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人民教育事业发展专题五当代中国文化与科技第1页情境导入991年4月,7岁苏明娟是安徽省金寨县三合中心小学一年级学生。当初摄影师解海龙走进大别山采访拍摄希望工程专题,跑了十几个村庄,抓拍到了正在上课苏明娟。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两只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大眼睛小女孩、题为“我要上学”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外各大媒体争相转载,该作品很快成为中国希望工程宣传标志,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形象大使。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教育对经济、科技发展有何作用?专题五当代中国文化与科技第2页课标导航课程标准了解我国教育发展史实,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深刻含义。学习导航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兴起、发展相关史实。2.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深刻含义及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辩证关系。3.掌握新中国成立早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教”;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专题五当代中国文化与科技第3页一、社会主义教育兴办1.废除旧教育制度(1)背景:新中国成立;人民政府重视。(2)方针: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要求:新中国文化教育是民族、科学、大众文化教育。(3)办法: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创建新教育管理制度。2.建立新教育制度(1)教育方针①向工农和工农儿女“开门”。第4页②毛泽东: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______、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劳动者。③刘少奇:提出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学校、____________学校。(2)教育性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过宪法确定新中国教育性质是为____________服务。(3)主要成就①初步形成比较完整____________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及成人教育、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农)半读教育都得到发展。②奠定中国教育连续发展基础。③培养了一批国家经济建设新生骨干力量。智半工半读人民大众国民教育第5页二、“文化大革命”中“教育革命”1.主要表现(1)上山下乡:各地大中学校“停课闹革命”。1968年经毛泽东指示,全国掀起知识青年“____________”运动。(2)“教育革命”:各地开展创办“七·二一工人大学”,各级学校实施所谓“开门办学”,建立校外学工、学农基地。
(3)高考制度废止:1970年各级高等学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废止了高等学校升学考试制度。2.主要危害: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提升和当代化事业发展。上山下乡第6页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1.教育界拨乱反正:____________年恢复高考,建立中小学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等制度。2.“三个面向”战略(1)提出:____________年,邓小平提出。(2)内容:教育要面向___________,面向世界,面向未来。(3)意义: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指导方针。3.“科教兴国”战略(1)提出:____________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决定》中正式提出。19771983当代化1995第7页(2)内容:坚持以________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位置,提升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3)意义:有力地推进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4.“依法治教”战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相继制订、颁行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5.教育成就(1)实现“两基”:基本普及____________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职业教育发展,普通教育结构优化,实现普教和职教并举。(3)成人教育成就显著,高等教育发展快速且体系齐全。教育九年第8页[知识拓展]
(1)新中国教育方针制订是在全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不是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升人民文化水平决议,为创建社会主义教育拉开了序幕。(2)新中国建立人民教育,不是把旧教育完全否定,而是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了旧教育有用经验,同时借鉴苏联经验而形成。第9页[尤其提醒]
“教育革命”是“文革”期间对教学体制、学校领导体制、学生学制和招生制度等进行一系列不科学改变,是“文革”期间使教育遭到严重破坏一些举措。[思维启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和曾经经历波折都证明了一个道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对此,你是怎样了解?提醒:(1)国际竞争实质是综合国力竞争,表现为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竞争。(2)教育是科技发展前提,科技是经济发展必要条件。(3)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发展离不开______。(4)教育在当代化建设中含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第10页[轻巧识记]
(1)歌谣巧记当代中国教育发展历程教育发展阶段明,方针办法要分清。早期教育成体系,“文革”挫折发展停。力挽狂澜邓小平,恢复高考民族幸。改革开放大发展,科教兴国投入增。迎接世纪新挑战,开启实施两“工程”。(2)新中国教育事业三个层次和三个阶段第11页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第12页第13页第14页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原因
第15页第16页一、新中国成立早期教育特点1.确立新教育制度,改革与调整并举。2.教育服务对象发生改变,优先录用工农儿女入学。3.制订新教育办学方针。在办学体制和办学形式上加紧改革步伐。4.各级各类学校调整教育模式,充实部分学科和专业,使国民教育体系愈加完整、系统。5.教育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方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劳动者、接班人。第17页A第18页第19页D第20页第21页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原因1.政局稳定、拨乱反正。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3.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4.改革开放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这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物质保障。5.一系列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出台,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如《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第22页B第23页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钻井用钙基膨润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四年生态公园植物养护与生态研究合同3篇
- 2025至2030年中国棉化纤纺织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车库车位租赁合同范本(含车位租赁违约责任)4篇
- 2025至2030年中国保温快餐台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PP料档案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田径跑道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增压柴油发电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兽医用全金属注射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17寸监视器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智能护理:人工智能助力的医疗创新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培训专题讲座
- 5G+教育5G技术在智慧校园教育专网系统的应用
- 服务人员队伍稳定措施
- VI设计辅助图形设计
- 浅谈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与探究 论文
- 2023年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00054试题及答案新编
- 河北省大学生调研河北社会调查活动项目申请书
- JJG 921-2021环境振动分析仪
- 中药炮制学-第五、六章
- 两段焙烧除砷技术简介 - 文字版(1)(2)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