213页二、教育研究结果表述过程教育研究结果表述其实是贯通于整个研究过程,依赖于研究计划落实和资料搜集,是“水到渠成”结果。教育研究结果表述可分为七个阶段:确定选题编制写作计划搜集与整理资料构思谋篇草拟提要执笔写作修改定稿。第214页(一)确定选题1.良好开端是成功二分之一。2.选题应把握几个关系:热和冷关系,选力所能及课题;宽和深关系,选有发展价值课题;实践和学习关系,选表达实践需要课题;3.选题基本角度锦上添花(在前人基础上拓深,提升要求)事半功倍(在前人基础上整合,提升效率)常中有变(换角度研究,老题新探)移花接木(跨领域研究,借鉴其它方式方法)相反相成(换位思索,逆向思维,对立中求统一)天衣有缝(批判式研究,完善中找缺点)举一反三(类推式研究,发散思维,模拟中求超越)雪中送炭(寻找研究盲点,困境中求解答)第215页(二)制订写作计划1.制订写作计划在方法和程序上必须有所准备。2.制订写作计划注意事项列出写作所需程序和要求在计划中安排好资料搜集方法安排好写作时间分配第216页(三)搜集和整理资料(略)(四)构思谋篇1.确立文章主要观点(论点)2.立论过程中利用思维策略普通逻辑思维:概念、判断、推理辩证思维: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详细、逻辑和历史、结构与关系等统一系统思维:把握整体、优化结构、散与合、主与次等第217页(五)草拟提要1.草拟提要是将写作构思付诸实施和细化过程,需要深入提炼主题句。2.提要就是文章框架结构、论点布设和材料选取,是由序码和词语所组成一组逻辑图表。3.提要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层次系统法,如:一、(一)1.(1)①十进系统法,如:1、1.1、1.111.2、1.21(六)执笔写作1.普通性论文,篇幅较短,可采取一气呵成法,依据引论、本论、结论次序来写;2.汇报型结果,篇幅较长,可采取各个击破法,详细、明确内容先写,分步骤完成。3.写作过程中应依据计划改进,适时调整提要,精选论文材料。第218页(七)修改定稿1.时间允许情况下,先将结果搁置一段时间,方便使自己能跳出固有思维,重新审阅论题和论点。2.修改过程中,还需要针对主要观点,查阅相关资料,提升思索深度。3.修改时应通读全文,考虑基本结构、论点语词、逻辑次序、遣词造句、行文格式等。4.从读者角度对结果进行初步评价,深入完善结果内容和表述方式。第219页三、教育研究结果类型和结构(一)教育研究结果类型1、按结果表述形态可将教育科研结果分为文字形态和实物形态;2、依据结果与创作者关系远近,可分为一次文件(原创性,包含专著、学术论文、研究汇报、教育论文等)、二次文件(包含结果介绍、文摘、资料通报等)和三次文件(包含综述、评论、书评、年鉴等);3、依据不一样文体写作特点和要求,可分为六类,即①经验总结;②学术论文;③研究汇报;④教育案例;⑤学术情报;⑥实物结果。第220页(二)教育科研结果(论文、汇报)结构要素1、课题名;2、署名(关于作者及汇报说明放在正文首页下方);3、摘要;4、关键词;5、正文;6、注释及参考文件。第221页(三)经验总结撰写1.教育经验总结,是教师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等方面实践,从而取得一些成功做法、体会、认识,或教训,并深入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使之成为条理化理论性总结。2.特点:基本经验加经典事例,含有一定理论色彩。(即以观点带材料)普通将提炼出来基本观点或基本认识表达为文章小标题。文章中事例是否恰当、生动、给人以启迪,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经验总结价值。经过事例不但告诉他人要做什么,还要说明自己是怎么做。(有借鉴意义)第222页3.要求:要经过反思教学实践去搜集写作资料首先,要勤于学习。平时要注意学习当代教育理论,了解教育、心理研究发展动态,方便把握先进教育思想。其次,要勇于实践和探索。再次,要敏于思索。学习不思索,不能把握理论实质;实践不思索,不会有新发觉。只有经常对自己学习和实践进行反思,才会不停有所收益和创新。最终,要善于统计。有教师很注意学习,也在教学中做了大量工作,平时也喜欢动脑筋,经常有一些新点子利用于教学活动,不过到了学期末需要写文章时还是感到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其中主要原因是平时不善于统计。第223页4.经验总结写作方法(1)经验总结写作,主要写清楚所进行某项教育、教学工作目标意义,经验做法、体会认识、取得成绩效果等。(2)描述说明法:着重描述或说明亲自从事成功教育、教学一些步骤或步骤,给人以鲜明感受认识,然后将自己对这些成功之处体验加以分析和概括,点出这些步骤、步骤等意义、作用或所表达一些标准、规律,使人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或得到有益启示。比如,描述教学中比较精彩一堂课,或一个片段、一次活动详细过程,然后加以分析说明,总结出对应标准、规律,推导出一定结论。这种写法适宜于总结亲身经历一次(或几次)有意义教育教学活动,多属一事一得或多事一得总结。(3)归纳概括法:依据屡次经历教学实践中经验、体会进行归结,概括出几条或几个方面共同标准、方法,而这些标准、方法是在归纳了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共同步骤、步骤后体验到。写作中要结合描述这些步骤、步骤来给予证实说明,使人能详细领会概括出这些标准、方法意义、作用和适用范围,并从中悟出它们所蕴含一些教育规律和理论,以揭示规律,得出结论。第224页(4)分析叙述法这是利用一定教育理论,对概括出方法、标准、路径或看法、认识、体会作系统分析、阐述,揭示或论证这些方法、标准、路径或看法认识、体会所表达教育规律或所蕴含深刻道理。总结也描述一些详细实践步骤,但只是引用来证实某种观点、看法材料或说明性资料。这是在屡次重复实践基础上才能形成。只有经过屡次重复实践,才能从成功处理某项重大教育教学问题中概括出独特有效符合一定规律标准、方法。才能对深入研究某一重大教育现象产生深刻系统看法或认识,所以也才能使之升华,到达一定理论高度,完全摆脱详细实践环境与条件局限,含有更广泛普遍性和推广利用价值。第225页(四)学术论文撰写特点:基本观点加上理论依据,思辩性较强。叙述重点不但在于说明是怎么做,更要证实为何这么做,也就是说,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等角度提出教改实践理论依据,当然也不排除必要事实依据。比较而言,经验总结偏重个性,学术论文偏重共性;经验总结偏重说明事实,学术论文偏重提炼观点;经验总结偏重详细操作,学术论文偏重揭示规律。第226页(五)调查研究汇报撰写特点:假设加上验证,结构比较规范严谨。调查汇报结构:1、调查缘由和目标意义2、调查内容、对象、方法和结果3、对调查结果分析和讨论4、调查结论5、对策提议6、参考资料第227页调查汇报普通格式

1、

题目。用一句话反应研究主要问题,能够加副标题,用来说明调查范围等。2.导语或序言。简明介绍进行某项教育、教学调查目标、缘由,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有利原因、不利原因,调查意义、价值等。3·正文或主体。这是调查汇报中心部分。把调查情况、调查内容、方法、过程、结果、问题等。常见写法有:①按照调查次序写,就调查问题逐项阐述清楚。②按照调查内容、方法、过程、结果、问题等项目依次写作。③把调查相关问题分成几个方面来写,每个方面加上一个小标题。④采取对比方式来写,从对比中发觉问题,处理问题。4·结语及提议。写出经过调查研究后结论性意见,回答调查中提出问题。提出改变现实状况、处理问题或促进发展提议、对策、办法等,为领导制订政策方针参考,或为教师深入改革教育、教学提供思索、研究依据。5·附录。必要时要把调查工具或部分原始材料附在汇报后面,这包含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统计等。附录要简明扼要。第228页(六)教育案例撰写论文以说理为目标,以议论为主;案例以统计为目标,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简单地说是经过故事来说明道理。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构想教育教学思绪,案例则是对已发生教育过程如实反应。案例要有一个主题,案例不但要说明思绪,也要说明过程、结果(包含主体反应、感受),案例要有一定评析。案例要关注一些关键性细节,写法上能够渗透情感原因。第229页案例格式:

条列式案例:开始段落(引言)背景描述(学校、教师、班级、活动、现实状况)感兴趣特殊领域(细节描写)反应问题(特殊性)可供选择处理方法结束语第230页

实录式案例:即把实际发生事件原原本当地统计下来,在最终提出一系列供参考、讨论问题。普通包含:背景、问题、原因分析、处理方法或评论等部分。第231页

■试验研究汇报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①研究背景和目标意义②试验假说及理论依据③试验操作④试验结果⑤结果分析⑥试验结论⑦试验中可能存在问题与今后研究方向⑧参考资料(七)试验研究汇报撰写第232页四、文件查阅与资料整理(一)文件和文件研究任何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来自教育实践和前人相关研究工作。(站在巨人肩上)文件是指已发表过、或虽未发表但已被整理、报道过那些统计有信息、知识一切载体。文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