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写作分类训练同生共荣类_第1页
2024届高考写作分类训练同生共荣类_第2页
2024届高考写作分类训练同生共荣类_第3页
2024届高考写作分类训练同生共荣类_第4页
2024届高考写作分类训练同生共荣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写作分类训练同生共荣类材料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摘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材料二:

2020年7月,官方发布了包括“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等在内的9个新职业。“互联网营销师"职业下的“直播销售员”,就是人们熟知的“电商主播"带货网红”。有官员表示,当社会层面对特定类型的工作需求增长到一定的程度,新兴职业就产生了。此次发布的新职业社会认可度高,将有更迅速更全面的良性发展。

材料三:

钉钉在线学习中“电子竞技运营师教程"有40节课,如“电子竞技直转播包装方案识读及设计流程”、“调音台操作及传声器基本设置"等。调查显示,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新职业的用户大增。

材料四:

2020年6月23日,“带货网红”李某某作为特殊人才落户上海。根据现行的上海人才落户办理条件,不管是“在沪投资于本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还是“其他紧缺急需、确有特殊才能的人才”,李某某都符合人才引进条件。

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催生了新职业。高三的同学应该早已有了专业和职业选择的思考和讨论,“新职业"在你们的备选项中吗?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投稿到《雅风》。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众所周知,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粮食生产虽基本保持稳定,但每年浪费的粮食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约3500万吨,这可供1.5亿人一年的口粮。在今年新冠疫情肆虐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粮食安全问题更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学校要举行“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的宣传教育活动,请你结合上述材料,面向全校(统称“兴华中学")学生写一篇倡议书,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两幅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图一《进化:我们的生存工具》图二《进化:我们的书写工具》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工具和书写工具都产生了巨大变化。当今信息社会,人类生存的工具已经发展为鼠标,而人们的书写也不再需要笔。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下面几句话是新冠疫情出现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相互援助物资上印刷的诗文。

(1)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日本援助中国物资上文字,诗句源自日本长屋王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

(2)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日本援助中国物资上文字,诗句出自《诗经》)

(3)青山一道,同担风雨。(中国援助日本物资上文字,化用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

(4)道不远人,人无异国。(中国援助韩国物资上文字,作者为新罗旅唐学者崔致远)

(5)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中国援助伊朗物资上文字,作者为古代波斯著名诗人萨迪)

(6)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中国援助意大利物资上文字,作者为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

读了上面的诗文,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礼记·礼运》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早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流浪地球》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

——习近平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面对世界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近年来,国际频发的重大突发事件,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以上内容拟写篇文章,向(环球时报)编辑部投稿,呼吁各国就“共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这一主题达成共识。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前所未有地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疫情在中国爆发时,许多国家向中国伸出了援手:捐助物资、发表声明道义支持、网友发帖鼓劲打气。在中国疫情基本控制后,中国投桃报李,向多个国家捐赠物资、派遣专家、分享数据、交流经验。同时,中国成为全世界医护物资供应的大后方,向190多个国家出口大批量抗疫物资。团结抗疫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呼声。

本校拟举行“模拟联合国——全球抗疫"专题活动,请你扮演中国外交官,写一份发言稿,在“联合国”向广大“外国代表"阐述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2017年12月10日《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正式发布。蓝皮书指出,传统村落是承载了丰富历史信息的文化载体,目前传统村落保护存在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随着一些传统村落的消失,依附于传统村落中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濒临灭绝。

你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有怎样的看法?你认为应该怎样保护传统村落?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请你以一位高中生的身份给有关部门、领导或你认为的其他相关的人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和观点。

请结合材料内容,为《中国时报》的“乡土中国”专栏写一篇评论。

请你以全国青年联合会代表的的身份,据此写一篇发言稿,在全国青年代表大会上做发言。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得少于800字,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8.从下列两个材料中任选一个写作。

其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习近平: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加缪:对未来最大的慷慨,就是把一切奉献给现在。

爱因斯坦: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尚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其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世界是一个整体。山火焚烧,破坏的不只是一个国家、一个物种;地震、海啸、蝗虫袭来,也不仅仅是某一个地区的灾难;病毒横行,跨越五洲四海,侵袭不同肤色的人群。

——网络文摘

②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王阳明

③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合则俱利,分则全伤。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假如今年九月在中国大连举办第一届关于世界气候、卫生、安全的综合性大会,各国代表共商大计,为达成公平而有效的协议而努力,但某国代表却发表了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言论。

(1)作为中方发言人的你,想发表什么样的观点?请写一篇发言稿。

(2)作为一名收看电视转播的中学生,你想反驳某国代表的言论,请写一篇驳论文。

(3)大会结束后,作为一名随行记者,你想写一篇日记,记录今天的所闻所思所感。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是日本舞鹤市给友好城市大连捐赠抗疫物资时写在箱子上的话。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是日本医药NPO法人仁心会等四家机构联合捐赠给湖北的物资上面写着的诗句。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是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所支援湖北高校物资外包装的标签上写着的八个字。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这是日本富山县捐赠给辽宁的物资上,直接原创的一首中文诗。

疫情当前,困难之中,日本人士不仅送来了救命的物资,还送来了温暖雅致的中国诗句。而前三个诗句,分别是王昌龄、《诗经》中和盛唐时中日佛法交流之际的诗句。据说这是日本人士请教了精通汉语的研究者,用心挑选出的他们认为最恰当、最治愈的话语。

日本人士在援助箱上写的那些诗句,为什么打动人?它们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除诗歌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世界是一个整体。山火焚烧,破坏的不只是一个国家、一个物种;地震、海啸、蝗虫袭来,也不仅仅是某一个地区的灾难;病毒横行,跨越五洲四海,侵袭不同肤色的人群。

——网络文摘

②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王阳明

③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④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做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新中国的战略部署。

⑤2018年12月3日,“命运共同体”被《咬文嚼字》公布为2018十大流行语。最近因为全球疫情,习主席多次在演讲及国际对话中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合则俱利,分则全伤。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假如今年五月在中国拉萨举办第一届关于世界气候、卫生、安全的综合性大会,面对某国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言论:

(1)作为中方发言人的你,会有怎样的话要说?请写一篇发言稿或者倡议书。

(2)坐在电视机前的你,此时有哪些反驳某国言论的话,请写一篇驳论文。

(3)大会结束后,写一篇日记,记录你的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以上任务任选其一,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和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例文:

择心之所向,立利国之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择业观,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行业不断涌现,“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等新职业应运而生,对于我们高三的学生而言,将会有更多的选择。然而越是多元的选择,越需要有清晰的规划和坚定的原则。正如伟大哲人马克思告诉我们的:“职业选择应该遵循的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我认为,职业的选择应将个人兴趣与时代需要、国家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既无愧于心,又实现自我价值。

作家路遥曾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了解自身兴趣,发现自身特长是职业选择的依据。很多人艳羡李某某,希望像他“一夜暴富”,期待只需对着屏幕笑靥如花,便有打赏源源不断。还能告别秉烛奋斗的夜晚,告别堆积如山的试卷,告别酸涩的眼和僵直的背。想当网红,不过是想避开寒窗苦读的苦与泪罢了。这种选择的背后不是理性的思考与责任的指引,只是拒绝奋斗的颓丧,是目光短浅的浮躁与功利。

何况,他们对“网红”职业的认识有失偏颇,只看到轻松获取日进斗金的舒适和惬意,却看不到“网红"成功背后的漫长奋斗与艰辛付出。其实,没有哪份职业是轻松的,只有内心真正地热爱,才能不惧工作中的困难,坚持到底;只有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才能做成、做好一番事业。

职业的选择还与国家、社会息息相关。“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都与我有关”,无数人对此做出了生动的诠释。58年前,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青年人扎根塞罕坝,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在风沙肆虐的茫茫荒原创造了绿色事业;同在那一年,年轻的樊锦诗深入大漠,在艰苦与孤寂中坚守半世纪,以保护敦煌为终身事业;还有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回到最贫困山村的秦玥飞,疫情当前不计报酬的最美逆行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他们自觉践行的择业观。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社会,才能在每一份职业中做到无愧于心,才能实现自身的完美与人类的幸福的统一。

诚如马克思所言,在职业的选择上,个人的完美与人类的幸福并非敌对和冲突的。时代的进步与祖国的发展给了我们更多职业选择,我们的奋斗与收获也能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为时代的幸福增色,这是一个成就与自我成就的过程。将个人选择与国家发展相统一,融“小我"于“大我”,则涓滴可汇聚成汪洋,个人与时代共成长。

愿我们摆脱不劳而获的思想,带着热爱,选择理想的职业并为之奋斗,做时代中的一颗星,点缀时代的天空,让更多人看到璀璨星光!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解读四则材料的内涵:

材料一:从宏观角度分析选择职业是个人与社会、人类的关系。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材料二:从政府层面上为新兴的职业“正名”,“正名”背后的原因:新兴职业应运而生,服务社会,造福百姓,大有可为。

材料三:新兴职业的专业性与壁垒性,新兴职业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新时代、新职业呼唤从业者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提升自我。

材料四:新兴职业与人才之间的关系。引导大家跟随时代发展思考新时代下“人才"的时代定义。新兴职业,新型人才,得到社会的高度理解和认可。

四则材料将“择业”二字巧妙地镶嵌审题当中,“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催生了新职业”,四则材料构建的就是“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催生了新职业”,考生的思考和选择应以四则材料的涵义为出发点,关注四则材料间的内在关联,不能断章取义,就某一则材料立意,“择业"把个人爱好与国家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当代青年择业时的时代意识与家国情怀,匠心独运,扣题精准。李某某的材料告诉我们,新职业社会认可度高,将有更迅速更全面的良性发展。但更要从李某某的成功分析,得出“只有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才能做成、做好一-番事业”的择业良训。

限制性:

1.“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催生了新职业”,这个导语告诉考生,四则材料构建的就是“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催生了新职业”,考生的思考和选择应以四则材料的涵义为出发点,关注四则材料间的内在关联,不能断章取义,就某一则材料立意。

2.作为高三的同学应该早已有了专业和职业选择的思考和讨论,“新职业"——这个导语规定好写作范围。

3.材料主要引导考生把握时代本质,思考时代因素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如何顺应时代。

4.“投稿到《雅风》”也是重要指令,这个导语将文体指向议论文。

5.“高三毕业生”,限定了写作者的身份。

参考立意角度:

1.职业生涯规划(即梦想)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

2.在选择职业时,既不可以“右倾”,又不可以“左倾”,要根据个人与社会现实的需要做出决定。

3.选择新行业时应作出理性和长远的选择,因为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科技怎样演变,都不能改变人类心底真善美的需求。

4.可以适当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因素,比如个人的兴趣、特长、性格、抱负等,家庭、社会和国家需要等,但不能淹没时代这个大主题。

5.把握时代本质,思考时代因素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如何应时代作出理性和长远的选择,也就是时代提出挑战和要求。

作文素材积累:

(1)在我看来,择业正应首先考虑国家民族之需。鲁迅先生弃医从文,选择用笔来唤醒麻木的人民:孙中山先生弃医从政,通过革命来救国救民;钱伟长弃文从理,立志造出中国人自己的飞机大炮。“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钱伟人质朴的话语道出了那个时代中国脊梁的择业心声。没有国何来家一个人唯有将自身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国家与民族之需,就是我们择业的方向。

(2)青年具有什么样的职业理想,我想做老板也,好,当网红也罢,都值得赞许,值得提倡,因为都是为了理想。是山,就要挺拔,直耸云天;是水,就要奔流,润泽万物。职业的选择自当去追逐理想,以成就卓越人生。

(3)当然,职业的追求亦有高下之分。孔博回乡创业,济物利民,功在桑梓。有些毕业生愿当网红,本无可厚非,动机却“网红不需要努力工作,拍拍视频就能出名”,理想之低,懒惰之甚,头脑之简单,见识之浅薄,令人顿觉可怜。

(4)青年择业还得考虑自己的才华,靠扎扎实实的辛勤付出,实现人生价值。我们择业时应该把目标确定得更实际一-点。每一个网红都需要成千上万的粉丝助力出资,所以网红永远是少数。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的人,需要用清水洗把脸,清醒清醒。唯有认清自己,了解世界,我们才能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鱼儿应该在水里游,鸟儿应该在天上飞,能做好药材的植物,就不必非要当盆景。“深处种菱浅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古人诚不我欺。

(5)选好了职业,我们还应该为之扎实奋斗。清人袁枚诗曰:“白日不到处,青春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当孜孜不倦,奋力以求,使青春充实有意义。在学校,抓紧一分一秒,刻苦学习,以知识充实自己;到社会,拒绝自满懈怠,工作认真负责,创造优异成绩。不管道阻且长,只顾溯游从之。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时当中国快步走向复兴的美好时代,我辈青年必须放弃“不需要努力工作”的错误思想,让“天之健,君子以自强"成为座右铭,让“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时常回响在耳边,让“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激励自己,正确择业,辛勤付出,成就卓越人生。

作文结构示例:

文章标题:“择心之所向,立利国之业”,此标题就是观点,且富有文采。

文章开篇由材料引出观点:职业的选择应将个人兴趣与时代需要相结合,才能既无愧于

心,又实现价值。

文章中间列举例子和名言警句,论证了这种选择的背后不是理性的思考与责任的指引,只是拒绝奋斗的颓丧,是目光短浅的浮躁与功利举一群青年人扎根塞罕坝和年轻的樊锦诗深入大漠的例子,从正面论证了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社会,才能在每--份职业中无愧于心,才能实现自身的完美与人类幸福的统一。

文章结尾提出愿望:愿我们摆脱不劳而获的思想,带着热爱,选择理想的职业并为之奋斗,做时代中的一颗星。

2.例文:

敬惜每一粒米,从你我做起

_________——“珍惜粮食,从我做起"倡议书

亲爱的“兴华中学”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敬惜每一粒米,从你我做起"。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众所周知,国家以人民为根基,而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杜绝粮食浪费”最近成为大家关切的热点话题。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倡导节约粮食、杜绝浪费呢?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习主席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据近日联合国公布的一份报告总结出,新冠肺炎大流行威胁了食品安全。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还使全球粮食供应链面临巨大压力,一些粮食出口国为求自保,纷纷出台限制甚至禁止粮食出口政策。比如越南、印度,俄罗斯这些国家。此外,严重的蝗灾也在威胁着非洲和南亚的些国家。

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餐饮大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在餐饮业高度发达的今天,食物浪费问题愈发凸显。数据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如此巨大的食物浪费,令人痛心。特别是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开展“光盘行动"到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提出要杜绝公务活动用餐浪费、推进单位食堂节俭用餐等,“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我们在前有疫情、后遭洪涝旱灾的情况下,我国今年夏粮依然获得丰收,总产达到了2856亿斤,比较去年增长0.9%,使我们增加了端牢“国饭碗"的底气。但是从长远来看,反对浪费粮食,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爱惜节约粮食的良好风气,已经是势在必行,也是刻不容缓的。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对食物的敬畏。如今,我在这里结合我们学习生活的实际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我们要有节约意识和科学膳食观念,对粮食浪费行为坚决制止。必要时采用约束性措施和惩戒机制,管理上不能缺位,监管者不能口头上倡导,对浪费行为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制止。

第二、我们还提倡同学们能将节约粮食的观念带回家,向家人、向身边的人,向社会宣传节约的美德。同时建议大家在外出就餐时能践行光盘行动,能够以学校建设节约型校园为切入口,带动身边的朋友,真正创建节约型社会。俗话说“俭以养德”,我们在今天提倡“节约”的口号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改变能够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创建和谐社会而努力。每个同学都应当摒弃讲排场、摆阔气、爱面子、相互攀比的观念,从节约每一粒米开始。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向餐饮浪费说“不"!

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作文,材料话题非常明确,“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任务指令清晰,要求考生就此向“兴华中学"的同学写一封倡议书,具体要求是“要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本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材料"——“兴华中学”,这是非常有价值的“背景材料”,希望考生们能注意到并挖掘充分!这个“兴华”暗含兴我中华和民族梦想的指向。可以大大提升考生写作的代入、参与意识,以避免置身事外的泛泛而论。首先,我们对材料进行简要分析。题目中的材料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直指粮食的重要性;第二句用数字说明粮食浪费的现实;第三句指出疫情当前,粮食安全问题更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其次,我们通过分析材料可以看出命题人的“价值判断”,材料都明显侧重于指向“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作为肩负中华民族复兴大任、承载祖国未来和希望的考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问题在于考生对“粮食"这一话题可能不太熟悉,需要储备一些学理资源和思想资源,学理资源包括粮食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概念,中国和世界的粮食供给的状况,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上面临的问题;思想资源包括古今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对粮食以及与之相关的耕种、收获等农事活动的表达和表现写作倡议书,要有明确的观点,有清晰的结构。安排结构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参考立意:

1.有民而得以建国,有食而得以保民。

2.粮食问题不仅是关乎老百姓生活的大事,也是关乎国家稳定的大事。

3.敬惜每一粒米,从你我做起。

4.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作文素材积累:

1.前几天,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了一篇《2020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报告中称今年是60多年以来,粮食供应最严峻的一年。截止目前,已有2.5亿人遭遇粮食危机,比去年多了整整1亿3000万人。并且,将至少有8.21亿人在夜里饿着肚子睡觉。这次新冠疫情对粮食领域的影响正在日渐加深,全球此前已有1.35亿人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而今受疫情影响,今年这一数据预期将增加约1.3亿人,增至2.65亿人。但客观来说,某些地方餐饮浪费行为仍然存在,部分领域浪费现象禁而难绝。尤其是在饭店、企事业机关和学校食堂、屡禁不止的大胃王等重灾区,米饭整碗倒掉、菜肴只动了几载口,类似场景天天上演。

2.目前,中国有十三亿多人口,却只有14.34亿亩耕地,每人平均仅1.1亩。这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国情,也是中国的吃饭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的原因。有人计算,十三亿多人每天要"吞”下78万吨粮食,相当于一-个粮食基地县全年的总产量。据有关专家测算,目前,-一个中国人,一年的口粮大约为250公斤,食品工业用粮2公斤,饮料、酒用粮5公斤,饲料用粮110公斤,一共大约为370公斤。全中国十几亿人口,一年的粮食总消耗量便为4.5亿吨,如此便会容易引发吃不饱现象。

3.可见吃不饱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比比皆是。当然在我国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在那些经济不发达交通落后的山区,土地贫瘠,资源7不充足无法进行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人们的吃不饱也更成为了一种问题。五家联合国机构7月13日联合发布最新版《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食物不足人口继续增加。在过去5年中,长期营养不良人口增加了数千万。报告估计,2019年全球有近6.9亿人挨饿,比2018年增加了1000万人,5年内增加了近6000万人。食品高成本和低可负担性意味着数十亿人吃不上健康和有营养的食物。

4.一个妇孺皆知的伟人——袁隆平院士。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他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5.你也许并不在意每一餐剩下的食物

但你知道吗?

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为

3500万吨

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

你也许已经不为吃喝发愁

但你知道吗?

美味佳肴的背后

依然是严寒酷暑的劳作

是风雨无阻的耕种

疫情之下

今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

可能由1.35亿人增至2.65亿人

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每一粒米都值得被好好珍惜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让节约成为一种潮流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反对浪费,厉行节约,你我共同做起

作文结构示例:

倡议书标题:“敬惜每一粒米,从你我做起”(主标题)+“珍惜粮食,从我做起"倡议书(副标题)相结合,双管齐下,既有观点,又显示文体。

倡议书开头:问候语,后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敬惜每一粒米,从你我做起”。(提出问题)

文章正文第一段:引材料,联现实,引话题“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倡导节约粮食,杜绝浪费费呢?"

文章二三段:引习主席的重要指示,联现实,摆事实,明观点“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体现了“文以载道"的特点。

文章第四段:再次联系材料“民以食为天”,通过列数字指出我国目前浪费现象之严重,引人深思。更加体现了“倡议节约粮食"之必要性。

文章第五段:站在现实的高度,列举国家采取一些措施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有力措施,引出后文的议论,从而使文章结构严谨有序。

文章第六段:紧承上文,进一步联系现实,得出“反对浪费粮食,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爱惜节约粮食的良好风气,已经是势在必行,也是刻不容缓的"之必要性。(分析问题)

文章七八段:提出两条具体可行的倡议:和标题相呼应。

文章结尾:再次倡议:珍惜粮食,从我做起。向餐饮浪费说“不”!

3.例文:

伴科技发展,留笔墨芳香

两幅“人类进化发展图"不禁让我们对人和自然的神奇创造力叹为观止。第二幅图中的猿猴手拿香蕉,随着体格愈发完善强健,手中的生存工具也从铁质石器变为火把再演变为鼠标。而第一幅图中我们的书写工具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用石头刻字到用羽毛和铅笔写字,再到最终甚至不需要用笔书写。在这场进化的长跑中,生存工具不断推陈出新,而这些工具的发明家人类似乎正逐渐“退化”,勤劳的双手不再,浓郁的墨香味也逐渐被时间长河冲淡。

过去的十年中,科学技术来势迅猛。诚然,信息科技便捷了人们的生活,赋予我们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公开的权利,能远距离与他人沟通而不再需要纸和笔。手中只要配备电子设备,打开输入法,便能自由挥洒自己的情感。然而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汉字中所承载的文化与精神也逐渐被人们遗忘。新的科学技术固然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和欲望,但过分依赖于此,我们在书写方面的基本能力便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退化丧失。

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唯一宣泄情感的方式就是书写。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到“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从一封封被期盼的书信中,我们感受到了离别的煎熬与痛苦,这是难舍难分的爱与牵挂;从“笔秀千管,墨磨万锭”到“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从一句句古时书法家通过书法探索出的人生哲理中,我们理解了文字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和精神,这是隐藏于书写背后的力量。先人的表达方式离我们越来越远,让我们心生憧憬,昔日的美好渐渐只能成为回忆……回看当今科技化的现代社会,不论是拿起笔写字还是在电脑上打字,错别字、病句层出不穷,成语混淆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不仅仅是能力的丧失,也是文化的流失。当伴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书写能力渐渐降低的同时,各方面的基本技能也逐渐被忽视。疲于劳动,便寻求科技,“扫地机器人”于是可将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懒于出门,便打开手机上淘宝京东,念念已久的“宝贝"不久便亲自上门……

这还是人类的进化吗?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很难回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探索中不断完善进步。当自己的基本能力都伴着时代发展消逝之时,就是正在走向相反的那一刻。愿我们能合理利用前沿的科技,重新拾起手中的笔,让墨香不灭,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愿我们在迎合时代潮流的过程中,不忘我们是谁,我们曾拥有什么,我们应如何接住时代的接力棒,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不要因时代的高速发展而忘记当初发展科技的初衷。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人类发展之路道阻且长,此时此刻是科技与人类的较量。求“新"之中也需存“旧”;科技发展之时,也需留笔墨之芳香。

科技发展,不忘传承

眼前有两幅漫画,人类由爬行类猿进化而来,手中的物品也从香蕉变成了鼠标,而在另一幅中工具也从石头变成了手机,它们共同囊括了一个巨大的时间轴。

这个时间轴里,高楼取代了平地,城市取代了森林,野兽绝迹,电缆挂起,人类用自己的大脑排除掉危险,并用智慧与劳动为自己谋求便利。随着3G、4G,甚至是5G的商用化,人类足不出户便可以完成一天的工作,用手机便可与千里之外的亲人沟通见面。随着时代发展,人类用网络便能解决生活所需,鼠标轻轻一点,便有人送货上门,写字只需用手机写,甚至用语音“书写"。科技的发展,的确便利了人类的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这是否也说明人类对于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大?人类在物质文明飞速向前时,是否遗落了古老的书写传统?

人类依赖于手机打字,却忘记了当时端正握笔写下一撇一捺的端庄与厚重。当人类借助VR技术在虚拟世界畅游时,却忘记了“出门呼尔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惬意舒适。当人类在接受信息的日新月异时,却将传统的书写方式遗失。书写积累了人类上千年的智慧与经验,连结于精神,传承于血脉,是人类上千年的精神传递方式,我们怎可忘?怎敢忘?正因为书写,人类的祖先才得以熬过艰苦岁月,将这份珍贵的宝藏留传给下一代。屏幕上一闪而过的文字,怎能与这份经过漫长岁月沉淀的宝藏相提并论?暂且不提传承,科技本就是依赖于现实而生,当人类从纸与笔的碰撞中得出灵感的火花时,电子产品便应运而生。如今发达的社会,正是由一撇一捺构建的基础发展而成的,但是现在社会上将近一半的人提起笔,却不知道汉字如何书写。人类正在忘记书写,正在舍弃书写之本而去求便捷之末,就如同生长的树木离开赖以为生的树根。所以,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不能忘记传承,不能忘记书写的“本"。

但传承的没落,也能在其中窥到一二。一方面,青少年对于新奇事物的好奇心远大于对古老传承的好奇心。相较于以言传身教为主的、严肃复杂的传承,青少年更喜爱简单易懂的、画面感色彩感更强的当代事物。这就导致传统的书写方式后继无人,逐渐衰败下来。另一方面,用笔书写耗时长、开销大,在分秒必争、信息互通的当今社会显得相对低效。例如,湖州徽墨,消耗数根古木,窑烧三十天之久,并将最上层木灰与冰脑、龙涎香等香料混合,方才制取一块如砚台大小的上等徽墨。如此耗时耗力,当代人怎会去关注?想必没落是一定的结果,更不用谈书写的“本”了。

所以,我们应该将科技与传统相结合。让科技将用丰富的画面与简单的文字充分展现,让青少年对文字重燃兴趣之火;将书写与信息相凝聚,用科技记录下一笔一划,以等待有缘之人重新拾起,让其再放光华。我们要拾起被自己所遗落的纸与笔,用自己的智慧重新去记住书写之“本”,让发展的社会再度拥有书写的根,使其蓬勃发展。

【详解】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

这则材料作文给的材料是漫画,漫画式材料作文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读懂漫画的意思。这是漫画作文写作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只有读懂了画意,明确了画旨,才不至于偏题跑题。漫画的构成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2、要抓住漫画的形象特征。具体说来,在分析画面时,要注意画面突出了什么,夸张了什么,或画错了什么只有抓住了漫画的形象特征,才能把握住漫画的本质所在,正确的构思立意、谋篇布局。3、要善于联想和想象。在写作时,要联系自己生活周围的人和事,运用联想和想象加深对画意的理解,并获得大量写作材料。

审题过程:

首先读懂两幅漫画。图一:从猿猴手上的香蕉到现在人们手中的鼠标,展示的是人类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进程。值得注意的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很多人的工作都离不开网络,这是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当前疫情情况下,许多行业在家办公,鼠标成了名副其实的“生存工具”,网络的发达解决了现实社会中的很多困难。这是信息发展带给我们的便利。

图二:从原始社会人们用石头书写,到逐渐发明了书写工具——笔,人们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书写功能,形成了成熟的文字。而最后一个细节也值得注意,手机成为了书写工具,意味着人们的书写渐渐不再依赖于笔。这也是一定程度上的缺憾。

结合图片下方的文字,再辩证看待两幅漫画,我们可以思考:科技进步、时代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图一),与此同时,人们的书写方式也发生很大变化(图二)。

在审题时,一定要具有包容性思维。什么是包容性思维?就是把不同的观点放在兼容并包的空间里进行思考辨析,形成一种“集大成”式的思维成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完成几个思考步骤:

第一,辨别差异点。图一展现的是生存工具的进化;图二展现的是书写工具的进化。

第二,发现合理点。图一的合理性在于,时代进步,科技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发达,相当程度的工作都要求人们会操作电脑,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这是时代的进步;图二的合理性在于,随着时代的进步,书写工具也发生变化。尤其是在现代网络环境下,键盘成为很多人主要的书写工具。

第三,找准通融点。科技技术提高效率,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书写方式的选择。既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也不能忽视传统书写能力。

参考立意:

科技发展的同时,不能忘记传承,不能忘记书写的“本";

科技要发展,书写也需要保留;

承载文化和情感功能的汉字书写不能丢;

过分依赖科技,书写的基本能力会逐渐退化,甚至丧失;

科技时代,也要注重提笔书写的表达方式;

利用便捷的信息技术,平衡网络和实际生活;

……

行文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层进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科技发展的同时,不能忘记传承,不能忘记书写的‘本’”这一中心论点,接着分析“提笔忘字"这一现象的原因,然后论证过分依赖科技会导致书写能力的逐渐退化,甚至丧失。最后论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回扣论点,总结全文。

参考素材:

眉头无一事,笔下有千年。____________——宋·邵定《山中》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____________——柳公权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___——王妤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____________——爱因斯坦

虹关伫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已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石红许《虹关何处落徽墨》

【点睛】漫画式新材料作文写作五步法:1.观察画面。仔细的读图,细心审阅。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看清图上画了哪些事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地方。观察细节包括画人或物的情态动作、提示语中隐含的信息、人物所处的环境、与人物密切相关的“道具”等等;漫画中的人物形象有其特殊性(一般表现为夸张的动作、表情、语言),漫画的夸张之处、荒诞之处往往是漫画的真正寓意所在。要注意透过其独特的手法解读其现实意义。2.要学会找事物之间的联系。一幅漫画往往由几部分组成,只有把各个部分或者部分与整体联系起来看。有标题的(一般都有标题),不要看到一点就草草而作,从而漏掉了主要信息,并作具体分析,才能明白漫画的意义。要展开联想如果通过联想,能把漫画引起的问题解答了,就具备了对漫画的解读能力。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3.不管写哪一类漫画作文,把握寓意都是第一关。一是要理解画面意义,正如阅读文字材料先要读懂文字的表现意义一样;二是看看漫画有哪一方面的隐含着的意义。漫画的画面意义与现实生活是有直接联系着的。联系生活实际,揣摩漫画的画中之话,话外之音。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4.确定写作的立意点,不是泛泛而议,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一“点”,深入钻研。材料包括标题对理解漫画寓意起导向和引领功能,特别是对一幅漫画可能表达多种意思的更是有着提示和画龙点睛的功效。画中字:画中人物的语言或是人物的“心灵独白”等,往往字数简约但意味深长,对正确领会漫画寓意很有帮助。要注意:一幅漫画的寓意可以多角度理解,在审读的时候理解的角度固然越多越好,以便打开思路;但在确定写作内容的时候,就必须选取某一个角度而“不及其余"了。否则,文章内容驳杂,头绪众多,是不利于表达的。5.根据题目要求,结合主体,综合构思成文。安徽省铜陵市第十七中学刘卿联系生活实际,跳出画面,由此及彼地加以联想与引申,在画面意义的基础上联想到另一层新的内容展开写作。

4.例文:

诗文送春意,共同担风雨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严峻疫情下的一纸诗文,不只是共勉,更是文化的传承与碰撞,云海荡朝日,同担风雨时,诗文送春意,大国有担当。

与子同袍,百恩必报。读援资诗文,我看到了大国之担当。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面对肆虐的疫情,不同于他国的混乱与自私,中国人民对内团结一致,上下一心,共克时艰;对外慷慨伸手,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援日物资上“青山一道,同担风雨”的诗文,在疫情的战场上飘扬,诠释着大国担当;援韩物资上“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的诗文,博爱飘香,香远益清……危难关头时的大国风范,博爱友好,让越来越多的世人看到,亦我们的世界渐渐被诗文的芬芳笼罩。

中国努力控制疫情的同时,积极向各国伸出援手,赠送口罩等医疗物资,及时派出医疗队,与各国交流抗疫经验与方法……正如世卫组织对中国的评价“如果没有中国努力,全球病例会远高于此。”

万众一心,守望相助。读援资诗文,我读到了世界互助之团结。

“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如同手足亲”,疫情期间,各国同气连枝、共担风雨的团结精神令我感动。看,日本火速援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构睦邻友好;看,伊朗信奉“造物之初本一体,一肢罹病染全身”,鼎力相助;俄罗斯大国速度,慷慨伸手,“硬核”援助……四海之内皆兄弟,在这席卷全球的疫情恐怖中,地球村团结一致,共同抗疫。我相信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定能踏平坎坷成大道,守得云开见月明。

诗香四溢,余味悠然。读援资诗文,我品到了中华文化之风韵。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建国以来,我们以独特的中国速度扶摇直上,令世界瞩目。五千年上下求索积淀的中华文化也逐渐走向世界。李子柒视频一段向世界传递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之达;抗疫物资上诗文一句,向世界展现的是“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的博爱温情……中华诗词文化的独特魅力,如春风拂面,令世界感动;中华诗文的独特风韵,如春花清香,令世界沉醉。

寒冬褪去,黎明已来。世界同心,携手并进。诗文送春春意盎,同担风雨雨后晴。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材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深入理解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

【审题】此题可视为单则材料情境式作文。考生审题时仍然不能脱离材料呈现的中心内涵。据材料的“新冠疫情出现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相互援助物资上印刷的诗文。”和每句诗文后括号里的内容,考生可提取中心内涵:诗文、援助和疫情。“诗人"是2020年全世界共同抗击疫情的有效连接和体现点之一,这说明“诗文”的文化、情感价值让全世界的人民并肩作战,迎来相互扶持的光明。“援助"是运用“诗文”呈现2020年全世界共同抗击疫情的表现模式之一,这是人类之间的情感交融。综上所述,考生只要沿着“诗文"的粘连价值,相互“援助”的疫情背景,来进行拟题、立意,就可认为是切题作文。

参考立意:

1.不同的诗词,共通的情感。

2.简洁的文字,深切的情谊。

3.文化寄语,饱含温情。

4.文化的力量联通我们。

5.优美诗词给人希望、温暖的力量。

6.文字背后是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7.暖心的文字,情感的交流。

行文结构:作文材料已明确“诗文"与相互援助、疫情是立意的关键,因此,文章从标题的拟定中就显示了这一内涵。开篇则表明了共担风雨,大国担当的主题。接下来,分三层论述面对疫情,世界各国是如何互助、团结的:(一)与子同袍,百恩必报。读援资诗文,我看到了大国之担当。万众一心,守望相助。(二)读援资诗文,我读到了世界互助之团结。诗香四溢,余味悠然。(三)读援资诗文,我品到了中华文化之风韵。最后收束全文,再次表明观点,世界同心,携手并进。诗文送春春意盎,同担风雨雨后晴。

素材:

1.艾青曾深情地说:“诗歌给予人们面对理想的勇气。”的确如此,当我们低吟中外援助物资上的诗文,湿润眼眶的是精神的共鸣,振奋心灵的是相助的团结。

2.正如西方一位文学家所说:“你有一份思想,我有一份思想,我们便有两份思想。"疫情当下,各国医疗部门间的协作防控疫情很重要,但我们亦不可忽视特殊环境下人们的心灵健康,而文明的文化思想、艺术作品,均为治愈心灵的灵丹妙药:普契尼告诉我们,黑暗终被战胜;萨迪则启示我们,战胜黑暗的当是亲如手足的亚当子孙;我们的“硬核”医生张文宏则写了一本有关抗议的书籍,免费出版,向世界共享战胜黑暗的具体经验。在疫情之外,文明智慧的交融四处可见:聚焦气候变化,各国制定推行《巴黎协定》;面对生态保护,东方文明提供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方向道路,西方文明分享着“为生态定价”的实践经验。

3.作家周国平说:“惟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配叫作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古诗文就是经历了时间大浪淘沙的淘洗,披沙拣金的拾取留存下来的经典。古诗文中那不死的灵魂与我们同悲共喜,唤醒了我们心中沉睡、钝化的美好情愫。

4.诗文的馨香跨越国界,香飘世界。新冠疫情出现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相互援助物资上印刷的诗文古色古香,或“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表达对中国友邻的关切勉励,或“道不远人,人无异国"展现我大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就如康震教授所说:“这些经典诗词章句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缕缕暖意,还有磅礴的精神力量。”古诗文在疫情期间再一次博得了众人眼球,这也再一次证明古诗文永不过时、无远弗届的魅力。

5.以诗载物,诗物融心,命运与共的地球村——书写文明,创建丹情。诗文的华丽,正是精神凝聚的最美体现。近千年的文字,人类中文化的精髓哲理,仍然一同传达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无论是波斯诗人所写的“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还是新罗旅唐学者崔致远所写的“道不远人,人无异国。”,又或是《诗经》所写的“岂日无衣,与子同裳。”,他们都体现了命运与共,亲同手足的理念贯穿古今。在今日的新时代发展中,科技也让人类之间缩短了距离,面对共同的困难时,地球一家人的理念应更加的深入人心,更要携手同行,懂得千年文化带来的情谊,创建的丹情。

6.任由疫情的雾霾覆盖大地,诗文的情思依然连接着世界的各个角落,而迸发出和谐的文化力量。这力量能消除疫情带给我们的伤痛,能抹去我们精神上的不必担忧,能让我们携起手来,开着“诗文"打造的大船,直面自信的海洋彼岸,而高声欢呼!

【点睛】材料作文写法指导:一、首先要“读”:①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②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二、其次要“析":析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5.例文:

同心圆,爱之链

“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共处一个世界,你、他、他,我们手拉手,便结成一条爱之链。

新冠肺炎如同恶魔般席卷全球,给各国带来无数灾难,面对这一重大突发事件,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不仅是肺炎,面对世界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我们应携手面对,我们是同心圆,传递着爱之链。

同心圆,让我们密不可分,坚不可摧。

《流浪地球》中“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而随着事态的演变,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人们才恍然大悟。如今的新冠肺炎亦是如此,当疫情露出苗头,黑暗即将来临时,每个人都将其置之脑后。等到它危急全球时才追悔莫及。我们生在同一个地球村,倘若将地球看作一个圆,我们便是这一个个同心圆,无论大小,无论成色。若有一个圆消失,那么其它的圆也会受到影响。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知道我们共处同一个地球,那么无论面对何种灾难的侵袭,我们定当坚不可摧。因此我们要爱其身更要爱其人,共同面对所有的困难,将这同心圆越做越大。

爱之链,让我们携手共进,传递美好。

《礼记礼运》曾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说法,从古至今,无论遇到战争还是危机,我们总能看到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中国亚丁湾和索马里护航编队支援非洲各国,维护和平;日本、巴基斯坦在疫情的紧急关头,给中国送来物资;各国人民互帮互助,形成一条爱之链。每个国家都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互助也是其中一项。面临着重大的突发事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肩负起重任,每个人都应怀有一颗爱之心去帮助在痛苦中挣扎的人。如同著名小说《爱之链》中所描述的一般,将美好的接力棒不断地传递下去,这样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它会洋溢着温暖。而你我便是守护笑容的重要一环,让我们携手共进,传递着爱之链。

新时代领路人说道:“这样的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密不可分,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而你我都身处其中。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吧!为了国家,为了世界,一同去面对不可知的未来。

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连成同心圆。这个同心圆,亦是爱之链,更是国之联。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如何“共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从材料的内容来看,材料一指向个人层面,可以理解为,个人与集体祸福与共,每个人都要控制私欲,尽力承担公众事务。材料二指向自然生态层面,人与自然休戚相关,人们要共同应对不可抗的自然灾害,守护我们的家园。材料三主要指向国际层面,国与国之间,是合作共赢而非相互敌对的关系,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国家之间要互通信息,守望相助。整体立意时,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核心概念出发,从材料给出的不同角度来分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荣辱与共,福祸相依。在灾难面前,没有人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以此呼吁各国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本题要求考生就近年来国际频发的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的思考,给《环球时报》编辑部投稿,呼吁各国就“共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这一主题达成共识。这里包含三大任务指令:一是内容指令——必须联系近年来国际频发的重大突发事件来写自己的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案;二是体式指令——给《环球时报》编辑部投稿,一定要了解该报的办报宗旨与接稿偏好,写作时必须使用符合“投稿"和“呼吁”这一双重情境的得体语言和言说方式;三是对象指令——呼吁各国就“共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这一主题达成共识,言说对象为“世界各国”,而不是编辑部的编辑。三大指令不能混淆,且在行文中要一一落实。

本题要求考生站在全球的高度,结合流浪地球和全球抗击疫情的事实,充分认识到应对重大突发事件,需要凝聚世界共识和人类力量,充分体现当代青年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展现出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发展意识,同时应告诫青年学子:面对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带来的考验,人类命运愈发休戚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愈发凸显出其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参考立意:

携手应对全球挑战,共建人类美好家园;把孤岛连成大陆,把地球变成村庄;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写给各国政府首脑的倡议书;同在一片屋檐下,正是共担风雨时;携手栉风沐雨,共看明月一乡;本是同舟共济时,岂能各扫门前雪等。

行文结构:

巧用比喻拟题,如“孤岛连成大陆,携手共迎未来"。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面对纷繁杂乱的世界局势,各国应共行艰难曲折之路,携手共进”。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孤岛连成大陆,需要我们珍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携手迎接未来,需要我们满怀希望,却负重前行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做法,如“退群利己非长久,携手共进乃正道"只有我们深悟命运共同体的真义,共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将孤岛连成大陆,才能共享未来的黎明”等。

素材:

1.当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内目睹燃烧的亚马逊雨林,他看到的是地球母亲的哭泣;当人类疫情爆发而居家隔离时,我们感受到的是全球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各国唯有将一个个孤岛连成大陆,方可在携手共进中迎来美好的未来。

2.何为携手共进?古有《礼记》提出“天下为公”,强调私己不如济世;今有热门影片《流浪地球》感叹每一个灾难,都与我们息息相关。以我观之,若只顾个人需求,以致“小我”横行,哪来大道之行的康庄盛世?若不相向而行,拒绝强力合作,哪来命运共同体的牢不可破?故曰:面对纷繁杂乱的世界局势,各国应深谙休戚与共之道,共行艰难曲折之路,方可谓真正的携手共进。

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在《离骚》的古雅声韵中,各国已携手同行百年。我们为奥运五环的闪光照亮紫禁城而备受鼓舞,亦因巴黎圣母院的尖塔被大火吞噬而伤心流泪,我们称抗击疫情的医护者为英雄,亦把“911”救援前线的纽约消防局视为楷模。正是这些人类共通的情感,催促着各国放下矛盾与分歧,感召着不同信仰汇聚成河,共同涌向人类大同的一泻汪洋!

4.携手迎接未来,需要我们满怀希望,却负重前行。“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是范仲淹的家国情怀,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无数仁人志士满怀“欲回天地”之志,更有“相信未来"的希望。诚然,当代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大,悲观情绪横行,保护主义抬头,但不可否认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依旧在逆风之中高奏凯歌,在狂浪暗礁间中流击水,不仅稳住本国疫情,更向弱者伸出援手。所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我与你就行驶在前往未来的航线上。

5.试想,风浪再高,雷雨再大,固然可以吞噬孤岛,但当乌云散去,连片的大陆之上依旧会鸟语花香。所以请允许我奉劝个别国家:退群利己非长久,携手共进乃正道!

6.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6.例文:

同呼吸共命运,人类携手大同

尊敬的各国代表:

大家好!再次欢迎大家。我谨代表中方特作如下发言。

约翰邓恩曾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叫做地球;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人类。

从贝加尔湖畔,到尼罗河边,从密西西比河以东,到多瑙河以西,从珠穆朗玛峰,到安第斯山脉,从非洲草原,到欧洲平原,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遍及人类的脚步,闪耀人类的光芒。这是全世界的收获,也是全人类的幸福!但,挑战与危机如影随形,天灾与人祸纷至沓来。

当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持续上涨,低陆城市岌岌可危时,当山火、地震、海啸云集而来日时,当全球空气和水污染加剧,资源日益枯竭时,当恐怖主义横行,战争杀戮肆虐泛滥时……我想,不会有一个国家能幸免于难!而且,如今没有一个国家能独自处理好所有的危机和挑战,无论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还是年初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亦或是此刻全球气候、卫生、安全等危机重重,紧靠一个或几个国家,妄想解决所有问题,无异于天方夜谭!曾经、现在乃至未来,应对、解决问题的主体应该是、也必须是所有国家和所有民众!

唇亡齿寒,巢倾卵破。某些国家仍执迷不悟,沉醉于单边主义带来的“财源滚滚”,奉行所谓的独立和自由,将自己幻化成一座孤岛,妄想着与外界隔离,认为团结一心都是在为别国谋福利,此举实为无知、短视和倒退!

须知,“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亚马逊雨林中的蝴蝶扇动下翅膀,远隔千里的大洋彼岸可能迎来一场随风。六大洲在几万年前,也曾紧紧相连。而联合国的成立,G20峰会的举办,一带一路的重启等,都是为了让这个美丽的家园更加团结。在全球化联系如此紧密的今天,一件高端商品的完成需要多个国家的相互协作,一次未知领域的探索更是需要全世界的通力合作,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世界轻易分割!

清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亩林。每个国家既是单独的个体,也是世界整体的一部分,只有汇入整体的洪流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和更强的力量,这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心。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兼收并蓄的气度,来消除与他国的隔阂,与世界携手共进!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分国别,不论肤色,我们都深刻认识到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西方伟大的智者拉封丹曾大声疾呼: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所以,我们应注坚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全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然的手中,更掌握在们自己手中,唯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过程及要点: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说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尤其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前所未有地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疫情在中国爆发时,许多国家向中国伸出了援手:捐助物资、发表声明道义支持、网友发帖鼓劲打气。在中国疫情基本控制后,中国投桃报李,向多个国家捐赠物资、派遣专家、分享数据、交流经验。同时,中国成为全世界医护物资供应的大后方,向190多个国家出口大批量抗疫物资。团结抗疫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呼声。材料的核心是“命运共同体”,在这个理念下中国的一系列国际友爱的表现,尤其是疫情肆虐之下,我方的努力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题干要求:本校拟举行“模拟联合国——全球抗疫"专题活动,请你扮演中国外交官,写一份发言稿,在“联合国”向广大“外国代表"阐述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注意发言的身份和场合。

立意角度:

1.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携手共克时艰。

2.中国愿意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4.同呼吁共命运心连心,共创世界美好之未来。

结构层次:

例文《同呼吸共命运,人类携手大同》,首先点明发言内容:同呼吸,共命运,以中方角度进行发言,点明立场,文章开头,引用约翰邓恩曾的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叫做地球;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人类。”说明人类和世界是一个整体,紧扣主题。第二步,分析原因,摆出事实,阐明道理。引述材料之后,紧接着就需要结合材料分析论证,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以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先肯定全人类的成就并提出人类面对的共同危机,例如从“从贝加尔湖畔,到尼罗河边……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遍及人类的脚步,闪耀人类的光芒”说明世界的收获即是人类的幸福”,接着从反面进行举例和论证,“当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持续上涨”“山火、地震、海啸云集而来"全球空气和水污染加剧,资源日益枯竭”“恐怖主义"金融危机”“新冠病毒"等等,挑战与危机如影随形,天灾与人祸纷至沓来,没有一个国家能独自处理好所有的危机和挑战;再深入论证构建“命运共同体”可有效抵御灾难、解除危机、让本国变得更加强大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辅之以古今中外众多名人已有的对于人类团结的认知,由此提出论证“曾经、现在乃至未来,应对、解决问题的主体应该是、也必须是所有国家和所有民众!"然后以“某些国家仍执迷不悟,沉醉于单边主义,奉行所谓的独立和自由”的无知行为表达其危害性,侧面阐明世界的进步来自于所有人类的共同努力,同时表明中国的态度“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兼收并蓄的气度,来消除与他国的隔阂,与世界携手共进!"。第三步,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文章的结尾不是简单地总结,而是以呼吁结尾,紧扣标题和文章中心。全文有理有据,用语得体,气势轩昂。

素材积累:

1.中国人风雨兼程,自力更生,创造了诸多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我们能为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能为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自豪……这种底气与豪气来自中国历史的积淀与文化自信,来自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自中国人披荆斩棘、风雨兼程、砥砺前行……

2.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无论是小到人际关系处理、思维突破,还是大到国与国交流合作、开放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句话都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3.《十九大报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4.有人曾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在二十一世纪的风起云涌中,此言得到了最好的印证。无论是叙利亚硝烟弥漫的夜空,抑或中美贸易战下的人心惶惶,国与国之间的冲突隔阂正将世界分离成一个个孤独的岛屿,和平与共享的呼声又让它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