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AC)。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B)划分,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A.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B.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复3.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处罚。A.从轻B.减轻C.从轻或者减轻D.减轻或者免除4.犯罪既遂是指(D)。A.犯罪结果已经发生B.犯罪人的目的已经达到C.犯罪行为已经完成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罚B.减轻处罚C.免除处罚D.不予处罚6.某甲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同时应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为(C)。主刑期相等7.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可以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AD)。A.没有故意犯罪B.确有悔改C.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年C.十五年D.二十年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立法解释学理解释2012年7月)10.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11.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一、刑事违法性和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性)(超过必要限度重大损害)充的折衷原则。(吸收原则并科原则)17.缓刑考验期限从-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18.追诉期限通常应当从之日起计算。(犯罪)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3.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是如何划分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答: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事责任年龄与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三个年龄阶段:(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不满14周岁。(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五、案例分析(16分)于某,男,17岁。2009年9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2010年10月,于某到某烤鸭店打工,与老板黄某(女,40岁)相好后发生了两性关系,并一直保持到2011年2月初。2月中旬,于某开始与刘某谈恋爱,并向黄3月14日晚8时许,于某在烤鸭店内再次向黄某提出分手。双方发生激烈争执。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答:(1)于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间接故意犯罪。(2)于某在受到黄某暴力侵害时用椅子抵挡并将其打倒在地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但在黄某倒地、侵害已停止的情况下继续用椅子打击黄某以致其死亡的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案于某并无希望致黄某重伤或者死亡的故意,故对其防卫过当行为应当以间接故意犯罪论处。(4)于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5)于某在缓刑考验期限试题1.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BD)。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D)。A.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B.违反法律的行为C.触犯刑律的行为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3.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A.盗4.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A)处罚。除或者减轻5.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处罚。6.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A)。7.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不适用死刑;对于(ABD)也不适用死刑。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8.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A.三个月&六个月C.-年D.二年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的,不论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国家工作人员军人)(外交特权豁免权)12.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我国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划分一。(同类客体直接客体)13.精神病人在或者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不能辨认不能控制)14.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与(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15,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具体包括和一两个方面。(特殊预防一般预防)以下。(一个月六个月)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9.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四、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具有如下三个特征:(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答: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根据我国刑法典的规定,数罪并罚时应遵守如下基本适用规则:(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死刑。(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只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五、案例分析(16分)胡某退休回家后种了3亩多地的芒果。2010年3月份,芒果开花结果时,胡某5月9日晚7时许,x×农场职工子弟王某饭后出伤,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对其行为应当按照(间接)故意犯罪结果的发生。(3)胡某明知安装电网后可能致人触电伤亡,但其却置他人安危于因而其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而非直接故意。(5)胡某安装电网后并未刑法学(1)试题A.司法解释B.立法解释C.论理解释D.文理解释刑法认为是犯罪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3.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C)。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主行为与次行为C.作4.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A.疏忽大意的过失B.过于自信的过失C.直接故意D.间接故意性C有效性D.彻底性A.无期徒刑B.死&十年C十五年D.二十年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者是。(是前段的例外对前段的限制)歇性精神正常)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公共利益财产)(免除减轻)18.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年后不再追诉。(15)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犯罪行为,完全符合共同犯罪的构成特征,因此构成共同犯罪。(3)陈某在共同朱某居于同等地位,而不属于从犯。(5)陈某教唆不满18周岁的朱某犯罪,应当从重处罚。(6)朱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不能适用死一、选择题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A.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B.违反法律的行为3.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A.4.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A)。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B.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C.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D.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人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C.减轻D.从轻6.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A.三个月B.六个月C.一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一的科学。(刑事责任刑罚)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权豁免权)12.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三种,即:的,不负刑事责任。(不能辨认不能控制)14.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造成-,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重大损害)般预防)17.对于构成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累犯)9.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22.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具有如下三个特征:(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根据我国刑法典的规定,数罪并罚时应遵守如下基本适用规则:(1)判决宣告的数只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附加刑均须五、案例分析(16分)胡某,男,17岁。2009年2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2009年11月某日晚9时左右,胡某与其朋友陈某喝完酒后在本县城关镇大街在地上蹭破了皮)。胡某没有停车救人,而是继续向前开。因被撞的张某还在车下,车辆行驶不正常,陈某便对胡某说:“好象那人在车上呢。停车看看吧。”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张某的死亡,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接)故意犯罪。(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反对结果的发生。(3)胡某交通肇事撞倒张某后,不仅不停车救人,反而加速逃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解释学理解释)3.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及其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社会危害性程度)4.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和----一。(作为不作为)的过失)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国家审判机关犯罪人)8.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一----一决定罚金数额。(犯罪情节)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属于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被告人服刑的罪犯)10.对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十年)二、选择题1.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BD)。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3.犯罪目的只存在于(B)犯罪中。A.故意B.直接故意C.间接故意D.既遂4.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D)。5.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A.盗窃罪B.敲诈勒索罪C.放火罪D.抢劫罪6.管制的执行机关是(C)。A.人民法院B.司法行政机关C.公安机关D.人民检察院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8.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A.五年B.十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2.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3.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属于资格刑。4.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行为人在法定时间界限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刑法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二是--。(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强制性最为严厉)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国家工作人员军理态度,属于犯罪的间接故意。(可能放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处罚。(免除)6.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或---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方法行为结果行为)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吸收并科)1.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AD)。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B.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2.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只有(A}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C.生理醉酒的人D.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处罚。A.从轻B.减5.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犯罪。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6.犯罪既遂的类型有(ABCD)。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7.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BA.确有悔改B.确有重大立功表现C.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D.没有故8.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犯罪,经过20年后仍须追诉的,应当(A)。A.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B.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C.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D.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2,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3.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4.没收财产: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备以下三个条件:(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陈某,男,46岁,某校教师。吴某(陈某的外甥),男,25岁,无业。朱某(吴20岁,无业。某找个人来干掉许某某,并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5000元钱。2008年6月到9月,年9月22日下午,吴某与朱某来到许某某的办公室外,吴某让朱某留在门口望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答:1.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2.陈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教合教唆犯的特征,因此属于教唆犯。3.陈某和吴某在共同犯罪中均属于主犯。于主犯。4.朱某属于共同犯罪中的从犯。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学理解释)2.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性)5,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和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的折衷原则。(吸收原则并科原则)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D.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关系的单复C.犯罪行为对具体社会关系的侵犯次数D.犯罪对象的多少3.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处罚。A.从轻B.减轻C.从轻或者减轻D.减轻或者免除A.犯罪结果已经发生B.犯罪人的目的已经达到C.犯罪行为已经完成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B.减轻处罚C.免除处罚D.不予处罚6.某甲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同时应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其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为(C)oA.三年以上十年以下B.一年以上八年以下C.一年以上五年以下D.与主刑期相等7.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可以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AD)。A.没有故意犯罪B.确有悔改C.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D.确有重大立8.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A.五年B.十年C.十五年D.二十年1.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2.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3.刑罚:是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答: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五、案例分析(16分)于某,男,17岁。2006年9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2007年10月,于某到某烤鸭店打工,与老板黄某(女,40岁)相好后发生了两性关系,并一直保持到2008年4月初。4月电旬,于某开始与刘某谈恋爱,并刘某。5月14E1晚8时许,于某在烤鸭店内再次向黄某提出分手。双方发生激答:1.于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间接故意犯罪。2·于某在受到黄某暴力侵害时用椅子抵挡并将其打倒在地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但在黄某倒地侵害已停止的情况下继续用椅子打击黄某以致其死亡的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因而属于防卫过当,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于某明知用椅子打击黄某可能会致其受伤甚至死亡却放任不管,以致造成黄某死亡的结果发生,但纵观全案于某并无希望致黄某重伤或者死亡的故意,故对其防卫过当行为应当以间接故意犯罪论处。4.·于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5·于某在缓刑考验期限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根据解释的方法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和。(文理解释论理解释)2.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和-----相适应。(所犯罪行承担的刑事责任)3.我国刑法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属人原则、原则和原则中的合理因素。(保护普遍)4.刑法上所说的因果关系是指与之间的因果关系。(危害行为危害结果)5.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判处刑罚。(罚金其他直接责任人员)7.为了犯罪,-的,是犯罪预备。(准备工具制造条件)8.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或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方法行为结果行为)9.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10.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不得少于——。(一年)限制C·对前段的强调D.是前段的例外2·按照(C)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iA.犯罪行为的多少B.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C·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D·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3.盲人犯罪后可以(B)。A·不负刑事责任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减轻处罚4·某甲故意用言语和行动挑逗某乙,诱使其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然后对某乙实行“防卫”而造成某乙损害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D)。A·提前防卫B.事后防卫C·防卫过当D.防卫挑拨5·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A)全部罪行处罚。A·集团所犯的B.他组织、领导的C-他参与的D.他指挥的刑C.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D.驱逐出境7·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4.时效中断:是指在追诉期限内,因犯罪分子又犯新罪而使前罪所经过的时假释适用范围的限定。(2)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了一定期限的刑罚。这是也是关键性条件。(4)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或者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王某,男,25岁。王某于2007年在江某开办的厂子里找了份临时工作。2008年3月中旬,江某拿单位东西为由开除了王某,并拒绝给其发放1至3月份的工资。王某不服,但几次与江某交涉均不欢而散。4月13日,王某再次找江某商谈,双方发生激烈争执,人高马大的江某还打了王某一拳。感觉吃了亏的王某遂起意报复。4月试分析并说明理由: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对于王某的行为应当如处罚(只答处罚原则)?答:1.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2.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犯罪停止形态。3.本案中,王某出于报复心理,为实施犯罪而事先准备好汽油预备而非犯罪未遂。4.根据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刑法学(1)试题理解释)则中的合理因素。(属地属人保护普遍)3,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是指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处罚的行为。(严重危害刑罚)结果)(已满14不满16)(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满18)9.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A.犯罪行为的多少B.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C.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D.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A.不负刑事责任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减轻处罚4.某甲故意用言语和行动挑逗某乙,诱使其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然后对某B.事后防卫C.防卫过当D.防卫挑拨5.犯罪既遂的类型有(ABCD)。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A.集团所犯的B.他组织、领导的C.他参与的D.他指挥的.8.某甲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同时应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其剥夺政治权A.三年以上十年以下B.一年以上八年以下C.一年以上五年以下D.与主刑期相等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2.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形3.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4.时效中断:是指在追诉期限内,因犯罪分子又犯新罪而使前罪所经过的时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假释适用范围的限定。(2)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了一定期限的刑罚。这是也是关键性条件。(4)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或者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这是假释的排除性王某,男,25岁。1998年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2001年4月26日刑满释放。王某于2005年12月在江某开办的工厂找了份临时工作。2006年3月中旬,江某以王某偷拿单位东西为名开除了王某,并拒绝给其发放1至3月份工资。王某不服,几次与江某交涉,均不欢而散。4月23日,王某再次找江某答:1.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犯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3.王某出于报复心理,以刀刺杀他遂的规定,因此,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4.王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前罪刑满释放后5年以刑法学(1)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3.享有和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外交特权豁免权)接客体)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不能辨认不能控制)(超过必要限度重大损害)防一般预防)i.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A.盗窃罪B.敲诈勒索罪C.放4.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A)。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B.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C.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D.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人6.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二年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2.犯罪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4.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具有如下三个特征:(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根据我国刑法典的规定,数罪并罚时应遵守如下基本适用规则:(1)判决宣告的数只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附加刑均须胡某,男,17岁。2005年2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2005年11月某日晚9时左右,胡某与其朋友陈某喝完酒后在本县城关镇大街上下,车辆行驶不正常,陈某便对胡某说:“好象那人在车上呢。停车看看吧。”带长达2000多米,已血肉模糊、面目全非,惨死于车下。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张某的死亡,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3.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4.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6.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7.对于(累犯),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8.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2.在刑法理论上,以(B)为划分标准,犯罪客体可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C.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D.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3.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处罚。A.从轻B.减轻C.从轻或者减轻D.减轻或者免除4.犯罪既遂的类型有(ABCD)。A.行为犯8.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5.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处罚。6.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A)全部罪行处罚。A.集团所犯的8.他组织、领导的C.他参与的D.他指挥的7.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B)决定罚金数额。A.犯罪性质B.犯罪情节C.犯罪所得D.家庭经济状况8.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AD)。A.没有故意犯罪B.确有悔改C.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2.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3.刑罚裁量情节:又称量刑情节,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时应当考虑的、据以决定量刑轻重或者免除刑罚处罚的各种情况。4.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毽1.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答;所谓犯罪的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箍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构成犯罪的不作为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简述适用假释应遵守的条件。答:根据刑法典的规定,对犯罪分子适用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1)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假释的对象条件,即对假释适用范围的限定。(2)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了一定期限的刑罚。这是假释的限制条件,也是前提条件。(3)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假释的实质条件,也是关键性条件。(4)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或者因杀人、爆炸、抢葑、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这是假释的排除性条件,即假释对象条件的例外。五、案例分析(16分)徐某某,男,1989年10月21日出生。2005年9月17日晚上,徐某某在街上闲逛时发现赵某(女,12岁)一个人在家里学习,便从赵某家窗口跳了进去,要赵某拿点钱给他。赵某说没钱。徐某某抬手就打了赵某两个耳光,并说“你老老实实待着,不许喊不许跑!”随后便在赵某家中翻箱倒柜,结果只搜到160元钱。这时,徐某某听见外面有说话声传来,便立即从窗口跳出逃跑。赵某随即大喊抓贼。路经此地的王某夫妇听见喊声追赶过去,将徐某某抓住并送至派出所。徐某某供述了全部事实,并且交待自己曾于一个月以前将王某扎伤(轻伤)的事实,经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徐某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答:1.徐某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某某以暴力手段劫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显然构成犯罪,且徐某某时已年满15周岁,已达到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因而,徐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4·徐某某将王某扎成轻伤的行为不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的范围,不构成犯罪,因而其交待不能成立自首。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因此,在对徐某某进行处罚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包括死缓)。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法学等专业刑法学(1)试题1.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从旧兼从轻原则)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和——·(作为不作为)3.我国刑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带答案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考虑风险约束的资产配置策略实证研究
- 英语四级词汇
- 高一化学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讲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
- 2024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第1节第1课时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和农业布局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1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2024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自主赏析庖丁解牛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开展课外读物负面清单管理的具体实施举措方案
- 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 2025北京丰台初二(上)期末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内蒙古包钢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代办采矿权许可证延续登记的委托代理合同律改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完整版
- 企业内训师培训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各题型)
- 四川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十七套合卷【附答案】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品牌授权书范本一
- 田英章经典毛笔楷书字帖{编辑完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