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一职高高一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A=,B=,则有(
)A.
B.
C.
D.参考答案:A因为集合A=,B=,那么可知,选A2.函数的图像大致为参考答案:B3.已知函数,则=()A.4B.C.﹣4D.﹣参考答案:B4.的值为(
)A
0
B
C
D
参考答案:B5.已知向量夹角为,且,则
(A)
(B)
(C)
(D)参考答案:D略6.直线与互相垂直,则的值是(
)A.
B.1
C.0或
D.1或参考答案:D7.半径为R的半圆卷成一个圆锥,圆锥的体积为A.
B.
C.
D.参考答案:C8.(5分)①正相关,②负相关,③不相关,则下列散点图分别反映的变量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②①③ D. ①③②参考答案:D考点: 散点图.专题: 计算题;概率与统计.分析: 由图分析得到正负相关即可.解答: 第一个图大体趋势从左向右上升,故正相关,第二个图不相关,第三个图大体趋势从左向右下降,故负相关,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变量相关关系的判断,属于基础题.9.某班设计了一个八边形的班徽(如图),它由腰长为1,顶角为的四个等腰三角形,及其底边构成的正方形所组成,该八边形的面积为A.; B.C. D.参考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利用余弦定理求出正方形面积;利用三角形知识得出四个等腰三角形面积;故八边形面积.故本题正确答案A.考点:余弦定理和三角形面积的求解.【方法点晴】本题是一道关于三角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的题目,掌握正余弦定理是解题的关键;首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个三角形的面积;接下来利用余弦定理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的平方,进而得到正方形的面积,最后得到答案.10.设f(x)=,则f(5)的值为()A.10 B.11 C.12 D.13参考答案:B【考点】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求法及其图象的作法;函数的值.
【分析】欲求f(5)的值,根据题中给出的分段函数,只要将问题转化为求x≥10内的函数值即可求出其值.【解答】解析:∵f(x)=,∴f(5)=f[f(11)]=f(9)=f[f(15)]=f(13)=11.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段函数、求函数的值.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数列{an}中,已知,50为第________项.参考答案:4【分析】方程变为,设,解关于的二次方程可求得。【详解】,则,即设,则,有或取得,,所以是第4项。【点睛】发现,原方程可通过换元,变为关于的一个二次方程。对于指数结构,,等,都可以通过换元变为二次形式研究。12.一个半径为R的扇形,它的周长为4R,则这个扇形的面积为
.参考答案:R2【考点】扇形面积公式.【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求扇形的弧长l,再利用扇形面积公式S=lR计算扇形面积即可【解答】解:设此扇形的弧长为l,∵一个半径为R的扇形,它的周长为4R,∴2R+l=4R,∴l=2R∴这个扇形的面积S=lR=×2R×R=R2,故答案为R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利用扇形的周长计算其弧长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基础题13.已知幂函数f(x)的图象经过点,则f(3)=.参考答案:【考点】幂函数的概念、解析式、定义域、值域.【分析】根据幂函数的定义,用待定系数法求出f(x)的解析式,再计算f(3)的值.【解答】解:设幂函数f(x)=xα,把点(,8)代入可得8=,解得α=﹣3,∴f(x)=x﹣3;∴f(3)=3﹣3=.故答案为:.14.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__________.参考答案: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故答案为:15.的值为▲.参考答案:
16.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_参考答案:3【分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数形结合得到最优解,把最优解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答案.【详解】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化目标函数为,由图可得,当直线过时,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大,所以有最大值为.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线性规划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其中解答中正确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利用“一画、二移、三求”,确定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及推理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7.已知x∈R,符号[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若函数f(x)=(x>0),则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函数f(x)的值域为[0,1];②函数f(x)的图象是一条曲线;③函数f(x)是(0,+∞)上的减函数;④函数g(x)=f(x)﹣a有且仅有3个零点时.其中正确的序号为
.参考答案:④【考点】54: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3E: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分析】通过举特例,可得①、②、③错误;数形结合可得④正确,从而得出结论.【解答】解:由于符号[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函数f(x)=(x>0),取x=﹣1.1,则[x]=﹣2,∴f(x)=>1,故①不正确.由于当0<x<1,[x]=0,此时f(x)=0;当1≤x<2,[x]=1,此时f(x)=;当2≤x<3,[x]=2,此时f(x)=,此时<f(x)≤1,当3≤x<4,[x]=3,此时f(x)=,此时<g(x)≤1,当4≤x<5,[x]=4,此时f(x)=,此时<g(x)≤1,故f(x)的图象不会是一条曲线,且f(x)不会是(0,+∞)上的减函数,故排除②、③.函数g(x)=f(x)﹣a有且仅有3个零点时,函数f(x)的图象和直线y=a有且仅有3个交点,此时,,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④.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已知p:方程有两个不等的负实根;q:方程无实根.若p或q为真,p且q为假,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解析:由已知p,q中有且仅有一为真,一为假,,若p假q真,则
若p真q假,则综上所述:.19.已知数列{an}的首项,其前n项和为Sn,对于任意正整数m,k,都有.(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Ⅱ)设数列{bn}满足,且.①求证数列为常数列.②求数列的前n项和.参考答案:(Ⅰ)(Ⅱ)①见证明;②【分析】(Ⅰ)在中取,求得.然后求出当时的通项公式.(Ⅱ)①将数列的通项公式代入,用构造法得出,即得证.②由①可知,,则等差数列前项和.当时,得;当时,得;当时,;从而可求得数列的前项和.【详解】解:(Ⅰ)令,,则由,得因为,所以,当时,,且当时,此式也成立.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Ⅱ)①因为,所以(※),又因为,由(※)式可得,且将(※)式整理两边各加上得可知恒成立所以数列为常数列②由①可知,,前项和,可知,前两项为正数,从第三项开始为负数,时,;时,;时,经检验,时也适合上式所以,20.设函数f(x)=log2(4x)?log2(2x),,(1)若t=log2x,求t取值范围;(2)求f(x)的最值,并给出最值时对应的x的值.参考答案:【考点】对数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综合应用.【分析】(1)由对数函数的单调性,结合,我们易确定出t=log2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而得到t取值范围;(2)由已知中f(x)=log2(4x)?log2(2x),根据(1)的结论,我们可以使用换元法,将问题转化为一个二次函数在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易得答案.【解答】解:(1)∵∴即﹣2≤t≤2(2)f(x)=(log2x)2+3log2x+2∴令t=log2x,则,∴时,当t=2即x=4时,f(x)max=1221.设函数,,且.(Ⅰ)求的取值的集合;(Ⅱ)若当时,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解:(1),
…………2分,
…………3分的取值的集合:
…………4分(2)由(1)知,,在上为增函数,且为奇函数,…………5分,
…………6分
…………7分当时,,
…………8分当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轻松培养小学生英语兴趣的实践经验
- 追及问题奥数六年级难点
- 道路照明设备招标
- 配电工程招标文件获取
- 酒店客房人力资源外包
- 重新出发严守纪律的保证书
- 鉴定人保证书的法律效力解析
- 钢管架工程分包劳务协议
- 铜管配件采购合同
- 钢质门窗招标文件
- 律师事务所注销申请表
- 2022年电大行政伦理学期末答案点题版
-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我们神圣的国土教案
- 纸浆基础知识
- 表面活性剂分类以及基本特性概述
- 2022年中小学行政管理后备干部选拔考试试题
- 《大卫科波菲尔》优质课件PPT
- 县域经济发展课件
- 油水气井封窜堵漏堵水技术、施工工艺和案例分析
- 制造业公司组织结构
- 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