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纵断面设计_第1页
道路纵断面设计_第2页
道路纵断面设计_第3页
道路纵断面设计_第4页
道路纵断面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纵断面设计复习道路平面线形要素缓和曲线的概念带缓平曲线要素计算超高平曲线相关规定曲线半径、圆曲线长、缓和曲线长曲线加宽道路视距平面图的绘制第2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一、概述道路纵断面定义沿道路中心线纵向垂直剖切的立面,反映道路沿线起伏变化情况纵断图上的两条线原地面线:根据平面图中道路中桩原地表标高而点绘成的一条无规则折线设计线:道路设计标高的连线纵断面设计线的组成纵坡竖曲线第3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填挖高度地面线上各点高程为原地面标高,设计线上各点高程为设计标高,相应桩号的两标高之差即为填挖高度路基设计标高新建公路:有中央分隔带的道路指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无中央分隔带的指未超高加宽前路基边缘处标高改建公路:路中心线处标高城市道路:建成后的路中心线处路面标高计算路基填挖高度时需扣除路面结构层厚度控制点影响纵断面设计线高低位置的点桥梁标高、跨线桥标高,相交道路的交叉口标高、铁道道口标高,最高地下水位沿街永久性建筑物的地坪标高等纵断面设计相关概念第4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纵断面的坡度和坡长对汽车行驶的速度、运输效益、行车安全等方面有很大影响道路设计中,对于同一设计路段,应使车辆以同一设计车速连续、安全行驶纵坡设计应使坡度平缓,起伏均匀,使各类车辆应在保证行车安全情况下都能接近设计车速匀速行驶纵坡设计应使纵断设计线尽可能接近自然地形,降低工程费用,提高道路使用质量二、纵坡与坡长设计

第5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第6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定义纵坡的大小用坡度值来表示,纵坡是两点间高差h与两点水平距离L之比的百分数规定沿道路前进方向,上坡为正,下坡为负纵坡第7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在坡长限制条件下,汽车能保持一定车速安全通过的坡度相关规定最大纵坡

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最大纵坡(%)3456789公路的最大纵坡表2-50设计速度(km/h)100806050403020最大纵坡度(%)一般值3455.5678极限值45678城市道路机动车最大纵坡表2-51第8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应考虑到各种车辆的行驶要求,保证行驶安全对于上坡车辆能保持一定车速,且爬坡不感到困难对下坡车辆应考虑到行驶安全问题道路等级越高,最大纵坡应越小坡度选取范围机动车行驶纵坡不宜大于8%非机动车较多的道路,最大纵坡不得超过3%道路纵坡设计也受到地形的制约纵坡度的大小对道路工程费用大小、道路里程长短都有很大影响坡度设计需注意的问题第9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折减原因在高海拔地区,因空气密度下降而使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汽车的驱动力和空气阻力降低,导致汽车的爬坡能力下降高原纵坡折减值折减后道路纵坡若小于4%,则仍采用4%高原纵坡折减

第10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路段,超高横坡与纵坡组成的合成坡度往往比两者更大,应严格控制合成坡度一般情况下或积雪严寒地区合成坡度不应大于8%。为保证路面排水,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合成坡度

公路最大合成坡度值表2-53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三、四级公路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8060403020合成坡度(%)10.010.010.510.59.09.510.010.010.0城市道路合成坡度值表2-54设计速度(km/h)100,8060,5040,3020合成坡度(%)7.07.07.08.0第11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设置的主要目的满足路面排水需要公路最小纵坡各级公路规定最小纵坡不得小于0.3%城市道路最小纵坡城市道路规定最小纵坡不得小于0.3%,困难时不小于0.3%特别情况下如果必须小于0.3%时,应设置锯齿形街沟或采取其它综合排水措施最小纵坡第12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为了使汽车在大坡度路段上坡行驶速度不过分降低,行驶时间缩短,也为下坡行车安全考虑坡长限制—最大坡长公路不同纵坡最大坡长(m)表2-55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纵坡坡度(%)3900100011001200------470080090010001100110012005--60070080090090010006----5006007007008007--------5005006008--------3003004009----------20030010------------200第13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城市道路最大坡长限制设计速度(km/h)10080605040纵坡(%)4566.5766.576.578最大坡长(m)700600400350300350300250300250200城市道路机动车道最大坡长限制表2-56

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纵坡最大坡长(m)表2-57纵坡(%)3.53.02.5最大纵坡长(m)自行车150200300三轮车—100150第14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某一城市道路计算行车速度为40km/h,第一坡段纵坡度为8%,长度为60m;第二坡段纵坡度为7%,长度为50m;第三坡段纵坡度为6.5%,求其最大长度。

【解】查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得,纵坡为8%的最大坡长是200m,纵坡为7%的最大坡长是250m,纵坡为6.5%的最大坡长是150m,则:第一坡段占限制坡长的60/200=0.3第二坡段占限制坡长的50/250=0.2则第三坡段占坡长限制值为1-0.3-0.2=0.5则第三坡段的最大长度为300×0.5=150m。【例2-5】

第15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主要目的防止纵断面设计出现频繁起伏、崎岖不平的现象计算考虑到地形情况及竖曲线布设要求,一般纵坡长度最少不应该小于9s行程相关规定坡长限制—最小坡长

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最小坡长(m)30025020015012010060

各级公路最小坡长表2-58城市道路纵坡坡段最小坡长表2-59设计速度(km/h)100806050403020最小坡长(m)2502001501301108560第16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变坡点(转折点)纵坡设计线上相邻两坡度变化点(相交点)竖曲线在纵断变坡点处设置用以过渡的曲线形式圆弧、二次抛物线和三次抛物线几种线形为了计算布设方便一般采用二次抛物线作为竖曲线分类凸竖曲线、凹竖曲线三、竖曲线第17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三个限制因素按行程时间要求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和半径竖曲线最短应满足3s的行程时间或离心力要求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或停车视距要求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竖曲线半径第18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凹形竖曲线的径向离心力和行程时间的计算公式与凸形竖曲线完全相同竖曲线极限半径的主要控制因素凸形竖曲线满足视距要求:凹形竖曲线径向离心力产生的冲击大小:在条件相同处,凸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较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大,这是因为凸形竖曲线的视距要求较高所致凹形竖曲线的视距是以保证夜间行车安全,前灯照明应有足够的距离来确定最小长度和半径的凹形竖曲线和凸形竖曲线半径比较

第19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选择原则一般应选大于或等于一般最小半径值在不增加工程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取大些的指标相关规定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凸形竖曲线半径(m)一般值170001000045002000700400200极限值11000650030001400450250100凹形竖曲线半径(m)一般值6000450030001500700400200极限值4000300020001000450250100竖曲线长度(m)一般值250210170120906050极限值100857050352520公路竖曲线半径及其最小长度表2-60第20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城市道路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城市道路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表2-61设计速度(km/h)100806050403020凸形竖曲线半径(m)一般值10000450018001350600400150极限值650030001200900400250100凹形竖曲线半径(m)一般值4500270015001050700400150极限值300018001000700450250100竖曲线最小长度(m)一般值210170120100906050极限值85705040352520第21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转坡角ω纵断面上相邻两坡度线相交时的交角,用ω表示ω的大小近似等于相邻两纵坡的代数差凸曲线与凹曲线的判断

ω为正时,是凸曲线ω为负时,是凹曲线竖曲线几何要素计算竖曲线布设第22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竖曲线标高起点桩号=变坡号桩号-T终点桩号=变坡号桩号+T竖曲线标高修正值方程竖曲线上设计标高计算凸曲线设计标高=切线标高—

凹曲线设计标高=切线标高+竖曲线的标高及方程第23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某山岭区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K5+030,高程为427.68,i1=+5%,i2=-4%,竖曲线半径R=2000m,试计算竖曲线半径各要素及桩号K5+000和K5+100处的设计标高。【解】(1)计算竖曲线要素

(“+”为凸形竖曲线)。曲线长:切线长:外距:【例题2-6】第24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2)计算设计标高竖曲线起点桩号:(K5+030)-90=K4+940竖曲线起点高程:427.68-90×0.05=423.18m竖曲线终点桩号:(K5+030)+90=K5+120竖曲线终点高程:427.68-90×0.04=424.08ma、桩号K5+000处横距x1=(K5+000)-(K4+940)=60m竖距该处切线高程:423.18+60×0.05=426.18m设计高程:426.18-0.9=425.28m【例题2-6】第25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b、桩号K5+100处横距x2=(K5+120)-(K5+100)=20m竖距该处切线高程:424.08+20×0.04=424.88m设计高程:424.88-0.1=424.78m【例题2-6】第26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纵坡设计注意事项纵坡设计时缓坡宜长,陡坡宜短纵坡长度不应过短,避免短距离内起伏过频沿河布线的路线纵断面设计线应高出表2-62列频率水位标高0.5m以上桥上纵坡不宜超过4%,桥头引道纵坡不宜超过5%,位于市、镇或交通繁忙路段桥上与桥头引道纵坡均不得超过3%纵坡设计除满足汽车行驶要求,尚应考虑各种车辆及运输工具爬坡能力,下坡安全方面的要求尽可能适应自然地形争取填挖平衡,节省土石方工程量与其他工程量,降低造价三、纵断面线形第27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满足道路与两侧街坊排水,道路与侧石顶面标高低于两侧街坊或建筑物地平标高设计线必须满足城市地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要求防止损坏地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不小于0.7m道路纵断面设计,协调城市立面布置,应与相交广场、道路、出入口等平顺衔接城市道路纵段设计需注意的问题公路等级城市道路等级高速公路快速路一级公路主干路二级公路次干路三级公路支路四级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001/1001/501/25按具体情况确定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表2-62第28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应同时使曲线半径和曲线长度两方面均符合规定对于同向竖曲线,若竖曲线间直线坡段不长时,应尽可能取消直坡段合并为单竖曲线或复曲线,避免出现断臂竖曲线对于反向竖曲线之间必须设有直坡段,直坡段长度一般不小于按设计车速3s行程长度,即不短于竖曲线设计计算行车速度(Km/h)凸形竖曲线半径(m)凹形竖曲线半径(m)120200001200010016000100008012000800060900060004030002000从视觉观点所需的最小竖曲线半径值表2-63第29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竖曲线两方面重合,是平、纵线形最好的组合使平曲线长于竖曲线(将竖曲线包括在内)更好平、纵线形组合

第30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平、竖曲线重合时,其曲线半径大小应保持均衡,一般平、竖曲线半径之比为1:10~1:20平曲线和竖曲线的均衡

第31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不得在凸曲线的底部,设置平曲线的起(终)点避免在一个平面曲线内设置两个竖曲线或平面的直线段上包括两个以上的竖曲线在一个竖曲线内也不得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平曲线长陡坡下避免设置小半径平曲线,也不得将陡坡与小半径平曲线重合线形设计同时应根据地形、地物、地貌等条件选用各线形要素,合理组合平、纵线形组合注意事项第32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道路纵断面设计五、纵断面设计成果—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