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检验免疫学
一.绪论
免疫学教学内容
1.基础免疫学(Basicimmunology)
相关内容:抗原、抗体、补体、细胞因子、HLA、免疫系统、免疫应答。以免疫应答为中心。
2.临床免疫学(Clinicalimmunology)
1)抗感染免疫(Infectionimmunology)
2)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3)自身免疫(Autoimmunity)
4)肿瘤免疫(Tumo门mmunology)
5)移植免疫(Transplantationimmunology)
3.免疫学实验技术(immunologicaltechniques)即:免疫学检验,根据免疫学基本理论建立起来的试验方法
二.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是抗原和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这种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它既可以发生
在体内,也可以发生在体外。
发生在体内的抗原抗体反应,是机体体液免疫效应的表现方式,具有溶菌、杀菌、中和毒素及调理吞噬的
作用。
发生在体外的抗原抗体反应,根据抗原的物理性状(可溶性Ag或颗粒性Ag)及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可分
为:沉淀反应、凝集反应、中和试验及补体参与的反应等
由于抗体都来自于血清,因此,我们将体外的抗原抗体反应又称为血清学反应。
本章讲的抗原抗体反应就是指发生在体外的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原理
l.Ag>Ab能特异性结合(内因):
Ag、Ab能特异性结合,是由于Ag表位(抗原决定簇)和AbV区之间的特异性结合,二者在空间结构上是
严格互补的。
2.Ag、Ab结合的动力(外因):
静电引力(又称库仑引力):它是指抗原和抗体分子上带有相反电荷-NH3+或-CO。一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例如Ab分子上赖氨酸离解层中含有-NH3+,Ag分子上天门冬氨酸离后含有-C。。,这两者之间就可相互吸
引而产生静电引力。
该力的大小与两个电荷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距离越近,静电引力就越强。
范得华力(又称电子云力):该力是原子与原子、分子与分子间所具有的一种吸引力。当Ag、Ab两分子外
层轨道上的电子相互作用时,电子云由于偶极摆动而产生吸引力,从而促使Ag、Ab的结合。该力大小小
于静电引力。
氢键:该力是由于分子中的H原子和电负性较大的O、N、S原子间的相互吸引而形成的。Ag(-NH2、-COOH、
-OH、-SH)、Ab(-NH2、-COOH>-OH、-SH)可形成氢键桥梁,促使Ag、Ab的结合。
氢键对于维持生物大分子<AgAb)的形态和结构有重要作用。它的大小大于范得华力。
疏水作用力:A?是蛋白质,Ag少数是多糖,多数也是蛋白质,那么它们就是胶体物质,在水溶液中就带
有-NH3+或-COCF极性基团,从而带上正电或负电,成为亲水胶体。当Ag表位和AbFab段相互靠近时,亲
水层消失,排斥掉两者间的H20分子,促进Ag、Ab的结合。疏水作用力在整个Ag、Ab反应中提供的作
用最大。
在高浓度电解质(如NaCI等)存在的条件下,NaCI可先与Ab分子结合(在Ab未与Ag相遇时),排斥H2。
分子,从而使Ab蛋白质优先沉降,称为盐析现象
由于抗原抗体反应不含有共价键,因此抗原抗体反应不为化学反应,不产生新的物质。
Ag+Ab-*AgAb
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1.特异性:
Ag、Ab的结合实质上是抗原表位和抗体可变区之间的结合。Ab可变区可形成一个平穴槽,Ag则楔状
嵌入,由于两者在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上的互补,使得它们的结合具有特异性。这种结合如同钥匙与锁的
关系,一把钥匙只能开相应的一把锁.
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一抗体对,具有相同或相似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交叉反应并没有违背Ag、Ab特异性结合的原则,其产生的先决条件是不同抗原之间存在共同Ag表位。
交叉反应的意义:
1.帮助免疫学诊断:eg外斐氏反应等:用变形杆菌0X19、0X2、OXk作抗原查血清抗体,诊断斑疹伤寒(立
克次氏体感染所致)
2.可造成免疫病理损害:eg链球菌感染后易导致肾小球肾炎,其原因为链球菌与人体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
Ag表位所致。
2.比例性:
Ag、Ab的结合并不是在任何比例下都进行得充分、完全的。要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反应(如沉淀、凝集
现象等),就涉及到最适比例问题。
以沉淀反应为例:在一排试管中加入等量的Ab,然后依次向各管加入递增量的可溶性Ag,根据形成的沉
淀物及抗原抗体比例可见:(图)
①:Ab过剩区,又称前带,此时,上清液中Ab过剩,大多出现的是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
②:Ag过剩区,又称后带,此时,上清液中Ag过剩,大多出现的也是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
③:是Ag、Ab合适比例范围,又称等价带。在这一带中,Ag、Ab反应充分,形成的沉淀物快而多;其中
有一管Ag、Ab反应速度最快、形成的沉淀物最多,上清液中几乎没有游离的Ag或Ab存在。这时候,抗
原抗体之间的比例称为最适比(顶点处)。
利用沉淀反应对不同来源的抗血清比较后,发现抗体根据等价带范围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
①R型抗体:它以家兔免疫血清为代表,具有较宽的抗原抗体合适比例范围,只有在Ag过剩时;才出现可
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大多数小动物的免疫血清属于该类型。
②H型抗体:它以马免疫血清为代表,抗原抗体合适比例范围较窄,在Ag、Ab过剩时,都可出现可溶性
抗原抗体复合物。人和多数大动物的免疫血清属于该类型。
3.可逆性:
Ag、Ab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是可逆的:Ag+Ab-
AgAb,其主要原因为Ag、Ab结合是非共价键结合,不为化学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
自身因素:
1.Ag:与Ag的理化性质、抗原表位的数目及种类有关;
2.Ab:与Ab的来源有关:是R型抗体或H型抗体;与Ab的特异性、亲合性有关;与Ab的浓度有关。
外界环境条件:
1.电解质:一般实验室所用电解质都是生理盐水(0.9%NaCI),浓度不能过高。浓度过高,会使Ab蛋白
质优先沉淀而出现盐析现象。
2.PH:一般为PH6-8,当PH<3时,可出现颗粒性的非特异性凝集,称酸凝集;当PH过高,可造成碱变性。
3.温度:抗原抗体反应的常用温度为37。Co
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
分5大类型:
沉淀反应;凝集反应;补体参与的溶血反应、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免疫标记技术。
思考题:
1.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2.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3.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主要因素
4.抗原抗体反应分哪些种类?
5.什么是交叉反应,有无特异性,为什么?在临床工作中有何意义?
三.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reaction)
概念: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电解质存在,两者比例恰当时,可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现象。
Ag沉淀原Ab沉淀素(precipitin)
实验中为使抗原抗体比例(数量)恰当,应稀释Ag
颗粒性抗原:光镜下可见,肉眼观呈浑浊悬液,如细菌、RBC等。-凝集反应
可溶性抗原:光镜无形态,肉眼观呈澄清透明,如血清蛋白溶液、多糖抗原等。一沉淀反应
分类:
液相沉淀:絮状沉淀试验、环状沉淀试验、免疫比浊测定法
凝胶扩散: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单向琼脂扩散试验等
凝胶免疫电泳:免疫电泳、对流免疫电泳、火箭免疫电泳等
一.液相沉淀反应
(-)絮状沉淀试验(flocculation):抗原抗体结合,在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出现絮状/块状沉淀。既可在试
管内进行,也可在玻片上进行。
用于:玻片法常用于定性测定试管法:半定量测定
在沉淀反应前,应测试抗原、抗体最佳稀释度,一般采用方阵滴定法。
(二)环状沉淀反应
方法:在环沉管(0.2X3cm)中进行。先加抗体,后加抗原。静置30分钟后观察在Ag、Ab交界处是否有
白色沉淀环,若有,为阳性)。
用途:多用于测抗原(法医学上血迹鉴定等)
(三)免疫浊度法(immunoturbidimetry)
原理:免疫比浊实验是在一定量的Ab中加入递增量的Ag,反应一段时间后,形成可溶性AgAb复合物,
此复合物在PEG作用下,自液相析出,形成微粒,使检测浊度发生改变,用浊度计检测相应浊度,浊度高
低与复合物含量成正比。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浊度推算样品中Ag含量。
1.免疫透射浊度测定法
原理:缓冲液中,先加入已知过量Ab,然后加入待测Ag,AgAb复合物的量随Ag量的增加而增加,反应
液的浊度亦随之增加,与一系列标准品对照,即可算出未知Ag含量。
优点:
该法操作方便、检测快速。临床上多用于检测IgG、IgA、IgM、C3、C反应蛋白(CRP)等。
缺点:
反应时间长,加促聚剂PEG。所需Ag/Ab量大。
2.免疫胶乳浊度测定法
原理:将已知Ab吸附在大小适中、均匀一致的胶乳颗粒上,当遇到相应Ag时,使胶乳颗粒发生凝集,减
少透光度。透光度减少程度与胶乳凝聚成正比,当然也与Ag量成正比。
本法不易选择适用的乳胶,同时Ab与胶乳结合也困难。
二.凝胶扩散(agarimmunodiffusion)
在凝胶中进行的沉淀反应
凝胶扩散试验: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电解质存在下,在琼脂基质中扩散,当两者相遇,比例恰当时结
合,可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线。
(一)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简称双扩doubleimmunodiffusion)
方法:制琼脂板(3ml1.5%NS琼脂)
打孔(双孔型/三角孔型/梅花孔型)
加样(平孔沿加满)
扩散(37C、24h观察结果)
优点:简单、易行,用途广
用途:
1.已知Ag或Ab测未知Ab或Ag:双孔型
2.抗原性质分析:三角孔型
3.测Ag有效稀释度:梅花孔型
缺点:敏感性低、出结果慢、只定性,不能定量
(二)单向琼脂扩散试验(简称单扩singleimmunodiffusion)
方法:已知Ab+琼脂制板、打孔-一在琼脂板小孔中加梯度Ag--Ag向四周扩散形成沉淀环--Ag浓度与
沉淀环直径呈线性关系,绘制标准曲线一一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并计算出待测标本含量
用途:定量测定,如测IgG、IgA、IgM、C3等含量
三.凝胶免疫电泳(agargelimmunoelectrophoresis)
在电场作用下的凝胶扩散
电泳技术:带电胶体颗粒在电场中向相反电极泳动,利用电泳现象研究某些化学组分的分离技术。
免疫电泳技术的优点:
1.加快反应速度
2.规定了抗原、抗体扩散方向,提高反应敏感性
3.可将某些带电性不同的组分分开,再进行抗原抗体反应
影响电泳的因素:
1.与溶液的pH有关:常用pH8~9,蛋白质带负电
2.与溶液离子强度有关:愈高,泳动慢,一般0.02~0.2M
3.与电场强度有关:愈高,愈快,一般4~6v/cm(琼脂长),约40V左右
4.电渗作用的影响
电渗作用:电场中液体对于一固体的固定相对移动的现象。电渗方向与电泳方向相反。
(一)对流免疫电泳(counter-immunoelectrophoresis)
原理:定向加速的免疫双扩(双扩+电场,使抗原、抗体相对泳动)
方法:抗原、抗体分别在琼脂板上不同孔内,抗原在负极端,抗体在正极端,电泳。
电压:4~6v/cm(琼脂长度)
电泳时间:45分钟~1小时
优点、用途:耗时短,反应敏感性强。用于HBsAg、AFP等检测
(二)火箭免疫电泳(rocketimmunoelectrophoresis)
原理:单扩+电场,为定量试验
方法:已知Ab+琼脂混合,制板---在玻板一端打孔、加梯度Ag……电泳……根据所知样品悌度含量……
绘制标准曲线一一查出待测样品含量
优点与用途:与单扩相同,已知Ab定量测Ag,但出结果快。
(三)免疫电泳(immunoelectrophoresis)
多用于分析复杂抗原组分
原理:Ag区带电泳+双扩结合
方法:
l.Ag电泳分出区带
2.Ag、Ab免疫双扩
用途:常用于分析复杂Ag的组分。(如人全血清组分的分析)
优点:用样品量小、特异性高、分辨力强
缺点:由于复杂抗原中各成分含量差异大,不能全部显出,敏感性不高。
用途:分析复杂抗原组分;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的测定
思考题:
1.双扩、单扩、对流免疫电泳、免疫电泳实验的原理,方法,用途。
2.影响电泳的因素有哪些?
四.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概念:细菌、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悬液加入相应抗体,在电解质存在下,两者特异性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
凝聚块。
凝集反应应稀释抗体。
Ag凝集原agglutinogen
Ab凝集素agglutinin
分类:
直接凝集反应directagglutination
I间接凝集反应indirectagglutinationorpassiveagglutination
一.直接凝集反应(directagglutination):
细菌、螺旋体、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抗原是细胞表面结构)在适当电解质参与下,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
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育榜滞集反应分类•
(-)玻片法: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
玻片凝集试验(定性试验):
于玻片上先加已知抗体,再加入待测物(未知抗原),混匀。如发生凝聚,说明待测物中有与抗体相对应
的抗原。
用途:ABO血型鉴定、菌种鉴定
(-)试管法:用已知抗原测未知抗体的效价,属半定量试验。
试管凝集试验:
方法:1~9号试管分别加不同稀释度待检血清(容量相同,Ab),10号加NS(对照),各管再加定量(浓
度、容量一样)的Ag。
结果:以出现明显凝集的血清最高稀释度(即可以判为++者)作为该血清(Ab)的凝集效价。
举例:
1.肥达氏反应(Widaltest)
2.外斐氏试验(Weil-Felixtest)
二.间接凝集反应(indirectagglutinationorpassiveagglutination)
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在某种载体(carrier)微球上,使之成为颗粒性抗原或抗体,然后再与相应的抗体或
抗原结合,出现载体微球的凝集现象。
(-)载体要求与种类
要求:不干预免疫反应、颗粒大小均匀
常用载体种类:红细胞(绵羊、家兔、人。型)、活性炭粒、硅酸铝颗粒、聚苯乙烯胶乳颗粒(人工合成
高分子材料)等。
致敏微粒或致敏颗粒:吸附有抗原或抗体的载体颗粒
间接凝集试验命名:根据载体不同而命名。
血凝试验(以RBC为载体)
乳胶凝集试验(以胶乳颗粒为载体)
(二)间接凝集试验的分类:
1.(正向)间接(血、胶乳)凝集试验
原理:将已知的可溶性抗原吸附于颗粒性载体匕检测未知抗体。
2.反向间接(血、胶乳)凝集试验
原理:将已知抗体吸附于颗粒性载体上,检测未知抗原。
如:反向间接血凝检测HBsAg、AFP等
3.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原理:待测样本(可溶性Ag?)+已知Ab-+已知致敏Ag颗粒(已成为颗粒性Ag)一观察是否有凝集
现象。
不凝集为阳性,凝集为阴性。
如:用胶乳凝集抑制试验检测尿液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4.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
原理:实质为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usproteinA,SPA)能非特异地与IgG的Fc段结合,当与特异性抗原相遇时,IgG
的Fab段与抗原结合,出现金葡菌的凝集现象(属特殊间接凝集试验)。
协同凝集试验实际是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可用于多种抗原的检测
沉淀试验与凝集试验的比较
沉淀试验凝集试验
抗原性质可溶性Ag颗粒性Ag
稀释对象抗原抗体
结果现象沉淀现象凝集现象
敏感性低高
思考题:
1.玻片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的区别
2.反向间接凝集试验、间接凝集抑制试验的原理及实例
3.协同凝集试验的原理
4.比较沉淀试验和凝集试验的异同
五.免疫标记技术
用可以微量检测的标记物(示踪物质)标记抗原或抗体,作为试剂,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反应后,测定
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标记物,从而推断所测抗体或抗原有无及量的多少。
免疫标记技术=免疫技术(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标记技术(示踪物标记:灵敏性)
常用标记物:荧光素、酶、同位素、胶体金、可发光化学物质。
试验命名:根据标记物命名。如: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等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logicalfluorescenttechnique,IF)
原理:用荧光素标记抗原或抗体,与待测标本中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通过检测荧光,确定标本中有无待
测的抗体或抗原。
免疫荧光技术分类:免疫荧光显微技术(定性)
免疫荧光测定技术(定量)
一.荧光、荧光素及荧光显微镜
(-)荧光
一种光照射某种物质时,该物质可发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光称为荧光。照射光:可见光、紫外光
(二)荧光素
能产生荧光的物质,可作为染料。
常用荧光素:
1.异硫氟酸荧光黄(FITC):可发出黄绿色荧光
2.四乙基罗丹明(RB2OO):发橘红色荧光
3.藻红蛋白(PE):发出橙色荧光
(三)荧光显微镜
L结构:主要组成
A.白炽光源(超高压汞灯):发射紫外光或兰紫光;
B.两组滤光板:激发滤板(选择合适的激发光谱);抑制滤板(抑制紫外光或兰紫光进入视野,只允许荧
光通过。
C.显微镜:普通的光学显微镜。
光路程序:
白炽光源——发射紫外光or兰紫光——激发滤板——紫外光——被检物(荧光染色标本)——紫外光+荧
光——抑制滤板一-荧光(显微镜下可见)
荧光显微镜据光源路径分类:
透射式(光源从下面经聚光器会聚后到达样品,适用于观察对光可透的标本)
落射式(光源从上面到达样品,经标本反射进入物镜。适用于观察透明度不好的标本及各种活性组织等)
2.使用注意事项:
染色后立即检查(荧光易猝灭)
准备好后开启白炽光源,不能随时启灭。打开后15分钟才能关闭
每次使用2小时
保持室内通风
3.荧光素可以标记(染色)抗原,也可以标记抗体,一般免疫荧光显微技术均标记抗体
二.免疫荧光显微技术
(--)荧光抗体的制备:
纯化的一定量抗体……加-定量FITC(搅拌使结合)---去除游离荧光素---测抗体效价、测荧光素
与蛋白质(Ab)结合比(F/P)——小量分装保存备用
(-)片子的制作:
1.常做切片、涂片、印片,要求薄、均匀,并与玻片充分固定。固定后不能被洗脱。
2.注意保持抗原完整性
3.不同材料固定方法不同(无水已醇、丙醇、聚甲醛等)
(三)荧光抗体染色法
1.直接法
待测标本固定(Ag?)+Ab--洗涤--AgAb
特点:快、直接、干扰因素少。
用于检测抗原。
每检测一种抗原需标记相应的荧光抗体,较麻烦
2.间接法
分两步:
第一步:荧光素标记抗抗体(如荧光标记的羊抗人IgG);
第二步:已知Ag固定+待测标本(Ab?)——洗涤,+荧光标记的抗抗体——洗涤,荧光显微镜镜检
间接法用得最多
优点:制备一种荧光标记二抗(抗抗体)可用于多种Ab检测。
灵敏度高
3.补体法:
第一步:荧光素标记抗补体;
第二步:已知Ag固定+待测标本(Ab?)+补体——洗涤,+荧光标记的抗补体——洗涤,荧光显微镜
镜检
特点:灵敏度高,制备一种荧光抗补体用于多种检测
干扰因素多,补体不稳定,易失活,
该法少用
4.双标记法
用两种荧光素(FITC、罗丹明)分别标记针对同一Ag上不同抗原表位的抗体,对同一标本染色,当Ag
有两种相应抗原表位存在时.,可同时见到黄绿和橙红两种荧光。
(四)免疫荧光显微技术优缺点
优点:
1.特异性、敏感性高
2.快速
3.可定位
4.既可测Ag又可测Ab
缺点:
L需要荧光显微镜
2.存在非特异荧光干扰(产生原因:自发、抗体不纯、交叉反应、技术问题)
3.定性测定、判断结果不客观
4.制备的片子难以长期保存(荧光猝灭)
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液相检测)
原理:用箱(Eu)等具有较长荧光寿命的稀土金属作荧光标记物来标记Ab或Ag,从而检测待测标本中相应
Ag或Ab的新技术。
其特点是:利用时间分辨荧光仪延缓检测时间,排除非特异性干扰荧光。
灵敏度可达0.2~1ng/mL.
思考题:
1.免疫标记技术的原理
2.免疫荧光技术中最常用的荧光素是什么?
3.免疫荧光显微染色的各种方法及优缺点?
4.免疫荧光显微技术的优缺点?
5.荧光显微镜的光源分几种?
六.免疫酶技术(Immunoenzymetechnique)
概述:70年代初在免疫荧光技术基础上建立。较IF、RIA(radioimmunoassay)更优越,具有敏感、安全、稳
定、易观察结果等优点。
原理:利用酶标记Ag或Ab后不改变Ag、Ab反应特异性,同时又不影响酶的活性,结合在AgAb上的酶
催化底物,生成有色产物,根据产物颜色深浅推测出待测物中相应物质(Ab、Ag)有无及含量多少。
Ag+AbE---AgAbE+底物一呈色反应
免疫酶技术具有:
特异性一Ag、Ab反应
敏感性一能的高效催化作用
两种方法:
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免疫组化)
酶免疫测定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
常用的酶:
(一)选择酶的要求
1.自然界存在广,易获得
2.易纯化、性稳、活力高
3.形成的酶结合物稳定,并保留醐、抗体或抗原的活性
4.底物来源方便并易保存
5.反应后有色产物能快速测定
6.酶分子量不能太大,太大不易进入组织细胞内,影响组化染色定位
(-)常用的酶:
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葡萄糖氧化酶等
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peroxidase,HRP):•种铁吓琳蛋白质,分子量4.4万,能进入细胞内。
酶活性强,酶结合物可长期保存。最适pH为5.5左右。选用时注意酶纯度和活性
纯度:RZ表示,反映酶含量与蛋白含量之比,最好要RZ值为3.0左右
活性:每lmg酶中所具有的活性单位,应大于250u/mg
HRP的底物:邻苯二胺(OPD),四甲基联苯胺(TMB)---反应体系中作为供氢体
DH2+H2O2——D+2H2O
供氢体受氢体HRP有色产物
OPD特点:
有色产物为黄色
空白对照接近无色
敏感度高,有致癌作用
TMB特点:
有色产物为蓝色
无致癌作用
底物系统(包括供氢体、受氢体)临用时配,配后避光保存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
一.原理:将酶分子与Ab或Ag连接成一酶结合物(酶标记物),当它与固相载体中相应Ag或Ab相遇,形
成酶标记的AgAb复合物,加入底物,酶催化底物,生成有色产物,根据颜色深浅可测出溶液中Ag或Ab
的量。
固相载体:聚苯乙烯
实验中所需酶标抗体的制备方法同荧光抗体制备:纯化后的抗体+酶-―-透析去除游离酶---测定酶标抗体
工作浓度
试验中有关术语及试剂:
包被(coat):将Ag或Ab吸附在固相载体上的过程,又称固相化或吸附。包被后,不能被洗脱。包被缓冲
液:PH9.6CB
洗涤(wash):PH7.2-7.4PBS
酶结合物:酶标抗体或酶标抗原
终止液:2MH2SO4
OPD:HRP催化后其有色产物为黄色,H2SO4终止后变为橙色(棕色)
TMB:HRP催化后其有色产物为蓝色,H2s04终止后变为黄色
二.方法类型和操作步骤
(■')双抗体夹心法
双抗体夹心法步骤:包被已知Ab---洗涤一一加待测标本(测Ag?)一一洗涤---加前标Ab--一洗涤一一
加底物--加终止液---观察结果
特点:该法主要用于检测抗原
包被的抗体与酶标抗体属同一种类抗体
每检测一种抗原就需制备相应的酶标抗体,较麻烦
(二)间接法测抗体
步骤:包被已知Ag+待测标本(测Ab?)——反应一段时间后,洗涤——加酶标抗抗体(酶标羊抗人IgG)
——洗涤——加底物——加终止液,观察结果。
特点:该法主要用于测抗体
酶标记一种抗抗体可以用于多种抗体的检测
间接法测抗原:包被抗体……加标本(抗原)---加抗体一加酶标抗抗体
(三)双位点一步法
步骤:包被抗体A+待测标本+酶标抗体B——洗涤,+底物——终止液,观察结果
(检测Ag,Ag至少含A、B两个抗原表位)
特点:该法是一次性加入标本和酶标抗体,试验程序简单,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
用于检测Ag,且Ag是具有至少2种抗原表位的多价抗原
反应系统中固相Ab与酶标Ab的量相对于待测Ag是过量的,因此复合物的形成量与待测Ag含量成
正比(在方法可检测范围内)
(四)竞争法
步骤:
待测管:已知Ab包被+待测标本(Ag?)——洗涤,+酶标Ag——洗涤,+底物——显色
(五)应用亲和素和生物素的EUSA
亲和素(avidin):糖蛋白,-分子由四个亚基组成,每一亚基可以与一分子生物素结合
生物素(biotin):维生素H,可与蛋白质、糖类、酶类等结合,与亲和素特异结合后极稳定
三.ELISA结果的判定
(-)肉眼判定
与阳性、阴性对照颜色比较:
1.若待检孔显色深于或等于阳性对照孔则判定为阳性;
2,若待检孔显色介于阴性对照孔和阳性对照孔之间则判定为弱阳性。
3.若待检孔显色浅于阴性对照则判定为阴性;
(二)酶标光度仪检测A492值(吸光率):比色法
1.与阳性、阴性对照测定值比较
2.P/N比值:大于2.0为阳性,小于2.0为阴性
P:positive(待测吸光度值)N:negative
四.ELISA试验的影响因素
(1)固相载体
常用固相载体材料:聚苯乙烯。其特点为吸附Ag或Ab的能力强,一但吸附后,不能被洗脱。
固相载体:酶标板可分软、硬板。一次性使用,不可回收
酶标板要求:吸附性能好、空白值低、透明度高
板批间、孔间性能相近
(―)抗原、抗体
Ag:需纯化
Ab:需效价高、亲和力强、纯化
(三)试验条件
1.包被:一般用pH9.6CB(carbonatebuffer),0.05M,有利于蛋白质吸附
包被浓度:0.1~100ug/ml,一般常用10ug/ml
包被时间、温度:4℃过夜或37℃l-3h
包被量:1003
封闭:用0.1~5%牛血清白蛋白缓冲液浸泡0.5小时
2.抗原抗体反应的条件
(1)微碱性有利于抗原抗体结合,故用pH7.4PBS(phosphatebuffersaline)洗涤
(2)去污剂有利于AgAb形成,洗液中加0.05%Tween-20
(3)Ag、Ab反应时间、温度:一般37℃、30~40min
3.洗涤:采用PH7.2-7.4PBS洗涤,规一化,每次浸泡l~2min,拍干,共洗涤3~4次
4.酶促反应条件:
温度:37℃时间:lOminpH:5.5底物量:一致
5.排除干扰:多设对照
ELISA试验应设对照:
应设对照操作应得结果
阳性对照同标本一样颜色深
阴性对照同标本一样颜色浅or无色
酶结合物对照加酶步加入无色
底物对照加底物步加入无色
空白对照只加终止液无色
(以间接法为例,每孔均已包被Ag)
血清100ul酶标二抗100ul底物100ul终止液100ul
待测标本待测血清+++
阳性对照阳性血清+++
阴性对照阴性血清+++
的结合物对照PBSlOOul+++
底物对照PBSlOOulPBSlOOul+
空白对照PBSlOOulPBSlOOulPBSlOOul+
五.ELISA试验优缺点
优点:1.既可测抗原又可测抗体
2微.量、定性、定量
3.特异性、敏感性高
4.操作简单,可不用特殊仪器
缺点:1.影响因素多,多方把关
2.偶有假阳性、假阴性
六.膜载体的酶免疫测定
(一)斑点-ELISA
特点:1.固相载体为硝酸纤维素膜
2.酶促反应后在膜上形成有色沉淀物
(二)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tingtestJBT)
七.应用(包括所有标记技术)
(-)病原体的诊断及研究
1.病毒、细菌等传染病的诊断(测抗原或抗体)
2.病毒、细菌表面抗原的研究
(二)某些疾病的诊断
1.某些微量物质有关疾病的诊断
2.肿瘤的诊断及定位
3.自身抗体检测协助自身免疫病诊断
4.寄生虫疾病的诊断等
(三)免疫学方面的研究
T、B细胞的发生、演化、表面抗原改变等的研究
(四)微量物质的检测
体内:微量蛋白质、激素、酶等抗原;药物、糖等半抗原
工农业:微生物、微量物质等
思考题:
1.ELISA的原理、方法(以间接法测抗体和双抗夹心法为例)及影响因素。
2.ELISA试验应设哪些对照,为什么?
3.判断ELISA试验结果的方法。
发光免疫技术
发光免疫技术是将发光系统与免疫反应相结合,来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一.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chemiluminescentenzymemunoassay,CLEIA)
试验前部分与ELISA一样,改变所加底物,使产物能发光,用仪器检测发光强度,判断结果。如酶是用辣
根过氧化物酶,常用底物是鲁米诺或其衍生物。
二.化学发光标记免疫测定(chemiluminescentmunoassay,CLIA)
是用化学发光剂作为标记物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的免疫测定方法。
金免疫技术
采用胶体金作为标记物
胶体金又称金溶胶,是金盐(氯金酸)被还原(还原剂:柠檬酸钠)成原子金后形成的金颗粒悬液
胶体金的特性:
1.胶体金性质:颗粒稳定均匀,分散悬浮,l~100nm
2.呈色性:颜色与颗粒大小有关
2~5nm:橙黄色10-20nm:酒红色30-80nm:紫红色
•.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otimmunogoldfiltrationassay,DIGFA)
原理:采用胶体金标记抗体,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使抗原抗体反应和洗涤在同一渗滤膜上,反应后根
据在膜中央形成的红色斑点(胶体金聚集)有无来判断结果。
技术类型:双抗体夹心法(测Ag);间接法(测Ab)
二.斑点免疫层析试验(dotimmunochromatographicassay,DICA)
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利用微孔膜毛细管作用,使膜一端的液体慢慢向另一端渗移,犹如层析。
HCG金标试纸:带条中均匀含有胶体金标记的鼠抗人HCG单抗
尿中HCG与金标记的鼠抗人HCG单抗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随层析作用向上移动,至检测线与鼠抗人HCG
抗体结合而聚集显色。
在检测线未结合的金标记鼠抗人HCG单抗(IgG)随着尿液上行,到达质控线与羊抗鼠IgG(二抗)结合而显色,
作为质控对照。
思考题:
1.发光免疫技术、金免疫技术的原理
2.用金标记免疫法(斑点免疫层析试验)检测HCG的原理
七.免疫血清的制备
一.概述:
1.免疫5清:含有某种抗体的血清。它是免疫化学和细胞免疫的主要试剂,其质量的好坏由Ab的效价、特
异性决定。
2.来源:山Ag免疫动物而来。Ag可以是纯Ag(如白蛋白),也可以是复杂Ag(如人全血清)
二.免疫血清的制备:
(-)动物的选择:
1.常用动物:哺乳类较多:马、羊、猪、猴、兔、豚鼠等;禽类:鸡
2.选择原则:
免疫的Ag与动物的种类要求越远越好(即免疫原性好);
与免疫血清的量有关:所需量大,用马、羊、猴等大动物;所需量小,用兔、豚鼠等小动物;
动物的个体状态:雄性、适龄、健康、无感染;
其它:根据实验的特殊要求。
(-)抗原的条件:
具有良好的抗原决定簇(表位):易被LC识别而产生Ab;
具有可靠的纯度;
具有足够大的分子量及相对复杂的空间结构;
注射量:严格掌握,宁可小,一般用25ug/kg动物;量大可出现免疫抑制
(三)佐剂的应用:
佐剂(adjuvant):同Ag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能增强机体对该Ag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多用于可溶性Ag,颗粒性Ag一般不用佐剂。
使用佐剂的目的:增加Ag的免疫原性,从而提高抗血清的效价
佐剂的种类:
1.福氏不完全佐剂(FIA):
组成:羊毛脂+石腊油,二者比例为4:1
FIA的制备:将Ag溶液逐滴加入羊毛脂和石腊油中,不断研磨,使Ag溶液均匀混于佐剂中,形成“油包
水”乳剂,“水包油”不行。
要形成“油包水”乳剂的原因为:
延缓Ag在体内的破坏和消失,并缓慢释放Ag;
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能力;
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
2.福氏完全佐剂(FCA):
组成:羊毛脂+石腊油+卡介苗
免疫效果更好,进一步提高、加强了免疫反应,并使免疫反应发生质的改变。
表现:促进、诱发Ag产生强大、持久的细胞免疫反应;
促使机体合成新的1g种类
FCA特点:
卡介苗同Ag一起加到羊毛脂和石腊油中,儿滴即可;
免疫效果好;
注射局部易形成肉芽肿,溃烂,但对Ab生成无危害。
3.另外还有明研佐剂、氢氧化铝佐剂等非免疫原性佐剂
4.细胞因子佐剂:与Ag合用可以有效地激发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反应。如IL-2、IFN-Y、IL-1等
(四)免疫程序及采血:
1.注射途径:静脉、皮内、皮下、淋巴结、腹腔。采用一种途径多点注射
可溶性Ag:常选用皮内或皮下(皮内易引起细胞免疫反应,对产生Ab有利)
颗粒性Ag:常选用静脉或腹腔
若Ag量少,可直接注射淋巴结
2.注射间隔及次数:
单次注射:Ab生成慢、持续时间短、效价低,但特异性好;
再次注射:注射2次,Ab效价上升快,持续时间长;
间隔一定时间多次注射:Ab效价高、生成时间长,但特异性差。间隔时间一般为7-10天
•般采用后两种注射方法
3.注射量:蛋白质Ag一般注射l-4mg/次,注射量过大易形成免疫耐受
4.制定免疫程序
5.试血和放血:
试血:末次Ag注射后,测定血清中Ab的效价,叫试血。
若Ab达到所需效价,即可放血。若未达到,继续追加免疫Ag一次。
试血:可溶性Ag:用双扩(梅花孔型);颗粒性Ag:用直接凝集试验(试管法)
放血:直接颈动脉放血或直接心脏穿刺抽血。然后分离出血清,即可得到Ab
测抗体效价:双扩梅花孔型
试管凝集试验:
方法:1-9号试管分别加不同稀释度待检血清(容量相同,Ab),10号加NS(对照),各管再加定量(浓
度、容量一样)的Ag。
Ab效价判定:以出现明显凝集现象的(记为:++凝集)抗体最高稀释度作为该抗体的效价。又称滴度Titer)
6.鉴定
Ab效价的鉴定:
可溶性Ag用双扩法(梅花孔型);
颗粒性Ag用直接凝集试验(试管法)
Ab特异性的鉴定:双扩法(双孔型)
方法:在琼脂上打两排孔,左边一侧一孔加粗Ag(Ag粗提物),一孔加纯Ag(特异性Ag),右边一侧两孔
分别加免疫血清,放37°C、24ho
结果:若抗血清与粗Ag及纯Ag之间皆出现一条沉淀线,且两条线融合,则说明动物已产生单价特异性
Ab;若与纯Ag出现1条线,与粗Ag出现多条线,则说明血清中有杂Ab。
Ab纯度的鉴定: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若出现多条电泳带,即提示免疫血清中有杂蛋白,需进一步分离、纯化
7.保存:
小包装低温保存:将血清分成小包装-20°C保存,避免反复冻融,可保存5年,效价不下降:
冰冻干燥保存:用冰冻干燥器使免疫血清形成冻干粉,可保存5-10年;
4℃加防腐剂保存:可保存半年。如石炭酸、叠氮兰、硫柳汞等防腐剂
1.免疫血清制备的主要程序。
2.佐剂概念、作用机理、福氏不完全/完全佐剂的组成。
八.免疫球蛋白的分离提纯
(separationandpurificationofimmunoglobulin)
目的:有利于标记
减少非特异性反应
有利于ig定量
—,盐析法
(-)原理:在不同浓度的中性盐中蛋白质会脱水,降低带电电势,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分子间相互凝
聚而沉淀(盐析作用)。
不同蛋白质盐析所需中性盐的浓度不同,故可分离不同蛋白质。
分离蛋白质所用硫酸胺的浓度:
纤维蛋白原20%饱和度
V球蛋白、部分1a球蛋白33%饱和度
白蛋白>50%饱和度
(二)常用的中性盐:硫酸胺
硫酸胺盐析的优点:
溶解度大(饱和700~800g/1000ml)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
蛋白质不易变性
操作简便
缺点:
需除去NH4+,透析时间长
含氮,干扰蛋白质定量
不纯的硫酸胺含有金属,可与蛋白质结合,因此硫酸胺需用分析纯试剂
(三)方法:
1.配制饱和硫酸胺溶液
2.加入稀释血清
3.透析去除NH4+(奈氏试剂检测)
注意:
pH:硫酸胺pH应接近蛋白质的等电点,才易形成沉淀(1g的pl=7.3~8.2,pH应7.7左右)
蛋白质浓度:2.5~3%为宜,所以血清要稀释
温度:室温即可(除特殊要求者)
二.离子交换层析法
原理:利用不同的蛋白质在缓冲溶液中所带电荷不同,与某一载体上的具有相反电荷的离子基团进行吸附,
然后进行解脱,达到纯化蛋白质目的。
常用载体是纤维素(DEAE)
例如在PH6.5的醋酸缓冲液中,侵泡DEAE,使DEAE带正电,因此它能吸附带负电的Alb、a、B球蛋白
(其PI均<6,PH6.5>PI,带负电),仅Y球蛋白PI为7.3,带正电(PH6.5<PI,带正电)不能被DEAE吸附
而直接流出,此时收集的第一峰即为提纯的Y球蛋白。然后通过改变缓冲液PH和离子强度,使Alb、a、
B依次洗脱下来。
方法:
1.用酸处理载体二乙氨乙基纤维素(DEAE),使其带正电荷
2.装柱
3.加入蛋白质溶液,过柱时带负电的蛋白质吸附于载体上,带正电的蛋白质流出
4.然后用碱性溶液洗脱
三.凝胶过滤法
原理:凝胶颗粒是网格状结构,当分子大小不同的混合物通过凝胶柱时,分子大的先下来,分子小的则嵌
入凝胶颗粒的网状结构中后下来,从而将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即为分子筛的作用。
常用凝胶:
葡聚糖凝胶Sephadex、聚丙烯酰胺凝胶Sephacryl、琼脂糖凝胶Sepharose
常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的型号:G10、25、50、75、100、150、200
蛋白质孔径愈小,选用型号愈小
不同型号分离蛋白质大小不同,分离1g多用G150
方法:
1.用缓冲液浸泡凝胶干粉,使其充分膨胀
2.装柱
3.蛋白质溶液过柱,收集过柱后的蛋白质溶液,一般5ml/小时
凝胶过滤分离的优点:
1.使用单一缓冲液,不需梯度洗脱
2.用后凝胶不需要再生,可连续使用
3.重复性好,样品回收率高
4.不引起蛋白质变性和失去生物学活性
缺点:
1.网孔径大小有限,限制分离物
2.凝胶可吸附芳香类、脂蛋白等物质,影响分离效果
3.过滤速度慢(5ml/h),上样后要走1-2天
四.亲和层析法
原理:利用抗原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可逆性,将纯化抗原先交联到载体上,制成亲和层析柱,当Ab
(Ig)通过时,与抗原在柱上特异性结合,Ab中杂质流出。然后通过改变缓冲液pH、离子强度,使Ab
解脱下来。
方法:
1.亲和层析柱制备:Sepharose4B——(浪化鼠)——吸附特异Ag装柱
2.蛋白质溶液过柱(特异性Ag与相应Ab结合)
3.改变缓冲液pH冲洗柱子,使Ag、Ab分离,收集Ab
优点:分离的1g很纯、柱子可反复使用
缺点:柱子制备较复杂
以上四种方法一般选用1~2~3种,或者一种方法反复进行2~3次
思考题:
1.分离提纯免疫球蛋白有哪些方法,其原理是什么?
九.单克隆抗体及应用(monoclonalantibody,McAbormAb)
一.概述
克隆:无性繁殖的细胞株
单克隆:由一个细胞无性繁殖而来的一个细胞株(一团细胞),其中所有细胞特性完全相同
(一)单克隆抗体:
针对Ag分子表面某一抗原决定簇(表位)而产生的抗体分子,称McAb。
单克隆抗体——由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识别单一抗原表位的同源抗体。
(二)产生
1.1975年KohlerandMilstein首创用杂交瘤技术成功制备McAb
2.80年代初用基因工程成功制备McAb
(三)制备McAb的方法
1.杂交瘤技术
2.基因工程技术
二.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一)杂交瘤技术(hibrydoma)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原理
B细胞(浆)+瘤细胞—(杂交)…杂交瘤细胞--(分泌)一单克隆抗体
(B细胞:能产生抗体的小鼠B(浆)细胞瘤细胞:小鼠骨髓瘤细胞)
1.B细胞(浆细胞)特点:
1)能产生抗体
2)但不能在体外长期培养
3)细胞内含HGPRT酶(次黄喋吟鸟喋吟磷酸核糖转化酶)和TK酶(胸腺嚅咤核苜激酶),可通过旁路途径
合成DNA
2.骨髓瘤细胞特点:
1)能在体外长期培养
2)不含HGPRT和TK酶
3.杂交瘤细胞具有以匕两种细胞的共性:
既能产生抗体、在体外能长期培养;
含有HGPRT和TK酶,可通过旁路途径合成DNA
4.HAT培养液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次黄喋吟、氨基蝶吟、胸腺喀呢):
家基蝶吟是抗代谢的药物,能阻断内源性合成DNA(合成DNA的主要途径)。
氨甲蝶n令(叶酸拮抗剂)阻止合成DNA
杂交瘤细胞(含HGPRT、TK)经旁路途径合成DNA
5.B细胞、瘤细胞杂交,经HAT培养液培养数日后,五种细胞的存活情况:
(1)B细胞:自然死亡(不能在体外长期培养)
(2)瘤细胞:HAT培养液(氨甲蝶吟)阻止细胞合成DNA;同时无HGPRT、TK酶,不能通过旁路途径合
成DNA,故死亡
(3)B/B杂交细胞:自然死亡
(4)瘤/瘤杂交细胞:死亡
(5)浆细胞/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可以生长(HAT培养液中氨甲蝶吟阻止DNA合成;但其含有HGPRT、TK
酶,可通过旁路途径合成DNA)
(-)杂交瘤技术制备McAb的简要步骤:
1.制备能产生单抗的杂交瘤细胞
2.克隆化杂交瘤细胞
3.筛选杂交瘤细胞
4.扩大培养单克隆杂交瘤细胞
5.收集单抗并鉴定
6.纯化单抗
1.制备杂交瘤细胞
(1)制备能产生McAb的小鼠脾(B)细胞:
Ag免疫Balb/c小鼠---测抗体--一取脾--一制备脾细胞悬液---计数
(2)细胞融合:脾细胞(B)+小鼠骨髓瘤细胞一杂交
脾细胞(l-5X107/ml)瘤细胞(107-8/ml)
融合剂:40%聚乙二醇(PEG)
⑶筛选:培养过程中加入HAT培养液,培养14天,存活细胞为杂交瘤细胞。
2.鉴定:将筛选出的能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鉴定:
方法:采用ELISA、IF间接法检测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有无目的Ab,包被已知Ag+杂交瘤细胞培养上
清(Ab?)-洗涤,+醐标羊抗鼠IgG-洗涤,+底物一根据显色判断有无特异Ab
3.克隆化
(1)有限稀释法:特异杂交瘤细胞稀释:7-10个/ml,取0.1ml/孔,反复稀释培养、测相关抗体
(2)显微操作法:直接在显微镜下取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测相关抗体
※筛选和克隆化应反复交叉进行。
4.冻存或扩大培养
(1)在液氮中冻存经鉴定后的杂交瘤细胞备用,需要忖复苏
(2)扩大培养(增殖),可得到大量单克隆抗体
体外法:将杂交瘤细胞在细胞培养瓶中进行培养、传代
体内法: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内,利用杂交瘤细胞能大量繁殖的特点,产生腹水,腹水中有大量的
单抗
5.鉴定
(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单克隆抗体的纯度;
(2)用ELISA、免疫电泳法鉴定抗体特性
6.纯化:盐析法、离子交换层析法、凝胶过滤法、亲和层析法任选1-2种
清
分
蕾
一
鬟
离
产
耦HAT
曩
克
杂
警
碧
父
用
父
一
一
、
®S
耨
(三)杂交瘤技术制单抗的优缺点
优点:
1.制备的单抗特异性高、效价高、产量高
缺点:
1.需特殊条件、无菌操作、难得到稳定细胞株;
2.抗体为抗鼠的IgG抗体,长期用于人体不利
三.人源单克隆抗体
(-)概念:单克隆抗体为人IgG
(二)制备目的:用于人
(三)杂交瘤技术制人源单抗的方法
1.人B细胞+鼠瘤细胞不稳定
2.人B细胞+人瘤细胞大多人瘤细胞含有HGPRT酶
3.人B细胞+人淋巳母细胞样细胞恶性、难以获得
4.EBV转化的能产生Ab的B细胞转化复杂
四.基因工程制备单克隆抗体
(-)概念:在基因水平上对编码抗体的基因进行切割、拼接或修饰,甚至人工合成,然后导入受体细胞
内表达而产生的抗体(单克隆抗体)。
人-鼠嵌合抗体(chimericantibody)
重构抗体(reshapedhumanizedantibody)
小分子抗体:Fab片段
Fc片段
Fv片段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antibody):1g-融合蛋白,抗体导向酶等
(二)基因工程抗体种类
1.嵌合抗体
(1)概念:用DNA重组技术将鼠源单抗基因的可变区(V区)基因与产生人1g的恒定区(C区)基因相
连接,构成嵌合基因,导入受体细胞(骨髓瘤细胞),表达出嵌合抗体。
嵌合基因:红色一鼠McAb可变区基因;绿色一人1g的恒定区基因
嵌合抗体:可变区为鼠McAb部分,其它部分为人1g部分
构建成功的嵌合抗体:
抗乳腺癌(1986)、抗结肠癌(1987)、抗肺癌(1987)抗CEA(癌胚抗原)(1989)、抗HBsAg(1990我国)
抗T表面受体BMA031-lgG(1991我国)
(2)嵌合抗体优点:
a.免疫原性低,有利于用于人体
b.在人体内半衰期较鼠单抗长
c.在人体内生物学作用(如CDC、ADCC)较鼠单抗强
d.与人/人杂交瘤比,体外传代更稳定
(3)嵌合抗体制备流程:(不用记)
a.提取能产生McAb杂交瘤细胞的DNA、RNA、mRNA
b.建立基因文库:分纯轻、重链V区基因
c.测轻、重链V区基因DNA序列
d.与人1g轻、重链C区基因及表达载体连接,构成嵌合基因
e.导入受体细胞表达,并筛选
f.产物鉴定
2.重构抗体(ReshapedAntibody)
在嵌合抗体基础卜.发展而来,使嵌合抗体进一步“人化”
以人1g基因为框架,去掉高变区部分,用鼠单抗高变区基因连接上,构成重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表达出
的抗体。
研究表明,1g的氨基酸序列在重、轻链各有三个高变区(与抗原结合的部位):
重链(共450aa);N端31~37、51~68、84~91
轻链(共214aa):N端26~32、48~55、90~95
重构基因:绿色为人1g基因(框架),红色为鼠McAb基因(高变区部位基因)
重构抗体:所有绿色部分均为人源,红色部分为鼠源(CDR)
重构抗体在临床应用更优于嵌合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虚拟现实阅读应用-洞察分析
- 网络舆情监控研究-洞察分析
- 星系团物质循环与宇宙环境-洞察分析
- 信号控制对交通碳排放影响-洞察分析
- 脱位复发因素-洞察分析
- 云计算资源调度策略-洞察分析
- 创建文明校园启动仪式精彩讲话稿(12篇)
- 消防宣传教育效果评估-洞察分析
- 无人驾驶系统安全-洞察分析
- 《s启动大会》课件
- 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养老院安全巡查记录制度
- 2025年建筑公司年度工作总结及2025年计划
- 母婴安全培训课件
- 2024年度三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股权转让协议3篇
- 《人力资源招聘体系》课件
-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广东工业大学
- 恶性肿瘤中医中药治疗
- 2024年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FOCUS-PDCA改善案例-提高术前手术部位皮肤准备合格率医院品质管理成果汇报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地理 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