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察实务
主讲人:赵敏
导言
课程性质
课程内容
学习方法和要求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为检察制度基础理论。
该部分着重介绍检察的概念;西方与我国检察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我国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础、人民检察院
的性质、地位、任务、职权;人民检察院的设置、内设机构和检察官制度;人民检察院的活动原则。
第二部分为检察实务。
该部分着重就目前我国检察机关办理的几种主要业务进行介绍和讲解,具体涉及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立
案、侦查;审查批准逮捕和决定逮捕;审查起诉和出庭支持公诉;刑事抗诉;刑事监督;民事、行政监督。
课程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力求对课程的体系、结构及具体内容有一个
总体把握。
(2)牢固掌握课程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业务操作程序,在此基础上,熟练地掌握基本的
操作技能。
(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案例分析水平。
推荐阅读书目
1、梁国庆主编《中国检察业务教程》(修订版),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2、李士英主编《当代中国的检察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3、孙谦主编《中国检察制度论纲》,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第一章
检察制度概述
一、检察的概念
1、检察的字义、词义
从字义上看,"检’字有约束、限制、法度之意;"察"字有考核、调查、查举之意。
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将"检察"解释为"审查被检举的犯罪事实"。
2、检察的概念
晨国,"检察"T司噫成为表述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活动的专用概念。"检
察",是指专门法律监督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对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
权利的案件和经济案件立案侦查、起诉,对公安机关的侦杳活动,人民法院的刑事、民事、经济、行政审
判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法律监督的活动。
简言之,检察,即法律监督。
二、检察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西方国家检察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在历史上,最早建立检察制度的是法国。
14世纪初,国王腓力普四世将"国王诉讼代理人"改称为"检察官",普遍设置于各级法院。检
察官一方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对寺廓进行侦B,拍倒报告人的起诉书,参与法院的审讯;另一方面代表国王
对地方当局进行监督,成为国王在地方的耳目。
腓力普四世新建立的检察官制度,被认为是现代检察制度的开端。
■大陆法系检察制度的特点
大陆法系检察制度创制的目的,一是为了废除当时诉讼中的纠问制度,确立诉讼上的分权原则;二是为了
创设一个受过严格法律训练和法律拘束的客观公正的检察官署,以控制警察的活动,摆脱警察国家的梦魇;三
是为了守护法律,使客观的法律意志贯通于整个刑事诉讼程序。因此其发展模式是以国家权力至上的价值
趋向为轴心。
基本特点是:
第一,检察机构的实际地位高于当事人,负有保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的义务;
第二,检察机关在侦查和公诉方面的职权和职能十分广泛,而缺乏不起诉的自由裁量权;
第三,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和检察官管理制度比较严格。
■英美法系检察制度的特点
英美法系检察制度的发展模式是以个人权利优先保护、以公民权利制约司法权力的价值趋向为轴心。
基本特点:
第一,检察机关在行使职权时的法律地位与公民权利对等,其诉讼地位受当事人主义的平等原则所支
配;
第二,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职权受到很大限制,而不起诉的自由裁量权却很大,使检察官有充分的权力
实现与当事人的“认罪交易";
第三,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和职业化建设比较松散,英国直到1986年才建立起统一的检察机构。
英美法系检察制度的特点:
检察机关的设置:英国的最高检察机关称为法律事务部,也称为总检察署,由总检察长和副总检察长
领导。美国没有单独设置中央检察机关,而是在司法部中设立名为联邦检察官的机构。
检察机关的职权:英国主要有:(1)对重大刑事案件的侦察、起诉。(2)出庭公诉,监督审判活凯
(3)维护公益,参与部分民事诉讼。(4)充当王室和政府的法律顾问。
2、中国检察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历史上的御史制度。
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检察制度,产生于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基本沿袭了清末的司法制度。
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建立后,取消了检察机关的设置;1932年,建立检察机关,但一直实行"审检合
署”制度,直到1980年7月1日才改为审检分隶制。
新中国检察制度的发展历程
(1)创建时期(1949年~1953年)
1949年第一届政协通过的《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最高人民检察署对政府机关、公务人员和
全国国民之严格遵守法律,负最高的检察责任。"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最高人民检察署御理织条例》和《各级地方人民检察署组织iS则》,各级
人民检察机关相继开始建立。
根据这两个法律,检察机关是独立的国家机关,职权主要有:第一,一般监督,即对国家机关和公务
人员是否遵守法律实行监督;第二,参与刑事诉讼活动及实行司法监督;第三,参与民事和行政诉讼。
(2)发展和波折时期(1954年~1966年)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并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五四宪法从第
81条到84条对我国的人民检察制度作了规定,其中包括高检院的职权、领导关系和检察长的任期,并且
规定了垂直领导的原则。同时,这次会议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至此,人民检察
制度在我国法律规定上可以说比较完善了。
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并进而扩大化,法律虚无主义猖獗,检察制度遭到质疑和批判。实践中推行
"一长带三长"、"一员顶三员",检察机关名存实亡。I960年后公检法三机关实行合署办公。1962年以
后,检察工作出现了新的转机,但没有恢复到历史上的最完善程度。
(3)中断时期(1966年~1977年)
十年浩劫期间,检察机关被认为是"从资本主义国家办来的,是凌驾于党政之上的官僚机构",’搞去
解警疑因内‘,必须从‘政治;皿理仑维RB隔的’,1968年12月后,检察机关被撤销。
1975年四届一次人大通过的"七五宪法"第25条规定:"检察机关的职权由各级公安机关行使",实
质上取消了检察制度。
(4)重建和发展时期(1978年~今)
1978年3月,五届一次人大通过了“七八宪法",重新规定设置人民检察院,检察制度获得新生,
各地检察机关普遍恢复建立。
1979年12月,五届二次人大修订通过了《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
督机关,依照法律独立行使检察权,在刑事诉讼中与公安、法院相互配合、互相制约。该组绽去的重要修改之处
在于:T取消了"TS1在督",即删除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国务院所属各部门、地方各级国家机关是否遵守
法律,行使检察权”的职权规定;二是规定检察机关在国家体制上实行双重领导的原则,即地方各级检察机
关受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同时受上级检察机关的领导。
3、当代中国检察制度的特色
第一、检察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下与政府、法院并行的国家机关,具有独立的宪法地位。
第二、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通过履行公诉、职务犯罪侦查和诉讼监督等职能,维护国家法
制的统一。
第三、检察机关实行检察院负责制,在系统内实行上级检察院领导下级检察院的体制。
第四、坚持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与党的领导相统一的原则。
三、我国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础
1、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2、列宁关于法律监督的理论
列宁关于法律监督的理论,集中体现在其《论"双重”领导与法制》、《论亲廨济政除件下司法人民委
感醒K镑》、《怎样牌I农鳗院》、《宁静些,但翱些》会作礼阐明T社会拄法a监爵勺基本原理。
列宁关于法律监督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制应当是统一的。
第二、为了维护法制的统一,必须有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即检察机关。
第三、检察权与行政权分开,检察机关独立行使职权。
第四、为了保证检察权的行使,列宁主张实行自上而下的集中领导。
列宁关于法律监督的理论,是列宁主义中关于国家与法律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检察制度的建
立,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以列宁法律监督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的革命实践和具体国情,建立了
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
四、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1、人民检察院的性质
我国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法律监督的涵义
狭义的法律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执法、司法等国家法制运作环节
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制控和督导。
广义的法律监督:是指一切国家机关、政治或社会组织和公民对法制全部运作过程的合法性作进行
的监察、制控和督导。
我国"U宪法"粉佥察机关确定为法律监督机关,毫无疑问,检察权不属于广义上的法律监督。同时,
检察权也不同于狭义的法律监督,而是一种特殊的法律监督权。
检察权意义上的法律监督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法律监督权:
第一、检察监督的主体是国家的检察机关,即检察权意义上的法律监督是一种专门的监督,法律监督权
只能由国家的特定的专门机关行使,不能由其他主体代替。同时,这种监督的方式、手段、措施等均是有
法律特别规定的,不容采取法律以外的方法;监督的效果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意义上的法律监督权的行使主体具有广泛性,如政党、人大、社会舆论、公民等,其监督的方法
多种多样。
第二、检察监督的内容只限于法律实施中严重违反法律的情形,并不是对法律实施以外的违法情形和法律
实施中的所有情形进行监督。具体而言,包含三个内容:
一是法律执行情况的监督,只限于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活动中构成犯罪的行为进行立案侦查和公诉;
二是法律遵守情况的监督,只限于对严重违反法律以至构成犯罪的行为进行追诉;
三是法律适用情况的监督,只限于对三大诉讼中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及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况进行监
督。
因而,检察监督的事项在范围上是特定的,并非包罗万象;同时,这些有限的监督事项也必须是法律
事先确定的,对于没有法律规定的事项,检察机关无权进行所谓的法律监督。
第三、检察权的客体是国家公职人员基于犯罪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就监督对象而言,检察权监督的主
要对象是构成犯罪的国家公职人员,至于实施一般违法行为的公职人员并不在检察监督之列。而一般意义
上的法律监督,其对象既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也包括政党、社会组织、大众传媒和公民。
由此可见,检察权意义上的法律监督权具有主体的唯一性、手段的专门性、对象的特定性、效果的法
定性等基本特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法律监督权,而是一种专门术语。
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特征:
第一、国家性,即法律监督权作为国家权力的一部分,是通过立法的形式,由国家最高权力机
关授权人民检察院行使的。它意味着法律监督是一种法定职责,是权力与责任的结合;同时,它渊源于国
家最高权力,是国家监督权的组成部分。
第二、专门性,即法律监督权由人民检察院专门行使,人民检察院以法律监督为专职专责。在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家权力机关享有一定的监督权,但是它的主要职责是行使国家立法权;行政监察部门
是专门行使监督权的机关,但是它监督的范围局限于政纪的执行情况,而且从属于各级行政机关,不具有
独立的法律地位;只有检察机关是专门行使国家法律监督权并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国家机关。
第三、规范性,即法律监督的对象、范围、程序、手段等均由法律规定。检察机关的执法活动必须以事实
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合法性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基本标准,保障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则是
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
第四、程序性,即检察机关实行法律监督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同时监督的效力也主要是启动相应的司法
程序。法律监督职能中除了极小一部分消极处分权(如撤案、不起诉等)以外,一般不具有实体性的处分
权,更没有行政处分权和司法裁决权。正是因为法律监督职能的这种程序审查和程序启动功能,使它与国
家的其他职能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关系,而且这种监督制约关系不具有凌驾于行政、审判等国家职能之上
的可能性。
第五、强制性,即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法律效力,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
能过程中,依法作出的决定或采取的法律措施是严肃的执法活动,必须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这些特点表
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独特的,性质,是其他形式的监督不能替代的。
2、人民检察院的地位
人民检察院的地位,又称人民检察院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是指宪法和法律确立的检察机关与其他国
家机关的关系。
人民检察院由本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并对本级国家权力机关负责,表明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只对宪
法和法律负责,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法律监督的性质决定了人民检察院在国家机构体系中的地位,它依
法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而不附属于其他国家机关。
3、人民检察院的任务
第一、通过行使检察权,镇压一切叛国的、分裂国家的犯罪活动,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和其他
犯罪分子,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通过行使检察权,保障社会主义的国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
财产,积极同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和侵犯财产的犯罪进行斗争。
第三、通过行使检察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第四、通过行使检察权,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也1守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五、
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人民检察院的职权,是指法律赋予其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各项权力的总和,各项具体职权统称为检察权。
人民检察院享有下列各项权力:
1、刑事案件侦查权
2、批准和决定逮捕权
3、公诉权
4、立案监督和侦查监督权
5、刑事审判监督权
6、对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管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的监督权
7、民事审判监督权
8、行政诉讼监督权
9、司法解释权
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对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
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
对诉讼活动进行监督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之外,检察机关还有其他方面的职权,如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劳动教养活动的
监督、对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监督,以及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其他监督职权。
六、人民检察院的设置、内设机构和检察官
1、人民检察院的设置
最高人民检察院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1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分院,
自治州、省辖市人民检察院;(3)县、市、自治县和市辖区人民检察院。此外,省级人民检察院和县级人
民检察院派出机构。
专门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铁路运输检察院2、
人民检察院的内设机构
(1)控告申诉检察部门、举报中心
(2)反贪污贿赂部门
(3)反渎职侵权部门
(4)侦查监督部门(审查逮捕部门)
(5)公诉部门
(6)监所检察部门
(7)民事行政检察部门
(8)检察技术部门
(9)纪检监察部门
此外,还有办公室、政治部、行政、装备、政策法律研究等内设机构
3、检察官
(1)检察官的概念
检察官,是指在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具有法律职务,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的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检
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助理检察员。
(2)检察官的等级
检察官的级别分为十二级。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为首席大检察官,二至十二级检察官分为大检察官、高级检察官、检察官。
检察官的等级的确定,以检察官所任职务、德才表现、业务水平、检察工作实绩和工作年限为依
据。
(3)担任检察官的条件
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B\年满二十三岁;
C债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E\身体健康;
F\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二
年,其中担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获得
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者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一
年,其中担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
对适用上述学历条件确有困难的地方,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核确定,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将担任检察官
的学历条件放宽为高等院校法律专业专科毕业。
下列人员不得担任检察官:A\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B\曾被开除公职的。
(3)检察官的职责
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工作;
代表国家进行公诉;
对法律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
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止匕外,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除履行检察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与其职务相适应的职责。
(4)检察官的义务:
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履行职责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执法,不得徇私枉法;
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清正廉明,忠于职守,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
保守国家秘密和检察工作秘密;
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
(5)检察官的权利:
履行检察官职责应当具有的职权和工作条件;
依法履行检察职责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获得劳动报酬,享受保险、福利待遇;
人身、财产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护;
参加培训;
提出申诉或者控告;
辞职。
七、人民检察院的活动原则
1、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原则。
2、上级检察院领导下级检察院原则
3、依法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原则
4、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5、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6、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7、依靠人民群众的原则。
8、检务公开原则
9、加强内部制约、规范业务工作原则
第二章
自侦业务
(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
一、自侦业务的范围
自侦业务的范围,也称为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
刑事案件的种类。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条的规定,自侦案件的范围包括四类案件。
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1.贪污案,
2.挪用公款案,
3.受贿案,
4.单位受贿案,
5.行贿案,
6.对单位行贿案,
7.介绍贿赂案,
8.单位行贿案,
9.巨额财产来源不名案,
10.隐瞒境外存款案,
11.私分国有资产案,
12.私分罚没财物案。
渎职犯罪案件:
L滥用职权案;2、玩忽职守案;3、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4、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案;5、徇私枉法案;
6、民事、行政枉法裁判案;7、执行判决、裁定失职案;8、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案;9、私放在押人员
案;10、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案;11.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12、徇私舞弊不移交
刑事案件案;13、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案;14、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案;15、徇私舞弊发售发
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案;16、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案;1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
被骗案;18、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案;19、环境监管失职案;20、传染病防治失职案;21、非法批准
征用、占用土地案;22、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案;23、放纵走私案;24、商检徇私舞弊案;25、
商检失职案;26、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案;27、动植物检疫失职案;28、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
为案;29、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案;30、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案;31、不解救被拐
卖、绑架妇女、儿童案;32、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案;33、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案;34、
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案;35、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案。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
1.非法拘禁案,2.非法搜查案,3.刑讯逼供案,4.暴力取证案,5.虐待被监管人案,6.报复陷害案,
7.破坏选举案。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
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乂案
L立案的条件
第一、事实条件,即认为有犯罪事实;
第二、法律条件,即这种事实是被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事实。
立案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正确理解立案的意义。
立案的本质在于它是刑事诉讼程序的开始,不是结案。
不能把立案条件人为地提高。
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构成3摩、是否具有充足的3峰唯,则是侦查阶段的任^,而不是立案阶段的彳铁,更不
是立案阶段需要得出的结论。
(2)在分析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要排除法律明确规定得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2、立案标准
立案标准是对立案条件的具体化,是检察院立案工作的基本规范,是检察院立案时应当掌握的条件。
应当注意:
立案标准仅仅是人民检察院对犯罪构成客观方面行为或结果要达到的程度的描述,不等于犯罪构成本
身;只符合立案标准的规定,尚不具备犯罪构成的其他条件,不能立案;
只具备犯罪构成的条件,尚达不到立案标准的,也不能立案;
立案标准参照了刑法的量刑起点,但不等于量刑起点;
立案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将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立案标准类型:
(1)根据犯罪数额确定立案标准,如贪污罪、贿赂罪的立案标准;
(2)根据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或造成的危害结果确定立案标准,如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
(3)根据犯罪行为确定立案标准,如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
立案标准的依据
(1)高检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年8月6日九届检
委会41次会议通过)
(2)高检发释字[2006]2号《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3、立案程序
(1)发现犯罪线索
(2)接受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
(3)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审查
立案前审查要十分注意讲究策略和方法,作到“八要”:
一要严格审批制度,要案线索和重大线索的审查,必须报经检察长或主管检察长批准。
二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四处撒网。要优先审查和补充调查那些直接影响立案决定与否的关键
性问题。
三要通过"四集中"(集中力量、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问题)及时提取、固定和保全证据。
四要注意保密,尽可能不让被控告、举报的人知道。
五要注意保护被审查人员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人格尊严。
六要制定周密的审查计划,作到心中有数。
七要注意掌握好"度",防止以审查代替侦查。
八要依法进行,不能使用强制措施,也不能使用法定的侦查措施。
(4)决定立案
**省**市人民检察院
立案决定书
检立[]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3(86)规定,本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涉
嫌一案立案侦查。
检察长(印)
年月日
(院印)
三、侦查
(-)制定侦查方案
L分析判断案情
分析判断案情的总体要求是:
(1)要从实际出发,以掌握的案件材料为依据;
(2)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3)要多侧面、全方位,形成立体思维网络,掌握辩证的逻辑思维方法。
通过分析判断案情要达到:
(1)判明案件的性质。主要是进一步判明有无犯罪事实存在,有无诬告的可能性;
(2)对犯罪嫌疑线索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问题的大小、轻重、主次、性质、难易程度及侦查方案、措施,
做到心中有数;
(3)推断案件的时间、地点、靖国、方式、动机,初步勾画出案件的概貌;
(4)了解犯罪嫌疑人的职业、文化程度、社会阅历、家庭经济状况、个人爰好、社会交往、个性特点等;
(5)熟悉与案件有关的法律政策、行业特点。
2、确定侦查范围和方向
侦查范围是指需要查明的问题、对象以及证明案件事实证据存在的时间、空间、存在方式等。案件的
侦察范围确定在什么样的时间、人员、对象之中,从什么人、什么问题上优先突破,这是侦查突破的关键。侦查
范围确定之后,就需要确定侦查方向,也就是确定侦查案件的性质、侦查的主要任务。侦查方向
决定着侦查工作的成败。
司法实践表明:性质不同的案件有其不同的特点和犯罪构成,侦查工作所需要解决的任务不同,因此
侦查方向也就不同。当然,侦查方向随着侦查工作的深入也有可能发生变化,作局部调整,是正常的般。这就
需要及时把握这种变化,调整侦查方向。
3、选择侦查突破口
一般而言,选择突破口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是犯罪嫌疑人在认识方面和作案活动方面的薄弱环节,心理防线较为薄弱,比较容易突破;
(2)必须是侦直该案的关键性问题,突破后查证其他问题;
(3)在诸多问题中被选定为突破口的鼻祖是占有材料和证据较多,便于运用策略,寻机突破的问题。
4、制定侦查方案
(二)侦查的方法和策略
1、讯问犯罪嫌疑人
2、询问证人
3、勘验、检查
4、侦查实验
5、搜查
6、扣押物证、书证、视听资料
7、扣押邮件、电报
8、查询、冻结存款、汇款
9、鉴定
10、辨认
(三)强制措施
1、概念
2、特征
3、基本原则——准确、及时、依法
4、种类及基本规范
(四)侦查终结
1、概念及性质
2、时限规定
3、侦查终结的条件和处理意见
——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犯罪是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证实犯罪嫌疑人有罪。
——侦查终结、移送不起诉:犯罪是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犯罪情节轻微依照法律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
予刑罚。
——终止侦查、撤销案件:不允方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
4、侦查终结报告
新形势下的检察侦查工作特点
1、侦查重心前移,从以讯问犯罪嫌疑人获取口供为主,转为秘密调查,全面调取证据;
2、侦查方法特别是讯问方法要从偏重于强攻硬取和打疲劳战,转为运用谋略和科技手段获取证据;
3、侦查决策从无风险决策转为风险决策;
4、侦查机制从单兵作战为主转为整体作战。
检察侦查谋略运用
敲山震虎法
分化瓦解法
投其所好法
情感施压法
刚柔并济式
虚实攻心法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法
循序渐进、顺藤摸瓜法
选择时间,掌握概貌法
此外,尚有诸如欲擒故纵、诱敌深入,单刀直入,冒名顶替、化装调查等等。
侦查讯问的特点与技巧
特点
讯问地位重要,讯问难度大;
讯问对象反侦查能力强,不易突破;
讯问对象易翻供,易反复;
相关佐证少,诡诈技巧不易施展
技巧:
重视外围调查,重视其它证据的收集
重视发现证人,获取证人证言;
重视书证的收集;
重视刑事科学技术的使用(文书检验、笔迹鉴定、司法会计鉴定\
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有的放矢
一般而言,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会经历焦躁对抗、反思翻供、动摇突破几个阶段。
因时因事置宜,施用谋略
时机、要领
【讯问笔录范文】
讯问笔录(第1次)
时间:2007年1月20日自12时36分开始至13时08分结束
讯问人:孙志明、王飞金水公安分局刑侦九中队
被讯问人:姓名:曹友性别:男年龄:35岁;出生年月日:1965.5.13民族:回文化程度:文盲;工作单
位:xx市水电公司;家庭住址:xx市南关街213号
问:家庭情况讲一下?
答:家里五口人。妻子,李蓝,34岁,xx机械厂;女儿,曹红,11岁,上学;女儿,曹青,10岁,
上学;儿子,曹蓝,9岁,上学
问:讲一下个人简历?
答:从小没有上过学,不会写字,16岁参加工作,现在是南阳市水电公司工人。
问:以前受过公安机关处理过没有?
答:没有。
问:今天为啥把你带到刑侦中队?
答:偷了一部手机。
问:是不是这部手机?(出示提取的菲利浦手机)
答:就是。
问:几个人去偷的,你偷过几次?
答:我自己偷的,就偷过这一次?
问:把偷手机的经过讲一下?
答:2007年1月20日上午10点多,我在儿童医院专家诊断室屋内,一个女的在屋里站着,这个女人穿
红鸭绒袄,我看见这个女的左口袋里有一部手机,我用右手将这部手机掏出来,拿在手上,被旁边一个男
的抓住,带到治安室,后来到了派出所。
问:你所讲的是不是实话?
答:是实话。
问:现在向你宣读笔录,你听一下与你讲的是否相符?
答:记录向我宣读过,与我讲的相符。
以上记录已向我宣读过,和我讲的一样。
曹友(指印)
2007年1月20日
第三章
审查批准逮捕
和决定逮捕
一、审查批准逮捕、决定逮捕的概念和意义
1、审查批准逮捕
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以下简称公安机关)等侦查机关提请批
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是否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决定的一种诉讼活动。
2、决定逮捕
是指人民检察院在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的侦查过程中,依照事实和法律,作出是否逮捕犯罪嫌疑人的
一种诉讼活动。
3、意义
(1)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2)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
(3)及时发现漏罪和漏犯,防止打击不力;
(4)有利于发现和纠正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二、审查批准逮捕的程序和方法
基本流程:
受理案件-审查案件-审查决定(批准逮捕、不批准逮捕)-复议、复核L
受理案件
0)《提请批准逮捕书》一式三份;
0提请批准逮捕书认定的犯罪事实是否有相应的证据,该证据是否随案移送;
0应当随卷移送的物证;
且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种类及其相应的法律文书;
0已经搜查的,应当有搜查证和搜查笔录;扣押物证、书证的,应有扣押物品清单;已经收缴的赃款
赃物退还失主的,应有失主领取被发还赃款赃物的收据等。
如果上述程序性条件具备,则进入实体性审查;如果上述条件不具备,则应当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或者
要求公安机关补充移送。
2、审查案件
(1)审查内容
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认定的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公安机关所认定的犯罪性质和罪名是否准确;
犯罪嫌疑人是否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对犯罪嫌疑人有无逮捕的必要;
是否符合"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一逮捕条件;
有无遗漏应当逮捕的共同犯罪嫌疑人和犯罪事实;
公安机关侦查活动有无违法情形。
(2)审查的具体方法
第一、审阅案件材料——“六对比"
审阅案卷的情况,应当制作阅卷笔录。
第二、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
应注意:不得另行侦查;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事前征求公安机关的意见。可
以"提前介入"。
(3)审查的时间
凡是拘留案件,审查时间为7日;
凡是未被拘留的案件,一般是15日,重大、复杂的案件,审查时间为20日。3、
审查决定
(1)批准逮捕
经审查符合逮捕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并制作《批准逮捕决定书》,经检察长签
发后,加盖院印,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提请批捕的公安机关执行逮捕。
如果发现有漏捕的,应当向公安机关送交《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建议其提请逮捕。
如果公安机关不报捕的理由不能成立,人民检察院可以直接作出逮捕决定,制作《逮捕决定书》,送达
公安机关执行。
(2)不批准逮捕
不符合逮捕条件的不批捕。
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现有的证据不能够证明犯罪事实存在或者为犯罪嫌疑人所实施的;对
犯罪嫌疑人无逮捕必要的;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徒刑以下刑罚或者虽然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但明显符
合宣告缓刑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的。
具有法定不追诉情形的不批捕。
对于具备刑诉法第15条情形的,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证据不足的不批捕。
4、复议、复核
(1)复议
公安机关在收到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决定决定书》后5日内,可以提出《要求复议意见书》,送
交检察院进行复议。
对公安机关要求复议的不批准逮捕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另行指派审查逮捕部门办案人员复议,并
在收到提请复议书和案卷材料后的7日以内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通知公安机关。
对于复议后维持原不批准逮捕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制作《复议决定书》,连同案卷梯斗T退回公
安机关;对于复议后改变原不批;蜂捕决定的,应当制乍《复议决定书》和《撤销不执叫捕决定书》或《批准
逮捕决定书》,连同案卷梯斗T退回公安机关。
(2)复核
公安机关在收到同级人民检察院《复议决定书》后,如果认为该决定有再议必要的,应当在5日内制作
《提请复核意见书》,连同《复议决定书》和案卷材料,一并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复核。
对公安机关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复核的不批准逮捕的案件,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至此是请复核意见
书和案卷材料后的十五日以内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麻口公安机关
执行。如果需要改变原决定,应当通知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的人民检察院撤销原决定,另行制作批准逮捕
决定书。必要时,上级人民检察院也可以直接作出批准逮捕决定,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送达公安机关执行。
三、决定逮捕的程序和方法
基本流程:
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部门受理本院侦查部门移送审查逮捕的案件,与受理公安机关报捕案件的流程一样。
最新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2009年9月出台了《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
决定逮捕的规定(试行》(m《规定》),明确规定了省级以下(不含省级)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需
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应当报请上一级检察院审查决定。
《规定》主要内容
《规定》共二十条。主要内容包括:下级检察院报请审查逮捕程序、上一级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程序、追
捕程序、发现不应当逮捕的纠正程序、下级检察院不服不捕报请重新审查程序、逮捕担任各级人大代表的
犯罪嫌疑人的报请许可程序、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报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程序以及通过检察专网报送案
卷材料等。
《规定》确定的下级检察院报请审查逮捕程序
下级检察院报请审查逮捕的案件,应当由侦查部门制作报请逮捕书,经本院侦杳监督部门提出审杳意见,
报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审批后,连同案卷材料、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资料及本院侦查监督部门审查
意见一并报上一级检察院审查,并确保提请审查逮捕的材料齐备、规范。
1、案件受理
由侦查部门填写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一并送交本院审查逮捕部门审查。
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部门受理本院侦查部门移送审查逮捕的案件,应当象受理公安机关报捕案件一
样,认真审查,查明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及案卷材料是否齐备。审查后,提出是否逮捕的意见,报本部
门负责人审核并报检察长或检委会讨论决定。
2、审查期限
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的,应当在审查逮捕部门接到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后的七日以内,由检察长或者
检察委员会决定是否逮捕;犯罪嫌疑人未被拘留的,应当在审查逮捕部门接到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后的
十五日以内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是否逮捕,重大、复杂的案件,不得超过二十日。
3、审查决定
符合逮捕条件的,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逮捕的,审查逮捕部门应当将逮捕决定书连同案卷材料
送交侦查部门,由侦查部门通知公安机关执行,必要时人民检察院可以协助执行。
不符合逮捕条件的,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不予逮捕的,审查逮捕部门应当将不予逮捕的决定连
同案件材料移交侦查部门。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的,侦查部门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即释放。
对应当逮捕而本院侦查部门未移送审查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审查逮捕部门应当向侦查部门提出移送审查
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建议。如果建议不被采纳,审查逮捕部门可以报请检察长提交检察委员会决定。
4、逮捕的重新决定或者变更、撤销
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已经作出不予逮捕的决定,又发现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应当
重新办理逮捕手续。
变更或者撤销由上级人民检察院决定的逮捕措施时,应当报请原决定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同意。
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侦查部门应当将决定、变更、撤销逮捕措施的情况书面通知本院
监所检察部门。
四、审查逮捕案件的备案审查
L备案审查的概念
备案审查,是指上级人民检察院通过对下级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审查批准、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案件的备案
材料的审查,及时了解下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决定逮捕工作情况,发现和纠正错捕和漏捕问题,确保
办案质量,进行业务指导的一项工作制度。
2、备案审查的范围
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涉外案件
检察机关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
3、备案审查的权限
(1)非涉外案件的备案审查,由上一级检察院负责;
(2)涉外案件,除依法由高检院审查批捕的以外,均由分、州、市检察院报省级检察院审查。省级检察
院征求同级政府外事部门的意见后,决定是否批准逮捕,同时报高检院备案。简而言之,涉外批捕案件均
由高检院备案审查。
4、备案审查的内容和方法
首先,应审查备案材料是否报送齐备。
根据有关规定,报送的涉外案件备案材料应当包括:(1)《批准逮捕外国籍犯罪嫌疑人备案报告书》;(2)
《逮捕案件审查报告》;(3)《遍案件审}匕俵》。
报送的非涉外案件备案材料包括:(1)龈悯陆》;(2)《提请批准逮捕书》或《逮捕犯罪嫌疑
见书》。
其次,应指定专人审查备案材料,并填写《逮捕案件备案审查表》。如果经审查发现下级检察院所作出得
的决定有错误,应当立即进行纠正,制作《纠正案件决定错误通知书》,在十日以内将审查意见通知报送备
案的下级人民检察院或者直接予以纠正。
五、审查逮捕案件的复查
1、复查的概念
复查,是指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于所办理的审查逮捕案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复查,以发现和纠正错
误的审查逮捕决定的一项工作制度。
2、复查的重点
(1)检察院与公安机关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有分歧的案件;
(2)群众对处理决定有意见提出申诉控告的案件;
(3)适用法律较为疑难的案件;
(4)一定时期内比较突出的犯罪案件。
3、判断案件质量的标准
错捕漏捕案件质量不高
错捕
a、无辜的;
b、具有刑诉法第15条规定情形之一的;
c、不构成犯罪的;
d、涉嫌犯罪事实不清,现有证据不能认定为犯罪的;
e、作出逮捕决定时,认定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在以后诉讼中,证据没有发生变化,而作出撤销案件
或绝对不起诉的处理,经审查认为正确的;作出无罪判决后,检察院和法院认识一致,不抗诉的。
漏捕
a、应当逮捕,而作出不批准、决定逮捕决定的;
b、应当逮捕,而建议撤销案件的;
c、应当逮捕,而建议采取其他强制措施直接移送起诉,因而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
5经复议、复核,在原认定犯罪事实的基础上改为逮捕的;
e、上级检察机关发现部逮捕决定错误,改为逮捕的。
案件质量不高
a、对明显不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批准决定逮捕的;
b、对确无逮捕必要的才(2罪嫌疑人,批准逮捕的;
c、对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而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等措施
可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批准、决定逮捕的;
d、应当建议公安机关补充提请逮捕同案犯罪嫌疑人,而未提出建议和直接作出逮捕决定的;
e、审查批准、决定逮捕超过规定时限的;
f、法律文书的制作不符合规范,案卷材料归档不符合要求的。
4、复查纠正的程序
经过审查,发现错捕的,应当及时报请检察长决定或者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撤销原批准、决定逮捕
的决定,通知公安机关放人;
经过审查,发现漏捕的,应当及时报请检察长决定或者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撤销原批准、决定逮捕
的决定,及时作出逮捕决定,通知公安机关执行;
对案件质量不高的,应当注意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整改措施。必要时,可将复查情况作一通报,使案件
复查工作达到纠正错误,不断提高批准、决定逮捕质量,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目的。
案例讨论
案情:王某、刘某、李某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并将拘留期限延长至三十日。刑事拘留第
二十日,公安机关以涉嫌职务侵占罪向检察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王某,对刘某和李某却以拘留期限未到而继
续予以羁押在看守所。
分歧意见:对于该案中公安机关将刘某和李某继续羁押是否正确,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公安机关将刘某和李某继续羁押是正确的。理由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以T碱"^诉劫")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刑事刑事拘留最长为三十日,且本案已依法对王某、刘某、
李某延长拘留期限至三十日。
第二种意见认为,公安机关将刘某和李某继续羁押是错误的。检察机关应就此向公安机关提出纠正意见,
由公安机关释放刘某和李某,并同时变更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基本案情】
2006年1月1日19时左右,3日罪嫌疑人杨某回到其暂住的某路195号15栋105室家中,
发现妻子赵某某不在家中,便怀疑其在外有不轨行为。当赵某某于19:30分左右回家后,杨某对其进行殴
打,时间持续到22时许。次日凌晨2:30时许,被害人赵某某叫喊肚子痛,后被犯罪嫌疑人杨某送至医院,
但因抢救秘死亡。经尸体棚佥,被害人建某系生前四肢大面积软组绸骨笳曲叁宗合症而死亡。
案后承认了其对赵曲丁的事实,但又称,其在酚丁赵之前发现赵的四肢已至存在被人酣了过的青紫伤处,并询问
过赵原因,因赵不肯说明于照携卖多次击打赵的伤处,证人冯向探、张寐
等人证言可以证明听到杨、赵住处房屋内传出打架声以及女性"唉哟"的呻吟声。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所、最高人民检察院技术局编:《人体重伤鉴定标准释义》第90条:
损伤引起挤压综合症:机体富含肌肉的部分(大多为四肢)因长时间受挤压(例如暴力挤压)或者其他原
因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出现肢体明显肿胀,引起缺血性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检案中可见于钝器打击造
成大面积肌肉及深度组织损伤坏死及长时间绳索捆绑等损伤。挤压综合症一旦出现对机体损害严重,往往
造成死亡。
【分歧意见】
对该案犯罪嫌疑人应否批准逮捕,存在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害人赵某某被他人殴打致死的事实是确凿的,但现有证据无法确定犯罪嫌疑人杨某的
加害行为和被害人赵某某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应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对犯罪嫌疑人杨某作
不批准逮捕。
第二种意见认为,犯罪嫌疑人杨某有殴打赵某某的事实,赵某某也因被其殴打死亡,有伤害结果。由于本
案的社会危害性大,拟对犯罪嫌疑人杨某作基本构成犯罪的有条件逮捕。
案例讨论
犯罪嫌疑人刘某(男,16岁,湖北省仙桃人),2005年10月20日凌晨2时许,伙同夏某、陈某、黄某
等人经过事先预谋,由陈某携带一把西瓜刀,四人窜至厦门湖里某处的路面,寻找作案目标,准备实施抢
劫时,被治安巡逻队发现,而被抓获。
检察机关对该案审查后,认为刘某伙同他预谋抢劫,并准备了作案工具,着手寻找作案目标,但由于其意
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具体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22条之规定,其行
为构成抢劫罪(预备),考虑其作案时属未成年人,检察机关对其以无逮捕必要,作出不捕决定,并联合
相关单位及刘某家属对刘某实施帮教。
检察机关的做法是否正确?
第四章
公诉业务
一、公诉制度概述
1、公诉的概念
公诉,是相对于自诉的一种控诉方式,是指国家授权专门机关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的控诉。
在我国,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对被认为是犯罪的人提出控诉,要求人民法院对所指控的犯罪事实
予以确认并追究刑事责任的一种诉讼行为。
2、公诉的意义
(1)为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提供前提和基础,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达到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国
家利益的目的。
(2)有利于保障形式控诉的质量。通过公诉程序,保障无罪的人不受追诉,使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
或不需要判处刑罚、免除刑罚的人不受审判,保证国家对违反刑法、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犯罪人及
时、主动、准确地追究。
(3)有利于保障诉讼程序得到及时、有效地执行。通过审查起诉、提起公诉和出庭支持公诉,可以及时
发现和纠正侦查中的违法情形,以准确的起诉启动审判程序,公诉的这种“承上启下"的作用对诉讼程序
产生了重要影响。
3、公诉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是为了使国家的刑罚权得以实现,即通动是请对具体案件的审理以确认国家刑罚权在该案中是否存在及
其实施范围,并请求法院在确认存在刑罚权时对3日罪人处以相应的刑罚,从而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任务:
(1)审查起诉;
(2)侦查监督;
(3)复查、复议、复核;
(4)出庭支持公诉。
二、审查起诉
1、审查起诉的概念和意义
审查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作出提起公诉或者不起诉的审查决定
的诉讼活动。
审查起诉的任务:
按照实事求是的诉讼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就案件在认定事实,收集与运用证据,适
用法律等方面,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为作出提起公诉或者不起诉的决定,作好
中分的准备和打下良好的基础。
审查起诉的意义和作用:
(1)把好防错防漏关,保证案件质量。(2)为作出提起公诉或者不起诉的决定作好中分的准备。(3)
为出庭支持公诉打下良好的基础。(4)发现和纠正侦查活动中的违法情况,确保刑事诉讼活动的合法性。
2、审查起诉案件的受理
基本流程:
接收-初步审查-登记-专人审查-履行法定告知义务
初步审查的内容和范围是:(1)案件是否属于本院管辖;(2)起诉意见书以及案卷材料是否齐备;案卷
装订、移送是否符合有关要求和规定,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是否单独装订成卷等3)对作为证据
使用的实物是否随案移送,移送的实物与物品清单是否相符;(4)犯罪嫌疑人是否在案以及采取强制措施
的情况。
依法履行法定义务:(1)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等有权委托律师等为其提供法
御躇;(2)接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辩护人;(3)允许辩护人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和技术性
鉴定资料,并提供必要条件;(4)办理辩护律师与在押犯罪嫌疑人会见有关事宜。
3、审查起诉的主要内容
犯罪嫌疑人身份状况是否清楚,包括姓名、性别、国籍、出生年月日、职业和单位等;
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认定犯罪性质和罪名的意见是否正确;有无法定的从重、从轻、减轻或者免
除处罚的情节;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在犯罪活动中的责任的认定是否恰当;
证据材料是否随案移送,不宜移送的证据的清单、复制件、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是否随案移送;
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是否属于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有无附带民事诉讼;对于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是否需要由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采取的强制措施是否适当;
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与犯罪有关的财物及其孳息是否扣押、冻结并妥善保管,以供核查。对被害人合法财产的返还和对违禁
品或者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的处理是否妥当,移送的证明文件是否完备。
4、审查起诉的基本要求
(1)认真审查证据,全面查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和情节。
(2)通过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被害人及证人核实证据。
(3)通过审查技术鉴定结论核实证据。
(4)以法律为准绳,衡量是否应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5)根据刑法分则条文,审查侦查机关所认定的犯罪性质和罪名是否正确。
(6)审查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5、作出审查决定
人民检察院对于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一个月内不能
作出决定的,审查起诉部门报经检察长批;隹,可噂长十五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
变后的人民检察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程设计模板笔试
- 2025年度泰康企业客户协议存款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租赁反担保合同(住宅租赁)6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校园建设项目9A等级施工合同3篇
- 课程设计直齿
- 课程设计屋面防水怎么算
- 自动干手电路课程设计
- 水泥车间发货员安全生产职责模版(3篇)
- 办公室人员考核细则(二篇)
- 项目经理部主要岗位职责(2篇)
- 创伤关节骨科年度总结
-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普通用卷
- 医师病理知识定期考核试题与答案
- 履约情况证明(共6篇)
- 矿井提升容器课件
-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洁净工程项目定额》(征求意见稿)
-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 年零售药店操作规程版
- 日有所诵(二年级)
- 搞笑个性YY娱乐频道分组设计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