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学习要有科学的方法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因素很多,例如学习目的、学习
态度、学习方法、先天遗传素质、后天身体状况、教师与家长教育水
平高低以及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校园小环境与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原
有知识基础好差以及智力、能力强弱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
是想学(目的态度);二是会学(学习方法)。可以说,所
有学生在刚进校的时候,都是想学的。但是,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
同是那几个老师所教,使用统一课本,入学时基础差不多,过了一段
时间,成绩就会出现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
初二年级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就是典型的例证。什么原因呢?通过调
查研究发现,虽然开始个个想学好,但是有的会学,有的不会学。会
学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
更加想学。越想学知识越增加,智力越发展,能力越提高,成绩越拔
尖,形成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暂时不
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进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
努力是可以赶上去的。如果任其发展,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会
越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容易赶上了。那时就会
对学习失去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差,继而在思想上产生
一种对自我能力的怀疑,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子,对学习完全失去
了信心,厌恶、害怕甚至拒绝学习。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必将成
为学习上的失败者。分析这两种学生的发展过程,前者走的是:想学
会学——更想学的路线,后者走的是:想学——不会学一不想
学的路线。两条路线起点相同,分歧点就在学习方法上。
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对广大
青少年学生来说,确是至关重要的。
什么叫学习方法?就是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式或途径。只
要在学习,就必然采用某种方法:这种方法是科学的还是不科学的?
是主动学习掌握的还是无意之中形成的?对促进学习成绩上升、学习
能力提高,作用是大还是小?只是没有想过,或虽想过但没有认真注
意和研究罢了。通过调查和观察,就会发现,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
式,是多种多样的。
上课前,有的学生对老师这堂课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坐等
老师上课讲解,老师讲什么就听是什么,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显
得呆板被动,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学生课前认真预习,
听课时有的放矢,对预习发现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的地方细听详记、
思考理解,当堂掌握,在学习中较好地发挥了主体作用。同是预习,
方法也不一样。有的看起书来,象是看小说似的,不大容易发现问题,
更难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即使发现什么问题,也不停下来问个为什
么,不去追根求源搞清楚;有的看书时动手又动脑,把新课中的旧概
念、旧知识查个水落石出,对新课中的问题能理解的就当时弄通,弄
不通的就记下来,等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听老师分析讲解。
课堂上,有的学生全神贯注,专心听讲;有的分心走神,瞌
睡打盹。同是听课,有的象架录音机,全听全录;有的象个速记员,
边听边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一大堆;有的以听为主,边听边思考,
有了问题记下来;有的干脆不记,只顽听讲;也有的边听讲边划书边
思考。同样是思考,有的思考当堂内容,有的思考与本课相关的知识
体系,有的思考教师的思路,有的拿自己的思路与教师的思路相比较。
下课后,有的学生抢做作业,作业一完,万事大吉;有的先
回忆复习课上讲的内容,然后看书整理笔记,把教材充分理解掌握了,
才开始做作业。有的课上未听懂,下课也不问,随它去了,玩得天晕
地IJLEQ2I
同样,在看参考书、做习题、阶段总结、考前复习以及考后
分析等其它环节上,也都存在着种种不同的做法。
以上是从每个具体学习环节上看的。如果从学习整体过程上
看,也是形式多样,方法各异。有的先预习后上课;有的不预习就上
课;有的只重视上课,课后抄抄作业就算;有的课上未听好,课后一
头钻进作业堆里面;有的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也
有的课前认真预习,课上专心听讲,课后及时整理,独立完成作业,
按期做好阶段复习总结;还有的定有周密的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时
间,科学地进行预习、听课、作业、复习、总结,考试时胸有成竹,
每考必胜......
以上方法是怎样来的呢?通过调查可知,来源与五个方面:
(1)向别人学的;(2)自己摸索“悟”出来的;(3)同学之间研
究切磋得来的;(4)老师断断续续指点的;(5)从某些书中受到
启发的。不管从哪个方面得来的,难免是片面体会或“一孔之见”,往
往属于经验型,带有片面性,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适用性。需要教
者帮助找到一种便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哪儿呢?近几年,笔者共问卷调查了一万
多名(8000名初中生,2000名高中生,540名中师生)成绩较好的
学生,并分别邀请其中成绩拔尖、学习有法的同学开了几十次座谈会,
让他们介绍学法,总结经验,探求规律。大家倾向一致的意见是:每
天六节课中的新授课,都要按照:预习——上课——整理一^作业
这四个步骤组成的环节滚动一次。一个章节结束,都要进行系统复习
总结这一步骤,使每课时的小环环环相扣,形成整体,不仅如此,他
们在每个步骤上都有许多具体做法和严格要求,对可能出现的不同情
况,也都有得力的措施。把这些做法、要求和措施集中起来,把前四
个步骤称为环节,构成完成每一课时的学习不可缺少的四环,加上最
后一个步骤,合称“四环一步”。按照这一过程去学习,并在学习过程
中,按每一环节和步骤上的科学方法去做,就称为“四环一步”学习法。
如果从一个阶段或一个章节来看,教师在教几个课时之后,
一般要按章节,按单元把所学内容联系起来复习总结一次,学生也往
往要根据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进行复习总结,使自己的知识前后衔
接,融汇贯通,达到系统掌握之目的。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过程应由每一课时的四大环节加上阶段
系统复习总结这一必要步骤组成,“四环节”以上课为中心,每天必做;
“一步”按章节,分单元进行。四环节一步骤节节相连,步步相通,构
成了学习过程的有机整体。预习是起始环节。为上课扫清障碍,开辟
道路,做好知识上的准备;上课是中心环节,既是预习的目的,又是
对预习的检验,同时对下面几个环节起到关键作用;课后整理消化是
中继环节,是上课的延续和加强,又为顺利做作业创造条件;独立完
成作业是深化环节,既巩固前面的成果,又为阶段复习提供了典型材
料系统复习总结是贯通步骤,是对本阶段诸课时学习的回顾与总结、
提高与升华,又为转入下一阶段学习奠定了基础。“四环一步”缺一不
可,否则,就使学习过程中断,破坏学习的连贯性和方法的整体性。
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符合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心理过程,又与教师
教的过程相配合,相辅相成,浑为一体,符合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第二讲认真预习初步加工
预习,即课前自学。是学习新知识的起始环节。一般指在
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为上课
做好知识上的准备的过程。
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1)课前预
习。是在老师讲课以前,先自学下一节课要讲的新内容;(2)阶段
预习。指预习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范围往往是一章或几章,需要
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才能进行;(3)学期预习。指开学前在假期里,
把新学期的教材先自学一遍。这三种预习,一个比一个线条要粗。
课前预习有以下几点好处:
1.预习可以提前消灭听课中的“拦路虎”。
通过预习,必然会有部分内容弄不懂。为什么看不懂呢?原
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掌握好有关的旧知识,也可以说没有掌
握好新课的预备知识。预习就象“火力侦察”,可以发现知识上的薄弱
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不使它成为听课时的“绊脚石”。
这样,在学习和理解新知识时就会很顺利。有的学生之所以听讲效果
差,有一条原因,就是没有准备好听课前所必需的旧知识,从而给听
课带来了各种困难,很难做到当堂理解。结果上课时间被白白浪费。
而预习,就可以避免这种被动局面的出现。例如,课前预习到初一数
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一节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解
一元一次不等式就是求这个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它的一般步骤与解
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但一定要注意当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
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如果不预习,上课时老师又不复习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直接讲“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
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的内容,有的同学就会听不懂。如果停下来,
去问同学或查书,就会耽误了听课,结果,一步掉队步步掉队,再听
也接不上了。这节课可能弄得心烦意乱,毫无成效。如果在预习过程
中及时补上旧知识,上课听讲,接受新知识就会比较顺利。
2.预习可以提高听讲水平。
一般说来,预习不可能把新教材全都理解了,总会遗留下一
些不懂的问题,盼着上课时解决。这样听讲目的明确,态度积极,注
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讲效果好。比那些老师讲什么听什么、主观上没
有思想准备、没有重点、没有具体目标的学生,要主动得多。当老师
讲到自己预习时已经理解的部分时,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要看老师
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拿自己的思路与教师或同学的
思路进行比较,看教师或同学高明在什么地方,不足在什么地方,自
己还有哪些理解不够的地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假定书上有一道
题,有A、B、C三种解法,你预习时掌握了B种解法。课堂上老师
把问题提出后,你就会胸有成竹地期待着,看老师或同学是怎样做的。
如果有同学用C种方法解时,就可以举手提出你的B种解法,因为你
的解法比较高明,教师、同学都会向你投来赞赏的目光,你心里就会
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感。如果那个同学也用B种方法解,你会因为
与他不谋而合而高兴。如果老师在总结同学们的解法之后,提出了A
种解法,你就会感到惊喜不已,心中有顿开茅塞、别有洞天之感,佩
服老师高明,更加虚心向老师学习,拍脑袋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
这一步,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激起今后预习的欲望。可见,预习后上
课不是没事干,而是听有重点,看有“门道”,学有目标,重在思考。
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掌握新知识,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果先不预习,不管用哪种解法解,都认为对,不会产生上
面的情感体验,印象淡薄。由于盲目的听课,听和记本来就够紧张的
了,哪里还能够匀出精力来思考理解?更谈不上与教师同学比较思路
了。
3.预习可以提高笔记水平。
由于预习时看过课本,所以老师讲的内容及教师板书,书上
有没有,心里一清二楚。凡是书上有的,上课可以不记或少记,也可
以留下空白待课后记。上课时,着重记书上没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
部分,以及老师反复提醒的关键问题。这样做,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
用在思考理解问题上。有的同学课前不预习,不知教师板书的内容书
上有没有,从头抄到底,顾不上听课,更来不及思考,失去了许多宝
贵时间。后来翻翻书,原来许多内容书上都有,根本用不着按。着种
盲目性的听课,大大影响了听课的效果。
那么应该怎样预习呢?
一是要妥善安排时间。最好在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的
新课,这样印象较深。新课难度大,就多预习一些时间;难度小,就
少预习一些时间。应选择那些自己学起来吃力,又轮到新讲课的科目
进行重点预习,其它的科目大致翻翻即可。某些学科,也可以利用星
期天,集中预习下一周要讲的课程,以减轻每天预习的负担。
二是要明确任务。预习总的任务是要先感知教材,初步处理
加工,为新课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具体任务,要根据不同科目、不
同内容来确定。一般有:(1)巩固复习旧概念,查清理解新概念,
查不清、理解不透的记下来。(2)初步理解新课的这部分基本内容
是什么?思路如何?在原有知识结构上向前跨进了多远?(3)找出
书中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4)把本课后面的练习尝
试性地做一做,不会做可以再预习,也可以记下来,等老师授课时注
意听讲或提问。
三是要看、做、思结合。看,一般是把新课通读一遍,然后
用笔勾划出书上重要的内容,需要查的就查一查,需要想的就想一想,
需要记的就记。做,在看的过程中需要动手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做做本
课后的练习题。思,指看的时候要想,做到低头看书,抬头思考,手
在写题,脑在思考。预习以后还要合上书本,小结一下。做好预习工
作,还要注意几个问题。如果以前没有预习的习惯,现在想改变方法,
先预习后上课,一下子全面铺开,科科课课都搞提前预习,时间就会
不够用,弄得十分紧张,质■也未必能够有所保证。解决的办法是:
先选一两门自己学起来感到吃力的学科进行预习试点,等尝到甜头,
取得经验后,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再逐渐增加学科,直到全面展开。
二是预习应在做完当天作业之后进行。时间多时,就多预习几门,钻
得深一点;否则就少预习几门,钻得浅一点。切不可每天学习任务还
没完成就忙着预习,打乱了正常的学习秩序。前面讲过,预习、上课、
整理、作业四个环节组成了每课时的一个圆环,只有当前边一圈滚过
之后,方才能滚下面的一圈,不能因重视一个环节而打乱了圆环滚动
“轨迹”,影响其它环节的运行。三是学习差的同学,课前不预习,上
课听不懂,课后花大,时间补缺和做作业,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挤不
出时间预习。其实,这种同学差的根本原因可能就在“不预习”上,因
为前面一个圆环“欠债”,而影响了下面环节的顺利进行。这些同学在
短时间内要多吃些苦,在完成每天学习任务之后,加班个把小时预习。
这样做虽然费了时间,但上课能听得懂,减少了因上课听不慎而浪费
的时间,花在课后整理消化、作业上的时间也可以减少许多,时间一
长,运转正常了,学习的被动局面改变了,就不需要再加班了。四是
根据学习的惯性理论在各门学习成绩都很好的情况下,有特殊原因,
时间太紧,对自己擅长学科也不一定要课课预习,不是重点、难点的
章节也可以不预习。思路照样联系得上,好象铁轨上留有缝隙,火车
照样通过一样,但是距离不能太远,否则就会造成“翻车”。
上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一个中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度
过,各科知识的获取以及智力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上课这一环节完
成。从学法调查中可知:凡是学习得法、成绩好的学生都十分重视上
课这一环。凡是未学好、成绩差的同学,最主要就差在没有专心上课
上。
那么怎样才能专心上好课呢?
1.重视听讲。充分认识到老师在上课时的重要作用。教师在
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上课时表现得最充分,时而指引方向,时
而启发诱导,时而鼓劲加油,时而扶持帮助,教者始终处在学生的前
列,为学生引路导航、指点迷津。老师的分析讲解、启发点拨,不管
从内容的连续性、生动性还是从方法的系统性、灵活性,都比课后的
辅导详细得多,更是同学们自己看书远远不能比拟的。不仅如此,教
师还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不断调整教学的进度和方式。千方百
计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可以说,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走的是一条
最简捷的认识道路。每位同学应虚心向老师学习,在老师指导启发下
上好每一节课。有的同学认为,父母懂得数理化,回家补补就行了,
这些想法千万要不得,有了这些念头无意之中就会放松听课,降低四
十五分钟的效率。
2.专心听讲。课上应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
眼睛要盯着老师的嘴;看老师表情;耳朵听老师讲课的声音;头脑思
考老师所讲的内容,思路应与老师保持一致。有的同学努力这样去做
了,但是,有时听着听着,自己的思路离开了老师讲解的思路,独自
思考起来。我们说,上课向老师学习是有时间性的,千万不要丢掉这
个宝贵的机会。要尽・强制自己,使自己的思路与老师的思路保持一
致,同步前进。如果自己在老师启发下有了比较好的想法,可以在笔
记本上记下几笔,等下课后再去深入思考。在课堂上思路不可离开“向
导”,单独行动,更不能乱发奇想,思想上“开小差”。课堂上“分心”、
思想上“跑马”是学习的大敌。
3.会听门道。一般老师上课分成几个大步骤:开始复习与新
课有关的旧知识,接着引入新课,进行分析、论证、推理。启发引导
同学们理解掌握新课的内容,最后还要概括小结一下。如果是数理化
英语等科目,中间可能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练习。同学们要听得出来,
明白每一步骤讲话的目的。
另外,在听课时,有的同学从兴趣出发,对自己想听的认真
听,对那些理论性强、比较枯燥的内容就不认真听,这样也是不行的,
因为知识是有连续性的,忽视了哪一部分都会破坏知识的系统性,降
低学习效果。
4.当堂弄懂。指课堂上就要基本理解掌握所学的新内容。一
堂新课,总要介绍一些新概念、新关系、新技巧、新方法。那么,课
堂上就要搞清楚每一个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
关系。对数理化中的公式、法则、定理、定律要知道是怎样推导出来
的,以及如何变形和运用。对政史地文中的原则、要点、方法要当堂
理解和记忆。对英语中的新词、句型、语法关系要及时熟记和掌握,
当堂任务当堂完成,尽,不留尾巴,不增加课后负担。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当堂懂呢?这与个人的知识基础、理解
能力以及预习程度都有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讲到哪里,你就想到哪里,
教师讲什么问题,你就理解什么问题,教师“启",你就'发”,始终开
动脑筋,积极思考。在思考理解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
要学会处理。
一是在理解过程中出现不理解或者理解不透的地方,应争取
在老师允许下提出问题。当场把它弄懂。如果课堂上不允许停下来解
答你的问题,这时的思路就不要停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应该暂时
跨过去,继续听老师分析讲解下面的内容,等下课后再去请教老师,
把课上“卡壳”的地方弄懂。
二是有的同学由于把主要精力放在思考理解上,顾不上记笔
记。一课下来见别人记了很多,自己记的甚少,心里不踏实,怀疑自
己的学习方法不对。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记笔记是为了帮助理解记
忆的,记是手段,理解是目的。如果上课时既能理解又能记好笔记,
当然更好。如果二者之中只能顾其一的话,那么就干脆不记,以保证
专心听讲和当堂理解。等下课后,再借别人的笔记补一补。课上虽说
顾不上记,手里也要拿一支笔,当老师讲到某个问题对自己有启发时,
或某个问题不懂、或有什么好的想法时,可在纸上或书上简要地记上
几笔或画个符号,留待课后重点解决,防止关键地方或有价值的地方
漏掉。有的同学认为,不管懂不懂,先记下来,等课后再慢慢理解、
消化、吸收。本意并不错,但是一旦有了这种想法,上课脑筋不大动,
拼命记笔记,下课笔记一大本,问题一大堆。想把一个一个问题都思
考弄通,但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无行当中“欠”了帐,欠帐多了,成
绩就拉下来了,智力发展也就慢了。
5.理清思路。指自己的思路不但要跟着老师走,而且要把知
识发展思路及教师引导思路理清楚。知识发展思路,在预习时可能理
过,但不一定理清楚。上课时就应特别注意,弄清楚本节课所学的新
内容,是怎么从上节课发展来的,在本学科知识体系中处在是什么位
置,有什么作用,等等。这样理,有利于理解也有利与记忆。
教师讲课时,不但要理清知识发展思路,而且要想方设法讲
解、启发,让同学们懂,这就是教师的引导思路。怎样理清教师的引
导思路呢?一般来说,应做到如下四点:首先应认清“一条大路”,即
老师每上一节课,从头至尾所走过的路。这节课主要内容是什么,老
师开头怎样引入的,中间怎样分析引导的,最后怎么解决的,都应输
前顾后地认识清楚。其次看怎样“过关斩将”。一条大路不是直的,看
有几道弯,有几个关卡,老师带领学生怎么过去的。第三看是否步步
有据,环环相扣,每转一个鸾,每过一个关,是否顺利通达,还有没
有"含糊”的地方。第四要评价老师思路。一般来说,老师思路是高明
的,要搞清高明在什么地方,用哪些思维方式,思维过程怎样,虚心
向老师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但是,有时老师的思路不一定是最佳的,
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思路与其比较,通过比较一定受益匪浅。
有的学生课上不大注意老师的讲课思路,而偏重与记忆老师
推导、总结出来的公式或结论,认为这是一条“捷径”。其实,这是一
条“死路”。因为学习是为了达到增长知识和发展智力这两个目的,跳
过认识事物的艰苦思考过程,死背结论是记不住的。就是记住一些,
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死知识。死知识忘得快,又不能用于解
决问题,更谈不上发展智力。
6.抓住关键。指抓住本节课知识内容上的关键和学科特点上
的关键。知识内容上的关键因学科及具体内容而异。一般而言,基本
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关系式是关键,当老师讲到这些关键地方,你
一定要特别注意,紧抓不放。例如讲到“勾股定理”一节,一定要抓住
定理的内容(怎么回事?)定理的证明(怎么来的?)定理的应用(怎
么用的?)这些关键的地方抓住了,十分有利于定理的理解和掌握。
对于学科特点,不少同学往往容易忽视,不管上什么学科的
课,总是“听、记、想”,不懂抓住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例如,有的
学生,外语课上不愿意跟着老师大声朗读,做分组实验时,自己不动
手,光看别人做,自己抄个结果;老师做演示实验时,不注意在老师
指导下进行观察和思考,只是看热闹,这些都是未抓住学科特点学习
的具体表现。长此下去,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实际上,各门学科的
内容体系、发展思路、训练要求及教的方法各有特点,学习中非抓住
这些特点不可。例如,生物课经常使用实物模型、标本和挂图进行教
学,物理和化学课,则经常要做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来认识物质的理
化性质,因此,在上物理、化学、生物课时要特别注意观察和实验,
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
律。代数的内容体系是通过运算种类的增加和数域的扩大来展开的,
几何的内容是通过由简单的图形到复杂图形的认识逐步深入的,学习
时就要抓住知识发展脉络,通过大■演算、证明等练习,获得数学知
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语文和外语课就完全不同了,主要学习字、
词、句、章节等基本知识,并通过听、说、读、写来提高阅读和写作
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和文字。
第四讲及时整理理解消化
下课后,有的同学就忙着做作业,课间十分钟也不休息。自
习课上,作业多纪律就好,作业少纪律就差。课上听得很好,甚至还
有什么好的想法,但几天就忘了。这些现象,都说明还有一部分学生
忽略或不重视课后整理、理解消化这一环节。按照正常学习程序,下
课后,应把当天所学内容及时复习整理、理解消化吸收。具体地说,
应做好下面四件事:尝试回忆、看教科书、整理笔记和看参考书。
1.尝试回忆
就是独立地把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回想一遍,逼着自己专心
致志地去动脑筋。象过电影一样,在头脑里“重映”上课时的一幕又一
幕,理解、消化一个又一个关键问题。好比牛吃草反刍那样,吃的时
候为了抢速度,狼吞虎咽地吃下去,其中有“夹生”或“生吞活剥”的地
方,休息时,再把食物回到口腔里,细细地加以咀嚼。
尝试回忆的好处:一是可以检查当天听课的效果。如果自己
能回忆出全部或大部分内容,就说明自己预习和上课的效果是好的。
如果大部分回忆不出来,或关键的地方回忆出现中断,思路连不起来,
就应当及时寻找原因,改进预习和上课的方式方法。二是可以提高自
己的记忆能力,培养爱动脑筋的习惯。因为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
的思维活动,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动脑筋思考。使学生的知识在大脑
中“重现”。使其显得突出、显眼、深刻,起到巩固强化记忆的作用。
经常这样回忆,不仅记忆力大增,而且能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三
是能提高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回忆是学习成果的无声表达,如
果表达不出来,自然会很着急地看书翻笔记,自觉地把遗忘部分作为
重点来看。从而使看书和整理笔记有了明确的目的,提高积极性。
那么,怎样进行尝试回忆?
第一,回忆预习的经过。有哪几个新概念,哪些地方懂了,
哪些地方当时还未懂,自己是怎么查的,怎么记的,怎么想的。
第二,回忆上课的经过。老师是怎样引入新课的,自己懂的
部分老师是怎么讲的,自己理解与教师讲的是否一致?自己不懂的部
分老师又是怎么讲的,关键的地方老师又是如何启发、引导点拨的?
为什么自己预习时弄不懂,老师比自己高明在什么地方?
第三,回忆刚学的知识,是否真正理解,知识点是否衔接?
尤其是理科内容,新知识是如何从旧知识推导或引入的,思路是否贯
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哪些联系?
回忆时,可以边回忆边对照课本和笔记,也可以先全部回忆
一遍,把回忆不起来或理解不透的地方记下来,一起看书、查笔记,
或请教别人把它弄通弄懂。
2.看教科书
尝试回忆后,不管你回忆起来还是回忆不起来,都应该从头
至尾、逐字逐句地看教科书。丝毫马虎不得,要一面看书、一面思考。
因为这时已不是初次看书,而是在预习、听课和回忆的基础上进行的,
所以可以全面过目,重点思考。对前面环节中已经理解和记住的部分,
不必再花很多的时间,要在那些回忆不起来、思考不连贯、理解不深
的地方多花些时间,直到彻底弄懂记住为止。
看书时,可用彩色笔把书上的重点、新概念、关键地方、容
易忽略之处勾划出来。在书的四周空白处,可以记上一些自己的简要
体会、高度概括课文内容的语言以及有利于记忆、带有提示性的语句。
如果书上写不下,也可以写在一张纸上,贴在书上的眉头或边角上。
以便今后看书时,从这些地方迅速得到启示,回忆起书中的主要内容
和关键之处。有的同学平时只重视做题目,而不重视看教科书,事实
上,这是舍本求末。近几年高考和中考之后,有许多同学说:“都是
书上的题目,太浅了,所以我未考好。”这些同学吃的就是不重视看
教科书的亏。教师教书有句至理名言:“以纲(教学大纲)为纲,以
本(教科书)为本。”同样,这对同学们的学习也是适合的。
3.整理笔记
整理笔记,主要是把上课时未记下的部分补起来,把记得不
准确的地方更正过来,把次序颠倒、逻辑顺序不清的地方整理一番。
笔记的内容应当简练明白,提纲携领,详略得当。一般来说,笔记的
主要内容有:(1)预习时,发现自己掌握不太好或已忘了的旧概念、
定理、公式等。(2)预习时发现的问题或体会。(3)自认为的重
点、难点、关键。(4)听讲看书时自己悟出的重要体会。(5)新
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或结合点。(6)容易发生错误和混淆的概念。
(7)补充书上或老师讲课中的不足。(8)从参考书上摘录下来的,
对本课内容有极强针对性的材料等。
如果平时每课都把笔记整理好,阶段复习就有稽可查了,打
开笔记本要有尽有,检检顺顺就行了。一旦复习考试,花点儿时间把
笔记本翻翻,眉目清楚、中心突出重点、难点、关键地方一目了然,
大大省去了考前突击查找资料,重新思考,临时归纳总结所花的时间。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理笔记是把知识深化、简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带有浓厚的
个人色彩和特点。经过整理的笔记无疑是一份珍贵的复习资料,应该
妥善保管,以备需时之用。
4.看参考书
现在参考书很多,有的学生不加选择,乱看一气,实在是利
少弊多。因为参考书是根据读者的不同层次从理解问题的不同角度,
围绕要解决的不同问题而编写的。有的参考书内容超纲,或深或浅,
还有少数参考书粗制滥造,错漏百出。乱看参考书犹人把自己带入山
高路险的歧途上跋涉,事倍未必有功半,危害甚大。
那么,是不是就绝对不可以看呢?也不是,看看适宜的参考
书还是很有益处的。特别是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该多看一些参考
书。问题在于看什么样的参考书和怎么看。下面提几点意见供同学们
参考。
(1)选择深浅相宜,解疑释难的参考书。每门课程可以选
一本主要的参考书,这本主要参考书的编排体系应与教科书相同或相
近,水平相当或略深一点,作为课本的伴读本,其它的作为一般的参
考书。
(2)有时先看教科书,对课本上知识基本理解后,再去看
参考书。有时课本上的某一内容难于理解,也可先看参考书,看它是
怎样分析阐述的,从中受到启发。
(3)紧紧围绕老师讲的中心内容去看参考书。参考不能“参”
得太远,如果脱离当时所学的中心内容,参考就会变成“干扰”了。
(4)参考书中有精彩的论述、精彩的题目,可以缩写注在
课本上的有关地方,也可摘录放入笔记本的相应部分。
(5)看参考书的时间也可以放在做完作业之后,时间长就
多看,否则就少看。
第五讲独立作业练习巩固
学生做作业,习以为常,好象没有研究的必要。其实并非
如此,还有不少同学“不会”做作业。有的是属于认识问题,例如有的
同学不知道做作业有什么用,只是因为是老师布置的,不得不做。抱
着交差和应付的态度;有的属于方法问题,例如有的学生课后不看书
整理,不理解消化就忙着做作业;有的学生课内课外作业做得很多,
但收获不大,成绩提高不快;有的属于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问题,简
单题会做,复杂一点就没门了。因此对于作业问题,还必须认真讨论
一番。
1.做作业的意义
做作业的意义至少有四条:
首先,它可以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如果做作业很顺利,从
一定程度上说明预习、听讲和课后复习的效果是好的。反之,则说明
对知识并没有真正掌握。因此,通过做作业可以发现问题,以便及时
补救。
其次,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做作业时的思考,可以
把混淆的概念搞清楚;把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出来;把公式的变换搞熟
练,总之,有利于把书本上的知识转换成为自己的知识。
第三,可以培养思维能力。作业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必然会
促使自己积极思考。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不仅使自己
学会运用新学到的知识,而且也培养了思维能力。
第四,做作业可以为总复习积累资料。因此,做完作业后,
不应当把它一扔了事,而应当进行定期的分类整理。复习时,翻阅一
下这些记录,看自己平时“劳动汗水”的作业,既方便省事又印象深刻。
2.做作业的基本过程
(1)审清题意。题意是做作业十分重要的一步。拿到一个
题目,首先判断它属于哪一类,难易程度如何。要逐字逐句把题目默
读一遍或几遍,对题目中每一个概念,每一层语法关系,每一个关键
的字、词,乃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搞清楚。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
求语文功底较好之外,还要对本学科的专用术语、字母代号的意义以
及公式、法则、定理、定律等十分熟练。同时让自己的思路顺着题目
的路线思考。通过思考,准确透彻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分清已知条件
有哪些,题目要求的结论是什么?
(2)寻找思路。审清题意之后,就要利用题目给出的条件
和要求的结论去寻找解题的思路。一般有三种方法:一种是执因求果,
即从已知条件出发,眼睛盯着要求的结论,寻找道路前进,最后到达
结论。第二种是执果索因,即结论成立必须具备什么条件(第一层条
件),这些条件在已知条件中有没有,如果没有,那么使这层条件存
在的条件(第二层条件)是什么?这样一层一层地追下去,直到追到
已知条件当中全部有了为止。这样,已知条件和要求结论之间的道路
就打通了。第三种办法是前两种办法的结合,即从两头相向出发寻找,
直到两下相遇搭上头为止。在寻找解题思路的过程中,有时要过几道
关卡,方能打通思路,关卡一多,容易挡住人的视线;有时条件多,
头绪多,显得乱,让你如坠入五里雾中,寻不到路径。怎么办?可以
采取分和联的办法解决:分就是分解,即把一道题尽■分割解剖成几
个部分,使之成为一道道小题目,然后再研究,各个击破,部分的解
题办法,合起来就是一个整体的解题思路。有时一道大题不好全分只
能分少部分出去,这时要先把分出来的小题目解决了,再解决核心部
分。联就是联想联想这个题目的有关部分在课本中的什么地方,与其
有关的内容是什么?过去是否解过与其相同或相近的题目,那时候是
怎样解的?如果能联想起有关的旧知识,那么与此题相应的规律、原
理、原则、公式就会浮现在脑海中,通过推理可以从已知条件推出许
多题目中没有直接给的新条件新根据,从而左右逢援为解题打开通
道。分,是化繁为简,化大为小,一个一个解决问题。联,是把不熟
悉的题目化为熟悉的题目,做到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地解题。
有时因为题目较复杂,为了思考方便,也可以把审题的过程
画成简图,这实际上是一个运用学过的知识,把题目加工改造的过程。
经过这番加工,直观明了,一道解题捷径出现在眼前了。
(3)正确答题。答题是把解题思路表达出来的过程。做题
要做到保质保量,要求一遍对和速度快。一遍对指思维、表达和运算
的准确性。不少学生通过审题找到了解题的正确途径,可是真的一动
手,得出来的结果却常常不对。原因之一就是平素练习不够,眼高手
低,要做到一次对,特别应注意的是解题步骤不能跳跃,应按步就班
一步一步演算,书写规范化。速度快,这是讲做题的效果问题,即在
准确的前提条件下快速把解题过程书写出来。要想解题快,一要钻得
深,思潮如泉涌,思路有捷径。二要格式明,什么样题,怎么样解,
心中十分清楚,解题步骤该要的要,不该要的不要,书写干净利索。
三要刻苦练,熟能生巧,巧能快也。
(4)仔细检查。这是保证作业质■不可缺少的一步。这一
步的任务就是学生自己想办法判断作业对不对,这是培养独立思考能
力的重要途径。检查的办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1)逐步检查法。
就是从审题开始,一步一步检查。这种办法一般可以检查出计算、表
达上的错误。但往往不能发现思路上的错误。(2)重做法。即重做
一遍,看结果是否一样。(3)代入法。将计算结果代入公式或式子
看看是否合理。例如解方程后,将“解”代入原方程进行验算,就属于
这种方法。
3.做后的总结与提高
作业做完之后,应认真回过头去总结一下自己的解题过程,
很好地“玩味”一番,具体地说,应作以下几件事。
(1)一题多解和一题多想。每做完一道题以后,要认真想
一想:解这道题的方法和思路是什么?有没有别的思路和方法?这道
题能不能变一变。从另一个角度提出,如果做这道题时能积极开动脑
筋,把题目钻研透彻,做到对一道题采用两种或多种解法,一道题引
伸出几道类似的题(一题多想),无疑会使你思路开阔,大大提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比较归类,以少胜多。习题千变万化,数■繁多,有“题
海”之称。怎么办呢?要善于将它们比较归类,也就是说,做完作业
后,应当想一想这道题在知识上属于哪一类?在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
又属于哪一种?要对做过的题目进行横向比较,找一找它们共同的地
方。题目做的越多,这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比较就越重要。总之,一个
学生,如果在做作业时,善于把这几种解法进行比较,找出“思路正
确、方法对头、步骤简明”的最佳方案,并进一步通过比较把习题进
行归纳,归入知识的体系中去。这样做一道题可以抵上做十道题、百
道题。以后见到同类题,就可以很快地做出来,就是遇到综合题也可
以通过分析而演变为熟悉的基础题,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是从“题海”
中解放出来的最好办法。另外,比较归纳分类的工作,要靠自己“亲
自实践”花一番思考的功夫来完成。人家总结出来的类型题可以参考。
但不要去死背人家的结论,更不要在做题时死套。
(3)错题要订正。订正一道错题,比多做一道新题更有价
值。因为从错处暴露了自己知识和能力上的弱点。是审题问题、计算
问题、概念问题还是推理问题?经过更正后,可以补上自己的欠缺。
更正错误时,最好用彩色笔把错误的地方勾划出来,在旁侧注明正确
答案。到复习时,看看经过自己更正的作业,就可以避免再犯同类错
误。不少学生,作业或卷子发下来后,只看一下分数就扔了,并不认
真地去更正错误,这样就无法在复习时“提醒”自己,从而失去了错题
对自己的警戒作用。
4.如何做课外习题
课外习题指课本以外和老师布置之外的习题。做课外习题应
・力而行。当你把当天老师布置的或课本上题目之后,并且在完成第
二天的预习任务之后再做。时间长就多做,时间短就少做,没时间就
不做。有的同学热衷于做课外习题而影响了课本的正常学习。正确的
做法是:紧紧围绕当时的学习中心内容选择一本深浅适度的习题集,
利用学习剩余时间,适当地做一些题目,以增加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开阔眼界,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在做课外习题时,方法上与做课内作业也不同。可以只看不
写,对那些一看就会,或与课本上重复没有新意的题目应一看而过,
对于那些自己从未见过,但利用课本上知识又能解,且构思巧妙,别
有新意,自成题型的题目就要认真地去做,把题目类型、解题思路与
过程详细地写出来。不但写,而且还要认真总结,把它吸到自己知识
宝库中去。就是这种好题、妙题,同一类型一般只做一个就行了,不
要重复多做浪费时间。对于那些与当时学习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或
者偏深,必须用课本以外的新知识去解的;或者偏浅,做起来没有意
思的;或者思路十分狭窄的偏题、怪题,坚决不做。
另外,书面作业是要交给老师看的,同时自己也要保存备查。
因此应书写工整,条理清楚,简明易懂,清洁卫生。这样做有以下几
点好处:复习时,看起来方便;可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差错,也有利
于检查时查找;老师批阅起来方便。要想做到作业书写工整,条理清
楚,应在方法找准后落笔,或在演算纸上先做一遍再写到作业本上去。
书写时应按各科作业的规范要求去做,培养自己科学、严谨的作风。
第六讲系统复习总结提高
在开始进行下单元或下一章节内容学习之前,教师要回过头
来,认真总结本阶段教学情况。学生也要回过头来,看看近期内自己
走过的学习之路,总结本阶段学习情况。这一学习活动就是总结。复
习总结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
习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它是学习四环节之后
的一个重要步骤。
1.复习总结的重要作用
(1)融汇贯通,编制知识之网。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
而是一种蛆织起来的强有力的知识体系”,这里所说的一种组织起来
的知识体系是指系统化的知识,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正是复习的中心
任务。一个学生通过平时分科、分章、分节的学习,可以基本上完成
对各科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任务,但这时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比
较孤立、片面,显得凌乱,通过复习总结,把各部分知识有机地“串”
起来,力求融会贯通,透彻理解,直到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区别和
联系,完成知识体系化的任务为止。系统化的知识具有少而精的特点,
具体说,知识的信息*减少了,重点突出了,认识深刻了,关系清楚
了,十分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复习表面看是重复,实际上是知识的深
化,其效果与初次学习不大一样。
(2)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漏洞和欠缺,有
的属于理解问题,有的属于记忆问题。通过复习,一旦发现,就可及
时补上。凡是复习抓得紧的学生,学习中的漏洞和欠缺都能及时得到
补救。因此,他们的知识就比较完整。知识的完整与否是十分重要的。
很多同学学不好,考不好,其实他们头脑中也学了很多知识,只是这
些知识的整体性差了些,还存在不少错漏之处罢了。例如一个学生外
语考了100分,另一个考了50分,真的前一个学生的外语知识就比
后一个学生多一倍?并不是这样。因为正确解答一个英语题目要准确
无误地用到好几个知识,其它都会,只有其中一两处不会,那么这个
题目就难得全分。同样在解数理化题时也是这样,一道题有五个弯子,
你能过去四个,就差一道弯过不去,这个题目就做不到底,就难得全
分。久而久之,不仅学不好知识,还严重影响你的智力发展。有人形
象地把整体知识比喻成一张网,学习特别好的同学知识整体性好,捉
起鱼来一条跑不掉,考试经常得100分。有的同学知识整体性差,
网上大洞小洞很多,鱼儿从洞中跑掉了,哪里还能考到什么好分数。
但是只要这些同学抓紧复习这一环节,树立信心,是完全可以学好的。
(3)强化记忆。
就是说要把学习的成果牢固地贮存在大脑里,以便随时“取
用”。有些学生总抱怨自己记性太坏,学过的知识到用的时候往往想
不起来。早在1885年,德国的心理学家艾滨浩斯通过实验,发现刚
刚记住的材料,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一天后能记住33%,侬
两天留下的只有28%,六天以后为25%,学习以后,所有的人都
会发生先快后慢的遗忘过程。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通过学习掌握知
识在大脑中形成了一定的神经联系。遗忘过程就是头脑中已建立起来
的神经联系消褪了,要想使这些联系不消褪,不仅靠对学习材料理解
的深刻,而且要通过反复的、有效的刺激(复习和练习)来强化这种
神经联系。实际上记性好的同学,不仅学习时重视理解,而且重视复
习,他们是“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经常从不同的
角度,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复习,从而形成了惊人的记忆力。
通过复习总结,就可以在头脑中编织起一张完整、系统而牢
固的知识之网,有了这张网,不仅可以熟练掌握以前的知识体系,还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复习总结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适当安排复习内容。
一种是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内容进行。例如复习总结二元一次
方程组的解法,就要抓住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它的解有几种情况,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是什么,有哪几种解法,有哪几种类型题等
问题进行。与此无关的内容暂不复习。这样就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法问题在头脑中处于明显突出的地位,印象深刻。有的学生复习没有
明确的中心,效果很差,看一遍只能起到一个熟悉的作用。知识仍然
是零散的、没有围绕知识点形成知识团块。另一种是按预定的章节进
行复习总结。把本章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定律、要点等精华
提取出来,再贯通思考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用“联系”再把这些精华
要点“串”起来,有机地“挂”'在自己的知识“网”上。另外,复习总结的
内容不要超越教学大纲,更不要离开教材的范围和体系。否则会出冤
枉劲,甚至造成错误。
(2)要认真做好复习笔记。
在复习中同学们经过艰苦的思考获得了完整而系统的知识,
应当珍惜这个学习成果。及时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有了复习笔记,
就可以使下次的复习建立在这次复习的基础上,不必再从头开始了。
有了复习笔记,时常看看可以起到提纲携领、强化记忆的作用。调查
中我们发现会学习的学生,一般都很重视做复习笔记。经过一次又一
次的努力,终于把厚厚的一本书变成了“薄薄”的几页纸。而这几页纸
上记录的正是“编织”成的“知识之网”。复习笔记千万不要变成课本的
再版,上课笔记的再造,要尽■简明,一目了然。此外,笔记要具有
自己的特长。凡自己认为掌握得好的可以从略,认为掌握不好的则要
详细些,可以说笔记是自己劳动的结晶,知识的精华,一定要妥善保
管好,备考时用起来,可以使自己迅速回到曾经到过的最高水平;使
自己迅速地抓住知识的全局,优秀生在考前往往只翻一下复习笔记就
行了,考前很轻松,这种轻松是平时紧张劳动换取的。
(3)要抓紧平时的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承包经营合同样板
- 《四株紫茎泽兰内生真菌化学成分及化感作用研究》
- 2024机械施工安全合同
- 《复合泡沫混凝土保温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2024经销授权合同 标准版模板全
- 《华新水泥厂旧址再利用研究》
- 2024团队出境旅游合同示范文本
- 惠州学院《机器学习》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外国文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借款合同协议书范本 版
- 产业园区运营方案
- 木丹颗粒课件
- 园林绿化苗木进场检验记录
-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3. 小花猫在睡觉》教学设计 人美版
- aspen plus中常用的英语单词对照中英文
- 大队委竞选课件
- GB∕T 12960-2019 水泥组分的定量测定
- 维修材料、配件价格表
- 电线电缆载流量标准手册
- 2022 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金海中学小升初数学试卷
- 【医学教学课件】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