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三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三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三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三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三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三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0分)

1.毛细淋巴管的管壁比毛细血管的管壁薄,通透性高,其一端是盲端,盲端的内皮细

胞像鱼鳞一样相互覆盖,形成了只向管内开放的单向活动瓣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明显少于血浆

B.正常情况下,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血浆

C.淋巴管的管壁通透性变大便于其回收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

D.淋巴管内的单向瓣膜保证了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后不再倒流

2.血液生化检查是临床生化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表为某人血液生化检查化验单的

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7IU/L0〜45

尿素氮14.6mg/dL6.0〜23.0

葡萄糖10.961mmol/L3.9〜6.1

甘油三酯2.211mmol/L0-1.7

总胆固醇5.15mmol/L3.1〜5.2

A.该人血糖含量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患糖尿病

B.该人总胆固醇高,可能患高脂血症,建议多吃低脂高糖类食物

C.化验单上的参考范围,说明内环境各成分的含量维持动态平衡

D.临床上也可通过测定血液中激素的含量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3.如图为氧气从红细胞运送到组织细胞被利用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通过各生物膜的方式均为自由扩散

B.根据氧气运动方向,氧气浓度最低处应为⑥的内部

C.整个过程要穿过6层磷脂分子

D.氧气从①到⑥的整个过程不消耗能量

4.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

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

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下列稳态失调与相应疾病间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感冒发烧,食欲不振-体温过高,酶活性降低

B.高原反应-机体散热受阻,致使散热量小于产热量

C.中暑-机体体温调节失衡,水盐平衡失调

D.尿毒症-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

6.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稳态是指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恒定状态

B.细胞依赖于内环境,但并不参与内环境的形成与维持

C.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能为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D.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现象

7.下列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第2页,共39页

A.HO和NaOH溶液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实验材料

C.从加入HC1或NaOH溶液后的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更像是缓冲液

D.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滴数为纵

8,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描述,不完善的是()

A.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B.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C.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保持相对稳定

9.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

A.轴突一树突一细胞体B.轴突一细胞体一树突

C.细胞体一树突一轴突D.树突—细胞体一轴突

10.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主神经系统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

B.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弱势,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C.部分自主神经系统完全自主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作用通常相反,不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

11.下列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A.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数量是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

B.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C.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靠神经元就能完成

D.支配骨骼肌运动的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脊髓

12.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蛛屈肌反射活动。如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

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

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L感受器

2.传入神经

3.神经中枢

4.传出神经

5.效应器(肌肉)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3.如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g、h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且B点与g点和h

点的距离相等,分别刺激A、B和C点,则电流计f偏转的次数分别是()

神经细胞d神经细胞神经细胞b

14.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15.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

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

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般是非条件反射

16.下列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叙述,错误的是()

第4页,共39页

A.两者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

B.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C.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

D.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17.给狗喂食会引起狗分泌唾液,但铃声刺激不会。若在每次在铃声后立即给狗喂食,

这样多次进行后,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食物引起味觉的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与食物引起液分泌的反射弧不同

D.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18.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如图中箭头表

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2、4、3、4

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4、2、4

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1、4

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4、2、4

19.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甘氨酸受体结合

后,能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甘氨酸发挥完作用后能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下列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对甘氨酸的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B.突触前膜释放的甘氨酸经扩散作用通过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

C.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能引发Na+内流

D.甘氨酸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20.如图甲表示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电表M的两个电极均在细胞膜外侧,电表N

的两个电极在细胞膜两侧,其中某个电表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9

9时间(ms)

V

)

图甲图乙

A.无刺激发生时,电表M测得的电位为-70Mv

B.刺激P点后,电表M和N的指针都将偏转一次

C.图乙ac阶段细胞膜两侧K+的浓度差在减小

D.将图甲细胞放在低Na+溶液中,图乙中c点将上移

21.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兴奋及开心的信

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目前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吸毒者把可卡因称

作“快乐客”。如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多巴胺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膜内是正电位

B.“瘾君子”吸食毒品后,表现出健谈现象与吸食者大脑皮层言语中枢H区兴奋

性过高有关

C.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后经多巴胺转运载体重新运回突触小泡

D.由图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可卡因与多巴胺的运载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

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从而增强并延长多巴胺对脑的刺激,

产生“快感”

22.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的21?段=z段;图乙是突触放大模

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6页,共39页

A.刺激b处,a、c处可在同一时刻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借助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C.兴奋从d到e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刺激c处,肌肉和e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23.如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通

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

B.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C.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的兴奋产生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24.成年人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

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膀胱逼尿肌接受兴奋后收缩,产生排尿反射。逼尿肌收缩

时,又刺激牵张感受器,引起膀胱逼尿肌反射性收缩,直至膀胱内尿液被排空,相

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大脑皮层

A.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④―脊髓-②一大脑皮层产生尿意

B.截瘫病人(脊髓受伤)导致①②受损,无法完成排尿

C.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排尿,交感神经兴奋使排尿停止

D.成年人能根据环境情况适时排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25.有一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或表现出吐字不清、头疼、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广场

恐惧症患者害怕前往公共场所,每到公共场所就会出现焦虑、心慌、呼吸困难、肌

肉紧张、坐卧不宁、恶心、便意、尿频等症状。下列推断假说不合理的是()

A.有些神经系统症状可以由其他系统疾病引起

B.神经系统的疾病会有其他系统或器官的症状

C.广场恐惧症患者发病时,自主神经系统正常

D.广场恐惧的表现与中枢神经系统多个部位有关

26.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控存在着分级调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进行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射将不能进行

C.自主神经系统不受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的控制

D.内脏活动只受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的单一控制

27.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运动区中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

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中间部

B.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舌咽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

D.分辨精细的部分如手,在运动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大

28.我们对暂时使用的电话号码需要记录下来以防遗忘,对自己亲人的号码却张口就来。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第8页,共39页

A.书写电话号码需要大脑皮层的W区参与

B.暂时使用的号码容易遗忘是因为它属于感觉性记忆

C.亲人的号码需要不断运用和强化才能张口就来

D.对号码进行注意才能将瞬间记忆转化为永久记忆

29.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具有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与新知识掌

握、考试检测等有关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新知识学习过程中某些瞬时记忆可能因没有注意而发生丢失现象

B.若某同学能看懂听懂英语却不能书写英语单词,受损部位在H区

C.短期记忆与海马区有特别的关系,而长期记忆则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语言功能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包括听、写、读、说

30.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当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疾病、死亡等情况

时,常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而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抑郁.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抑郁通常是短期的,可以调节的

B.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减少患抑郁症的可能

C.抑郁如果持续超过两周以上,应该咨询心理科医生进行抑郁症心理治疗

D.抑郁症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严重时甚至会使患者产生自残或自杀

等消极行为

31.图为各级中枢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成年人有意识“憋尿”的相关中枢是③,婴儿经常尿床的相关中枢是⑤

B.①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的节律控制有关

C.某人因撞击损伤了②部位可导致呼吸骤停

D.③中某些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能支配①、②、④和⑤中的某些中枢

32.下列关于兴奋剂和毒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奋剂和毒品大多是通过突触来起作用的

B.兴奋剂能增强人的兴奋程度、提高运动速度

C.吸食兴奋剂或毒品可使人产生依赖性,并上瘾

D.吸食可卡因后会减少突触间隙的多巴胺

3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B.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C.下丘脑是体温、呼吸、水盐平衡等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

D.两个神经元之间具有突触结构,它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和突触

小泡等

34.下列有关排尿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和效应器都位于膀胱

B.成人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

C.婴儿尿床与大脑皮层发育不全有关

D.高位截瘫患者既能产生尿意又能排尿

35.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36.课堂上,听到老师点名后学生立刻站起来,完成该动作所需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类型

分别是()

A.反射弧:非条件反射B.反射弧;条件反射

C.脊髓;条件反射D.大脑;非条件反射

37.2011年11月8日,因醉驾造成四车连撞,四人受伤,而被判六个月拘役的著名音

乐人高晓松获释。近年来醉驾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醉酒之人往往语无伦次、

呼吸急促、行动不稳,以上生理活动与下列哪些结构有关()

A.大脑脑干小脑B.大脑大脑脑干

C.大脑下丘脑小脑D.大脑小脑脑干

38.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D.体液调节

39.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第10页,共39页

A.若某人患镰状细胞贫血,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⑤中渗透压过低时,会导致组织水肿

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疱,该水疱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40.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02、CO2、血红蛋白、H+、Na+

B.消化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尿素

D.K+、葡萄糖、氨基酸、尿素、H2O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41.根据神经系统部分结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其上分布着许多重要的中枢,如⑥

和⑦分别是躯体运动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以及控制

机体的外,还具有、、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盲人“阅读”盲文,首先要通过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

理解盲文含义,则要通过中枢完成。

(3)大脑皮层S区受损,将会导致病人。

42.据如图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图中的(只写字母)。它的pH通常

在之间,某人喝了较多食醋后pH没有太大变化与它含等物质有关。

(2)人体患流感后出现发烧现象,通过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可恢复正常体

温。

(3)A中的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表示的外,还应有oA和B的交换

是通过结构进行的。

(4)过程e和f的渗透方向的不同之处在于:。

(5)E与A相比,E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43.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N是感受器,其神经末梢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

化为。

(2)图乙中的②表示,它的形成与(细胞器)有关,物质③对突触

后膜的作用效果是«兴奋在突触小体内由_____信号转化为信号。

(3)在乙图方框处用箭头画出兴奋传导的方向是,或一或一t)简述

理由。O

(4)假如丙图中的丫来自甲图中的A,丙图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受到

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丫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作用;

但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

具有作用,导致效应器不产生相应反应,这又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神经

中枢要接受的控制。

44.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④为,图中虚线所围成的部分属于反射弧中的。

(2)图中所示神经突触有处;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该结构的数目

将(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第12页,共39页

(3)图中A、C和D箭头表示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错误的是

处(填箭头旁字母)。

(4)E、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如果在E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计,

给予B点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发生次偏转,原因是o

刺激B点时;B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B点与未兴奋部位形成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中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据此可知,淋

巴液中蛋白质含量明显少于血浆,A正确;

B、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汇集到淋巴管,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的下静脉汇入血

浆中,进入心脏,参与血液循环,因此,正常情况下,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

和血浆,B正确;

C、淋巴是组织液单向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的,因此,淋巴管管壁通透性变大便于其回

收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C错误;

D、淋巴管内的单向瓣膜保证了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后不再倒流,然后淋巴液在淋巴管中

流动,最后进入血液循环,D正确。

故选:Co

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

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为: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

组织液的一部分还可以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经过淋巴循环通过左右锁骨下

静脉进入血浆。

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的关系,对于相关概念的理

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A、该人血糖含量超标,可能患糖尿病,而胰岛素能够降血糖,因此,一

般建议注射胰岛素治疗,A正确;

B、该人甘油三脂高,可能患高血脂症,同时其血糖也高于正常值,因此,建议多吃低

脂低糖类食物,B错误;

C、结合分析可知,化验单上的参考范围,说明内环境各成分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C正确;

D、激素的含量在内环境中是相对稳定的,因此,临床上也可通过测定血液中激素的含

量来作为诊断疾病的病因的依据,D正确。

第14页,共39页

故选:Bo

题表分析:表中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其中尿素氮、总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

含量在正常参考范围内,而血清葡萄糖、甘油三脂超过了参考范围,说明该人可能患糖

尿病和高血脂。

本题结合图表数据,考查稳态的生理意义,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

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答案】C

【解析】解:A、氧气通过生物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A正确;

B、⑥为线粒体,是利用氧气的场所,所以是氧气浓度最低的地方,B正确;

C、氧气从红细胞出来经过1层细胞膜,再穿过毛细血管壁(单细胞)经过2层细胞膜,

进入组织细胞膜经过1层细胞膜,再进入线粒体(双膜)中穿过2层膜,共穿过1+2+1+2-6,

一层生物膜具有两层磷脂分子,所以整个过程要穿过12层磷脂分子,C错误;

D、氧气从①到⑥的整个过程通过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Co

题图分析:氧气从红细胞中出来,经过血浆,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再经过组织液,穿

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中后进入线粒体被需氧呼吸利用。氧气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

散,不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协助。

理解和掌握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过程以及各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解答此

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①、由图示可知,A、B、C、D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①错误。

②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即神经细胞之间的组织液,②正确。

③由于血浆渗透压的维持主要是血浆蛋白和无机盐,所以A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③错

误。

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蛋白质水解酶一般存在于消化液、溶酶

体中,④正确。

故选:Bo

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叫体液,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为组织液、血浆、淋巴,

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少于于组织液渗回组织液渗入的量,因为组织液渗入淋巴是单向的

组织液渗入血浆是双向的。所以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细胞内液,D为淋巴。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其中突触间隙是神经细胞(组织细胞)之间

的液体。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间的物质交换,能

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

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5.【答案】B

【解析】解:A、感冒发烧时,食欲不振,是因为体温升高,酶活性降低,导致代谢活

动紊乱,A正确;

B、高原反应是人体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病理性反应,但散热量等于产热

量,B错误;

C、中暑-机体丢失大量水和无机盐,导致水盐平衡失调,C正确;

D、尿毒症是肾脏发生病变,无法排出体内多余的尿素、水、无机盐等代谢废物和有毒

物质,D正确。

故选:B„

关于“内环境稳态及调节”: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

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和意义,

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6.【答案】D

【解析】

第16页,共39页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

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入体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

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解答】

A、稳态指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状态,A正确;

B、细胞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与维持,B错误;

C、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C错误;

D、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现象,D正确。

故选:D。

7.【答案】D

【解析】解: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A正确;

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另种实验材料,

否则会造成实验误差,干扰实验结果,B正确;

C、结果显示,生物材料中加入盐酸或NaOH后变化情况与缓冲溶液很接近,由此说明,

生物材料更像缓冲溶液,C正确;

D、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量为横轴,以pH为纵轴,D错误。

故选:D。

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

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

况下,机体能通过缓冲物质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是新课程标准中建议的一项探究实验活动,旨在使

学生能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

如何维持pH稳定的。

8.【答案】D

【解析】解:A、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A正确:

B、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B正确;

C、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正确;

D、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D错误。

故选:D。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

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

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

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9.【答案】C

【解析】解:A、兴奋可以由前一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神经元的树突,再由树突传

导至该神经元的细胞体,A正确;

B、兴奋可以由前一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再由细胞体传导至该神

经元的树突,B正确:

C、兴奋可以由前一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树突,但不能传递到下一神经元的轴突,C

错误;

D、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可以从树突传导至细胞体再传导至轴突,D正确。

故选:Co

突触的类型有两种,分别是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

第18页,共39页

本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类型及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

与运用.

10.【答案】A

【解析】解:A、自主神经系统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因为其功能不受

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A正确;

B、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是兴奋的,而此时副交感神经被抑制,即交感神经

活动占据优势,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弱势,B错误;

C、自主神经不受意志支配,但受脑的控制,部分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C错误;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作用通常相反,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D错误。

故选:Ao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

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

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

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

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组成,识记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系统各组成之间的联系是解答本

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A、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比神经元多,大约是神

经元数量的10〜50倍,A正确;

B、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B正确;

C、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一起,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C错误;

D、支持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脊髓,属于低级中枢,D正确。

故选:C。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

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内有细胞核,位于灰质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

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

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

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冲动。

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组成,旨在考查考生对神经胶质细胞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12.【答案】A

【解析】解:突触的结构决定了反射弧结构中的兴奋总是沿“感受器一传入神经一神经

中枢T传出神经一效应器“单向传递的。A点与效应器之间不需要经过突触传导,所以

刺激A点,都会引起肌肉收缩,与药物无关。而B点到效应器之间必须经过突触传导,

将药物放在C点(突触间隙),刺激B点肌肉不收缩,而将药物放在A点(神经纤维),

则不影响B点到效应器的传导,说明此药物“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所以①③正确,

故选:Ao

根据题意,要验证这种药物仅对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必须在神经纤维和突触

上分别用药物处理,药物处理部位须位于刺激点和效应器之间,然后刺激感受器,观察

效应器,观察效应器的反应,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药物阻断反射活动的实验设计,意在考查学生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

的能力和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13.【答案】B

【解析】解:①结合题图可知,刺激A点,兴奋可传递到电流计的h极,不能传递到电

流计的g极,所以电流计f只能偏转1次;

②结合题图可知,刺激B点,兴奋可传递到电流计的h极,不能传递到电流计的g极,

所以电流计f只能偏转1次;

③结合题图可知,刺激C点,兴奋可先传导到电流计的g极后传递到电流计的h极,所

以电流计f可偏转2次。

故选:Bo

1、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由传入

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可把外周的神经冲

动传到神经中枢里)、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

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效应

第20页,共39页

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可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

起肌肉或腺体活动)五部分构成。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方式传导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

进行的,此突触部位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T化学信号-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

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

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兴奋在突触传导过程中有电信号

T化学信号-电信号转变的过程,所以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

4、分析题图:题图是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g、h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且B点

与g点和h点的距离相等,此反射弧的感受器为皮肤细胞a、效应器是细胞e.

本题结合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的知识,考生识记反射

弧的结构,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结构的名称;掌握神经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

传导过程和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C

【解析】解: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A错误;

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B错误;

C、结构④为效应器,其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正确;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错误。

故选:Co

分析题图: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中①神经中枢、②传入神经、③传出神经、

④效应器、⑤感受器.

本题考查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

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

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等知识.

15.【答案】B

【解析】解:A、排尿反射是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望梅止渴

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A错误;

B、学生听到铃声赶往教师,是具体信号刺激下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一种条件反

射,随信号的刺激或消失而改变,B正确;

C、非条件发射也需要神经中枢的参与,只不过是比较低级的神经中枢,C错误;

D、高级中枢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控制的是条件反射,D

错误。

故选:Bo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

脑皮层的参与。

本题主要考查反射的定义和运用,熟记住相关知识点是关键,难度不大。

16.【答案】D

【解析】解:A、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A正确;

B、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B正确;

C、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非条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C正确;

D、条件反射的形成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非条件反射的形成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在脊髓的参与下即可完成,D错误。

故选:D。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条件反射

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本题考查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

度不大。

17.【答案】B

【解析】解:A、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没有经过大脑皮层,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

确;

B、食物引起味觉的产生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B错误;

C、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属于

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故其反射弧不同,C正确;

D、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

故选:B。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条件反射

第22页,共39页

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本题考查反射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18.【答案】D

【解析】解:A、当刺激神经纤维产生兴奋时,膜的两侧发生电位变化,兴奋沿刺激点

向神经纤维的两侧传导。在a点左侧刺激,此时a、b两点是未兴奋点,电荷分布如图4,

然后a、b两点依次兴奋,见图中2、3情况,最后a、b两点电位归为静息电位,A正确;

B、在b点右侧刺激,此时a、b两点是未兴奋点,电荷分布如图4,然后b、a两点依次

兴奋,见图中3、2情况,最后a、b两点电位归为静息电位,B正确;

C、在a、b两点的中央刺激,兴奋向两侧同时等速传导,所以会出现图1和4的情况,

C正确;

D、如果刺激点在a、b两点的中央偏左,所以a点先兴奋,电位如图中2情况,b点后

兴奋,电位如图中3情况,D错误。

故选:D。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

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

方向是双向的。

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

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9.【答案】C

【解析】解:A、突触前膜对甘氨酸的释放过程属于胞吐,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A

正确;

B、神经递质是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的,B正确;

C、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不能引发Na+内流,C

错误;

D、氨基酸一般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甘氨酸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的过程需要

载体蛋白的协助,D正确。

故选:C。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

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胞吐释放递

质(化学信号),递质在突触间隙经过扩散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

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电信号)的变化,使得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

抑制;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

能是单方向的。

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产生的原因,掌握神经冲动在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20.【答案】B

【解析】解:A、无刺激发生时,电表M测得的电位为OMv,A错误;

B、由图示可知,刺激P点后,电表M和N的指针都将偏转一次,B正确;

C、图乙ac阶段是Na+内流产生的,细胞膜两侧的Na+浓度差在减小,C错误;

D、将图甲细胞放在低Na+溶液中,图乙中c点将下移,D错误。

故选:B..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

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

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及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答案】B

【解析】解:A、多巴胺与受体结合,使得突触后膜兴奋,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即膜内

是正电位,A正确;

B、瘾君子”吸食毒品后,表现出健谈现象与吸食者大脑皮层言语中枢S区(运动性语

言中枢)兴奋性过高有关,H区是听觉性语言中枢,B错误;

C、图中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后经多巴胺转运载体重新运回至突触小泡,C正确;

D、可卡因与突触前膜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收入细胞,导致其与后膜受

体持续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产生“快感”,D正确。

故选:Bo

第24页,共39页

据图分析:①表示突触小泡,多巴胺代表神经递质: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

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得突触后膜兴奋,即使人产生愉悦感.可卡因与突

触前膜上的载体结合,使得多巴胺起作用后不会被转运载体运回细胞,使得下一个神经

元持续兴奋.

本题结合某类突触的信号传递的示意图,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要求考生掌握神

经冲动的产生过程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了解语言中枢、甲状腺激素和

肾上腺素的功能,难度不大.

22.【答案】B

【解析】解:A、据图分析,刺激b处,A与B在同一神经元上,b与c在突触前神经

元和突触后神经元上,由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具有突触延搁,所以a处可先于c处

检测到膜电位变化,A错误;

B、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是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

正确;

C、兴奋从e到d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变,C错误;

D、刺激c处,兴奋不能从d传递到e,不能使肌肉和e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D

错误。

故选:B„

据图分析:图甲中,a表示传入神经,b表示突触,c表示传出神经。图乙中,e表示突

触前神经元,d表示突触后神经元;①表示突触后膜,②表示突触间隙,③表示突触小

泡。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意在强化学生对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特

点,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23.【答案】C

【解析】解:A、乙神经元兴奋,释放5-羟色胺,5-羟色胺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

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抑制丙神经元兴奋,A错误;

B、乙酰胆碱和5—羟色氨属于不同的神经递质,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乙酰胆碱和5-

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同,B错误;

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只能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不会影响甲到乙

的兴奋传递,c正确;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乙酰胆碱不能正常释放,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

位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Co

1、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

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

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

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变。

2、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根据突触小泡的移动方向可以判断

兴奋的传递方向是甲一乙一丙。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突触的结构和兴奋的传递,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能力,同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和图文转化的能力。

24.【答案】B

【解析】解:A、大脑皮层产生尿意的途径是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④传入神经一脊

髓,脊髓再通过神经②传导大脑皮层,A正确;

B、截瘫病人(脊髓受伤)导致①②受损,脊髓失去高级中枢的调控,但是脊髓的控制

下仍可以完成排尿反射,B错误;

C、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膀胱缩小,交感神经兴奋使排尿停止,C正确;

D、成年人能根据环境情况适时排尿,体现了大脑皮层对排尿反射的控制,也就体现了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正确。

故选:B。

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脊髓等低级中枢的反射活动会受到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反射弧的组成,掌握膝跳反射的过

程,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难度不大。

25.【答案】C

【解析】解:A、新冠病毒主要是感染呼吸系统,但是一部分感染者出现了吐字不清、

头疼、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症状,说明有些神经系统症状可以由其他系统疾病引起,A正

确;

第26页,共39页

B、广场恐惧症患者到公共场所就会有呼吸困难、尿频等,这些症状设计到呼吸系统和

泌尿系统,B正确;

C、根据题意,广场恐惧症患者会出现便意、尿频等症状,正常情况下,大脑可控制大、

小便等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活动,出现这些症状说明自主神经系统处于失控状态,C错

误:

D、广场恐惧的表现与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脑干、脊髓等多个部位有关,D正确。

故选:Co

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

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

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