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最苦与最乐第1课时(人生的责任与意义)大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讲好中华美德故事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设计人学校
年级/册七年级下册单元第四单元
【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相对更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关于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优秀作品,学习思考与表达的方法,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材料,阐述自己的感悟和观点"。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主要内容”,“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关于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优秀作品,应关注评价与观点、情感与表达两个方面的内容。
【学情研判】
1.诊断测试
请从所学过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优秀作品选择一篇,为同学解析其中的评价性语句以及传达出来的观点、分析其所表达的情感。
2.数据分析(测试样本为两个教学班,共计109位学生)
(1)评价与观点:81%的学生能够找出其中的评价性语句,但不能从评价中凝练观点。
(3)情感与表达:69%的学生能够感知到作品的情感,但缺少对作品所表达复杂情感的表达方式的分析。
3.前测分析
根据前测试题完成情况的统计,可以发现学生有表达方式的积累,基本能够准确找到作品中的评价性语句,但无法从深入分析语句中体现的观点;能够感知作品的情感,却缺乏情感表达方式的关注。具体情况如下:88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81%)能够找出作品中的评价性语句,75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69%)能够感知到作品的情感,但都停留在浅表,无法深入细致地分析。
【学习内容确定】
依据前测反馈的情况可知:学生阅读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优秀作品体现了一定的思辨性思维,但还缺乏细致深入的分析,如无法从评价性语句中提炼出观点,无法从情感把握中透视其情感表达的方式。因此,梳理主要观点、解析情感主旨是本专题设计的学习内容。
【设计背景】
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人文主题为“修身正己”,选编的五篇课文分属于写人记事散文、小说、议论说理文和文言文,从不同文体、不同角度呈现了中华美德的表现形式。在学习中,要重视略读方法,关注文本内容和表达方式,重视学生个人见解,以此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目的。写人记事散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素描叶圣陶生活中的小事,展现了他的君子之风;小说《驿路梨花》善于剪裁加工情节,在一波三折、悬念迭生的故事中表现了善良朴实、助人为乐的公德之美;议论说理文章《最苦与最乐》善于提炼理性观点,梁启超在严密的逻辑中指出“尽责"的快乐;文言文《陋室铭》和《爱莲说》则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作者高洁的志趣和道德追求。
核心任务:以“中华美德”为主题,设计一期年级(或班级)微信公众号。
【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1.学生能圈点勾画出课文中简洁生动、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每篇课文至少摘抄积累5个词句。
2.学生能理清文章思路和绘制出结构图,并能完整、准确地复述出课文故事。
3.学生能通过确定阅读重点、抓住标题等方法略读文章,每篇课文阅读时间不多于5分钟。
4.学生能仿照“秒懂百科”,给有关美德的词条下定义。
二、思维目标
1.通过对课文进行缩写和扩写,锻炼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和想象力。
2.能够在比较阅读中,提炼总结写人叙事散文在拟题、选材、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并将总结出来的阅读经验迁移到写作中去。
三、价值目标
1.能以叶圣陶、梁启超、周敦颐等人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追求为标杆,汲取精神力量,加强个人修养和行为规范,确定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2.能自觉地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传统美德代言,在责任、公德等道德修养方面有所提升。
核心任务:以“中华美德”为主题,设计一期年级(或班级)微信公众号。
【课段安排】
【第一课段】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写小事而立大德的至情文)(2课时)
【第二课段】15驿路梨花(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2课时)
【第三课段】16*最苦与最乐(人生的责任与意义)(2课时)
【第四课段】17短文两篇(2课时)
爱莲说(清水出芙蓉,拂面君子风)
陋室铭(一间陋室,一世豪情)
【单元任务单】
任务单1:《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阅读概要
篇目文体事件评价性词句人物品德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任务单2:《驿路梨花》阅读概要
篇目文体要素内容概括
《驿路梨花》人物
情节
环境
任务单3:《最苦与最乐》写作思路
[参考答案]①具体生活情境②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③正反
任务单4分析作者是如何描绘出陋室不陋的。
任务单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莲?写出了莲哪些特点?
角度句子特点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
濯清涟而不妖纯真自然?不显妖媚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不蔓不枝不攀附、不旁生枝节
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高洁独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庄重、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课时安排】
第16课最苦与最乐第1课时
——人生的责任与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
2.学习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领会作者平实而又略带书卷气的语言风格。
3.领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人生的苦乐观,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少年中国说》
【了解作者】
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写作背景】
出处
本文选自《集外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改动。
思想背景:
梁启超认为责任是“公德”之一部分,人人尽自己的责任,才能造就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新秩序的文明社会。
创作意图:
意在启迪民众明白人生的乐莫过于责任的完成,而人生之苦莫过于责任的肩负,归根结底,人都要完成自己的责任,才能最终得到生活的趣味。
【文体知识】
【字音字形】
【多音字】
【形近字】
【理解词语】
【自主探究】
快速阅读课文
(1)理清文章脉络
(2)找出文章的论题
(3)从原文找出作者认为的人生最苦与最乐的事情是什么
(4)勾画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5)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1.通读全文,试着梳理: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3):阐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
第二部分(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5、6):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进一步阐述尽责才能获得快乐。
2.这篇文章的论题是什么?
最苦与最乐
3.快速阅读,从原文找出作者认为的人生最苦与最乐的事情。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4.勾画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精读课文】
第一部分(1-3)
1.细读第1-3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本文的第一个分论点: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
(2)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第2段通过与贫穷、失意、死亡进行对比,阐述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唯有责任未了的苦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提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
(3)第3段中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论述“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作者先指出责任“未解除”的种种情况(承诺未办、欠钱未还、恩惠未报答、得罪人未赔礼)和由此产生的痛苦状态,然后将这种痛苦延展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自己,使论述更加深入。
第二部分(4)
2.细读第4段,思考: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从“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可以看出,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完成了责任。
这也就提出了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5、6)
3.细读第6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
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人生当勇于尽责,而不能逃避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买仪器的合同范本
- 2025年瓷质渗花砖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攀援植物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银黄口服液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年度厂房租赁合同(含设备安装维护服务)标准文本
- 卸料平台合同范本
- 2025年防火胶项目评估报告
- 中国生日插牌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卧式车床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度学校学生宿舍生活服务承包管理合同范本
- 新媒体运营合作合同范本
- 2024年12月2025中央统战部直属事业单位应届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2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主题乐园行业发展概况、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产后疼痛管理指南
- 工娱治疗及其护理
-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 通达信指标——江恩轮
- 神经电生理检查ppt课件
- 管路滑脱风险评估表
- 塑钢板桩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