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观点理解评价题_第1页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观点理解评价题_第2页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观点理解评价题_第3页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观点理解评价题_第4页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观点理解评价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之观点理解评价题

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表达出来的自己对人和事的看法、倾向,以及人生志趣或感悟。它包括对事物的态度、对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的态度、对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

所谓“评价”,即在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另外,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评价时允许考生有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评价观点态度考情回顾【例3】(2020·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读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闇①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②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注】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题目: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参考答案:第一问: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突破途径1.观点要明确,体悟要深入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条件。2.分析要细致,延伸要具体①要紧扣原诗的内容。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②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③注意把观点态度的评价和表达技巧的分析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回答;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又要分析是怎样表达的。⁠突破途径3.归纳要全面,体察要入微概括分析时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诗词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所包含的几个方面都要概括到,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4.评价要准确,分寸要把握评价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要注意避免以下两个方面:一要避免先入为主,用固有的认知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二要避免没有分寸,不是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而是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结果要么无限拔高,要么片面否定,这样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都是有失公允的。【抢分路径】评价观点态度掌握“三要点”“评价型”即评价观点类题型,是指题中给出名家典籍、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价,然后让考生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试题。答题时应掌握以下要点。1.读懂“评价话语”,明确命题方向

题目中所引用的材料(评价话语)是命题的方向,因此,读懂评价语言的鉴赏对象及鉴赏角度是关键的第一步,只有理解材料的内涵,才能找准命题方向。以2023年新课标Ⅰ卷为例,“卖花担上”与“树头枝底”的对比就是评价话语,指出要想求得学问的本源,必须要向“树头枝底”探求,方见“活精神”也。2.抓住关键词,寻求解题途径

以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16题“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为例,此题前人评论中“已”“委婉”“劝告”为关键词。“已”字可看出这种委婉劝告的意思后文再次出现了,并与第二句相照应,由此可知,作者此时被贬江州,当地有佛教高僧惠远居住过的东林寺,诗人担心白居易被贬失意而沉迷于佛理,表面是询问白居易是否去过该处,实际是委婉劝告,为结尾劝诫做铺垫,并以“青云依旧是前途”开解信心。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劝诫”的主旨,分析第二句的“委婉”之处。3.回归诗歌,完善答题细节作答时应综合考量,全面关注题目信息,并注意细节,回归文本,形成序列化答案。

(2023·江西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上湖南崔中丞戎

昱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巩固训练问题作者在诗中道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6分)自主尝试:

⁠参考答案:①颔联说天下人都嫌良马瘦弱,崔中丞却不弃贫困潦倒的卧龙:不盲从世俗,不以外在(地位)识人。②颈联说自己有千金不移的志节,把诺言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做人要不失本性,信守诺言。③尾联说自己会报答恩人的提携之情:做人要懂得感恩。解析:颔联中,对于“举世”“尽嫌”,崔中丞却没有嫌弃“良马瘦”“卧龙贫”,这样,就在世人与崔中丞的强烈对照中,显出了崔中丞不同流俗的慧眼,赞颂了他的识拔人才。这告诉我们要有慧眼识人的能力,不以外表轻易评价他人。颈联告诉我们要有千金不移的志节,把诺言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做到一诺千金。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崔中丞的容留和知遇的感激,大有报恩人不辞生死的气概。此联告诉我们要有感恩之心,对于帮助自己和欣赏自己的人,要报答他们的恩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过故人陈羽山居戴叔伦向来携酒共追攀,此日看云独未还。不见山中人半载,依然松下屋三间。峰攒仙境丹霞上,水绕渔矶绿玉湾。却望夏洋怀二妙,满崖霜树晓斑斑。巩固训练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从昔日拜访友人、饮酒欢聚写起,由昔日相聚之乐写出今日拜访之因。B.诗人以友人看云未还,表现其隐居山间飘逸自在、超然出尘的高士形象。C.颔联、颈联意象相对密集,既写山中景色的美好,又写访友不遇的苦恼。D.本诗以归路所见霜树斑斑的景象收束全篇,表现诗人停留顾望不愿即去。解析:

“又写访友不遇的苦恼”错误。“不见山中人半载,依然松下屋三间”意思是:半年没有见到友人,山中的风光依然。诗中未见“访友不遇的苦恼”之情。★2.金圣叹评此诗,访友不得,“于怀虽不大佳,于兴亦不大恶也”,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①诗人拜访友人而不得见面,一定有无数惋惜、怅惘;②虽然不遇友人,但山光依旧,不妨暂且观其山居,以尽访友之兴;③仰见峰峦红霞,俯看曲水绿湾,想到友人身在其间的雅趣,亦不失访友之兴。解析:“于怀虽不大佳,于兴亦不大恶也”意思是:访友不得,虽然心情不是很好,但是访友的兴致还不错。诗人专程访友,“此日看云独未还”,友人却看云未还,不能和友人见面畅谈,内心一定有无数惋惜、怅惘;“不见山中人半载,依然松下屋三间”,虽然不见友人,但山光依旧;“峰攒仙境丹霞上,水绕渔矶绿玉湾”,不遇友人,却也不妨暂且观其山居,以尽访友之兴;“峰攒仙境丹霞上,水绕渔矶绿玉湾”,诗人抬头就能看到漫天的红霞,低头能观赏曲水绿湾,想到友人身在其间的雅趣,亦不失访友之兴。

巩固训练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诗黄庭坚老杜文章擅一家,国风纯正不欹斜。帝阍①悠邈开关键,虎穴深沈探爪牙。千古是非存史笔,百年忠义寄江花。潜知有意升堂室,独抱遗编校舛差②。【注】①帝阍:指天帝宫门或守门人,又指帝都宫门。②舛差:指差误、差错。1.作者对于学习杜诗有哪些见解?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要学习杜诗传承古代诗歌(“国风”)

的优秀传统,保持纯正的诗风;②要学习杜诗的现实主义笔法和其中的忠义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