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顶管安全技术交底记录_第1页
人工顶管安全技术交底记录_第2页
人工顶管安全技术交底记录_第3页
人工顶管安全技术交底记录_第4页
人工顶管安全技术交底记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项目名称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谢桥电厂2×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发电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跨铁路雨水管道(人工顶管)负责人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谢桥电厂内的1处过铁路RW34~33雨水井顶管进行施工,在泥水平衡顶管施工过程中。RW34工作井顶进至RW33接收井22米处(全长29米),机头碰到不可预见的煤矸石,导致顶管机械无法正常顶进,现由RW33接收井安装人工顶管设备,通过人工顶进作业,掏土至机头位置,后由RW34工作井设备顶进替换人工顶管管材,使RW34~33顺利贯穿。2、施工计划2.1工期要求序号计划名称开始时间完成时间1设备安装2024/04/172024/04/182人工顶管2024/04/192024/04/21施工工艺技术:3.1技术准备3.1.1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组织和参加图纸会审;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审图,做好图纸会审的前期工作,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3.1.2施工管理人员应熟悉图纸,保证掌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人员应对管理及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做到熟悉安全及技术要求,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2作业人员序号工种数量要求备注施工员1人持证上岗技术员1人质检员1人持证上岗材料员1人安全员1人持证上岗测量员1人持证上岗电工1人持证上岗普工4人焊工1人持证上岗起重工、操作工2人持证上岗3.3材料、设备准备3.3.1钢材等材料需提前组织材料进场并能确保材料质量,所有使用的施工用材料满足施工图对原材料的要求,方可进行下料施工。否则,一律不得使用。3.3.2施工需用材料物资供应部门保质保量并及时供应到位。3.3.3材料堆放平整、有序;根据发货清单和图纸上的数量和规格,对已到设备进行核对、清点并检查,用记号笔进行编号,确认无缺件、损坏件和与图纸不符件。3.3.4吊装用工器具、自购的型钢材料以及其他需用材料按时到达现场,满足施工要求。3.4主要机具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水准仪台1用来控制标高全站仪台1定位建(构)筑物的轴线移动式配电盘只2施工用电交流电焊机台4轨道制作汽车吊台1设备、管道、土方吊装3.5作业条件3.5.1力能供应土方开挖期间设立箱变作为施工用电电源,夜间施工,现场按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集设置可移动式照明灯架,用于施工现场的照明使用。3.5.2场地现场设置临时材料堆放点。。3.5.3上道工序上道工序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作业。3.5.4工作环境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要经常进行维护,保持“工完、料尽、场地清”。施工场地满足施工需求。3.5.5安全防护设施和用品主要安全防护设施和用品配置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安全带/个52安全警示牌、提示牌/个若干根据现场需求制作4通风设备/个15气体检测仪/个1作业步骤与方法1、顶进设备顶进设备主要包括千斤顶、油泵、顶铁、轨道及运出土设备等。2、顶管施工:2.1.接口质量保证措施(1)施工员必须督促保证施工人员在驳接管材时安装橡胶止水带,且位置、方向正确。(2)在驳接顶进时,要边顶边观察止水带的位置,发现偏差要及时纠正。(3)严格按图纸及施工规范的要求操作;2.2.管体材料本次人工顶管每节长度为2000mm,壁厚度200mm,内径1500mm,Ⅲ级C50钢筋混凝土顶管。接收井工作坑内设备安装完毕,经检查各部处于良好状态,即可进行出土和顶进。首先将管子下到导轨上,就位以后,装好顶铁,校测管中心和管底标高及接口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后即可进行管前端取土,凿开护壁进行进洞施工;当管体进洞后,不要急于顶进,首先要封堵好洞口处管体外壁与土体之间的缝隙,保证管体外壁泥水不会渗漏入工作坑,以免因出洞引起的护壁外土体的塌方。3、顶进施工:顶进利用千斤顶进,靠在后背不动的情况下将被顶进管子推向前进,其操作过程如下:⑴安装好顶铁挤牢,管前端已掏挖一定长度后(视土质情况而定最长不得大于30㎝),启动油泵,千斤顶进油,活塞伸出一个工作行程,将管推进一定距离。⑵停止油泵,打开控制阀,千斤顶回油,活塞回缩。⑶人工顶管是借助千斤顶的推力。采用人工挖土崛进的方法。将管道从接收井穿过土层。一直顶进到平衡机头位置。是一种非开挖敷设的地下管道施工。人工挖土顶进,采用先挖后顶,随挖随顶的原则。管前处方由人工在管内进行开挖。牵引小车出土。由于管内空间原因,管前土方只能安排一个人进行操作。多人轮流进行挖土。每次开挖20cm。顶进后再开挖。严禁超挖。每次土方达到小车装满时,及时运输后吊走。轮流工作。⑷卸下顶铁,下管,接下一节管。⑸重复上一工艺流程,直至全段贯通。4、顶管工作面排水若遇有地下水由工作面流向工作井集水坑,再用泵排出地面。5、质量检验标准及工艺要求5.1质量检验标准⑴顶管测量:采用经纬仪和光学水准仪。①测量次数:开始顶第一节管子时,每次顶进20—50cm,正常顶进时,每次顶进1m。校正时,每顶进50cm即测量一次。②中心线测量:首先在地面用经纬仪确定顶管方向桩,然后在工作坑边的两方向桩上挂小线,其上吊2个垂球到工作坑底部,在工作坑中用激光水准仪照准两垂球,读管前端的中心尺刻度,若与中心尺的中心刻度相重合,说明其方向准确,否则其差值即为偏差值。③高程测量:在工作坑内引设水准点,停止顶进,将激光水准仪支设工作坑同内,测量前端管底高程。⑵顶进偏差的校正顶进中发现管位偏差10mm左右,即应进行校正。纠偏校正应缓缓进行,使管子逐渐复位,不得猛纠硬调。安全技术措施及文明施工要求管内主要采用人工来掘进、纠偏、排土及顶进,考虑管内工作环境要求,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在顶管中,通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在掘进过程中的时间比较长,人员在管子内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时间长了,管内就会出现缺氧,不仅影响作业人员的健康,而且影响测量。因此不仅要解决好通风问题,同时,配备足够的轴流风机设备。在施工人员下井前必须先通风,并利用有害气体检测设备对井内气体进行检测,以确保施工区域内有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有毒气体聚集。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同时,要提供足够的照明,以确保施工安全。由于本工程施工管道长度不大,采用鼓风式通风,选用小型风扇。在确认安全后方可下井操作。工人进入管道作业前,对他们进行现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思,同时要佩戴好安全帽、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进入管道进行掏土作业,应保持身体处于管头帽檐内,严禁作业人员出管道施工,每次掏土距离不得大于300mm,以确保人身安全。同时确保管道内与外界的通讯通畅,以便及时沟通和协调。还应尽量避免单人在管道内作业,如有需要,应该设置专人在管道外监护。设置合理的紧急逃生通道和设备,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逃生。6.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体检合格经技术、安全交底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作业。6.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管理方针,加强现场监控,真正做到安全为了施工,施工必须安全。6.3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6.4所有的特殊工种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6.5施工机械由专职人员操作,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进场前须验收合格并应定期保养、维修,严禁土方机械及运输车辆带病作业。6.6基坑周围搭设安全围栏、挂牌,搭设人行安全通道、挂牌,严禁向坑底抛扔任何物品以防伤人。要做好基坑周围的安全检查工作,特别是雨天等恶劣天气时,要做好防止滑坡及塌方的安全措施,遇有险情及时排除。6.7施工用电源必须绝缘良好,严禁电缆与钢管、铁件等直接接触。6.8所有电器设备均应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6.9操作所有机械时应严格按照机械操作规程操作,并做好操作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护工作。6.10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并应有电工值班。6.11基坑周围严禁堆放材料,坡顶2m范围内严禁堆放材料。6.12现场要及时清理,确保道路畅通,钢管应分类堆放,扣件入箱并挂牌。6.13现场施工要有专人协调调度,避免物体打击、机械伤害。6.14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6.15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挡、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6.16运送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6.17加强工人安全教育,让每位工人自觉遵守现场规章制度。6.18每日检查土壁和边坡稳定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工作。6.19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用电规范,严禁乱拉乱接电线。6.20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6.31起重吊装安全技术措施对重大起重作业方案以及起重工作所采纳起重设备的技术规程、标准,应在施工组织制度中明确规定。

2)须经过安装、试车、运行的起重设备及其电力、照明、取暖等接线,行驶轨道或路面、路基的状况及号志的设置等一切有关部分,均应由有关的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检查和试验,出具书面证实确认设备安全可靠后,方可投入使用。

3)对起重设备的停置、燃料或附属材料的存放等一切有关环境及措施,应事先予以查验或提出规定要求,以保证安全。

4)起重设备的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并经实际操作及有关规程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其合格证种类应与所操作〔指挥〕的起重机类型相符合。起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起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5)起重设备、吊索具和其他起重工具的工作负荷,不准超过铭牌规定。在特别状况下,如必须超铭牌使用时,应经过计算和试验,并经本单位分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一切重大物件的起重、搬运工作应由有经验的专人负责,作业前应向参加工作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人员均熟悉起重搬运方案和安全措施。起重搬运时只能由一人指挥,必要时可设置中间指挥人员传递信号。起重指挥信号应规范。

7)遇有大雾、照明不够、指挥人员看不清各工作地点或起重机操作人员未获得有效指挥时,不准进行起重工作。

8)遇有6级以上的大风时,禁止露天进行起重工作。当风力达到5级以上时,受风面积较大的物体不宜起吊。

9)各种起重设备的安装、使用及检查、试验等,除应遵守本规程的规定外,并应执行国家、行业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关规定、规程和技术标准。8、应急措施8应急措施8.1应急目标: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开展抢救,明确是否有人受伤,以最快的速度将受伤者在第一时间内抢救出来,并实施初步治序。杜绝护救护方法不当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杜绝二次事故发生。8.2应急准备8.2.1应急组织机构应急领导小组:总指挥:刘义高副总指挥:蒋万里、刘文传成员:查晓辉、张修洁、李江龙应急组织机构图应急副组长应急副组长应急组长应急副组长应急副组长应急组长贤旺现场抢救组保安保组医疗救治组后勤服务组应急通讯组8.2.2应急物资和设施准备1、应急物资:序号物资种类物资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医疗器械担架200cm*50cm*20cm个2氧气袋720mm*45mm个10塑料袋/个若干小药箱/个102照明器材手电筒/个20应急灯36V以下个103通讯工具对讲机/台204灭火器材灭火器/个305警示标牌警戒绳/m500标志牌/个若干2、应急通讯组联系电话如下:职务姓名电话职务姓名电话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刘义急领导小组副组长蒋万术支持组组长查晓辉16655160957现场抢救组组长刘文勤、保安服务组组长刘甫毅1865196259医疗救治组组长杨超刚19856866567应急通讯组组长李肖急小组组员李江急小组组员张修急小组组员徐林183953103858.2.3项目突发事件报告程序流程外部报警火警:外部报警火警警疗急救主相关政府部门监理按程序启动应急预案整改、教育项目经理安环主任事件发现人、当事人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内部上报对外报告

8.2.4职责分工:(1)应急领导小组职责:研究、审批抢险方案;组织、协调各方抢险救援的人员、物资、交通工具等;组织人员撤离、安排疏散路径;保护事故现场避免闲杂人员围观;监视事故发展情况,保持与上级领导机关的通讯联系,及时发布现场信息。(2)组长职责A、组长要沉着冷静、及时观察,掌握突发事故的动态,积极组织应急小组成员进行报警,抢救伤员,疏散人员。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B、复查和评估事故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得发展过程。C、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a、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处理做出安排。b、在场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c、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3)副组长职责A、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B、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C、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D、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4)通讯联络组职责A、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B、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C、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5)技术支持组职责A、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B、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C、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6)抢险抢修组职责A、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B、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并保护受害人财产。C、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接触指令,维持工地内抢修救护的正常运作。D、保持抢修救援通道的畅通,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出入。E、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F、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7)医疗救治组职责A、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修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B、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C、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8)后勤保障组职责A、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