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414页,共=sectionpages1414页试卷第=page1313页,共=sectionpages1414页河南省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在河北武安磁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80座窖穴内发现了粮食堆积,一般厚度0.3一2米,其中有10座窖穴堆积达2米以上,出土时部分颗粒清晰可见有粟的痕迹;在河北正定南杨庄遗址中,同样也发现了粟。据此可知,当时此地A.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B.种植业为主饲养业为辅C.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 D.原始农业得到一定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清晰可见有粟的痕迹”“同样也发现了粟”可以看出,粟米的窖藏较为普遍且储量丰富,D项正确;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生产方式,但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饲养业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贫富分化,排除C项。故选D项。2.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领主强迫庶民和奴隶集体耕种,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材料所描述的土地制度(

)A.出现于铁器广泛使用后 B.实质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C.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转型 D.造成了分封制的最终瓦解【答案】B【解析】根据“西周时期”、“把土地分隔成方块,领主强迫庶民和奴隶集体耕种,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可知这是对井田制的描述,井田制实质上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B项正确;井田制出现于铁器广泛使用之前,没有推动当时的社会转型,不是造成分封制最终瓦解的原因,排除ACD项。故选B项。3.某学者总结了中国古代“士”这一概念产生演变的过程,如下表所示。与战国时期“士”的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时间内容西周之前泛指部落中的成年男子西周和春秋特指卿大夫以下的低级贵族,属于“国人”阶层,能够接受“六艺”等贵族教育战国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已与出身无关;“士”非常活跃,其共同身份标志是知识、智慧与才能A.平民教育取代贵族教育 B.民间聚徒讲学之风兴起C.诸子百家思想实现融合 D.宗法观念已经荡然无存【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主要体现了西周之前到战国时期“士”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民间聚徒讲学之风兴起有直接关系,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平民教育取代贵族教育,排除A项;材料没有相关诸子百家思想实现融合的信息,排除C项;宗法观念在古代中国长期存在,排除D项。故选B项。4.据记载:秦朝在建立之前,历年的对外战争大都以将军、庶长、大良造、五大夫或客卿等去领兵,并无太尉,而这些人都是临时派遣,事毕即解除兵权,仍归原职。秦朝建立后的一些重要活动,如始皇二十六年议帝号,二十八年琅琊石刻,也只有丞相,御史大夫,不见有太尉。这说明了A.秦始皇亲掌军政大权 B.太尉不参与其他政事讨论C.太尉一职级别比较低 D.文字记录的可信度比较低【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秦朝建立前后,秦国和秦朝都没有设置专门的掌握军权的官员,虽然设置了太尉,但太尉也没有真正掌握军权。说明军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君主手里,A项正确;没有太尉是因为军政大权要掌握在君主手里,而非太尉不参与其他政事讨论,排除B项;太尉是三公之一,所以其级别并不低,排除C项;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文字记录的可信度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5.汉武帝时,由中央政府专门向富商豪民发行白金币。白金币有三种,用银、锡合铸而成,作价奇高,其中圆形龙纹币,重八两,值三千钱;方形马纹币,重六两,值五百钱;椭圆形龟纹币,重四两,值三百钱。朝廷这种做法A.稳定了金融秩序 B.将铸币权收归了中央C.削弱了地方实力 D.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武帝时通过专门向富商豪民发行“作价奇高”的白金币,从而把他们的个人财富部分转移到中央政府的手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C选项正确;白金币只对富商豪民专门发行,范围有限,且材料未涉及当时金融秩序是否混乱,A选项错误;白金币的铸造权本身就属中央,材料未涉及铸币权是从地方收归中央的,B选项错误;D选项与材料无关。6.东汉时期,多位皇帝登基时皆为幼童,控制皇帝的宦官和外戚事实上主宰了朝政。到了东汉末年,起兵争夺天下的地方军阀往往也挟持天子,以号令天下。这一历史现象说明,东汉A.君主专制制度存在弊端 B.制度赋予皇帝的权力较小C.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崩溃 D.郡国并行的危害并未根除【答案】A【解析】宦官外戚控制皇帝来主宰朝政,地方军阀挟天子以令诸侯,这都说明在专制制度下,皇权至上衍生而来的派生力量会引发动乱,A项正确;专制制度赋予皇帝以至高无上的权力,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专制有关,而非中央集权,排除C项;汉武帝解决了郡国并行制,排除D项。故选A项。7.《三国志》记载,孙权封儿子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孙休为琅琊王,居虎林(今安徽省),而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孙权该举措的主要意图是A.瓦解分化曹魏政权 B.阐明政权的合法性C.表明统一南北的意志 D.制造统一全国的舆论【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吴政权定都建业,即今江苏南京,孙权封孙奋为齐王,封孙休为琅琊王,但是“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据此可知,这说明孙权的主要意图是统一南北方,C项正确;齐王孙奋的居所在武昌,琅琊王孙休的居所在虎林,都处于东吴的统治区域之内,也就无所谓“瓦解分化曹魏政”之说,排除A项;魏蜀吴三个政权都是割据一方,其政权的存在都是世势之必然,并且在题干内容中述及的是孙权所封的两个儿子,与东吴政权是否合法没有关系,排除B项;孙权封其儿子为“齐王”、“琅琊王”,这是其实际行为,不属于“舆论(公众的言论)”的范畴,排除D项。故选C项。8.北魏时期,孝文帝深叹“移风易俗,实为甚难",南迁洛阳后,留在北方边镇民众甚至出现了鲜卑化趋势。而在南方,新汉族较多地保存了北方汉族之文化传统,“蛮气”则显得不足。南北民族交融的差异缘于A.区域地理环境 B.经济发展水平C.汉文化影响力 D.政府推行力度【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大量的少数民族散居北方各地,而汉族人口大量南迁,因此南方的汉化程度相对较高,北方的“蛮气”较重,因此导致南北民族交融的差异缘于汉文化影响力,C正确;ABD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故选C。9.如表是不同时期学者对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评论,据此可知不同时期学者对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评论()评论者评论者评论内容(节选)颜真卿(唐代大臣)天宝以后,李林甫威权日盛……上意不下宣,下意不上达,所以渐致潼关之祸,皆权臣误主也。《全唐文》)司马光(宋代史家)李林甫为杜边帅为相之路,乃奏言:“文臣为将,怯当矢石,不若用寒唆(农耕者)胡人……”上悦其言,始用安禄山。……卒使禄山倾覆天下,皆出于林甫专宠固位之谋也。(《资治通鉴》)赵翼(清代史家及玄宗平内难,开元之始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王寿南(近代学者)尽由于女宠,然色荒志怠,惟耽乐之从……酿成大祸而不知。(《廿二史劄记》)A.安史之乱源于李林甫专宠误国B.唐玄宗耽于美色导致安史之乱爆发C.安禄山手握重兵终致叛乱窃权D.政策缺陷与用人不当引发藩镇叛乱【答案】D【解析】根据“李林甫威权日盛……上意不下宣,下意不上达,所以渐致潼关之祸,皆权臣误主也”“上悦其言,始用安禄山。”“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尽由于女宠,然色荒志怠,惟耽乐之从”可得出四则材料都强调安史之乱的发生与李林甫、安禄山、杨贵妃有关,即政策缺陷与用人不当引发藩镇叛乱,D项正确;A项符合材料一,排除A项;B项符合材料三四,排除B项;C项符合材料二,排除C项。故选D项。10.德宗元年(780),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收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使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 B.形成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C.抑制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 D.导致土地私有制度的瓦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收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可知,两税法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由于依照财产多少征税,这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同时简化了税目和手续,这有利于解封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A项正确;藩镇割据形成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排除B项;两税法加剧了土地兼并,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三大改造,才使土地私有制瓦解,排除D项。故选A项。11.唐代,农书、桑书、医书、算书、历书、字书、韵书、相宅等民间用书能够成册使用,应用也非常广泛。谱牒也属于民间实用的书籍,主要种类包括家谱、族谱、家乘、房谱、支谱、世谱、统谱等,这些谱牒也大都成册,在家族内部流行。这些民间用书的使用和流行(

)A.促使中国文化长期领先于世界 B.得益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C.有利于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D.阻碍了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答案】B【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农书、桑书、医书、算书、历书、字书、韵书、相宅、谱牒等民间用书的使用和流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得益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相关中国文化与世界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明显与科举制度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D项表述与材料及史实均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B项。12.据史载,从公元630年到894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和迎送唐使的使团有19次。随同他们而来的,多则五、六百人,少则一、二百人,除随从和水手外,还有大批留学生、学问僧和各种文化技术人员。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A.推动了四大发明东传 B.促进了日本封建化进程C.造就了大东亚文化圈 D.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中日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十分活跃,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和迎送唐使的使团广泛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和生产技术,归国后为日本的封建化作出了贡献,B项正确;“推动了四大发明东传”与史实不符,当时中国的四大发明还没有成型,排除A项;“大东亚文化圈”的提法不对,排除C项;“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13.唐太宗重视儒学发展,先后令颜师古校订《五经定本》,孔颖达负责编撰《五经正义》,以此作为教材颁行天下,同时将国子学改为国子监,使国子监再次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唐太宗此举意在(

)A.推动儒学的学术发展 B.削弱儒家正统的地位C.维护思想的一统局面 D.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唐太宗重视儒学发展,先后令颜师古校订《五经定本》,孔颖达负责编撰《五经正义》,以此作为教材颁行天下”等信息可知,《五经正义》是唐代孔颖达等奉敕编写的著作从而完成了五经内容上的统一,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为维护思想统一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推动儒学学术发展属于材料所述举措的影响,而非唐太宗此举的目的,排除A项;材料所述唐太宗举措是为加强统治服务,而不是为削弱儒家正统地位,排除B项;唐太宗重视校订编撰教材及教育机构的举措主要是有利于统一思想巩固统治,并未涉及确保社会秩序稳定的话题,排除D项。故选C项。14.宋太祖多次下“求贤诏”招募文人士大夫参与国家建设,还告诫后代“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其旨在A.抬高文官地位 B.抑制武将势力C.维护政权稳定 D.树立贤君形象【答案】C【解析】宋代重视文官,意在通过文官来抑制武将,最终维护政权稳定,C项正确;A是手段,而非目的,排除A项;B、D三项都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排除。故选C项。15.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朝廷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分掌地方财政、司法、军事以及农田水利等具体事务。路、州、县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宋政府此举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 B.扩大路一级官员权力C.强化君主专制 D.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分掌地方财政、司法、军事以及农田水利等具体事务。路、州、县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可知,这主要是宋朝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答案为A;中央派官员分掌地方各项事务,说明路一级官员权力减小了,B错误;材料是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C错误;材料不能显现出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D错误。16.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给辽送岁币;宋夏关系,西夏向宋称臣,每年送给西夏岁赐,宋金关系,每年给金送岁贡,对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宋政府的妥协是政治屈辱 B.解决了宋政府的统治危机C.造成宋政府财政濒于崩溃 D.有助缓解宋代的边防压力【答案】D【解析】宋朝政府向周边少数民族贡纳岁币,换的了相对长的和平时期,这有助于缓解宋代的边防压力,D项正确;宋政府的妥协意在换取和平,并不一定是政治屈辱,排除A项;贡纳岁币只能缓解一时的边防危机,并不能彻底解决统治危机,排除B项;岁币并未造成宋政府财政崩溃,排除C项。故选D项。17.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速北宋衰亡 B.并未富国强兵 C.加重人民负担 D.加强社会管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钱穆认为王安石变法中的开源政策,有些地方近于敛财,使得百姓不堪其苦。这表明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信息均没有涉及,排除ABD项。故选C项。18.元朝行省体制下,各省重要事务必须上报中书省,由中央做出决定。但对于职务范围内的事务可以自行解决,不需要全部上报中央。由此可知行省制A.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兼顾 B.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割据C.有利于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D.加强了对山东等地管辖【答案】A【解析】材料“各省重要事务必须上报中书省,由中央做出决定”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事务的控制;材料“但对于职务范围内的事务可以自行解决,不需要全部上报中央”体现的是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因此说明的是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兼顾,A正确;行省制是中央集权加强的产物,B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19.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阗、哈喇鲁、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58%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这说明了元朝A.奉行民族歧视政策 B.已经完全实现汉化C.科举考试更加公平 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答案】D【解析】据材料“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阗、哈喇鲁、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58%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可知,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58%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这说明了元朝民族交融趋势加强,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民族歧视政策”和“完全实现汉化”,A、B错误;C不是材料主旨。20.在宋代,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需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宋代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繁荣 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C.门第观念的消失 D.重农抑商政策的废止【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宋朝时期的土地买卖交易十分频繁,反映的是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A正确;经济中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与材料无关,B排;C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21.据《宋史》记载,西夏国主“元昊自制蕃书命野利仁荣演绎之成西夏文,字形体方整",介于小篆隶书之间。他还教国人“记事用蕃书,而译《诗经》、《孝经》、《尔雅》等为蕃语。”此举A.推动文化的交流认同 B.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C.促进了汉字的发展完善 D.消除了民族隔阂与矛盾【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元昊命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字,并且将《诗经》《孝经》《尔雅》翻译为西夏文,从而加强与中原文化的交流,故选A;西夏文是大臣野利仁荣创制的,B错误;西夏文不是汉字,C错误;不能说加强文化的交流就消除了民族隔阂与矛盾,D错误。22.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宋代'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政务活动为中心的大城市'。”这段论述可用于说明,宋代A.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 B.海外商业贸易的繁盛C.南方新兴城市的涌现 D.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政务活动为中心的大城市”的信息,这说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表明城市的经济职能的增强,D项正确;宋代传统经济模式没有发生变动,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海外贸易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南北地理方位的区别,排除C项。故选D项。23.明太祖多次批评元朝“主荒臣专,威福下移”“委任权臣,上下蒙蔽”,导致元朝灭亡,故明初虽设中书省,但宰相多不满员,僚属大为削减。洪武十一年命诸司奏事不必“关白”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做法A.为废除丞相制度创造了条件 B.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C.意在总结元朝灭亡的教训 D.表明丞相削弱了皇权【答案】A【解析】明太祖认为元朝的宰相权力过大,导致“上下蒙蔽”,所以明初的中书省宰相多不满员,僚属也大卫削减,这就为后来废除丞相制度创造了条件,故选A;明太祖的做法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排除B;明太祖的做法是在强化君主专制,而不仅仅是为了总结元朝灭亡的教训,排除C;明太祖的做法加强了君主专制,没有削弱皇权,排除D。24.明武宗年间,太监刘瑾升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专擅朝政,权倾朝野,时人称他为“立皇帝”,称武宗为“坐皇帝”。然而,明武宗只是一道敕书,刘瑾便被捕入狱,党羽一哄而散。这反映出明朝(

)A.专制体制的稳定性 B.皇权受到太监钳制 C.内阁失去辅助功能 D.中枢机构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朝太监可以拥有很大的权力,但皇帝一道敕书便可以全部收回,这表明宦官专权并未发展到失控地步,只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一部分,A项正确;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涉及内阁,且内阁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排除C项;太监干政不代表中枢机构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25.古代中国有两个典型的中央建制:一个是汉武帝为分割外朝权力而由身边亲信组成“内朝”(官职有中书令、尚书令、门下侍郎等)长期演变而来;另一个被称为“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中央建制的相同点是A.都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 B.都是中央设置的军事管理机构C.都体现了“分化事权”的制度安排 D.都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机构是清朝设置的军机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西汉的“内朝”与清朝的“军机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D项正确;西汉“内朝”与清朝的“军机处”都是中央建制的机构,不负责管理地方,排除A项;内阁不是军事管理机构,排除B项;内朝和军机处都不是法定机构,因此不存在分化事权理念,排除C项。故选D项。26.郑和下西洋,中国以金银钱财、陶瓷、绸缎等换得了西洋各国的珍珠、宝石、珊瑚、玛瑙,长颈鹿、狮子等各种珍禽异兽,槟榔、椰子等热带植物。这说明郑和下西洋A.无益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B.对外交往不计经济利益C.促进中外经济交流互补 D.以宣扬国威为主要目的【答案】A【解析】材料中“金银钱财、陶瓷、绸缎等换得了西洋各国的珍珠、宝石、珊瑚、玛瑙,长颈鹿、狮子等各种珍禽异兽,槟榔、椰子等热带植物”主要用于贵族和皇族的使用和观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大,故A项正确;“中国以金银钱财、陶瓷、绸缎等换得了西洋各国的珍珠、宝石、珊瑚、玛瑙,长颈鹿、狮子等各种珍禽异兽,槟榔、椰子等热带植物”在对外交流中有经济利益,故B项错误;“珍奇异兽”不是民间的经济交流,不利于促进中外经济交流互补,故C项错误;虽然郑和下西洋有宣扬国威的目的,但材料体现的是双方物品的交换,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郑和下西洋27.奏折是清朝官员向皇帝上呈的机密文书,不经内阁等机构,直达御前。皇帝特许一些官员通过奏折呈报机密事宜。奏折内容涉及政务利弊、吏治勤惰、官员及同僚品行、百姓生计等各方面事务,且不必完全核实,即可“风闻”上报。以上现象A.取消了内阁机构处理公文的职能 B.强化了君主独断专行的权力C.造成了地方官员干预朝政的局面 D.助长了官员弄虚作假的风气【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清代的密折制,有利于加强皇权,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内阁,排除A;地方官员干预朝政的局面并没有出现,排除C;密折制不会助长官员弄虚作假的风气,排除D。28.清朝对少数民族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原则,保持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依据不同情况进行有特点的行政管理。这一做法A.不利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B.利于对少数民族的同化C.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D.扩大了清朝的统治疆域【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朝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采取因地制宜的统治方式,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C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同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清朝统治疆域的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29.清朝统一全国后,实行因俗而治,划前朝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为十八个行省;在东北、外蒙、新疆设立五个将军辖区;在科布多设立参贺大臣辖区和西藏办事大臣及达赖喇嘛辖区、西宁办事大臣辖区;在云贵地区则推行土司制度。这些措施A.打破旧行政区划以加强中央集权B.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发挥重要作用C.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D.体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答案】B【解析】清朝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体现了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征,这样的管理方式对巩固国家统一有重要作用,选项B正确;清朝基本上是对旧有的行政制度的继承,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并未彻底打破原有制度,排除A;通过材料不能得出这些措施是否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排除C;清朝的政策并不仅仅局限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汉族地区,因此选项D排除。30.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中国“选择了陆地”是指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B.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C.完全没有积极作用 D.使中国赶上世界发展潮流【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后期清政府选择闭关锁国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B项正确;“闭关锁国政策”不是禁止一切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A项错误;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有一定的防御作用,C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中外交流,使中国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D项排除。二、材料分析题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时间事件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乃立九品官人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始置武举材料二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升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1)材料一反映了哪几种选官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选官标准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影响。【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选官标准的变化:从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再到以考试成绩为标准。(2)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解析】(1)选官制度:根据“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涉及的是察举制;根据“九品官人法”可知,是九品中正制;根据“进士科”可知是科举制。选官标准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选官标准从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再到以考试成绩为标准。(2)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考试考查儒家经典,提高了儒学的地位;科举制重视才学,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根据材料“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可知,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可知,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摘编自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材料二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摘自美国学者墨菲《亚洲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表格中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分析该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文化角度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答案】(1)现象:①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户口占比大幅上升,北方人口比例持续下降;②南方经济不断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原因:①北方多战争,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②北民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生产技术;③南方自然地理条件优越;④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等。(2)说明:①理学的兴起与发展;②文学上宋词、话本等产生;③书法与绘画艺术进一步发展;④科技上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基本成熟。【解析】(1)现象:从材料中的人口数量变化可知,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户口占比大幅上升,北方人口比例持续下降,说明的是南方经济不断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社会会环境、自然条件、北民南迁及政府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2)说明:结合所学可从理学发展、宋词及话本的产生、书画艺术的发展及三大发明的成熟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代三省六部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变化,逐渐向二省和一省转变,三省合属议事、办公、职能取向统一。一方面,皇帝启用年轻官员担任中书门下二品,行使宰相的权力,随着时间的发展,以中书令、尚书令为主的宰相职务其权力渐渐削弱,成为虚职;另一方面,三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