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某某集团有机抹茶加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点产业化经营)某某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某某(集团)有限公司二○○六年二月十八日目录TOC\o"1-3"\h\z第1章总论 11.1项目提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建设性质 11.1.3项目法人单位、法人代表及所有制形式 11.1.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1.1.5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 11.1.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21.1.7资金筹措 21.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1.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3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31.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41.3.1综合评价 41.3.2论证结论 61.4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7第2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82.1项目建设背景 82.1.1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 82.1.2行业与地方发展规划 102.2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15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17第3章建设条件 213.1项目区概况 21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213.1.2自然资源状况 213.1.3社会经济状况 233.1.4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 243.1.5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303.2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303.2.1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303.2.2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323.2.3有突出的市场优势 333.2.4有强大的科技开发能力 343.2.5有完备的基础实施条件 343.3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35第4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364.1建设单位概况 364.2企业制度及管理模式等 374.3研发能力 384.4企业财务状况 38第5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05.1市场分析 405.1.1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405.1.2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415.1.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435.2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 445.2.1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 445.2.2产品市场定位 455.2.3产品质量标准 455.3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 475.3.1销售策略 475.3.2营销模式 485.4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49第6章项目建设方案 516.1建设任务和规模 516.1.1建设任务 516.1.2建设规模 516.2项目规划与布局 516.2.1规划布局基本原则 516.2.2规划布局 526.3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536.3.1基地建设及生产的技术方案 536.3.2加工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566.4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606.4.1建设标准 606.4.2具体建设内容 626.5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73第7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47.1投资估算依据及说明 747.2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757.2.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757.2.2无偿资金投资方向 767.3资金来源与筹措 767.4资金使用和管理 77第8章财务评价 788.1财务评价依据 788.2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798.2.1销售收入 798.2.2销售税金及附加 798.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798.3.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 798.3.2项目总成本估算 808.3.3经营成本估算 808.4财务效益分析 808.4.1盈利能力分析 808.4.2清偿能力分析 818.5不确定性分析 818.5.1盈亏平衡点分析 818.5.2敏感性分析 828.6财务评价结论 82第9章环境影响评价 839.1环境影响 839.1.1评价引用标准 839.1.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839.1.3项目实施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849.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859.2.1控制水污染的初步方案 859.2.2控制粉尘污染的初步方案 859.2.3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初步方案 869.2.4控制噪声污染的初步方案 869.2.5绿化 869.3环保部门意见 87第10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 8810.1农业产业化经营 8810.1.1壮大主导产业和促进结构调整情况 8810.1.2产、加、销、服各环节的利益联结情况 8910.1.3辐射带动作用 9010.1.4农业生产市场化、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情况 9010.2农民增收 9010.3其他社会影响 91第11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9311.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9311.1.1组织机构 9311.1.2机构职责 9311.1.3运行模式 9411.1.4工厂劳动定员 9411.2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9411.3经营管理措施 9511.3.1工程管理 9511.3.2生产管理 9511.3.3财务管理 9611.3.4销售管理 9611.4技术培训 9711.4.1培训对象 9711.4.2培训内容 9711.4.3培训方法、措施和计划 9811.5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9811.5.1引用依据和标准 9811.5.2工程特征 9911.5.3劳动安全危害因素分析 9911.5.4劳动安全主要措施 9911.5.5卫生主要措施 103第12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0812.1可行性研究结论 10812.2问题与建议 109第1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某某集团有机抹茶加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1.1.2建设性质扩建1.1.3项目法人单位、法人代表及所有制形式法人单位:某某(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私营(有限)1.1.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建设地点: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建设规模:年产有机抹茶产品400吨建设期限:××年12月—××年12月建设内容:发展有机抹茶原料基地10000亩;新增抹茶加工生产线2条,其中抹茶初制加工生产线1条、精制生产线1条。1.1.5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申报单位:某某省农业综合开发局负责人:1.1.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投资规模:1189万元资金构成:建设投资789万元,流动资金400万元。1.1.7资金筹措企业自筹544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43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15万元。1.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经济技术指标单位数据备注1总投资万元11891.1建设投资万元7891.2流动资金万元400.002项目资金来源万元11892.1项目单位资本金万元544为财政投资的84.34%2.2申请财政资金万元645.003财务指标3.1达产年产量吨400.003.2年销售收入(含税价)万元2800.00达产年数3.3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166.60生产期平均数3.4年总成本费用万元2005.36生产期平均数3.5年利润总额万元398.96生产期平均数3.6年所得税万元131.66生产期平均数3.7年税后利润万元267.30生产期平均数3.8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34.563.9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6.533.10税前财务净现值万元1520.543.11税后财务净现值万元821.443.12税前投资回收期年4.593.13税后投资回收期年5.713.14全投资利润率%33.553.15全投资利税率%47.574生产能力盈亏平衡点%44.496财政资金还款期限年第4-5年含建设期在内1.1.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辐射某某县三个乡镇,基地建设规模为10000亩,带动农户5000户。实施后,可使项目区涉茶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68元。项目新增就业人数140人。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有关事宜的通知》(国农办[]号);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龙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农办[2002]175号);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办[2002]13号);4.《关于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的指导意见》(国农办[2001]95号);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7.《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2003年(2003)3号〕;8.《“三农”问题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03年1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9.《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10.《某某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决定》;11.《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某某省人民政府);12.《某某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起步阶段的重点建设任务》(某某省发改委);13.《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某某省人民政府);14.《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某某省农委);15.某某省"861"行动计划(某某省人民政府);16.《某某地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17.《某某县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1.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3.1综合评价项目必要性及意义分析:某某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县和某某地区的产茶大县之一,现有茶园61665亩,茶叶收入是某某县贫困山区广大农民的最大收入来源。其茶叶的生产现状是:产量很低,平均亩产不到23公斤;茶叶生产、加工分散,无统一标准,制作粗糙,加工质量不高,缺乏特色;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茶叶卖不上价,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至今不足500元。某某县又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试点地区和特色农业示范县,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条件优良,非常适合茶叶种植,有利于形成天然的品质优势。因此,如能充分利用突出的资源优势,实施茶叶产业化经营,调整茶叶种植结构和茶类结构,推广生态化、标准化,发展特色化,实行茶叶的综合开发利用,用现代科技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将有助于某某县实现脱贫脱困、富民强县的重大经济发展目标。技术先进性评价:2003年某某集团与安农大合作,成功开发出研磨式超微粉碎技术,并把这项技术运用在抹茶的生产加工上。茶叶深加工产品某某牌有机抹茶属于超微茶粉,但超微茶粉并不同等于抹茶。目前为止,国内所生产的超微茶粉是以普通茶园茶树鲜叶为原料,或直接以干茶为原料加工而成,而某某抹茶生产采用日本技术,利用基地优势,建立抹茶园,对原料鲜叶进行弱光条件处理,使组织嫩化,植物纤维大量减少,叶绿素增加,能在加工中大大缩小茶粉粒径(细度可达到500目以上),增强茶粉的水溶性,减少固体物沉淀,因而更符合消费标准。本项目引进浙江省富阳茶叶机械总厂新研发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蒸青绿茶机械加工技术及成套设备,同时成功地在超微茶粉加工中引入研磨式超微粉碎技术,使超微茶粉色、香、味品质大大提高,各方面均明显优于现有国内采用气流粉碎方法批量生产的绿茶超微产品,竞争优势十分明显。由于本产品是根据市场需求而开发,符合“天然、健康,优质、保健”的消费观念,讲究科技含量,注重质量,坚持特色,投产以来表现了很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元月,某某牌有机抹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004年以来,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经营,使抹茶生产、加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已建成原料生产基地1000亩,初、精制加工生产线各1条,具备了年产200吨某某牌抹茶的生产能力,2004年生产抹茶40多吨,带动农户430多户。建设方案评价:项目按照年产400吨某某牌有机抹茶的原料供应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发展优质抹茶原料生产基地10000亩(其中新增9000亩),进行厂房及生产线的配套建设,形成2条抹茶加工生产线(其中新增抹茶初制加工生产线1条、精制生产线1条)。项目总投资为1189万元(其中企业自筹544万元,申请财政投资645万元,自筹资金为财政投资的84.34%),建设期为2年,投资回收期为5-6年,投入产出比为1∶2.35。所选建设地点充分利用了资源优势,符合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的区域布局。投资方案合理。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属于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在项目的实施中,通过治理措施,就能控制废水、废气、粉尘、噪声等不利环境影响。由于基地建设是对现有茶园进行低改利用,因此基本不改变地形、地貌、水文、植被、野生珍稀动植物等生态环境,不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环保部门已同意该项目的建设。经济合理性评价:项目单位信誉和经济效益良好,被授予为AA+信用等级和某某省优秀民营企业。单位财务状况表明,项目自筹资金有保障,同时有某某投资有限公司对财政有偿资金承诺担保,因此可确保财政有偿资金的安全。财务可行性分析显示,项目的主要财务指标均优于行业基准(平均)水平,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很强。项目对农户所形成的的辐射带动能力是显著和持续的。项目经济合理。1.3.2论证结论本项目符合国家农业政策和关于农业生产力布局的调整,采用技术先进适用,资金来源有保障,投资方案合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十分显著,因此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建议早日实施,以便发挥效益。1.4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部分农民对茶叶生产新技术持怀疑观望态度,部分农民习惯于传统的耕作方式,满足于维持现状。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企业的宣传引导和示范带动,与农户建立合作互惠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得到解决。2、由于农民工不断外流,造成农村劳动力相对不足,因此项目基地建设的茶园技术改造工程采取合同制办法实施,并积极推广机耕、机剪和机采技术。3、项目需要县农委以及政府各级部门的鼎力支持和协助,有助于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标。4、项目资金管理应根据规定,实行“三专两定”,即“专帐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定期自查、定期审核”的制度,配套资金必须坚持足额到位。第2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我国农业始终是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产业政策鼓励和引导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商品率;支持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大力发展创汇农业;促进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鼓励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鼓励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并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在农业领域,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与产品有:绿色生态产业及其产品,果、茶、桑等多年生经济作物良种繁育及优质产品开发,农、渔、畜、糖蔗产品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优质、高产、高效模式化栽培及养殖,先进农业技术开发及推广,重大病虫害防治,动植物优良品种繁育,农作物、家畜遗传基因工程及基因库建设,土壤肥力培育技术开发,农业克隆技术开发,节水农业建设,中低产田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等。我省、市有关茶业的产业政策鼓励引导茶叶产业化和茶业经济结构调整,重点支持茶叶良种推广、低产茶园更新改造、良种化茶园建设、茶叶基地建设、重点茶厂的技改和科技成果转化、名优茶和创汇产品的生产、茶叶新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茶叶先进技术的推广示范等,优先发展无公害茶、绿色茶和有机茶,大力扶持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效益好、外向型、牵动力强的省级龙头企业。根据2000年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指出:“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心任务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有力推动我国农产品优质化、农业布局区域化和农产品深加工的进程,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现阶段对解决农产品卖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和政府都是十分关心“三农”问题,长期以来,都将“三农”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党中央多年的1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2003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00年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为推动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健康发展,省农委等有关部门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2006年,某某县委、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决定。《决定》指出:目前我县传统农业优势已经弱化,农业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脆弱,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结构性矛盾已成为我县农业发展或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全县应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将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要立足我县生态资源优势,紧紧抓住我县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全省特色农业示范县、全省无公害茶叶示范县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决定》制定的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是:“十五”期间,主攻“茶、竹、药、菜”,将畜牧业调大,加工业调强,农产品流通调活。决定要求:因地制宜,集约经营,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南部、东部深山区、高山区在种植业上,重点发展有机茶基地、竹笋两用林基地、地产中药材基地。《决定》将扶优扶强,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政策倾斜,重点扶持某某集团、某某药业、外贸冷冻厂等现有龙头企业。本项目是与农村、农业、农民密切相关的,实施本项目对于带动皖南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民增收、扩大就业、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出口创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1.2行业与地方发展规划1.2.1某某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某某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适应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作出了建设“生态安徽”的重要战略决策,制定了《某某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03年—2020年)。《纲要》强调要把本届政府任期作为生态省建设的起步阶段,开好头、起好步,努力实现八大目标:即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在9.5%左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立省和生态富民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态经济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生态环境建设有新的进展;城乡生态家园建设有新的变化;生态省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省建设十个方面(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水系工程、能源和环境治理工程、生态家园工程、生态文化工程和生态能力保障工程等)的重大工程项目有阶段性成果。《纲要》确定的某某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显著成效,资源合理利用率显著提高,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实力和文化底蕴显著增强,基本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使全省成为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美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社会文明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省份。建设生态省是贯彻《中国21世纪议程》,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某某生态省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全面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纲要》明确皖南山地丘陵生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生态旅游经济。保护世界遗产,将黄山市建设成为著名的生态旅游城市,“两山一湖”建设成为国际旅游休闲中心和会议中心。改善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和有机食品,建设一批林、茶、果生产基地。《纲要》将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重点生态工业园区项目、重要绿色工业产品开发项目、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开发项目、生态农业和精准农业示范区项目、农药和化肥减量及配方使用技术推广项目等列为生态省建设优先发展重大项目。在生态省建设起步阶段(2003年—2007年),工作重点之一是: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基本框架,发展优质农产品及深加工。突出发展养殖业和高效经济作物,建设专用小麦、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花生、蔬菜、猪牛羊禽肉、蜂产品、水产品等十大优质农产品基地。在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重点发展以高山茶叶、木耳、香菇、蕨菜等土特产为主的有机和绿色土特产品以及绿色健康产品。到2007年,全省农产品优质品率达到50-60%,使某某成为国内重要的生态农业基地。1.2.2某某省"861"行动计划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落到实处,省委、省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提出了"861"行动计划,即扎实推进八大产业基地和六大基础工程建设,确保到2007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以上。这既是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未来几年我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八大产业基地为:(1)加工制造业基地。主要发展汽车产业、机械装备产业和家电产业。(2)原材料产业基地。主要发展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3)化工产业基地。主要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橡塑制品。(4)能源产业基地。主要发展煤炭、电力、煤炭液化和煤层气。(5)高新技术产业基地。(6)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主要发展农产品生产,粮油、水果、茶叶加工,畜牧深加工,纺织和造纸。(7)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8)重要的文化产业大省。六大基础工程为:(1)防洪保安工程。(2)通达工程。(3)信息工程。(4)生态工程。(5)信用工程。(6)人才工程。"1"是指到2007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20亿元,人均达到1000美元以上。简称为"861"行动计划。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的基本建设任务为: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发展养殖业和高效经济作物,建设专用小麦、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花生、蔬菜、猪牛羊禽肉、蜂产品、水产品等十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监测体系、认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力争到2007年粮食年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600万吨,肉类总产达到430万吨,水产品总产达到200万吨,农产品优质品率达到60%,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生态工程的基本建设任务为:全面启动"生态安徽"建设。一是以防治生态环境恶化为重点,加强对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良好区的保护和整治。继续加大对淮河、巢湖、长江流域的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二是着力培育生态经济增长点,构建生态经济支撑产业,推进生态农业(绿色和安全农业)基地建设。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生态循环经济框架。培育和壮大以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为模式的生态效益型工业,建立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四是初步形成生态经济的服务网络。建立生态省建设科技支持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产业认证体系、监测体系、预警体系、技术推广体系。五是重点扶持现有绿色产业、生态示范区,扩大示范效应。本项目属《某某集团万吨生态茶深加工产业化工程》的组成部分。某某集团万吨生态茶深加工产业化工程,得到了某某省发改委和当地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有关银行的支持,被列入某某省“861”行动计划项目。1.2.3市、县建设规划生态特色农业是我国政府大力推行实施的现代农业,是当今农业的发展主流之一。我县所在市——某某市为国家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某某县是《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的试点县及国家扶贫开发县。某某市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及本地区的特点与实情,将我市经济定位在生态特色经济,加以规划与发展。某某县也根据《某某地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和《某某地区生态农业规划纲要》制定出《某某县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1.2.4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我省是产茶大省,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茶叶是传统经济作物和重要出口农产品,为我省山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发展茶叶经济对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来看,我省茶业发展水平低下,主要问题有:茶园老化,品种混杂,单产低效益差;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厂房、设备陈旧,生产技术落后,卫生状况差;品种结构不够合理,产品优势不足,出口品种单一,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比重小;茶叶产业化程度低等等。为推动我省茶叶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省农委等有关部门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规划是以本省产业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培育五家茶叶产销龙头企业,某某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被列为五家企业中的两大重点龙头之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茶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逐步形成茶叶生产的区域化、良种化、标准化、特色化和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力争使我省良种茶园和无公害茶园面积、茶叶单产、内外贸增长比例及产业化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发展的具体目标是:通过五年努力,到2007年末,发展无公害茶园面积达到120万亩,年产无公害茶叶达到2万吨,带动农户超过35万户,茶农来自茶叶的收入由年均950元增加到1250元。以重点产茶区为重点,以“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建成一批规范化的无公害茶、绿色茶叶和有机茶生产示范基地。有机茶面积和生产能力分别达到5万亩和2000吨,培育2-5个年产值(销售额)超过2亿元的茶叶龙头企业。通过宣传、培训、生产示范等手段,使全省茶叶实现标准化生产,内销茶的农残及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外销茶达到进口国检验标准。某某茶业集团依据《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某某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某某省"861"行动计划》、《某某县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某某县委某某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决定》和《某某县发展茶业生产实施意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公司抹茶不断增长的需求,按照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的目标,本着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带动数量的意愿,通过反复分析论证和规划,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计划和建议。2.2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该项目区包括某某县龙湾、襄垣以及牌楼三个乡镇,位于某某县中部,北与某某市区相连,总面积311.8平方公里,共有31个行政村。项目区共有茶园面积12914亩,茶资源十分丰富。目前三乡镇农户总户数为6504户,从事农业人口数2262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372元。某某集团总部位于某某县城。(1)龙湾乡:该乡位于某某省某某县城北部10公里处,辖9个村42个村民组,总人口5860人,国土面积97平方公里。龙湾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有仙人尖、天屏山、横山、赤水等海拔千米的山峰怀抱,素有"诗之河"美誉的秋浦河纵贯全境。境内盛产茶叶、粮油、豆类、蔬菜、药材、瓜果、林竹、矿产等,一批高标准的优质经果林、竹笋两用林、高山名优茶、各类苗木繁育、大棚蔬菜、高山野菜等绿色保健食品基地建设正蓬勃兴起。该乡现有茶园面积3389亩,其茶叶生产、加工以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为主,曾经有过三家村办茶厂因经营不善而关闭,现有较大规模的茶厂为某某集团新建的龙湾凤凰滩茶厂,不上规模的茶叶个体加工户有4家。目前为止,某某集团在龙湾乡(2)襄垣镇:该镇属皖南丘陵地区,距某某县城西20公里处,全镇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92个村民组,总人口10363人。其中新中村和红桃村是全国绿化“千佳村”。境内现有茶园面积6861亩,其茶叶生产、加工同样是以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为主,曾经有过7家乡办和村办茶厂因经营不善而关闭,现有合伙企业茶厂3个,但由于不善经营,打不开市场,效益不佳。由某茶厂改制而成的某茶叶有限公司在某某村成立有机茶专业合作社1个,建立有机茶原料生产基地1135亩,生产红茶销往西欧部分国家。(3)牌楼镇:该镇地处某某县中部,是县城的所在地,现辖9个村,5个居委会,23626人,其中农村人口7212人,总面积102平方公里。现有茶园面积2664亩,生产的茶叶全部是各家农户自行加工。牌楼有全县最大的茶叶市场,也是皖南三大茶叶市场之一,来此交易的除本县茶叶外,还有邻近的贵池、祁门、黟县的茶叶来此交易,旺季每天市交易者达数千人,年交易茶叶数千吨。牌楼区位独特,资源丰富,优势明显,通过实施“调农、强工、兴游、建镇、开放”发展战略,努力培育“某某个私工业园区”和“某某木竹精加工工业园区”,发展壮大了一批新兴企业,拥有一批上批量、上档次、上水平的特色产品,形成了以茶叶、木竹和绿色食品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4)某某县城座落在牌楼镇、秋浦河畔,城区面积4平方公里,城区内农产品加工企业有某某集团、峰林木业、三野食品(现被某某集团收购)、皖春食品、外贸冷冻等。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1、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2000年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心任务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有力推动我国农产品优质化、农业布局区域化和农产品深加工的进程,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现阶段对解决农产品卖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农产品加工能力的提高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由于加工转化不足,许多地方大量农产品集中上市后造成供过于求、价格暴跌。相反,凡是加工业配套较好、市场营销网络健全、农产品能够及时进入加工流通领域的地方,农业结构的调整就比较成功。某某集团有机抹茶加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在我省主要产茶区建设并形成示范,对于带动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民增收,扩大就业,发展优质高效、创汇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的指导意见:“当前农村工作的突出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农业综合开发在指导思想上要从过去的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主切实转变到积极调整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上来。多种经营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着力点,在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为农村富裕劳动力寻找出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丰富城乡市场供应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茶叶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重点扶持的产品,安徽是其引导发展的区域。某某县是安徽的重点产茶区,对某某县茶业进行多种经营的综合开发,其意义十分明显。我县产茶区农户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茶叶收入,必须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茶业经济,当作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虽然某某茶叶资源丰富(全县拥有茶园6万余亩),生态环境及茶叶生产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但茶叶科技生产力及效益微弱,与全国茶叶平均生产、加工和效益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与国际水平相比则差距更大。调整茶业结构,实行茶业综合开发,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建立特色茶业经济,是某某县实现农民脱贫脱困、富民强县的重大经济发展目标,发展茶叶特色经济,提高茶叶生产和加工的科技水平与效益,建立某某县茶业的区位优势,增加茶农收入,是某某县一项迫切的经济建设任务。某某县政府非常重视茶叶的产业化发展,多次提出要打生态牌、茶叶牌,做好茶叶文章,重点抓具有特色优势和科技含量的茶叶生产、加工,用新技术和新产品去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培育茶业龙头企业。实施某某集团生态茶产业化基地建设及加工项目建设,将会加快推进本县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进程,促进本县茶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本县的茶叶生产、加工进入现代化产业的行列;同时又能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当地的养殖业、包装印刷、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该项目直接关系到某某县及其周边地区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的稳定,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3、是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需要某某县是茶叶大县,茶叶是某某县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发展茶叶经济对振兴某某县农村经济,保持社会稳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总体看,某某县茶叶发展水平低下,主要原因是:茶园老化、品种混杂、生产方式落后,茶叶单产低、效益差,加工技术不足,茶叶自然品质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缺乏市场竞争力。在茶叶的深加工即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也是非常薄弱。总之是茶叶产业化和科技化程度极低。为改变这一状况,某某集团担负起发展地方农业产业化重任,开展本项目的建设,采用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加工技术,推行集约化、标准化的茶叶生产经营模式,实行茶叶的综合开发利用,以期实现做大做强,提高某某县茶业的科技含量,推动产业升级,带动茶业经济振兴。4、是企业发展和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的需要某某集团为某某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是当前本省最大的茶叶生产、加工与销售的私营企业。公司依托中国科技大学绿色科技中心、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某农业大学茶叶生物化学与某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力量,并设立了以专家为骨干,以中青年技术人员的产品及技术开发研发机构——某某茶叶研究所。近年来,公司所开发的多项产品获得省部认证。由于本企业重合同、守信誉,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产品产销两旺,某某牌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现某某牌有机抹茶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急需扩大生产。虽然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一直保持着较快地发展,但如果不能紧紧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及时增加投资,扩大基地和加工生产线,强化产业链,实施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农民收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就会失去有利资源,使发展停滞。而企业如果能够将项目建设及时跟进,竞争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将会得到扩大,由此可实现效益的持续增长和对国家和社会的更大贡献。5、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需要某某茶业集团生态茶产业化基地项目的建设内容和目标之一是整合某某县茶叶资源,在基地建立推行生态农业模式,全面推广低产茶园改造、茶树遮荫、病虫害综合防治、科学施肥、科学修剪采摘、茶园合理耕作、地面覆盖、良种化栽培、机耕机采等十大现代茶叶生产技术,改进茶园的生产和管理,从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降低茶叶生产成本,提高茶叶品质,增加产量,提升茶叶的生产效益,促进茶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根据《某某县发展茶业生产的实施意见》和某某县的茶叶生产现状,按照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及要求而制定的技术路线和方案,符合某某县情,符合某某县发展茶叶生产的思路,符合《某某县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的精神。某某是生态经济为特色,要真正实现生态立市的宏大目标,就必须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与保护作为经济建设的大原则和大方针。本项目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其实施确实是必要的。第3章建设条件3.1项目区概况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综合考虑项目所需的土壤气候条件、劳动力资源以及产业化现状,最终将项目区定于某某县龙湾、襄垣以及牌楼3个乡镇的范围内。具体见《生态茶项目基地规划图》。某某县位于某某省南部,北纬29°59'--30°24',东经117°12'--117°59'。东与黄山市(原太平县)交界,南与黟县、祁门县相连,西与东至县接壤,北与贵池、青阳县为邻,总面积为1403平方公里。⑴龙湾乡:位于某某县城北10公里处,国土面积97平方公里,辖9个村42个村民组。总人口5860人,其中农业人口5534人。现有茶园面积3389亩。⑵襄垣镇:距某某县城西20公里处,全镇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92个村民组。总人口10363人,其中农业人口9877人。现有茶园面积6861亩。⑶牌楼镇:地处某某县中部,是县城的所在地,国土总面积102平方公里,现辖9个村,5个居委会,23626人,其中农村人口7212人。现有茶园面积2664亩。3.1.2自然资源状况⑴地形地貌:项目区在大地构造上属江南古陆和南京拗陷的过渡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貌以中低山、丘陵分布最广,海拔高度一般在50至1000米之间,形成南北高、东西低的地势,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日照时间短,常年云雾缭绕,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⑵水文河流:某某境内千沟万壑,各处溪涧支流,受海拔高程和山脉走向的制约,主要有秋浦、清溪、黄湓三大水系,其中秋浦河沿凤凰滩边缘北上而过,入贵池县境,从池口注入长江。境内秋浦河水系总流域面积881.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2.8%。本县地下水资源属山丘区类型,多为岩溶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的补给,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并以泉或流渗的方式排入河道。县内浅层地下水,主要分布于秋浦河、后河山间河谷平原及其支流下游沿岸的大演、牌楼、龙湾、小河、莘田等乡镇的沿河一带。⑶气象:某某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温秋爽,夏热冬寒,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秋各2个月,冬夏各4个月。因受太平洋暖空气和北方冷空气的交替影响,一般年份,春季温凉多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先干后湿,冬季寒冷少雨。境内由于受特定的中、低山及高丘地形影响,又显示出显著的山地气候特征,如近地面风向复杂多变,平均风速较小,岩、坡、谷地温差较大,夏季昼热夜凉,地形雨明显,雷阵雨较平原地区多等,对茶叶生长无不利影响。年平均气候16℃,年季变化较小。月际变化较大,最热7月,平均气候27.9℃,最冷1月,平均气温3.5℃。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8.9℃;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626.4mm。一年中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9月份(雨季),总降水量占全年的71%左右。年均蒸发量1256.2mm;年均日照总时数为1704.4小时,最多为2004.9小时,最少为1483.7小时。太阳年总辐射量为1058.6千卡/平方厘米;历年最高气压为1043.0hpa,最低气压为989.6hpa,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最大湿度为82%,最小湿度为75%;本县年平均蒸发量1256.2mm,最多为2004.9mm,最少为1483.7mm;冬季多行西北风、夏季多行西南风,平均风速较小,累年平均值0.9米/秒;县内雷暴日数较多,平均每年约有50天,最多可达65天,最少也有36天;历年年平均降雪日数为13天,最大积雪深度为210mm;最大冻土深度为⑷土壤:项目区土壤分布上表现为中厚棕色石灰土、黑碎石土、麻石黄红壤、麻骨土,呈微酸性反应,PH值5.5-6.5,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使本项目具有较好土质条件。3.1.3社会经济状况某某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县,位于皖南山区腹部,东临太平湖与黄山区相望,南与祁门、县接壤,西连东至、北与青阳、贵池相邻,全县东西长70.3km,南北宽46km,土地总面积1403km2,辖6镇7乡,全县总人口10.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00万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4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县人民的艰苦努力下,某某县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了以茶叶加工、中成药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煤气仪表制造和木竹加工为支柱的工业发展格局。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县乡公路实现黑色化,电信传输实现光缆化、程控化和数字化,有线电视覆盖所有乡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46亿元,农业总产值1.78亿元(现价),财政收入3399万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33.5∶30.7∶35.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82元,其中茶叶收入占30%。进入新的世纪,面对全国各地争先恐后的发展态势,某某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广泛深入调研,结合某某实际,提出了某某县经济发展思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调农、强工、兴游、建镇、开放”发展战略,全县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实现财政、集体经济、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努力增强某某县综合经济实力,加快发展,脱贫脱困。3.1.4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据传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茶叶源于中国,传播于世界。如今在世界饮料年消费量中茶的消费比例已占25%左右,位居第一。悠久的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茶叶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产业之一,并具有独特的意义。“八五”以来,我国茶叶生产按照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积极调整茶类结构,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促使茶叶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朝着优质、高产、高效的方向稳步发展。虽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方面有:㈠生产方式落后。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茶园面积约120万公顷,产量仅80万吨左右,平均单产相当于世界平均单产的63%,印度的47%(每公顷产量中国705千克,全世界平均1120千克,印度1500千克),全国茶叶的工业产值约100亿元,出口约4亿美元,却有6.7万家初制厂,3000多家精制厂和100多家茶机厂。因此,大多数企业生产设备落后,工艺低级,管理水平落后。㈡茶叶资源利用不够,综合开发更显落后。中国是茶叶大国,产地辽阔,茶叶种类齐全,还有很多名贵品种,资源丰富。虽然近年来国内名优茶有较快的发展,但总体来讲,由于科技投入不足,茶叶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够,至于茶叶深加工产品,以及高附价值的开发更显不足。㈢国内外市场秩序混乱。在国内,千家万户闯市场,质量不稳定,产品合格率低,同时,品牌太多,又缺乏有实力的知名品牌,在国际品牌进入后无法与之抗衡。在国际市场,我们的产品以初级原料性产品为主,企业相互残杀,低价竞销。㈣茶叶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力。由于企业在长期的计划体制下运作,茶叶行业目前尚无一家在产、供、销各环节均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龙头。茶叶经营主体存在数量多、规模小、产销分离,经营实力弱的特点,在市场竞争逐趋激烈的条件下,大部分企业亏损,缺乏发展前景。这种状况,一方面导致各经营主体无法在茶叶产业的高度对企业本身和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和进行长远规划,无力投资科研开发,促进企业自身战略的实现,更谈不上运用科学技术来促进茶业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导致各经营主体在无法开创自己独特产品和品牌的情况下,不得不在低层次低水平进行相互残酷的竞赛。因此,中国的茶业必须走“大市场、大调整、大投入、大产业”的道路:㈠大市场。大市场是要瞄准全球市场,推行“市场国际化”,树立“国内外统一的大市场观念”。㈡大调整。主要做好八个方面调整。一是要调整所有制,实行“改制重组”。根据国家经贸委“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改组研究报告”指出,制茶业是国有经济需要退出的领域之一。茶叶行业包括加工、流通、出口均属于竞争性行业,国有经济应退出,只能参股、不能控股,要实行多元化投资,搞多种形式的所有制。按此要求,茶叶行业中的国有企业应改制改组。创新体制,联合重组的核心是提高竞争力,即企业的实力和市场的拓展能力;二是要调整茶类结构,主攻“绿名特”。要培育“世界绿茶之王”、“世界花茶之王”、“世界乌龙茶之王”品牌,进一步向名牌、质量、效益、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迈进;三是调整市场结构。稳固国内,跨国经营,实现从“供货商”到“国际经销商”的转变。既要重视城市名优茶市场的开发,又要重视农村大众优质茶市场的开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市场体系;四是调整档次结构,多产优质茶,少产低档茶。当今世界市场上是优质茶供不应求,低劣茶充斥市场。在一定意义上说,大众化的优质茶能促进茶叶消费,形成良性循环。而质量低的低档茶由于茶叶的香味不佳,抑制了茶叶的消费。因为茶叶商品的属性是,生产弹性大,消费弹性小;五是调整茶季结构,多产春茶少产夏秋茶。要通过施肥、修剪、采摘等栽培措施来有效调节,在投入等量的情况下,提高茶叶生产的效益;六是调整产区结构。向高山区、优质茶区转移。平地茶园,要让春茶自然环境“高山化”,植树造林、重施基肥、改善土壤结构,要尽可能提高春茶的发芽时间和春茶的产量,提高优质春茶的比重;七是调整人员结构,市场营销人员要达到30%以上,要让最精明强干的人从事推销工作。现在茶叶行业的利润,是两个80%,即80%的利润集中在流通领域、80%的利润集中在名优茶;八是调整经营思路,变“产品经营”为“品牌营销”、变“品牌经营”为“资本经营”。㈢大投入。其一,要对优势企业在人、财、物上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全国前十名、各省前十名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其二,要在生产上加大投入,实现优质(良种、无公害)、高效(规模化、机采机制)、低耗(低成本)。千家万户茶农怎么样与大市场联系,通过农场化(茶园茶厂一体化、实行机采机制)推行产品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是有效途径。其三,要在科技上加大投入。科技投入产出比是最高的,一般可达1∶10,而我国茶叶科技投入在世界上又是最少的。当前科技投入的重点一是茶叶生产、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的标准化技术。二是无性系良种的选育和推广。三是茶叶工业化,即用现代化企业思想、标准化生产和管理、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食品工业的规范标准提升改造茶企业。四是要学习食品科学的精髓,即方便、健康、多样、经济。五是要加大茶与健康的研究与茶文化的推广传播。六是企业经营管理要在人才培养上加大投入。据测算,挪威从1900年-1955年的55年中,固定资产增加1%,生产增加0.2%;劳动力增加1%,生产增加0.7%;通过培训的管理人员每增加1%,企业效益增加1.8
%;现在到了21世纪,对管理人员的投入产出比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高的,最有效的。用茶的特点去满足人性的潜在需求。茶叶企业,必须提高抱负、要有攻击性,要有提高价格、扩大市场的理念。“低质量、低价格”的恶性竞争,导致商家和消费者两败俱伤。六是要扩大提高茶叶的综合开发利用,开发新的市场,满足新的需求,打破产销平衡。㈣大产业。中国茶叶的要当作大产业来做,提倡产业整合与竞争,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和政策引导扶持,淘汰劣小企业,培育能在产、加、销全面发展的优势企业,打造中国的茶业航母。中国的茶产业目标是“世界绿茶之王”、“世界特种茶之王”、“世界花茶之王”、“世界乌龙茶之王”,在国际市场上再造中国茶叶辉煌。如果每个产茶省份都有几个跨区跨国经营的大型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的茶业才会有一个真正的大发展。中国及全球茶业的发展动态:世界茶叶产量持续增长,2004年已增加到323万吨,中国的茶叶总产量达83.5万吨,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25%。随着产量的增长,世界茶叶出口持续增长,2004年增加到152万吨。中国茶叶出口量10年中出口量增加了68%。世界茶叶消费进口量141万吨。中国茶业优势及产业发展动态:中国是茶的故乡,在几千年的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中,中国形成了悠久灿烂的茶饮、茶艺、茶道文化,形成了较多的历史悠久的名茶。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并有上千年的茶叶出口史,为中国茶叶进一步走向世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国茶叶种植面积世界第一,并具有明显的生态资源优势,其茶区分布之广、茶种类之多,也是世界之最。中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类齐全,有红茶、绿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六大茶类,名优绿茶群芳争艳。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乌龙茶生产和出口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绿茶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的绿茶品质优良,国际市场上茶价历年高于红茶。中国还具有技术人才优势,现有茶叶研究所15所,有10所高等农业院校中设有茶学专业,每年可为国家培养数量众多的硕士、博士和本科毕业生。同时中国政府助农增收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大大提高了广大茶农和企业种植、加工、经营茶叶的积极性。中国加入WTO后茶产业政策更加科学化、制度化,相关法律制度也逐渐健全,茶叶生产、出口的直辖市和宏观体系也更加完善。目前,中国茶业正按照安全、优质、高效的要求,朝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形成了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等优势茶业主产区,并努力创建有机茶园和无公害基地。今后,中国茶叶流通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㈠茶叶鲜叶流通方面。茶农会更多地通过组建生产合作社,共同投资建设加工厂,加工他们生产的鲜叶。这种方式在浙江、福建已得到推广,它有助于改变目前中国茶叶生产过于分散的问题。鲜叶市场的出现,可以促进茶叶的专业化生产,有利于专业技术的发挥和茶叶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改变目前茶叶小作坊生产方式,实现适度规模生产。㈡原料茶(初制茶)流通方面。由于茶叶批发市场交易条件改善,交易方式提高,更多原料茶通过批发市场进行交易。待条件成熟时,中国将筹建茶叶拍卖市场。通过拍卖市场进行交易,不仅可提高茶叶交易效率,降低茶叶交易成本,且由于对交易产品标准化水平要求较高,也可促进茶叶生产和加工的标准化过程,为茶叶行业实现产业经营奠定基础。㈢成品茶流通方面。今后中国国内茶叶销售可能将主要通过超市和茶叶专卖店进行,且品牌连锁经营应该是茶叶零售的主要模式。由于茶叶种类繁多,茶叶专卖店将更能适应目前茶叶消费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茶叶专卖店实现品牌连锁经营能够体现规模经营,也有利于建立诚信机制,打造茶叶的通路品牌,提高茶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1999年7月,欧盟颁布和实施了更为严格的茶叶中农药残留标准。这对中国茶叶出口无疑是一种压力。但从1999年底起,在中国茶叶生产中采取若干对应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到2004年,中国茶叶中的农药超标率由1999年的超过80%,下降到18%以下。目前,在中国茶叶生产中已实行“无公害生产”;大力推广和普及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技术,大大减少了茶叶生产中化学农药的施用量;在茶叶生产中禁止使用一些稳定性和内吸性农药(如六六六等);提倡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水溶解度低和易于降解的农药和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建立农药在茶叶生产中的安全间隔期制度。3.1.5项目建设地点选择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1)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即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区)地点:选在自然条件好的某某县龙湾、襄垣以及牌楼三个乡镇。目前三乡镇共有茶园面积12914亩,农户6504户,农业人口22623人。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72元。(2)有机抹茶综合加工厂建设地点:拟建在某某县龙湾乡凤凰滩。该地距某某县城12公里,占地面积50余亩,南面为殷—石公路和秋浦河,北面为山地茶园,东面和西面为杂木林,被群山包围,周围无村落、无学校、无厂房、无任何建筑。公司已架设了一条专用供电线路通至厂区。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符合有机抹茶园的建设条件,符合建厂要求,符合某某县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3.2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3.2.1有良好的政策环境本项目产品是与农村、农业、农民密切相关的,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党和政府都是十分关心“三农”问题,长期以来,都将“三农”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党中央多年的1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2003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00年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为推动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省农委等有关部门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将某某集团确定为重点培育的某某省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落到实处,省委、省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提出了"861"行动计划,即扎实推进八大产业基地和六大基础工程建设,确保到2007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以上。八大产业基地之一为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主要为农产品生产,粮油、水果加工,畜牧深加工,纺织和造纸。六大基础工程之一为生态工程。给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制定的基本建设任务为: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发展养殖业和高效经济作物,建设专用小麦、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花生、蔬菜、猪牛羊禽肉、蜂产品、水产品等十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监测体系、认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力争到2007年粮食年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600万吨,肉类总产量达到43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00万吨,农产品优质率达到60%,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本项目属《某某集团万吨生态茶产业化工程》的组成部分。某某集团万吨生态茶产业化工程,得到了某某省发改委和当地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有关银行的支持,被列入某某省“861”计划项目。2002年,某某县委、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决定。《决定》指出:目前我县传统农业优势已经弱化,农业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脆弱,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结构性矛盾已成为我县农业发展或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全县应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将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要立足我县生态资源优势,紧紧抓住我县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全省特色农业示范县、全省无公害茶叶示范县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决定》制定的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是:“十五”期间,主攻“茶、竹、药、菜”,将畜牧业调大,加工业调强,农产品流通调活。决定要求:因地制宜,集约经营,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在种植业上,重点发展有机茶基地、竹笋两用林基地、地产中药材基地。《决定》将扶优扶强,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政策倾斜,重点扶持某某集团、九华药业、外贸冷冻厂等现有龙头企业。3.2.2有明显的资源优势(1)农业资源优势:项目所在地石某某市是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台台县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全省特色农业示范县、全省无公害茶叶示范县,农业基础较好,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生产资源丰富,有茶园4111公顷、山场面积18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3%。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短、云雾天气多,土壤呈微酸性,pH值5.5-6.5,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富含微量元素,资源优势十分突出,具有项目开发的全部农业生产条件。(2)可靠、丰富和强大的源头技术资源优势:某某集团密切与国内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保持良好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发的新产品以中国科技大学、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某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进行技术和产品前沿开发,积极推进产、学、研的联合研究项目,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的技术开发提供了基础研究和超前研究成果,加强了企业的创新实力。因此,本项目的源头技术资源是可靠和先进的。所有这些都确保本公司具有可靠、丰富和强大的源头技术资源,使本公司在新产品开发和生产上保持了与国际同步的先进水平。3.2.3有突出的市场优势多年来,某某集团以销售为龙头,不断开拓市场,在全国设立了40多个办事处,100多家农产品专卖店,发展了200多个地市代理商和出口商,产品销售网点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区,远及海外,并取得了进出口自主经营权。公司多年来形成的稳定的销售网络,可为本项目产品提供强大的物流配送,直抵销售终端,保证市场畅通。某某集团的“某某”商标为驰名商标和某某省著名商标,通过持续不懈的强有力的品牌建设,某某品牌在广大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拥有稳定的消费群体,每年都有各地经销商要求加盟某某集团,某某销售网络得到不断拓展。某某牌抹茶属于超微茶粉,但超微茶粉并不同等于抹茶。目前为止,国内所生产的超微茶粉是以普通茶园茶树鲜叶为原料,或直接以干茶为原料加工而成,而某某牌抹茶生产采用日本技术,利用自有基地优势,建立抹茶园,对原料鲜叶进行弱光条件处理,使组织嫩化,植物纤维大量减少,叶绿素增加,能在加工中大大缩小茶粉粒径(细度可达到500目以上),增强茶粉的水溶性,减少固体物沉淀,因而更符合消费标准。本项目引进浙江省富阳茶叶机械总厂新研发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蒸青绿茶机械加工技术及成套设备,同时成功地在超微茶粉加工中引入研磨式超微粉碎技术,使超微茶粉色、香、味品质大大提高,各方面均明显优于现有国内采用气流粉碎方法批量生产的绿茶超微产品,极具市场竞争优势。本项目产品是根据市场需求而开发,符合“天然、健康,优质、保健”的消费观念,讲究科技含量,注重质量,坚持特色,开发以来一直呈现供不应求。3.2.4有强大的科技开发能力某某集团是某某市高新技术企业,现有产品科技含量高,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公司47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设立了以专家为骨干,以中青年技术人员为主体,有11人专门从事产品及技术开发的技术创新中心,并与某农业大学茶叶生物化学某重点实验室合作成立了某某茶业安农大研发中心。近年来,公司所开发的产品有多项获得省部级鉴定批准和国家专利,有3项通过OFDC有机认证,有5项通过某某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3项被授予为某某省名牌农产品。公司被授予为“某某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产品获得10多项国际、国家级大奖。公司坚持“追求卓越、永恒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着力于高新技术及新材料应用方面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4年8月,某某集团茶叶技术创新中心被核准为“国家星火技术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3.2.5有完备的基础实施条件项目位于某某市某某县,县城距黄山机场、皖赣铁路、长江航运只有一百公里。县内公路四通八达,省道221、325公路116.9公里贯穿东西,县道137.2公里,村级公路385.6公里,路面全部实现“黑色化”。一个以县城为中心,省道为骨架,县道为连接的城乡公路网已基本形成。为产品、原材料的运输以及对外开放创造了便利条件。某某县水电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全县水能蕴藏量4.25万千瓦,其中可供开发的达2.81万千瓦。供水充足,拥有日供水1万吨的自来水厂1座。供电能力较强,全县有11万伏变电所2座,3.5万伏变电所4座,小水电站13座。通讯设施较为发达。程控电话容量达1.34万门,数字移动基站12个,无线寻呼覆盖全县。3.3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1.部分农民对茶叶生产新技术持怀疑观望态度,部分农民习惯于传统的耕作方式,满足于维持现状。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企业的宣传引导和示范带动,与农户建立合作互惠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得到解决。2.由于农民工不断外流,造成农村劳动力相对不足,这种情况可能会在今后更加严重。解决的办法是:与农民签定合同,将项目基地建设的茶园技改工程分解到户,制定改造标准,限定期限,给予用工补助,进行验收奖励。另一方面,从现在起积极推广机耕和机采。3.项目实施应取得农委以及当地乡镇政府的支持和协助,才能达到预期目标。第4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4.1建设单位概况某某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某某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是当前某某省最大的茶叶生产、加工与销售的私营企业,主要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兼营农技推广服务及包装、运输和广告业,主要产品为红茶、绿茶、花茶、五味茶、保健茶、茶食品等,现有年生产加工能力为6000吨。公司前身为某某县天然茶叶有限公司,创立于1997年7月,2000年7月组建某某集团,注册资本1026万元。下辖企业和工厂有:某某科技有限公司、某某包装有限公司、某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安徽恒源食品有限公司、某某市茶叶有限公司、某某黄精加工厂、某某板栗加工厂、某某天然有机保健品厂、某某有机茶厂、某某出口有机茶加工厂、某某莲华山有机茶厂、某某红绿茶厂、某某佛茶场、某某生态茶场、大龙湾凤凰滩茶厂、某某良种茶场、某某名茶茶场等。到目前为止,公司在县内外选择生态环境优良的区域发展原料生产基地2万亩,其中位于某某县境内的有机茶、绞股蓝茶、苦丁茶、银杏茶、无公害食用花卉等生产基地共有5000多亩,分别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五年多来,公司在全国设立了30多个办事处,80多产品专卖店,发展了300多个地市代理商和出口商,产品销售网点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区,远及海外,并取得了进出口自主经营权。公司先后被授予为“某某省民营科技企业”、“某某省优秀民营企业”、“某某省农村百佳致富带头人”、“全省地方税收诚信先进单位”、“某某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产品获得10多项国际、国家级大奖,“某某”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和“某某省著名商标”,历年被省消协授予诚信单位。2002年12月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4.2企业制度及管理模式等公司现有员工948人,其中管理人员67人,销售人员170人,技术人员38人。在技术人员中有28人为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有10人为大专或中专学历。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一)某某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属有限责任制企业,拥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健全,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益为目的,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层经理执行机构组成的组织机构。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利机构,依照《公司法》行使职权。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行使重大经营决策、内部机构设置、决定基本管理制度等权利。监事会对董事、经理依法行使监督的权利,确保企业依法经营和公司利益不受损害。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董事会选举产生。公司设总经理,由董事长聘任,对董事会负责,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聘任企业高中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公司职工依据《工会法》建立了工会组织,并依法开展活动。(三)按照责权利一致和高效精干的原则,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目前公司设有原料生产部、成品生产部、质管部、研发部、营销中心、外贸部、财务部、采购部、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事业发展部和办公室等十二个主要部门,由公司总经理统一领导。为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公司采取“以人为本”和“以企业文化为支持,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以中国管理哲学为指导”博采众长的管理模式,在规范管理的同时,全力打造企业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和敬业精神。4.3研发能力公司设有专门的技术创新中心,有11人专门在中心从事产品及技术开发工作。公司积极与某某大学绿色科技中心、某农业大学农业部某重点实验室、某综合利用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展多种合作,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加快技术引进。2004年8月,某某集团茶叶技术创新中心被核准为“国家星火技术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近年来,公司先后投入600多万元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进,所开发的产品有多项获得省部级鉴定批准和国家专利,有3项通过OFDC有机认证,有5项通过某某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3项被授予为某某省名牌农产品。2002年,企业被授予为“某某市产学研联合示范企业”。4.4企业财务状况盈利能力方面:某某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财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9413-2024数据中心和通信机房用空气调节机组
- 《康复功能评定学》课程教学大纲
- 《市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 湖南省常德市沅澧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低价底商转让合同范本
- 2024年出售大中小种猪合同范本
- 2024年承接水包砂装修合同范本
- 2024胃食管反流病指南
- 公路冬季施工安全培训
- 6s管理活动汇报
- 《排球运动》PPT课件(部级优课)
- 《高速公路收费员培训》专业知识点课件
- 工作汇报流程图
- 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及现代技术研究
- 2024年煤焦油相关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苗木出库入库管理制度
- 纪检监察业务培训课件
- 前置血管课件
- 银行系统的数字化转型
- L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研究
- 10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课件-第4章 词汇 第二、三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