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抗菌类的集合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29/36/wKhkGGYxkJiASBgdAAGBTUAy8ik304.jpg)
![药理抗菌类的集合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29/36/wKhkGGYxkJiASBgdAAGBTUAy8ik3042.jpg)
![药理抗菌类的集合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29/36/wKhkGGYxkJiASBgdAAGBTUAy8ik3043.jpg)
![药理抗菌类的集合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29/36/wKhkGGYxkJiASBgdAAGBTUAy8ik3044.jpg)
![药理抗菌类的集合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29/36/wKhkGGYxkJiASBgdAAGBTUAy8ik30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理抗菌类的集合课件
第12章抗微生物药物
第一节抗生素
第二节化学合成抗菌药
第三节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第四节抗微生物药的合理应用第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抗菌药物概论
Introductiontoantibacterialdrugs一.基本概念二.抗菌机制三.细菌的耐药性四.合理应用五.药物分类内容第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原微生物抗微生物药抗菌作用耐药性抗病能力致病作用
不良反应体内过程机体
一.基本概念
1.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drugs):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杀灭作用的药物,属于化疗药。第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化学治疗药物(chemotherapeuticdrugs):用于治疗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以及恶性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简称化疗药。化学治疗(chemotherapy):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和恶性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简称化疗。第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4.抗菌谱(antibacterialspectrum):抗菌范围窄谱:仅对单一菌种\单一菌属有抗菌作用广谱:不仅对细菌有作用,而且对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原虫抑制作用。5.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activity):是指抗菌药抑制/杀灭细菌的能力。抑菌药:仅抑菌的生繁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杀菌药:既能抑菌,又能灭菌的药物第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评价指标:
最低抑菌浓度(MIC):能够抑制培养基中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MBC):能够杀灭培养基中细菌的最低浓度。6.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effect,PAE):
抗生素在撤药后其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时,细菌仍受到持久抑制的效应。第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index,CI):
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即:CI=LD50/ED50。意义:是评价化疗药安全性的指标;
化疗指数越大,表明疗效越高,毒性越低,用药越安全;但化疗指数越大并非绝对安全第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与药物作用有关的细菌结构第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胞浆内胞浆膜细胞膜外
N-乙酰胞壁酸前体消旋酶合成酶N-乙酰胞壁酸五肽N-乙酰葡萄糖胺甘氨酸二糖复合物直链十肽转肽酶粘肽磷霉素
环丝氨酸↗
↘
万古霉素
杆菌肽
-内酰胺类
N-乙酰胞壁酸1.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第1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多肽类——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如多粘菌素多烯类——增加真菌胞浆膜的通透性如制霉菌素
①抑制叶酸的合成
2.增加胞质膜的通透性3.抑制核酸的合成
第1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谷氨酸食物
+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
二氢蝶啶二氢叶酸四氢叶酸
+对氨苯甲酸一碳单位
(PABA)
核酸合成——
①影响叶酸代谢——↑磺胺砜类对氨水杨酸↑甲氧苄啶甲氨蝶啶乙胺嘧啶第1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如:喹诺酮类—(-)DNA回旋酶
RFP—(-)依赖DNA的RNA多聚酶
氨基苷类
蛋白质合成全过程抑制药
四环素类
30S亚基抑制药
氯霉素
林可霉素类
50S亚基抑制药
大环内酯类
②抑制DNA、RNA的合成4.抑制蛋白的合成第1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氨基苷类氨基苷类氨基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第1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一)耐药性(drugresistance)的概念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
耐药性的分类: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性,如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获得耐药性:大多由质粒介导,但亦可由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如金葡菌对青霉素的耐药。
第1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产生灭活酶
①水解酶:如
-内酰胺酶
青霉素型:水解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型:水解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
②合成酶(钝化酶):如乙酰化酶、磷酸化酶、核苷化酶将相应的化学基团结合到药物分子上使药物失活。(二)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第1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改变靶蛋白结构如:RFP耐药菌RNA多聚酶的
-亚基结构改变造成的耐药。(2)增加靶蛋白数量如:金葡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3)生成耐药靶蛋白如:金葡菌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极低导致耐药2.改变靶位结构
第1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5.主动流出作用喹诺酮类
大环内酯类等泵出菌体外
外排蛋白系统
(细菌细胞膜上)3.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内如:细菌对
-内酰胺类、四环素的耐药4.改变代谢途径如:耐磺胺药的细菌自身产生PABA/直接利用叶酸转化为二氢叶酸第1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细菌耐药质粒在微生物间转移方式:1.转化:耐药菌基因组合到敏感菌上。2.转导:由噬菌体将耐药基因转给敏感菌。3.接合:耐药菌与敏感菌直接接触。4.易位:(转座)耐药基因从质粒到质粒从质粒到染色体或染色体到噬菌体.第1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用药原则:
1.明确诊断:临床诊断、病原诊断
2.合理选药:根据抗菌谱、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
3.调整剂量和疗程:根据肝肾功能、生理状态
4.防止滥用:(1)杜绝不必要用药:如病毒感染(2)避免局部用药(3)控制预防用药(4)合理联合用药第2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预防用药的指征1.预防风湿热复发:如苄星青霉素清除咽喉部的溶血性链球菌2.传染性疾病流行期:如SD预防流脑3.预防新生幼畜眼炎:如红霉素、四环素4.预防外科术后感染:如新霉素用于肠道术前给药5.其他:如青霉素预防角伤气性坏疽第2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联合用药—目的1.增强疗效2.减少不良反应3.延缓/减少耐药性产生4.扩大抗菌谱第2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联合用药—指征1.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如急性重症感染2.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如细菌性心内膜炎3.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混合感染:如腹腔脏器穿孔4.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如抗结核药5.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的抗菌药减少剂量6.药物不易渗入的部位感染:如青霉素+SD预防流脑第2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联合用药—结果1.协同作用(增强):1+2
32.相加作用:1+2=33.无关作用:1+2=24.拮抗作用:1+2
2第2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药物分类:
Ⅰ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类
Ⅱ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类
Ⅲ快效抑菌药: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Ⅳ慢效抑菌药:磺胺类
Ⅰ+Ⅱ:协同Ⅱ+Ⅲ:相加或协同
Ⅰ+Ⅲ:拮抗Ⅱ+Ⅳ:无关或相加
Ⅰ+Ⅳ:无关或相加Ⅲ+Ⅳ:相加如何正确地联合用药?第2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药物分类
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与临床用途,抗菌药物通常分为:(一)
-内酰胺类抗生素(二)氨基苷类抗生素(三)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四)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五)人工合成抗菌药(六)抗结核病及抗麻风病药(七)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第2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小结1.基本概念抗菌谱抗菌活性化疗指数耐药性2.抗菌机制(四种)3.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五种)4.预防用药的指征(五个)5.联合用药的指征(六个)6.正确联合用药(四类药物)第2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
-内酰胺类抗生素(
-lactamantibiotics)
1.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共性2.细菌的耐药性3.青霉素类抗生素4.头孢菌素类抗生素5.非典型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容第2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临床最为常用的药物是:青霉素类:基本结构为6-氨基青霉烷酸头孢菌素类:基本结构为7-氨基头孢烷酸。
-Lactamantibiotics:第2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头孢菌素的基本结构为7-氨基头孢烷酸
青霉素类的基本结构为6-氨基青酶烷酸1.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共性1)化学结构相似:第3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有交叉过敏反应
完全交叉过敏
头孢菌素类
部分交叉过敏部分交叉过敏天然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第3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抗菌机理相同(1)通过竞争细菌的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
(penicillinbindingproteins,PBPs),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造成菌胞壁缺损,大量水分涌进菌体,使菌肿胀、破裂、死亡;(2)促发自溶酶活性,使细菌溶解。第3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药物通过第一道穿透屏障的易难度;
根据对
-内酰胺酶的稳定性;
与靶位的亲和力不同;将对
-内酰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分为6种类型4)有六种药物作用类型第3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I类:窄谱抗生素:
如青霉素G及青霉素V,容易透过G+粘肽层,但不能透过G-菌的外膜屏障,属于仅对G+菌有效而对G-菌无效的窄谱抗生素;II类:广谱
-内酰胺类:
如氨苄西林、羧苄西林、阿洛西林、哌拉西林、亚胺培南及某些头孢菌素,既能适度透过G+菌的粘肽层,又能很好的透过
G-菌的外膜,因而广谱抗菌,但对G+菌的作用不如青霉素G;第3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Ⅲ类:不耐酶的青霉素如青霉素G,能被G+球菌细胞外的
_内酰胺酶灭活,不能到达PBPS部位,因此,产酶菌株对其产生明显的耐药性;IV类:耐革兰阳性菌产生的酶如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及一、二代头孢菌素和亚胺培南等,对G+球菌的产酶菌株有效,但对染色体突变而改变PBPS结构者无效;第3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V类:耐革兰阴性球菌产生少量的酶如羧苄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及一、二代头孢菌素对胞膜外间隙存在少量
_内酰胺酶时有效,大量酶时则被水解失活;VI类:耐革兰阴性球菌产生大量的酶如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氨曲南、亚胺培南等,对酶十分稳定,即使胞膜外间隙存在大量的
_内酰胺酶仍有抗菌作用,但对因染色体突变改变了PBPS结构的细菌则失去抗菌作用。第3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①产生水解酶②酶与药物牢固结合③靶位结构改变④胞壁外膜通透性改变⑤自溶酶缺少5)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相同
第3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①产生水解酶最常见的机制金葡菌、大肠杆菌青霉素酶青霉素绿脓杆菌
-内酰胺酶
②酶与药物牢固结合牵制机制广谱青霉素
-内酰胺酶
2~3代头孢菌素形成屏障作用药物滞留膜外不能与PBPs结合
头孢菌素+结合第3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③靶位结构改变
PBP的质:甲氧西林耐药金PBP2
高度耐药
PBP的量:增加低、中度耐药
④胞壁外膜通透性改变
-内酰胺类
OmpF外膜孔道蛋白
进入菌体
大肠杆菌
OmpF丢失
耐药
⑤缺少自溶酶
有些细菌缺少自溶酶,如金葡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的耐药突变第3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青霉素类抗生素(PenicillinAntibiotics)为6-氨基青霉烷酸(6-APA)的衍生物,母核中的
_内酰胺环是抗菌活性基团,分类天然青霉素:从青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即生物合成,有F、G、K、X及双氢F等成分,其中
以青霉素G
性质稳定,抗菌作用强,产量高,用于临床;半合成青霉素:用人工合成的不同基团取代天然青霉素母核上的侧链而获得。第4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抗菌作用】
G+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敏感的葡萄球菌(除金葡菌外)
G+杆菌:白喉、破伤风、炭疽杆菌、厌氧破伤风杆菌、难辨梭菌产气夹膜杆菌、丙酸
杆菌、真杆菌、乳酸杆菌
G-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与百日咳杆菌
螺旋体:梅毒、钩端、回归热螺旋体
放线菌
但对大多数的G-杆菌无效,对金葡菌产生的
_内酰胺酶不稳定第4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应用】1.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扁桃体炎、丹毒、猩红热、蜂窝组织炎、化脓性关节炎、产褥热及败血症等;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2.肺炎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脓胸、中耳炎;3.G+杆菌感染如白喉、破伤风,但应加用相应抗毒血清以中和外毒素;4.G-球菌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不产酶淋球菌引起的淋病;5.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6.放线菌病第4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结各种青霉素类对胃酸和青霉素酶的稳定性天然青霉素:耐酸青霉素类:耐酶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类: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不耐酸不耐酶耐酸不耐酶耐酸耐酶耐酸不耐酶不耐酸不耐酶第4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其母核为7-氨基头孢烷酸(7-ACA),与青霉素类抗生素化学结构相同之处是均有一个β_内酰胺环,与青霉素相比它有如下特点:
1.抗菌谱广,作用强
2.对
-内酰胺酶稳定
3.过敏反应发生率低第4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抗菌谱:
1.第一代和第二代对G+菌作用较强,对
G-菌含铜绿假单胞菌及厌氧菌作用弱/无效;
2.第三代和第四代对G-菌作用较强,对
G+菌作用弱
作用原理:与青霉素类抗生素相同与细菌细胞膜上的PBPs结合粘肽的形成
阻碍细胞壁合成
杀菌.(-)抗菌作用第4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药物抗菌谱对
-内酰胺酶稳定性肾毒性临床用途第一代~噻吩、~唑啉~氨苄、~拉啶G+菌部分稳定较大耐药金葡菌感染第二代~呋辛、~孟多~克洛G+菌、G-菌厌氧菌稳定低G-菌感染第三代~噻腭、~他定~曲松、~哌酮G+菌、G-菌厌氧菌、绿脓杆菌较高稳定无尿路感染严重感染第四代~吡腭、~匹罗G-杆菌较高稳定无替代第三代用于G-菌感染各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小结第4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小结(一)1.
-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两类:
2.
-内酰胺类抗生素共同的化学结构:
3.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机理:
4.细菌最常见的耐药机制:
5.何谓牵制机制?
6.青霉素类分为哪几类?
7.天然青霉素为谱期剂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内酰胺环
抑制粘肽合成酶(PBPs)导致细胞壁缺损
产生水解酶青霉素酶
-内酰胺酶窄繁殖杀菌第4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结(二)
8.青霉素的抗菌谱;首选用于哪些疾病?9.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最严重不良反应:首选抢救药物:10.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防治措施11.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相比的特点12.各代头孢菌素类发展的基本规律13.非典型
-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哪几类?14.亚胺培南需与何药合用?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肾上腺素西司他丁第4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antibiotics)
内容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2.主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特点及应用第4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基本结构是由苷元和氨基糖通过氧桥连接而成。氨基糖
+
氨基环醇(苷元)
氨基糖苷第5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天然氨基糖苷类
分类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异帕卡星、阿贝卡星来自链霉菌属来自小单胞菌属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大观霉素庆大霉素、西索米星根据来源:半合成氨基糖苷类小诺米星、福提米星第5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1)化学结构相似(2)体内过程相似(3)抗菌谱相似(4)抗菌机理相似(5)耐药性相似(6)不良反应相似六个相似第5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起始、延伸、终止)
—
静止期杀菌药
(1)起始阶段:抑制30S亚基始动复合物和70S亚基始动复合物的形成;
(2)延伸阶段:与30S亚基的P10蛋白结合,致A位歪曲,mRNA错译,阻止移位;
(3)终止阶段:阻止终止密码子与A位结合;阻止70S亚基的解离。2.抗菌机理第5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氨基苷类抗菌作用机制(上图为细菌正常蛋白质合成示意图,下图为氨基苷类药物作用示意图)药物导致错误编码5’3’mRNA正常细菌细胞起始密码子50S亚基新合成的肽链肽链释放30S亚基5’3’mRNA氨基苷类处理的细菌细胞药物阻断起始复合物形成药物阻断移位药物阻断核糖体70S解离及肽链释放30S亚基-50S亚基第5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氨基苷类对酶的稳定性与不良反应比较药物对灭活酶稳定性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耳毒性肾毒性N-M接头阻断链霉素+++++/++++++卡那++++/+++++++庆大+++++++++妥布++++/+++/++++阿米++++++++++西索++++++/++++奈替++++++?第5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链霉素(Streptomycin)
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亦是第一个抗结核药。
1.抗菌谱:对结核杆菌、G-杆菌作用强,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2.耐药性:细菌对链霉素易产生耐药性3.临床应用:(1)兔热病、鼠疫——首选
(2)结核病:+其他抗结核药
(3)细菌性心内膜炎:+青霉素
(4)布鲁菌病:+四环素4.不良反应:耳毒性最常见(前庭损害为主),其次为肌毒性过敏性休克,亦有肾毒性,已少用。主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特点及应用第5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最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对G-杆菌包括绿脓杆菌作用强,金葡菌有效,
结核杆菌疗效差或无效;2.临床用于(1)一般G-杆菌感染——首选
(2)绿脓杆菌感染:+羧苄(3)泌尿系手术前后预防感染,
口服用于肠道感染及术前准备(4)局部用于皮肤、粘膜及五官的感染
3.耳毒性以前庭损害为主,可逆性肾损害也多见庆大霉素(Gentamycin)第5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抗菌谱与链霉素相似对结核杆菌有效,对绿脓杆菌无效;
2.耳毒性、肾毒性大,仅次于新霉素,细菌易耐药;
3.临床少用,可作为二线抗结核药卡那霉素(Kanamycin)第5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抗菌谱最广的氨基糖苷类,对结核、绿脓杆菌均有效;
2.对钝化酶稳定,不易产生耐药性
3.用于对常用氨基糖苷类耐药菌株的感染——首选阿米卡星(Amikacin,丁胺卡那霉素)第5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结(一)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六个相似)2.氨基糖苷类抗菌谱3.氨基糖苷类抗菌机理4.氨基糖苷类不良反应(四个)主要不良反应5.肌毒性的抢救措施6.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7.兔热病、鼠疫首选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耳毒性新斯的明+钙剂葡萄糖酸钙+肾上腺素
链霉素第6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8.一般G-杆菌感染首选9.一般氨基糖苷类耐药株的感染首选10.抗菌谱最广的氨基糖苷类11.毒性最小的氨基糖苷类12.毒性最大的氨基糖苷类13.对淋球菌敏感的氨基糖苷类小结(二)庆大霉素
阿米卡星阿米卡星奈替米星新霉素大观霉素第6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MacrolidesAntibiotics)3.多肽类抗生素
(PolypeptideAntibiotics)2.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LincomycinGroupAntibiotics)内容
三.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Macrolides,lincomycinsandpolypeptideantibiotics)第6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6元环)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14-16元大环内酯基本化学结构的抗生素第一代大环内酯类:红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
麦迪霉素
吉他霉素
交沙霉素(14元环)第二代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罗他霉素(14元环)(15元环)(16元环)第6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而略广
G+球菌:金葡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
G+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G-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等
螺旋体
放线菌
某些G-杆菌:百日咳杆菌、弯曲杆菌等
军团菌首选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厌氧菌
相似:略广:
抗菌作用第6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抗菌机理
与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
转肽作用mRNA位移(-)蛋白合成第6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耐青霉素的轻、中度金葡菌感染及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2.军团菌、弯曲杆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白喉带菌者——首选
3.也可用于其他革兰阳性菌所致感染以及放线菌病、梅毒等的治疗
临床应用第6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体内过程与红霉素相似;
2.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
3.抗菌活性与红霉素相似或略低;
4.用于耐红霉素菌株和不能耐受红霉素的患者
5.不良反应较红霉素轻
特点(与红霉素比较)第6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抗菌谱:较窄作用强:G+球菌、厌氧菌敏感:G+杆菌、无效:G-杆菌、肠球菌、艰难梭菌
2.抗菌机理(与红霉素相同)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阻止蛋白的合成注意:林可霉素+红霉素拮抗作用
3.主要特点是骨组织浓度高主要用于金葡菌性急、慢性骨髓炎
4.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
林
可
霉
素
类
抗
生
素林可霉素(lincomycin)和
克林霉素(clindamycin)
第6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多肽类抗生素
万古霉素(vancomycin)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
特点:
1.体内过程:口服不吸收,肌注刺激性强,
宜静脉给药
2.抗菌谱:对G+菌作用强大,G-菌无效
3.抗菌机理: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繁殖期杀菌剂
第6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4.临床应用:用于耐药金葡菌和G+菌所致
严重感染(其他药物无效或
过敏时)
5.毒性大:
耳毒性: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等
肾毒性:蛋白尿、管型尿等
变态反应:抗组胺药
+皮质激素
血栓性静脉炎
注意:禁与有耳毒性的药物如:氨基苷类、高效利尿药合用第7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多粘菌素B(polymyxinB)
多粘菌素E(polymyxinE)
1.仅对G-杆菌作用强大,尤其绿脓杆菌为窄谱杀菌剂
2.抗菌机理:增加胞浆膜的通透性
3.少用,主要用于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4.毒性大:肾毒性:如蛋白尿、管型尿主要不良反应神经毒性:如头晕、面部麻木、周围神经炎变态反应:如皮疹、瘙痒、药热其他:如肝毒性第7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结(一)1.红霉素在中浓度最高,主要排泄经2.红霉素抗菌谱的特点:“广”在对某些G-杆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厌氧菌有效3.红霉素的抗菌机理:4.红霉素首选用于5.红霉素主要不良反应:胆汁胆汁
与青霉素相似而略广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军团菌、弯曲杆菌、支原体、衣原
体感染、白喉带菌者胃肠道反应
第7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其他第一代大环内酯类与红霉素比较主要特点是7.第二代大环内酯类的特点有哪些?8.林可霉素类主要作用于对无效9.林可霉素类的抗菌机理:10.林可霉素类主要特点:11.林可霉素类首选用于:12.林可霉素类主要不良反应:小结(二)不良反应较红霉素轻G+菌G-杆菌与红霉素相同骨组织浓度高
金葡菌性急、慢性骨髓炎胃肠道反应第7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结(三)13.万古霉素类对作用强大,对无效14.万古霉素类的抗菌机理:15.万古霉素类禁与合用16.多粘菌素类仅对作用强大,尤其为谱剂17.多粘菌素类的抗菌机理:18.多粘菌素类的主要不良反应:G+菌G-菌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氨基苷类、高效利尿药G-杆菌绿脓杆菌窄杀菌增加胞浆膜的通透性
肾毒性第7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第二节人工合成抗菌Artificialsyntheticantibacterialdrugs喹诺酮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
其他合成抗菌药物第7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共同特点1.抗菌作用(1)抗菌谱广:G+、G-细菌、厌氧菌、军团菌、衣原体、支原体、分枝杆菌(环丙、司帕等)(2)作用机制独特(抑DNA回旋酶),与其他抗菌 药无明显交叉耐药性(3)PAE较长2.给药途径广(口服、注射均可)3.生物利用度较高,通透性较好4.不良反应较小1.喹诺酮类药物第7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干扰DNA复制(主)(2)诱导细菌DNA紧急修复系统(SOS)错误复制(3)改变细胞壁成分自溶酶(次)机制DNA回旋酶A——DNA链断裂与重接B——能量转换,ATP水解
喹诺酮类作用靶点为A亚单位第7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A第7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应用
敏感菌感染
1.泌尿生殖道感染: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等——显效2.肠道感染:细菌性肠炎、菌痢、伤寒、副伤寒3.呼吸道感染:(肺炎球菌、支原体)肺部及支气管感染4.TB:氧氟、环丙、左氧、司氟(帕)(二线药)5.绿脓:氧氟、左氧氟、环丙6.其他骨髓炎、关节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氧氟、环丙、培氟)第7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Prontosil,1935第8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优点:
1.抗菌谱较广
2.某些感染有显效:流脑(SD)伤寒(SMZ+TMP)3.使用方便(口服制剂),稳定性强
缺点:
1.不良反应较多:肾损害,过敏
2.抗菌活性不高,易耐药且存在交叉耐药性第8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分类
1.用于全身感染的磺胺(易吸收)短效(t1/2
10h):磺胺异噁唑(SIZ)4次/d
磺胺二甲嘧啶(SM2)4次/d
中效(10-24h):磺胺嘧啶(SD)2次/d
磺胺甲噁唑(SMZ)2次/d
长效(t1/2>24h):磺胺多辛(SDM)1次/3-7d2.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难吸收):柳氮磺吡啶(SASP) 3.外用磺胺:磺胺米隆(SML)磺胺醋酰(SA) 磺胺嘧啶银(SD-Ag) 第8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对氨苯甲酸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行学习与研学活动安排计划
- 社会实践小班社区活动的开展计划
- 人力资源的发展与管理计划
- 2025年企业管理服务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肝四联制剂合作协议书
- 跨国业务数据转换合规指南
-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家居设计合作协议
- 服装设计行业服装设计版权协议
- 2025年抗帕金森病药项目建议书
- Pipemidic-acid-trihydrat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
-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区规范资料汇编
- JBT 6697-2023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电气设备 基本技术规范 (正式版)
- 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府谷县飞马梁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创新班数学试题真题(答案详解)
- 卫生院药房工作计划
- 国家基本基药培训课件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分析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考(专升本)大学政治考试真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