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的格律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近体诗的格律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近体诗的格律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近体诗的格律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近体诗的格律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体诗格律主讲:王廷贤教授1/21近体诗格律

一、平仄1、什么是平仄?所谓平仄,实际上就是对近体诗里边每个字声调,进行调整配合,从而形成近体诗节奏一个规则和方法。古代把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平仄”“平”就是指平声字,包含平水韵里全部上平声、下平声字。“平仄”“仄”是指古代声调里边上声、去声和入声。包含“平水韵”里边全部上声字、去声字和入声字。

2/21古调类与当代汉语气类对应表

古调类当代汉语气类例字阴平55诗妻夫汤平声桌哭出瞎(入)阳平35时门牛齐上声上声214酒有纸短谷铁北百(入)仄去声去声51岸去寺盗日叶绿客(入)入声学国节直(入)3/21从上表可知:①古代平声字发展到当代汉语有两条路径,古清声母进入了阴平,古浊声母进入了阳平,所以要掌握古平声字只要记住阴平阳平调,就能够大致知道这是古平声字。②不过并不是全部当代汉语阴平、阳平字在古代是平声,其中有一部分是古入声字,所以要把进入当代汉语阴平阳平入声字剔除出去,才是古平声字。③仄声字包含古上、去、入三声,所以要记住古仄声,首先记住当代汉语上声、去声。214和51这两个调值字,在古代必是仄声。④不过也有一部分入声字进入了平声,而入声在古代是仄,所以记仄声字也必须记住进入当代汉语阴平、阳平入声字。⑤记入声字可据“平水韵”表里入声,凡读当代阴平、阳平,即55和35这两调就是古入声字。

4/21⑥从上表可看出古代入声在当代汉语里消失了,进入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叫“入派三声”。

近体诗“平”和“仄”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对立、相互反正确关系,这种关系是由声调性质决定着。声调也就是音节高低、长短、曲直、升、降改变。“平”声,是指声调高、长、直、升调子,过去人总结平声是“平声平道莫低昂”,而“仄”声是低、短、曲、降调子。如当代汉语阴平55是一个既高又直又长调,阴平35也是一个上扬既高又长又直升调。近体诗“仄”为何能包含上、去、入三声?这是因为上去入三声基本是低、短、曲、降调子,当代汉语上声214就是一个曲调,而且基本是一个低调;去声51即使很高但由最高降到最低是一个降调,急剧下降短调子;入声,古人说“入声短促急收藏”,入声也是一个短调、促调。所以“仄”包含了上去入,也就是有短、低、降、曲调值特征。5/21相传南朝宋沈约发觉了汉语四声,即平上去入,又相传“仄”这个名称是沈约给起。又有些人说:仄,侧也,侧就是不平。这么平————仄平————侧平————不平形成了对立、对比。近体诗一个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不单调,为了要不单调就必须平仄相间。假如一句诗都是平或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这就单调如变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有改变不单调6/21

平仄相间也就是声调长短相间、高低相间、曲直相间、升降相间。平仄相间当然是为了不单调,但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形成“节奏”,“节奏”是诗形式根本特征,不论古今中外,概莫如此。英语是无声调语言,但英诗有“节奏”,有“轻重律”。英语有重音,“轻重律”形成了英诗“节奏”。近体诗“仄仄平平”是一个短长律或低高律;“平平仄仄”,是一个长短律,或高低律。这么形成了近体诗节奏。

7/212、近体诗平仄格式

音段:是组成近体诗平仄格式一个基本单位,普通由两个音节组成(两个字),但也有一个音节(一个字音段)

标准:同一音段两个音节,它平仄必须相同。如:“平平”“仄仄”而不能是“平仄”或“仄平”①句平仄格式(以五言为例)五言有两个双音节音段,有一个单音节音段A、两个双音节音段必须平仄相反平平————仄仄仄仄————平平B、单音节音段在诗句中位置只有两种可能(1)附着即附在诗句末尾(2)插入即插在四字中间8/21凡附着单音节音段必须与前一音段相反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凡插入单音节音段必须与前一音段平仄相同,与后一音段平仄相反,如: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么我们就取得了五言诗四种最基本平仄句式,五言诗平仄,也就是由这四种平仄句组成。这四种句式我们把平声起头叫平起,把仄声起头叫仄起:9/21

平起: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把平声收尾叫平收,把仄声收尾叫仄收

平收: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收: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10/21联,近体诗律诗分为四联,每两句组成一联,首颔颈尾。出句,各联第一句叫出句、奇数句。对句,各联第二句叫对句、偶数句。正确规则:出句如是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对句必为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出句如是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对句必为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出句不能是平收句子对句不能是仄收句子11/21光有对,还不能防止单调。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句如再来一个对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么推演下去,一直两句句型,无改变,单调,所认为了防止单调,除了对,还应有黏。所谓黏,是指上联对句平仄句型,和下联出句平仄句型,必须同是仄起或平起。又因为上联对句必须是平收,所以上联对句只有两种可能:平起平收/仄起平收。又因为下联出句必须是仄收句子所以下联出句只有两种可能:平起仄收/仄起仄收。12/21黏1、上联对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下联出句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2、上联对句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下联出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又因为上联对句必须是平收句子,所以上联对句只有两种可能:1、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2、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上联对句对(仄仄平平仄)黏平平仄仄平

下联出句对平平平仄仄(必为平起仄收)(仄仄仄平平)。13/21注意以下几个概念含义:对、黏、联、出句、对句、仄起、平起仄收、平收假如一首五言律诗首句是仄起仄收句型请推出这首五言律全部平仄仄起仄收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对黏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对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对黏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对仄仄仄平平14/21五言律以首句不押韵为正格,换言之五言律平仄正格首句只能是仄仄平平仄和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对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对黏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对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对

平平仄仄平15/21后两联平仄是前两联重复。杜甫《春望》应该平仄格实际平仄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城春草木深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恨别鸟惊心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峰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浑欲不胜簪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16/21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白水绕东城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此地一为别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孤蓬万里征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浮云游子意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落日故人情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挥手自兹去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去萧萧班马鸣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