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申报书_第1页
广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申报书_第2页
广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申报书_第3页
广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申报书_第4页
广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申报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基本情况

中心名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成立时间

2022年9月23日

(年月)

人员数量

19人

(人)

独立设置依托职能部门设置□依托院系设置□其他

设置形式

依托学校教务处成立(非独立设置的,均需填写依托单位名称)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于2022年9月

正式挂牌成立并运作。学校高度重视中心工作,将中心工作与国

家“双高计划”建设相结合,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

管,相关部门联动,业务线、党建线两条分支层层落实到基层教

学单位、基层党支部的“一体两翼三层”组织架构,并构建了“目

标引领、突出重点、内外联动、五链融合”四大机制,形成全员

全程全方位课程思政大育人格局。

1.“一体两翼三层”组织架构:“一体”是指围绕立德树人

组织架构和工作,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同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两

运行机制翼”是指一翼以专业群为基本载体的业务线,以国家双高专业群

为龙头,层层落实到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校级专业群,进而落实

到专业;一翼是以党支部为基本载体的党建线,以全国党建工作

样板支部为龙头,层层落实到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各基层党

支部、党小组;“三层”是指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

的“领导层”,由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校内外名

师团队引领建设课程思政,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层”,同时各支

部、各专业(课程)形成“执行层”,层层落实,全面推进课程

思政工作。

3

图1“一体两翼三层”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组织架构

2.四大运行机制:“目标引导”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分

解课程思政目标任务,将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层

层落实到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培养目

标,明确长期目标与各阶段具体目标,建立目标责任制。“突出

重点”即开展高水平教学理论研究,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新机制、

新体系,新方式、汇聚教学新力量,各团队、机构围绕五个重点

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内外联动”指产城教融合、政校行企内外

联动,共同开发课程思政元素库、案例库、教学资源等,同时反

哺区域,促进成果推广应用;“五链融合”指确立各层机构“责

任链”,确保一抓到底;规范建设任务“时间链”,明确任务建

设时限;推进业务“并联链”,全面实行“并联齐步走”的工作

模式,确保各机构业务同步推进;持续强化“考核链”,实现落

地生根。完善内部“闭合链”,强化追责问责,形成课程思政中

心运行机制的完整闭环运转。

4

1.发展定位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点,结合学校国家双高院校发

展定位和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统筹课程思政育人,

通过3-5年建设,培育一批高质量课程思政“金课”,一批课程

思政示范课堂、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一

批价值较高,可推广、可持续的教学研究示范成果,构建全面覆

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

思政体系,推动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中心成为区域乃至全国课程思政教学理论研究的主场域、高水平

教学改革创新的主阵地,高水平课程思政教师培训的主基地、高

质量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主站点。

2.主要职责

结合学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任务,在三全育人与三教改

中心

革框架下探索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工作。

发展定位和

主要职责(1)构建新机制:建立常态化工作运行机制。在中心建设领

导小组领导下,建立定期例会机制,部署和研究课程思政建设工

作,围绕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开展研究,制订

课程思政系列制度并组织实施,推动课程思政实践成果转化应用;

配齐配全专职人员,明确职责分工和具体工作任务,形成常态化

工作运行机制。

(2)打造新体系:分类推进课程思政课程建设。结合学校专

业群特色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完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以专

业群为载体分层分类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系统规划公共基础

课、专业课、实践类课程思政建设。指导制订专业(群)人才培

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案、教材编写大纲,建设课程

思政示范课程、教材。

(3)探索新方法:开展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区

域(城市)优质育人资源,吸纳大批名师名匠引领教师开展多元

教学方式方法探索,讲好中国故事。推进信息化教学与课程思政

5

深度融合,加快课程思政场景教学法改革。打造一流示范课堂。

(4)汇聚新力量:加强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建设。依托名师工

作室、双带头人工作室等平台,开展课程思政专题报告、培训。

定期开展教学工作坊等集指导交流于一体的形式多样的教学能力

提升活动,培育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课程思政教师团

队。

(5)拓宽新渠道:加强课程思政宣传推广工作。建设课程思

政教学资源库、元素库、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及时反

映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进展情况、典型做法和实际成效,多渠道、

多维度开展典型宣传,在全国起示范引领作用。

二、队伍建设

2.1中心负责人

姓名李先祥出生年月1965-01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党

职务职称教授

委书记

电子邮箱20055@

(描述本人主要开展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情况)

负责人为学校党委书记,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经验,

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工

作,是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导者、推动者、实践者,工作成效

显著。

1.开展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与理论研究工作,理论水平高

课程思政建负责人作为学校党委书记直接领导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人

设教学实践

才培养中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有机融合以墨子文

情况

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岭南文化为代表的地方特色文

化和以龙头企业文化为代表的现代企业文化的“一统三融合”课

程思政要素,并以此为核心构筑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指导出台、

实施《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统筹学校各

部门开展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相关文章在《光明日报》发表。

6

2.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工作,实践效果好

深入推动学校“高技能培养与人格塑造相结合”人才培养模

式发展,统筹推进各专业、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将知行合

一、精益求精、至善至美等精神融入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各专

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关课程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分层分类推进课

程思政教学,形成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每学期上好“思政第一课”,

挂点包片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亲自指导两个学院的

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取得卓越成绩。相关成果获广东省教育教学

成果奖一等奖。

(描述本人主要开展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和理论研究情况)

1.高水平教学研究成果突出,示范作用明显

以增强高职教育文化自信为宗旨,负责人在多年办学、教学

实践中探索凝炼了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厚德博学”特点的“厚

德博技”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文化育人范式,即体现办学理念的精

神文化、彰显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品牌特色鲜明的行为文化、

高品位校园物质文化“四位一体”高职类型特色文化建设模式,

全面引领、推动中国特色高职文化建设。相关成果《厚德博技:

课程思政建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文化育人范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广东省教

设研究情况学成果奖一等奖。

2.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突出,引领作用凸显

探索凝练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有机融合以墨子

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岭南文化为代表的地方特色

文化和以龙头企业文化为代表的现代企业文化的“一统三融合”

文化育人内容体系,为学校推进文化育人与课程思政工作相结合

提供了理论先导。相关文章《“一统三融四协同”探索文化育人

模式创新》在《光明日报》发表。

7

(描述本人获得的省级以上课程思政相关奖励情况)

1.2022年5月,《厚德博技: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文化育人范

式的探索与实践》获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获得的课程

思政相关奖2.2022年,在全省高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年度考

励情况核中排名前列;

3.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4.获广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2中心人员

兼职

序院系/出生

姓名职务职称/专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情况

号部门年月

顺德理论凝练与方向指导。出版

职业书籍《顺天明德崇文厚工--

技术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育人

学院的追求与实践》,对学校文

1夏伟1959.1校长教授兼职

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进

行了归纳与总结,为国内高

职院校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案

例支撑和理论思考。

顺德统筹指导和实践实施。主持

党委

职业《校企文化融合下高职学生

委员、

2杨小东技术1979.12教授专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长效机制

副校

学院的研究与实践》等多项广东

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组织开展课程思政专兼职师资队

人事党委伍建设、对口帮扶工作。主

副研

3陈文海处1981.2委员、兼职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

究员

处长《“后扶贫时期”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研究》

党委开展课程思政宣传应用。广

宣传党委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顺

4汤恺部1972.5委员、教授兼职德区宣讲团成员,开展辅导

部长讲座多次。

教务负责课程思政整体开展实

研究

5肖冰处1978.5处长专职施。佛山市优秀教师,获广

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

8

马克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教师培

副院训。主持《哲学基础》国家

思主精品在线课程;作为思政专

6肖薇薇义学1982.1长教授专职家担任广东省2021年职业

院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国赛

遴选评委。

马克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发表论

副院文《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红

思主

7董同彬1966.5长教授兼职色文化传播对美好休闲生活

义学的引领》

课程思政数字资源建设。省

智能副院

级高水平专业群负责人,主

8胡建国制造1979.3长教授兼职持教育部示范性虚拟仿真实

学院训基地。

能源课程思政课程与团队建设。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核心

与汽副院成员成员。主持课程项目《基

9谢飞车工1980.1长教授兼职于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转化的

程学“三教”改革研究》

轻化课程思政课程与团队建设。

主持省级课程1门、国家职

与材副院副教

10路风辉1978.11兼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核

料学长授心成员。

医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主

持广东省教学改革项目

卫生副院副教《“五个结合”药学专业人

11马彦1981.2兼职

学院长授才培养模式,强调职业道德

与技能培养相结合》,践行

五个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商学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省

级高水平专业群负责人,主

副院副教持《产科教融合·课证赛融

12刘刚桥1979.9兼职通·商思创融入:物流管理

长授

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探

索与实践》教学成果奖;

酒店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顺

德区教书育人优秀教师。

与旅

副院副教

13陈宝珠游管1970.8兼职

长授

理学

烹饪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开

副院发教材《创新菜品设计与制

14高蓝洋学院1982.6讲师兼职作》。

人文人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主

持《国文》课程,开发《国

学院学院副教

15饶晓明1967.12兼职文》教材,继续教育精品在

副院授线开放课程项目主持人。

9

外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省

副院副教级高水平专业群负责人,发

16王宾香外贸1974.6兼职

长授表课程思政相关论文。

学院

教务协同各部门、二级学院开展

课程思政建设。主持教育部

处副处副研

17冯孟1983.11专职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

长究员工智能背景下的劳动教育模

式研究》。

教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

副科中心日常工作。学校优秀辅

18蔡少萍处1987.2讲师专职

长导员。

教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

中心日常工作。参与“高等

19吴晓鹏处1984.11无讲师专职教育强国”课题1项,教育

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

三、建设成效

(描述中心研究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路径的情况)

中心以党建为引领,汇聚名师名匠,结合文化育人理念与数

字化技术,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探索具有示范效应的方

法创新、路径创新、成果创新、场景创新。

探索创新情

图2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四大探索创新

1.“党建+”:探索形成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创新

中心围绕立德树人工作,坚持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立了党

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机制,同时支部建在专业群上,出台

10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功能型党组织建设管理办法》,以全国党建

工作样板支部为龙头,在国家高水平专业群设立功能型党组织,

加强跨学院跨专业的课程思政工作统筹协调。以党建引领推动课

程思政工作,从国家双高专业群层层落实到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校级专业群,进而落实到专业、课程,形成党建引领,各专业群、

各支部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工作的全员全过程全方面育人格局。当

前2个国家级专业群、9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共建有全国党建工

作样板支部2个、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4个。

2.“名师+”:形成“大城大师大工匠,三统三融三贯通”

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创新

中心围绕培养“厚乎德行、博乎道术、辩乎言谈”的高素质

高技能人才的目标,结合学校所在城市“世界美食之都”、国家

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岭南文化之乡、历史文化名

城、“曲艺之乡”等城市资源优势,汇聚大批全国技术能手、优

秀名教师、粤菜名师、粤剧名伶名家、非遗传承人、劳动模范等

近百名“大先生”组成课程思政名师名匠团队,在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隐性思政元素供给、实践育人创

新等环节充分发挥名师优势。以言传身教激发、强化、培养学生

的家国情怀、工匠精神、使命担当,以名师名匠等大先生实现价

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达成,培养大国工匠。同时,中心以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统合挖掘传统优秀文化、地方特色文

化、现代企业先进文化资源,围绕工匠精神、家国情怀、道德修

养、职业理想、法治精神等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将工匠精神、

家国情怀等课程思政要素融入专业群、专业、课程体系,贯通于

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贯穿于课堂授课、实验实训、

毕业论文、学生竞赛、创新创业各环节,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

习体验、学习效果,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员高质量课程思政教育

教学体系。

“大城大师大工匠、三通三融三贯通”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极

大推动了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出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涌现出

11

首届全国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金牌得主、世界技能大赛选手、

2021年全国“最美大学生”、广东五一劳动奖章等多名“大工

匠”,相关学生事迹为人民日报、新华社报道。2022年,学生获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银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

赛国奖3项,省级奖项60项,位居全省前列。超1/3毕业生成为

企业核心技术人员或部门主管,部分学生为全球顶尖高科技公司

录取。相关模式受到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等重

要媒体栏目专题报导。

3.“文化+”,以文化育人为引领,探索形成“三融合”、

“四要素”等具有示范推广效应的教学研究成果

中心秉持学校文化育人理念,凝练提出课程思政“一统三融

合”育人内容体系、“四要素”教学体系等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

“一统三融合”,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有机融合以

墨子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岭南文化为代表的地方

特色文化和以现代企业家文化为代表的现代企业文化,建立具有

学校特色的课程思政要素框架,丰富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内涵,提

升课程思政站位。“四要素”,即课程思政建设一是在目标要素

上坚守育人理念,把工匠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等融入人才

培养目标,发挥专业课程“隐性育德”功能;二是过程要素上创

新方法载体,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分析,以典型工作任务为

载体,实现精准育人;三是动力要素上优化内外资源,激发“专

业教师+思政教师”、“校内教师+校外教师”的育人合力;四是

评价要素上延展观测环节,教学环节评价和学习活动评价结合,

实现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可观测、可量化、可操作。相关成果获

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出版专著1本,在《光明日

报》发表文章1篇。

4.“数字+”:探索形成“融通古今、虚实结合、情境再现”

课程思政教学场景创新

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以“融通古今、虚实结合、情境再

现”为原则推动教学场景革命,推动场景教学深入。中心结合佛

12

山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特点与学校“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

现代企业文化”等三融合育人特色,协同美的、万和等国内龙头

企业、优质企业,结合学校广东省社科普及基地、龙舟文化普及

基地、区域红色基地、顺德博物馆、顺德工业发展馆、南国丝都

丝绸博物馆、香云纱非遗传承基地等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扩宽课

程思政实践场景。同时结合虚拟现实与数字孪生技术,开发虚拟

仿真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与案例,投入近千万建设现代科技与传统

文化相结合的墨子文化馆,将传统优秀文化,岭南地区源远流长

的历史文化、发达丰富的产业文化、改革开放中形成现代企业文

化融入教学过程,极大提高了课程思政的浸润性、鲜活性。

当前,推动学校建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国家教

学资源库2个,省级教学资源库4个,广东省社科文化普及基地

1个,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1个,投入近千万元建设墨子

文化馆1个、广东省第二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

形成了“传统文化类”、“地方特色文化类”、“现代企业文化

类”等多种类型,多场景教学,具有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体

系。

(描述中心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推动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建设及其推广

共享的情况)

1.分层分类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中心以专业群为基本载体,在前期系列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

基础上分层分类编制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全面指导、规范课

程思政建设,推动课程思政落地生根。指南具有几大特色:

教学研究情(1)科学确定课程思政要素。指南在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基础上,以“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

为主线,结合2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9个省级专业群的专业特

色,抽取既有侧重又有融通性的课程思政要素,建立了仁爱、节

用、敬业、务实等九大课程思政要素框架,其中,制造业大类、

化工大类专业群主要融合创新、节用、勤劳精神,财经商贸大类

等专业群主要融合平等、务实、诚信精神、艺术设计大类专业群

13

主要融合创新、敬业精神,医学大类专业群主要融合仁爱、和谐

精神于专业群课程,形成各具特色又能相互融通的课程思政教学

体系。

图3基于不同专业群特色的课程思政要素融合

(2)分类分层搭建课程思政融入体系。指南以公共课程、

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为载体,确定各类课程关于课程思政的培养

目标,确立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知识点技能点之间的对应关

系;同时以专业群为主要载体,以群为主确定群课程思政目标,

进而衍生到群内专业、群内专业课程,形成“专业群-专业-课程”

的总体架构。

(3)合理搭建课程思政元素及呈现形式体系。指南结合学

校各类校内外实践基地,将课程思政六大精神与实践基地实践结

合,确定不同精神的呈现方式、载体,并建议开展相应活动与教

学,形成不同场景的真实实践体系,推动场景教学创新。

(4)探索设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探索以“价值引领、能

14

力达成、知识传授、情感获得”为四个维度,建立课程思政实施

效果的评价体系。

2.“平台依托+项目纽带+内外联动”凝练高质量课程思政科

研成果

中心围绕课程思政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依托教育部双

带头人工作室、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标准基

地、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等平台,制订专项研究指南,开

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高级别课程

思政类研究。依托平台和项目,中心对内联通教务处、学工部、

高职研究所等行政科研部门,对外联通社科联、教学指导委员会、

协会、学会等科研组织,形成内外联动凝练高质量课程思政科研

成果格局。

近三年,立项课程思政相关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

项目12项。发表相关论文58篇,出版专著1本,获教学成果奖

5项。

3.数字化、立体化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及推广共享情况

一是建设示范性数字化课程资源。共建设83门校级课程思

政示范课程,近2年建设课程思政元素较高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

课18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3门。通过省、国家精品在线课程、

资源库在校内及全国发挥了较大辐射影响作用。其中,具有丰富

课程思政意蕴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你好,哲学》选课学生

达2万余人,包含四川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超200所包括985、

211高校学生及社会学习者选修课程,影响力大,受益面广。

二是建设课程思政立体化数字资源。建有教育部虚拟仿真实

训基地1个,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

个,通过虚仿仿真技术与资源库建设,开发建有课程思政元素微

课100节。中心在校园内建设有校史馆、墨子馆、传统文化墙等

文化思政教育场馆,采用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设计理念,大量使

用声、光、电手段和信息设备,在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营造

15

现代科技感,突出传统优秀文化成果。当前,相关资源通过国家

职业教育专业资源库、国家职业教育智慧平台等平台、培训、对

外交流、对口帮扶等途径向校内外、国内外推广,省内高职院校

及甘肃培黎职业学院、黑龙江职业学院、双鸭山职业技术学院、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院校,老挝、卢旺达、马来西

亚、肯尼亚等国家应用相关资源成果,取得了良好成效。

(描述中心开展校内外课程思政建设教师交流、观摩和培训情况,培

训应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对象、规模、时长及效果等)

中心以名师名匠为引领,发挥“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双

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教育部党建双带头人”、广东省高校思

政课名师工作室等优势,开展教师队伍课程思政学习、培训、交

流,取得明显成效。

1.组织交流培训,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依托学校师资国培项目、名师工作室、全国党建样板支部等

平台、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国家精品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库等途

径,对其他职业院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主题培训,在职教领

域产生强烈反响。承办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思政工作委员会

成立大会暨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广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培训交流情

况名师工作室(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展示活动,线上线下联动直播

受众近千人次。

2.开展全员培训,提升全体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水平

邀请校内外专家如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

专家陈金龙教授到校培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讲座、专题培训、

中层干部培训、专业负责人培训、新教师入职培训等8次以上,

培训总规模超过1000人次,进一步提高了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

力。同时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以赛代训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

实施能力。

3.参加高层次培训,培养课程思政建设领军人才

结合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广东

省高校思政课李霞名师工作室工作,组织专业教师、骨干教师参

加国内高层次课程思政建设专题会议,培养课程思政建设骨干,

16

增强校际间交流。组织研究、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参加国内高层

次培训达300人次以上,形成了体系化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培训

建设。

4.做好结对帮扶工作,为欠发达地区输送课程思政优质资源

中心结合学校对口帮扶工作,结合学校“广东—培黎职业教

育写作联盟”发起单位,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

室、广东省“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的平台,积极为甘肃培黎职业

学院、黑龙江职业学院、双鸭山职业教育集团、黔东南民族职业

技术学院、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等师生输送优质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活动,专家指导受扶院校工作量共326人次,培训受扶院校教师

4013人次日,到受扶院校挂职教师8人,辐射半径至贵州、甘肃、

黑龙江地区。其中,2022年,佛山大城工匠与培黎职业学院、顺

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协同培养计划项目为新华网、南方日报、等

各级各类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引发热烈反响。

表1中心培训交流概况

培训类别培训内容培训规模

承办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线上线下联动直播受

会思政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众近千人次

暨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

广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

组织交流培训

师工作室(高职院校)教学

创新展示活动

对其他职业院校教师开展课

程思政建设主题培训

课程思政讲座、专题培训、培训总规模超过1000

开展全员培训中层干部培训、专业负责人人次

培训、新教师入职培训

高层次课程思政建设专题会组织研究、管理人员和

议骨干教师参加国内高

组织参加培训

层次培训达300人次

以上

甘肃培黎职业学院、黑龙江专家指导受扶院校工

职业学院、双鸭山职业教育作量共326人次,培训

集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受扶院校教师4013人

开展对口帮扶

学院、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等次日,到受扶院校挂职

师生输送优质课程思政教学教师8人

资源活动

17

(描述中心在课程思政研究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中心带领并带动全体师生在课程思政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果。

1.研究成果多。近三年,立项课程思政相关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2项,省部级项目12项。发表相关论文57篇,出版专著1本,

获教学成果奖5项。《“一统三融四协同”探索文化育人模式创

新》在《光明日报》发表。

2.师德师风好。两年,培养出一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

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高

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指导

教师、教练,斩获国际设计类大奖IF大奖得主,广东省教学名师、

大城工匠、南粤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省技术能手等百名国

家级、省级以上人才,涌现出一批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

佛山市最令人感动的教师、顺德区师德标兵、学校金牌教师等先

进典型,建立起一支德技双馨的师资队伍。

标志性成果3.教学成果强。近年来,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获奖数量

位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三;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

目立项总数全省第一;入选国家教育质量年报“教学资源50强”。

同时打造了一批契合时代,贴合专业、学生喜爱的又红又专的课

程思政精品课程。近两年立项国家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在线

开放课程18门,学校《哲学基础》课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

程,课程选课学生超20000人,包括四川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在

内超200所高校学生及社会学习者选修课程,影响力大、受益面

广。

4.育人效果好。培养了一批具有标杆作用的榜样学生,涌现

出“最美大学生”梁荣浩(10名上榜学子中唯一一位来自职业院

校的学生,也是广东唯一入选者),该生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

国家奖学金、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冠军、广东

青年五四奖章、2020年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广东省2022年度

励志学生成长成才典型等荣誉;2018-2020年度连续三年均有学

18

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评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的校友徐文华、获评2021年广东省劳动模范的校友欧阳凯华,成

为世界五百强副总裁的林灿荣、“醒狮酥”网红达人陈小东,白

天鹅宾馆“金牌实习生”梁均毅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更有大批学

生在国家、省、市级各类技术技能大赛中获得佳绩,学校学生荣

获国家、省、市、区表彰1500余人次。

5.社会影响大。中心推动课程思政工作影响力大,共2个党

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共4个党支部获批广东省

第四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样板党支部;是全省美誉浸润计

划牵头高校、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省中

小学劳动教育普及基地,连续8年获评广东省“三下乡”优秀单

位。获广东省第二批“灯塔工程”广东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精

品项目。荣获高校美育优秀案例一等奖、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高校优秀校园文化成果奖“特等奖”、

“广东省高校美育工作示范校”等多项荣誉;2018年我校作为唯

一高职院校入选《广东省美育蓝皮书》。相关工作得到人民日报、

新华网、中青网、焦点访谈、团中央等媒体报道360篇,特别是

我校毕业生事迹为人民日报文章《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作为职业教育培养大国工匠的典型报道,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表2标志性成果表

研究成果多

成果名称数量备注

1课程思政相关论文57篇近两年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近三年

3省部级项目12项近三年

4专著1本近三年

5教学成果奖5项近三年

师德师风好

成果名称数量备注

1国家级“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近两年

19

2全国优秀教师1人近两年

3国家级技能大师1人

4全国技术能手2人

5全国人大代表1人近两年

6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1人

7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指导教师、教练1人

8国际设计类大奖IF大奖得主2人次近两年

9省级教学名师8人

10南粤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14人

11省技术能手23人

教学成果强

名称数量备注

1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全省排名第3

2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9项全省第一

3入选国家教育质量年报“教学资源50强”1项近两年

4国家精品课程3门近两年

5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8门近两年

育人成果好

名称数量备注

唯一一位来自

职业院校的学

1全国“最美大学生”1人

生,也是广东

唯一入选者

2“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3人

3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校友

42021年广东省劳动模范1人校友

5世界五百强公司副总裁1人校友

1500余

6国家、省、市、区表彰

人次

社会影响大

1“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

党支部获批广东省第四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

24个

创”样板党支部

3广东省“三下乡”优秀单位8次

广东省第二批“灯塔工程”广东青年学生思想

41项

政治引领精品项目

5高校美育优秀案例一等奖1项

6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7广东省高校优秀校园文化成果奖“特等奖”1项

20

8“广东省高校美育工作示范校”1项

2018年,唯一

9入选《广东省美育蓝皮书》1

的高职院校

我校毕业生事

迹为人民日报

文章《职业教

人民日报、新华网、中青网、焦点访谈、团中育前途广阔、

10360篇

央等媒体报道大有可为》作

为职业教育培

养大国工匠的

典型报道

(描述中心建设成果在指导推进学校、院系、教师等不同层面开展课程思

政建设的情况,以及有关校内外辐射情况)

1.推进学校开展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高水平研究成果的涌现,极大提高了学校开展课程

思政的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推进学校各类课程思政制度文

件的出台,形成了制度体系与实施体系,切实提升了学校“课程

思政”育人实效。学校相关经验在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思政

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广东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展示活动等活动中

作为样板院校示范推广。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学校涌现出大批德

成果使用情技并修的优秀学生,2021年学校梁荣浩同学获中宣部2021年“最

况美大学生”称号,获人民日报、新华社点赞,对于推动职业院校

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巨大引导作用。

2.推进院系(专业群)开展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高水平教育教学成果的涌现,极大提高了院系(专

业群)开展课程思政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通过编制教学

指南、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推动学校11个专业群、

53个专业、1800门课程形成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系列教学模式、

课程模式,学校课程思政覆盖率100%。4个院系党支部被评为广

东省党建样板支部,在全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3.推进教师开展课程思政

21

课程思政高水平育人成果的涌现极大推进了教师开展课程思

政的质量。通过相关平台举办了多场课程思政建设讲座培训,推

动教师常态化思政教学观的形成,深度赋能教师推进课程思政。

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南粤优秀

教师、广东好人、全国技术能手等大批标兵、楷模。同时相关经

验面向相关院校、行业辐射推广,取得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力。

四、支持保障

(描述支持中心建设所出台的保障政策及实施情况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